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格测量评价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是评估儿童生长和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通过测量和评估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健康发展情况。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的常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身高测量:使用身高测量仪测量儿童的身高,通常要求儿童站立在直立测量仪上,头部贴紧仪器的垂直板,将测量仪滑动到头部顶端。
2. 体重测量:使用体重计测量儿童的体重,要求儿童脱掉外衣、鞋袜,站立在体重计上,保持平衡和放松状态,记录下体重数据。
3. 头围测量:使用软尺或测头带测量儿童的头围,将测量工具围绕儿童额头和后脑勺两侧,位置应在眉弓和耳垂的水平线上,记录下头围数据。
4. 胸围测量:使用软尺或胸围计测量儿童的胸围,测量位置应位于乳头水平线上,在儿童呼吸自然时将测量工具围绕胸部最突出的点,记录下胸围数据。
5. 生理发育评估:通过观察儿童的生理特征,如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如乳房发育、性器官发育等),来评估儿童的生理发育状况。
6. 运动发育评估:通过观察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发育情况,如平衡、协调能力、
行走、跑步等,来评估儿童的运动发育状况。
7. 智力发育评估:通过智力测验和认知能力测试,评估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如注意力、记忆力、直觉能力等。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可以帮助医生和健康专业人员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引言:儿童的体格生长是衡量儿童健康和发育情况的重要因素,也是判断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一个重要依据。
针对儿童的体格生长,医学界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本文将介绍儿童体格生长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讨论。
一、测量方法:1.身高测量:身高是儿童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儿童的身高测量需要在儿童站立姿势下进行,将测量尺沿着儿童头顶至脚底的中央垂直线上放置,并让儿童身体保持直立。
测量时,注意尺子的末端要与儿童身体完全接触,并确保测量时尺子与地面垂直。
此外,为了减少误差,测量时最好重复进行3次,并取平均值作为儿童的身高。
2.体重测量:体重是评价儿童体格生长的另一个关键指标。
儿童的体重测量通常需要在儿童脱离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采用体重秤进行测量。
测量时,要确保儿童裸露身体,没有穿鞋或者任何重物,同时身体要保持稳定。
同样地,为了减少误差,体重测量最好进行3次,并取平均值。
3.头围测量:头围是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头围测量需要使用软尺,并将软尺绕过婴幼儿的额骨突起和枕骨突起,放在耳朵上方和颞骨突起之间的最高部位。
同样地,为了减少误差,头围测量也最好进行3次,并取平均值。
4.胸围测量:胸围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胸围测量需要使用软尺,并将软尺绕过儿童胸部最丰满的位置,在胸部两侧贴合。
同样地,为了减少误差,胸围测量最好进行3次,并取平均值。
二、评价指标:儿童体格生长的评价主要通过体格生长曲线和百分位数来进行。
体格生长曲线是以年龄为横坐标,身高、体重、头围和胸围等指标为纵坐标,通过观察曲线的形状和斜率来判断儿童体格生长情况,通常根据曲线的形状分为正常、滞后和超前三种类型。
百分位数则是将儿童个体的各项指标与同龄儿童群体的平均值进行比较,通常用于评价儿童个体的体格生长情况,10%以下的百分位数表示该项指标偏低,90%以上的百分位数表示该项指标偏高。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1、身长(length)身长为头部、脊柱与下肢骨骼长度的总和。新生儿出生时仅50厘米。0~6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生后第2年身长共增长10厘米左右,以后儿童身高(height)每年增长值波动在5~7.5厘米左右。接近青春期儿童身高每年增长达8厘米左右,女童较男童略早开始2年。身高估算公式: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和民族、不同性别儿童体格生长增长值不相同,但生长的趋势基本相同。随年龄的增加,儿童体格生长指标的变化都有一定的模式,如身高、体重、心率、肺活量等。儿童体格的增长常用生长速率表达,即指单位时间内生长增长的数值,各儿童期生长速率是不相同的。
四、体格生长的评价
体格生长评价(assessmentof physical growth)是以正常儿童体格测量数据为标准,评价个体儿童或群体儿童体格生长所处水平及其偏离标准值的程度。对个体儿童而言,除判断其生长、营养状况外,还可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对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肥胖症、侏儒症、巨人症等进行筛选与诊断。对群体儿童而言,可以研究其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从预防角度早期发现某一群组儿童偏离正常生长模式的倾向,寻找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7~12月婴儿体重= 6(公斤)+月龄x 0.25
1~10岁儿童体重(公斤)=年龄 X2+7(或8)
3、头围(head circumference)新生儿出生时头围34厘米,1岁内增长迅速,上半年8厘米,下半年4厘米,1岁时达46厘米。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48厘米。若有头小畸形,提示脑发育不良;若头围过大,则要怀疑脑积水。
1.均值离差法(deviation method)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目的是通过测量和评估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为促进儿童的健康发育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儿童体格生长测量的目的、方法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儿童体格生长测量的目的儿童体格生长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追踪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早期发现和纠正生长迟缓、超重和肥胖等问题,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此外,儿童体格生长测量还可以为儿童发育评估、智力评估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儿童体格生长测量的方法1.测量身高:测量儿童的身高是了解其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和估算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是使用身高尺或身高仪等工具直接测量儿童的身高;估算测量是通过测量躺姿、坐姿或站姿的身高,然后根据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测量身高时,需注意儿童保持自然站立或坐立姿势,垂直于地面,额、肩、臀部和脚跟等部位贴紧垂直测量尺。
2.测量体重:测量儿童的体重是了解其体态和生长状态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量方法是使用称重秤等工具直接测量儿童的体重。
测量体重时,需注意儿童脱去外衣,光脚站立在称重秤上,并尽量保持平衡,避免身体摇晃。
3.测量头围:测量儿童的头围是了解其脑部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量方法是使用卷尺等工具围绕儿童头部最突出部位进行测量。
测量头围时,需注意卷尺紧贴头皮,且不可过紧或过松。
三、儿童体格生长评价指标1.身高评价:用于评价儿童的身高与同龄儿童的差异,常用的评价指标有身高标准差(SDS)和身高百分位数等。
身高标准差用于衡量儿童的身高与同龄儿童平均身高的差异程度,正常值为-2SD至+2SD;身高百分位数表示儿童身高在同龄儿童中所占的百分比,通常以3、10、25、50、75、90和97等百分位数来评价。
2.体重评价:用于评价儿童的体重与同龄儿童的差异,常用的评价指标有体重标准差(SDS)、体重指数(BMI)和体重百分位数等。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

+2s
中上
102.5 103.3 104.1 104.9 105.7 106.4 107.2
+3s
上
106.3 107.2 108.0 108.8 109.7 110.5 111.2
单项指标评价法的优点: 简单易行 测量技术易掌握 较客观
量具较方便、简单、便宜
该评价法的缺点: 只能用单项指标评价,不能对小儿体形做评价,也不能
➢ 生长水平 ➢ 生长速度 ➢ 匀称度
教学资料整理
• 仅供参考,
对发育动态作评价
要对儿童的体型作出综合评价需要使用多项指标评价
—— 身高别体重评价法
男童的身高体重表 (身高别体重)
身高 -3s -2s -1s 平均值 +1s +2s +3s
厘米 下
中下
中- (中位数) 中+
中上
上
……
118.0 16.1 17.9 118.5 16.2 18.0 119.0 16.4 18.2 119.5 16.6 18.4
常用的身长(高)计算公式 2 ~ 12岁儿童身高(cm)= 年龄(岁)×7 + 77
头围、牙齿
➢ 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 牙齿:是临床常用的观察指标,也是骨 成熟的一个主要指标。
(口腔保健科专题)
三、体格生长的测量(托幼机构)
1、常用测量指标:体重、身高 2、常用指标的测量及注意事项:
常用指标的测量及注意事项
❖ 儿童营养不良包括: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 此类小儿应列入体弱儿管理
体格发育评价注意事项:
1、准确计算年龄到“月” 2、准确测量(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
量部位) 3、使用国家统一推荐使用的评价标准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ppt

WHO 3—7岁女孩年龄体重表
(不同性别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年龄 -3s -2s -1s 平均值 +1s +2s +3s
年月 下
中下 中- (中位数) 中+ 中上
上
3 0 9.7 11.2 12.6 14.1 16.1 18.0 20.0 3 1 9.8 11.3 12.8 14.3 16.3 18.3 20.2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宣布了最新的 “国际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3、常用体格发育评价的指标
多项指标综合评价:按身高的体重、三个指 标的 综合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评价儿童营养状况的三个 主要指标:按年龄的体重
按年龄的身高(长) 按身高的体重
4、体格发育评价方法
……
WHO 3—7岁男孩年龄身高表
年龄 -3s -2s -1s 平均值 +1s +2s
年月 下
中下
中- (中位数) 中+
中上
3 0 83.5 87.3 91.1 94.9 98.7 102.5 3 1 84.1 87.9 91.8 95.6 99.5 103.3 3 2 84.7 88.6 92.4 96.3 100.2 104.1 3 3 85.2 89.2 93.1 97.0 101.0 104.9 3 4 85.8 89.8 93.8 97.7 101.7 105.7 3 5 86.4 90.4 94.4 98.4 102.4 106.4 3 6 86.9 91.0 95.0 99.1 103.1 107.2 ……
2、体格生长评价的标准
生长发育评价标准是儿童保健、儿科临床不可或 缺的工具,也是评估人群总体健康状况、制订相 关政策和干预计划的重要依据。
儿童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右侧眉弓上缘,左手中、食指固定软尺于枕骨粗隆,手掌稳定头部,右手将软尺紧贴头皮(避开发辫,分
开头发)经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
2
软尺左右对称,不能打折
1
准确读数至0.1cm
1
测量后
测量完毕交回家属并感谢配合
1
操作熟练
1
评价小儿体重发育水平
3
评价小儿身长发育水平
3
评价小儿头围发育水平
儿童体格生长指标测量评分标准
考生总得分
项目
内容
标准分
得分
操作前准备
洗手、戴帽子、口罩。
1
核对患儿姓名、性别、年龄。
2
向患儿家属交代测量目的
2
确认婴儿为空腹或进食后2小时且已排空大小便
2
测量室内环境温暖,室温保持在22—24℃
2
检查物品准备:体重秤、婴儿身长测量器、软尺、皮褶卡、垫布、包被、干净纸尿裤
1
扶至坐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测量者位于婴儿左侧
1
左手拇、食指间距3cm,捏起左上臂肩峰至鹰嘴连线中点处皮肤与皮下脂肪,使之与肌肉分离,皮褶方向与上臂长袖平行
2
右手用皮褶卡将钳板插入捏起的皮褶两边至底部钳住,使上下刻度线对齐
1
准确读数至0.5cm
1
头围
已脱去帽子及解开发辫
1
协助抱至坐位,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
3
计算BMI
4
综合评价
手法轻柔,爱护婴儿
2
随时注意给婴儿保暖
1
用柔和语言安抚婴儿
1
测量数字记录及时准确
2
操作前后衣物整理妥当
1
1
注意手温暖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

上
3 0 9.7 11.2 12.6 14.1 16.1 18.0 20.0 3 1 9.8 11.3 12.8 14.3 16.3 18.3 20.2
……
17
WHO 3—7岁男孩年龄身高表
年龄 -3s -2s -1s 平均值 +1s +2s
年月 下
中下
中- (中位数) 中+
中上
3 0 83.5 87.3 91.1 94.9 98.7 102.5 3 1 84.1 87.9 91.8 95.6 99.5 103.3 3 2 84.7 88.6 92.4 96.3 100.2 104.1 3 3 85.2 89.2 93.1 97.0 101.0 104.9 3 4 85.8 89.8 93.8 97.7 101.7 105.7 3 5 86.4 90.4 94.4 98.4 102.4 106.4 3 6 86.9 91.0 95.0 99.1 103.1 107.2 ……
3 1 9.9 11.5 13.2 14.8 16.6 18.5 20.3
3 2 10.0 11.7 13.3 15.0 16.8 18.7 20.5
3 3 10.1 11.8 13.5 15.2 17.0 18.9 20.7
3 4 10.2 11.9 13.6 15.3 17.2 19.1 21.0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
.
1
一、小儿体格生长的特点
1、体重、身长(高)增长速率各时期不同 2、身体各部分长度比例随年龄而不同 3、各器官发育不平衡 4、生长的个体差异
2
二、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3
体重
为各器官、系统、体液重量的总和,是体格 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体格测量评价中位数法、标准差法和Z评分法1、例题:经测量,得知某3岁9个月女孩的身高是0.85m,体重是11.5kg。
又已知0.85cm高女孩体重的中位数是11.6kg,标准差是1kg。
3岁9个月女孩体重的中位数是15.5kg,标准差是1.6kg,身高的中位数是99.8cm,标准差是4cm。
2、请用中位数法、标准差法和Z评分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评价,并作出综合评价。
三种类型A.年龄别身高(HT/A)B.身高别体重(WT/HT)C.年龄别体重(WT/A)难点一如何在题目中找到这三个概念所相应的值营养状况的类型年龄别身高(HT/A)偏低A.当你的孩子比同年龄的孩子要矮这说明什么?孩子是发育迟缓,表示慢性的长期的营养不良。
B.身高别体重(WT/HT)偏低当你的孩子比同高度的孩子要轻这说明什么?孩子是消瘦,表示急性的营养不良。
年龄别体重(WT/A)偏低C.当你的孩子比同年龄的孩子要轻这说明什么?孩子是体重不足。
某3岁9个月女孩的身高是0.85m,体重是11.5kg。
又已知0.85cm 高女孩体重的中位数是11.6kg,标准差是1kg。
3岁9个月女孩体重的中位数是15.5kg,标准差是1.6kg,身高的中位数是99.8cm,标准差是4cm。
请找出分别找出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和身高别体重的中位数和标准差三种类型的关系年龄别身高中位数:99.8cm,标准差:4cm年龄别体重中位数:15.5kg,标准差:1.6kg身高别体重中位数:11.6kg,标准差:1kg凡是年龄别体重有问题的都是急性的,身高别体重有问题的就是慢性的三个评价中,只要年龄别身高偏低了,那么综合评价都评价成慢性营养不良。
三种评价中,只有Z评分法才能评价营养过剩的情况,其余两种都只能评价营养不良。
程度的计算和评价中位数百分比法标准差法Z评分法中位数百分比法中位数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它是将一组数据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然后取其中间的数。
其意义是无论数据怎么变化都是在这个数据周围上下波动。
而中位数百分比就是与中位数偏离的程度。
公式:(实测值÷中位数)×100%经测量,得知某3岁9个月女孩的身高是0.85m,体重是11.5kg。
又已知0.85cm 高女孩体重的中位数是11.6kg,标准差是1kg。
3岁9个月女孩体重的中位数是15.5kg,标准差是1.6kg,身高的中位数是99.8cm,标准差是4cm。
算出该男孩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和身高别体重的中位数百分比。
年龄别体重(11.5÷15.5)×100%=74.2%年龄别身高(85÷99.8)×100%=85.2%身高别体重(11.5÷11.6)×100%=99.1%难点二标准差法标准差就是划分实际数据与中位数偏差的等级。
公式1:正常:(中位数-1SD)~(中位数+1SD)轻度:(中位数-1SD)~(中位数-2SD)中度:(中位数-3SD)~(中位数-2SD)重度::-∞~(中位数-3SD)解题思路:分别算出正常、轻、中、重等范围,然后看看实际值是处于哪个范围。
有些题目会要你指出中等、中下等和下等范围公式2:中等:(中位数-1SD)~(中位数+1SD)中下等:(中位数-1SD)~(中位数-2SD)下等:-∞~(中位数-2SD)←经测量,得知某3岁9个月女孩的身高是0.85m,体重是11.5kg。
又已知0.85cm高女孩体重的中位数是11.6kg,标准差是1kg。
3岁9个月女孩体重的中位数是15.5kg,标准差是1.6kg,身高的中位数是99.8cm,标准差是4cm。
分别算出体重不足、发育迟缓和消瘦的各个范围←1、体重不足(即年龄/体重)←正常体重范围:(15.5-1.6)~(15.5+1.6),即13.9kg~17.1kg←轻度体重不足范围:(15.5-2×1.6)~(15.5-1.6),即12.3kg~13.9kg ←中度体重不足范围:(15.5-3×1.6)~(15.5-2×1.6),即10.7kg~12.3kg ←重度体重不足范围:-∞~(15.5-3×1.6),即-∞~10.7kg←该对象的体重是11.5kg,属于中度体重不足。
←2、发育迟缓(即年龄/体重)←正常身高范围:(99.8-4)~(99.8+4),即95.8cm~103.8cm←轻度发育迟缓范围:(99.8-2×4)~(99.8-4),即91.8cm~95.8cm ←中度发育迟缓范围:(99.8-3×4)~(99.8-2×4),即87.8cm~91.8cm ←重度发育迟缓范围:-∞~(99.8-3×4),即-∞~87.8cm←该对象的身高是85cm,属于重度发育迟缓。
←3、消瘦←正常体重范围:(11.6-1)~(11.6+1),即10.6kg~12.6kg←轻度体重不足范围:(11.6-2×1)~(11.6-1),即9.6kg~10.6kg←中度体重不足范围:(11.6-3×1)~(11.6-2×1),即8.6kg~9.6kg ←重度体重不足范围:-∞~(11.6-3×1),即-∞~8.6kg←该对象的体重是11.5kg,属于不存在消瘦。
←4、综合评价←该对象存在长期重度的营养不良注意要点在作标准差题目时要注意题目是怎么问的:是要求你计算中等、中下等和下等范围还是要求你计算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范围。
一般来讲,除非题目明确地要求你计算中等、中下等和下等范围,其他的一律是计算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范围。
Z评分法公式:(实测值-中位数)÷标准差标准:<-2:不良,【-2,2】正常,>2:超标。
经测量,得知某3岁9个月女孩的身高是0.85m,体重是11.5kg。
又已知0.85cm 高女孩体重的中位数是11.6kg,标准差是1kg。
3岁9个月女孩体重的中位数是15.5kg,标准差是1.6kg,身高的中位数是99.8cm,标准差是4cm分别算出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和身高别体重的Z评分1、年龄别体重(11.5-15.5)÷1.6=-2.5<—2,该对象为轻体重2、年龄别身高(85-99.8)÷4=-3.7<-2,该对象发育迟缓3、身高别体重(11.5-11.6)÷1=-0.1,在[-2,2]区间,该对象不存在消瘦注意不同方法的评价话语标准差法:年龄别体重——>体重不足,年龄别身高——>发育迟缓,身高别体重——>消瘦;Z评分法:年龄别体重——>低体重,年龄别身高——>发育迟缓,身高别体重——>消瘦;中位数百分比法:都是用营养不良。
答题样式一、用中位数法评价公式:(实测值÷中位数)×100%1、年龄别体重已知:3岁9个月女孩体重的中位数是15.5kg,该对象的体重是11.5kg,所以年龄别体重的中位数百分比是:(11.5÷15.5)×100%=74.2%,属于中度营养不良。
2、年龄别身高已知:3岁9个月女孩身高的中位数是99.8cm,该对象的身高是85cm,所以年龄别身高的中位数百分比是:(85÷99.8)×100%=85.2%,属于中度营养不良。
一、用中位数法评价已知:已知0.85cm高女孩体重的中位数是11.6kg,该对象体重是11.5,所以身高别体重的中位数百分比是:(11.5÷11.6)×100%=99.1%,属于营养适宜。
评价:该对象存在长期中度营养不良。
二、用标准差法评价1、年龄别体重正常体重范围:(15.5-1.6)~(15.5+1.6),即13.9kg~17.1kg轻度体重不足范围:(15.5-2×1.6)~(15.5-1.6),即12.3kg~13.9kg中度体重不足范围:(15.5-3×1.6)~(15.5-2×1.6),即10.7kg~12.3kg 重度体重不足范围:-∞~(15.5-3×1.6),即-∞~10.7kg该对象的体重是11.5kg,属于中度体重不足。
二、用标准差法评价2、年龄别身高正常身高范围:(99.8-4)~(99.8+4),即95.8cm~103.8cm轻度发育迟缓范围:(99.8-2×4)~(99.8-4),即91.8cm~95.8cm中度发育迟缓范围:(99.8-3×4)~(99.8-2×4),即87.8cm~91.8cm重度发育迟缓范围:-∞~(99.8-3×4),即-∞~87.8cm该对象的身高是85cm,属于重度发育迟缓。
二、用标准差法评价3、身高别体重正常体重范围:(11.6-1)~(11.6+1),即10.6kg~12.6kg轻度体重不足范围:(11.6-2×1)~(11.6-1),即9.6kg~10.6kg中度体重不足范围:(11.6-3×1)~(11.6-2×1),即8.6kg~9.6kg重度体重不足范围:-∞~(11.6-3×1),即-∞~8.6kg该对象的体重是11.5kg,属于不存在消瘦。
二、用标准差法评价4、综合评价该对象存在长期重度的营养不良三、用Z评分法评价公式:(实测值-中位数)÷标准差1、年龄别体重:(11.5-15.5)÷1.6=-2.5<—2,该对象为轻体重2、年龄别身高:(85-99.8)÷4=-3.7<-2,该对象发育迟缓3、身高别体重:(11.5-11.6)÷1=-0.1,在[-2,2]区间,该对象不存在消瘦综合评价:该对象存在长期营养不良练习:已知4岁男孩体重中位数值20.3kg,标准差1.5kg,身高中位数值1.08m,标准差0.03m。
0.98m身高男孩的体重中位数23kg,标准差0.9kg。
实测某4岁男孩身高0.98m,体重18.3kg。
请分别用中位数法、标准差法(指出中等、中下等和下等的范围)和Z评分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评价,并指出他是存在急性的营养不良还是慢性营养不良。
一、用中位数法评价公式:(实测值÷中位数)×100%1、年龄别体重已知4岁男孩体重中位数值20.3kg,该男孩的体重是18.3kg(18.3÷20.3)×100%=90%,评价:在60~74的范围内,属于正常2、年龄别身高已知4岁男孩身高中位数值1.08m,该男孩的身高是0.98m(0.98÷1.08)×100%=91%,评价:在小于90~94的范围内,轻度发育迟缓一、用中位数法评价3、身高别体重1.08m身高男孩的体重中位数23kg,标准差0.9kg,该男孩的体重是18.3kg (18.3÷23)×100%=79%,评价:在70~79的范围内,属中度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