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致病能力和传染的危险程度等,将传染性微生物划分为4类;根据设备和技术条件,将生物实

验室也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1级最低,4级最高。P1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P2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P2实验室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当于BSL-2实验室。

一、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

BLS-2 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具体定义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源体。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据此,待颁布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对BLS-2实验室规定了以下技术指标(静态):

1、洁净度:无要求

2、最小换气次数:可开窗通风

3、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无要求

4、温度℃:18~27

5、相对湿度%:30~70

6、噪声dB(A):≤60

7、最低照度lx:300

*上诉指标是建立BLS-2实验室的最低要求,建设者可根据实际需要

适当提高相应指标,如洁净度、压差等。

二.建筑、结构和装修要求

现在BLS-2实验室大多数是在原有建筑物内进行改建,不同于新建的BLS-2实验室(国标中,要求新建BLS-2实验室宜离开公共场所一段距离),在与相邻其他房间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隔离问题。所以在原有建筑物中改建BLS-2实验室,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共用建筑物中建BLS-2实验室,应设可自动关闭的带锁的门,必要时,可设立缓冲区域,如缓冲间等。

2 、如果没有机械通风系统,应有窗户进行自然通风,并应有防虫纱窗。(一般情况下,应有机械通风系统,否则,温湿度指标难以保证)。

3、应有防昆虫、鼠等动物进入和外逃的措施。

三.空调、通风和净化

为满足BLS-2 实验室温湿度要求,宜配备机械空调通风系统,有特殊要求的可增设设计要求,如增设净化要求并按净化要求进行送回(排)风系统设计等。这方面,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可以采用带循环风的空调系统。如果涉及化学溶媒,感染性材料操作和动物实验,则应采用全排风系统。

2、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连接

I级排风比例100%,密闭连接。

II级A型排风比例30%,可排到房间或设置局部排风罩。

B1型排风比例70%,密闭连接。

B2型排风比例100%,密闭连接。

3 、实验室内各种设备的位置应有利于气流由“清洁”空间向“污染”空间流动,最大限度减少室内回流与漏流(生物安全柜一般应置于室内气流最下游,即最远离送风口处)。

*生物安全柜的排风不能代替室内排风。

四.排水

含菌污水应经高温高压消毒或化学消毒后排放至市政污水排放公用系统。

五.电气设置

1、应设专用配电箱。

2、电源宜设置漏电检测报警装置。

3、应有可靠的接电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Ω。

4、实验室入口应有实验室工作状态的文字式灯光讯号显示。

5、应设紧急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六.消防

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七.应配备的工艺设备

1、生物安全柜

(1)产生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可使用I级生物安全柜。

(2)处理感性材料,应使用II级生物安全柜;

(3)处理化学致癌剂、放射性物质和挥发性溶媒,应使用Ⅱ-B级生物安全柜。

2、高温高压灭菌消毒柜。

3、洗眼器,必要时应设置应急喷淋装置。

*超净工作台不属于生物安全柜,不能用于生物安全操作。

BLS-2实验室是用于初步的生物安全实验,国标明确了相应要求。建立BLS-2实验室应根据国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定建设目标,建立的实验室应该是安全的、经济的实验室。

P2级实验室一般规范

一、隔离的设备

1) 需设置生物安全操作装置(第一级或第二级),且要做定期检查。

2) 为了处理重组体,而使用容易产生气雾的磨碎机、冷冻干燥器、超音波细胞打碎机及离心机等仪器时,需把这些仪器放置在安全操作装置中。但若机器已经有防止气雾外泄的装置,则不在此限。

3) 实验室需具备处理污染物及废弃物灭菌用之高压灭菌器。

二、实验实施要项

1) 进行实验时,需关闭实验室的门窗。

2) 每天实验结束之后一定要灭菌实验台及安全操作装置。如实验中发生污染,需立即加以灭菌。

3) 与实验有关之生物材料之废弃物,在丢弃前需做灭菌处理。被污染的器具需先经高压灭菌后,再清洗使用或丢弃。

4) 不得用口做吸量操作。

5)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及保存食物。

6) 操作重组体时需戴手套以防污染,操作完毕后及离开实验室前需洗手。

7) 在所有的操作中,应尽量避免产生气雾(例如,把烧热的接种用白金环及接种针插入培养基时,若发生大量气雾,就可能造成污染)。亦应避免将吸管或针筒内之液体用力射出。

8) 要从实验室搬离被污染物品时,必需将其放入坚固且不外漏的容器,并在实验室内密封之后,才可运出。

9) 防除实验室的非实验用生物,如昆虫及鼠类等。

10) 若有其它方法可用,应避免使用针头。

11) 实验室内,要穿着实验衣,离开前要脱掉。

12) 禁止对实验性质不了解的人进入实验室。

13) 实验进行中,要在实验室之入口,标示「P2级实验室」,并挂上「P2级实验进行中」的标示。而且保存重组体之冰箱及冷冻库也要做同样的标示。

14) 实验室要经常清理,保持清洁,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15) 安全操作装置内的HEPA过滤器,在更换前、定期检查时及实验内容变更时,需密封安全操作装置,每立方公尺用10公克的甲醛熏蒸1小时,去除污染。

16) 若在此级实验室内同时进行P1级的实验时,需明确划分实验区域,小心进行操作。

17) 需遵守计划主持人所规定之其它事项。

动物设施——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二级生物安全水平的动物设施适用于专门接种了危险度2 级微生物的动物,需要进行下列安

全防护:

1、必须符合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动物设施的所有要求。

2、在门及其他适宜的地方张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见图1)。

3、设施的设计必须易于清洁和管理。

4、门必须向内开,并可以自动关闭。

5、要有适宜的温度、通风和照明。

6、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则气流的方向必须向内。排出的空气要排到室外,不得在建筑物内

循环使用。

7、授权人员方可进入。

8、仅接纳实验用动物。

9、应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的控制方案。

10、如有窗户,必须是安全、抗击碎的。如果窗户可以打开,则必须安装防节肢动物的纱网。

11、使用后,工作表面应用有效的消毒剂来清除污染(见第14 章)。

12、可能产生气溶胶的工作必须使用生物安全柜(Ⅰ级或Ⅱ级)或隔离箱,隔离箱要带有专用的供气和经HEPA 过滤的排气装置。

13、动物设施的现场或附近备有高压灭菌器。

14、清理动物的垫料时必须尽量减少气溶胶和灰尘的产生。

15、所有废料和垫料在丢弃前必须先清除污染。

16、尽可能限制锐利器具的使用。锐器应始终收集在带盖的防刺破容器中,并按感染性物质处理。

17、进行高压灭菌、焚烧的物品应装在密闭容器中安全运输。

18、动物笼具在使用后必须清除污染。

19、动物尸体必须焚烧。

20、在设施内必须穿着防护服和其他装备,离去时脱下。

21、必须有洗手设施。人员离开动物设施前必须洗手。

22、如发生伤害,无论程度轻重,必须进行适当的治疗,且要报告并记录。

23、禁止在设施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

24、所有人员必须接受适当的培

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及答案

1、[判断题]比较常见的引起呼吸道中毒的物质,一般是易挥发的有毒有机溶剂(如乙醚、三氯甲烷、苯等)或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如氰化氢、氯气、一氧化碳等)。(分值2.0) 你的答案:正确 2、[判断题]剧毒品管理应严格遵守“五双”制度(即"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使用、双人 运输、双人双锁"),精确计量和记录剧毒品的使用情况,防止被盗、丢失、误领、误用。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保卫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和当地公安部门。(分值2.0) 你的答案:正确 3、[判断题]涉源单位产生放射性废源废物要及时送贮(一般3个月内),按规定处置,不得直 接排入下水道或混装到普通垃圾中。(分值2.0) 你的答案:正确 4、[判断题]及时淘汰老化、性能不稳又具有安全隐患的仪器设备(如冰箱10年以上,烘箱12 年以上)。(分值2.0) 你的答案:正确 5、[判断题]饮水加热器、灭菌锅等可以无水干烧。(分值2.0) 你的答案:错误 6、[判断题]实验室灭火的方法要针对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一般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或沙子 覆盖燃烧物即可灭火。(分值2.0) 你的答案:正确 7、[判断题]红外灯、紫外灯不得安装在木柜或纸箱中使用。(分值2.0) 你的答案:正确 8、[判断题]为方便进出专人管理的设备房间,可自行配制钥匙。(分值2.0) 你的答案:错误 9、[判断题]为保证安全用电,配电箱内所用的保险丝应该尽量粗。(分值2.0) 你的答案:错误

10、[判断题]各院系要加强对剧毒、有害、特殊化学药品的管理,建立严格的领取、发放、登记和主管领导审批制度。(分值2.0) 你的答案:正确 11、[判断题]含碱性洗涤剂的水可以清洗掉水果蔬菜表面的农药。(分值2.0) 你的答案:正确 12、[判断题]化学泡沫灭火器可扑救一般油质品、油脂等的火灾,但不能扑救醇、酯、醚、酮等引起的火灾和带电设备的火灾。(分值2.0) 你的答案:错误标准答案:正确 13、[判断题]一般将闪点在25°C以下的化学试剂列入易燃化学试剂,它们多是极易挥发的液体。(分值2.0) 你的答案:正确 14、[判断题]夏季天气热时可以在实验室内穿露有脚趾的鞋。(分值2.0) 你的答案:错误 15、[判断题]实验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及时送学校废弃物中转站,最后由学校联系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处理。(分值2.0) 你的答案:正确 16、[判断题]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时,一律认为有电,不能盲目触及。(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17、[判断题]金属锂、钠、钾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保存,尤其不能与水直接接触。(分值2.0) 你的答案:正确 18、[判断题]在实验室内一切有可能产生毒性蒸气的工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有良好的排风设备。(分值2.0) 你的答案:正确 19、[判断题]在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往浓硫酸里倒,而应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不断搅拌均匀。(分值2.0) 你的答案:正确

一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表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验收标准 一、单位基本信息 1、单位名称:法人:电话: 2、实验室名称:负责人:电话:EMAIL: 3、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电话:EMAIL: 4、实验室性质: 5、实验活动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种,属级病原微生物; 6、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申请验收级别:级 二、一级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内容 1、生物安全手册 从实验室立项、建设、使用维护的全过程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均要纳入生物安全手册。(含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报告) 2、一级防护屏障 A安全设备:超静工作台、排风装臵、离心机要有安全密封的专用离心杯等。 B个人防护:防护服、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护用品。 3、二级防护屏障 ⒈在出口处设洗手池;⒉门口处要有挂衣处,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内工作服要分开;⒊墙壁、开花板、地面要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消毒剂腐蚀,地面防滑、不铺地毯;⒋台面要防水、耐腐蚀、耐热;⒌厨柜和实验台应牢固、两者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便于清洁; ⒍有专门放微生物废弃物容器;⒎有开启的窗户应设纱窗;⒏有保证

工作照明的电力、避免强光、反射光;⒐有适当的消毒设施。 4、安全操作规程 ⒈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⒉接触微生物后、脱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⒊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存放食品等非工作用具;⒋禁止口吸滴定管;⒌按尖锐器安全操作规范尽可能少的使用尖锐器;⒍按安全操作规程、尽可能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⒎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台面,活性物溅出要随时消毒;⒏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高压锅灭活,并放专用密闭容器中,由2人以上专运;⒐防虫、防鼠措施。 5、管理制度 A实验室布臵和准入:⒈实验室主工作区要合理设臵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⒉非实验人员不得进入,外来实验者、进修、学习人员要经负责人批准;⒊禁止在主工作区饮食及其他非业务活动。 B实验室工作人员资格和培训:⒈固定的工作人员具备正规院校医学或生物学教育经历,具有医师或技师等专业技术资格,⒉经过生物安全技术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工作。 C工作人员健康管理:⒈上岗前应被告知有潜在危险,并接受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⒉建立健康档案、接受可能接触微生物免疫、并有记录。 D实验室各项制度、规定、操作规程 (A)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危害评估报告制度 (B)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C)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ZHCADC-PGC-2015 (第二版) 受控状态:Y □ N □ 受控编号: 持有人: 2015年1月11日发布 2015年1月20日实施 哈尔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修订表

目录 ZHCADC-PGC01-2010BSL-2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的总体要求ZHCADC-PGC02-2010实验室人员进出实验室 ZHCADC-PGC03-2010实验室检测样品采集 ZHCADC-PGC04-2010实验室检测样品包装和运送 ZHCADC-PGC05-2010实验室检测样品接收 ZHCADC-PGC06-2010样品检测操作规程 ZHCADC-PGC07-2010电气设备操作规程 ZHCADC-PGC08-2010实验室消毒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ZHCADC-PGC09-2010无菌间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ZHCADC-PGC10-2010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ZHCADC-PGC11-2010实验室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ZHCADC-PGC12-2010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 1 目的 个人防护装备是减少操作人员暴露于气溶胶、喷溅物以及意外接种等危险

的一个屏障。为了实验人员的安全,以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及实验室环境不被污染。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选用个人防护装备(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与防护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实验室组织有关人员采购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且严格控制其质量。 4 过程要求 实验室所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标准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在生物因子危害评估的基础上,按不同级别的防护要求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防护口罩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选用P2级的防护口罩,必须满足GB 19083-2003以下条件: (1)长方形口罩展开后中心部分尺寸:长度不小于17cm、宽度不小于17cm;密合型拱形口罩尺寸:横径不小于14cm,纵径不小于14cm。 (2)口罩表面不得有破洞、污渍;口罩带应调节方便,应有足够强度固定口罩位置。每根口罩带与口罩体连接点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10N。 (3)口罩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μg/g;不能从防护口罩中检出致病菌;口罩对皮肤无刺激。

最新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规定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规定 1 2 第一条为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人3 员和公众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4 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规定。 5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致病的微生物。 6 本规定所称实验室,是指医疗卫生机构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7 本规定所称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8 检测、诊断等活动。 9 本规定所称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为了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10 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11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依法管理、12 科学规范”的原则。 13 第四条病原微生物管理按照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分14 类进行。 15 第五条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必须具有下列条件: 16 (一)配备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17 (二)从事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18 能; 19 (三)具有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20 详细记录。 21 (四)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手段和储存条件。 22 第八条省内国家指定的菌(毒)种保藏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保藏机构管理办法,23 承担集中储存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向实验室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24

种和样本的任务。 25 第九条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二级实验室,应当向省辖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6 第十条实验室设立单位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27 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 28 第十一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其职责是: 29 ㈠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负责管理和实施本单位的生物安30 全工作。 31 ㈡制定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32 ㈢对本实验室所操作生物因子的生物危险程度评估,审查和批准在实验室开展的实验33 项目; 34 ㈣审查操作程序,监督和检查有关法规和操作规程的执行; 35 ㈤审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对实验室事故进行评估,提出处理和改进意见; 36 ㈥对实验室人员实施医务监督等。 37 第十二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必须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编制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38 制定科学、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保卫措施。 39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内容包括:生物危险、消防设施、电气安全、化学品安全和危险40 废物处理等。 41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设施设备的42 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健康医疗监督制度、事故和职业性疾病报告制度、生物安全工作自43 查制度、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安全保卫防盗、防火制度等。 44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根据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有关要求,编制本实验室标准操45 作规程,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检测研究实验操作规程、相关仪器设备使用46 规程、个人防护设备使用规程、实验室消毒规程、危险废弃物的处置规程、尖锐器具的安全47 操作规程和实验紧急情况处理规程等。 48 实验室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实验室负责人应当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49

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库(全)

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 知识点:用电安全 题型:单选题 题干:国际规定,电压在( )伏以下不必考虑防止电击的危险。 A 36伏 B 65伏 C 25伏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知识点:用电安全 题型:单选题 题干: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的是()。 A 零线 B 火线 C 地线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知识点:消防安全 题型:单选题 题干:发生电气火灾后,首先应该采取的第一条措施是()。 A 打电话报警 B 切断电源 C 扑灭明火 D 保护现场,分析火因,以便采取措施,杜绝隐患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知识点:消防安全 题型:单选题 题干: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喷射。 A 上部 B 中部 C 根部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知识点:化学危险品 题型:单选题 题干:做加热易燃液体实验时,应该()。 A 用电炉加热,要有人看管 B 用电热套加热,可不用人看管 C 用水浴加热,要有人看管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知识点:实验室安全

题型:单选题 题干:实验室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应该()。 A 集中挂在醒目的地方 B 存放在档案柜中 C 由相关人员集中保管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知识点:实验室安全 题型:单选题 题干: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级管理。 A 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 B 校、(院)系两级管理 C 院(系)、实验室两级管理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知识点:实验室安全 题型:单选题 题干: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坚持()方针。 A 安全第一,实验第二 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 安全为了实验,实验必须安全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知识点:化学危险品 题型:单选题 题干:毒物进入人体最主要、最常见的途径是()。 A 呼吸道 B 皮肤 C 眼睛 D 消化道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知识点:化学危险品 题型:单选题 题干:倾倒液体试剂时,瓶上标签应朝()。 A 上方 B 下方 C 左方 D 右方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知识点:化学危险品 题型:单选题 题干:当不慎把少量浓硫酸滴在皮肤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致病能力和传染的危险程度等,将传染性微生物划分为4类;根据设备和技术条件,将生物实 验室也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1级最低,4级最高。P1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P2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P2实验室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当于BSL-2实验室。 一、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 BLS-2 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具体定义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源体。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据此,待颁布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对 BLS-2实验室规定了以下技术指标(静态): 1、洁净度:无要求 2、最小换气次数:可开窗通风 3、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无要求

4、温度℃:18~27 5、相对湿度%:30~70 6、噪声dB(A):≤60 7、最低照度lx:300 *上诉指标是建立BLS-2实验室的最低要求,建设者可根据实际需要 适当提高相应指标,如洁净度、压差等。 二.建筑、结构和装修要求 现在BLS-2实验室大多数是在原有建筑物内进行改建,不同于新建的BLS-2实验室(国标中,要求新建BLS-2实验室宜离开公共场所一段距离),在与相邻其他房间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隔离问题。所以在原有建筑物中改建BLS-2实验室,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共用建筑物中建BLS-2实验室,应设可自动关闭的带锁的门,必要时,可设立缓冲区域,如缓冲间等。

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前言 本标准的编制主要参考了ISO15190:2003(E)《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二版( 修订版),2003].本标准与ISO15190:2003(E)不同的是,本标准不仅使用于医学实验室,而且适用于进行生物因 子操作的各类实验室;此外,增加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本标准吸纳了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进 行高危害生物因子操作实验室的有关内容,但考虑到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整体状况,增强了对该类实验室设 施的要求,以确保安全。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军区总医院、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车凤祥、李劲松、王秋娣、吕京、何铁春、林志雄、田克恭、翟培军、何兆伟。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得建设原则,同时,还规定了生物安全分级、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 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的要求。本标准为最低要求,此类实验室还应同时符合国家其他相关规定的要 求。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术语与定义 2.1 生物因子 biological agents 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2.2 病原体 pathogens 可使人动物和植物致病的生物因子。

2.3 危险废弃物 hazardous waste 有潜在生物危险可燃易燃腐蚀有毒放射和起破坏作用的对人环境有害的一切废弃物。 2.4 危害 risk 伤害发生的概率及其严重性的综合。 2.5 气溶胶 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微米~100微米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6 生物安全 biosafety 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2.7 高效空气过滤器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HEPA) 通常以滤除大于等于0.3微米微粒为目的,滤除效率符合相关要求的过滤器。 2.8 安全罩 safety hood 置于实验室工作台或仪器设备上的负压排风罩,以减少实验室工作者的暴露危险。 2.9 生物安全柜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 负压过滤排风柜。防止操作者和环境暴露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溶胶。 2.10 个人防护装备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用防止人员受到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的器材和用品。 2.11 实验室分区 laboratory area 按照生物因污染概率的大小,实验室可以进行合理分区。 2.12 缓冲间 buffer room 设置在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相临两区之间的缓冲密闭室,具有通风系统,其两个门具有互锁功能,且不能 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13 气锁 air lock 气压可以调节的气密室,用于联结气压不同的两个相邻区域,其两个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在实验室中用作特殊通道。 2.14 定向气流 directional airflow 在气压低于外环境大气压的实验室中,从污染概率小且相对压力高处向污染概率高且相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规定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人员和公众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致病的微生物。 本规定所称实验室,是指医疗卫生机构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本规定所称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检测、诊断等活动。 本规定所称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为了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病原微生物管理按照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分类进行。 第五条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必须具有下列条件: (一)配备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二)从事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具有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四)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手段和储存条件。 第八条省内国家指定的菌(毒)种保藏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保藏机构管理办法,承担集中储存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向实验室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任务。 第九条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二级实验室,应当向省辖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实验室设立单位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 第十一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其职责是:

实验室安全知识试题(附答案)

实验室安全知识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洒出的水银应用,清除要彻底,因为水银蒸汽是剧毒的。 2、实验室所用剧毒品(试剂)为。(至少列出两种试剂) 3、闪点在22℃以下的是_ _,在22-66℃范围内的是_ _。 4、禁止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 5、钾、钠着火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用。 6、三氯甲烷与混合,加热易发生爆炸;浓硫酸和-混合,加热易发生爆炸。 7、化学药品万一洒出时,要用_中和洒出的酸,用中和洒出的碱。 二、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浓硝酸跟下列什么物质混合会发生猛烈的爆炸反应。() A、甲醇 B、乙醚 C、丙酮 D、乙醇 2、被苦味酸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冲洗。() A、NaHCO3饱和溶液 B、50g/L的NaHCO3 C、20g/L的NaHCO3 3、下列属于腐蚀性化学药品的是。() A、黄磷 B、溴 C、过氧化钠 D、乙酸乙酯 4、被铬酸灼伤皮肤,应先用大量的水冲,再用。() A、(NH4)2S溶液漂洗 B、用KMnO4溶液洗 C、用1%硼酸洗 D、NaHCO3饱和溶液洗 5、废钠通常用销毁。() A、乙酸乙酯 B、水 C、丙酮 D、乙醇 6、下面哪种不是爆炸品:() A、硝酸铵 B、硝酸银 C、苦味酸 D、三硝基甲苯 7、下列应保存在水中的是。() A、钠 B、钾 C、黄磷 D、赤磷 8、误食酸者,应先喝水,再服用乳剂,最后饮些牛奶。() A、NaHCO3 B、NaOH C、KOH D、Mg(OH)2 9、被以下何物质灼伤,不可将创伤面暴露于空气或用油质类涂抹。()

A、溴 B、磷 C、氨 D、钠 10、被氢氟酸灼伤,应先用大量冷水冲洗至伤口表面发红,然后用洗。() A、20g/L的醋酸溶液 B、50g/L的NaHCO3 C、10g/L的硼酸溶液 D、NaHCO3 饱和溶液 11、下列哪种不是氧化剂:() A、硝酸钾 B、硝酸铵 C、高锰酸钾 D、过氧化钠 12、当被下列哪种物质灼伤可以先用大量水冲洗,洗净后用酒精或聚乙二醇擦洗。() A、溴 B、CaO C、苯酚 D、HAC 13、下列属于易燃固体的是:() A、硝酸钾 B、硝化纤维 C、硝酸铵 D、硝酸银 14、下列哪种物质接触皮肤可以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稀氨水洗敷。() A、氢氟酸 B、磷 C、溴 D、氢氰酸 15、重金属盐中毒者的急救方法是:() A、服催吐药 B、喝一杯含有几克硫酸镁的水溶液 C、喝牛奶 D、服10%硫酸铜水溶液 三、选择题(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被下列哪些物质灼伤可以先用水冲洗,再用50g/L的NaHCO3 漂洗,涂油膏及磺胺粉。() A、氢氟酸 B、氧化锌 C、硝酸银 D、氢氰酸 2、被何种物质灼伤可以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用醋酸溶液(20g/L)冲洗。() A、KOH B、CaO C、NH3 D、Na2CO3 3、下列属于一级试剂的是。() A、苯 B、乙酸乙酯 C、丙酮 D、石油醚 4、下列哪些火灾可以用以磷酸氢二铵为基料的干粉灭火器灭火。() A、含碳固体可燃物燃烧的火灾 B、可燃液体燃烧的火灾 C、可燃气体燃烧的火灾 D、可燃金属燃烧的火灾 5、被碳酸钾灼伤,应先用大量的水洗涤,然后用冲洗。() A、20g/L的醋酸溶液 B、50g/L的NaHCO3 C、撒硼酸粉 D、NaHCO3 饱和溶液 6、防止烫伤、灼伤者休克,可以给患者大量饮以下哪些温热的饮料?()

2020515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2020515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一、准入制度 二、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三、健康监护制度 四、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五、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六、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七、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八、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九、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医疗废弃物处理程序 一、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一、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二、范围适用于进入实验室检验科、病理科、核医学科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 1、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2、进入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四、制度要求 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委员会组织

实施。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6、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 ⑴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⑵患发热性疾病⑶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⑷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⑸妊娠 7、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8、外单位来实验室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一个月及以上的准入需到医务部备案。 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一、分级: 一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 二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三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 四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 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要求规范 按照BSL-2标准建造的实验室,也称为基础生物实验室。在建筑物中实验室无需与一般区域隔离。实验室人员需经一般生物专业训练。其具体标准微生物操作、特殊操作、安全设备、实验室设施要求如下。 2.1标准操作 工作一般在桌面上进行,采用微生物的常规操作和特殊操作。工作区内禁止吃、喝、抽烟、用手接触隐形眼镜和使用化妆品。食物贮藏在专门设计的工作区外的柜内或冰箱内。使用移液管吸取液体,禁止用嘴吸取。操作传染性材料后要洗手,离开实验室前脱掉手套并洗手。

制定对利器的安全操作对策。所有操作均须小心,以减少实验材料外溢、飞溅、产生气溶胶。每天完成实验后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实验材料溅出时,要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所有培养物和废弃物在处理前都要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消毒后的物品要放入牢固不漏的容器内,按照国家法规进行包装,密闭传出处理。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的控制应参照其它有关规定进行。妥善保管菌、毒种,使用要经负责人批准并登记使用量。 2.2特殊操作 负责人要告知工作人员工作中的潜在危险和所需的防护措施(如免疫接种),否则不能进入实验室工作。操作病原微生物期间,在实验室入口必须标记生物危险信号,其内容包括微生物种类、生物安全水平、是否需要免疫接种、研究者的姓名和电话号码、进入人员必须佩戴的防护器具、遵守退出实验室的程序。实验室人员需操作某些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时应接受相应的疫苗免疫或检测试验(如狂犬病疫苗和TB 皮肤试验)。应收集和保存实验室人员和其他受威胁人的基础血清,进行试验病原微生物抗体水平的测定,以后定期或不定期收取血清样本进行监测。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具体的生物安全规则和标准操作程序,或制定实验室特殊的安全手册。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人员和辅助人员要进行针对性的生物危害防护的专业训练, 定期培训。必须防止微生物暴露、学会评价暴露危害的方法。必须高度重视污染利器包括针头、注射器、玻璃片、吸管、毛细管和手术刀的安全对策。培养

理工类专业实验室安全常识考试

1.实验开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内部编号:20152468 2.在火灾初发阶段,应采取哪种方法撤离? 内部编号:2015227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起施行。内部编号:20150222 4.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内部编号:20150991

5.到床底、阁楼找东西时,应用()照明。 内部编号:20150897 6.实验室电器设备所引起的火灾,应: 内部编号:20154276 7.实验室内的汞蒸气会造成人员慢性中毒,为了减少汞液面的蒸发,可在汞液面上覆盖什么液体,效果最好?内部编号:20150278 8.以下几种气体中,有毒的气体为: 内部编号:20153685

9.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内部编号:20153560 10.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哪种管理? 内部编号:20154168 11.实验大楼因出现火情发生浓烟已穿入实验室内时,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内部编号:20153154 12.每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多少小时为宜? 内部编号:20150200

13.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内部编号:20151395 14.如发现安全防护装置损坏,应怎样做? 内部编号:20153076 15.不慎发生意外,下列哪个操作是正确的?() 内部编号:20153629 16.为避免误食有毒的化学药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内部编号:20151415

17.配电盘(箱)、开关、变压器等各种电气设备附近不得: 内部编号:20151882 18.我国消防宣传活动日是每年的 内部编号:20153119 19.有机物或能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药品着火,应用(),以免扑救不当造成更大损害。内部编号:20151532 20.含()的水可以清洗掉水果蔬菜表面的农药。 内部编号:20151565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设计方案SICOLAB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设计方案)SICOLAB 依据《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微生物与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通风空调》等规范中相关条例的规定,对实验室场地的建筑特色进行了分析,SICOLAB本着以人为本、方便操作、生物安全的设计理念,在尽量满足使用方实验人员操作需求的前提下完成了本次方案设计。 1平面布局 (一级屏障)根据实验人员操作需要的场地空间,设计1个建筑面积为23 m2的微生物实验区,其中包括1个P2主实验室、1个一更缓冲间、1个二更缓冲间、1个洗刷消毒间。考虑到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该同时实施一级屏障与二级屏障的要求,其中一级屏障主要体现在微生物实验区的平面布置与维护结构方面,二级屏障主要体现在空调净化系统方面。在平面布置方面,把人流与物流分隔开,防止人与物的交叉感染,即实验操作人员通过一更缓冲间与二更缓冲间进入P2主实验室;实验物体通过2个互锁式传递窗进出P2主实验室,其中1个互锁式传递窗设在主实验室与准备间之间,另外1个设在主实验室与洗刷消毒室之间,保证了洁净物不受感染,也保证了污染物尽快传进洗刷消毒室进行消毒灭菌。 2围护结构与装璜装饰 实验室主体框架为彩钢板玻璃隔断,颜色为哑白色,彩钢板每面厚度为0、426 mm,彩钢岩棉夹芯板燃烧性能为不燃性,等级为A级;隔断玻璃厚度为5 mm;为防止沉积灰尘,窗料使用R 25 mm铝合金圆弧压线;所有二维连接处的内侧均使用R 50mm铝合金内圆角,暴露在外的二维连接线的外侧则用R 100 mm铝合金外圆角连接;彩钢板的三维连接处使用三维接点过渡,而彩钢板与墙面地面则用铝合金槽铝联接。吊顶材料亦为彩钢板。微生物区室内地面为环氧树脂材料,具有无缝隙、耐腐蚀、平整、容易清洗的特性。地面地角线用阴角铝材装饰,美观且严密性好。通过科学设计、精心施工,实验室内形成坚固、无缝、平滑、美观、不反光、不积尘、不生锈、防潮、抗菌、性能优良的无菌表面与内壳,从而解决了气密性与保洁等问题。室内所有设备均嵌入墙内,使整间实验室墙面均光滑平整无缝,防止积尘,方便清洁、消毒。 3基本配置 3、1互锁式传递窗P2实验室配有2个传递窗,保证实验室物流的安全性。互锁式传递窗内有紫外线灯,将污染过的物品在拿出实验室前进行消毒;保证了室外与室内空气的隔绝;室内、室外都可控制传递窗,减少了实验人员进出实验室的次数,方便了实验人员的物品传递。 3、2自动闭门器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在洁净实验室门上安装有自动闭门器。 3、3互锁门主实验室设置一套两门互锁的电子互锁,当其中有一扇门未关时,另外一扇门将无

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防护屏障

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防护屏障 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相关防护屏障要符合相应生物安全级别的要求。 生物安全二级水平(BSL-2)实验室: 一、警示标识 1、实验室的建筑物入口、实验室入口、实验室操作间,仪器设备等都粘贴相应的警示标识,列明该实验室内各种潜在危险。 2、生物危害标识:标志底色为黄色,文字为黑色生物危险二级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3、化学品危险标识 根据实验室现有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状态,做以下标识: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有毒品、腐蚀品、致癌致畸品。 二、物理防护屏障 实验室生物安全必须配备初级物理防护屏障,它包括各级生物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初级防护屏障)。实验室的设施结构和通风设计构成次级物理防护屏障(次级防护屏障)。 能产生传染物外溢、溅出和气溶胶的操作,包括离心、研磨、搅拌、强力震荡混合、超声波破碎、打开装有传染性材料的容器、动物鼻腔注射、收取感染动物和孵化卵的组织等,都要使用Ⅱ级生物安全柜和物理防护设备。 三、设施和设备 1、实验室设施(次级防护屏障)在建筑中,实验室与一般区域隔离。 1.1 建筑结构和平面布局 建筑物抗震能力八级,防鼠、防虫、防盗。 建筑物内实验室安装有门禁系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门口处设有柜子,将个人服装与实验服分开放置。实验室有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有明显标识。 1.2 密闭性和内表面 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的表面光滑、易清洁、不积尘、不渗水、不凝集蒸汽、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表面平整,防滑。工作台面易于清洁,防水,耐热、有机溶剂、酸、碱和常用消毒剂的损害和腐蚀。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可关闭;实验室出口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1.3 空调 每个实验室都安装有空调。 1.4 照明适合于室内一切活动。 1.5 可靠的电力供应。冰箱配置有备用电源。 2、安全设备(初级防护屏障) 2.1 防护服装 2.2 防护手套 2.3 生物安全柜

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与答案

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教师应学习研究有关实验室安全的知识,同时在理论教学和实验中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实验操作,教会学生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如何自我保护、相互救援、安全撤离。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2.大火封门无路可逃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堵塞门缝,向门上泼水降温,以延缓火灾蔓 延时间,呼叫待援。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要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 撤职的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4.电气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 火,以防触电或电气爆炸伤人。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5.不要向浓酸特别是浓硫酸中注水,以免过量放热发生危险。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6.对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少量毒气排到室外(使排 出气在外面大量空气中稀释),以免污染室内空气。产生毒气量大的实验必须备有吸收或处 理装置。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7.做需要搅拌的实验时,找不到玻璃棒,可以用温度计代替。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B 8.在使用汞的装置下面应放一搪瓷盘,以免不慎将汞洒在地上。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9.只要不影响实验,可以在实验室洁净区域铺床睡觉。 选项 A:正确

B 10.各课题组长是各自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根据各自实验室的工作特点制订具体的安全操 作细则,落实学校和系各项安全措施,经常对学生等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设立组内安全员。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11.学生、新工作人员进实验室之前要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经院系、实验室培训、考核合 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学生要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实验研究。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12.实验室工作必须保持严肃、严密、严格、严谨;室内保持整洁有序,不准喧哗、打闹、 抽烟。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13.化学危险品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事故,应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及时向有关老师和 部门报告。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14.NaCN、 KCN、 As2O3、 HgO、 Na3P、 BaCl2、BaSO4、 BeO、 BeCl2、 V2O5 都是剧毒化学试 剂。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B 15.全国消防宣传日是每年的11月 9日。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16.臭氧、过氧化合物属于爆炸化合物。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17.灭火器应定期进行检验。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18.实验室工作人员对所从事实验的性质应比较了解,并严格按照实验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 实验,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心理准备,一旦出现问题要有应对措施、低年级学生进 行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时应在导师直接指导下进行。 选项A:正确

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924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章制 度标准版本

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章总则 一、为加强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实验中心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合格迎评”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办法及其配套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致病的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卫生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指《名录》中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一类和

第二类,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章实验室规范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A.个人防护 一. 着装: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3.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4.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5.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二.洗手 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2.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3.实验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他反应的工作人员提供洗手用的替代品。

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题

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题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对的打“√”,错误的打“×”) 1、电路或电器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最多可加九分满。 3、化学泡沫灭火器可扑救一般油质品、油脂等的火灾,但不能扑救醇、酯、醚、酮等引起的火灾和带电设备的火灾。 4、开启氨水、浓盐酸瓶应该在通风櫉中进行。 5、苯乙烯、甲醇、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苯酚等具有中等毒性。 6、能相互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废液,不得倒入同一收集桶中。若某种废液倒入收集桶会发生危险,则应单独暂存于一容器中,并贴上标签。 7、汞及其化合物、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黄磷、碘甲烷、甲基丙烯酸甲酯、氰化物等具有剧毒性。 8、当某些用石蜡封住瓶塞的装有挥发性物质或易受热分解放出气体的药品瓶子打不开时,可将瓶子放在火上烘烤。 9、公安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负责发放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责审查核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10、在进行萃取或洗涤操作时,为了防止物质高度浓缩而导致内部压力过大,产生爆炸,应该注意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 11、水浴加热的上限温度是100℃,油浴加热的上限温度是200℃,用硅油作介质时可加热到300℃。

12、气体钢瓶使用后,可以不关闭阀门。 13、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属于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发生热爆炸。 14、给液体加热时,可以先开始加热,等接近沸腾时再加入沸石。 15、对固态酸、碱可用手直接操作。 16、汞剂、苯胺类、硝基苯等可通过皮肤或粘膜吸收而使人中毒。 17、产生有害废气的实验室必须按规定安装通风、排风设施,必要时须安装废气吸收系统,保持通风和空气新鲜。 18、创伤伤口内有玻璃碎片等大块异物时,应在去医院救治前尽快取出。 19、可以将乙炔与氧气混放在一个房间。 20、塑料制品在烘干过程中温度不能超过100℃,植物样品在烘干过程中不超过70℃。 21、危险化学品用完后就可以将安全标签撕下。 22、学生在使用剧毒物品时,必须由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场指导。 23、可以将氯气与氨气混放在一个房间。 24、在着火和救火时,若衣服着火,要赶紧跑到空旷处用灭火器扑灭。 25、加热、回流易燃液体,为防止暴沸、喷溅,蒸馏中途不能添加沸石。 26、化学爆炸品的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气体,只有上述三者都同时具备的化学反应才能发生爆炸。 27、为安全起见,平时应将低沸点溶剂保存于普通冰箱内以降低溶剂蒸汽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