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功能涂料教学大纲

功能涂料教学大纲

《功能涂料》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功能涂料/ Functional Coatings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开课院系(教研室):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功能涂料的基本理论及该领域的新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绪论2.耐热保护涂料耐高温涂料的定义与概述,耐高温涂料的组成,耐高温涂料品种,耐高温涂料施工与应用。

3.保温涂料保温涂料的基本原理,保温涂料组成,保温涂料的品种与施工。

4.示温涂料示温涂料变色原理,影响变色的因素,示温涂料组成,示温涂料的应用。

5.液晶高分子与涂料液晶概念、液晶高分子结构与涂料性能6.防火涂料燃烧与防火的基本原理,非膨胀性防火涂料,膨胀性防火涂料,防火涂料组成,防火涂料施工与性能评价。

7.润滑耐磨涂料润滑耐磨的基本原理,润滑涂料组成,润滑涂料的应用,耐磨涂料。

8.导电和防静电涂料导电涂料,防静电涂料。

9.伪装涂料伪装基本原理,伪装涂料与应用。

10.防污涂料与船舶涂料防污涂料的定义与概述,防污涂料品种,防污涂料组成,防污涂料施工。

船舶涂料的种类与组成11.光纤保护涂料光纤保护涂料组成,光纤保护涂料的施工与固化。

12.纳米材料及其在功能涂料中应用纳米材料技术概述,纳米材料在功能涂料中应用与进展。

(二)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下例概念及区别耐高温涂料的定义、防污涂料的定义、润滑涂料与耐磨涂料的差别、导电涂料与防静电涂料的差别和相关性。

2.掌握各种功能涂料的基本原理并指导功能涂料的配方设计。

3.了解纳米材料的特性及潜在功能与应用。

(三)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时数32学时,课内学时分配如下:1.课程重点耐高温涂料树脂品种、配方组成与耐高温之间关系;非膨胀性防火涂料和膨胀性防火涂料的原理与配方组成间关系;防污涂料的组成与性能;保温涂料的组成与性能;导电涂料与防静电涂料区别。

涂料化学教学大纲

涂料化学教学大纲

《涂料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总学时:40H学分:2.5基本面向: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属单位:化工系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属工程学科,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选修课。

通过本科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大纲范围内的涂料制备与聚合成膜的基本内容,加深对高分子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了解本学科领域重要的科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涂料等产品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涂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涂料的制备与应用的原理,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达到教学大纲要求。

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涂料的发展、功能、基本组成及其作用(二)涂料的分类与命名(三)涂料面临的挑战第二章漆膜的形成及基本性质(一)固态漆膜的性质(二)粘度的基本概念(三)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与分子量(四)无定形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与自由体积理论(五)膜的形成(六)热固性涂料的稳定性与固化速度问题(七)涂装技术第五章涂料中的流变学与表面化学(一)涂料中的流变学问题(二)表面化学(三)流平与流挂(四)涂料施工中的表面张力问题(五)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第六章溶剂(一)溶剂的分类、挥发性及溶解力(二)混合溶剂(三)水(四)涂料中溶剂的作用(五)溶剂对大气的污染第七章颜料(一)颜料的作用与性质(二)颜料的主要品种(三)颜料的吸油量和颜料体积浓度(PVC)(四)乳胶漆的CPVC(LCPVC)第八章漆膜的表观与颜色(一)基本光物理概念(二)遮盖力(三)光泽(四)光和颜色第九章颜料的分散与色漆的制备(一)颜色的分散过程(二)分散体的稳定作用(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四)聚合物的保护作用与丹尼尔点(五)研磨设备(六)色漆制备第十章漆膜的力学性质与附着力(一)无定型聚合物力学性质的特点(二)漆膜的强度(三)漆膜的附着力第十二章醇酸树脂与聚酯(一)醇酸树脂(二)聚酯树指第十三章氨基树脂及其它交联剂(一)三聚氰胺甲醛树指(MF)(二)其它交联剂第十四章丙烯酸树脂(一)丙烯酸单体与聚合物(二)溶剂型丙烯酸树脂(三)高固体份丙烯酸树指(四)基团转移聚合(GTP)(五)水可稀释性丙烯酸树脂(六)丙烯酸乳胶与非水分散体系第十五章环氧树指(一)环氧树脂的制备(二)环氧酯与环氧树脂的固化成膜(三)环氧化合物的均聚(四)水性环氧树脂第十六章聚氨酯(一)异氰酸酯的反应(二)二异氰酸酯及其加成物与封闭型异氰酸酯(三)单组分聚氨酯涂料(四)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五)水性聚氨酯(六)端羟基聚氨酯与高固体份涂料第十七章元素有机树脂涂料(一)有机硅树脂涂料(二)有机氟树脂涂料五、学时分配六、教学建议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组织实施,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涂料化学--No.1..

涂料化学--No.1..

与科学接触
二十世纪20年代杜邦公司开始使用硝基 纤维素作为喷漆,用于汽车涂料.
30年代高分子科学的发展为现代涂料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始有了醇酸树脂,
40年代发展了环氧树脂涂料,使防腐蚀 涂料有了飞速发展。
50年代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各种合 成树脂、溶剂和助剂相继出现。 聚丙烯酸酯涂料----耐候,高光泽
使用合成树脂作涂料基本原料以后,采用 “涂料”术语,似更贴切。
漆 涂料 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更显示了涂料的科学含义。
将油漆和涂料作为同义词?
漆---------Paints 涂料------Coating 二者差别不大,可相互使用,
前者更显得简练 后者涵义更广泛
涂料已经渗透到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和 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有困惑
环境保护
早期固含量低,
95%为溶剂 现在要求固含量40-60% 有机挥发份<10%
美国环保局1977年提出 “四E”原则 即经济、效率、环保和节能原则
economic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 energy
■高档涂料国产化的挑战
汽车涂料
满足不了要求,依赖进口
质量和品种上与国外差距大, 很多 时候主要依赖进口涂料或以进口的半成 品及原材料配制的产品为主。
单体自由基和单体连续加成:
RM· + M → RMM· RMM· + M → RMMM· ………
链终止
两个生长链Mn*和Mm*之间发生反应, 使链增长终止,有两种反应方式:
双基结合 Mn*+Mm* → Mn+m
歧化
Mn*+Mm* → Mn+Mm
常见的几种自由基聚合产物: 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 聚四氟乙烯、聚醋酸乙烯酯等

应用化学涂装工艺 教学大纲

应用化学涂装工艺 教学大纲

《涂装工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341011课程英文名称:Painting 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 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涂料涂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为组织涂装生产,管理,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为毕业课题及涂装专业工作奠定基础,同时承担着素质教育和工程教育的基本职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涂料各品种的性能和用途,具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涂料的初步能力;2.掌握各种前处理的方法和涂装方法和生产工艺,具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涂装方法的初步能力;3.了解涂料的成膜机理和干燥方式,具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干燥方法的能力;4.了解涂料涂装的最新发展情况。

(二)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在知识方面应提供构建涂料涂装专业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涂料及涂装技术知识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在能力方面首先要培养自学能力,其次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涂装工艺是在学生学完基础课四大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涂料化学,涂料制造,金属腐蚀学等专业基础课后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将为涂装工艺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涂料与胶黏剂》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涂料与胶黏剂》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涂料与胶黏剂》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aint and Adhesive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任选学时/学分:24/1.5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涂料与胶黏剂是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其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是培养化工类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思维方式和基本技能的基本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涂料和胶粘剂的现状,还要把握涂料和胶粘剂的发展趋势,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高新技术在涂料和胶粘剂中的应用,并能运用所学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将来尽快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合成化学》《精细化学品复配技术》等课的基础上开课。

三、课程教学目标1.学习涂料与胶黏剂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常用成膜物质的结构、特性、合成原理等基本知识;2.运用涂料与胶黏剂合成与复配的基本原理、方法等一般规律,具有设计实用性新型涂料与胶黏剂配方的能力;3.掌握基本的涂料与胶黏剂配制的创新方法,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配方设计与分析思想,了解涂料与胶黏剂生产过程中,国家有关的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等政策和制约因素;5.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典型涂料与胶黏剂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6.了解涂料与胶黏剂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其他教学环节(课外教学环节、要求、目标)1.作业+实验:(课外16学时)(1)涂料与胶黏剂的配方解析及实验:(2)涂料与胶黏剂的性能测试与分析;(3)涂料与胶黏剂相关标准的检索。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作业、自学、资料检索及涂料与胶黏剂性能测验等教学手段和形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涂料与粘合剂》教学大纲

《涂料与粘合剂》教学大纲

《涂料与粘合剂》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涂料与粘合剂》(Coating and Adhesives)课程号(代码):300043020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涂料与粘合剂》课程是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必要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选修的专业课。

它是以有机化学为基础,建立在高分子化学理论基础上的一门应用性质的科学。

《涂料与粘合剂》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涂料与粘合剂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涂料与粘合剂的组成与性能、主要施工工艺、性能检测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首先应掌握主要涂料品种的反应原理,所用原料和配料比,影响形成反应的因素以及生产的操作工艺;其次应掌握一些特殊功能的涂料品种与一般的涂装技术基础;对所学涂料品种的性能测试方法和安全技术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此外了解各种粘合机理及常见的粘合剂。

培养学生从事涂料与粘合剂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的技术与科研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1)毕业要求 1,分指标点1.4和1.5;(2)毕业要求2,分指标点2.2和2.3;(3)毕业要求3,分指标点3.4;(4)毕业要求6,分指标点6.3;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红字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3学时)简要介绍涂料的定义和作用,涂料的发展方向。

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建立整体概念。

了解涂料的分类方法,及各组分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涂料的成膜机理要点:涂料的定义、涂料工艺的定义、涂料性能、涂料的作用课程学习的目的、方法、要求涂料的分类,涂料的命名、涂料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了解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助成膜物质和挥发物质;物理成膜方式和化学成膜方式。

第二章酚醛树脂涂料(3学时)从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出发,使学生掌握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了解酚醛树脂形成反应的影响因素,掌握酚醛树脂涂料的合成配方及生产工艺。

涂料与涂装教学大纲

涂料与涂装教学大纲

涂料与涂装教学大纲一、引言涂料与涂装是工业制造与装饰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涂料与涂装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涂料的基本性质、涂装工艺和技术,以及涂料与涂装在工业和装饰领域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涂料的基本性质2、1涂料的定义和组成3、2涂料的分类和命名4、3涂料的基本性质及检测方法5、涂装工艺和技术6、1表面处理技术7、2底漆喷涂技术8、3面漆喷涂技术9、4特殊涂装工艺和技术10、涂料与涂装的应用领域11、1工业制造领域中的应用12、2建筑装饰领域中的应用13、3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1、理论授课:介绍涂料的基本性质、涂装工艺和技术、涂料与涂装的应用领域等相关知识。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涂料与涂装的实际应用技能。

3、教学资源:提供相关教材、课件、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四、课程评估和考核方式1、课程评估:通过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考核方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等,以全面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结语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涂料与涂装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涂料的基本性质、涂装工艺和技术,以及涂料与涂装在工业和装饰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具涂料涂装工艺探讨在家具制造过程中,涂料涂装工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为家具表面覆盖一层或多层涂料,可以保护木材、增强美观度、提高耐久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家具涂料涂装工艺的材料准备、工艺流程、关键工艺、质量控制及结论。

一、材料准备家具涂料涂装工艺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1、涂料:水性漆、油性漆、UV漆等,根据家具材质和涂装需求进行选择。

2、涂装工具:漆刷、漆辊、砂纸、砂轮等,用于涂抹和打磨涂料。

《涂料》课程标准

《涂料》课程标准

《涂料》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1.本课程的性质《涂料》课程是我院化学工程系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分析精细化工专业领域的典型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知识、素质的基础上确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对涂料的基本认知、典型涂料产品的原料认识、涂料生产和检测主要设备、典型涂料产品的配制、涂料的性能检测、生产操作及控制,生产异常现象及故障排除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本课程以白乳胶涂料生产项目为教学载体,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与精细化工企业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切身感受“安全、健康、环境、质量”(SHEQ)的企业管理要求,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认真细致和踏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综合职业素养。

2.本课程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从事典型精细化学品涂料的生产操作、工艺控制及故障处理的综合工作能力,本课程也是培养学生从事精细化工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工作所需核心技能的课程之一,因而本课程对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构成重要支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的职业核心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语言表达、与人沟通、外语应用、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

专业能力目标是能够认识涂料基本组成、能够正确配制涂料、能够正确操作研磨分散一体机等生产和检测设备、能够规范地进行生产操作及控制,能够分析并解决反应中出现的问题,理解“SHEQ”(安全、健康、环保、质量)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管理理念。

社会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料查阅、方法应用的能力,安全、责任、经济、环保、创新的意识和工程观点。

3.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关系《涂料》学习领域课程是在前面已学课程《基础化学》、《物理化学》《流体输送与传热》、《高聚物生产技术》等课程内容的综合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料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涂料化学课程编号:0903017D
考核方式:考查学时/学分:32/2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课程类别/性质:专业特色课/选修课
一、课程定位:
涂料化学是高等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的专业选修课,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涂料化学的相关知识的基本理论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的任务学习必要的涂料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通过与课程相结合的实验,使学生掌握有关涂料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反应和基本实验技术,为毕业生在工作上进一步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课程的教育内容是专业教育,隶属于专业特色课,定位于专业基础知识领域的一般知识单元。

二、课程间相互关系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后续课程:材料表面技术
相关课程间衔接及互补关系:涂料化学课程内容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知识的提升和深化,是材料表面技术等课程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
1.知识培养目标
(1)学习涂料的组成及各组成物在涂料中的作用;
(2)掌握涂料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涂料的机械性质及常见的缺陷;
(4)了解涂料的性能检测及评价方法;
(5)掌握常见的各种类型功能涂料的使用环境分析;不同类型的功能涂料性能的评价及应用。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初步具备应用化学工程师的基本意识和能力。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
1. 绪论(4学时)
涂料的概念、涂料的发展、涂料工业的特点、涂料化学所涉及的内容。

2. 涂料常用原料(4学时)
醚酯及冰点、闪点和油度、涂料树脂中常用的有机化合物。

3.涂料高分子物理和化学基础(4学时)
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

4. 涂料的组成及分类(4学时)
涂料的组成及作用、涂料的分类。

5. 涂料的流变性(4学时)
液体的流变性、流变性对涂料的质量的影响、涂料的组成对流变性的影响、与涂料流变性有关的漆膜弊病。

6. 涂料中的表面化学(6学时)
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与涂料的质量、表面活性剂、降低涂料表面张力的途径、湿膜的流平、由表面张力引起的漆膜弊病。

7. 溶剂(4学时)
溶剂的分类、溶剂的挥发性、高分子溶液、涂料中溶剂的作用、一些成膜聚合物常用的溶剂、因溶剂选用不当而引起的漆膜弊病。

8.颜料(2学时)
颜料的作用与性质、颜料的吸油量和颜料体积浓度、涂料中颜料的选择。

五、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涂料基础》,姜英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涂料化学》,周强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涂料化学》,周强,化学工业出版社
《涂料化学》,洪啸吟,科学出版社
六、授课方式
教学以课堂教学、老师讲授为主,开展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占40%,期末占60%,成绩为五级分制,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九、其它说明
制定人:王晓丹审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