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建设项目施工导流标准及方式设计大纲范本

合集下载

施工排水及导流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排水及导流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排水及导流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排水本标施工范围内的排水由大气降水及经常性排水组成:大气降水指降雨及降雪等自然降水;经常性排水由河道常年水流以及施工废水组成,积水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还会影响到施工质量,日常施工排水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二、施工导流经现场勘查,现状河道左岸处有一条现状排水沟可做导流沟使用。

在1+630~2+518段利用马道半幅施工半幅导流。

2+518~3+408段利用修建纵向草袋围堰半幅施工半幅导流。

3+200处新建节制闸计划在河道右岸修建导流沟进行导流,保证干槽施工。

1、0+000~1+630段清淤工程经现场勘查,起点拟在现状XXX内搭设施工围堰,围堰采用草袋挡围堰。

围堰上口宽1m,长度8m,坡比1:1,围堰高1.2m。

同时,每隔200m增设一处横向围堰。

现场勘查照片,白色线条为拟搭办法工围堰终点在现状河道内皮村路大桥上游处搭建施工围堰,围堰采用草袋挡围堰。

围堰上口宽1m,长度10m,坡比1:1,围堰高1.2m。

(断面见附图)河道左岸有近况排水沟一条,水沟内沿线覆盖有树枝,砖块垃圾,野生疏浚清理后,达到满意现有流量导流要求。

并在排水沟起点搭建小型围堰,避免水回流,在起点架设4台3寸污水泵(2台备用),将河道内水抽至排水沟导流。

水流沿线流至皮村路大桥上游,沿近况出水口再次流进河道内。

2、1+630~2+518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此段施工河道宽阔,拟在近况湖中线附近修建姑且施工马道,使用施工马道将河水分开导流,半幅施工。

河道中央马道采用渣土垫道,上20cm砂砾料,马道上口宽4m,坡比为1:1,总长935 m,马道形成后将马道包围所剩余的水全部抽至另外一侧,形成干槽功课面,水从另外一侧导流。

(断面见附图)一期:自1+630处开始,从金榆路向河道左岸至河道中心线铺设渣土修建便道,沿河道中心线铺设至莲花池孤岛,自XXX继续向下游铺设,至2+220处现状桥北、河道左岸处,顺接金榆路。

从2+220处现状桥南、河道左岸处开始顺接金榆路向河道中心沿下游铺设渣土垫道,结构同上,至2+518处现状桥北、河道左岸处,顺接金榆路。

施工导流标准

施工导流标准

施工导流标准一、导流建筑物级别(1)导流建筑物系指枢纽工程施工期所使用的临时性挡水和泄水建筑物。

根据其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工程规模等因素划分为Ⅲ~Ⅴ级,具体按表3-1 确定。

表3-1 导流建筑物级别划分注 1.导流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两者级别相同。

2.表中所列四项指标均按施工阶段划分。

3.有、无特殊要求的永久建筑物均系针对施工期而言,有特殊要求的Ⅰ级永久建筑物系指施工期不允许过水的土坝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永久建筑物。

4.使用年限系指导流建筑物每一施工阶段的工作年限,两个或两个以上施工阶段共用的导流建筑物,如分期导流一、二期共用的纵向围堰,其使用年限不能叠加计算。

5.围堰工程规模一栏中,堰高指挡水围堰最大高度,库容指堰前设计水位所拦蓄的水量,两者必须同时满足。

(2)当导流建筑物根据表3-1 指标分属不同级别时,应以其中最高级别为准。

但列为Ⅲ级导流建筑物时,至少应有两项指标符合要求。

(3)规模巨大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导流建筑物的级别和设计洪水标准,经充分论证后报上级批准。

(4)不同级别的导流建筑物或同级导流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不同时,应分别确定洪水标准、堰顶超高值和结构设计安全系数。

(5)应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按表3-1 划分导流建筑物级别;同一施工阶段中的各导流建筑物的级别,应根据其不同作用划分;各导流建筑物的洪水标准必须相同,一般以主要挡水建筑物的洪水标准为准。

(6)同一导流建筑物各部位所起作用不同时,级别应根据其作用划分。

(7)一个枯水期将主体工程抢出水面的导流建筑物,其级别仍按表3-1 确定,导流设计流量应按该枯水时段内与级别相适应的重现期标准选用。

(8)利用围堰挡水发电时,围堰级别可提高一级,但必须经过技术经济论证。

(9)当导流建筑物与永久建筑物结合时,结合部分结构设计应采用永久建筑物级别标准,但导流设计级别与洪水标准仍按表3-1 及表3-2 的规定执行。

施工导流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导流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导流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XX水库施工导流工程,位于XX地区,工程主要包括修建挡水围堰、导流明渠、泄水建筑物等。

工程目的是为了保证水工建筑物能在干地上进行施工,将水流引向预定的泄水通道向下游宣泄。

本工程导流建筑物级别为4级,导流标准采用全年10年一遇洪水。

二、施工导流方案1. 导流方式本工程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即用围堰将水工建筑物分段、分期围护起来进行施工的方法。

前期利用被束窄的原河道导流,后期通过事先修建的泄水道导流。

2. 围堰施工(1)挡水围堰:在河床主体工程的上下游各建一道断流围堰,使水流经河床以外的临时或永久泄水道下泄。

(2)泄水建筑物:本工程设置导流明渠和泄水建筑物,导流明渠宽度为8米,深度为5米,泄水建筑物包括1孔冲砂闸和1孔进水口。

3. 导流建筑物施工(1)导流明渠: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开挖后进行基础处理,包括清淤、夯实、浇筑混凝土基础等。

明渠两侧采用砌体护坡,顶部采用现浇混凝土板覆盖。

(2)泄水建筑物:冲砂闸和进水口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顺序为基坑开挖、基础处理、浇筑混凝土基础、浇筑主体结构。

4. 施工期间河流综合利用施工期间,合理规划河流综合利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主要包括施工期供水、供电、航运等方面的协调和安排。

5. 施工进度、施工场布置施工进度根据工程规模、工程量、施工资源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施工场布置遵循安全、合理、节约的原则,合理规划施工区域、生活区域、办公区域等。

三、施工导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施工记录,确保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

3. 施工材料严格把关,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4.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

5. 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四、施工导流工程安全措施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 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水利水电工程:截流设计大纲范本

水利水电工程:截流设计大纲范本

Word文档可编辑初步设计阶段水电建设项目截流设计大纲范本工程文帮1目录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2.1 有关工程文件 (4)2.2 主要设计规范 (4)3. 设计基本资料 (4)3.1 工程等级 (4)3.2 地形地貌 (5)3.3 地质 (5)3.4 水文资料 (5)3.5 冰情 (5)3.6 施工条件 (5)3.7 截流时有关通航、灌溉、供水、过木等要求 (5)3.8 导流建筑物 (5)3.9 工程工期 (5)3.10 提供围堰的布置图 (5)4. 截流时段选择 (5)4.1 一般原则 (5)4.2 截流时段选择 (6)5. 截流流量的选择 (6)6. 截流方式及方案选择 (6)7. 截流戗堤和龙口选择 (8)7.1 截流戗堤位置选择 (8)7.2 龙口位置选择 (9)7.3 预留龙口宽度 (9)7.4 戗堤设计 (9)8 截流水力计算 (10)8.2 分流建筑物的泄流计算 (10)8.3 几种典型水流计算 (11)8.5 截流戗堤的渗流量估算 (12)8.6 戗堤预进占阶段水力计算和预留龙口宽度确定 (13)9 截流材料的选择、尺寸和数量 (13)9.1 龙口预抛护底用散料材料的稳定计算 (13)9.2 截流材料的尺寸 (14)9.3 截流材料数量 (14)10 截流闭气 (15)10.1 截流闭气 (15)10.2 闭气施工 (15)11 确保顺利截流的常用技术措施 (15)12 截流施工 (16)12.1 控制性进度 (16)12.2 截流施工布置 (16)13 截流水文观测 (16)14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7)14.1 图纸 (17)14.2 报告与计算书 (17)附录A 截流水力计算 (18)A1 立堵截流水力计算 (18)(1) 不考虑调蓄流量和渗流量的计算 (18)2(2) 考虑调蓄流量和渗流量的计算 (18)A2 平堵截流水力计算 (18)A3 双戗堤立堵截流水力参数估算 (18)(1) 双戗堤间距较大的情况 (18)(2) 双戗间距较小情况 (18)A4 混合式截流计算 (19)附录B 确保顺利截流的常用技术措施 (20)B1 预先平抛 (21)B2 集中落差的分散和不利水势的调整 (21)(1) 双戗或多戗截流 (21)(2) 宽戗堤截流 (21)B3 拦石栅 (21)B4 锚系措施和串体的采用 (22)31. 引言工程位于 , 是以为主, 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导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导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某河流上,为建设一座水电站,需要对河流进行导流施工。

导流施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水电站施工期间,河流的水流能够顺利通过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

以下为本项目的导流工程施工方案。

二、导流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04)的规定,本工程导流建筑物为5级,相应土石导流建筑物的洪水重现期为10~5年,混凝土导流建筑物的洪水重现期为5~3年。

本工程选择10年一遇洪水作为施工导流设计洪水标准。

三、导流时段根据河道水文资料分析,11月~次年4月为枯水期,5月~10月为汛期。

本工程的施工导流采用枯水时段围堰。

四、导流流量根据上述导流标准及导流时段的划分,结合赛德2水电站的导流流量经验,确定本工程的导流流量为1000m³/s。

五、导流方式本工程采用全段围堰导流方式,即在河流上游修建一道围堰,将河水引入导流明渠,通过导流明渠将水流导向下游。

六、导流建筑物1. 围堰:围堰采用土石结构,上游侧采用混凝土护面,以增强围堰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导流明渠:导流明渠采用混凝土结构,上游侧设溢流堰,下游侧设消能设施。

3. 堤坝:在围堰下游侧修建堤坝,以控制导流明渠的水流。

七、施工顺序1. 围堰施工:首先进行围堰基础处理,然后进行围堰填筑,最后进行上游侧混凝土护面施工。

2. 导流明渠施工:围堰施工完成后,进行导流明渠基础处理,然后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包括溢流堰、消能设施和堤坝。

3. 导流系统联调:导流明渠施工完成后,进行导流系统联调,确保导流系统正常运行。

八、施工进度安排1. 围堰施工:预计需30天完成。

2. 导流明渠施工:预计需60天完成。

3. 导流系统联调:预计需10天完成。

九、质量控制1. 围堰施工:严格控制土石质量,确保围堰稳定性。

2. 导流明渠施工: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确保导流明渠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3. 导流系统联调:确保导流系统运行正常,满足导流要求。

十、安全措施1.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施工导流工程方案(3篇)

施工导流工程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施工导流工程作为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案设计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本方案针对某水利工程项目,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导流工程方案。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地区,属于中型水利工程。

工程主要包括大坝、溢洪道、引水隧洞等建筑物。

工程总库容为XXX万立方米,设计洪水标准为XX年一遇,施工导流标准为XX年一遇。

三、施工导流工程方案1. 导流方式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本工程采用河床内导流方式,具体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初期导流:在施工准备阶段,采用临时导流隧洞进行导流,隧洞断面尺寸为X×X米,进口高程为XX米,出口高程为XX米。

(2)后期导流: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永久导流隧洞进行导流,隧洞断面尺寸为X×X米,进口高程为XX米,出口高程为XX米。

2. 导流建筑物(1)临时导流隧洞:隧洞采用全断面开挖,洞身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XX厘米。

隧洞进出口采用浆砌石护坡,防止水流冲刷。

(2)永久导流隧洞:隧洞采用全断面开挖,洞身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XX厘米。

隧洞进出口采用浆砌石护坡,防止水流冲刷。

3. 导流泄水建筑物(1)临时导流泄水建筑物:在施工准备阶段,采用临时导流明渠进行泄水,明渠宽度为X米,深度为X米。

(2)永久导流泄水建筑物: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永久导流明渠进行泄水,明渠宽度为X米,深度为X米。

4. 导流标准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本工程导流标准为XX年一遇,设计流量为XX立方米/秒。

四、施工导流措施1. 导流施工期间,加强导流建筑物的观测,确保导流安全。

2. 定期清理导流隧洞和明渠,防止淤积,确保导流效果。

3. 施工过程中,加强导流泄水建筑物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泄水通畅。

4. 加强导流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五、结论本施工导流工程方案充分考虑了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了导流方式和导流建筑物,确保了导流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水电站施工导流及围堰工程施工技术方案(word版)

水电站施工导流及围堰工程施工技术方案(word版)

施工导流二期围堰工程施工技术方案1 概述1.1 导流施工项目及工作内容本工程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⑴厂房尾水围堰工程;⑵厂房防洪堤工程;⑶本合同工程施工期的安全度讯;⑷临时设施防洪排水;⑸压力管道、调压井工程洞内排水及厂房基坑排水;上述工程项目的工作内容包括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材料、设备的供应和试验检验;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维护;临时建筑物及其设施和设备的拆除以及本合同规定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等工作。

为满足尾水渠涵明渠段施工,需要将一期围堰部分段进行拆除。

为防止防洪度汛期间洪水对厂房基坑、尾水部位造成安全隐患,需进行二期围堰填筑碾压施工。

1.2 水文气象资料1.2.1 气象资料盖孜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受北、西、南三面高山环绕,既挡住了中亚、西伯利亚和北冰洋冷空气的频繁侵袭,也阻挡了低纬度和印度洋暖温湿润气流的长驱直入,因而水汽来源很少,加之东面受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的影响,在河流的中下游区域形成了一个极度干旱的气候。

本区域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稀少,蒸发强烈,气温昼夜相差大。

工程区气温、降水、蒸发采用克勒克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据克勒克站1960年~20__年资料统计,盖孜水电站工程区域多年平均气温8.19℃,极端最高气温34.1℃(1994.8.3),极端最低气温-25.1℃(20__.1.27),多年平均最高月气温24℃(1994.7),多年平均最低月气温-8.6℃(1995.1);多年平均降水量117.4mm,年最大一日降水41.7mm;多年平均蒸发量(20cm蒸发皿)2355mm。

盖孜水电站工程区域多年平均绝对湿度 4.6mb,多年平均风速 2.6m/s,多年平均气压699.6mb,平均水汽压3.2mb,最大风速为20.0m/s(1960.5.11),风向为W,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831小时,最大冻土深度173cm,平均相对湿度为39%。

1.2.2 水文资料盖孜河克勒克站以上流域,因海拔位置较高,河源区覆盖着永久性积雪和冰川,是一条以冰川积雪补给为主,降雨及地下水补给次之的混合型补给河流。

水电站施工导流工程施工方案

水电站施工导流工程施工方案

水电站施工导流工程施工方案1.1 概述本合同的施工导流工程主要项目包括:施工导流挡水和泄水建筑物、截流、度汛、基坑排水、排冰、通航、下闸及封堵和施工期下游供水。

根据河道地形特征及水位流量关系,选择导流方式。

导流方式主要利用原电站溢流坝进行施工导流。

1.2 引用标准和规范规程(1)《防洪标准))(GB 50201-1994);(2)《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04);(5)《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 251-2000);(6)《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7)《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 174-1996);(8)《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 62-1994);(9)导流工程项目的专项技术涉及其它章节引用的标准和规程规范。

1.3 施工围堰设计上游围堰采用卵砾石堆筑,底宽为4.1m,围堰两侧边坡为1:1.5,填筑至高程229m,在围堰的背水侧铺顶宽0.2m,底宽1m,外边坡1:1.25,底高程为221m,高9m的粘土斜墙进行防渗,并在外侧覆盖一层顶宽0.3m,底宽0.7米,底高程为221m,高9m的砂砾料进行防护。

粘土斜墙顶部砌筑草袋土,顶宽0.15m,高0.3m,两侧边坡为1:0.4。

上游围堰详见附图 3-1。

下游围堰采用卵砾石堆筑,底宽为4.1m,围堰两侧边坡为1:1.5,填筑至高程229m,在围堰的背水侧铺顶宽0.2m,底宽1m,外边坡1:1.25,底高程为219.3m,高9.7m的粘土斜墙进行防渗,并在外侧覆盖一层顶宽0.3m,底宽0.7米,底高程为219.3m,高9.7m的砂砾料进行防护。

粘土斜墙顶部砌筑草袋土,顶宽0.15m,高0.1m,两侧边坡为1:0.4。

下游围堰详见附图 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CD71010 FCD初步设计阶段水电建设项目施工导流标准及方式设计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5年2月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导流标准及方式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目次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设计基本资料 (4)4. 设计基本资料分析 (10)5. 施工导流设计标准及导流时段划分 (12)6. 导流方式的选择 (13)7.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5)1 引言工程位于 , 是以为主, 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正常蓄水位 m, 最大坝高 m, 总库容m3,电站总装机容量M W,年发电量 kW·h, 灌溉面积km2。

通航 t级船队(舶)。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年月审查通过, 选定坝址为。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有关本工程主要文件(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3) 初步设计任务书;(4) 施工导流和截流模型试验报告。

2.2 主要设计规范(1)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SDJ12-78)(试行)及补充规定;(2)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SDJ217-87);(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试行);(4)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修改稿);(5)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 5021-93)。

3 设计基本资料3.1 工程等级和建筑物级别本工程为等工程;永久建筑物按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级设计。

3.2 水文(1) 本坝址区历年实测逐月最大、最小及瞬时平均流量;(2) 全年及各月不同频率最大流量, 见表1。

表1 全年及各月不同频率最大流量表3(3)各种不同施工期内各种频率最大流量见表2。

3(4) 本坝址各种频率最大洪峰流量及典型年洪峰过程曲线;(5) 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7) 水库库容曲线见表4。

(8) 本坝址以上干流与主要支流流量分配和河床糙率。

3.3 气象(1) 历年各月气温统计, 见表5。

表5 历年各月气温统计表(2) 历年逐月降雨量统计, 见表6。

表6 历年逐月降雨量统计表单位: mm(3) 历年各月不同降雨强度出现天数统计; 见表7。

表7 历年各月不同降雨强度出现天数统计表(4) 常见暴雨中心、降雨强度时间和空间分布, 一次暴雨历时等暴雨特性;(5) 降霜、雪及冰雹特性;降霜、雪日期统计见表8。

(6) 冰凌: 冰冻期月, 冰层厚度 m, 冰块融化时间月, 流冰时间月, 冰块尺寸 m×m, 流冰量 m3, 历时月日~月日, 冰凌期水位变化情况。

(7) 泥沙多年平均输水量 t;多年平均汛期含沙量 kg/m3;悬移质平均粒径 mm。

(8) 湿度最大相对湿度 %。

多年月平均相对湿度 %。

(9) 蒸发量 mm。

历年各月蒸发量统计, 见表9。

(10) 风主风风向 ;最大风速 m/s, 平均风速 m/s。

(11) 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 m。

(12) 水温多年平均水温℃。

3.4 地形、地貌及自然条件3.5 地形图(1) 水库库区地形图一般采用(1/10000~1/50000), 重点研究地段可补充测量(1/2000~1/5000)地形图。

(2) 坝址地形图对于山区河流采用比例尺(1/200~1/500);对于平原河流采用比例尺(1/1000~1/2000)。

(3) 库区河床纵断面图对于山区河流: 水平比例尺采用(1/25000~1/50000);垂直比例尺采用(1/200~1/1000)。

对于平源河流: 水平比例尺(1/50000~1/100000);垂直比例尺(1/200~1/1000)。

(4) 工程所在地段横断面图水平比例尺(1/2000~1/5000);垂直比例尺(1/200~1/500);垂直地段如围堰地区剖面图, 宜提出精度更高要求, 水平比例尺(1/200~1/2000)。

3.6 工程地质(1) 坝址工程地质图;(2) 坝址区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3) 坝址岩盘、风化带及覆盖层等高线图;(4) 围堰堰址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5) 导流泄水建筑物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6) 钻孔柱状图;(7) 建议岩、土水上及水下开挖边坡;(8)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见表10。

(9) 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性质;见表11。

(10) 软基颗粒组成、可灌性、渗透系数, 各种岩层的变化, 单层、夹层淤泥及透镜体层位、连续性及与基岩接触带情况;(11) 喀斯特岩溶洞特性。

3.7 水文地质(1) 坝区及坝址水文地质特征 ;(2) 地下水的分层、埋深、水源补给以及水的化学性质;(3) 透水岩层或岩带的分布、厚度、承压水的可能高程及渗透系数;(4) 河床的冲淤变迁资料。

3.8 建筑材料(2) 当地砂石、土料、产地、储量、性质及开采运输条件;(3) 各种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及骨料碱活性测定;粗骨料(砾石)物理力学性质, 见表12。

细骨料(砂)物理力学性质见表13。

土料物理力学性质见表14。

3.9 水、电及通讯状况3.10 工程所在地现有对内、外交通条件3.11 施工设备、劳动力来源3.12 水工布置及结构图3.12.1 拟定导流方案时, 尽可能利用水利枢纽中永久引水及泄水建筑物(如隧洞、明渠、底孔等)。

3.12.2 挡水、泄水、引水建筑物等的地基处理要求, 开挖深度范围与岸坡连接的方式等有关资料。

3.12.3 所需水工图纸:(1) 水工枢纽总布置图;(2) 水工建筑物结构图;(3) 水工建筑物典型纵、横剖面图。

3.12.4 水工建筑物工程量。

3.13 施工期限及发电日期要求3.13.1 国家对工程总工期、开工和完建期限的要求。

3.13.2 工程蓄水及第一台机组发电日期要求等。

3.14 施工期通航、筏道及工农业、城市用水资料3.14.1 航运: 施工期通航的航运量、通航季节、船舶及筏运吨位、尺寸、吃水深度、船及木筏编队型式数量及运行的情况、行船允许流速、坡降等。

3.14.2 施工期工农业城市用水。

施工导流前期、后期选择导流方式时, 临时泄水孔封堵, 满足蓄水发电等同时, 应兼顾考虑用水部门要求。

3.14.3 需要的供水量年内各季、各月的分配量; 据此纳入泄水建筑物设计、断面尺寸、高程及封堵孔洞的顺序及时间安排。

3.14.4 施工期过鱼、过木的要求。

4 设计基本资料分析4.1 水文资料分析4.1.1 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有时根据流冰封冻, 解冻来划分)分期、分月的求出可能出现的不同频率各种最大流量, 以便确定施工期, 控制各期工程进度和各期导流措施。

4.1.2 有时某些河流上考虑采用淹没式围堰的导流方式, 围堰和基坑过水次数, 将直接影响施工强度及施工总进度, 需要统计施工期内超过各种设计最大流量的次数。

见表15。

4.2 气象资料分析4.2.1 一定强度的降雨量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流建筑物的施工, 尤其是修建土堰, 超过某种降雨强度堰体就要停工, 或采取防雨措施, 来维持施工, 因此对不同强度的降雨应进行分析。

见表16。

4.2.2 考虑高、低温度、降雨、大风等气象因素, 确定导流工程施工工作日天数; 而对过水围堰又要考虑施工期过水对实际施工工作日的影响, 最后统一各月计算工作日天数。

见表17。

表 17 施工总工日统计表4.3 测量资料分析导流方案, 导流工程平面布置, 水面线计算等, 需要1/2000精度的地形图, 挡水、泄水建筑物工程布置要求(1/200~1/500)精度的地形图以及水下地形。

图幅视具体工程情况而定, 必须满足导流工程布置及计算要求。

4.4 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了解河床、河滩及两岸覆盖层的特性, 掌握河床覆盖层及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抗冲刷能力及地下水产状, 应拟定导流方案及布置导流建筑物。

4.5 水力枢纽的布置与结构分析水力枢纽布置和建筑物结构型式对施工导流方案选择有密切关系。

5 施工导流设计标准及导流时段划分5.1 施工导流设计标准5.1.1 导流建筑物级别应从3至5级中选择, 对于特殊重大工程要有充分论证, 经主管部门批准, 才可采用2级标准设计。

5.1.2 导流工程设计应结合不同施工阶段, 分别确定各自的导流阶段标准。

5.1.3 影响导流建筑物级别划分的主要因素:(1) 保护对象按重要性划分四类: 特别重要、重要、中等、一般;(2) 失事后果划分三种类型: 重大、较大、较小;(3) 运用年限一般按三年分界, 三年以上可列3级, 三年以下可列入4~5级;(4) 导流工程规模堰高>50m, 库容大于1亿m3都满足时可列3级, 否则应列入4~5级。

5.2 导流时段划分从逐月水量较大的月份及各月的分配出发, 结合其他水文、气象资料, 绘制出月平均流量分配表, 见表18。

再根据南北方河流特性不同及施工工期要求, 确定导流时段的划分。

5.3 选择坝体拦洪、渡汛的标准5.3.1 根据规范SDJ 12-78规定, 坝体施工期临时渡汛的洪水标准, 应考虑到坝体升高而形成的拦洪蓄水库容和坝体结构型式以及失事后对下游影响程度, 在规定的幅度内进行选择。

5.3.2 汛前坝体上升高度应满足拦洪要求, 灌浆帷幕及接缝灌浆高程应满足蓄水要求。

6 导流方式的选择6.1 导流方式选择的基本因素分析6.2 导流方式方案比较与选择6.2.1 根据工程具体条件, 提出2-3个可行的导流方式进行方案比较。

6.2.2 对每个导流方式进行必要的水力计算以确定方案的水力参数及基本尺寸。

6.2.3 针对每个比较方案, 应进行结构与应力稳定分析及工程量计算。

6.2.4 针对每个比较方案, 应进行施工布置及施工组织设计, 确定施工布置、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及有关施工综合指标。

6.2.5 针对比较方案, 应估算导流工程投资。

6.2.6 对上述方案应进行综合比较后选择最优方案。

见表19。

7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7.1 工程量(1) 导流泄水建筑物工程量。

(2) 挡水建筑物工程量。

(3) 工程量汇总。

7.2 设计报告与计算书(1) 初步设计报告书及计算书。

(2) 施工导流水力模型试验报告。

7.3 图纸(1) 施工导流建筑物平面布置图。

(2) 导流建筑物布置图及结构型式纵横剖面图。

(3) 挡水建筑物布置图及结构型式纵横剖面图。

(4) 施工导流程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