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归纳高中生物实验知识归纳如下:一、实验方法1.显微观察法:如“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等。
2.观色法: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观察动物毛色和植物花色的遗传”、“DNA和RNA的分布”等。
3.同位素标记法(元素示踪法):如“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恩格尔曼实验”等。
4.补充法: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
二、实验技术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包括显微镜的取送、放置、旋转、对光(反光镜及光圈的使用)、低倍观察、高倍观察、镜头的擦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体的长和宽,不是面积,也不是体积)、焦距问题、物镜离装片的远近、准焦螺旋的使用、显微镜使用时物象移动方向、显微镜使用时异物的判断(通常通过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或旋转目镜来判断)。
2.临时装片、切片和涂片的制作:适用于显微镜观察,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和涂片,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中要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在“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中要制作花生种子的切片,在“观察动物如人体血液中的细胞”中要制作血液的涂片等等。
3.研磨,过滤: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研磨、过滤的方法,如研磨时要先将生物材料切碎,然后加入摩擦剂(常用二氧化硅)、提取液和其它必要物质,充分研磨之后,往往要进行过滤,以除去渣滓,所用过滤器具则根据需要或根据试题中提供的器材加以选用,如可用滤纸、纱布、脱脂棉、尼龙布等。
4.解离技术:适用于破坏细胞壁,分散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
5.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恒温箱,根据题目要求选用。
6.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
主要步骤包括制备滤纸条、划滤液细线、层析分离等。
7.植物叶片中淀粉的鉴定:适用于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主要步骤包括饥饿处理、光照、酒精脱色、加碘等。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原理: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1.准备样本:从洋葱、鱼鳞、人口腔等样本中取得细胞。
2.制作干片:将样本切成薄片,用干片夹将其固定。
3.染色:用甲苯染色或碘酒染色,使细胞更加清晰可见。
4.观察:将干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实验四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原理: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实验步骤:1.准备样本:从植物叶片或动物肌肉中取得细胞。
2.制作干片:将样本切成薄片,用干片夹将其固定。
3.染色:用碘酒染色,使线粒体和叶绿体更加清晰可见。
4.观察:将干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实验五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实验原理: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不同溶液对膜的透性的影响。
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葡萄糖、淀粉、蒸馏水、试管、漏斗、滤纸、膜。
2.制作实验装置:将试管中部用膜隔开,分别装入葡萄糖和淀粉溶液,用漏斗和滤纸将膜固定在试管中部。
3.观察:观察不同溶液对膜的透性的影响,如是否通过膜进入另一侧的溶液。
实验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原理: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和低渗溶液中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洋葱片、高渗溶液(如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低渗溶液(如蒸馏水)。
2.观察:将洋葱片放入高渗溶液中,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过程;然后将洋葱片放入低渗溶液中,观察细胞质壁复原的过程。
实验七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原理:通过探究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了解酶的特性和作用。
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淀粉酶、淀粉溶液、酶试剂、试管、恒温水浴。
2.制作实验装置:将淀粉酶、淀粉溶液和不同因素(如温度、pH值、酶浓度等)混合在试管中,放入恒温水浴中反应一定时间。
3.观察:观察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如酶活性的增加或减弱。
实验八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通过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了解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已整理好A4)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已整理好A4)高中生物实验大全一、显微镜使用实验实验现象: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实验原理: 显微镜是一种将非常小的物体放大的仪器。
显微镜有两个镜片,分别为目镜和物镜,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使物体放大到合适的大小,然后使用目镜观察被放大的物体。
实验步骤:1. 将玻片架放置在显微镜的台面上。
2. 在玻片中央滴上一滴水,放置一个薄片样品。
3. 载物台向上移动,调整物镜到低倍的位置,然后向下调整物镜直至薄片样品完全清晰。
4. 调整目镜直至临界,然后调节焦距使样品清晰。
实验结果: 观察样品的细节和结构,放大图像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细节。
二、酵母菌发酵实验实验现象: 研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发酵的现象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有能力进行葡萄糖发酵。
在缺氧条件下,酵母菌用糖和其他有机物代谢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1. 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10毫升葡萄糖溶液。
2. 在试管A中加入三颗酵母菌,用氧气可吸入的材料封闭。
3. 在试管B中加入三颗酵母菌,用气密盖封闭。
4. 在试管C中加入三颗酵母菌,放置于通风处。
5. 将三个试管放置在恒温箱中约4小时。
6. 将试管A和B转移至活塞式气密容器,将CO2产生的肮脏和温室气体排放到显微镜后方。
实验结果: 检验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发酵的能力。
三、肌肉力量实验实验现象: 研究肌肉在不同负重条件下力量的表现。
实验原理: 肌肉收缩与神经刺激有关,当肌肉收到刺激时,细胞壁内的物质会释放并与肌肉中的肌动蛋白结合。
当肌动蛋白结合添加腺苷酸三磷酸(ATP)时,肌肉开始收缩,造成力量。
实验步骤:1. 使用标量的加权设置增加肌肉负重,并找到最大负重。
2. 要求被试者做几次肌肉收缩的动作,每次动作持续5秒钟,以测试肌肉在不同负重条件下的力量。
3. 记录每次测定的数据。
实验结果: 比较不同负重条件下被试者的肌肉力量。
较大的负重意味着肌肉展示更强的力量。
四、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实验现象: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实验原理: 洋葱表皮细胞是一种单细胞植物,其中包含核,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质。
高中生物超详细实验总结

(一)观察类实验1、高倍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实验原理: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材料:藓类的叶(或菠菜叶等)。
步骤:取材(藓类叶)→制片→观察注意问题:实验过程始终保持有水状态2、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原理: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可用叶绿体运动作为标志。
实验材料:选材标准:细胞质流动快,含叶绿体,易获得,容易制片观察的新鲜植物。
如:黑藻幼嫩叶片:优点是叶扁平、薄,含叶绿体,易观察。
其它如:南瓜幼苗的表皮、向日葵舌状花瓣表皮、大白菜内层叶脉表皮细胞、紫鸭跖草花丝上的表皮毛等。
步骤:取材→制片→观察注意问题:①加快细胞质流动的措施:a.适当升高温度(20~25℃); b.事先在光下培养一段时间;c.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d.切伤部分叶片。
②选择参照物:叶绿体③选择最佳观察部位。
应寻找靠近叶脉部位的细胞进行观察,因为此处的细胞水分供应充足,容易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
考点提示:(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8)在强光、在弱光下、黑暗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有何意义?(1)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2)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3)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4)叶脉附近的细胞。
(5)仍为顺时针。
(6)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最新版)目录1.实验一:观察细胞膜的通透性2.实验二:检测蛋白质3.实验三: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4.实验四:观察细胞有丝分裂5.实验五:观察减数分裂6.实验六:观察受精作用7.实验七:观察细胞分化8.实验八:观察生长素的作用9.实验九: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10.实验十:观察呼吸作用11.实验十一:观察酶的催化作用12.实验十二:观察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3.实验十三:观察基因的表达14.实验十四:观察遗传病的遗传规律15.实验十五:观察基因突变16.实验十六:观察基因重组17.实验十七:观察染色体变异18.实验十八:观察基因表达调控19.实验十九:观察蛋白质工程20.实验二十:观察生物技术的应用21.实验二十一:观察动物的生理功能22.实验二十二:观察生物的进化23.实验二十三:观察生态系统的平衡24.实验二十四:观察生物的适应性正文高中生物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的各个方面,包括细胞、遗传、进化等。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原理。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的 24 个实验进行归纳。
实验一的主要目的是观察细胞膜的通透性,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膜的功能和结构。
实验二则是检测蛋白质,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实验三要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核酸在细胞中的作用。
实验四和实验五分别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这两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
实验六是观察受精作用,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受精的过程和原理。
实验七是观察细胞分化,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分化的原理和过程。
实验八到实验十分别是观察生长素的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三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实验十一是观察酶的催化作用,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酶的功能和性质。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1.花色素提取实验材料:多色鲜花、酒精、水、激光笔、小玻璃瓶、竹签步骤:1)将鲜花的花瓣切碎并放入小玻璃瓶中。
2)加入足够的酒精覆盖花瓣,并用竹签搅拌,使花色素溶解。
3)用激光笔照射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不同颜色的花瓣会在激光照射下显示出不同的荧光颜色。
2.酵母发酵实验材料:干酵母、糖、水、气球、漏斗、瓶子步骤:1)将瓶子底部用漏斗固定住,并在漏斗中放入干酵母。
2)在瓶子中加入适量的糖和水,将漏斗取下,迅速用气球密封瓶口。
3)观察瓶子中的气球膨胀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酵母会分解糖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气球膨胀。
3.光合作用实验材料:小苗、苏打水、透明塑料袋、橡皮筋步骤:1)将小苗栽种在透明塑料袋内,并用橡皮筋密封袋口。
2)往塑料袋中注入适量的苏打水。
3)将袋子放在阳光下观察,数小时后会出现水蒸气凝结在袋内的现象。
这是因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苏打水吸收,使袋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水蒸气凝结。
4.进化实验材料:细菌培养皿、琼脂、棉签、温度控制设备步骤:1)在多个细菌培养皿上涂抹不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
2)将细菌培养皿放入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如高温、低温等。
3)观察不同环境下细菌的生长情况,通过比较发现一些细菌对某些抗生素或特定温度更耐受,说明细菌在进化中适应了不同的环境。
5.鸟类适应实验材料:鸟类标本、竹签、彩色羽毛步骤:1)选择多种鸟类标本,观察它们的嘴形、爪型和羽毛颜色。
2)将竹签插入不同彩色羽毛中,使其呈现不同颜色。
3)根据观察到的鸟类特征,将竹签上的彩色羽毛插入到标本相应位置。
4)通过调整不同颜色的羽毛,观察鸟类标本的适应性特征,如迷彩效果。
总结:以上是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这些实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内容包括花色素提取、酵母发酵、光合作用、进化以及鸟类的适应性等方面,涵盖了生物学的各个分支,有助于学生科学实践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提升。
高中《生物学》实验类归纳

六、实验过程中常用试剂的作用、检测指标的设置及实验条件的调控1.化学物质的常用检测试剂或方法(1)淀粉——一碘液(2)还原糖一—一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沸水浴,砖红色沉淀)(3)CO2一一—Ca(OH)2溶液或酸碱指示剂(4)乳酸一一—pH试纸(5)O2—一—带火星木条复燃(6)无O2—一—火焰熄火(7)蛋白质—一—双缩脲试剂(不加热,紫色反应)(8)染色体—一—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9)DNA—一—二苯胺试剂(沸水浴,蓝色反应)(10)脂肪一一一苏丹Ⅲ染液(橘黄色)或苏丹Ⅳ染液(红色)2.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1)光合速率一—一O2释放量或C 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2)呼吸速率一—一O2吸收量或C 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3)物质代谢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4)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5)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细胞质流动(6)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7)生长激素的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8)胰岛素的作用一一—动物活动状态(9)菌量———菌落数或亚甲基蓝溶液褪色程度(10)大肠杆菌———伊红一一美蓝琼脂培养基(鉴别培养基)3.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1)增加水中氧气———泵人空气或吹气或放人绿色植物(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3)除去容器中的C O2———NaOH溶液(4)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中(饥饿处理)(5)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加热(6)除去光合作用对细胞呼吸的于扰———给植株遮光(7)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8)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9)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10)细胞膜提取———清水处理哺乳动物红细胞(11)骨的脱钙———盐酸溶液浸泡(12)灭菌方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气灭菌:接种环用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洗净,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实验室或接种箱用甲醛蒸汽或紫外灯灭菌;整个接种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或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实验归纳(全)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高中生物所有试验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低倍镜小短亮小多高倍镜大长暗大少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
甲液(质量浓度为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
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1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2、实验过程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实验归纳
1、经典实验的选材问题
(1)制备细胞膜时,常选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2)不能用观察叶绿体的材料来观察线粒体。
原因:叶绿体中的色素颜色会掩盖健那绿染色后(蓝绿色)的颜色变化。
(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原因: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状态,长方形的细胞可能是根尖的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4)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所选的材料可以是动物的精巢和植物的雄蕊,而不宜选用动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
原因:雄配子的产生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的细胞。
(5)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菠菜叶且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大而数目较少。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取成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
原因:含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
(7)观察染色体:选用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原因:该时期染色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体形态最为稳定,容易观察。
2、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化学药品
①NaOH溶液:用于吸收CO2或改变溶液的pH;
②Ca(OH)2溶液:鉴定CO2;
③盐酸溶液:解离或改变溶液的pH;
④NaHCO3溶液:提供CO2;
⑤NaCl:配制生理盐水及其他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可用于测定动物细胞内液浓度或用于提取DNA;
⑥酒精:用于消毒处理、提纯DNA、叶片脱色及配制解离液;
⑦蔗糖:配制蔗糖溶液,用于测定植物细胞液浓度或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3、高中生物实验方法汇总
(1)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法
(2)种群数量增长模型——构建数学模型法
(3)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4)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密度梯度离心法
(5)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
(6)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死体染色法
(7)观察线粒体——活体染色法
(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
(9)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10)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
(11)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法
(1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取样器取样法
(13)估算种群密度(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标志重捕法
(14)估算种群密度(运动能力弱的生物)——样方法(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
4、快速检验细胞内物质、产物或结构的检测方法(指示剂)
①淀粉:碘液;
②还原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砖红色沉淀);
③CO2:Ca(OH)2溶液、酸碱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④乳酸:pH试纸;
⑤有O2:余烬木条复燃;无O2:火焰熄灭;
⑥脂肪: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橘黄色或红色);
⑦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络合物);
⑧染色体:碱性染料(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
⑨DNA:甲基绿(绿色)/二苯胺(水浴加热——蓝色);RNA:吡罗红(红色);
⑩线粒体:健那绿(蓝绿色);
⑪酒精: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灰绿色)。
5、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①光合速率: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②呼吸速率:O2吸收量、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③原子转移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④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
⑤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亚甲基蓝溶液染色;
⑥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⑦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
⑧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
6、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②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③除去容器中CO2:密闭实验装置中放入NaOH溶液或KOH溶液;
④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饥饿处理);
⑤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加热。
⑥避免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黑暗处理);
7、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①还原糖鉴定:水浴加热煮沸;
②酶促反应:水浴保温(最适温度或实验给定温度);
③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体色素:酒精要隔水加热;
④二苯胺试剂鉴定DNA:水浴煮沸加热;
⑤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温培养。
8、调查类实验
一般程序:确定课题和实验方案―→实施计划―→结果分析―→结论―→建议。
9、观察类实验
10、鉴定类实验归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