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测技术与其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免疫检测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方法来检测和测量特定的生物体分子,如蛋白质、抗体、细胞等。
免疫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等优点。
目前,免疫检测技术主要有免疫层析、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免疫荧光、免疫电泳等几种常见的方法。
其中,ELISA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免疫检测方法。
它通过将待测物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再通过酶偶联的二抗与该复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信号。
ELIS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疫苗研发和生物药物监测等领域。
免疫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
例如,在临床医学中,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探测病原体感染、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异常等疾病诊断。
通过对患者血清或组织样品中特定抗体或抗原的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助于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免疫检测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疫苗研发、药物监测与药代动力学研究等领域。
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还涉及到生物学研究领域。
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分子的产生和功能,揭示生物体内的信号传导机制和生命过程。
特定的抗体可以用于检测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从而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此外,免疫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和生物学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是另一个免疫检测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使用特定的抗体可以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或致病菌,从而帮助监测和评估环境质量。
例如,通过检测水体中的细菌或有毒物质,可以及早发现并遏制水污染的蔓延。
此外,免疫检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检测食品中的残留物或有害物质,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总之,免疫检测技术在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优化,免疫检测技术将更加灵敏、准确、可靠,为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免疫学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

免疫学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免疫学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体内免疫系统的反应来确定疾病状态或病原体存在的诊断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体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或人工合成物质)做出特异性反应,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并将其检测出来。
免疫学检测可分为血清学检测和细胞免疫学检测两种。
血清学检测是指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来确定疾病状态或病原体存在的诊断方法。
主要有ELISA、免疫荧光、免疫印迹等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目标抗原或建立细胞突变株制备成特异性抗原,与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合,用酶、荧光或其他标记物检测出来。
例如,ELISA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免疫学检测技术,用于检测抗体和抗原的相互作用。
它的原理是将抗原吸附到多孔板上,在体外将待测样本加入其中,样品中如有特异性抗体,则与抗原结合,未结合的抗体被洗掉,再加入标记抗体,标记物与抗原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可以根据标记物的性质来检测复合物的形成。
细胞免疫学检测是指通过检测免疫细胞的反应来确定疾病状态或病原体存在的诊断方法。
主要有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流式细胞术等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血液或其他体液样本中的免疫细胞与特异性抗原共同孵育,在体外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或细胞反应,使用流式细胞术分离、检测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
例如,LTT可用于检测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及免疫功能异常等疾病。
其原理是将血液或其他体液样本加入培养基中,与特定抗原刺激后,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培养物中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反映细胞免疫应答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免疫学检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被用来诊断多种感染性疾病,例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相应的抗体或细胞反应,可以确定疾病病原体是否存在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此外,免疫学检测还被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的自身抗体,可以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免疫学检测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免疫学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感染性疾病诊断手段,在临床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论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免疫学检测技术都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结果,并且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特点。
本文将就免疫学检测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应用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流感、乙肝、艾滋病等多种类型。
免疫学检测技术在病毒感染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乙肝病毒为例,病毒携带者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等指标,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感染情况和感染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二、细菌感染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应用细菌感染是感染性疾病中的另一大类,并且包括了多种病原体,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痢疾杆菌等。
免疫学检测技术在细菌感染的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以肺炎球菌为例,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中的肺炎球菌抗体,可以快速并准确地判断感染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
三、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免疫学检测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相较于其他检测手段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免疫学检测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避免了其他方法中的误判和漏诊问题。
其次,免疫学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出结果,节省了患者等待的时间。
再次,免疫学检测技术针对不同的感染因子可以选择不同的指标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最后,免疫学检测技术具备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重复性,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实验室和临床应用。
随着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它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也更加广阔。
一方面,随着新的感染病原体的不断出现,免疫学检测技术可以迅速调整并实施相应的检测方法,提供适时有效的诊断结果。
另一方面,免疫学检测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如分子生物学技术、显微镜观察等,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诊断系统,更好地满足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需求。
免疫学检验技术与应用

免疫学检验技术与应用近年来,免疫学检验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种技术通过检测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或免疫细胞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原理免疫学检验技术主要基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原理。
当机体受到外界的入侵,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时,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来对抗这些病原微生物。
免疫学检验技术利用这种抗体的特异性来识别和检测特定的抗原,从而确定疾病的存在和发展。
免疫学检验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免疫测定和免疫分析。
免疫测定主要通过检测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确定疾病的存在和程度。
常见的免疫测定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RIA)、荧光免疫测定(FIA)等。
免疫分析则通过测定免疫反应的变化,如特定细胞的增殖、分泌物的变化等,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免疫学检验技术的方法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测定技术,它可以通过特定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来检测样本中的特定物质。
ELISA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它可以用于检测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等多种疾病。
2. 放射免疫测定(RIA)RIA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反应物与抗原或抗体结合来检测特定物质的免疫测定技术。
由于放射性同位素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RIA可以用于测定非常低浓度的物质,如激素、维生素等。
然而,由于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危害,RIA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 荧光免疫测定(FIA)FIA利用特定的荧光标记物与抗原或抗体结合来检测特定物质。
荧光标记物的高灵敏度和快速反应使得FIA成为一种快速、高通量的免疫测定技术。
FIA常用于病毒检测、细胞检测等领域。
三、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应用1. 临床诊断免疫学检验技术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免疫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免疫检测技术是一种能够检测身体免疫反应、抗原-抗体反应以及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和功能等的检测方法。
免疫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和免疫学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免疫检测技术的分类免疫检测技术包括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免疫荧光检测技术是通过标记特定的免疫分子(如抗体)和激发它们的荧光来检测免疫分子在样本中的表达以及抗原-抗体结合。
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ELISA法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在试剂盒中直接反应形成可检测的颜色和荧光信号,用于检测分子间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如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多参数分析技术,通常用于分析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和功能,可以用于定量细胞表面特异性的抗原-抗体结合,检测细胞内的蛋白表达和功能状态。
4.免疫电泳:免疫电泳是一种将蛋白质或核酸分离并在电泳技术中联合免疫反应进行识别的方法,它是一种在电泳胶上进行免疫染色的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血清和组织蛋白的多态性。
5.免疫印迹:免疫印迹是一种通过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来检测特定蛋白质表达和活性的方法。
它能够用于病原体的识别和鉴定,以及重组蛋白质的制备和检测等。
二、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免疫检测技术应用广泛,在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1.疾病诊断: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的监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如HIV、乙肝等常见病的检测和诊断。
2.药物开发: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的发现和开发,如用于检测药物分子和靶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筛选新型药物分子。
3.生命科学研究: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研究,如研究基因表达、肿瘤细胞、细胞因子等方面。
三、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预见到免疫检测技术会继续向着更高级、更精细的方向发展。
具体而言,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临床免疫学检验方法与应用

临床免疫学检验方法与应用免疫学是一门研究机体对抗病原体、维持免疫平衡的科学,其在临床诊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免疫学检验方法多种多样,能够准确地检测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临床免疫学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1. ELISA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通过酶标法测定抗体或抗原的存在量。
ELISA法可用于检测HIV、乙肝、梅毒等疾病的抗体水平,也可用于测定药物浓度或病毒载量。
由于ELISA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是一种通过检测抗体或抗原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荧光信号来进行免疫检测的方法。
免疫荧光法被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通过观察免疫荧光信号的强度和分布,可以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疾病程度。
3. 免疫印迹法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是一种通过检测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而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来进行检测的方法。
免疫印迹法主要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鉴别不同蛋白质。
在临床上,免疫印迹法常用于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和分析,有助于早期发现恶性肿瘤。
4. 细胞免疫学方法细胞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细胞及其功能的学科,其方法主要包括细胞毒活性测定、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细胞因子测定等。
这些方法在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
5. 其他免疫学检验方法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免疫学检验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如流式细胞仪、PCR法、化学发光法等。
这些方法在特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诊断手段和治疗选择。
总结免疫学检验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疾病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不断发展的免疫学技术为医学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免疫学检验方法将在临床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近年来,随着生物学、化学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免疫学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免疫学检测技术基于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的原理,能够快速、准确地定性或定量检测出某些物质或病原体。
本文将重点介绍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临床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一、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1. 抗体结构及其识别机制的研究抗体是免疫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识别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结构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抗体结构的解析变得更加快速、准确,也推动了我们对抗体识别机制的深入认识。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对病毒和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抗体和病毒结合时的结构变化,这些成果有望开发出更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
2. 小型化检测技术的发展在生物医学和临床诊断领域中,小型化检测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这类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使用较少的样品量进行检测,并且操作简便、速度快,而且成本相对较低。
例如,微流控芯片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地检测多种生物标志物,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得到一定的应用。
3. 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可以通过对分子之间的特定相互作用进行识别和分离的技术。
相比于其他免疫学检测技术,分子印迹技术其操作简单、灵敏性高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领域。
例如,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技术成功开发出了低成本、可重复使用、可降解的纳米分子印迹探针,用于检测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存在。
二、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应用1. 临床检测领域在临床检测领域中,免疫学检测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治疗方案选择和疾病检测的重要手段。
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能够快速检测出很多疾病的标志物,如肿瘤标志物、传染病病原体等。
另外,免疫组化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特定蛋白的表达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指导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
2. 食品安全检测食品中的病菌、毒素等污染物质对于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威胁。
免疫学检测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以快速检测和鉴定食品中的病原菌、致病因子等。
免疫学检测技术及应用

划痕法
细胞因子的检测技术
一、 生物学检测技术 二、 免疫学检测技术 三、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依赖细胞株测定法 ELISA法
分子杂交、PCR 等检测mRNA
细胞因子检测的特点
• 样品含量低 •样品具有时效性 •生物效应特异性差
Figure 14-12
细胞因子的功能
Cell activation
/immunogold staining)
(一)免疫荧光技术(又称荧光抗体技术) 原理:用荧光素(如异硫氰酸荧光素、罗
丹明B200等) 标记抗体(荧光抗体),用荧光 抗体浸染细胞或组织切片,抗原与荧光抗体 结合,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确定被检 抗原的存在。
免疫荧光技术包括:
直接法
间接法
间接补体增强法
ELISA法: 直接法 间接法 双抗体夹心法(双位点法) 竞争法
ELISA
(三) 同位素标记技术(isotope-labelling technique) 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
RIA) 是一种用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抗原抗体反应 相结合方法。 优点:灵敏度高, 可检测0.001pg/mL
Direct an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of membrane antigen (mAg).
(二)免疫酶技术(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s)
是将抗原抗体反应与酶催化底物的作用 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主要有两种类型: 1.免疫酶染色 2.酶免疫测定(enzyme immunoassay, EIA)
•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法(3H-TdR): 间接观察DNA 合成含量。灵敏度高,具有放射性。 •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 MTT商品名为噻唑蓝。 原理: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可将外源性 MTT还原成蓝紫色结晶-甲瓒(formazan), DMSO使 其溶解,酶标分析仪检测。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 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1、高度特异性: 抗原表位与抗体分子CDR的互补结合是抗原-抗
体反应的化学本质。
2、表面化学基团的可逆性 抗原与相应抗体除空间构型具有互补性外,
两者主要是通过分子表面的氢键、疏水键、静 电和范德华力非共价结合。
亲合力(avidity): 指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与抗原表位之间
该法所获细胞纯度高(93%-99%),活细胞率>95%,比流式细 胞术省时、费用低,操作简单。
3、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分离法:
是借助荧光激活细胞分类仪(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将荧光 抗体标记的细胞进行快速准确鉴定和分类的技术。
粒后,再与相应抗体或抗原进行反应出现的凝集现象。
应用 抗链“O”试验(ASO)—RA)
速率散射比浊/免疫比浊
2、沉淀反应
单向琼脂扩散 琼脂扩散
双向琼脂扩散 对流免疫电泳
免疫电泳技术 火箭免疫电泳
免疫电泳
(1)单向琼脂扩散试验(single agar diffusion)
加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通常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是37℃。
3.酸碱度 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值在6-8之间。
pH过高或过低,均可影响抗原或抗体的理化性 状,影响试验的可靠性。
三、抗原-抗体反应类型和检测方法
根据抗原的性质、参与反应的成分和反应呈现的结果, 将抗原-抗体反应分为四类:
1.凝集反应 2.沉淀反应 3.免疫标记技术
mononuclear cells,PBMC)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 细胞,它们是免疫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细胞。
常用的分离方法: 葡聚糖-泛影葡胺(又称淋巴细胞分离液)密
度梯度离心法。
二、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
1、免疫吸附分离法(洗淘法):
将已知抗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抗体包被聚苯乙烯培养板,加入淋 巴细胞悬液,使表达相应表面标志的淋巴细胞结合在培养板上,洗脱 后即可获得具有相应表面标志的淋巴细胞。
直接凝集:玻片法、试管法 间接乳胶凝集:ASO试验、RF试验
(一)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 间接血球凝集: Coombs试验:直接法、间接法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免疫妊娠试验
(一)凝集反应:
概念: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 可见的凝集现象。
类型:
1、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免疫层析技术 — 金标免疫层析法
第三节 免疫细胞的检测
一、免疫细胞的分离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二)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 1.玻璃粘附分离法 2.尼龙毛分离法 3.E花结分离法 4.免疫吸附分离法(洗淘法) 5.免疫磁珠分离法(IMB法) 6.流式细胞术分离法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例 用抗CD4抗体包被聚苯乙烯培养板,可将CD4+T细胞与 CD8+T细胞相分离。
2、免疫磁珠(immune magnetic bead,IMB)分离法:
免疫磁珠由抗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抗体与磁性微珠交联结合组成。
将免疫磁珠加入细胞悬液中后,可使表达相应表面标志的淋巴细 胞与之结合。然后,在磁场作用下,结合相应淋巴细胞的免疫磁珠吸 附在靠近磁铁的管壁上。弃去悬液中游离的细胞,将免疫磁珠结合的 细胞分离,即可获得具有某种表面标志的淋巴细胞。
的结合强度
3、适宜的抗原抗体浓度和比例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二者比例合适,可出 现肉眼可见的反应物;
若比例不合适,即抗原或抗体过剩时,可 形成小分子抗原-抗体复合物。此种小分子复 合物多呈游离状态,不能为肉眼所见。
4、抗原-抗体反应的两个阶段
①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阶段:
特点:反应快,数秒钟至几分钟内完成。 ② 反应可见阶段:
特点:定量试验;敏感性较高。
应用: 测定血清中IgG、IgM、IgA等含
量和C3、C4等补体含量
单项琼脂扩散试验:
定量测定血清中IgG、M、A和单一补体含量 方法与原理
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double agar diffusion )
应用(1)定性试验:①鉴定可溶性抗原和抗体。 ②分析复杂抗原成分和抗体
(2)半定量试验:免疫血清稀释后进行的血清 效价测定。
4火箭电泳(rocket electrophoresis) 又称电泳免疫扩散
优点:敏感性同单扩散;所需时间短。 应用:快速测定标本中可溶性抗原的含量。
3、免疫标记技术
酶免疫测定法:ELISA 免疫测定技术 放射免疫测定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酶免疫组化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胶体金技术 免疫电镜技术 免疫印迹技术 — Western blotting法
第二十二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教学大纲
掌握 熟悉 了解
体外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抗原抗体体外反应的类型。
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 免疫细胞的分离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
第一节 体外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及检测原则
特点: 1.高度特异性 2.表面化学基团之间的可逆结合 3.适宜的抗原抗体浓度和比例 4.抗原抗体反应的两个阶段: 1)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阶段 2)可见反应阶段
概念:颗粒性抗原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的凝集现象。
检测方法: (1)玻片法: 特点 定性试验; 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本法简捷快速;
(2)试管法: 特点 半定量试验;
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的相对含量。
应用 肥达反应——伤寒或副伤寒; 外斐氏反应——立克次体病 瑞特反应——布氏菌病
2、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 概念:将已知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免疫无关的载体颗粒结合形成致敏颗
特点:所需时间较长,从数分钟、数小时到 数日不等,且受电解质、温度和酸碱度等因 素影响。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1.电解质:
在电解质作用下,抗原-抗体复合物失 去较多负电荷,使彼此连接出现肉眼可见的 凝集或沉淀现象。
试验中常用0.85%的NaCl溶液作为 稀释液,提供适当浓度的电解质。
2.温度 提高浓度可增加抗原与抗体分子碰撞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