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及解读

合集下载

沿海滩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实践路径探析——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

沿海滩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实践路径探析——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
3 7 6 . 5 —3 9
[ ] bc J, ae, B a d te q at fleⅡJ unlo 1 Ro ak . gs 7 W n ul o f 1o ra f n h i y i
Po t a o o i l f c Ec n my 1 8 , 1 0 No.: 2 7 2 8 i , 9 2Vo . , 9 4 1 5 —1 7 .
Da a.a dE o o c,9 97 ( :1 — 2 . ls n cn m s 9 , 2 3 3 6 l L i 1 7 ) 1
[ ] oe ,. 17 ) d ncpie a di li maktpo u t 1 R_ nS, 9 4: o i r s n mpit re :rd c 9 s ( He c c s
1 0-1 3 0 1 .
就 江苏 而 言 ,未 利 用地 主 要指 苏北 的盐碱
3 : 0 -4 9. 14 8 1
[5Brigo , . d .i e 1] a ntnM a . D a Hi , mad o evrn e t s n n t De n fr n i m n l e o a q l : pt hd nc aa s Ⅱ. go a Si c ad a t s i n i a a a eo i nl i 】 in ce e n Ura y l y s Re l n bn
i ee t t n i p r o e t n o r l f lil c n myV 1 2 df rn a o . u ec mp t o J u a o o t a E o o , o . , ii n i i n P ic 8
p . 4 5 p 3 —5 .
【2M ud c,J ,Thyr . ,Heo i r eet t n o 1] roh . C. ae,M A. d ncp c smao f i i i vrbeubn a ulyU. u l o n i n na E o o c ad aal ra rq at ]o ma fE vr me t cn mis n i i i J o l

实施沿海开发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沿海开发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梁学忠【期刊名称】《唯实》【年(卷),期】2013(000)009【总页数】3页(P11-13)【作者】梁学忠【作者单位】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新一轮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四年多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沿海地区已步入加速崛起的快车道,成为全省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活力最强、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坚持“四个联动”,体现江苏特色江苏海陆兼备、通江达海,我们在新一轮沿海开发中坚持把联动发展作为重要途径,突出抓好“四个联动”开发,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集聚发展要素,提高沿海开发的综合效应和层次水平,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开放合作新局面,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点的沿海开发新路子。

坚持陆海联动开发。

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家新一轮沿海开发的战略重点。

我们充分发挥沿海地区海洋资源丰富、内陆腹地广阔优势,以交通主轴线为纽带,推动岸线开发向纵深拓展、产业项目向园区布局、城镇建设向沿海推进,以海洋经济大发展带动内陆腹地的大开发、大开放。

推动苏中、苏北腹地巧打沿海开发牌,借船出海,借力扬帆,在与沿海互动发展中实现共同繁荣。

推动苏南主动策应沿海开发,在更大范围内加快结构调整,在转型升级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推动海陆产业统筹布局、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努力抢占海洋经济发展制高点。

实施江海联动开发。

江苏沿海地区处于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的交汇处,具有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

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加快建设,江海联动优势凸显。

目前,苏南和沿江地区普遍面临发展空间不足的制约,而沿海地区土地岸线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我们统筹规划苏南的转型升级与沿海的产业集聚,加强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融合互动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南北共建沿海产业园区,全力推动沿江产业向沿海地区转移,坚定不移地把大石化、大冶炼、汽车、造船、风电与海工装备等临港产业向沿海地区布局,促进资源高效配置、产业优化布局,实现沿海“筑巢引凤”、沿江“腾笼换凤”的无缝对接。

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之欧阳术创编

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之欧阳术创编

目录前言适逢江苏沿海综合开发、沿海铁路建设、东陇海线产业带规划等多种时代发展机遇,****市提出“城市东进、拥抱大海”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一体两翼、一心三极”滨海大城市框架,打造真正意义的东方大港。

江苏省政府下决心先行开挖30万吨航道工程,以此带动港口和临港产业发展,“一体两翼”南翼的****片区(****港区及临港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提上紧迫的议事日程。

为使****片区的建设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在已有的多项专业规划(南翼分区规划、交通集疏运规划、水利防洪规划、****港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市****开发建设指挥部委托上海东滩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进行****片区战略发展规划研究,以产业规划为核心,包括战略定位和概念规划,并拟根据战略规划成果,指导修编****片区总体规划方案。

遵循“科学性、操作性和前瞻性”的策划原则,项目组通过资料整理、实地考察、内外部专家访谈,相继展开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深刻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解读区域层面相关规划对****片区的影响,揭示机遇,错位竞争;二是对基地条件的周边区位、地质、景观和文化进行挖掘和评估,明确优劣势;三是对钢铁、石化、物流、清洁能源产业进行专题研究,以支持产业规划编制;四是从概念、空间、产业和功能等视角,广泛研究国内外类似临港工业区案例,获得借鉴和启发。

本次规划的成果分为基础报告和结论报告两部分,本报告为结论报告,在表述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总体定位分析。

基于对相关的项目背景、区域背景、开发条件的系统解构,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两个层面,整理总结****片区开发所应遵循的开发理念、核心策略和空间策略等。

第2部分产业发展定位。

承接总体定位分析的结论,从区位、区域和港口三方面探讨可能的产业方向,通过产业筛选分析明确产业发展大类、确立产业体系组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主导产业的发展论证和详细定位。

第3部分总体战略定位。

在产业发展定位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片区的战略定位原则,拔高****片区开发的战略意义,对****片区的战略定位内涵和实现形式进行全面系统阐述。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沿海海上活动安全管理的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沿海海上活动安全管理的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沿海海上活动安全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10•【字号】苏政办发〔2021〕70号•【施行日期】2021.09.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沿海开放城市与开发区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沿海海上活动安全管理的意见苏政办发〔2021〕70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沿海地区是全省、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区域布局中最具成长性的板块,是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规范江苏沿海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生产、海上风电施工运维、港口施工和作业、海上观光游览休闲、海洋开发等活动秩序,促进海上活动安全责任落实,加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压实地方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坚持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进一步防范化解海上活动重大风险和隐患,规范海上活动秩序,增强海上活动监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海上活动本质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工作任务(一)加强海上交通安全管理。

1.全面宣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积极开展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活动,切实加强船舶船员管理,严格落实安全保障制度,全面强化航行安全监管,完善搜救应急和事故调查处理机制,扎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责任单位:江苏海事局、连云港海事局牵头,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江苏海警局、沿海设区市按职责分工负责)2.加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全面摸排海上区域性、系统性的风险隐患问题,形成风险隐患问题清单,加大海上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掌握海上违法违规船舶作业规律,建立健全重点水域综合治理机制。

非均衡视域下江苏沿海“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非均衡视域下江苏沿海“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非均衡视域下江苏沿海“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研究凌申【摘要】As Jiangsu coastal development has been officially upgraded to state strategy,research works on development model in coastal areas are highly valued.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guiding role of the non-equilibrium development theory for coastal development,analyzed the regional conditions of non-equilibrium development in Jiangsu coastal area,pointed out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hree-pole,one-zone,multi-node" space development model,and proposed strategic thinking of implementing this development model.%继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模式研究倍受重视。

阐述了非均衡发展理论对沿海开发的指导作用,分析了江苏沿海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条件,指出了"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的合理性,提出了实施"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

【期刊名称】《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江苏沿海;非均衡发展;三极一带多节点【作者】凌申【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江苏沿海开发研究院,江苏盐城224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一、非均衡发展理论与江苏沿海开发(一)非均衡发展理论对江苏沿海开发的启示自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界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鲁(Franc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的空间传递理论、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的核心-边缘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点轴发展理论等[1]。

连云港市沿海滩涂开发十五规划

连云港市沿海滩涂开发十五规划

连云港市沿海滩涂开发“十五”规划我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黄金海岸,亚欧大陆桥东端,正处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桥经济带给合部,是建设徐连经济带和“海上苏东”的重点地区。

沿海滩涂面积160万亩,占全市陆域面积1l%涉及沿海四县二区18个乡镇和四大盐场,总人口2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5%,1999年社会总产值93.45亿元,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15.6%,其中滩涂农业总产值29.88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20.6%,涉滩农民年人均收入3959元,高于全市农民人均收入27个百分点。

因此,加大沿海滩涂开发力度,科学合理制定“十五”规划、对于落实省委、市委建设“海上苏东”、“海上连云港”的发展战略及发挥亚欧大陆东桥头堡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本规划以1999年为基期年,2005年为规划目标年。

一、滩涂资源概况与开发利用现状(一)概况我市沿海滩涂、北自绣针河口,南至灌河口,面积160万亩,其中潮上带130万亩,潮间带30万亩,潮下带浅水海域400万亩,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我市海岸类型齐全,大陆海岸线总长188公里,岛屿岸线28公里,有江苏唯一的基岩海岸40公里,分布在连云港港区附近,有全省独特的砂质海岸30公里,分布在海州湾北部,其它为粉砂淤泥质海岸。

我市滩涂水文条件优越,自北向南绣针河、龙河、青口河、朱稽河、新沭河、烧香河、善后河、五图河、新沂河、灌河等大小20余条河流由西向东入境出海,年入海流量100亿立方。

一为开发滩涂提供充足水源,调节生态环境,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给近海鱼虾索饵徊游,生衍繁殖创造了条件;二是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河汊渔港,为近海养殖、捕捞提供了基础条件。

我市地处暖温带南缘,气候温和湿润,水热条件良好,年平均气温13.2—14℃,年均降水量900—1030MM,多集中在6—9月。

年蒸发量1700—1860MM,年日照时数2400—2630小时左右,是全省蒸发量最大区,对发展农、林、渔、盐生产极为有利。

面向大海,加快推进现代化滨海新城建设步伐

面向大海,加快推进现代化滨海新城建设步伐

面向大海,加快推进现代化滨海新城建设步伐【摘要】本文从规划角度,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背景下赣榆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赣榆县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提出了实施港口、产业、城镇三位一体联动发展策略来加快推进赣榆现代化滨海新城建设步伐。

【关键词】发展规划滨海新城赣榆规划背景赣榆濒黄海而居,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的脐部,是一座齐鲁与吴越文化兼容并蓄的千年古邑,是江苏省沿海北起第一县,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县,是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是长三角地区最具投资价值的20强县市。

在这么多光环的照耀下,赣榆却始终未能实现大跨越的发展,眼见仅一河之隔的临省岚山声名越来越响,面对前面标兵越来越多、后面追兵越来越少的尴尬局面,赣榆不得不加快发展的步伐。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把连云港发展摆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作为连云港市“一心三极”城市格局的重要组团、“一体两翼”港口规划的战略北翼,赣榆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一、基本情况分析赣榆所处的区域位置、自身绵长的海岸线资源和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布局赋予的交通资源都给赣榆的发展增强了竞争力。

(一)、海岸线资源赣榆海岸线总长达62.5公里,其中,兴庄河以北为侵蚀型海岸,水深、建港条件较好;以南为淤积型海岸,不利于建港,但在海头附近拥有长达10公里的沙滩,被誉为——“江苏北戴河”。

(二)、区位交通优势赣榆地处中国沿海产业带和沿陇海兰新线产业带交汇区域,受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辐射,北倚青岛,南望上海,东临黄海,西接临沂,区位优势独特,战略地位重要。

另外,赣榆境内交通发达,沿海高速、204国道形成了南北向快速通道。

沿海铁路和临连高速的建设为赣榆的发展将注入新的活力。

特别是在建的242省道,将赣榆和连云港市滨海新城快速连接,为赣榆融入连云港大市区添加了催化剂。

242省道通车后,赣榆新城距连云港市滨海新城仅15公里、距连云港市开发区仅22公里、距连云港港口仅30公里。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8.17•【字号】苏政发〔2023〕70号•【施行日期】2023.08.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23〕70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经省委同意,现将《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年8月17日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建设海洋强国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批复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及《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实施意见》(苏发〔2021〕30号),全力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海洋强省建设,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江苏独特的通江达海优势,优江拓海、奋楫江海、向海图强,全力构建江海联动、陆海统筹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

坚持系统思维和产业链思维,扬优势补短板,重点推进五大行动,实施一批牵引性强的重大工程,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海洋产业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着力推动海洋产业向新兴领域延伸和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我省海洋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初步培育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十大海洋产业、10家海洋产业特色园区、20家涉海创新平台、30家海洋产业重点企业,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4200亿元。

到203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6800亿元,在2022年基础上翻一番,海洋经济总量规模实现争先进位,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海洋产业创新高地,海洋经济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惠巧玲 周晶晶
内容概要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概述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解读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概述
• 江苏沿海地区处于我国沿 海、长江和陇海兰新线三 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 汇区域,包括连云港、盐 城和南通三市所辖全部行 政区域,陆域面积3.25万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54公 里。2008年末总人口1964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863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476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
建立经济增长极,打造东方桥头堡
战略定位:建成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发展目标: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东 部地区平均水平 空间布局:形成“三极、一带、多节点”的框 架格局
战略定位是否合理?
建设我国重要的综合交 建设我国沿海新型的工 建设我国重要的土地后
通枢纽
业基地
备资源开发区
以连云港港为核心,联 依托深水港口资源,优 江苏省沿海地区土地后
生产力布局,开发的层次与力度升级 2004年3月,《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2006年10月起,完成《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综合报
告》和11个课题研究报告 2007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到连云港考察,布下“橘子阵”,凸
现了“东方大港”的战略地位 2007年4月,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全面启动新一轮沿海开发 2008年1月-2月,《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水利
能源和电网
产业发展
现代农业 先进制造业 新能源产业
服务业
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统筹 提升城镇发展水平
加强新农村建设 发展社会事业
海域滩涂资源开发
依法科学围填海域滩涂 高效利用围填的土地资源 建立海域滩涂围填开发新机制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建设 重要生态功能区
强化污染治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保障措施
第一产业
914.29 52.01 54.27 62.70 72.64 72.94 63.20 73.86 54.20 59.94 50.69 37.41 65.76 23.03 43.21 39.82 52.50 36.12 7677
4296.63 608.02 264.60 263.40 327.00 391.00 376.10 308.67 140.71 124.75 96.72 79.25 458.76 80.09 130.85 173.23 267.11 207.36
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深 区位优势 水航道建成,成为陇海兰新
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
产业优势
基础设 施优势
苏通大桥建成,沿海 大通道贯通,以上海 为中心的3小时交通圈 成形
国家大盘的“战略棋子”
上升到国家高度的好处何在?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主要作用: 成为长三角新的发展空间 成为全国沿海新的增长点,带动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 成为贯通我国东西部的快捷通道,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深化体制改革 扩大开放合作 加强政策支持 做好组织实施

国家大盘的“战略棋子”

苏 二 经济增长极,东方桥头堡
沿
海 三 与中西部共享便捷的物流圈

区 规

“新”字托起沿海朝阳产业带
划 解五
我国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基地

六 为沿海开发打造更美丽名片
国家大盘的“战略棋子”
为何上升到国家高度?
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江苏提出建设“海上苏东”,沿海进入“四沿”
目前,沿海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加速期,借助江苏沿海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 战略的有利条件,完全有条件实现江苏沿海 “洼地”的快速崛起。
沿海合计 南通市市区 海安县 如东县 启东市 通州市 海门市 连云港市区 赣榆县 东海县 灌云县 灌南县 盐城市市区 响水县 滨海县 射阳县 东台市 大丰市 江苏省 沿海占全省比 重(%)
合南通港、盐城港建设 先发展石化、钢铁、造 备资源充足,滩涂面积
沿海港口群,打造上海 船、粮油加工等临港产 达1031万亩,占全国四
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枢纽,业,加快发展新能源、 分之一以上,而且每年
大力发展国际航运和现 新材料、新医药、新型 还在继续以3至5万亩的
代物流,成为陇海兰新 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速度淤涨,近期可形成
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 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270 万 亩 左 右 的 垦 区 ,
通道和对外开放窗口 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 远 期 更 可 形 成 700 万 亩
力的新型工业基地
的土地后备资源
发展目标能否实现?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江苏沿海发展一直相 对滞后,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洼地”。 但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江苏沿海发展已经呈 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年末人口 (万人)
1733.08 87.52 93.81 105.67 111.41 124.27 100.12 80.88 109.95 111.79 110.35 75.28 161.86 60.76 115.72 96.64 114.60 72.45
4384.1
40
从业人员 (万人)
地区生产总 值(亿元)
发展基础与重大意义
发展条件 新亚欧大陆桥简介标
指导思想与原则 战略定位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合作情况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潜力
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
空间结构 开发布局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沿海港口群建设
江苏沿海港口总 体发展格局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交通体系 江苏沿海地区综 合交通体系
完成并呈送国务院 2008年8月,完成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编制 2009年6月10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
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拥有全国1/4的滩涂湿 地,预计到2020年, 可围垦滩涂270万亩
资源优势
国家粮食主产区的重 要组成部分,纺织、 机械、汽车等成为主 导产业
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生产总值4296 亿元,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824元,高于全国平均 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46%。
要达到规划提出的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 总值超过40000元的目标,意味着今后4年 人均GDP需年均增长12.7%以上,城市化率 需每年提高近两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