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技术及其应用
简述免疫学应用

简述免疫学应用简述免疫学应用免疫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机体对外部环境和内部异常状况的免疫反应。
应用免疫学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医学的进步,也广泛应用于生物科技、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按类别简述免疫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在医学领域,免疫学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例如,临床诊断中的免疫学检测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如癌症、传染病等。
通过对体内抗体和细胞免疫的检测,可以确定疾病的类型、程度和进展,从而提供治疗方案的依据。
免疫学还可以用于器官移植领域,通过配型和免疫抑制治疗,提高移植成功率和减少排斥反应。
在生物科技领域,免疫学的应用更加多样。
通过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手段,可以合成和改造特定抗体,用于疾病治疗和生物制药。
例如,单克隆抗体技术可以制备大量具有特异性的抗体,用于药物治疗、癌症免疫疗法和疫苗研发。
免疫学还可以在生物安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免疫检测技术检测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确保食品安全。
在环境领域,免疫学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免疫学技术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毒理学研究,通过检测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对生物体的免疫反应,评估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此外,免疫学还可以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对动物和植物免疫系统的研究,帮助提高物种的存活率和应对外来入侵物种。
免疫学在疫苗研发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疫苗的研发离不开对免疫学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病原体的免疫机制和免疫记忆的认识,可以研发出更加安全有效的疫苗,为人类健康提供保护。
总结而言,免疫学的应用涵盖了医学、生物科技、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
免疫学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也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免疫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将继续拓展,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对免疫学应用的简要概述,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免疫学的不断发展与推广,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和改善。
免疫学检测技术及应用

划痕法
细胞因子的检测技术
一、 生物学检测技术 二、 免疫学检测技术 三、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依赖细胞株测定法 ELISA法
分子杂交、PCR 等检测mRNA
细胞因子检测的特点
• 样品含量低 •样品具有时效性 •生物效应特异性差
Figure 14-12
细胞因子的功能
Cell activation
/immunogold staining)
(一)免疫荧光技术(又称荧光抗体技术) 原理:用荧光素(如异硫氰酸荧光素、罗
丹明B200等) 标记抗体(荧光抗体),用荧光 抗体浸染细胞或组织切片,抗原与荧光抗体 结合,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确定被检 抗原的存在。
免疫荧光技术包括:
直接法
间接法
间接补体增强法
ELISA法: 直接法 间接法 双抗体夹心法(双位点法) 竞争法
ELISA
(三) 同位素标记技术(isotope-labelling technique) 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
RIA) 是一种用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抗原抗体反应 相结合方法。 优点:灵敏度高, 可检测0.001pg/mL
Direct an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of membrane antigen (mAg).
(二)免疫酶技术(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s)
是将抗原抗体反应与酶催化底物的作用 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主要有两种类型: 1.免疫酶染色 2.酶免疫测定(enzyme immunoassay, EIA)
•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法(3H-TdR): 间接观察DNA 合成含量。灵敏度高,具有放射性。 •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 MTT商品名为噻唑蓝。 原理: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可将外源性 MTT还原成蓝紫色结晶-甲瓒(formazan), DMSO使 其溶解,酶标分析仪检测。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 差。
免疫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免疫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概述免疫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对抗外来有害物质的免疫系统的特性,通过人工手段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免疫技术的应用广泛,涵盖了医学、生物科技、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免疫技术的原理和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免疫技术的原理免疫技术的原理是基于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和细胞免疫的作用。
免疫系统对抗外来有害物质时,会产生特异性抗体或激活免疫细胞,从而对有害物质进行识别和清除。
基于这一原理,免疫技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单克隆抗体技术:通过利用细胞融合和培养技术,制备出具有特异结构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在医学检测和治疗中有重要应用。
2.重组DNA技术:通过人工合成和改造DNA序列,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和药物研发中,例如制备重组疫苗和生物药物。
3.免疫组化技术:利用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对细胞、组织和生物分子进行定位和检测。
免疫组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用于疾病诊断和研究。
4.流式细胞术:利用特异性抗体对细胞进行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和计数。
流式细胞术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免疫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免疫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疫苗:免疫技术被应用于疫苗的研发和生产。
通过免疫接种,引起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免疫诊断:免疫技术在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检测特定抗体或抗原的存在,可以确定某种疾病的诊断和预后。
•免疫治疗:免疫技术也被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中。
例如,利用特定抗体对病毒或细胞进行定位和破坏,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免疫技术在生物科技中的应用免疫技术在生物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例子:•蛋白质表达和纯化:重组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是生物科技中常见的任务。
免疫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效果,以及对蛋白质进行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免疫学检验技术与应用

免疫学检验技术与应用免疫学检验技术作为现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和分析人体免疫系统的相关指标,免疫学检验技术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为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将就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原理、常见方法和应用进行介绍。
一、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原理免疫学检验技术是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中的特定抗体、抗原或其他免疫分子来判断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的一种检验方法。
该技术主要基于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通过检测免疫系统中特定抗体的产生情况,判断患者是否感染某种疾病或接种过某种疫苗,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对某种药物的耐受性和疗效。
免疫学检验技术主要包括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检测的具体目的和样本类型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检测效果。
二、常见免疫学检验方法及其应用1. 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是通过标记荧光物质的抗体与待测抗体或抗原结合,再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物质的位置和数量,从而判断待测物质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常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方面的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优势。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是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待测物质结合,再加入底物使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发光或颜色反应,从而测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ELISA方法简单、灵敏,适用于大规模的检测和筛查工作,广泛应用于感染病原体、药物浓度、激素水平等多个领域。
3. 放射免疫测定法放射免疫测定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体与待测物质结合后,通过测定同位素辐射的放射性进行定量检测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广泛应用于体液激素、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等物质的检测。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方法,还有流式细胞术、凝集试验、凝血酶法等多种免疫学检验技术,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和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医学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免疫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个体对抗病原体、保持自身稳态的科学,也是现代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基础学科之一。
免疫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免疫系统、免疫反应、免疫调节以及免疫疾病等方面。
本文将阐述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并探讨免疫学在医学、生物技术、养殖业等领域的应用。
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由多种细胞和分子组成。
免疫反应是指机体对入侵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免疫调节是指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通过免疫细胞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协调调节的功能。
免疫疾病是指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和免疫缺陷等。
以上内容是免疫学的基础理论。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免疫反应的两种方式。
细胞免疫是指由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进行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体液免疫是指由血清中的抗体和补体等分子参与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病原体感染。
免疫系统保持敏感性和耐受性两种状态,这种状态的平衡需要借助免疫调节进行协调。
免疫细胞、细胞因子、抗体等都是免疫调节的重要参与者,同时免疫调节也与免疫疾病密切相关。
免疫学的应用医学领域免疫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预防疫苗疫苗是一种通过模拟机体免疫反应而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
利用疫苗可以预防各种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百日咳、流感等。
现代疫苗技术主要包括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多种类型。
2.诊断检测免疫学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等技术可以检测肿瘤标志物、病原体抗体、药物浓度等指标,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指通过调节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例如,利用巨噬细胞激活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2(IL-2)等免疫调节因子,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某些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免疫学技术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

免疫学技术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学技术也不断得到了完善。
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免疫学技术已经成为许多领域的重要工具。
它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还可以在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农业领域等方面得到应用。
免疫学技术是指基于免疫学原理开发的一系列技术,包括免疫荧光染色、ELISA技术、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技术基于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可以检测和鉴定复杂的分子和细胞,从而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开发、病原体检测等临床和研究领域。
在疾病诊断方面,免疫学技术可以迅速检测出某些病原体或疾病标志物,包括传染病、肿瘤等。
例如,ELISA技术可以检测出HIV、乙肝、结核等疾病的存在,有助于及早发现患者的感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在药物开发领域,免疫学技术也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药物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免疫学技术检测药物的作用和效果,帮助筛选和研发具有治疗性的分子。
例如,流式细胞术可以评估药物治疗后对细胞的影响,有助于判断药物治疗效果的好坏。
免疫学技术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物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免疫染色技术检测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定位。
同时,免疫学技术还可以在蛋白质组学方面进行鉴定和分离,有助于深入研究蛋白质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本质。
未来,免疫学技术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
例如,在植物保护中,我们可以利用免疫学技术检测植物的抗病性,有助于筛选高抗性的品种。
在食品工业方面,免疫学技术可以检测食品污染,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在环境保护领域,免疫学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有助于提高环境质量,保障人类健康。
总的来说,免疫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
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推动免疫学技术的创新和改进,将会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生物学研究的发展。
免疫学的应用领域及原理

免疫学的应用领域及原理1. 概述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外界病原体侵袭的科学,它在医学、生物工程、农业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免疫学的应用领域及其原理。
2. 医学领域在医学领域,免疫学的应用主要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
以下是免疫学在医学中的一些应用:•疫苗:疫苗是通过引入抗原物质来引发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等。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例如采用抗体疗法治疗癌症、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自身免疫疾病诊断:免疫学的方法可以用来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 生物工程领域在生物工程领域,免疫学的应用广泛用于生物制药、治疗和预防疾病等方面。
以下是免疫学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单克隆抗体制备:利用免疫学的原理,可以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疾病和检测目标物质。
单克隆抗体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并且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
•重组蛋白表达:通过免疫学技术,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表达大量的重组蛋白。
这些重组蛋白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工业生产和科研等领域。
•检测技术:免疫学的技术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等,广泛应用于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4. 农业领域免疫学在农业领域也有重要应用,主要用于预防和控制农作物和动物疾病。
以下是免疫学在农业中的应用:•动物免疫:免疫学技术可以用于动物的免疫疾病预防和治疗,如家禽免疫和畜牧免疫等。
通过接种免疫疫苗,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防止病原体侵害。
•农作物抗病性培育:通过免疫学技术,可以培育抗病性强的农作物品种,提高生产力。
这种方法是通过培育携带特定抗性基因的农作物品种,使其对病原体具有抵抗能力。
•疫苗接种:与人类疫苗类似,对于某些植物病害,也可以采用疫苗接种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增强植物的免疫系统功能。
5. 免疫学的原理免疫学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细胞、分子和器官组成的复杂网络。
免疫学中的新技术和应用

免疫学中的新技术和应用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免疫学也在不断发展。
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免疫系统、免疫疾病及其治疗方法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免疫学中的新技术和应用。
一、单细胞测序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是指通过对单个细胞的遗传信息进行测序,来了解该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该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免疫系统中各种免疫细胞的分布、功能和数量,并深入了解各种免疫疾病的发生机理,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例如,在研究肿瘤免疫治疗的过程中,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不同类型的T细胞,找到活跃的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功能的T细胞,并了解它们的反应和数量,为个性化抗肿瘤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二、免疫分子成像技术免疫分子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光学成像技术,可以在体内成像分子的分布和作用。
该技术被广泛用于研究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分子和信号通路。
例如,在研究免疫细胞在动态进程中的表现和功能时,免疫分子成像技术可以观察炎症细胞或免疫细胞在体内迁移,在不同组织中的定位,以及相对于其他细胞的位置和作用等。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为疾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三、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细胞或生物体中的基因结构,包括添加、删除或替换DNA序列。
该技术可以被用于研究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特性,开发更有效的疫苗和免疫治疗方法。
例如,在研究免疫细胞与肿瘤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将肿瘤细胞上的“遮盖物”撤销,使免疫细胞更有效地攻击肿瘤细胞。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用于修复免疫系统中的错误或突变的基因,有望为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性。
四、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大量的免疫数据和图像,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规律。
该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免疫系统中的基因、蛋白质和免疫细胞等方面,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精度。
例如,在研究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特性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识别免疫细胞的表型、功能和受体等特征,预测免疫细胞在不同环境下的响应,并发现免疫细胞的调节机制和信号通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免疫学检测法 • 分子生物学技术
免疫学相关标记技术
包括荧光、酶、放射、磁珠标记 技术、和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 具体方法和应用。
免疫标记技术是用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酶、 铁蛋白、胶体金及化学(或生物)发光剂等作为追 踪物,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荧光显微镜,射线测量仪,酶标检测仪,电子显 微镜和发光免疫测定仪等精密仪器,对实验结果 直接镜检观察或进行自动化测定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与免疫
呼吸系统疾病与免疫
心血管疾病与免疫
内分泌系统疾病与免疫
风湿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与免疫
眼部疾病与免疫 耳鼻咽喉疾病与免疫 皮肤病与免疫 肾脏疾病与免疫
衰老与免疫 生殖与免疫 肿瘤免疫与免疫防治 移植免疫
中医临床与免疫
麻醉、手术与免疫
临床输血与免疫
口腔疾病与免疫
免疫学技术研究的范畴
免疫细胞的检测
• 免疫细胞的分离
• 磁珠分离法
• 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
• 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 T细胞 • B细胞
T细胞鉴定及功能测定
• • • • • 使用酶、免疫荧光标记单抗进行鉴定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E花环形成试验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CTL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1.你为什么选修免疫学技术? 2.列出你所了解的某个生命科 学领域,查找其与免疫学的关 系?
免疫学检测技术
课 程 简 介
免疫学是生命医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前 沿学科,与人类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治密切相 关。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高技术的发展与交 叉融合,高端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不断应用 于免疫学领域。 阐释免疫学技术理论背景和基本原理的基础 上,以典型实验技术为例,比较详细地介绍 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操作流程和方法。使学生 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验条件, 灵活有效的加以选择应用,为科研提供技术 方法的支持。
B细胞的鉴定及功能测定
• • • •
检测B细胞分化抗原 测定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 溶血空斑试验 ELISPOT
免疫分子相关实验技术
介绍抗原(包括抗原肽)、抗体 (单抗、多抗、基因工程抗体、 补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HLA、 TLR 等的背景知识,相关研究技 术的原理和方法。
细胞因子的检测
• 生物活性检测
常用的抗原抗体反应
• 凝集反应 • 沉淀反应
免疫学实验相关动物模型
介绍自身免疫病动物模型(如自 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 狼疮,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等)、 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利什曼原 虫、弓形虫、巨细胞病毒、李斯 特菌等)、肿瘤动物模型、器官 移植动物模型等免疫学研究常用 的动物模型相关原理,应用范围 和制备方法。
敏感性、特异性、精确性及应用范围
免疫标记技术 • 免疫酶测定法 • 免疫荧光技术 • 放射免疫测定法 • 免疫胶体金技术
免疫酶测定法
• 是一种用酶标记一抗或二抗检测特异性抗原或 抗体的方法。 • 将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与酶对底物的 高效催化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酶分解底 物产生有色物质(也可作用于荧光底物,产生 荧光),肉眼观察颜色深浅或酶标仪测定光密 度值(OD),以反映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 本法灵敏度高,检测可溶性抗原或抗体、组织 或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
免疫印迹技术
• 将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 离得到的按分子量大小排列的非标记蛋 白转移到固相载体膜上,再用标记的特 异性的抗血清或单克隆抗体对蛋白质进 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技术,其鉴定蛋白 质的敏感性为1—5ng。 • 检测可溶性抗原、细胞成分的鉴定与分 析,检测与自身变性细胞核成分结合的 抗体(抗核抗体),HIV的明确诊断。
ELISA
• 双抗体夹心法(sandwich assay)
• 检测血清、脑脊液、胸、腹水等各种液相中 的可溶性抗原
• 间接法
• 测定细胞及组织表面抗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2004-07-19,21:06:13 测量波长:450 参考波长: 620 0.080 0.032 0.022 0.019 0.019 0.018 0.018 0.044 0.024 0.019 0.022 0.018 0.019 0.019 0.068 0.032 0.019 0.019 0.023 0.019 0.020 0.092 0.029 0.022 0.014 0.014 0.018 0.019 0.088 0.035 0.025 0.021 0.020 0.019 0.019 0.075 0.027 0.020 0.015 0.019 0.020 0.017 0.059 0.027 0.021 0.018 0.019 0.020 0.020 1.610 0.083 0.042 0.019 0.022 0.023 0.021
0.020 0.019 0.023 0.021 0.017 0.018 0.014 0.019 0.017 0.023 0.018 0.021 0.020 0.021 0.020 0.021
0.019 0.019 0.018 0.023 0.018
0.021 0.019 0.018 0.020 0.019
• 胶体金颜色随颗粒大小而变化,大于20 nm的金颗粒 在光镜下呈现砖红色,可在光镜水平行免疫分析,也 可用银显影剂增强,进一步提高灵敏度。 • 当胶体金的粒径较大、浓度密集时肉眼水平即可观察, 即胶体金斑点渗滤试验和胶体金斑点免疫层析试验。
免疫学相关蛋白质技术
介绍经典的蛋白质电泳、印迹技 术、如 SDS-PAGE双向电泳、 Western印迹和斑点印迹。此外, 酵母双杂交系统、免疫共沉淀技 术、 GST pull-down和最近发展 出的 BIA core技术等。
Immunofluorescent stain of immunoglobulin G (IgG) showing linear pattern in Goodpasture's syndrome
天疱疮免疫荧光染色
放射免疫测定法
•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 的免疫测定。 • 既有同位素的敏感性又有抗原抗体结 合的特异性,同时具有重复性好、准 确性高、标本用量少等优点。 • 广泛应用于激素、药物等微量物质的 检测。
0.018 0.019 0.017 0.016 0.019
0.018
0.019 0.020
0.020
0.020 0.023
0.019
0.020 0.024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
• 用已知细胞因子的抗体包被固相载体,加入待检 效应细胞,温育一定时间后洗去细胞,如待检效 应细胞产生相应细胞因子,则与已包被的抗体结 合,再加入酶标记抗该细胞因子抗体,加底物显 色。 • 一般选择硝酸纤维素膜(NC)或聚偏二氟乙烯(PVDF) 膜覆盖微量反应板作为固相,在分泌相应细胞因 子的细胞所在局部呈现有色斑点,一个斑点表示 一个分泌相应细胞因子的细胞,通过计数可推算 出分泌某种细胞因子细胞的频率。
免疫胶体金技术
• 氯金酸(HAuCl+)在还原剂作用下,产生分散状态的胶体金颗粒。 碱性条件下,金颗粒表面带负电荷,与蛋白质正电荷基团结合。 • 胶体金可标记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糖蛋白、激素、脂蛋白、植 物血凝素、卵白素等。大分子以单层形式吸附在金颗粒表面。 • 不同还原剂作用于氯金酸,产生的胶体金粒径大小不相同(5— 50nm),小粒径的胶体金由于穿透性好,电子密度高,常被用于 免疫电镜技术。这些小粒径的金颗粒,经银显影液处理后,金粒 子还原银离子生成银颗粒而吸附在金颗粒周围呈黑褐色,从而放 大了金颗粒的显色效果,又称免疫金银法。
免疫细胞相关实验技术
免疫分子相关实验技术 免疫学相关标记技术
免疫学相关蛋白质技术
免疫学技术研究的范畴
免疫学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
免疫学相关检测技术
免疫学实验相关动物模型
免疫细胞相关实验技术
介绍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NK细胞、T细胞、B细胞,以及这 些细胞亚群(如pDC、DCreg Th1、Th2、Th17、Treg、B细胞 亚群等)的理论背景,相关实验 技术原理和具体方法。
经典的抗原抗体反应������
������ 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中和试验等������ 凝
现代免疫学技术������
免疫印迹技术、免疫组化、酶联免疫技术、免疫共沉 淀技术、免疫扩散技术、免疫电泳技术、流式细胞技 术、疫苗的设计(含逆向免疫)和抗体工程等技术 免疫微粒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技术、免疫
免疫学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
介绍基因克隆和表达技术、 PCR(特别是定量PCR技术)、RNA 干扰、microRNA技术等的原理、 选择策略与依据、关键注意事项 和应用实例。
免疫学相关检测技术
介绍经典的抗原抗体血清学反应、 流式细胞分析和分选技术、细胞 凋亡和细胞周期检测技术、免疫 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细胞信号转 导研究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 微镜技术等相关的技术原理以及 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电镜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生物素-亲和素标记技
术、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等。������
免疫荧光技术
• 用荧光素标记一抗或二抗,检测特异性 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 常用的荧光素有异硫氰酸荧光素 (n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 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PE)等。在激 发光的作用下,可直接发射荧光,前者 发黄绿色荧光,后者发红色荧光。
生命科学+免疫学】
免疫生物学 免疫病理学 分子免疫学 免疫药理学 免疫遗传学 肿瘤免疫学 免疫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