江苏沿海地区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江苏沿海地理概况

1、岸线:全省大陆海岸线长954千米。沿海岛屿16个,主要分布在连云港沿海。海岸线类型以粉砂质、淤泥质海岸为主,海岸平直,长约884千米,占全省岸线总长度的90%以上;其次是基岩海岸,分布于连云港市区,岸线长40千米;其它是砂质海岸,岸线长30千米,分布在海洲湾北部。

2、海底地貌与沉积:江苏沿海海底可分为4个地貌区:一是海州湾区,主要地貌类型为水下浅滩,沉积物以粉砂质泥为主其上分布着变质岩岛屿;二是黄河水下三角洲,面积可达6000平方千米;三是辐射沙脊群区,它叠置在古长江和古黄河的水下三角洲之上;四是长江水下三角洲,主要有现代水下三角洲和古长江三角洲。

3、海洋水文水温:江苏近海水温平均温度最低为2月,最高为8月,南部海域表层最低水温4.9度,底层为5.1度,北部表层最低水温4.4度,底层4.5度,南部水温表层最大27.4度,北部为26.8度。盐度:全区各月平均盐度变化在29.53—32.24之间,枯水期盐度较高。潮汐:中部港至小洋口潮差最大,平均潮差3.9m以上,新洋港至射阳河口平均潮差1m左右,长江口北支,平均潮差3m,小洋口外是我国近海潮差最大的海区之一。

4、气象状况气温: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递增,渠北13—14度,渠南14—15度受海洋调节冬半年偏暖,夏半年偏凉,春季回暖迟,秋季降温迟。降水:自北向南逐渐增多。风向:受季风控制,全年多风向渠北为N—NE—ENE,以南为ESE —SE—SSE,夏季风向较稳定,多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风速:全年平均、近海5—7m/s南北基本相同,3—5月风速最大。

二、江苏沿海资源

1、滩涂资源:江苏沿海滩涂面积约1130万亩,相当于全省现有耕地面积的1/7多,占全国滩涂面积的1/4以上。平坦开阔,土壤易于改良,现仍以每年2万多亩的速度淤涨,是江苏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2、渔业资源:计有鱼类150种,软体动物142种,虾类35种,贝类的资源总量大,文蛤、大竹蛏等为全国的主要产地,海带、紫菜的生产量也很大。

3、港航资源:具有类型不同的各类海岸线,特别是具有较长的深水海岸线,可为大型综合性商港及专用港口提供理想的选址。且深水岸线由南到北分布较合理,便于全面规划深水岸线的利用。辐射沙洲的潮汐通道建港条件优越。

4、海洋化学资源:海盐资源丰富,淮北盐场是我国四大盐产区之一。

5、海洋矿产资源:苏北南黄海盆地是一个油气资源较好的沉积盆地,具有蕴藏油气的良好远景。

6、再生性能源:潮汐能主要集中于长江口北支,辐射沙洲区和海州湾,该处属强潮或中强潮区。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丰富每天有效风能可利用时数在12小时以上,海岸带是我省风能最丰富的地区。

7、旅游资源:无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比较丰富,景点组合合理,种类齐全,质量较高,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有国家级名胜风景区云台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望山汉代佛教造像石刻和锦屏山将军崖的岩画;国家级的丹顶鹤和麋鹿两个自然保护区。以及丰富的以自然景色、民俗、历史古迹为特色的旅游资源。

三、江苏沿海地带的开发

1、“海上苏东工程”

在江苏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提出了以百万亩滩涂资源的综合开发为突破口,全方位发展海洋产业。建成商品粮基地、水产渔业基地、林畜禽基地、旅游运输、港口群重化工基地,形成沿海城镇体系的跨世纪的“海上苏东工程”。

重要意义:

5、海洋经济是新的经济增长领域。江苏海洋资源丰富,综合指数列全国第四;海洋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势强,基础较好;发展速度快、产业关联度大,经济效益好。

•“海上苏东工程”能促进江苏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海洋经济

跨越三大产业,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也有利于区域结构的调整,改变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促进全省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发展海洋经济是江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江苏人多地少,陆地匮

乏,人均资源量小,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调整地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资源和空间支持。

2、江苏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

•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

•与鲁、浙、粤相比,江苏海洋经济总体规模明显偏小,经济效率不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很有限。

•江苏沿海经济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慢。

•江苏沿海经济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四省中最低。

•江苏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层次较低。2000年江苏沿海经济带产业产值比重大约

为23.4:43.9:32.7 。

•从GDP来看,江苏沿海三市(盐城、连云港和南通)海域和陆地面积超过全省国土面积的一半,人口接近全省的三分之一,但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六分之一,江苏沿海经济发展滞后,还表现在与国内其他省份沿海城市的发展差距上。江苏省2006年一份官方调研报告显示,“2005年,沿海三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万多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江苏沿海地带每平方公里的GDP是广东沿海地带的1/6,山东的1/5,浙江的1/4。”

6、2002年江苏沿海地区人均GDP为8976元,刚刚超过人均1000美元,比全省平均少4554元,低37.8%,在粤浙苏鲁4省的沿海地区中是最低的,而同期其他3省沿海地区人均GDP均超过本省的平均水平,其中,浙江、广东是江苏沿海地区人均水平的2倍多。

•江苏省沿海各地区发展程度也不平衡。最南端和中南部的启东、海门、通州、

大丰、东台经济相对发达,这些县市2002年的GDP总量都达到或接近1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超过1万元,最高的海门接近1.5万元;而北部经济相对落后,平均每县GDP总量不足50亿元,人均只有5000元,最低的灌南县仅3739元,仅为最高县的1/4。江苏沿海地区的海门市、通州市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百强县”,但同时也还存在灌云县、灌南县、东海县、赣榆县、滨海县、响水县等六个省级扶贫县。最高县与最低县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差近1倍

7、城镇等级低。江苏改革开放的20多年,是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20年,但与全国其它省份沿海城市快速崛起不同,江苏表现出令人惊奇的空间结构的凝固化,即20多年中城镇空间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尤其是沿海3市的发展速度还赶不上全省的平均发展速度。从城镇等级看,江苏沿海地区三市市区城镇人口仅刚达到中等城市门槛(50-100万级)。在江苏所有的省级轴线(沿江、沿沪、沿线、沿海、沿河)中,这是一条城市等级最低的轴线。不仅如此,从未来规划看,江苏沿海地区的城镇等级也普遍较低。全省三大都市圈规划中,唯沿海地区的等级最低,且仅连云港城市等级略有上升,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南通仅作为与宿迁一样的普通地级市看待。

3、江苏沿海“经济洼地”原因分析

·主要在于苏北对滩涂开发的目的、定位与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势将难以改变。

·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区位优势受到长江三角洲的影响。苏南地区对沿海经济带的资源的强大的吸引力,不仅自然资源向苏南积聚,资金和人力资源也向苏南积聚。这样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

·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配套本身能力差。

·沿海经济带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人力资源吸引力弱,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而沿海本身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投资的硬环境差。

·沿海经济带资金融通不顺畅,商业投资机会少。由于沿海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导致产业消费需求量小,投资的规模效应弱。

•沿海成‘洼地’,基础设施脆弱是根本原因。深水港建设滞后,铁路、公路不成

网络,内河航道与海运沟通能力差,空港没有对外开放——五大运输体系集成度差,难以形成完备的物流网络,无法承载重大项目、支撑临港产业迅速集聚。

4、江苏沿海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策

•建好“四带”

沿海长900公里的海涂地区建设4个“带”,一是近海亲水型公路带,二是沿海林带,三是集约化高效农业产业带,四是沿海风能发电产业带。

•串好“两串珍珠”

一串“珍珠”就是利用苏北沿海现有的渔港和节制闸口,形成50-80个自然小集镇,发展海洋捕捞、高效农业和商贸流通。

另一串“珍珠”是依据“经济增长极理论”,高标准建设沿海经济开发区,这是苏北沿海滩涂开发的重中之重。

•建设一个国际性深水大港

江苏的沿海地区要在外向型经济取得突破并在更高层次上取得更大发展,必须要有沿海深水大港来支撑。必须抓住能满足外贸合理运输需求的海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