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格测量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是评估儿童生长和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通过测量和评估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健康发展情况。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的常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身高测量:使用身高测量仪测量儿童的身高,通常要求儿童站立在直立测量仪上,头部贴紧仪器的垂直板,将测量仪滑动到头部顶端。

2. 体重测量:使用体重计测量儿童的体重,要求儿童脱掉外衣、鞋袜,站立在体重计上,保持平衡和放松状态,记录下体重数据。

3. 头围测量:使用软尺或测头带测量儿童的头围,将测量工具围绕儿童额头和后脑勺两侧,位置应在眉弓和耳垂的水平线上,记录下头围数据。

4. 胸围测量:使用软尺或胸围计测量儿童的胸围,测量位置应位于乳头水平线上,在儿童呼吸自然时将测量工具围绕胸部最突出的点,记录下胸围数据。

5. 生理发育评估:通过观察儿童的生理特征,如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如乳房发育、性器官发育等),来评估儿童的生理发育状况。

6. 运动发育评估:通过观察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发育情况,如平衡、协调能力、
行走、跑步等,来评估儿童的运动发育状况。

7. 智力发育评估:通过智力测验和认知能力测试,评估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如注意力、记忆力、直觉能力等。

儿童体格测量和评估常规可以帮助医生和健康专业人员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儿童体格检查的方法

儿童体格检查的方法

儿童体格检查的方法儿童体格检查是儿童健康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儿童身体生长和健康发展情况的评估和监测。

儿童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上臂围等指标的测量,以及听诊、触诊、视诊等方法的运用。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儿童体格检查的方法。

一、测量身高1.准备工作在进行儿童身高测量前,我们需要先清除孩子身上的厚衣服和鞋子,使其光脚站立于身高仪的正中央。

身高仪旁应有一平坦的墙面或平面作为支撑,使身高测量结果准确无误。

2. 测量方法①要遵循从公元1979年开始实施的WHO儿童和青少年生长标准的测量方法,即使用可收缩的悬挂垂直杆,保证儿童的头、肩、臀、膝盖和脚踝与身高仪垂直贴合,并轻轻压住托板使其平稳不晃动,记录儿童测量值。

②对儿童测量时,应尽量减少误差。

测量前,儿童要站得直,双脚紧贴着身高仪上的脚垫,双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3. 食品、营养和医学应用研究所(CFNRI)认为,在测量儿童身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按照从头到脚下的顺序检查,对身高数值加以记录。

②测量过程中需要将儿童放在头朝上的位置,保持身体的直线,双脚并拢,肩部松弛。

③医生在测量过程中,可以经过几次之后进行平均值的计算,以避免单次测量的误差。

二、测量体重采用普通体重秤进行儿童体重测量时,我们需要先准备好体重秤,并保证其准确无误。

性别、年龄、生长发育情况和体外各种因素如睡眠状态等,都会对体重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①指导儿童赤脚站在秤的上方,提醒其同时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

②医生或家长负责记录其测量值,并记录于健康档案本上。

3. 体重测量的注意事项①为避免因胃内食物、水分过多对体重的影响,测量尽可能在顿餐后、排尿后进行(一般在早晨,空腹第一次排尿后进行)。

②需注意体重升高的速度,以及孩子的身高和年龄是否同步增长,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调整。

③应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掌握儿童身高体重发育情况,以分析儿童的营养状况和生长类型。

三、测量头围测量头围时,需要准备一个软尺或测量卷尺。

儿童体格测量方法

儿童体格测量方法

儿童体格测量方法
儿童体格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重:测量时,儿童需脱去鞋帽和外衣,仅穿单裤,站在体重计上,脚跟靠拢,双足与地面呈90度,两臂自然下垂,读取数据并四舍五入至。

测量
时应注意,稳定后读数。

2. 身高:3岁以下儿童用量床测定身长,需将小儿平躺于量床上,脱鞋、袜、帽,仅穿单裤,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一人用手固定婴幼儿头部,使头顶紧密接触头板。

另一人站在婴幼儿右侧,左手握住两膝,使两下肢并拢紧贴量床,右手移动足板使其紧贴小儿双足跟,读足板处所示数字。

3岁以上儿童可测身高:赤足,取直立位,两足跟、枕部、臀部及两肩胛间接触身长计立柱,足跟靠拢,足尖分开,两眼平视前方,测量者将滑板下移使之与小儿头颅顶点相接触,读取立柱上的数据。

3. 坐高(顶臀长):较大儿童坐于身高测量仪的坐板上,枕部、臀部及两肩胛间接触立柱,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呈90°弯曲,两眼平视前方,测量者将滑板下移使之与小儿头颅顶点相接触,读取立柱上的数据。

婴儿测量时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一人用手左右固定婴幼儿头部,使其头顶紧密接触头板。

4. 头围:用软尺测量儿童头部的最大维度。

5. 胸围:用软尺测量儿童胸部的最大维度。

这些测量方法有助于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如有异常,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测量工具准备:1.身高测量仪:包括儿童尺子或身高测量杆。

2.体重计:应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体重计。

3.头围量表:使用刻度清晰、材质柔软的头围量表。

步骤一:身高测量1.将身高测量仪安放在光滑平整的地面上。

2.让儿童脱去鞋袜,站立直观。

3.将儿童的肩膀、臀部、脚跟、脑后头固定在身高测量仪上。

4.用测量仪上的滑块轻轻按压儿童的头顶,使其平躺在身高测量仪上。

5.确保儿童的头部、背部、臀部、小腿、跟部、脚跟都保持贴紧身高测量仪。

6.在儿童站立直观的状态下测量身高。

注意要点:1.测量时要确保测量仪安放平稳,避免摇晃。

2.儿童自然站立,身体直接贴靠身高测量仪。

3.确保儿童双脚并拢、身体挺直。

4.儿童头顶要与身高测量仪接触稳定。

5.测量时要给予儿童安全感,确保他们能够保持站立姿势。

步骤二:体重测量1.将体重计放在平整、稳固的地面上。

2.让儿童站立或坐下,依次测量体重。

3.让儿童脱光鞋袜和多余的衣物。

4.请儿童小心地站在体重计上,并确保双脚均匀分布在上面。

5.等待体重计稳定,读取儿童的体重数值。

注意要点:1.确保体重计的准确性和准确度。

2.儿童站立时,双脚要平稳地站在体重计上,并尽量避免身体晃动。

3.测量时要充分配合儿童,给予他们必要的安慰和鼓励。

4.为减少测量误差,应保持体重计平稳和免受撞击。

步骤三:头围测量1.让儿童坐下或平躺,保持头部稳定。

2.将头围量表放在儿童的头上,围绕额头和枕骨搭结合。

3.确保头围量表的刻度清晰可读,并确保头围量表紧贴在儿童的额头和枕骨处。

4.记录儿童的头围值。

注意要点:1.确保头部与头围量表的表面保持贴紧。

2.测量头围时,要确保头围量表水平放置,不要扭曲或卷起。

3.尽量避免头发影响头围的准确测量。

在进行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为宝宝选择适当的测量时机,比如在喂饭后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测量。

2.尽量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测量工具和设备。

儿童体格生长指标测量

儿童体格生长指标测量

儿童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儿童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是评估儿童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可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及时发现与正常生长发育相比存在的异常情况。

本文将介绍儿童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方法、常见的生长发育曲线以及一些常见异常情况的判定依据。

###一、儿童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方法1.身高测量:儿童身高测量要求儿童站立,身体挺直,双脚并拢,脚跟、屁股和后背紧贴墙面或测量仪的垂直规格上,双臂放松自然下垂,头部与身体保持自然姿势。

使用身高仪进行测量,准确读数。

2.体重测量:测量儿童体重时,要求儿童穿着轻便的衣物,脱下鞋袜,并将容器放在称上,记录体重。

也可以在成人站在称上,然后儿童与成人一起上称进行测量,再减去成人的体重,就是儿童的体重。

3.头围测量:头围测量是评估婴幼儿脑部生长和发育状态的重要指标。

使用卷尺绕着头的最大平围处水平围绕进行测量。

头围测量时要注意卷尺的水平、松紧以及是否与耳朵对齐。

###二、常见的生长发育曲线1.身高曲线:根据身高曲线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儿童的身高是否正常。

常用的身高曲线有中国儿童身高、体重标准曲线、WHO儿童身高曲线等。

比较常用的是中国儿童身高、体重标准曲线,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绘制曲线,从而判断儿童的发育情况。

2.BMI曲线:BMI(体重指数)是体重与身高的比值,可以反映儿童的肥胖或偏瘦情况。

BMI曲线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判断儿童的体重是否正常,肥胖与否。

中国儿童BMI曲线和WHO儿童BMI曲线是常用的评估肥胖情况的标准。

3.头围曲线:根据头围曲线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婴幼儿的脑部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常用的头围曲线有中国儿童头围发育曲线,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绘制曲线,从而判断儿童的脑部发育情况。

###三、常见的异常情况的判定依据1.矮小症:根据儿童的身高曲线判断,如果儿童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就可能存在矮小症的可能。

2.肥胖:根据BMI曲线判断,如果儿童的BMI超过了正常范围,或者超过了肥胖的阈值,就可能存在肥胖的可能。

儿童体格测试详细操作方法

儿童体格测试详细操作方法

儿童体格测试一、体格测试各项指标意义身高:反映宝宝长期营养和健康状况;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和健康状况;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状况;体块:反映宝宝整体营养和健康状况;胸围:反映宝宝胸部皮下脂肪、肌肉、胸廓及肺的发育。

二、怎样正确测量身长/身高给宝宝测量身高或身长时,不宜使用伸缩性较大的纯塑料软尺,应该使用不易变形的布质软尺。

0-3岁:3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站立或站立不直,无法准确测量身高,因此多采用测卧位身长的办法。

测量卧位身长时让宝宝仰卧在桌面上,一手用一硬质挡板紧贴宝宝头顶并与桌面垂直,并用笔作直线标志,此为起始端。

轻轻按住宝宝的双腿膝部,使双下肢伸直,另一手拿一硬质量挡板紧贴宝宝的脚掌并与桌面垂直,并用笔做标志,此为终末端,测量两端距离即为宝宝的身长。

3岁以上:3岁以后采用立位身高测量。

测量时,让宝宝脱去鞋、帽子靠墙站立,取立正姿势,双眼平视正前方;挺胸收腹、双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臂部和两肩胛角间几个点同时接触墙面。

测量者用手将硬纸板按在宝宝头顶(颅顶点),并将纸板与墙面垂直接触。

在接触线处用笔做标记。

用软尺测量墙上标记线与地面水平线间的距离。

注意测量者的眼睛要与硬纸板在一个水平面上。

三、怎样正确测量婴幼儿体重测量时不到1岁的宝宝取卧位姿势;1-2岁宝宝采取坐位姿势;3岁以上的宝宝取立位进行测量。

不要扶着宝宝,也不要让宝宝身体扭动或接触其他物体,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另外测量时,尽量不要让宝宝穿外衣、鞋袜及帽子,事先要排空大小便。

如果可以的话,只穿衬裤、小背心。

如果多穿衣服,应设法计算时扣除衣服的重量。

测量者记录测量结果时,眼睛要与刻度保持垂直。

四、怎样正确测量婴幼儿头围头围(头颅周径)的大小,一般能够反应宝宝大脑的发育情况。

给宝宝测头围时,首先要寻找宝宝两条眉毛的眉弓,也就是眉毛的最高点。

将软尺的零点(0cm 部份)放在眉弓连线的中点上。

将软尺沿眉毛水平绕向宝宝的头后,寻找宝宝脑后枕骨结节,并找到结节的中点,绕过此点,并将软尺绕回前脑。

儿童保健体格测量项目和方法

儿童保健体格测量项目和方法

儿童保健体格测量项目和方法儿童保健是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而体格测量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文将介绍儿童保健体格测量的项目和方法,以帮助家长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和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一、身高测量身高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量儿童身高时,应确保儿童站立在垂直的测量板上,头部、肩膀、臀部和脚跟都贴紧测量板。

使用直尺或身高测量仪器,垂直测量儿童的身高,记录下准确的数值。

二、体重测量体重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测量儿童体重时,应确保儿童光着脚站立在称上,身体保持平衡。

记录下准确的体重数值。

三、头围测量头围是评估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指标之一。

测量婴幼儿头围时,应使用软尺或头围测量仪器,将其紧贴在婴幼儿的额头和耳朵上方,围绕头部一周进行测量。

记录下准确的头围数值。

四、胸围测量胸围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之一。

测量儿童胸围时,应使用软尺或胸围测量仪器,将其紧贴在儿童的乳头水平位置进行测量。

记录下准确的胸围数值。

五、BMI指数计算BMI(Body Mass Index)指数是评估儿童体重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

计算BMI指数时,首先需要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

然后,使用以下公式计算BMI指数:BMI = 体重(kg)/ 身高(m)的平方。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判断儿童的体重状况,是否存在超重或偏瘦的情况。

六、生长曲线绘制生长曲线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工具之一。

根据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测量数据,可以绘制相应的生长曲线图。

生长曲线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并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以判断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儿童保健体格测量项目和方法包括身高测量、体重测量、头围测量、胸围测量、BMI指数计算和生长曲线绘制等。

通过这些测量项目和方法,家长和医生可以及时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技术规范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技术规范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技术规范一、测量标准1.儿童身高的测量应采用站立身高或坐位身高。

在测量儿童身高时,应确保儿童站立或坐位的姿势正常,头、背、臀、膝、踝和脚跟靠墙,目光水平。

2.儿童体重的测量应采用净体重,需施加足够的测量压力。

在测量儿童体重时,应选择准确的秤,并保证儿童身体的稳定和平衡,去掉衣物和鞋袜。

二、评价指标1.儿童身高与年龄百分位数: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高,参照相关曲线图,计算儿童身高百分位数,判断儿童身高发育情况。

2.儿童体重与身高百分位数:根据儿童的体重和身高,参照相关曲线图,计算儿童体重百分位数,评价儿童体重与身高的关系。

3.儿童体重与年龄百分位数:根据儿童的体重和年龄,参照相关曲线图,计算儿童体重百分位数,评估儿童体重发育情况。

4.儿童身高-体重指数(BMI):根据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计算BMI值,参照相应的BMI百分位数曲线,评价儿童的体重情况。

三、评价结果解读1.根据儿童身高与年龄百分位数评价结果,可以得出儿童身高发育是否正常,如低于3百分位可能存在矮小、高于97百分位可能存在超标。

2.根据儿童体重与身高百分位数评价结果,可以判断儿童体型是否合理,如低于3百分位可能存在消瘦、高于97百分位可能存在超重、肥胖。

3.根据儿童体重与年龄百分位数评价结果,可以评估儿童体重发育是否正常,如低于3百分位可能存在体重偏低、高于97百分位可能存在体重过高、超重、肥胖。

4.根据儿童BMI值与BMI百分位数评价结果,可以评估儿童体重与身高的关系,如BMI低于3百分位可能存在体重过轻、高于97百分位可能存在超重、肥胖。

四、应用范围与注意事项1.该技术规范适用于2至18岁的儿童体格生长评价。

2.在进行测量和评价时,要确保测量仪器准确可靠,并且操作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

3.应定期进行儿童体格生长评估,以便及时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干预和指导。

4.评价结果仅是参考,不能单凭结果进行判断,还需要结合儿童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家族遗传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体格测量技术规范
一、体重
1、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秤零点。

儿童脱去外衣、鞋、袜、帽,排空大小便,婴儿去掉尿布。

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让儿童仅穿单衣裤,准确称量并除去衣服重量。

2、测量方法:测量时儿童不能接触其它物体。

使用杠杆式体重秤进行测量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儿童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秤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

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

体重记录以千克(kg)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

二、身长(身高)
1、测量前准备:2岁及以下儿童测量身长,2岁以上儿童测量身高。

儿童测量身长(身高)前应脱去外衣、鞋、袜、帽。

2、测量方法:测量身长时,儿童仰卧于量床中央,助手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两耳在同一水平。

测量者立于儿童右侧,左手握住儿童两膝使腿伸直,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双脚跟部,注意量床两侧的读数应保持一致,然后读数。

测量身高时,应取立位,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挺起,
两臂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臀部与两肩胛间三点同时接触立柱,头部保持正中位置,使测量板与头顶点接触,读测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视线应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平行。

儿童身长(身高)记录以厘米(cm)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

三、头围
儿童取坐位或仰卧位,测量者位于儿童右侧或前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经枕骨粗隆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使软尺紧贴头皮,女童应松开发辫。

儿童头围记录以厘米(cm)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