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事故之我见

幼儿园安全事故之我见
幼儿园安全事故之我见

幼儿园安全事故之我见

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幼儿园安全的重要性就好比氧气对生存的重要性,安全就是生命。因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指明了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但是近年来,幼儿园惨案和幼儿意外伤害事故频频发生,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和广大幼教工作者的焦虑和关注。本人就针对这些问题,浅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案例1:幼儿喝豆浆时,由于豆浆太烫,佳佳手一抖把豆浆弄泼了,手指被豆浆烫红了,刚刚参加工作的李老师很紧张,带着孩子去找校医,却没找到。看着孩子红红的手指,只好又带着孩子去医院,正巧佳佳的妈妈是一位护士,她看到佳佳的小手因为没能及时处理而烫起一个水疱,就赶快帮助孩子处理,一边委婉地对小赵老师说:“其实孩子当时只要在自来水上多冲一下就没事的。”

反思:在幼儿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安全救助常识而延误时机,导致原本可以减轻的意外伤害事故变得后果严重,给幼儿造成不必要的伤痛和伤害。

案例2:在中班幼儿的一次手工活动中,某老师为了教育孩子们注意用剪刀的安全,就告诉孩子们:“大家剪时要小心,今天这些剪刀都是新的,很锋利的,不能剪到小手,小手会剪破流血。也不能剪到衣服,衣服也会剪破的。”结果是,一名幼儿真的悄悄剪了小手指上的表皮,虽不至于流血,也很危险了,另一个幼儿则把同桌一女孩子的羽绒服剪了一个小口。

反思:这是一位工作不久的教师在课堂上发生的事件,这位老师有基本的安全教育意识,却由于没能运用正确的安全教育策略而导致一节课发生两次意外事件。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乐于去尝试,可是却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有的家长或教师喜欢用禁止式的方法,例如告诉幼儿“不玩火”“不把手指插入电插座的孔内”“不用绳索套在颈项上”“不探身窗外”“不拿滚烫的东西”等。禁止其实是一种消极的做法,很可能带来不良的效果:幼儿原来并没想到要做的事,经成年人一提起,反而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想尝试一下,这就弄巧成拙了。

幼儿园里幼儿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园安全管理混乱,领导安全意识淡薄

1、重教学轻安全。有的领导把注意力只放在教育教学上,对国家有关安全教育的重要指示置若罔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对安全不重视,单纯的经济观点,片面的赢利思想。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从而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重大隐患。

2、侥幸心理过重。有的园所领导指导思想不端正,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安全的,但在侥幸心理驱使下,铤而走险,久而久之造成事故的发生。

(二)教师责任心差,法制观念淡薄,安全教育不到位

1、幼儿园教师如果安全意识淡薄,事业心不强责任心差,做事马虎,对保护幼儿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又存在麻痹思想,那么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如某幼儿园一位值中午班的教师,擅离岗位,使一名幼儿从架床上摔下致死;再如江西省某幼儿园一间寝室因点燃的蚊香引燃被褥发生火灾,致使15名幼儿死亡,火

魔吞噬了鲜嫩的花朵,15名幼小的生命就这样过早地无辜葬送了。

2、教师不注重幼儿安全教育,没有教会幼儿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时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又有畏难情绪,认为幼儿对有些安全内容很难理解,也不去研究探索;日常活动中,不关注情况,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不及时纠正,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没有营造安全地精神环境,结果使安全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从而造成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的教师为了避免或减少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出现安全事故,很少带幼儿外出或户外活动,在活动中时时对幼儿有许多的约束和限制,这对幼儿的体能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非常不利,实不可取,而且“收”得久了的孩子一旦获得片刻的自由时,便出现一些失控行为,造成一次又一次的事故。

(三)幼儿缺乏安全的环境

作为幼儿园为孩子提供安全良好的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防护制度,严禁在幼儿园内设置威胁幼儿安全的危险建筑物和设施。”但是目前由于幼儿园环境造成的悲剧数不胜数,这是由于幼儿园不注重安全物质环境的创设造成的,如大型户外玩具年久失修、螺丝松动脱落;活动场地凹凸不平;建筑物物品玩具或桌椅有锋利的棱角;电源插座过低、电线老化;消防设施不俱全;楼层护栏过低或间隔过宽;有的幼儿园将跷跷板安置在水泥地面上,孩子不慎摔下造成脑震荡等等,这些隐患不解决将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四)家长缺乏安全教育意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

1、现在的独生子女,就如温室里的花朵,备受父辈祖辈的溺爱。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过分替代,没有给幼儿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使幼儿增加对成人的依赖性,缺乏自我保护的生理基础——健康的体质。尤其是目前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忽视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危险行为和不良习惯姑息迁就,不严厉制止,而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正是发生事故的隐患。

2、幼儿年龄小,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缺乏生活经验和各种社会方面的自然方面的生活常识,他们头脑中没有“危险伤害”等这些概念;缺乏分辨安危的能力,更谈不上具有自我防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差。然而又好奇好动好探索,在活动中对危险事物不能作出正确判断,不能预见行为后果,面临危险也不会保护自己。

二、幼儿园和家庭应该采取哪些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策略呢?

(一)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营造安全的环境,及时消除一些不安全的隐患。

无论孩子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家长和教师都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和活动设施,如将药品、消毒水、杀虫剂等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打火机、蜡烛不要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及时将用过的电线插头收起。教师应注意留心观察室内外环境中有无对幼儿身体造成危险的隐患,及时加以消除。

(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而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天两天教育就可以见效的。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给孩子讲解防止中毒和意外伤害的知识,让孩子知道

周围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不能玩,哪些东西是危险的,对我们的身体有伤害。认识一些常见的安全标记,知道紧急情况下的求援电话和求助人群,从而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坚持正面引导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育策略。

1、集体讨论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幼儿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应适时、及时地提醒幼儿,让幼儿巩固已有的知识并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使安全意识逐渐在幼儿心里扎根。

2、个别指导和同伴影响相结合的形式。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于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加强个别指导,因为他们对那些危险性强的项目自我保护能力差,无意识,因此在老师的个别指导下,那些孩子会逐渐养成习惯,从而对这些项目有防范意识。有时同伴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自己便会从中吸取教训,而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种保护自我的方法,从而也增强了自己的保护意识。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处理办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处理办法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事故的发生,会扰乱幼儿园的正常的工作,因此要切实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和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到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同时,要理性分析安全事故。在事故发生后,要努力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一、幼儿园安全事故概念的界定。 幼儿园安全事故,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也包括虽不在园内,但属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幼儿事故后,就幼儿园、幼儿家长和肇事者之间各应承担哪些责任,困扰着幼儿园园长。因此,了解幼儿园事故处理的法制责任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 (1)幼儿游戏时受伤。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即使幼儿游戏时受伤。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教师在现场,幼儿的伤害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幼儿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活动时不小心绊倒、相互之间碰撞以及其他的伤害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幼儿园如果没有尽自己的义务,就很难证明自己是没有过错的。(2)因教学设施引起。滑梯、攀登架、小城堡、海洋球、蹦蹦床、秋千等大型玩具年久失修,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幼儿园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幼儿园如未及时更换已经陈旧老化的器械,形成事故隐患,而教师又未发现存在的问题,就很容易发生事故。此外,园舍中楼房占大多数,教室、楼道、走廊、上下楼梯也是容易出事故的地方。(3)儿童走失。儿童走失属幼儿园严重事故。儿童走失是幼儿园管理的失误,是幼儿园未尽看管之职。儿童在幼儿园期间(指幼儿从踏入幼儿园门到离开幼儿园这段时间),教师应该像家长一样看管幼儿。幼儿离园必须经教师同意,或者幼儿家长的许可。(4)体罚和变相体罚幼。体罚分两种,一种是指肢体上的体罚。另一种是指言语上的体罚。变相体罚,如罚蹲下起立。(5)幼儿被他人接走。由于幼儿园管理制度有漏洞,造成幼儿被他人接走。(6)外来人员侵入。幼儿园的门卫制度不严,外来人员容易趁人不备,溜进幼儿园,造成损失。(7)幼儿园组织校外活动引发事故。幼儿园外出活动,如果组织不够严密,教师麻痹大意,偶发事件将会不期而遇。(8)幼儿自身原因所致。很多场合下是由于幼儿身体的状况而产生的,如幼儿患某种疾病、体质弱、身体残疾等。 三、幼儿安全事故时责任划分的法律依据 由于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幼儿园在教育活动中有防止幼儿的身体或生命因教育活动而遭受侵害的义务。尽管幼儿园不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但是,幼儿园一旦因过失行为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中将这种过失原因归类为过错责任,幼儿园在幼儿安全事件中是否有违法、违规等行为,是幼儿园承担责任的前提。如果幼儿园的过错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那么安全事故的发生,幼儿园要负相应责任。反之,幼儿园可不负责任。

幼儿园安全事故案例

在我们家长日益关注幼儿园费用问题的时候,层出不穷的幼儿园安全问题浮出水面,这些幼儿园安全问题让不少家长捏了一把又一把的汗水。 幼儿园校车超载两倍孩子成了“沙丁鱼” 西昌城交通检查时,发现某幼儿园的校车严重超载。该校车为小型面包车,车里有35名小朋友,加上护送老师和司机至少有40余人,该车的实际准载人数为12人,已经严重超载;小孩都站在车里,而天气炎热,很多小朋友热得满脸通红。而小朋友几乎每天都是拥挤在一辆严重超载的面包车里上下学,其安全问题堪忧。 “油漆门” 重庆江津区先锋小学在9月6日以来,该校所属的先锋镇中心幼儿园同一个班,陆续有22个学前班娃娃的脸、颈、背部,不同程度变黑脱皮。变黑暂未脱落的皮肤与已脱皮肤色黑白分明,主要集中在面部,家长们说娃娃变成了“阴阳脸”,忧心会伴随娃娃一生。医院推断,孩子们用的课桌是上期新购的,这个班自开学以来上课未开门窗,是课桌散发的油漆味在未开窗环境中,致孩子皮肤过敏。 加油站附近的幼儿园 在郑州南三环和连云路边上,出现了“最危险、最欠扁”的加油站,距离加油站不到5米的是一家幼儿园,加油站的进站口车道和幼儿园门口仅1米不到。一旦发生火灾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而加油站附近的幼儿园还不少,一名网友反映,花园路北环一加油站离一中学也就50米左右,中州大道上有一个加油站,离建业哈佛也就百十米。“规划部门是如何规划的?又是怎样一层层通过审核的?” 幼儿园旁养狼狗 最近这段时间,合肥的黄女士每次接送宝宝上幼儿园都被吓得够呛,因为幼儿园旁一家电焊门市部养了两条大狼狗,孩子经常被吓得哇哇大哭,儿子小伟第二天就不愿意再上幼儿园了。同样,有一天早上,黄女士送宝宝上幼儿园,看见其中的一条狗跟着一个4、5岁的小孩,鼻子在不停地嗅着,等小孩发现身后的大狼狗后,便吓得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哭了有十几分钟。在这条通向幼儿园的路上,有两条大狼狗,一条黑色,一条棕色,两条狗的身长都约一米六左右,体重也有50公斤左右,而狗的主人并没有用绳子把狗拴住,而是让两条狗随意在门

幼儿园事故责任认定处理办法

幼儿园事故责任认定办法 幼儿园事故,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也包括虽不在园内,但属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春游、秋游、节假日的庆祝活动等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为减少或杜绝幼儿安全事故,以及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保障幼儿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幼儿园制定以下事故责任认定处理办法。 一、当幼儿发生安全事故时,值班老师要立即联系保健医组织救护,必要时就近送医院就诊,同时立即通知幼儿园和家长。 二、不论因何种原因发生伤害,本着救助第一的原则,幼儿园(或在场老师)先行垫付幼儿的创面伤口清洗、包扎等必要的急救费用。 三、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费用,由家长垫付,再根据教育部《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由幼儿园、教师本人、学生家长根据应承担的责任大小协商解决分别承担:(1)因幼儿园的设施设备不符合安全性要求或管理措施有疏漏的,由幼儿园承担。 (2)因为教师(包括班主任、教师、保育员)工作失职未履行安全工作职责的,由教师个人承担。教师工作失职系指:教师没有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安全流程化管理》以及本园有关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规定组织活动,在应该预见到但未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幼儿伤害事故发生。

(3)因为幼儿自身的特异性而超出教师预见能力造成伤害的由家长自己承担责任。 (4)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造成其他儿童伤害的,由于教师未及时制止的,值班教师负有管理不善的责任。教师及时制止并告知幼儿监护人后仍发生伤害事故的,由致人伤害幼儿的家长承担。 (5)因正常活动或游戏发生的教师无法预见的伤害,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四、本月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责任人扣发当月绩效奖;取消本学年一切评优晋级资格。 五、发生幼儿伤害事故,当事人负有责任且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个幼儿园安全事故案例

34个幼儿园安全事故案例(三) By 童心似小鸟发表于 2008-2-7 8:53:00 推荐 案例24 保育员斗胆绑架幼女 5月23日王芳来到金堂赵镇,化名曾洁到星光职介所登记找幼教工作。经名为红蜻蜓的幼儿园面试,王顺利成为该园的保育员。5月28日下午,上班第二天的王午休后正在叠被子,一个3岁的小女孩找到她要上厕所。见四下无人,园内后门大开,王借口"阿姨带你出去玩" 将女孩儿哄骗出幼儿园,带到了其在郫县犀浦的暂住地。索款5万终落法网28日晚,王连夜写好敲诈信称其为黑帮成员,因老大坐牢急需5万元救人,恐吓幼儿园在2日内将5万元打入指定账号。若报警或不从,后果自负。。。 案例25 北京一医幼儿园门卫连砍15名幼儿和3名教师 2004年8月4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幼儿园52岁门卫徐和平(曾患有精神分裂症)挥刀连砍15名幼儿和3名教师。其中一名儿童死亡。两年前,徐和平经在医院上班的妻子介绍,到北大医院幼儿园传达室做临时工。 案例26 河南巩义市房屋倒塌师生7死4伤 2003年8月27日上午9时10分,河南省巩义市西村镇张沟村一所家庭幼儿园(非法)因邻居废弃宅基房屋倒塌,当场造成师生3死8伤(其中1名教师受伤);在送往医院途中1名学生死亡;医院抢救过程中又有3名学生死亡。 案例27 河南济源市一民办幼儿园房屋倒塌2死28伤 2004年8月11日,河南济源市克井镇后沟河村一民办幼儿班发生的房屋坍塌事故,39名儿童被埋,2名死亡,28人受伤。初步查明跟危房有关。 案例28 义乌因滑梯翻倒少年击倒身亡 新浪网站2000年08月11日披露,义乌一幼儿园因滑梯未固定牢,导致少年何某在攀玩时,被翻倒的滑梯击倒身亡。 案例29。从幼儿园寝室的高低床上铺摔下致伤 一天午睡时,不满6岁的幼儿刘某从幼儿园寝室的高低床上铺到地板上。经当地公安机关的法医鉴定,刘某右锁骨骨折及头部受伤,并出现阵发性失明,失听,抽搐,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刘某的家长因与幼儿园就赔偿问题协商不成,一纸诉状将幼儿园告上法庭,要求幼儿园承担赔偿责任。近来不少非寄宿制幼儿园都发生了午睡时幼儿从上铺摔下致伤的事件,引起了一些法律纠纷。 案例30 教室里幼儿走得快了些,不慎绊倒,头部撞在了写字台边上 去年2000 年4月21日,还差3个月才满6周岁的小朋友湛某,在广州市一家中英文幼儿园上课时,老师叫他上前交作业簿,也许他刚完成了"任务"而有点兴奋,走得快了些,不慎绊倒,头部撞在了写字台边上,致使其眉间鼻背上均破碰伤。幼儿园老师抱起小湛,马上赶去医院治疗,并垫付了医疗费211元。 经医治,小湛的伤痛消除了,但遗憾的是其两眉之间留下了明显的疤痕。湛的父亲向幼儿园提出索赔。 案例31 哥哥领走弟弟双双溺水而亡 去年9月19日,7岁的李亮亮放学后来到金水区百慧幼儿园,领走了在这里上

幼儿园事故处理制度

幼儿园事故处理制度 一、幼儿园事故的类型 1、幼儿园事故的概念 幼儿园事故,是指入园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园组织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它主要是幼儿在园接受或参加教育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也包括虽不在园内,但属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节假日的庆祝活动等)发生的人身伤害。 2、幼儿园事故的类型 (1)设施伤害(2)保育教育伤害 (3)幼儿自身伤害(4)园外活动伤害。 二、幼儿园事故原因分析 1、制度问题 制度不严、管理不善或虽然幼儿比较完善的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均易造成不良后果。 2、设备问题 幼儿园的设备陈旧、老化、又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这就潜伏着幼儿园事故的发生。 3、教学管理问题 主要是教职工在保育教育过程中引起的包括:(1)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的幼儿伤害。(2)违反国家有关的幼儿管理法规发生伤害。(3)玩忽职守、工作责任心差造成幼儿伤害。(4)安全措施保障不力。 4、儿童自身问题 三、幼儿园事故的赔偿责任 在对幼儿园事故的类型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遵循谁有过错谁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原则,在幼儿园事故中涉及赔偿主体主要有三个:幼儿园、监护人、保险公司。 1、幼儿园赔偿责任

幼儿园赔偿责任既包括幼儿园过错引起的伤害赔偿,也包括园教职工过错引起的伤害赔偿。幼儿园赔偿可分为完全责任、部分责任和免除责任。 (1)完全责任。过错全在幼儿园。 (2)部分责任。即幼儿园发生的事故,其过错一部分是由幼儿园因素引起的,一部分是由幼儿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3)免除责任。事故的发生,纯属幼儿自身原因引起的。 2、监护人赔偿责任 监护人对其子女给他人造成的伤害,应依据事故的原因、情节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而不能一味归结为幼儿园负责;至于纯属由幼儿自身原因造成伤害,监护人应承担完全责任。 3、保险公司责任 幼儿在幼儿园内发生人身伤亡,保险公司依据投保人与保险公司所签合同的险种、险别条款,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实例与分析案例[整理]

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实例与分析案例[整理] 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实例与分析 近年来,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幼儿园的孩子均是未成年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他们在幼儿园受到伤害或者是伤害了他人,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是幼儿园、幼儿家长,抑或是其他人?这是长期困扰着幼儿园及幼儿家长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图从实际发生的一个典型案例出发,对目前争议较大的一些相关问题谈谈看法。 一、个案描述 萌萌和飞飞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同班小朋友。一日,教师王某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在排队时,王老师一再交待:“小朋友排队下楼梯时,不要拥挤、打闹。”下楼梯时,飞飞站在萌萌的背后,两人均在队尾,趁队伍行走拉开距离时,二人嬉闹,萌萌背飞飞时摔倒,导致飞飞的左股骨中段发生斜形闭合性骨折。 事故发生后,幼儿园及时送飞飞到医院治疗,飞飞住院两个月后临床愈合。飞飞住院期间共花去医疗费5680元,飞飞的父母误工费、住宿费、医院伙食费、护理费、交通费及必要的营养费等4450元。飞飞的父母与幼儿园及萌萌的父母就医疗费和赔偿问题多次进行协商,要求幼儿园和萌萌的父母赔偿上述费用共计10130元。 萌萌的父母认为,萌萌入园意味着自己己经将萌萌及对其的监护责任托付给了幼儿园;萌萌在幼儿园时,自己作为法定监护人不可能直接行使监护人责任,只有幼儿园才能监护孩子,因此,自己不应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幼儿园则提出,在孩子下楼之前老师已经一再强调“不要拥挤、打闹”,且事故发生之后幼儿园及时送飞飞到医院治疗,幼儿园主观和客观上都不存在过错,不应独自承担如此巨额的赔偿

费用。协议未果,飞飞的父母作为代理人,以幼儿园及萌萌的父母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幼儿园及萌萌的父母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0130元。 二、个案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要明确应由谁来承担这次意外事故的责任,我们首先应该从法律上弄清以下几个问题:幼儿园是不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对幼儿的监护职责是否随着幼儿入园转移到幼儿园?在园幼儿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幼儿园究竟应该按什么原则来承担民事责任? (一)幼儿园是否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 在当前的多起幼儿在园意外伤害事故中,幼儿园是否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是否承担监护责任,已经成了幼儿园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承担多大责任的焦点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公众舆论倾向于幼儿园理所当然地具有监护人的身份,应该对幼儿在园事故承担监护不力责任。其实,从法律的角度来分析,情况并非如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第22条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但是,从现实情况以及监护制度的实质来看,幼儿园都不是在园幼儿的委托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权非因法定事由不能免除。此外,该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可见,法律并未规定幼儿园能够成为

幼儿园安全事故等级划分与处理制度

-- -- 幼儿园安全事故等级划分及处理制度 一、目的 为提高教职工安全意识,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明确安全事故责任。 二、关于费用 发生安全事故产生医疗、慰问等相关费用的,按照园长( 10%)、直接领导( 20%)、直 接责任人( 30%)、班级老师( 20%)、班级老师( 20%)的比例进行承担。 三、关于安全事故等级及处理意见 安全事故等级 安全事故内容 1.缝针三针以上 2.中度骨折及以上 第一级别 3.走失未造成严重影响 4.因安全事故退学的 1.烫伤 2.缝针三针以 内(含三针) 3. 轻度 第二级别 骨折 4.影响形象的损 伤 5.头部受到重伤 1.头上有胞 2.擦伤、 抓伤、咬伤严重 3.摔 第三级别 伤严重 1.擦伤、抓伤、咬伤 不太严重 第四级别 2.摔伤不太严重 处理意见 1.产生费用的按对应比例承担 2.事故直接责任人严重警告处分一次,一年内不参与评优评先。 3.全部关联人员全额扣除当月安全奖 4.所在班级一年内不得参与评优评先。 5.所在班级教师要写出事故总结并制作安全教育课件进行分享。 1.产生费用按对应比例承担 2. 事故第一责任人通报批评一次,半年内不得参与评优评先。 3.事故直接责任人全额扣除当月安全奖,关联人员扣除 50% 4. 所在班级教师要写出事故总结并制作安全教育课件进行分享。 .1.产生费用按对应比例承担 2. 对事故第一责任人给以通报批评处分一次。 3.事故直接责任人当月安全奖扣除 50%,关联人员扣除 30% 4. 所在班级教师要写出事故总结并制作安全教育课件进行分享。 1.产生费用按对应比例承担 2. 对事故第一责任人给以通报批评处分一次。 3.事故直接责任人当月安全奖扣除 20%。 4..所在班级教师要写出事故总结并制作安全教育课件进行分享。

幼儿园各种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名称处理的方法 受伤时止血法1.直接加压止血法:以消毒纱布或清洁的布置于伤口上,然后用手掌或手指施压,压5~10分钟,等出血停止后,再用绷带或胶布包扎固定。 2.止血点止血法:将流经伤口处的主要动脉暂时压住(向骨头方向压),以减少伤口的流血量。可将受伤的手指抬高超过心脏,以减轻疼痛和止血。 鼻出血止血1.让患者安静坐下,头部保持直立或稍向前倾。如果头向后倾,血液会流入喉咙,易发生窒息或呕吐。用拇指和中指压住鼻翼。 2.将一块干净的纸巾或棉球卷成条状塞入流血的鼻孔内,再按住鼻孔,等止血后再将纱布拉出。 3.出血较多的可冷敷患者鼻根部,约隔10分钟放开。 4.如不能止血或鼻骨有骨折现象引起的出血,送医院治疗。 轻度割伤1.割伤后先确认伤口的深浅,处理轻微割伤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将伤口清洗消毒后,检查是否有残留物留在伤口中,如伤口不深则让伤口自行痊愈。 2.若有出血则先止血消毒,如果想让伤口尽速愈合,可涂上抗菌软膏,贴上创可贴,每日换药,或上纱布、扎上绷带,绷带裹紧的压力促使血液在伤口处凝固。 烫伤1.应迅速用冷水冲洗,也可用冷水浸浴。轻者冲洗约二十分钟后伤口擦京万红膏。 2.如果幼儿烫伤时有穿衣服,要伤口冷却后才可把衣裤从孩子身上小心脱下,粘住的衣服不能强行脱下,要用剪刀剪开。 3.如皮肤已出现水泡,保护好水泡,留待医生处理。如皮肤的水泡已破或已剥落,可用干净纱布简单包扎。 嘴唇受伤带好一次性手套后用纱布置于伤口上,然后用手掌或手指施压,压5~10分钟,等出血停止后,倒一杯温开水给幼儿漱口,了解伤势,如果肿胀厉害,可以止血后冰敷,然后喷西瓜霜或喉风散消肿。. 手指夹伤1.及时冰敷,仔细查看是否出现紫色的出血现象或肿胀,如有可能是手指部的骨骼发生了骨折,应及时去医院就医。 2.如出血不止,可将受伤的手指抬高超过心脏,以减轻疼痛和止血并去医院治疗。治疗夹伤期间避免入浴。 鼻腔异物1.鼻腔进异物后,不要用物去抠。可让幼儿将另一鼻孔压紧,闭紧嘴,用力将异物擤出。如无效,需送医院取出治疗。 耳道异物豆类入耳可滴油,不能滴水,请幼儿侧向异物,侧身单脚跳,豆粒随油掉出。如飞虫误入耳道可在黑暗处将手电筒放在耳边,飞虫可见光爬出。无效果应送医院取出。 名称处理的方法 异物入眼(切勿让幼儿用手揉擦眼睛,以免异物擦伤角膜)1.眼泪冲洗法,鼓励幼儿闭上眼睛休息片刻,再慢慢睁开眼睛多眨几下刺激眼泪,冲出异物,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上眼皮,向前提起,向眼内轻吹,刺激眼睛流泪,将沙尘冲出。 2.如果冲洗法冲不出异物,将眼睑翻开,找到异物后,用湿的棉签将异物轻轻粘出。 3.如果眼内飞入小飞虫等异物,眼泪无法将异物冲出时,可用干净的冷开水进行冲洗,以汤匙盛水冲

幼儿园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

幼儿园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 萌萌和飞飞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同班小朋友。一日,教师王某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在排队时,王老师一再交待:“小朋友排队下楼梯时,不要拥挤、打闹。”下楼梯时,飞飞站在萌萌的背后,两人均在队尾,趁队伍行走拉开距离时,二人嬉闹,萌萌背飞飞时摔倒,导致飞飞的左股骨中段发生斜形闭合性骨折。事故发生后,幼儿园及时送飞飞到医院治疗,飞飞住院两个月后临床愈合。飞飞住院期间共花去医疗费5680元,飞飞的父母误工费、住宿费、医院伙食费、护理费、交通费及必要的营养费等4450元。飞飞的父母与幼儿园及萌萌的父母就医疗费和赔偿问题多次进行协商,要求幼儿园和萌萌的父母赔偿上述费用共计10130元。萌萌的父母认为,萌萌入园意味着自己己经将萌萌及对其的监护责任托付给了幼儿园;萌萌在幼儿园时,自己作为法定监护人不可能直接行使监护人责任,只有幼儿园才能监护孩子,因此,自己不应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幼儿园则提出,在孩子下楼之前老师已经一再强调“不要拥挤、打闹”,且事故发生之后幼儿园及时送飞飞到医院治疗,幼儿园主观和客观上都不存在过错,不应独自承担如此巨额的赔偿费用。协议未果,飞飞的父母作为代理人,以幼儿园及萌萌的父母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幼儿园及萌萌的父母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0130元。 个案分析: 1、在上述案例中,要明确应由谁来承担这次意外事故的责任,我们首先应该从法律上弄清以下几个问题:幼儿园是不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对幼儿的监护职责是否随着幼儿入园转移到幼儿园?在园幼儿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幼儿园究竟应该按什么原则来承担民事责任? 幼儿园担任在园幼儿的监护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被监护人没有父母或其他近亲属,或者是其父母和其他近亲属无监护能力;二是被监护人的父

常见的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及措施

常见的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及措 施 常见的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及措施 1.扭伤处理 一立即让患部休息不要过度移动患部。 二对患部施用冰敷以降低肿胀及疼痛。 三抬高患部。 四二十四小时后对患部施以温湿敷。 2. 擦伤(伤口止血)的处理 伤口若有出血情形表浅的划伤和擦伤先用肥皂和干净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扎上绷带。绷带的压力通常能促使血液在伤口处凝固。 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 1、用无菌绷带或干净的衣服牢牢地压迫伤口2、如果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肢体使伤口高于心脏。 3、经过 3、4分钟的直接压迫后检查一下血是否止住如果血没有止住应该继续压迫伤口如果血渗透了绷带或衣服请不要把绷带去除而是在上面再加一块绷带如果直接压迫5分钟后仍未止血需赶快寻求医生的帮助同时还要继续压迫伤口过长或者过深的伤口可能需要缝

针。 4、一旦血止住用肥皂和干净水或无菌的布轻轻地清洗伤口涂上抗菌软膏以防感染和减少结疤的可能性然后用无菌绷带包扎伤口。5.如果出血不止在出血很多的情况下应采取指压动脉止血法即压迫供应出血区域组织的动脉来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6.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脏物或受伤位置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幼儿就医。 3.烫伤处理 1.及时用冷水冲洗烫伤(10-30分钟)。 2.不要用冰块冷敷伤处避免冻伤。 3.不要在伤处涂抹植物油或者其他油脂不仅对伤口无益还容易引起感染。 4.用干净的棉布包裹伤口。 5.如果伤口严重立即到医院去诊疗。 4.吞异物处理 让孩子向左右侧位躺下头向后仰如异物在喉部附近可以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切忌手指在咽喉部乱动以免将异物推向更深处让孩子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按向头部冲击的方向拍其背部四下刘孩子尽量咳出异物不要在孩子直立时拍打其后背这样可能把异物震到气管的更深处如果这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处理办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处理办法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安全事故的发生,会扰乱幼儿园的正常的工作, 因此要切实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 提高幼儿和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 做到安全工作常抓不 懈。同时,要理性分析安全事故。在事故发生后,要努力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一、 幼儿园安全事故概念的界定。 幼儿园安全事故,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 长和肇事者之间各应承担哪些责任, 责任 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 (1 )幼儿游戏时受伤。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即使幼儿游戏时受伤。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 教师在现场,幼儿的伤害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幼儿在 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 活动时不小心绊倒、 相互之间碰撞以及其他的伤 害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幼儿园如果没有尽自己的义务,就很难证明自己是没有过错的。 (2) 因教学设施引起。滑梯、攀登架、小城堡、海洋球、蹦蹦床、秋千等大型玩具年久失修,存 在着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幼儿园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幼儿园如未及时更换已经陈旧 老化的器械,形成事故隐患,而教师又未发现存在的问题,就很容易发生事故。此外,园舍 中楼房占大多数,教室、楼道、走廊、上下楼梯也是容易出事故的地方。( 3)儿童走失。 儿童走失属幼儿园严重事故。儿童走失是幼儿园管理的失误, 是幼儿园未尽看管之职。儿童 在幼儿园期间(指幼儿从踏入幼儿园门到离开幼儿园这段时间) ,教师应该像家长一样看管 幼儿。幼儿离园必须经教师同意,或者幼儿家长的许可。( 4)体罚和变相体罚幼。体罚分 两种,一种是指肢体上的体罚。另一种是指言语上的体罚。变相体罚,如罚蹲下起立。 (5) 幼儿被他人接走。由于幼儿园管理制度有漏洞,造成幼儿被他人接走。 (6)外来人员侵入。 幼儿园的门卫制度不严,外来人员容易趁人不备,溜进幼儿园,造成损失。( 7)幼儿园组 织校外活动引发事故。幼儿园外出活动, 如果组织不够严密, 教师麻痹大意,偶发事件将会 不期而遇。(8)幼儿自身原因所致。很多场合下是由于幼儿身体的状况而产生的,如幼儿 患某种疾病、体质弱、身体残疾等。 三、幼儿安全事故时责任划分的法律依据 由于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幼儿园在教育活动中有防止幼儿的身体或生命因教育活动而遭 受侵害的义 务。尽管幼儿园不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 但是,幼儿园一旦因过失行为而导致安 全事故发生,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中将这种过失原因归类为过错责任, 幼儿园在幼 儿安全事件中是否有违法、违规等行为,是幼儿园承担责任的前提。如果幼儿园的过错直接 或间接地导致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那么 安全事故的发生 ,幼儿园要负相应责任。 反之, 幼儿园可不负责任。 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 也包括虽不 在园内,但属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 。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幼儿事故后,就幼儿园、幼儿家 困扰着幼儿园园长。 因此,了解幼儿园事故处理的法制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处理办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处理办法 【摘要】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内容之一扰乱幼儿园的正常的工作,重则危及幼儿的人身安全,扰乱幼儿园的正常的工作,重则危及幼儿的人身安全,因此要切实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和教师的安全防范要切实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和教师的安全防范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意识,做到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在事故发生后,意识,做到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在事故发生后,要理性分析出现安全事故的责任归属,努力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出现安全事故的责任归属,努力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安全教育 安全事故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分析责任归属 一、幼儿园安全事故概念界定幼儿园安全事故, 幼儿园安全事故,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也包括虽不在园内,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但属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春游、秋游、节假日的庆祝活动等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幼儿事故后,就幼儿园、幼儿家长和肇事者之间各应承担哪些责任困扰着幼儿园园长。因此,了解幼儿园事故处理的法制责任困扰着幼儿园园长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 (1)幼儿游戏时受伤。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即使幼儿游戏时受伤。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教师在现场,幼儿的伤害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在现场,幼儿的伤害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幼儿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活动时不小心绊倒、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活动时不小心绊倒、相互之间碰撞以及其他的伤害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幼儿园如果没有尽自己的义务,就很难证明的伤害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幼儿园如果没有尽自己的义务,自己是没有过错的。自己是没有过错的。(2)因教学设施引起。滑梯、攀登架、小城堡、海洋球、蹦蹦床、因教学设施引起。滑梯、攀登架、小城堡、海洋球、蹦蹦床、秋千等大型玩具年久失修,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幼儿园必秋千等大型玩具年久失修,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幼儿园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幼儿园如未及时更

幼儿园安全案例分析68288

. 幼儿园安全案例分析 幼儿园的根本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到教育,谈到多种模式,只有安全,孩子们才能开心地在幼儿园成长。幼儿园应十分注重对幼儿的安全自我保护教育,因为幼儿园的幼儿年龄较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极易发生意外伤害。如何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幼儿的生存质量,已越来越成为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的问题。 一、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1:早锻炼飞盘碰伤同伴的眼睛。 王萌和韩飞是一幼儿园的同班小朋友,在一次早锻炼活动中,王萌不小心把飞盘扔到韩飞身上,两人争吵发展成扭打,这时候,没有老师前来拉开他,吵架过程中,王萌再次把飞盘扔向韩飞,飞盘碰伤韩飞眼睛,经医院诊断,韩飞视力下降,需要上万元的治疗费,韩飞的家长要求王萌的家长和幼儿园共同赔偿,遭双方拒绝,便告到法庭。 案例2:某幼儿园教师随便带幼儿进入食堂,在无人注意的情况下,幼儿不慎绊倒,掉入沸水的锅中,造成严重的烫伤后果。 二、案例分析及对策 分析: 案例1中所描述的,假如教师在的话,一定会发现两人的争吵,前去制止,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案例2中的幼儿掉入沸水中,也是缺少了老师的看护,因为教师的疏忽大意和不注意所造成的。 从案例中看,食堂本是一个充满安全隐患的地方,教师却随便地带领幼儿进出,造成了事故的发生,不安全的活动场地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因素。而案例1中所阐述的事例,其实不安全的活动场地或多或少也是存在的。假如教师考虑到飞盘在游戏时的空间性,能够扩大活动场地,分散幼儿,降低飞盘之间碰撞的同时也在无形中降低了安全事故的概率。 在玩飞盘时,孩子们应该有最基本的安全意识。飞盘应飞向高空或者往空旷的地方飞,应尽量避免人群密集的地方。在生活中,也应该知道最平常的安全知识,远离河水、开水、电、煤气、风扇等不安全物品。 对策: 1.成人的看护很重要。 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对安全工作时刻提高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觉得孩子长大些了,我们可以放手些。看护应该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最起码做到的,让孩子时刻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即使有时的我们想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应该在自己视线范围和能力控制内,不让事件向着坏的方向发展。 2.活动场地应合适,安全。 活动场地的选择事先应该考虑周到,不仅应事先清理活动场地,把活动场地上不安全的物品清理掉,还应该考虑到人数和活动的类型,做到适合活动的开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安全教育的工作,让孩子们远离危险物品,懂得几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在活动前,更应该根据活动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对于一些特别注意事项更应着重性地重点教育。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可编辑doc

2016年幼儿园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016年幼儿园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016年幼儿园重大安全事故 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维护学校师生人身安全,有效处理突发事故,使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一)成立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组织学校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全面负责校园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工作。(二)明确分工 幼儿园安全小组: 组长:包莹(校长) 副组长:王莉(园长) 成员:全体教职工 分管学校安全工作,校园安全管理人。校舍、用电、消防、学生安全工作的安全负责。 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现场维稳组、善后处理组,根据安全事故应急的需要,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全体教师和职工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突发安全事故发生后,园长为直接指挥者;如园长外出,副园长为直接指挥者。 (三)、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种类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包括学校重大火灾安全事故,重大交通安全事故,重大危险药品安全事故,危房安全事故,外出大型活动事故,食物中毒安全事故,流行传染疾病安全事故,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及人为伤害事故等。安全事故造成1人死亡的,属重大安全事故。

二、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报告制度:发生突发安全事故后,园长、教师或现场目击者必须立刻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要本着"先控制、后处理,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党纪、政纪处分。 (一)重大火灾安全事故 1、学校指挥组织幼儿紧急集合疏散迅速将事故信息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2、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或其它方式发出紧急集合信号,组织教师指挥幼儿按顺序疏散,楼道间要有专人组织疏散,及时将幼儿带道远离火源的安全地带。 3、严禁组织幼儿参与救火,教师可利用一切救火,及时报告119,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1、学校指挥组织幼儿紧急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事故信息报教育主管部门。 2、学校要迅速抢救师生,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救治,及时报警110、119、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处理办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处理办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处理办法 【摘要】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内容之一扰乱幼儿园的正常的工作,重则危及幼儿的人身安全,扰乱幼儿园的正常的工作,重则危及幼儿的人身安全,因此要切实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和教师的安全防范要切实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和教师的安全防范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意识,做到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在事故发生后,意识,做到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在事故发生后,要理性分析出现安全事故的责任归属,努力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出现安全事故的责任归属,努力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安全教育 安全事故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分析责任归属 一、幼儿园安全事故概念界定幼儿园安全事故, 幼儿园安全事故,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也包括虽不在园内,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但属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春游、秋游、节假日的庆祝活动等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幼儿事故后,就幼儿园、幼儿家长和肇事者之间各应承担哪些责任困扰着幼儿园园长。因此,了解幼儿园事故处理的法制责任困扰着幼儿园园长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类型 (1)幼儿游戏时受伤。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即使幼儿游戏时受伤。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教师在现场,幼儿的伤害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在现场,幼儿的伤害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幼儿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活动时不小心绊倒、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活动时不小心绊倒、相互之间碰撞以及其他的伤害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幼儿园如果没有尽自己的义务,就很难证明的伤害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幼儿园如果没有尽自己的义务,自己是没有过错的。自己是没有过错的。(2)因教学设施引起。滑梯、攀登架、小城堡、海洋球、蹦蹦床、因教学设施引起。滑梯、攀登架、小城堡、海洋球、蹦蹦床、秋千等大型玩具年久失修,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幼儿园必秋千等大型玩具年久失修,存在着安全隐

幼儿园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幼儿园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一、 萌萌和飞飞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同班小朋友。一日,教师王某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在排队时,王老师一再交待:“小朋友排队下楼梯时,不要拥挤、打闹。”下楼梯时,飞飞站在萌萌的背后,两人均在队尾,趁队伍行走拉开距离时,二人嬉闹,萌萌背飞飞时摔倒,导致飞飞的左股骨中段发生斜形闭合性骨折。事故发生后,幼儿园及时送飞飞到医院治疗,飞飞住院两个月后临床愈合。飞飞住院期间共花去医疗费5680元,飞飞的父母误工费、住宿费、医院伙食费、护理费、交通费及必要的营养费等4450元。飞飞的父母与幼儿园及萌萌的父母就医疗费和赔偿问题多次进行协商,要求幼儿园和萌萌的父母赔偿上述费用共计10130元。萌萌的父母认为,萌萌入园意味着自己己经将萌萌及对其的监护责任托付给了幼儿园;萌萌在幼儿园时,自己作为法定监护人不可能直接行使监护人责任,只有幼儿园才能监护孩子,因此,自己不应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幼儿园则提出,在孩子下楼之前老师已经一再强调“不要拥挤、打闹”,且事故发生之后幼儿园及时送飞飞到医院治疗,幼儿园主观和客观上都不存在过错,不应独自承担如此巨额的赔偿费用。协议未果,飞飞的父母作为代理人,以幼儿园及萌萌的父母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幼儿园及萌萌的父母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0130元。 个案分析: 1、在上述案例中,要明确应由谁来承担这次意外事故的责任,我们首先应该从法律上弄清以下几个问题:幼儿园是不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对幼儿的监护职责是否随着幼儿入园转移到幼儿园?在园幼儿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幼儿园究竟应该按什么原则来承担民事责任? 幼儿园担任在园幼儿的监护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被监护人没有父母或其他近亲属,或者是其父母和其他近亲属无监护能力;二是被监护人的父亲或者母亲的所在单位是幼儿园。一般情况下,幼儿园是不可能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因此,那种认为幼儿园是在园幼儿监护人的说法,在法律上是没有依据的。因此,在上述案例中,即使萌萌的父母把萌萌送进幼儿园学习、生活,但是,幼儿园也并不因此而具备监护人的主体资格。不管萌萌是在园内还是在园

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今年来,随着校园意外事故的增加,幼儿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的热切关注,而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差,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或这或那、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成为当务之急,并成为摆在我们幼教工作者的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下面本人就来谈谈自己工作多年来的一点心得和想法。 因起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原因有: 1、因环境设施中存在安全隐患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如,电脑桌、玩具柜、电钢琴、木制和塑料玩具、墙、门等拐角以及墙壁瓷砖有锋利的棱角;走廊和卫生间地板砖光滑;户外大型玩具检修疏漏、铁钉外露、钢板外翘、结构处脱落;班上幼儿药品摆放不当,幼儿可以随时随处的取放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幼儿的身体受到伤害,甚至园内一些角落里、管子上不起眼的铁丝、铁片也有可能成为伤害幼儿的暗器。有过比较典型的例证:一名幼儿将手伸到墙角拐角一处不起眼的破损瓷砖上,造成手掌划伤,在医院处理缝合两针。 2、因教师组织不当而出现安全事故:如,户外活动或自由活动前没有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即活动之前忽略或没有给幼儿交代清楚相关的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户外活动或自由活动中教师站位不合理,不能全方位的关注每一个幼儿(如幼儿在玩滑滑梯时,教师只站在滑滑梯的一端,首尾不能相顾);教师对幼儿的不安全行为或超出能力范围的行为不能及时加以制止或保护(孩子在活动中由于兴奋过度而疯赶打闹、从楼梯高处往下跳、双手撑住栏杆身体往下探等);教师对有些活动没有能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等等。 3、因教师工作失职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教师离岗幼儿无人照看(接打电话、有人找、取邮包或快递外出、到邻居班级取相关东西等);幼儿活动完全脱离教师视线,甚至跑出幼儿园(让孩子独自入厕: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幼儿上下楼梯帮教师传递物品时被人(包括陌生人)带走或溜走、户外活动时教师没有随时清点幼儿人数,导致幼儿脱离集体:特别提醒在幼儿出班和进班是要倍加注意幼儿人数);教师让幼儿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帮教师端盆子、提餐桶);教师之间闲聊或窜班(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幼儿进餐、午睡时段和餐后散步时间)因这些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都曾经发生过。 4、因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幼儿被教师捏、揪、敲、打而造成的伤害;幼儿被关在较为封闭的屋子里,因无人照管或遗忘的情况下受伤或受到惊吓。曾有过家长反应:新生入园因哭闹不休,教师因所采取的教育行为不当,把孩子长时间的关起来,导致孩子受到惊吓,晚上睡觉噩梦不断。 以上种种原因都是幼儿园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幼儿园一边要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一边要加强教师的管理,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行为,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的发生。凡是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无论直接责任或过错在与谁,从管理的角度讲,幼儿园都难辞其咎。 此外,幼儿在行进中独自摔伤;幼儿被同伴不小心绊倒或撞伤;幼儿因突发疾病等,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这些应属意外事故。(注意:幼儿入园前,要特别提醒患有隐性疾病的幼儿家长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以便孩子发病后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救助。)

幼儿园伤害事故的责任归属案例分析

幼儿园伤害事故的责任归属案例分析 家长将宝贝送到幼儿园希望自己的宝贝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近年来,幼儿园内的伤害事故较多地见诸报端,家长不仅疑惑,宝贝在幼儿园安全吗?如果自家的宝贝遭遇了这样的意外,应该由谁来负责呢? 我们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帮助家长了解一些常见的幼儿园伤害事故以及责任归属问题,希望能对您的疑惑有所帮助。 案例一 洋洋和壮壮都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一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洋洋和壮壮都选择了跳绳,刚开始两人还各自跳各自的。可是没过多久,他俩就开始拿着跳绳你打我,我打你,练起了“武功”。忽然,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壮壮抡起跳绳时,一只手柄从手中脱落直飞出去,击中洋洋的眼部。 对于壮壮对洋洋造成的伤害,按照《民法通则》规定,作为壮壮监护人壮壮的父母理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0条规定:“在幼儿园学习或生活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赔偿。本案例中老师管理不够全面,导致伤害事故发生,幼儿园有过错,应适当给予赔偿。 案例二 户外活动的时候,豆豆和其他小朋友在操场上互相追逐着,在没有任何障碍物和别人推挤的情况下,豆豆摔倒在地,造成豆豆下颌处摔裂,缝合3针。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由于意外引起的,但是在责任归属上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幼儿园的老师在场,豆豆的活动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也就是说,老师看到了豆豆摔倒的全过程。这种情况老师和幼儿园都没有责任,属于意外事故。因为宝贝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活动时不小心绊倒,相互之间碰撞以及其他的伤害都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种情况,幼儿园的老师不在场,根本不知道事故发生的情况。这种情况老师是有责任的,因为《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教师在正常的教学活动时间里,不能出现不请假而离岗、请人代岗的现象。教师如果在应在岗期间不在岗,未能了解事故发生的情况,出现事故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抢救,不及时汇报,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案例三 在幼儿园活动的时候,多多在秋千上高兴地荡来荡去,几名小朋友也热心地后面推他,可是忽然之间,秋千的一侧铁链发生断裂,多多从秋千上跌下,造成右腿骨折。 多多所受到的伤害是由于幼儿园的玩具年久失修,幼儿园未及时更换已经陈旧老化的器械,形成事故隐患,同时,教师又未发现存在的问题,所以发生事故。这种情况幼儿园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6条、第73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第52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建筑物和其他设施要符合标准,保证幼儿在校内的人身安全。如果明知校舍或其他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将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发现幼儿园的教学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时,要及时汇报,让幼儿远离危险设施,避免幼儿在危险的环境中活动。 4岁的天天刚从外地到北京,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天天和小朋友们跟着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