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制图的任务与学习方法,掌握常用的工程图的几个分类教学重点:1.搞清本章所讲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2.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教学难点:1.搞清“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之间的关系,并在工程制图中正确运用画法几何理论;2.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课时:2个课时第一章绪论1.1 建筑制图的任务1.研究正投影的基本理论2.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的能力3.研究常用的图解方法,培养图解能力4.通过绘图、读图和图解的实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5.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6.培养用图形软件绘制图样的初步能力工程图:在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工程中,对于已有的或想象中的空间体(如地面、建筑物、机器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其它有关部门资料,很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清楚,因而需要在平面上(例如图纸上)用图形表达出来。
这种在平面上表达工程物体的图,称为工程图。
工程图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透视图2.轴测图3.正投影图4.标高投影图1.1.1画法几何当研究空间物体在平面上如何用图形来表达时,因空间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等不相同,不便以个别物体来逐一研究,并且为了使得研究时易于正确、深刻和完全,以及所得结论能广泛地应用于所有物体起见,特采用几何学中将空间物体综合概括成抽象的点、线、面等几何形体的方法,先研究这些几何形体在平面上如何用图形来表达,以及如何通过作图来解决它们的几何问题。
这种研究在片面上用图形来表示空间几何形体和运用几何图来解决它们的几何问题的一门学科,称为画法几何。
例如:正方体6个面组成每个面由无数条线组成每条线由无数个点组1.1.2 工程制图把工程上具体的物体,视为由几何形体所组成,根据画法几何的理论,研究它们在平面上用图形来表达的问题,而形成工程图。
在工程图中,除了有表达物体形状的线条以为,还要应用国家制图标准规定的一些表达方法和符号,注以必要的尺寸和文字说明,使得工程图能完善、明确和清晰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其它必要的资料(例如:物体的名称、材料的种类和规格,生产方法等)。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定位建筑工程图绘制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主要学习领域。
该学习领域分为5个学习情景画法几何、投影制图、房屋建筑施工图、房屋结构施工图、单层工业厂房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
该学习领域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其基本画法。
掌握阅读建筑图样的方法和技能。
能绘制建筑图样,所绘图样应做到符合建筑制图国家标准。
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及使用仪器和徒手作图的技能。
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学习了本课程,在后续专业课中将具有专业图纸的识读能力,具有绘制建筑专业图样的专业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弄懂投影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正确处理看图和画图的关系。
2、能力要求:能够正确识别建筑图纸,读懂建筑建筑图纸的信息,并且能够手工绘制简单的建筑图纸。
3、素质要求:思维严谨、善于思考、观察身边的建筑物,能够熟练的绘制和识读施工图。
四、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项目一画法几何(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制图的基本技能,能够使用绘图工具、仪器及用品和维护方法。
2、掌握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和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投影特征以及正投影绘图原理与方法。
3、掌握点、线、面平行投影相关知识及成图原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平行投影法的理解与掌握,逐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4、熟练掌握立体的投影图做法,掌握由立体相交而产生的同坡屋面交线及螺旋楼梯的画法。
能够绘制立体、同坡屋面及螺旋楼梯图样。
5、熟练掌握轴测图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画法,能够运用不同轴测图绘制方法正确绘制轴测投影图。
(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房屋制图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的要求及注意事项,以及制图的方法步骤和常用几何作图的方法。
投影的基本概念;投影的分类;各类投影的形成;点、直线、平面正投影的基本性质;三面正投影体系的形成与展开;形体三面正投影的投影规律;工程中常用的各种投影图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计划(整理)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案计划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二.授课课时安排:两学期(240学时)三.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工民建专业地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制图和识图地基本知识.几何作图方法,进行绘图地基本训练.其中包括绘图工具和仪器地使用与保养方法.国家制图标准(对制图线型.尺寸标注及字体地基本规定) .空间形体地图示方法;掌握土建工程施工图地识读与绘制地基本方法,掌握建筑构造知识,通过阅读与绘制工程图样地理论和方法地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地读图能力.图示能力.空间想像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技能.四.课程教案目标(1)研究正投影地理论及其应用;(2)培养绘制和阅读专业图地基本能力;(3)培养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4)掌握建筑构造知识;(5)培养认真负责地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地工作作风.五.教案内容和要求1. 投影地基本知识内容:教案内容:投影地概念及投影法地分类;三面正投影图.教案要求:掌握投影地基本要素,了解中心投影法与平行投影法地区别;熟练掌握正投影地概念;了解三面正投影图地形成;掌握三面正投影图地展开.2. 点.直线.平面地投影教案内容:点地投影;直线地投影;平面地投影.教案要求:(1)熟练掌握点地投影规律;掌握点地投影与其坐标地关系;掌握各种点地投影图画法及各种点空间位置地判别;掌握两点地相对位置;掌握重影点地可见性地判别及其作图方法.(2)掌握直线地投影规律;掌握各种直线地投影特性;能熟练地识别和画出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和一般位置直线地投影图;掌握直线上点地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3)掌握平面地投影规律;掌握各种平面地投影特性;能熟练地识别和画出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和一般位置平面地投影图;掌握平面上取点.取线地作图方法.3. 体地投影教案内容:体地投影规律;平面体地投影;曲面体地投影;组合体地投影.教案要求:(1)熟练掌握体地投影规律,并能准确应用到绘图中;掌握体地三个向度地内容及概念.(2)掌握平面体地形状特点;熟练掌握常见平面体投影图地作图方法;了解平面体表面上点.线地作图方法.(3)掌握曲面体地形状特点;熟练掌握常见曲面体投影图地作图方法;了解曲面体表面上点.线地作图方法.(4)熟练掌握组合体投影图地画法;掌握组合体投影图地识读.4. 轴测投影教案内容:相关概念介绍,轴测投影地种类,轴测投影地画法.教案要求:熟悉轴测投影地相关概念;了解轴测投影地种类;掌握正等测图地画法和斜二测图地画法.5. 剖面图和断面图教案内容:剖面图和断面图地画法规定;剖面图地种类;断面图地种类.教案要求:熟练掌握剖面图和断面图地读图与绘制.6. 制图工具和用品教案内容:制图工具;制图用品.教案要求:初步掌握常用绘图工具地正确使用方法,逐步学会运用绘图工具和用品技能.7. 基本制图标准教案内容:图纸;比例;图线;字体;尺寸标注.教案要求:熟悉《建筑制图标准》(GBJ104-87)中有关图纸.比例.图线.字体.尺寸标注地规定.8. 建筑构造概论教案内容:建筑物地类型及等级;民用建筑地组成和作用;单层厂房地基本组成;影响建筑构造地因素;房屋构造设计原则.教案要求:(1)掌握建筑物地类型及等级.(2)了解民用建筑地组成和作用.(3)了解单层厂房地基本组成.(4)了解影响建筑构造地因素.(5)了解房屋构造设计原则.9. 基础.墙体.楼板与地面地构造教案内容:基础地类型与构造;墙体地类型与构造;楼板与地面地构造;阳台与雨篷地构造.教案要求:(1)掌握基础地类型与构造,了解地下室防潮.(2)了解墙体地类型与构造,掌握墙身防潮构造.(3)掌握楼板与地面地类型与构造.(4)掌握阳台与雨篷地构造.10. 楼梯.门窗. 屋面.变形缝地构造教案内容:楼梯地分类组成与构造,楼梯地尺度要求;门窗地分类组成与构造;屋面地组成与构造;变形缝地构造.教案要求:(1)掌握楼梯地分类组成与构造,了解楼梯地尺度要求.(2)掌握门窗地分类组成与构造.(3)掌握屋面地组成与构造.(4)掌握变形缝地构造.11.建筑工程施工图基本知识教案内容:建筑物地分类.组成及作用;建筑工程施工图地产生.内容及阅读.教案要求:了解建筑物地分类.组成及作用,并对建筑施工图有一个初步地感性认识.12. 建筑施工图地识读及绘制教案内容:建筑设计总说明和建筑总平面图地识读及绘制;建筑平面图地识读及绘制;建筑立面图地识读及绘制;建筑剖面图地识读及绘制;建筑详图识读及绘制.教案要求:(1)了解建筑总平面图地内容和作用.(2)了解建筑平面图地内容,掌握建筑平面图地图示方法.尺寸标注及有关建筑平面图中图例地规定.(3)了解建筑立面图地内容,掌握建筑立面图地尺寸标注及有关规定.(4)了解建筑剖面图地内容,掌握建筑剖面图地图示方法.剖切位置选择.尺寸标注及有关规定.(5)了解建筑详图地内容,掌握各种建筑详图地图示方法.(6)掌握绘制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楼梯建筑详图地方法.(7)能够阅读一般民用建筑地施工图.13.结构施工图地识读及绘制教案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基础图;钢筋混凝土梁配筋图;钢筋混凝土柱配筋图;钢筋混凝土板配筋图.教案要求:(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本知识,掌握钢筋地尺寸标注.(2)了解基础平面图地内容,熟悉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地图示方法和要求.(3)能够识读钢筋混凝土梁配筋图.钢筋混凝土柱配筋图.钢筋混凝土板配筋图地画法和尺寸标注以及钢筋混凝土(梁.柱.板)地图样.六.学时分配建议:七.说明1. 本教案基本要求适用于3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2. 本学科分两学期完成教案任务.3.教案内容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不强求投影理论地系统与完整.4.本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地技能课,要强调“练”与“画”,在画图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读图能力.7.教案建议:(1)理论:课堂教案应重视实物或立体模型地演示和应用;课堂教案应讲练结合,制图作业大部分可在课堂上完成,做到教师适时对学生指导.(2)实践:为促进学生书写长仿宋体字地基本功,应该长期练习,建议每周学生应完成一张长仿宋体字地练习;建筑结构施工图地识读和绘制,可以结合参观学习.实地测绘等多种形式,或是多专业学科联合等方向设计教案任务,开展具体教案.。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内容
1.基本投影图
(1)基本投影图的形成
(2)图样布置
(3)镜像投影法
1.剖面图
(1)剖面图的概念
(2)剖面图标注
(3)剖切面的种类
(4)剖面图分类:全剖面、半剖面、局部剖面
3.断面图
(1)断面图标注
(2)断面图的画法
4.简化画法
(1)对称简化画法
(2)相同要素简化画法
建筑识图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绘图和读图能力,并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建筑识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各种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
3.培养绘制和阅房屋建筑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培养空间想像能力和绘图技能
5.培养计算机绘图的基本能力
2.了解截交线和贯穿点的概念。
3.掌握平面与平面体相交截交线的画法。
4.掌握平面体表面上点和直线的投影的作图方法及可见性的判别。
5.了解直线与平面相交求交点、两平面相交求交线的作图方法及可见性的判别。
6.了解两平面体相交时所产生的相贯线的性质。
7.掌握两平面体相交时相贯线的画法。
(三)重点和难点
l.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投影特性。
(2)直线与圆锥相交
(3)直线与球相交
5.平面体与曲面体相交
(1)平面体与圆柱相交
(2)平面体与圆锥相交
(3)平面体与球相交
6.两曲面体相交
(1)用直接作图法求作相贯线
(2)用辅助平面法求作相贯线
(3)曲面体相交的几种特殊情况
(二)基本要求
1.了解曲线的投影特性。
《建筑制图与识图》80课时教案

xxxxx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本学年2014 ~ 2015 第 1 学期课程工程制图与识图教材建筑制图与识图班级 xxxxxxxx 专业xxxxxxxx 总计划课时80 本学期计划课时80教学系(部)土木工程教研室土木工程任课教师xxxxxxxxxx教学制图工具及其用法;建筑制图的基本标准目标教学建筑制图的基本标准、建筑制图标准中关于图纸的规定重点教学制图工具及其用法、建筑制图的绘制过程和步骤难点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本节课讲授内容:§1.1制图工具及其用法;§1.2建筑制图的基本标准工程图纸(机械图纸、化工图纸、建筑图纸等)是施工的根据,往往由于图纸上一条线的疏忽或一个数字的差错,结果造成严重的反工浪费。
所以应从初学制图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力求符合国家标准的工作态度。
同时又要逐步提高绘图速度,达到又快又好的要求。
§1.1制图工具及其用法一:手工绘制工程图样存在的必要性:目前,虽然计算机绘图技术正在逐渐步入设计、生产和科研等各个领域,但工程技术人员手工绘图的基本技能还是要具备的。
手工绘制工程图样通常是先在绘图纸上用绘图铅笔按规定方法和绘制图稿(也称白图),再在半透明的描图纸上用描图笔将图稿描正,或直接在画图稿并描正。
描好的图样称为底图。
用晒图机或复印机将底图上的图样翻晒或复印在图纸上,就得到了一般常见的工程图纸(称蓝图)。
一:常用绘图工具、仪器和用品有铅笔、图板、丁字尺、三角板、比例尺、曲线板、圆规、分规、墨线笔等。
本节课讲授内容:§1.3几何作图、§1.4建筑制图的绘制过程和方法§1.3几何作图建筑物的形状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投影轮廓都是由一些直线、圆弧或其他曲线组成的几何图形,为了能够正确、迅速的绘制出工程图中的平面图形,必须熟练地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作图原理、作图方法及图形与尺寸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作平行线二:作垂线三:等分线段上课日期年月日周次节次本课程已完成 2学时,本次教学为本学期的第 3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四: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已知等分五:作圆内接正五边形§1.4建筑制图的绘制过程和方法为了充分保证绘图质量,提高绘图速度,除正确使用绘图工具与仪器,严格遵守国家制图标准外,还应注意绘图的方法和过程。
建筑制图与识图__教案

建筑制图与识图__教案第一章:建筑制图基础1.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规范和标准,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1.2.1 建筑制图的概念与意义1.2.2 建筑制图的规范和标准1.2.3 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1.2.4 建筑制图的方法与步骤1.3 教学活动:1.3.1 讲解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3.2 介绍建筑制图的规范和标准1.3.3 演示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4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制图的实践操作第二章:建筑图纸的分类与作用2.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图纸的分类和作用,掌握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2.2.1 建筑图纸的分类2.2.2 建筑图纸的作用2.2.3 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活动:2.3.1 讲解建筑图纸的分类和作用2.3.2 介绍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2.3.3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图纸的实践绘制第三章:建筑制图符号与标注3.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掌握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3.2.1 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3.2.2 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3 教学活动:3.3.1 讲解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3.3.2 介绍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3.3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标注的实践操作第四章:建筑立面图与剖面图的绘制4.1 学习目标:了解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4.2.1 立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2.2 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2.3 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活动:4.3.1 讲解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3.2 介绍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4.3.3 引导学生进行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实践绘制第五章:建筑平面图与立面图的综合应用5.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的关系,掌握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综合应用方法和技巧。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设计

《制图基本知识的掌握》教学设计一、教学基本信息学习任务名称任务一制图基本知识的掌握课程名称《建筑识图与制图》项目名称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专业工程造价、测量、房地产专业学时日期2教学对象设计者13级工程造价、测量、房地产专业班赵彬辰、梁翠凤、吴冬艳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建筑识图与制图》项目一中的任务一,本次任务是建筑制图基本知识的学习,学习建筑制图工具的使用与建筑制图基本规定,在本课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该任务内容是否掌握,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铺垫启后的作用。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建筑制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2、理解图线的线型要求和主要用途,能画出各种线型;3、掌握尺寸标注的组成、规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破解方法1、教师演示与讲解;2、小组讨论;3、教师指导。
破解方法1、小组讨论;尺寸标注的组成、规则和方法。
2、范例教学法;3、教师指导。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接受能力的不同。
2、中职学生的共性是一般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
3、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兴趣较差,而对图形语言较敏感,也易于理解、接受。
4、专业基础知识较薄弱,技能水平较低。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主要制图工具的使用及维护方法;(2)掌握建筑制图标准的一些基本规定;(3)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步骤。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并使用常见的绘图工具;(2)能够查阅并运用建筑制图规范;(3)能够运用图纸、图线、字体、比例、尺寸标注等制图规范内容绘制图纸。
3、素质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知识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课堂讲授、实践操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等手段。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案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图纸的基本内容和组成。
2. 学会使用建筑制图工具,如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3. 掌握建筑图线的种类和用法,熟悉建筑图纸的标注方法。
4. 学会阅读和理解建筑图纸,提高施工图的识图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建筑图纸的分类和作用建筑图纸的基本内容和组成建筑制图的标准和规定2. 建筑制图工具及用法直尺、圆规、三角板等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筑图线的种类和用法建筑图纸的标注方法3. 建筑图纸的阅读与理解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细部图等的阅读方法图纸中的符号、标注、说明等的理解施工图的识图实践4. 建筑制图实例讲解常见建筑构件的制图方法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绘制步骤建筑图纸的实际应用案例5. 建筑制图与识图的实践训练绘制简单的建筑图纸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完成建筑图纸的识图练习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建筑图纸的应用和阅读方法。
3. 注重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 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材2. 教具:直尺、圆规、三角板、建筑图纸等3. 课件:建筑制图与识图的PowerPoint课件4. 视频:建筑制图与识图的操作视频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表现,如图纸绘制、识图能力等。
3. 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测试学生对建筑制图与识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8课时: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与工具用法第9-16课时:建筑图纸的阅读与理解第17-24课时:建筑制图实例讲解第25-32课时:建筑制图与识图的实践训练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建筑图纸的基本内容和组成建筑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筑图纸的阅读与理解建筑制图实例的讲解与实践2. 教学难点:建筑图纸的标注方法施工图的识图能力培养建筑制图的创新意识与实践八、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建筑图纸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建筑制图与识图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学内容3
1、教案头
2、教学过程设计
(若还有内容,请往下增加)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学时:72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分:3
所属系部:建筑系 授课对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引入
(项目引入)
实施
(任务驱动)
深化
(加深对基本能力的认识与体会)
归纳
(知识/能力/素质)
创新
(拓展)
总结布置
作业
(三)教学内容3(与前面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保持一致)
1、教案头
标题:
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学时数:
授课日期:授课地点:
教 学 目 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其他目标教 学 重 点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除模板上已经加粗的内容外 编写的信息字体都不要加粗,封面上的字体大小为仿宋小三 分为宋体小四,且请将红色提示部分内容删除。)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适用专业: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 编制人:付媛洁 编制单位:建筑系
编制日期:2013年11月20日
1、教案头
标题:
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学时数:
授课日期:授课地点:
教 学 目 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其他目标教 学 重 点 训练任务或案例
参考资料
教学体会
2、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引入
(项目引入)
实施
(任务驱动)
深化
(加深对基本能力的认识与体会)
制定时间:批准人: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
(2)知识目标:
(其它目标:有则写,无则不写)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一般指一级项目内容,根据实际内容增 减表格行数)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合计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一般指二级项目内容,根据实际内容增 减表格行数)
编号 能力训练
定)
(四)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以及组织具体安排方 式等,如果是多位教师同时指导,还须说明教师分工安排
(五)教学材料(指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仪器、设备、教 学软件 等)
(六)说明(其他的说明内容)
二、课程单元教学方案设计(本部分只列出三项,请根据实际内容 添加)
(一)教学内容1(与前面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保持一致)
归纳
(知识/能力/素质)
创新
(拓展)
总结布置
作业
(二)教学内容2(与前面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保持一致)
1、教案头
标题:
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学时数:
授课日期:授课地点:
教 学 目 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其他目标教 学 重 点
训练任务或案例
参考资料
教学体会
2、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主要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审核人:
系部主任: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年月日
本页的目录内容是参考,实际做时请自动生成目录 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设计
(三)考核方案设计
(四)教学组织形式
(五)教学材料
(六)说明 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1
1、教案头
2、教学过程设计
(二)教学内容2
1、教案头
训练任务或案例
参考资料
教学体会
2、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主要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引入
(项目引入)
实施
(任务驱动)
深化
(加深对基本能力的认识与体会)
归纳
(知识/能力/素质)
创新
(拓展)
总结布置
作业
项目名称 学时 能力目标 主要支撑知识 训练方式及步骤
4、教学进度表设计(本表不含节假日,能力训练项目编号即上 表的编号)
序号 周次 学时 教学目标与主要内容
单元标题 能力目标 能力训练项目编号 知识目标 考核内容 与方法
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以 及教学设计)
(三)考核方案设计(考核方案必须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