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入门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古筝基础入门教案模板范文

古筝基础入门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古筝基础入门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筝的基本构造、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掌握古筝的基本指法和演奏姿势。

3. 能够弹奏简单的古筝曲目。

三、教学对象:初学者四、教学课时:8课时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古筝简介与基本构造1. 导入:通过展示古筝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内容:- 古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古筝的基本构造(琴身、弦、雁柱、弦轴等)3. 实践操作:认识古筝各部分,进行简单的拨弦练习。

4. 布置作业:回家后观察家里或社区的古筝,了解其构造。

第二课时:古筝演奏姿势与基本指法1. 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古筝的了解。

2. 讲授新内容:- 古筝演奏姿势(坐姿、站姿)- 基本指法(勾、托、抹、挑、打、摇)3. 实践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基本指法。

4. 布置作业:回家后练习基本指法,拍摄练习视频。

第三课时:古筝乐曲欣赏与简单曲目学习1. 导入:欣赏古筝名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内容:- 古筝乐曲的演奏风格- 简单曲目学习(如《小星星》)3. 实践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简单曲目。

4. 布置作业:回家后练习所学曲目。

第四课时:古筝乐曲欣赏与简单曲目学习(续)1. 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所学曲目的理解。

2. 讲授新内容:- 古筝乐曲的演奏技巧- 简单曲目学习(如《茉莉花》)3. 实践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新曲目。

4. 布置作业:回家后练习所学曲目。

第五课时:古筝乐曲欣赏与简单曲目学习(续)1. 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所学曲目的理解。

2. 讲授新内容:- 古筝乐曲的演奏技巧- 简单曲目学习(如《高山流水》)3. 实践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新曲目。

4. 布置作业:回家后练习所学曲目。

第六课时:古筝乐曲欣赏与简单曲目学习(续)1. 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所学曲目的理解。

2. 讲授新内容:- 古筝乐曲的演奏技巧- 简单曲目学习(如《梁祝》)3. 实践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新曲目。

古筝培训讲课教案范文模板

古筝培训讲课教案范文模板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筝的历史、文化及基本构造。

2. 掌握古筝的基本指法,能够演奏简单的曲目。

3. 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课程时长: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教学对象:古筝初学者教学工具:古筝、教学PPT、琴谱、电子琴(辅助教学)第一课时:古筝文化及基本构造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筝的历史、起源及文化内涵。

2. 认识古筝的基本构造。

二、教学内容1. 古筝的历史与起源2. 古筝的文化内涵3. 古筝的基本构造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古筝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古筝的起源、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

3. 展示:通过PPT展示古筝的基本构造,包括筝头、筝尾、筝身、筝弦等部分。

4. 演示:教师现场演奏一曲,让学生感受古筝的音色和韵味。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二课时:古筝基本指法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古筝的基本指法。

2. 能够演奏简单的曲目。

二、教学内容1. 古筝的基本指法:勾、挑、托、抹、打、撞、摇指、轮指等。

2. 简单曲目的演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古筝的基本指法。

2. 讲解:详细讲解古筝的基本指法,包括指法名称、演奏姿势、演奏方法等。

3. 演示:教师现场演奏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指法的运用。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指法,教师逐一指导。

5. 演奏:学生尝试演奏简单曲目,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不断提高演奏水平。

第三课时:古筝音乐欣赏与艺术素养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筝音乐欣赏2. 古筝艺术素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前两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古筝音乐欣赏。

2. 讲解:讲解古筝音乐的特点、表现手法等,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古筝培训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古筝培训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古筝入门与提高班授课对象:古筝初学者、有一定基础的古筝学习者授课时间:每周一次,每次2课时授课地点:古筝教室#### 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掌握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

2. 培养学员的节奏感、音准感和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练习,提高学员的演奏水平,使学员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古筝曲目。

#### 三、课程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古筝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简要讲解古筝的构造和基本演奏姿势。

二、讲授新内容1. 基本指法:勾、托、抹、挑、打、摇指。

2. 基本节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3. 基本音阶:C、D、E、F、G、A、B。

三、实践练习1. 基本指法的练习。

2. 基本节奏的练习。

3. 基本音阶的练习。

四、布置作业1. 练习基本指法。

2. 练习基本节奏。

3. 练习基本音阶。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检查学员对基本指法的掌握情况。

2. 检查学员对基本节奏的掌握情况。

3. 检查学员对基本音阶的掌握情况。

二、讲授新内容1. 复习并提高基本指法。

2. 复习并提高基本节奏。

3. 复习并提高基本音阶。

三、实践练习1. 练习新的古筝曲目。

2. 练习古筝合奏。

四、布置作业1. 练习新的古筝曲目。

2. 练习古筝合奏。

#### 四、教学评价1. 学员对基本指法、基本节奏和基本音阶的掌握程度。

2. 学员演奏曲目的熟练程度。

3. 学员在古筝合奏中的表现。

#### 五、课程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

3. 鼓励学员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 六、课后辅导1. 教师针对学员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2. 学员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通过以上教案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古筝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古筝第一节课教案

古筝第一节课教案

古筝第一节课教案教案:古筝的第一节课课程目标:1. 学习古筝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了解古筝的起源和发展。

3. 能够演奏简单的古筝曲目。

教学准备:1. 古筝乐器。

2. 古筝教材或乐谱。

3. PPT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古筝的起源和发展(10分钟)1. 使用PPT或黑板,给学生介绍古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

2. 引导学生思考古筝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音乐中的作用。

步骤二:古筝的基本知识(10分钟)1. 介绍古筝的基本构造和音域。

2. 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双手按弦和拨弦。

步骤三:演奏技巧的训练(20分钟)1. 教学示范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按弦的力度和位置,拨弦的速度和方式等。

2.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这些技巧,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步骤四:演奏简单的古筝曲目(20分钟)1. 选择一首简单的古筝曲目,如《阳关三叠》,并对曲目进行分解教学。

2. 演示如何正确演奏这首曲目,并引导学生模仿跟奏。

3. 指导学生对曲目进行练习,逐渐提高演奏水平。

步骤五:总结和反馈(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感受,或交流彼此的演奏经验。

3.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练习古筝,并提供相关的乐谱或教材。

2.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古筝演奏比赛或表演,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3. 推荐学生多听古筝音乐作品,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艺术鉴赏能力。

古筝自学基础知识讲解教程

古筝自学基础知识讲解教程

古筝自学基础知识讲解教程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魅力。

学习古筝不仅可以培养音乐素养,还可以锻炼手指灵活性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本篇教程将为大家介绍古筝的基础知识,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

一、古筝的结构和种类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它由筝体、弦轴、弦簧、弦索和琴码等组成。

古筝的筝体为矩形或梯形,一般由桐木制作而成,筝面覆盖着羊皮或牛皮。

根据不同的地域和音色需求,古筝还分为北派古筝、南派古筝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类型。

二、古筝的音域和音名古筝一般有21到25根弦,每根弦都对应一个音名。

从左到右,弦的音名分别为钢1、钢2、竹1、竹2、竹3……以此类推,音域从低到高。

初学者可以先熟悉古筝的音名,方便后续的练习和曲谱理解。

三、正确的坐姿和握筝方式学古筝需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以确保演奏的舒适度和手指的灵活性。

坐在凳子上,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地面。

将古筝放在腿上,与身体保持适当距离。

握筝时要保持手指的自然弯曲,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一起固定住筝柄。

四、古筝演奏技巧与练习方法1. 弹奏技巧:古筝的弹奏技巧包括托弦、尤弦、抹弦、揉弦、击弦等。

初学者可以从托弦和尤弦开始练习,这些技巧较为简单,能够帮助培养手指的灵活性和力度的掌握。

2. 视奏和曲谱:古筝的曲谱以琴谱的形式表现,由一个个音符、音符上的符号和线条组成。

学会阅读曲谱是学习古筝的重要一环。

初学者可以从简单的曲谱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3. 基础练习:练习是提高古筝技巧的关键。

初学者可以通过按弦、弹奏音阶、练习曲目等方式进行基础练习。

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练习,可以让手指更加熟悉古筝的音位和音色。

五、古筝学习的注意事项1. 坚持初级课程的学习,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

2. 注意保护古筝,避免碰撞和湿度过高的环境。

3. 学习时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急于求成。

4. 多与其他古筝爱好者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六、古筝欣赏和演奏名曲推荐最后,给大家推荐几首古筝的经典名曲,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广陵散》、《阳关三叠》、《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

古筝教学精讲教案

古筝教学精讲教案

古筝教学精讲教案教案标题:古筝教学精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古筝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古筝演奏技能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古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古筝的构造和音域。

3. 古筝的演奏技巧和指法。

4. 古筝曲目的演奏和表达。

教学步骤:第一课:古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 引入古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古筝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展示古筝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古筝的构造和特点。

3. 分享一些著名的古筝演奏家和古筝曲目,激发学生对古筝音乐的兴趣。

第二课:古筝的构造和音域1. 通过图示和实物展示,介绍古筝的构造和各个部分的名称。

2. 解释古筝的音域范围,让学生了解古筝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技巧。

第三课:古筝的演奏技巧和指法1. 分析古筝的演奏技巧,如右手的扣弦和左手的按弦。

2. 演示古筝的基本指法,包括按弦的位置和力度控制。

3. 练习基本指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古筝的演奏技巧。

第四课:古筝曲目的演奏和表达1. 选择一首适合初学者的古筝曲目,教授曲目的基本演奏方法。

2. 引导学生理解曲目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结构。

3. 练习曲目的演奏,注重音准和表达力的培养。

第五课:综合演奏和评价1. 学生进行古筝曲目的综合演奏,展示他们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2. 互相欣赏和评价演奏,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3. 总结古筝教学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古筝音乐。

教学评估:1. 学生对古筝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古筝曲目的演奏和表达能力的评价。

3. 学生对古筝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的培养情况。

教学资源:1. 古筝图片和实物。

2. 古筝演奏录像或音频。

3. 古筝曲谱和教材。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古筝演奏会或音乐展览,拓宽他们对古筝音乐的了解和欣赏。

2. 鼓励学生参加古筝比赛或演出,提升他们的演奏技能和自信心。

3. 推荐学生继续学习更高级的古筝课程或参加专业的古筝培训班。

新手古筝老师教案模板范文

新手古筝老师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古筝入门基础教程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

2. 掌握古筝的基本指法和简单的音阶。

3. 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古筝曲目。

课程时间: 60分钟课程对象:古筝初学者教学工具:古筝、教材、教学PPT、示范录音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古筝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在中国音乐中的地位。

2. 展示古筝实物,让学生直观了解古筝的外观和构造。

二、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古筝的演奏姿势,包括坐姿、手型、脚位等。

2. 介绍古筝的基本指法: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名称及用法。

3. 演示并讲解古筝的音阶,包括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

三、实际操作练习(20分钟)1. 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练习正确的坐姿和手型。

2. 分组练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一掌握基本指法。

3. 练习简单的音阶,从五声音阶开始,逐步过渡到七声音阶。

四、曲目学习(15分钟)1. 选择一首适合初学者的古筝曲目,如《小星星》、《茉莉花》等。

2. 逐句讲解曲目的演奏技巧,包括节奏、音准、指法等。

3. 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自我评价,老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并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2.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定期举行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基本指法和音阶。

2. 练习本节课所学的曲目,力求熟练掌握。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备注: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让学生在古筝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

古筝教学教案(精选5篇

古筝教学教案(精选5篇

古筝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古筝的基本技法,包括大指、中指、食指、无名指的指法练习;2. 第六章:乐曲解析,以《梁祝》、《渔舟唱晚》等经典古筝曲目为例,分析曲目的结构、旋律、节奏等;3. 第七章:音乐表现,学习如何通过力度、音色、气息等元素表达音乐情感;4. 第八章:演奏实践,练习演奏《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古筝名曲;5. 第九章:古筝演奏技巧的提高,如双手配合、滑音、颤音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筝的基本技法,提高演奏水平;2. 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升音乐素养;3. 通过古筝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筝的双手配合、滑音、颤音等高级技巧;2. 教学重点:古筝的基本技法、乐曲解析、音乐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古筝、教材、教案、音响设备;2. 学具:古筝、教材、笔记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筝名曲,让学生感受古筝的音乐魅力,激发学习兴趣;2. 新课内容:讲解第五章至第九章的古筝技法、乐曲解析、音乐表现等内容;3. 实践环节: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古筝曲目,掌握基本技法;4. 例题讲解:以《梁祝》、《渔舟唱晚》等经典曲目为例,分析曲目结构和演奏技巧;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演奏曲目,老师进行个别指导;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古筝教学教案(精选5篇)2. 内容:(1)第五章:古筝基本技法;(2)第六章:乐曲解析;(3)第七章:音乐表现;(4)第八章:演奏实践;(5)第九章:技巧提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第五章的基本技法;(2)分析《梁祝》的乐曲结构;(3)演奏《高山流水》;2. 答案:(1)基本技法:大指、中指、食指、无名指的指法;(2)《梁祝》结构:引子、主题、展开、尾声;(3)《高山流水》:注意力度、音色、气息的运用;(4)学习心得: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筝入门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第一课教学内容:1. 古筝基本构造介绍 2. 学戴古筝指甲(义甲) 3. 古筝坐姿、基本指法“勾”“托”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古筝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要求及指法“勾”与“托”。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教学过程:一. 入门知识讲解1 古筝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1)琴弦:现多用尼龙缠弦,以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的。

(2)琴码(又称:雁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

(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4)面板: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指甲,琴扳手等物件。

2. 学戴义甲(1)大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向指尖左上方斜出45度佩戴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食指、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2)学生练习佩戴义甲,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佩戴注意:佩戴时义甲不要挡住手指的关节;胶布的一半应覆盖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

3. 演奏姿势(1) 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

(2) 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3) 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4) 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

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

(5)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演奏姿势右侧图演奏姿势正面图演奏姿势左侧图三. 指法讲解与练习1. 分辨琴弦提问:古筝共有多少根琴弦?分别有几种颜色?答:有21根弦。

两种颜色:白色、绿色。

讲解:认识绿色琴弦,绿色琴弦都唱“5”(sol),共有四根绿色琴弦,有粗有细,由细到粗,分别代表高音5;中音5;低音5;倍低音5练习:教师报出音名,学生在琴弦上指出,进行认弦练习。

2. 指法讲解、练习(以下练习根据年龄,一年级以下学生用扎桩法)在学习前可以先让学生感受五指用手抓东西的感觉,五个手指向掌心抓,然后再练习指法。

“勾”:符号;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中指放在中音5上,中指向掌心拨弦。

用义甲尖触琴弦(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进行讲解)学生可跟作练习。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勾指法练习”谱例)学生练习:跟着老师的节拍弹奏教学生进行识谱练习:5上面是指法,下面是音符。

弹奏时,先找到所要弹奏的音符对应的琴弦,再看是哪个指法(即用哪个手指弹奏)。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托”:符号;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大指放在中音5上,大指向掌心拨弦。

用义甲尖触琴弦(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进行讲解)学生可跟作练习。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托指法练习”谱例)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注意:两种指法的练习,是手指主动拨弦,手指的关节要充分活动。

不要用整个手臂的移动拨弦。

课后练习:1. 能熟练的佩戴义甲。

复述古筝各部位名称。

熟悉4根绿色琴弦的位置及音名。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2.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弹奏练习指法“勾”“托”各五组,每组十遍。

(或每天练琴半小时)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注意:在练习中注意孩子的手腕,既不能向上凸出,也不能向右侧凸出。

手腕应放平并在演奏过程中保持住。

当孩子的手型开始变样,不要强制性地掰弄孩子的手,应该让孩子先停止练习,将手型重新摆好,再开始练习。

第二课教学内容:教授指法“抹”与“小撮” 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弹奏指法“勾”“托”,并初步掌握指法“抹”“小撮”,能够准确唱出古筝各个琴弦的唱名,并记住琴弦的排序。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 教学过程: 一. 介绍古筝琴弦的排序及所有的二十一根琴弦( 倍 低 音 组 ) ( 低 音 组 ) ( 中 音 组) ( 高 音 组 )倍高音组 古筝的弦序是按1、2、3、5、6循环的顺序进行排列的。

只要记住其中任意的一组即可推出其它组,共有五个音区,分别是倍低音组、低音组、中音组、高音组、倍高音组,唯一特别的是注意倍高音组是由倍高音1一个音构成的,所以共有21根弦。

二. 指法复习及新指法的讲解与练习1.“勾”: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演奏的手指,名称及记谱符号。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节奏练习。

教师检查手型、触弦、节奏准确性等情况,及时纠正。

(最好能够培养学生边数节奏边练习的习惯,在心中默念节奏)“托”:教学过程如上。

2. 新授指法“抹”“小撮”“抹”:符号 \ ;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食指放在中音5上,食指向掌心拨弦。

用指尖触弦。

手指向掌心方向弯曲(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讲解)学生可跟着练习。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抹指法练习”谱例)“小撮”:符号;该指法的符号是“托”和“抹”的组合,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大指放在中音5上,食指放在中音2上,抹,托同时弹弦。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小撮指法练习”谱例)注意:弹奏小撮指法时,大指一定要与食指相对,“抹”、“托”同时触弦,注意触弦后虎口呈圆形。

(即两个手指的小关节充分弯曲,有捡豆子的感觉)课后练习:1. 能熟练的佩戴义甲。

熟练指出古筝各部位名称。

2. 熟练辨认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及位置。

3.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各五组,每组十遍。

4.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抹”“小撮”各五组,每组十遍。

(或每天练琴三十分钟)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注意:在练习过程中,继续注意孩子的手腕,在演奏过程中要保持放平。

在弹奏小撮时,手指关节要充分活动,手不可跳起。

第三课教学内容:1. 学带左手指甲。

2. 教授左手指法:颤音(吟)。

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唱出古筝所有琴弦的唱名,并记住琴弦的排序。

并在手型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右手指法“勾”“托”“抹”“小撮”的弹奏技巧。

初步掌握左手颤音的弹奏方法,训练学生左右手演奏的协调性。

教学过程:一左手带指甲,方法同右手,大指指甲方向向右弯曲45度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二新授左手指法“颤音”1. 颤音:又称“吟”弦。

符号;右手弹弦之后,左手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

步骤一:先单独练习左手动作,在琴弦上先练习排皮球的感觉。

手型:左手握拳,掌心向下,将左手的食、中、无名三指并齐,稍微弯曲呈弧形轻放在琴弦上,大指小指自然放松放好,整个左手有点像数字六的手势;动作:在保持手型的基础上,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

十次上下算一组。

(一开始慢练,随着熟练程度慢慢加快速度)教师示范:把左手放在中音5琴码的左侧,离琴码20厘米左右处(一掌左右)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十次。

左手正视图左手侧视图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步骤二:两手协调弹奏练习。

左、右手在琴码的左右两侧同弦放好,一定要在右手弹弦后,左手再用刚才练习的动作进行演奏。

步骤三:教师示范两组,学生按节奏练习。

(左手均起伏十次,教师喊节奏,学生跟着节奏进行练习)在中音5上练习。

右手指法“托”。

左手练习颤音。

再由高音5开始到中音5结束进行两个手的移动练习。

注意:教师在示范时要放慢左右手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弹和颤音是两个不同时进行的动作,可示范错误动作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学生犯错。

课后练习:1. 熟练辨认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

2 熟练佩戴左手指甲3.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抹”“小撮”各五组,每组十遍。

4. 颤音练习(或每天练琴四十五分钟小时)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注意:由于儿童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手臂力气较小,在练习左手指法时,容易出现利用肩膀去使劲儿按压琴弦的情况,造成左臂明显抬高,手腕突出,指关节塌陷的现象,还有肘关节僵死,用整个肩膀上下扇动而产生的颤音。

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的肩臂腕放松,用前臂通过腕带动指尖下压倒琴弦上,然后上臂、腕提起,手和腕放松,使弦音恢复原音高。

左手颤音时上下幅度一定要均匀。

(找拍球的感觉)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第四课教学内容:1.继续复习检查指法“勾”“托”“抹”“小撮”。

2.检查左手指甲的佩戴情况以及左手指法“颤音”3.视唱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并划出拍法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右手指法“勾”“托”“抹”“小撮”的弹奏技巧。

熟练佩戴左手指甲,掌握左手指法“颤音”。

通过视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划出拍法,初步掌握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教学过程:一视唱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并划出拍法1 教学生认识乐谱在谱子的最前面有调号和拍号:1=D 是调号,代表了这首乐曲的调式,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所使用的均为D大调乐曲。

4/4 是拍号,代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2讲解节奏:首先认识什么是八分音符。

在音符的下方有一条直线,叫做减时线,有一条减时线的音符称为八分音符。

用划拍法来表示的话,就是每个音符对应一个“↓”或“↑”。

两个八分音符组成一个四分音符,即为一拍。

在乐曲的中间有很多竖线将乐曲分为很多小节,该竖线称为小节线,每个小节都四拍,即为四个四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所对应的拍法为↓↑。

附点:(写在音符右下方的小圆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如:四分附点音符相当于一个四分音符加一个八分音符。

第一小节,重点讲解。

第二小节的最后一拍是延时线,表示前面的一个音符延长一拍,也就是要演奏两拍,在演奏中要延长准确,不可抢拍。

教师用↓↑在谱子上划出拍法,学生跟着一起划。

教师边唱边划出节拍进行示范。

学生伸出手指跟随老师练习第一小节。

3 让学生按照第一小节老师的示范,将全曲的旋律划上拍法。

教师进行检查纠正。

课后练习:1. 熟练辨认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

2.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抹”“小撮”各五组,每组十遍。

3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左手指法颤音慢速、中速各五组,每组十遍。

4 视唱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曲谱,打准节拍。

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注意:在打节拍时,口与手要保持一致,注意附点音符的准确性。

第六课教学内容:教授左手指法“上滑音”“下滑音”以及上滑音和下滑音的组合。

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右手已学指法的弹奏技巧。

复习《世上只有妈妈好》以达到独立演奏的程度,并初步掌握上滑音和下滑音的演奏技巧。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集体弹奏“勾”“托”“抹”“小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