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人际交往题

合集下载

第6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

第6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

家长?
重要他人
恋人?
朋友?
老师?
19
二、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20
1、自卑心理与闭锁心理

表现:
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感到惭愧、畏缩甚至 灰心,缺乏独立主见。为人孤独,不愿与人交 往。

原因:
深层的心理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自我评价过低;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冲突。

调节:
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客观评价自我; 修正理想自我; 接纳自己的缺点; 积极自我暗示;学会自我鼓励与肯定; 扩大自我的“开放区域”; 进行实践锻炼。




好朋友的价值
心理健康:好朋友胜过好的心理医生
14
每个人都有快乐和忧愁,快乐与朋友分享 会更快乐,忧愁向朋友倾诉就会减轻,倾诉的
过程就是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紧张的过程。
如果缺乏必要的交往会导致心理负荷过重。
15
一个普通的朋友从未看过你哭泣。
一个真正的朋友有双肩让你的泪水湿尽。
一个普通的朋友会带瓶葡萄酒参加你的派对。 一个真正的朋友会早点来帮你准备为了帮你打扫而晚点走。 一个普通的朋友讨厌你在他睡了后打来。 一个真正的朋友会问为什么现在才打来。
测试结果

测查结果的解释: 28 个问题,选“是”的打“ √ ”,计 1 分;选 “非”的打“X”,计0分。 总分在 0 ~ 8 分之间,说明你在与朋友相处上的 困扰较少。你善于与朋友相处,人缘很好,获 得许多人的好感与赞同。 总分在9—14分之间,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 度的困扰。 总分是在 15—28 分之间,表明你在同朋友相处 上的行为困扰较严重。 总分超过 20 分,则表明你的人际关系的行为困 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10)极易受窘。( )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张厚璨指导语:请仔细阅读下面每一道题,以下把对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体验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为六个等级,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判断该描述与你的符合程度,从选项中选择一个与你情况相符的数字,并在适合的数字上打“√”.你的回答仅供研究所用,不涉及任何个人评价,请放心作答,谢谢你的支持!请在符合的选项上打“√”1~6表示;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1 参加一个新的集会,你通常会结识很多人. 1 2 3 4 5 62 你从不欺骗任何人。

1 2345 63 你总是为别人考虑的比较多. 1 2 345 64 你答应别人的事一定会做到。

1 2 3 45 65 当你描述一件事情是,别人通常都能正确理解你的意思 1 2 3 4 5 6。

6 他人借了你的钱,忘了归还,你会很介意。

1 2 3 4 5 67 假如有人邀请你参加一次活动、一次比赛,或者在晚会上请你表演节目,你通常会欣然接受. 1 2 3 4 5 68 你总是别人依赖的对象。

1 2 3 4 5 69 你与朋友通常都能保持数年之久的联系。

1 2 3 4 5 610 当你出现问题时,通常会找到自己信赖的朋友帮忙解决。

1 2 3 4 5 611 你只喜欢与同你谈得来的人接近.1 2 3 4 5 612 当有人对你不友好时,你常常可以找到恰当的对策。

1 2 3 4 5 613 你与别人的友谊发展,通常都是你采取主动态度. 1 2 3 4 5 614 在老师面前,你总是感到紧张,不知所措。

1 2 3 4 5 615 你通常不会受到别人对你的看法或说法的影响。

1 2 3 4 5 616 你嫉妒你周围那些超越你的人.1 2 3 4 5 617 你觉得你有责任分担朋友的忧愁。

1 2 3 4 5 618 当你与朋友出现分歧时,你通常坚持自己要做的事。

1 2 3 4 5 619 朋友经常称赞你有幽默感. 1 2 3 4 5 620 你对某人不满时,总想报复. 1 2 3 4 5 621 你觉得获得别人的称赞和关注很困难。

增进关系的36个问题

增进关系的36个问题

增进关系的36个问题导言相互理解和良好的沟通是增进关系的基本前提。

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遇到与他人相互不熟悉或关系较为薄弱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增进关系。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心理学家阿琳达·布朗(Arlinda J. Brrown)在2015年提出了一套共36个问题的问题列表,用以通过深入的交谈帮助两个人之间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

下面将介绍这36个问题,并给出适用于不同情况的使用技巧。

问题列表下面是增进关系的36个问题:1.你尽可能全面而真实地向对方介绍自己。

2.你以前是否经历过和对方类似的情感伤痛?3.你心目中的最好的经历是什么?4.你梦寐以求的愿望是什么?5.你你觉得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6.你的家人和朋友对你的重要性有多大?7.你和母亲的关系如何?为什么?8.你和父亲的关系如何?为什么?9.你和兄弟姐妹的关系如何?10.你和朋友的关系如何?11.你的童年生活如何?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12.你学会爱的方式是什么?13.你在情感方面有哪些心理创伤或痛苦?14.你曾经受过的最大伤害是什么?15.你对自己的伴侣有什么期望?16.你想和对方一起度过怎样的日子?17.你和对方的关系对你们各自的生活有什么意义?18.你觉得自己和对方之间有什么障碍需要克服?19.你喜欢给予对方什么样的支持?20.你喜欢接受对方的什么样的支持?21.你对自己的哪个方面感到更没有信心?22.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中最缺少什么?23.你觉得自己对牺牲做出了哪些?有否后悔?24.你觉得自己所做出的最积极的改变是什么?25.你曾经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给你带来了什么?26.你是什么时候最感到自己真正地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27.你喜欢记忆之旅吗?28.你对自己的重要性有多大?29.讲述你的生活故事。

30.你梦见过自己的未来吗?31.你希望什么时候死?32.你觉得有什么东西是和你不能开玩笑的?33.你认为“自由”和“安全”之间的平衡是什么?34.你觉得与对方交流时最重要的是什么?35.你觉得自己和对方的关系如何发展的?36.总结你与对方交流的心情。

6 人际交往题

6 人际交往题

第六章人际交往一、单项选择题1、(A)是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A、人际交往B、人际关系C、人际吸引D、人际冲突2、(B)是指人与人通过直接交往(包括沟通和其它各种形式的交流)过程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情感联系。

A、人际交往B、人际关系C、人际吸引D、人际冲突3、“印度狼孩”的案例说明(C)。

A、人际交往影响人的身心健康B、人际交往对于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C、人际交往是个性发展与人格健全的必经之路D、人际交往具有有限性4、“三只小猪”的故事说明(A)A、人际交往影响人的身心健康B、人际交往对于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C、人际交往是个性发展与人格健全的必经之路D、人际交往具有有限性5、(A)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势效应6、(B)是指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势效应7、(C)是指我们在对别人做出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势效应8、江南一代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北方人则被认为是性情豪爽、胆大正直的。

这种心理效应被称为(D)。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9、(D)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势效应10、(B)是指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A、首因效应B、投射效应C、晕轮效应D、定势效应11、(C)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儿童人际交往问题

儿童人际交往问题

《儿童人际交往问题》1. 儿童人际交往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

有的孩子像勇敢的探险家,主动出击。

比如小明,刚到新班级,就大方地跟周围同学打招呼,分享自己的小零食,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一片,这是不是很棒?2. 可有些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像害羞的小蜗牛。

像小美,在课间休息时,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看着其他小朋友玩耍,不敢上前参与,她心里是不是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3. 还有的孩子在朋友相处时像个小霸王。

像小刚,玩游戏的时候非得按自己的规则来,不同意就发脾气,这样的做法怎么能留住朋友呢?4. 儿童之间的友谊有时像脆弱的小花朵。

小莉和小萱本来是好朋友,就因为一次小误会,小莉抢了小萱的铅笔,两人就开始冷战,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多可惜呀!5. 有些孩子在群体中像个局外人。

比如小晨,班级组织活动,大家都分组讨论得热火朝天,他却不知道怎么融入,只能干瞪眼,他难道不想像其他孩子一样开心地参与吗?6. 儿童交往中也会有像小太阳一样温暖的孩子。

像小阳,同学摔倒了,他马上跑过去扶起,还安慰人家,这样的孩子谁不喜欢呢?7. 不过有的孩子像个闷葫芦。

像小宇,别人跟他说话,他总是嗯嗯啊啊,不多说一句,时间长了,朋友们会不会觉得他很无趣呢?8. 孩子之间的交往也可能像一场拔河比赛。

比如在争夺小组组长的时候,两个孩子都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这样的竞争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关系呢?9. 有些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像个跟风的小尾巴。

像小琪,总是跟着别人的想法走,没有自己的主见,这样能真正交到知心朋友吗?10. 还有像小法官一样的孩子在人际交往里。

比如小泽,看到朋友之间有矛盾,就会站出来公平地评判,可有时候也会不小心得罪人,他这样做是对是错呢?结论:儿童人际交往问题多种多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挑战。

我们要关注孩子们的交往情况,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交往方式,让他们在人际交往的大舞台上,既能展现自己的魅力,又能收获真挚的友谊,健康快乐地成长。

人际交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人际交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人际交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沟通障碍:●问题:表达不清、理解不准确、对话中出现误解。

●解决方法:提高沟通技巧,学会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积极倾听对方的观点,通过反馈确认自己是否正确理解了对方的意图;对于复杂或敏感话题,采用开放式提问和同理心来增进理解和共识。

2.冲突与矛盾:●问题:意见不合、利益冲突、价值观差异等导致关系紧张。

●解决方法: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情绪化的反应;尝试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及时展开有效沟通,明确表述自己的立场和期望,并尊重他人的权益;必要时,引入第三方进行调解。

3.信任缺失:●问题:承诺未兑现、秘密泄露、行为不一致等导致信任受损。

●解决方法:建立诚信意识,言行一致,做到言出必行;保护他人隐私,赢得信任;在信任受到损害后,通过长期稳定的行为表现重建信任。

4.社交恐惧或自闭倾向:●问题:害怕社交场合,难以融入集体,自我封闭。

●解决方法:逐步面对并克服恐惧,可以从参加小型活动开始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学习社交技巧,提升自信;如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5.人际关系界限不明:●问题:过度干涉他人生活,或者对他人的侵犯行为过于忍让,导致边界模糊。

●解决方法:树立个人边界意识,明确告知他人你的需求和底线;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边界,避免过度侵入;学会婉转拒绝,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6.情感交流不足:●问题:感情疏远,互动减少,无法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

●解决方法:主动关心他人,增加情感互动,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和内心感受;多开展共同兴趣爱好或活动,增强联系;定期进行深度交谈,增进心灵上的沟通。

7.社交技巧不足:●问题:在各种社交场合显得不自在、不善言辞或缺乏自信。

●解决方法:学习和练习基本的社交礼仪与沟通技巧,例如微笑、眼神交流、适时赞美他人等;参加培训课程或阅读相关书籍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通过模拟对话和真实场景实践来增强自信心。

8.团队协作困难:●问题:团队成员之间存在角色冲突、职责不明晰或合作态度消极。

人际交往问题心理辅导案例分享

人际交往问题心理辅导案例分享

人际交往问题心理辅导案例分享人际交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困扰与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几个实际案例,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来帮助解决人际交往问题。

一、沟通障碍与自卑感小明是一个内向而缺乏自信的学生。

他总是害怕和人交谈,并且总觉得自己说话做事都比别人差。

这种自卑感让他在班级中孤立了很长时间。

经过心理辅导师的引导,他意识到自己在沟通时过于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而产生了压力和焦虑。

为了帮助小明改善这种情况,心理辅导师建议他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接受自己: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包括小明本身也不例外。

通过接受现实,尊重自己就可以逐渐摆脱困境。

2. 改变思维方式: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方面,并激发自身的潜力。

心理辅导师通过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以认可和鼓励的话语来帮助他改变自卑感。

3. 建立自信:要提高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需要从积极体验中获得自信。

心理辅导师建议小明尝试主动参加课堂讨论、社交活动等,逐渐增加自己的经验,并成功地克服沟通障碍。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小明逐渐克服了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难。

他不再因为说错话或做事不够完美而紧张和焦虑,开始拥有更多的朋友并取得了积极的人际关系。

二、冲突解决与争吵年轻夫妇小王和小李之间存在着频繁的争吵和冲突。

每次发生争执时,两个人都无法冷静地分析问题,并迅速陷入情绪化的争吵当中。

心理辅导师通过针对性训练帮助他们改善冲突解决能力:1. 学会倾听:双方应该学会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感受,理解他人立场的重要性。

心理辅导师通过角色扮演让小王和小李模拟冲突情景,并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倾听对方。

2. 控制情绪:争吵时,控制情绪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冷静下来之前,不要说出伤害别人感情的话语。

心理辅导师鼓励小王和小李通过深呼吸、暂时离开争论场合等方式控制自己的情绪。

3. 寻找共识:通过分析问题的本质,在沟通中寻找共同点并达成一致。

在心理辅导师的引导下,夫妇俩学会了采用妥协、合作等积极方式解决问题,确保彼此利益最大化而非互相攻击。

第六讲人际交往从心沟通

第六讲人际交往从心沟通

在课堂
➢ 3.睡前,对自己说:“加油,继续努力。”
➢ 4.回顾与体会
➢ 每天晚上自己的感受如何?
➢ 一周或一月下来感受如何?
2、尽可能满足他人自尊的需要 ①记住别人的名字和一些私人信息。 ②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3、密切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①给对方“特殊对待” ②适度的自我暴露 ③请对方帮小忙
4、出租你的耳朵,学会倾听
3. 发展个性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现个性成熟的人同 别人有良好、融洽的关系,他们可以 很好地理解别人,容忍别人的不足和 缺陷,能够对别人表示同情,具有给 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
交往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
获得自信与自尊,激发发展的动机 获得社会经验,促进社会化发展 获得他人的帮助,提高发展的效率
一、人际交往概述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 理上的关系。 从动态的角度说,它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 沟通和物质交换。 从静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 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 亦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生存的需要 避免寂寞的需要 获得赞同的需要 社会比较或获得确认的需要 个人成长的需要
★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 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 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 自己的 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 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 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 鹅形成了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它就 不 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 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也就 是说小鹅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首 因效应”现象,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之 中,而且同样存在于人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人际交往
一、单项选择题
1、(A)是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A、人际交往
B、人际关系
C、人际吸引
D、人际冲突
2、(B)是指人与人通过直接交往(包括沟通和其它各种形式的交流)过程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情感联系。

A、人际交往
B、人际关系
C、人际吸引
D、人际冲突
3、“印度狼孩”的案例说明(C)。

A、人际交往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B、人际交往对于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C、人际交往是个性发展与人格健全的必经之路
D、人际交往具有有限性
4、“三只小猪”的故事说明(A)
A、人际交往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B、人际交往对于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C、人际交往是个性发展与人格健全的必经之路
D、人际交往具有有限性
5、(A)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势效应
6、(B)是指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势效应
7、(C)是指我们在对别人做出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势效应
8、江南一代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北方人则被认为是性情豪爽、胆大正直的。

这种心理效应被称为(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9、(D)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势效应
10、(B)是指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A、首因效应
B、投射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势效应
11、(C)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从众效应
D、定势效应
12、(A)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

A、仰巴脚效应
B、近因效应
C、从众效应
D、定势效应
13、(C)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

A、人际交往
B、人际关系
C、人际吸引
D、人际冲突
14、“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

但是,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那么彼此交换后,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思想。

甚至,两种思想发生碰撞,还可以产生出两种思想之外的其他思想。

”萧伯纳的这句话说明了(B)的重要性。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冲突
15、西方有句谚语说:“上帝给我们一张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

”说明了(B)
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

A、沟通情境
B、听话的技巧
C、说话的技巧
D、身体语言
16、在批评别人时,为了达到较好效果,可以采用(C)。

A、开门见山法
B、拐弯抹角法
C、三明治法
D、暗示法
17、两位同学发生了冲突,其中一位同学说:“我还有点事情,我先走了。

”然后迅速离开了现场。

这种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法属于(A)。

A、回避
B、求和
C、决战
D、拖延
18、以下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法不恰当的是(C)。

A、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
B、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C、有了冲突就争论
D、换位思考
19、“戴高帽子”的游戏说明了(A)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A、赞美
B、批评
C、拒绝
D、倾听
20、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是每年的(C)。

A、10月10日
B、5月21日
C、5月25日
D、1月14日
21、(D)是指人与人之间互不接纳、互不相容的现象。

A、人际交往
B、人际关系
C、人际吸引
D、人际冲突
22、以下个性品质中,哪一项不是影响人际关系的积极品质(D)。

A、真诚
B、忠诚
C、幽默
D、虚假
二、多项选择题
1、人际交往的意义包括(BCD)
A、人际交往是成功的充要因素
B、人际交往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C、人际交往对于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D、人际交往是个性发展与人格健全的必经之路
2、“做人做到人人喜欢你,做事做到人人需要你”说明在大学阶段(AC)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A、专业技术
B、创新
C、人际交往
D、挫折应对
3、按照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以分为(ACD)三个层次。

A、合群
B、知己
C、喜欢
D、爱情
4、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包括(ABCD)。

A、外表容貌
B、接近与熟悉
C、个性品质
D、相似与互补
5、向别人表达赞美时,首先应把握以下原则(ABCD)。

A、真实、真诚
B、有具体例证
C、恰到好处
D、角度独到
6、人际冲突产生的原因包括(ABCD)。

A、个性心理特征
B、利益冲突
C、信息差异
D、报复冲突
三、判断题
1、从时间上看,人际关系在前,人际交往在后。

(×)
2、人际关系双方心理世界完全重合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
3、各种心理效应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是把“双刃剑”。

(√)
4、第一印象对人际交往影响巨大,不可改变。

(×)
5、近因效应在交往初期发挥了很大作用。

(×)
6、从众效应对大学生来说也有积极影响。

(√)
7、寂寞和孤独是相同的情绪体验。

(×)
8、要想克服寂寞,提高社交技巧是最基本的途径。

(√)
9、比起容貌和才能,个性品质的吸引力更加持久、稳定和深刻。

(√)
10、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有互补的特性都能产生人际吸引。

(×)
11、人际冲突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