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合集下载

中考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识讲解-图文

中考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识讲解-图文

中考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识讲解-图文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表明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发生时,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化学反应发生时,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销毁,只能发生重新组合。

这个定律是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18世纪初首次提出的。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假设你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燃烧一根蜡烛,当蜡烛燃烧完毕时,你会发现容器内的氧气减少了,而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尽管氧气的质量减少了,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燃烧前氧气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实验中有很大的应用。

在实验中,通过称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成立。

如果实验结果表明总质量发生变化,那就说明这个反应并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重要。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我们经常需要控制原料的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工程师对反应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

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符号表示法。

它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符号表示反应过程的发生。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格式如下:反应物1+反应物2+……→生成物1+生成物2+……例如,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H₂+O₂→2H₂O在这个方程式中,2H₂表示2个氢气分子,O₂表示一个氧气分子,2H₂O表示2个水分子。

方程式中的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

知识点回顾: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紧扣六不变:微观角度: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宏观角度: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__________不变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的__________、元素的__________可能改变:分子总数3、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考点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例1.某化合物密封加热完全分解后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O、H、CB、N、H、OC、N、O、HD、C、H、O、N考点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2. 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A AB2 B A2B2C AB3D A2B3考点三: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例3. 3 g镁在3 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A.小于6 gB.大于6 gC.等于6 gD.以上都可能例4.A+B=C+D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 : 3,若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消耗2.4克。

则生成物中C的质量为____克,D的质量为_____克。

二、化学方程式书写与计算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1写2配3标注”①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生成物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为等号。

“注意气体、沉淀符号”。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和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①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常用X表示②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在有关物质化学式下面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并代入已知量和所设未知量④列比例式求解⑤写出答案例5.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是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课堂引入】【知识梳理】实验一:铁+ 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Fe + CuSO4 →Cu + FeSO4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反应前后天平指针没有偏转铁+ 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Fe + CuSO4 →Cu + FeSO4一、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 研究对象:化学反应中。

2. 守恒范围:所有参加反应和生成的物质。

3. 守恒内容:质量关系。

(不是体积、物质类别等)4. 守恒数量: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

实验二:碳酸钠+ 稀盐酸→氯化钠+ 水+ 二氧化碳分析:1. 天平不平衡,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还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吗?2. 天平不平衡的原因:3. 如何改进装置:讨论:1.一同学称量4.8克镁条,在空气中点燃,之后称量产生的白色固体质量为8克,由此该学生认为生成物总质量比反应物总质量大。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明理由。

2. 取10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9.36克。

此过程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将10g水蒸发成10g水蒸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4.12克碳与多少克氧气恰好反应生成44克二氧化碳?现在有12克碳和64克氧气,若完全反应,请回答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二、化学方程式及意义微粒个数比: 2 : 1 : 2物质质量比: 4 :32 :36宏观: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微观: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质量: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三、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应是真实存在的。

(2)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两边的原子个数必须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

伍. 化学方程式Ⅰ.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各种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Ⅱ.化学反应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反应方程式。

2.意义:化学反应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同时通过式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3.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两个原则:a.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及化学反应;b. 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4.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具体步骤:a.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

b. 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反映质量守恒定律,因此,需要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得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这个过程叫做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只有经过配平,才能使化学反应方程式反映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常用方法:⑴最小公倍数法⑵奇偶配平法⑶观察法配平配平后,把短线改成“等号”。

c.注明反应条件: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

eg:点燃、加热(用“△”表示)、催化剂等。

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或者固体(沉淀),在该物质右边要注有“↑”或“↓”号。

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则不用注“↑”或“↓”。

Ⅲ.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及质量关系。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步骤:⑴设未知量⑵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已配平的才是化学反应方程式,否则只是符号表达式)⑶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已知量&未知量⑷列比例式,求解⑸简明的写出答案(即,“答:………………。

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化学方程式与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知识梳理】è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综合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里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①求某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③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4.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

一定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

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分子总数。

[温馨提示]:质量守恒的理解要注意“化学反应”和“参加”这两个词。

首先,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其次,之所以强调“参加”,是因为某物质未必全部参加反应。

如2g氢气和8g氧气反应只生成9g水,因为只有1g氢气参加了反应。

考点二: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n 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n 量的方面:①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

质量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

所求质量比不用约分。

3.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意义):以下面的方程式为例2H2 + O2= 2H2O4 :32 :36n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n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n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守恒定律计算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必须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这个定律是由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拉瓦锡提出的,他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是参与反应并发生变化的物质,生成物是在反应中产生的新物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和保持不变。

为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我们以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为例。

假设有一根铁丝被燃烧成氧化铁(铁锈)的反应。

Fe+O2->Fe2O3根据这个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到反应物是铁(Fe)和氧气(O2),生成物是氧化铁(Fe2O3)。

假设我们有100克的铁丝。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必须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1 mol Fe = 55.85 g1 mol O2 = 32 g1 mol Fe2O3 = 159.69 g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配比,可以计算出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摩尔比。

在这个反应中,铁和氧气的摩尔比是1:1,即1 mol Fe需要1 mol O2首先,我们需要将100克的铁转换为摩尔数:100 g F e * (1 mol Fe / 55.85 g Fe) ≈ 1.79 mol Fe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我们可以得知氧气的摩尔数也是1.79 mol。

进一步,我们可以计算生成物的摩尔数。

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2 mol Fe2O3 / 4 mol Fe):1.79 mol Fe * (2 mol Fe2O3 / 4 mol Fe) = 0.895 mol Fe2O3最后,将生成物的摩尔数转换为质量:0.895 mol Fe2O3 * (159.69 g Fe2O3 / 1 mol Fe2O3) ≈ 142.94 g Fe2O3可以看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100克Fe)等于生成物的质量(142.94克Fe2O3)。

这个例子展示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第六讲: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

第六讲: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不变,推理某一物质中所含的元素。
二、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质的方面 表示反应物的一种性质 2、表示意义 (即提供的 信息)
表示生成物的一种制法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 的质量比
量的方面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
思考:将9g水加热变成9g水蒸气,这一变化符
合质量守恒定律,对吗?
③该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如果不是化学变化,则 不适合该定律。 ④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 方面的守恒。
(2)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应用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 类、数目、质量不变,通过计算等号两边各原子的 数目,使各原子的数目相等,求某一物质的化学式。
(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应用
思考:煤燃烧后,为什么煤灰质量减少了? 铁生锈,铁锈的质量增加了,说明该反应不符 合质量守恒定律,对吗?
①质量守恒定律一定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即不能将没有参加反应的质量和反应后 剩余的质量计算在内。
②要注意是“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 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是气体。
4、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复分解反应有:
(1)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如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2)碱+ 酸 → 盐 + 水
如 NaOH + HCl → NaCl + H2O↑
(3)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如 AgNO3 + HCl → AgCl↓+ HNO3

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 ①概念中“参加化学反应的”; ②概念中的“质量总和”;③适用范围: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的原因: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聚集成新物质的过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各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改变 二、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三、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数目必须相等;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 写:反应物写在“===”的左边,生成物写在“===”的右边,用“+”连接(2) 配:在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前加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3) 注:在“===”的上方注明反应条件,“加热”常用“Δ”表示。

(4) 标:生成物是沉淀后面标“ ” ,是气体的标 “ ”,若反应物生成均有气体,或者都有固体,生成物就不需要标注。

(5) 查: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是否配平,条件状态是否标注。

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 例: P + O 2 —— P 2O 51.找出短线左右两边只出现一次的元素,如果这样的元素不止一个,选最小公倍数大的元素。

2.找出最小公倍数3.通过计算得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并标明化学计量数。

4.检查 意义实例: 点燃2H 2 + O 2 ====2H 2O 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反应物: 氢气 氧气 生成物: 水 反应条件: 点燃 量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点燃 2H 2 + O 2 ===2H 2O 4 :32 : 36 2 1 2+反应前反应后基础练习:1、(2013福建福州)二甲醚(CH 3OCH 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 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
2Mg + O 2
2MgO
48 :32 : 80
问:24g Mg 与 _____g O2 反应,生成 MgO ______g。
12g Mg 与 _____g O2 反应,生成 MgO ______g。 64g O2 与 _____g Mg 反应,生成 MgO ______g。 生成 60g MgO , 需Mg________g, O 2__________g。
② 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
如: 4 P + 5 O2 点燃 2 P2O5
质量比:4×31 ∶5×32 ∶ 2×142
124 ∶ 160 ∶ 284
2KClO 3
质量比: 2×122.5
245
MnO 2 △
∶ ∶
2KCl + 3O2↑
2×74.5 ∶ 3×32 149 ∶ 96
练习: 质量比
1、概念: 用元素符号和分子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叫做化学方程式。( p91)
2、书写: 1.书写原则
必须以客观事பைடு நூலகம்为依据,不能随便 臆造。
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使等号 两边各元素原子数目相等。
(2)书写步骤
a. 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用“ →”相连。
点燃
3 Fe + 2 O2
Fe 3O 4
通电
2 H2O
2H2 + O2
b. 配平: 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式前面配上适当系数,
使左右两边的原子数目相等。
c. 如反应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注上反应条件 d. 如生成物中有气体或者沉淀,在气体或沉淀物质的分
子式右边用“↑”或“↓”表示。
注意:
① 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生成物中有不溶物 (即沉淀),在该物质分子式右边标“ ↓”
(3) 配平方法
①观察法: 2Cu +O2 △
2 CuO
FeCl 3 + 3 NaOH → Fe(OH) 3↓+ 3NaCl
Fe2O3 + 3 CO 高温 2Fe + 3CO 2
② 最小公倍数法
4 P + 5 O2 点燃 2 P2O5
2 KClO 3
MnO 2 △
2KCl

3O

2
3 Fe3O4 + 8 Al 高温 4Al 2O3+ 9Fe
[实验4-23]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反应: CuSO4+2NaOH→Na 2SO4+Cu(OH) 2↓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反应: NaOH +HCl→NaCl +H2O
反应前后天平的两边仍 然保持平衡,说明反应前后 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
3、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 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P90页)
2、为什么质量守恒? 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重。 (2)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 (3)将2.4克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4克氧化镁。
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4)将a克氯酸钾和 b克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质量
为c的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取下试管, 冷却后称重为 d 克,则产生氧气多少克?
二、化学方程式
③奇数配偶法:
CH 4+ 2 O2 2 C2H6+ 7 O2
CO 2 + 2 H2O 4 CO 2 + 6 H2O
2 H2S + 3 O2
2 SO2 + 2 H2O
4 FeS 2 + 11 O2
2 Fe 2O3 + 8 SO2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① 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反应,反应后生
表明
成了什么物质。
淀和硝酸镁。 4、硫酸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
铁沉淀和硫酸钠。 5、C4H10 + O2 → CO2 + H2O 6、 NH3 + O2 → NO + H2O
完成或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带燃烧 2、红磷燃烧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电解水 5、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 6、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7、硝酸铁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氢氧化铁沉淀 8、氯化钙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 9、Al + H2SO4 → Al2(SO4 )3+ H2 ↑ 10、C3H6+ O2 → CO 2 + H2O
② 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物中气体不标“ ↑” ③反应物不论何种状态都不标。
练习:
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Mg + O2 点燃 2 MgO
CuSO 4+ 2 NaOH Na 2SO4+ Cu(OH) 2↓
点燃
2H2+ O2
2 H2O
点燃
2 C+ O2
2 CO
2 KMnO 4
K2MnO 4+ MnO 2+ O2↑
4、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4 P + 5 O2 点燃 2 P2O5 宏观: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
五氧化二磷。
微观:每四个磷原子与五个氧分子反应 生成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写出或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氧化汞受热分解 2、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
生成氨气(NH3) 3、氯化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