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显像操作规范汇总.

合集下载

甲状腺血流显像

甲状腺血流显像

甲状腺血流显像甲状腺血流显像是将放射性核素经静脉“弹丸”式注射后,流经甲状腺时进行动态γ照相,以反映甲状腺血流情况,作为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

通常与甲状腺静态显像或阳性显像一次进行。

一、适应证1.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时的甲状腺血流灌注。

2.了解甲状腺结节血运情况,帮助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等。

二、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

三、操作方法(一)病人准备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二)显像剂-甲状腺静态显像或99m Tc-MIBI甲状腺阳性显像一次完成,显像剂体一般与99m TcO4积为0.5~1.0ml为宜。

(三)显像方法1.病人取仰卧位,患者肩部放置枕头或棉垫,使颈部充分伸展暴露甲状腺。

2.采用低能通用或低能高灵敏准直器,使甲状腺位于探头视野范围内,探头尽可能贴近颈部皮肤。

-或99m Tc-MIBI 370~740MBq(10~20mCi),3.以“弹丸”方式,自肘静脉注射99m TcO4同时起动计算机进行动态采集,矩阵64×64,放大1.5~2.0,2s/帧,连续采集16帧;或1s/帧,连续采集32帧。

如甲状腺有结节,则自对侧肘静脉注射显像剂。

4.动态采集结束后,根据显像目的和所用显像剂不同,可进行常规甲状腺静态显像或亲肿瘤阳性显像。

5.采用ROI技术绘制出甲状腺血流和颈部血流的时间-放射性曲线,由曲线计算出甲状腺动脉和颈动脉血流的峰时和峰值,以及甲状腺结节部位与对侧相应部位的甲状腺血流比值。

四、注意事项弹丸式注射时,宜选择较大的静脉血管,显像剂的体积应小于1ml,以保证弹丸注射的质量。

甲状腺显像

甲状腺显像

甲状腺显像【适应症】(1)对甲状腺形态、大小、位置、功能的视察,尤其是异位甲状腺等诊断。

(2)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判断颈部肿物与甲状腺的关系。

(4)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辅助诊断。

(5)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寻找,提示病灶是否适合131I治疗,评价疗效。

【禁忌症】妊娠、哺乳期妇女。

【显像剂】(1)131I,甲状腺本身显像,先做甲状腺摄131I试验,根据摄131I率及所用仪器灵敏度确定给药剂量,一般空腹口服量1.85~3.7MBq (50~100mCi),服后1h方能进食,24h进行显像;甲状腺癌转移灶显像空腹口服量74~185MBq(2~5mCi),病情重者计量宜大,役服后1h放能进食,48~72h显像。

(2)99m TcQ-4 ,使用量74~185MBq(2~5mCi),空腹口服后1h或静脉注射射后20min显像。

【显像方法】1、受检者准备:显像前一般停服含碘食物1~6周;停用甲状腺片1~4周;停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至少3~10d;停用抗甲状腺药物一周;停用碘造影剂者至少3周后才能进行显像;甲状腺癌症转移灶显像时,要确认甲状腺已被手术切除或已经131I大剂量治疗后破坏,停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至少2周。

口服显像剂前空腹4h。

2、用药前先了解病人有关病史,检查颈部,记录颈部肿物结节的位置,向受检者交代整个检查过程和注意过程,已取得合作。

3、体位:受检者仰卧,在肩下垫一枕头,使颈部充分伸展。

4、采集条件:99m Tc甲状腺显像时探索头配置针型或低能通用性准直器,能峰140keV,床宽20%,矩阵256×工562或128×128,Zoom2~3,预置计数5×105~1×106 。

131I甲状腺显像时,探索头配置针孔型或高能平行孔型准直器,能峰选360keV,窗宽20%,矩256×562或128×128,Zoom2~3,预置计数2×105~5×105;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灶时,用高能平行孔型准直器作前位和后位全身显像大在。

甲状旁腺素操作规程

甲状旁腺素操作规程

甲状旁腺素定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甲状旁腺素测定(缩写PTH);组合项目申请:肿瘤标志物检查。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也可采集血浆标本,用肝或EDTA抗凝。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 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6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浆, 避免溶血。

离心必须达到4000rpm×15min,离心后的血清中不能含有颗粒物或微量纤维蛋白。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8h,普通冰箱中(2~8℃)稳定2d,在-20℃最多可保存4周。

避免反复冻融。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d。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避免剧烈活动。

3 方法原理甲状旁腺素测定采用双位点加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其检测原理来如下:第一步:将标本与包被着抗甲状旁腺素单克隆抗体的超顺磁性磁珠和另外一种小鼠甲状旁腺素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物添加到反应管中,经过孵化,标本中的甲状旁腺素和包被在磁珠上的甲状旁腺素抗体结合,同时甲状旁腺素抗体与样本中同一甲状旁腺素另一位点结合。

在反应管内孵化完成后,磁场吸住磁珠,洗去未结合的物质。

甲状腺超声扫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甲状腺超声扫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甲状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而甲状腺超声扫描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发现和评估甲状腺疾病。

本文将从甲状腺超声扫查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方面进行介绍。

一、甲状腺超声扫查的要点1.选择合适的超声仪器:进行甲状腺超声扫查时,需要选择具备较高分辨率和灵敏度的超声仪器,以便更准确地观察甲状腺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2.做好患者准备工作:在进行甲状腺超声扫查前,需要向患者了解病史,特别是是否有过敏史或者对超声波有特殊反应,以做好防护措施。

还需要告知患者扫查过程及需要的合作,保持身体部位的稳定等。

3.选择合适的探头和频率:根据患者的体型和需要观察的深浅,需要选择合适的探头和频率,以获得清晰的超声图像。

4.标记扫查位置:在进行超声扫查时,需要标记疑似病变的位置,方便后续对比观察和诊断。

5.进行多角度观察:在对甲状腺进行超声扫查时,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全面了解甲状腺的结构和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二、甲状腺超声扫查的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压迫:在进行甲状腺超声扫查时,需要避免过度压迫甲状腺组织,以免影响扫查结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2.术前禁忌:在部分特殊情况下,例如甲亢、甲减等患者在术前可能需要禁用超声检查,需要严格遵守医嘱。

3.患者心理护理:对于一些担心和紧张的患者,需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在时间和操作上尽量满足患者需求,保持轻柔和温和。

4.术后观察:在完成甲状腺超声扫查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观察,确保在检查过程中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5.安全防护:医务人员在进行甲状腺超声扫查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超声波对人体造成潜在的伤害。

通过上述要点和注意事项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甲状腺超声扫查的相关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和质量较高的检查。

希望医务人员和患者能够共同遵守相关规范,确保甲状腺超声扫查的准确和安全。

甲状腺超声扫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甲状腺部位的图像,并帮助医生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甲状腺状况。

甲状旁腺显像操作规范

甲状旁腺显像操作规范

2009欧洲核医学会甲状旁腺扫描guidelines一.甲状旁腺的解剖、病理和病理生理学解剖学甲状旁腺起源于第三或第四咽囊,通常有四个,分为二个上二个下。

它通常位于甲状腺后面,发育于第四囊内胚层的上甲状旁腺(也称为P4)位于二甲状腺的上1/3,起源于第三囊的下甲状旁腺(P3)通常位于甲状腺下1/3后方。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鞘,但位于甲状腺囊外,仅有少数位于囊内。

必需注意到,甲状旁腺位置经常发生改变,尤其是二个下腺。

主要是因为他们从第三咽囊起源后要经历比较长的路径和复杂的迁徙过程。

这样,他们可能位于甲状腺内、位于胸腺内、纵隔内、或位于颈部较高的位置上。

尽管甲状旁腺通常是有四个,五个或以上的也不少见。

这些多余的甲状旁腺起源于咽囊的背侧或腹侧的翼,异位于上至环状软骨下至纵隔的各个部位,并更多见于胸腺。

甲状旁腺的形态的大小因人而异,在同一个体内也形状各异。

通常他们是卵圆形的或豆形的,但也可以是狭长的、树叶形的、或多叶的。

他们的直径也有很大变异,尽管通常应当小于7mm,重量20-45mg。

少数情况下,也有少于四个甲状旁腺的情况,甚至在某些遗传异常的情况下没有甲状旁腺,例如甲状旁腺发育依赖的Gcm2基因的转录因子异常、或DiGeorge综合征。

甲状旁腺内主要含两种腺组织:实质细胞和脂肪细胞。

两种成分的比例因年龄而不同:年轻人只有少数稀疏的脂肪细胞,其比例逐渐增加,及至30岁左右其比例达到10-25%左右。

其后的时间这个比例维持相对稳定。

实质细胞主要是主细胞,后者分泌PTH,有轻度嗜伊红的胞浆和少量的线粒体。

其他的实质细胞是嗜酸细胞,或许也能分泌PTH。

过渡性嗜酸细胞(一种嗜酸细胞的变异体)、透明细胞的功能不明确,通常处于非激活状态。

甲状旁腺内也有血管和神经组织。

生理学甲状旁腺制造PTH,是维持钙、磷、和维生素D稳态的关键物质,对骨健康至关重要。

PTH由主细胞以前-前-PTH的形式生产出来(115个aa),第二步再转化为前-PTH(90aa),最终转化为PTH并贮存于胞浆颗粒中,遇到合适的刺激后释放入血。

甲状旁腺素作业指导书

甲状旁腺素作业指导书
·Elecsys1010/2010分析仪需要
·Elecsys系统缓冲液(ProCell)货号11662988
·Elecsys测量池清洗液(CleanCell)货号11662970
·Elecsys添加剂液(SysWash)货号11930346
·Elecsys系统清洗液支架(Adapter for SysClean))货号11933159
·Elecsys测量池清洗液(CleanCell M)货号12135027
·Elecsys系统缓冲液/测量池清洗液预热杯(PC/CC-Cup)货号03023141
·Elecsys反应杯/吸样头盒(AssayCups/AssayTips Combimagazine M)
货号12102137
·Elecsys废物盒(wasteliner)货号03023150
·每一试剂盒做一次
·7天(室温20-25度)
·3天(室温25-32度)
各种分析仪均适用的情况:
·根据要求进行标定:如质控结果超出范围时。
5.操作方法
按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操作。检查试剂与消耗品是否充足。使用前需混匀微粒。仪器通过扫描试剂盒条形码自动输入测试所需的特异性参数,不需手工输入。如果特殊情况下仪器无法阅读条形码,可以手工输入15位数字。
R2:钌(Ru)标记的抗PTH抗体(黑盖),1瓶,10ml。浓度2.0mg/l,磷酸缓冲液0.1mol/l,pH7.0。含防腐剂。
校准品:Elecsys PTH定标液(PTH CalSet)货号
质控品:Elecsys骨质控品(PreciControl Bone)货号
其他所需材料:
·Elecsys1010、2010或E170分析仪
标本、定标液和质控品在测定前的温度应与室温平衡;放入仪器后应在2小时内测定以避免蒸发的影响。.

甲状腺显像后注意什么

甲状腺显像后注意什么

甲状腺显像后注意什么甲状腺显像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

该检查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甲状腺相关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瘤等。

在进行甲状腺显像后,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首先,在甲状腺显像前后需要告知医生一些相关的信息。

例如,如果您正在服用甲状腺药物,需要告知医生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最后一次服药的时间。

此外,还需要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怀孕与否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检查的安排和结果的解读都很重要。

在甲状腺显像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与孕妇或婴儿接触:因为甲状腺显像所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一定的辐射性,为了安全起见,应避免与孕妇或婴儿接触。

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 增加水分摄入量:甲状腺显像需要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同位素,为了帮助排出体内的同位素,应增加水分摄入量,促进尿液排泄。

多喝水有助于减少辐射对身体的潜在危害。

3. 避免靠近孩子、孕妇:甲状腺显像后,排出体内放射性同位素的主要途径为尿液和粪便,因此在排出期间应避免靠近孩子和孕妇,以防辐射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

4. 继续正常饮食和生活:甲状腺显像后,没有特殊的饮食和生活限制。

可以继续正常饮食和生活,注意保持良好的营养和作息习惯。

5. 与医生保持联系:在甲状腺显像后,需要与医生保持联系,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后续的治疗和随访。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总的来说,甲状腺显像是一项比较安全和常规的医学检查,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或并发症。

但是,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还是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确之处,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得到更详细的指导和解答。

甲状旁腺及肾上腺显像课件

甲状旁腺及肾上腺显像课件
正常肾上腺髓质显像 (后位像24h、48h及72h双侧肾上腺未见显影)
5. 临床应用
(1)嗜铬细胞瘤 (2)恶性嗜铬细胞瘤 (3)肾上腺髓质增生 (4)神经母细胞瘤
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123I-MIBG SPECT/CT检查
女,83岁,曾因甲 状腺髓样癌行甲状 腺切除术,现病人 出现持续性高血压。
2. 显像方法
封闭甲状腺(检查前3天至检查结束,口服复 方碘溶液,5~10滴,Tid);停用相关药物;
缓慢(>30s)静脉注射131I-MIBG 18.5~74MBq 123I-MIBG 111~370MBq
注射显像剂后,常规显像后位和前位分别行SPECT显像: 131I-MIBG 24 h、48 h(必要时72 h) 123I-MIBG 3 h、18 h、48 h(必要时72 h)
功能正常的甲状 旁腺延迟不显影。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腺瘤
双时相法显像仅见甲状腺显影,颈部无异常浓聚灶;甲状旁腺 功能亢进或组织增生时可见病变处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
SPECT/CT显示左侧甲状 腺下方一软组织密度灶, 大小2.0x1.3cm,伴放 射性浓聚,为甲状旁腺 腺瘤。
SPECT/CT腺瘤定位
甲状旁腺SPECT/CT显像
3. 适应证
(1)库欣综合征的诊断。 (2)肾上腺上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的诊断与鉴别。 (3)异位肾上腺的定位诊断。 (4)肾上腺皮质腺癌及其转移灶的辅助诊断。 (5)肾上腺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
4. 图像分析
✓正常肾上腺皮质显像剂分布均匀,影像较淡。 ✓右侧多呈三角形 、左侧多呈卵圆形。 ✓右侧位置多高于左侧。 ✓一般右侧显像剂浓聚高于左侧。
融合图像显示左肾上腺浓聚灶与CT显示的病灶完全吻合, 另外发现右甲状腺髓样癌 复发。后患者行手术治疗,病理为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后血压恢复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欧洲核医学会甲状旁腺扫描guidelines一.甲状旁腺的解剖、病理和病理生理学解剖学甲状旁腺起源于第三或第四咽囊,通常有四个,分为二个上二个下。

它通常位于甲状腺后面,发育于第四囊内胚层的上甲状旁腺(也称为P4)位于二甲状腺的上1/3,起源于第三囊的下甲状旁腺(P3)通常位于甲状腺下1/3后方。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鞘,但位于甲状腺囊外,仅有少数位于囊内。

必需注意到,甲状旁腺位置经常发生改变,尤其是二个下腺。

主要是因为他们从第三咽囊起源后要经历比较长的路径和复杂的迁徙过程。

这样,他们可能位于甲状腺内、位于胸腺内、纵隔内、或位于颈部较高的位置上。

尽管甲状旁腺通常是有四个,五个或以上的也不少见。

这些多余的甲状旁腺起源于咽囊的背侧或腹侧的翼,异位于上至环状软骨下至纵隔的各个部位,并更多见于胸腺。

甲状旁腺的形态的大小因人而异,在同一个体内也形状各异。

通常他们是卵圆形的或豆形的,但也可以是狭长的、树叶形的、或多叶的。

他们的直径也有很大变异,尽管通常应当小于7mm,重量20-45mg。

少数情况下,也有少于四个甲状旁腺的情况,甚至在某些遗传异常的情况下没有甲状旁腺,例如甲状旁腺发育依赖的Gcm2基因的转录因子异常、或DiGeorge综合征。

甲状旁腺内主要含两种腺组织:实质细胞和脂肪细胞。

两种成分的比例因年龄而不同:年轻人只有少数稀疏的脂肪细胞,其比例逐渐增加,及至30岁左右其比例达到10-25%左右。

其后的时间这个比例维持相对稳定。

实质细胞主要是主细胞,后者分泌PTH,有轻度嗜伊红的胞浆和少量的线粒体。

其他的实质细胞是嗜酸细胞,或许也能分泌PTH。

过渡性嗜酸细胞(一种嗜酸细胞的变异体)、透明细胞的功能不明确,通常处于非激活状态。

甲状旁腺内也有血管和神经组织。

生理学甲状旁腺制造PTH,是维持钙、磷、和维生素D稳态的关键物质,对骨健康至关重要。

PTH由主细胞以前-前-PTH的形式生产出来(115个aa),第二步再转化为前-PTH(90aa),最终转化为PTH并贮存于胞浆颗粒中,遇到合适的刺激后释放入血。

最终的完整PTH为84个aa,分子量9500,在流经肝脏和肾脏后切割成N-末端碎片(1-34)和C-末端碎片。

完整的PTH和N-末端碎片起主要的生理学功能。

截短的N-末端碎片(3-84,7-84)和C-末端碎片的功能目前正在研究。

PTH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血钙稳定:血钙浓度降低,尤其是离子状态的,引起PTH合成和分泌。

主细胞表面具有阳离子敏感性受体机制,通过它调节胞浆钙浓度,进一步调节PTH释放。

PTH调节钙、磷、维生素D稳态主要通过以下途径:a.刺激肾小管钙的重吸收,b.通过抑制钠-磷协同转运蛋白NPT2a刺激尿磷分泌,c.刺激1a羟化酶活性,合成骨三醇,d.骨三醇刺激肠道钙吸收,e刺激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骨重构),导致钙、磷从骨骼释放。

靶器官的PTH主要活性在于结合在特异的1型PTH受体上,引起胞浆内第二信使cAMP增高,后者以在原发性甲旁抗(PHPT)病人尿中的水平升高为证据。

小肠中的机制也相似,但同时有维生素D的协同作用,而维生素D的合成也是因PTH作用于肾脏形成的,仍然被证明与cAMP有关。

更重要的是,维生素D能强化PTH的骨重构效应。

病理生理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分三种情况:原发的、继发的、和第三方的原发性甲旁抗PHPT是甲状旁腺最常见的病理状态,也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

制造和分泌PTH增多是PHPT的特征。

钙稳态的破坏是继发的生化改变,包括:血钙和尿钙水平的升高、血磷水平降低尿磷水平升高。

临床上导致肾钙质沉着、尿石症、骨病、神经精神疾病(从轻微的行为失常到昏迷)、胃肠功能紊乱(从轻微腹痛到急性胰腺炎)、神经肌肉表现(乏力、抽搐、肌痛)。

自从常规实验室生化检查普及以来,很难能见到典型的临床表现了。

大多数新发现的PHPT处于亚临床期。

PHPT可能是甲状旁腺增生所致,也可能是肿瘤性的。

比较多见于腺瘤,而少见于癌。

大约85%的PHPT是甲状旁腺的单发腺瘤所致。

这种良性肿瘤的重量可以从100mg到100g不等,腺瘤的大小和高血钙程度也有某种程度的关联。

镜下,腺瘤的包膜外围绕着一圈正常甲状旁腺组织,它主要由的增大的主细胞构成,其特点为增大的核并且核大小各异。

细胞核的多形性并非恶性征像,而是增生和腺瘤的判别指标。

单发腺瘤的病人,残存甲状旁腺通常较正常缩小,电镜下显示没有分泌活性。

大约5%的典型腺瘤累及双侧,形成“双腺瘤”。

甲状旁腺增生引发的PHPT少于15%。

主细胞增生是最常见的类型,其特征为大量的主细胞混杂着少量的嗜酸细胞。

细胞或分散排列、或结节样排列,有时也成混合型。

增生对腺体的影响是非对称的,不论增生程度如何,通常有一到二个腺体保持正常大小,尽管其镜下也表现为内分泌亢进的特征。

甲状旁腺癌所致的PHPT少于1%,可以发生在任意一个甲状旁腺。

病人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通常伴有甲旁亢的症候群。

与腺瘤不同,它通常更大、有分叶,质硬并经常粘连于周围组织。

PHPT可以是散发的,也可能是家族性的。

家族型的可以单独累及甲状旁腺,更常见作为多发内分泌症候群(MEN)的一部分:MEN1包括甲旁亢、垂体瘤、胰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MEN2A包括甲旁亢、甲状腺髓样癌、和嗜铬细胞瘤。

在多发内分泌综合征的甲旁亢,甲状旁腺的增生通常不限于一个腺体。

值得注意的是,复发的甲旁亢要考虑到MEN综合征的可能。

继发性甲旁亢继发性甲旁亢由慢性低钙所致,后者主要由肾衰、胃肠吸收障碍、饮食性软骨病、某些药物(如苯妥英、苯巴比妥、缓泻剂导致肠钙吸收减少)所致。

持续的促使PTH合成和分泌增多的刺激,导致甲状旁腺增生。

继发性甲旁亢也是血液透析病人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所有甲状旁腺都处于被激发的状态,前述那些未被考虑到的“多余”的甲状旁腺是手术治疗继发性甲旁亢失败的原因之一。

第三方甲旁亢第三方甲旁亢是这样一种情况:继发于慢性低钙的甲旁亢,变成了自主的高钙血症。

这种情况并不会因为导致慢性低钙的病因去除而改善。

通常在第三方甲旁亢,可以发现非对称性的甲状旁腺增生。

第三方甲旁亢也被用于命名肾移植后仍持续的或新发的甲旁亢。

二.甲状旁腺显像的补充方法甲状旁腺可以用多种影像学方法观察,包括核素显像、高分辨(7.0-10.0MHz)超声、薄层CT、和MRI。

US和MIBI显像是定位PHPT的主要方法。

CT和MRI对于异位于纵隔的甲状旁腺腺瘤的影像资料能提供有益的补充,能对外科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有益的解剖信息。

多种方法的结合对临床更有意义。

代谢的和解剖的影像结合,如SPCET/CT 和PET/CT,综合分析,对肿瘤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合显像和US,或显像和CT表现,有利于更好地做出核素诊断和临床诊断。

超声尽管US是一种具有十分优势的设备,它没有放射性辐射,并被广泛应用。

但它仍具有局限性,主要是它对操作者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它在解释一个实时图像是具有高度的主观性的。

US上的甲状旁腺是匀质的并且边界清晰,相对于正常甲状腺为低回声。

增大的下方的甲状旁腺腺瘤通常直接紧邻于甲状腺的下极,也可以位于甲状腺韧带,或者胸腺的上颈部。

增大的上甲状旁腺腺瘤通常紧邻于甲状腺后面,倾向于向后、向下生长。

有研究显示US较核素显像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然而,当US和核素联合应用时,对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就能提供至关重要的信息。

US有许多固有的缺欠,如对甲状腺内的甲状旁腺、位置较深的甲状旁腺、异位(尤其是纵隔内)的甲状旁腺都具有较低的检出率。

US通常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于甲状旁腺腺瘤单侧颈部探查的术前定位。

尤其在结节性甲状腺肿高发地区,核素显像结合US对于甲状腺结节和增大的甲状旁腺的鉴别是有益的。

超声引导的针吸活检,对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内的甲状旁腺腺瘤的鉴别也是值得推荐的。

由一个医生综合US和显像发出诊断报告,较US和核素医生各自发报告更为准确,尤其对于单发的核素阳性的甲状旁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的鉴别。

SPECT/CTCT除了对于气管后、食管后和纵隔的腺瘤较US有优势外,它对异位于肩平面的下颈椎甲状旁腺、对与甲状腺关系紧密的或位于甲状腺内的甲状旁腺,其检测的敏感性是很低的。

以提高敏感性和准确性为目的的、对CT和SPECT图像进行数字融合,并不能达到提高诊断的目的。

在SPECT/CT系统出现并进入市场后,这种结合双探头r-相机和x-线发射装置于一个机架上的系统,使诊断核医学的新时代来临了。

最近,结合最新技术的多排CT和r相机系统的新SPECT/CT也问世,最新的图像采集、读片、报告规范也已经出版。

继而,其在甲状旁腺和其他领域临床应用的探索也相继发表。

这些研究主要探索了是否SPECT/CT 的准确性高于单独应用SPCET和CT。

使用高空间分辨率的SPECT/CT,螺旋CT为解剖定位提供了准确性,也提高了报告者对于这项工作的信心。

有趣的是,有些研究显示,如果以手术结果为评判标准,并没有证据表面SPECT/CT较SPECT有明显的优势。

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对于较大的异位病灶和复杂的颈部解剖结构,SPECT/CT能为解剖定位提供更多信息。

三.甲状旁腺显像剂:生物分布和放射性分布引言甲状旁腺显像因使用方法不同包含了若干种放射性示踪剂。

主要的药物包括201Tl,99m Tc-sestamibi(MIBI),99m Tc-tetrofosmin(替曲膦,P53)用于甲状旁腺显像;99m Tc-pertechnetate(高锝酸盐)和123I用于甲状腺显像;而对于PET/CT则使用11C-methionine(甲硫氨酸)或18F-fluorodeoxyglucose(FDG)。

201TlCl于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被成功应用于甲状旁腺显像。

以前的以75Se-硒代甲硫氨酸临床应用并不可靠。

99m Tc-sestamibi是第一个应用减影法诊断甲状旁腺的药物,其中使用123I显示甲状腺。

123I作为一种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优点,它能极好地在甲状腺沉积并有机化,并能在甲状腺内较长时间保持稳定,提供了高质量的甲状腺图像。

然而,其价格昂贵,并且口服后需延迟数小时方能显像,导致检查时间延长。

MIBI在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生物分布已经被O’Doherty证实,与铊在甲状腺内分布相似。

每克甲状旁腺组织MIBI摄取量要比铊要低,但其甲状旁腺/甲状腺浓度的比值却比较高。

MIBI在两种组织的药代动力学也不同,甲状旁腺还在持续摄取时(可能与线粒体结合或PgP表达较少有关),甲状腺已经清除了。

这个特点是双时相法检测甲状旁腺的主要依据。

99m Tc-tetrofosmin也被研究用于甲状旁腺显像,因为其与MIBI在化学结构相似。

但它的药代动力学与MIBI不同,它在二种组织中的清除时间没有明显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