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笔记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笔记生物

七年级下册笔记生物

七年级下册笔记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笔记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笔记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笔记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细胞的基本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组成。

2. 细胞膜的功能:
维持细胞的内部环境稳定。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传递细胞间的信息。

3.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环境,含有多种细胞器。

细胞器具有各自的特定功能,如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中心,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等。

4.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细胞遗传物质DNA。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过程。

5. 细胞的分类:
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6. 原核细胞的特点:
没有明显的细胞核结构,遗传物质裸露。

结构简单,一般为单细胞。

7. 真核细胞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

多为多细胞生物体,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8. 总结: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生物世界多样性的基础。

以上是第一节的笔记主要内容,当然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这里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你可以根据具体教材进行修改和补充。

初一生物总结笔记大全下册

初一生物总结笔记大全下册

初一生物总结笔记大全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在形态结构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如直立行走、手足分工、使用和制造工具等。

3、人类进化的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二、人的生殖1、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阴茎等组成。

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组成。

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2、生殖过程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怀孕: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

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胚胎发育: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时间一般为 280 天左右。

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三、青春期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性意识开始萌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 60% 70%,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不多,但作用很大,如钙、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很小,但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

常见的维生素有维生素 A、维生素 B1、维生素 C、维生素 D 等。

七下生物第一章知识点

七下生物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知识点1、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达尔文提出)。

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亚、非、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古人类化石“露西”就是在非洲发现的,“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亚洲的直立人是非洲迁徙过来的。

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基础是能直立行走。

2、人体的发育起点(一个新生命的开始)是受精卵,受精卵形成在输卵管内,约8周成人形,人体发育初期所需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3、胎儿生活在子宫里,40周左右成熟分娩。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场所。

4、睾丸产生的精子,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5、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应加强体育锻炼6、男生比女生的青春期晚两年,步入青春期的信号是身高突增,男孩性成熟的标志是出现遗精,女孩性成熟的标志是出现月经。

7、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少生)和提高人口质量(优生)。

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晚2-3年)少生、优生。

8、目前中国人口12.95亿,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

第二章知识点1、糖类、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都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但是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可以修复受损细胞,它是以供给原料为主的,糖类是人类生理活动主要能量来源,脂肪是人体备用能量物质。

2、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材料,但是缺维生素A易得夜盲症,缺维生素B易得脚气病(不能吃精米精面),缺维生素D易得佝偻病,这三种症状均可吃动物肝脏食补;缺维生素C易得坏血病如牙龈出血,应补充新鲜的瓜果蔬菜(如辣椒,橘子等)维生素C3、长期实用植物性的食物没有得夜盲症是因为植物性的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补钙的同时应补充维生素D。

4、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5、人体内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小肠长约5-6米(此特点与吸收无关),与吸收功能有关的是小肠黏膜有皱襞和小肠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三大结构特点。

七下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的课堂笔记

七下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的课堂笔记

一、人类起源的历史1. 人类起源的研究历程人类起源一直是人类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对人类起源的研究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在这个时期,科学家们开始通过化石的研究和考古遗址的发现,逐渐揭开了人类起源的面纱。

2. 早期人类的起源早期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根据化石的研究,最早的人类化石可以追溯到约200万年前的非洲地区。

这些早期人类祖先主要以采集和狩猎为生,生活在草原地带。

3. 人类的迁徙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迁,早期人类开始向世界各地迁徙。

他们逐渐占领了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并适应了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4. 现代人类的形成现代人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约20万年前的非洲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人类的智力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形成了目前的人类模样。

二、人类进化的生物基础1. 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关系人类进化过程中,与灵长类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遗传学和化石研究的成果,科学家们确认了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人类与黑猩猩的遗传相似度高达98。

2. 人类进化的生物基础人类进化的生物基础主要包括遗传物质的传递、适应环境的生存和进化的动力等方面。

进化过程中,人类逐渐适应了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形成了现代人类的特征。

3. 人类的智力和语言人类智力的发展和语言的形成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智力水平逐渐提高,同时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三、人类生活的文化特征1. 人类的社会生活人类的社会生活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文化传承和社会制度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不断演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民族。

2. 人类的文化特征人类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语言、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

这些文化特征不仅是人类社会的标志,也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成果。

3. 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持续进步的重要动力。

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人类不断开拓新的文明领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要点汇总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要点汇总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要点汇总第一章生物和环境1.1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1.2 环境影响生物-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1.3 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2.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2.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将生物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 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保护和繁育- 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细胞和组织培养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3.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流动加速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控制中心-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3.2 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膜:选择性透过、物质交换- 细胞质:加速物质交换- 细胞核: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线粒体:有机物的分解,释放能量- 叶绿体:光合作用,储存能量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4.1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染色体的遗传规律4.2 生物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第五章人类与健康5.1 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有规律- 合理膳食- 合理用药- 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等5.2 人体主要的营养素-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 无机盐5.3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食物的消化过程-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第六章植物的生殖与发育6.1 植物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6.2 植物的发育过程- 种子的萌发- 植株的生长- 植物的繁殖第七章动物的生殖与发育7.1 动物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7.2 动物的发育过程- 胚胎发育- 幼体发育- 成体发育第八章生物的进废8.1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证据- 比较解剖学证据- 胚胎学证据8.2 生物进化的原因- 内因:遗传变异- 外因:自然选择、隔离8.3 生物的分类- 种、属、科、目、纲、门、界以上就是初一生物下册的知识要点,希望这份汇总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章知识点一、人体的组织1. 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组成,包括保护、分泌和吸收等功能。

3.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组成,具有支持、连接和保护等功能。

4.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具有收缩和运动等功能。

5.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具有感知、传导和支配等功能。

二、人体器官和系统1. 人体器官:是由一种或多种组织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2. 人体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具有特定功能并相互联系的整体。

3.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组成,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

4. 呼吸系统:由鼻腔、喉、气管、肺等组成,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5.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除废物。

6.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负责感知、传导和支配身体各部分的活动。

7. 内分泌系统:由各种内分泌腺组成,分泌激素调节身体各部分的活动。

8.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负责身体的运动和姿势。

9.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等组成,负责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

10. 生殖系统:由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组成,负责产生生殖细胞和繁殖后代。

三、人体的结构层次1. 细胞: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组织:由同种或不同种细胞及其间质组成。

3. 器官:由一种或多种组织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4. 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具有特定功能并相互联系的整体。

5. 人体:由多种系统组成,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七年级生物下册(1、2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1、2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2)场所:子宫
7、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发育: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婴儿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细胞的卵黄;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神经系统
功能特点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性发育男性受雄性激素的调节,女性受雌性激素的调节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维生素B1:缺乏时,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维生素C: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a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

3、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一般5----6米长;(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含消化液的种类最多,含量也最多。

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大多数经血液汇集到肝脏。

(肝脏可以将暂时不要的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起来,以备需要时利用。

肝脏还可以将一些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4、食物的消化(三种物质消化曲线图P31)
5、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其生活方式是。

3.在类人猿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4.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不同点有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运动方式、
制造工具的能力、脑发育的程度。

5.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生活环境发生变化。

6.在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体型一代一代向着的方向发展,这样使得得到解放,从不会到可以使用简单工具,再到,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的发育,并且产生了。

其中不是人类特有的特征是。

补充知识点:人猿分界的标志。

研究人类起源的证据。

(二)
7.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的结合。

8.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其功能是①,
②。

9.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其功能是①,
②。

10.输卵管的功能是①,②。

11.子宫的功能是。

12.生殖过程:父亲产生的与母亲产生的相结合形成(这个过程叫做,场所是)。

13.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它缓慢地移动到中,最终像一粒一样附着在上。

14.在子宫内膜上,胚泡中的细胞继续进行和,逐渐发育成。

在周(个月)左右发育成(特点是:)。

15.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中,通过和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胎儿产生的等废物,也通过经母体排出。

16.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周(天)时,胎儿发育成熟。

成熟的胎儿
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

17.新生命的开始:的形成。

18.怀孕的开始:附着在上。

19.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于卵黄,发育后期胎儿的营养来自于母体。

20.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21.试管婴儿受精场所是,胚胎发育场所是。

(三)
2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①身高,②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
的功能也,③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生的性器官都,男孩出现,女孩会来,④出现。

23.女生发育通常比男生(早/晚)年。

24.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①内心世界逐渐,有的事情不想跟交流,
②有了强烈的,遇到挫折又有,
③也开始萌动,初期与异性。

25.青春期之前,生殖器官发育,基本为状态。

26.生殖器官的共同功能:①,②。

27.青春期是和的黄金时期,
应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