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及导读思考题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考试材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考试材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考试材料一、简答题:1、怎样理解“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答:马克思哲学批判的正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马克思哲学早已抛弃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关心现实的存在,现实的人。

马克思哲学终结的是以往哲学形式,批判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唯物主义不是立足在哲学层面的哲学而是现实意义的哲学,这是马克思哲学与以往哲学的重要区别,马克思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唯物主义,早已经脱离了以往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从现实世界出发。

是真正意义上的唯物主义。

只有承认历史唯物主义才是真正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2、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什么?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4、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

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5、如何认识马克思名言“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学》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学》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学》思考题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谁写的?写于那一年?答:《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由恩格斯发表的稿本,写于1888年。

2、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是怎样阐述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区别?答: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是从以下5个方面阐述了辩证唯物伦的认识论和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区别。

(1)、从客观理解上谈两者的区别,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这就是说在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看来,进入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范围的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与人的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它不仅仅是我们认识的对象,而且是我们实践的对象,而旧的唯物论的认识论则把人的实践活动从客体中排除出去,它仅仅把事物当作人的认识对象,而不是实践的对象。

(2)、从对认识过程的理解上来谈两者的区别,马克思说:“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这就是说在辩证唯物论看来,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能动的反应过程,而在旧唯物论的认识看来,认识只是主体对客体的消极的直观反应。

(3)、从对实践的理解上看两者的区别,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省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这就是说在辩证唯物论看来,实践是人们有目的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客观物质活动,而在旧唯物主义看来实践只是一种理论活动,或如犹太人经商牟利活动。

(4)从对检验认知的真理性的标准上来谈两者的区别,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思考题一、理解说明: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16分)答:(1)马克思这里是说他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其主要的缺点是脱离实践,把对象仅作为外在于人的实践的对象来理解,这实际上丢掉了人认识对象的基础和条件,只能像动物那样完全被动地来感性直观外在的对象,而不能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对象。

(6分)脱离实践的所谓人的感性并不是现实的人的感性,只能是动物本能的感性,而人在其实践中所形成的感性则是可以上升至抽象思维和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能动地发挥指导作用的一种认识活动。

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他对于对象的认识并科学地理解这种认识活动。

(4分)唯心主义虽然看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但由于其根本不理解这种能动作用只有在实践中才是现实可能的,于是便脱离实践把意识抽象地理解和夸大为一种外在于人和人的实践、无所不能的能动主体或实体。

这说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弊端都在于脱离实践、脱离实际,仅凭头脑的想象和观念来理解说明世界和认识对象。

(6分)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12分)答:这段话的大意是:(1)人的思维和认识是否是反映对象实际的客观真理,不能靠认识和理论自身的说明来证明,因为理论本身无法说明这个问题。

从理论到理论,从观念到观念,从抽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正是一切思辨哲学的本质特征。

(6分)(2)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他关于世界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与他所实践和反映的对象相对照,不断地修正和发展自己的认识,从而使认识越来越符合客观实际,并在实践中发挥其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体现其主客观统一、相互转化的客观现实性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课后思考题题目及答案

马克思课后思考题题目及答案

马克思课后思考题题目及答案1、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观点是错的,经济性与科学性无必然联系,两者可以相容,代表某一阶段利益的理论,只要符合人类发展规律,也是符合的。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实践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免费阅读】马原思考题及详细答案

【免费阅读】马原思考题及详细答案

1.内涵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对人类文明成果进行批判、继承和创新的?(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19 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4.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5.怎样理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阶级性和实践性是根本特性。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6.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7.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期盼过宗教的或世俗的“救世主”,但从来没有过人类解放理论的真正阐述者。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考试考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考试考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部分1.手稿的主要内容:1)以异化劳动学说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最重要)。

2)以人的本质为核心的哲学批判。

3)以扬弃异化为核心的共产主义批判。

4)对黑格尔哲学的全面清算2.异化:是具有自我意识和能动性的主体通过感性对象性活动使劳动产生的结果反过来而成为一种控制和奴役主体自身力量的存在。

3.异化劳动规定性:1)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物”的异化;(原文):不要像国民经济学家那样,当他想说明什麽的时候,总是臵身于一种虚构的原始状态。

这样的原始状态什麽问题也说明不了。

国民经济学家只是使问题堕入五里雾中。

他把应当加以推论的东西即两个事物之间的例如分工和交换之间的必然的关系,假定为事实,事件。

神学家也是这样用原罪来说明罪恶的起源,也就是说,他把他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假定为一种历史形式的事实。

我们且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工人创造的产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这一事实无非是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劳动的现实化竟如此表现为非现实化,以至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

对象化竟如此表现为对象的丧失,以致工人被剥夺了最必要的对象-不仅是生活的必要对象,而且是劳动的必要对象。

甚至连劳动本身也成为工人只有通过最大的努力和极不规则的中断才能加以占有的对象。

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后练习试题答案解析搜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后练习试题答案解析搜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后练习题答案搜集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旧的唯物主义者是如何理解感性的?这种理解有什么缺陷?2.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3.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分歧何在?怎样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5.怎样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1.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2.为什么说研究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应时“现实的人”?3.为什么说人的解放是一种社会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4.《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5.《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6.为什么说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7.《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解放条件的?8.《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的?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观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2.怎样认识资产阶级在近代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3.怎样认识无产阶级你的阶级特性和历史使命?4.怎样理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论?5.《共产党宣言》是怎样阐述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奋斗目标的?6.如何认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革命要实现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结论?7.《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的?8.《共产党宣言》是如何阐明共产党的行动纲领的?9.综合分析《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社会作用的思想。

10.综合分析《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加强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思想。

11.试述《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马克思为什么要加强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是怎样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出经典阐述的?3.“两个绝不会”的论断的内涵和重大意义是什么?4.根据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艰难历程,谈谈我们应当学习马克思的什么精神5.谈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考与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考与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考与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指出了马克思一生的两大理论发现是和。

2、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发展的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

"马克思的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3、毛泽东在《》一文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实事求是命题。

4 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不懂辩证法。

、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的。

5、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从"两个凡是"入手剖析黑格尔哲学,这种方法是6、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7、《实践论》的副标题是的关系。

8、《矛盾论》认为,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9、列宁认为: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的关系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了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10、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提倡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即的学风,反对的学风。

11、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看作是并合理地解释为。

12、马克思、恩格斯首次系统对自己从前信仰进行清算的著作是。

13、费尔巴哈从religare一词的本来意思是“联系”的意思,来证明两个人之间的任何联系的都是宗教。

恩格斯认为,这种词源学上的把戏是的最后一着。

14、从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还产生了另一个派别,唯一真正结出果实的派别,这个派别主要是同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15、是认识问题的最根本方法。

16、《实践论》的副标题是的关系。

17、毛泽东在《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即的态度,也叫的态度。

18、在列宁看来,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因为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

19、在马克思看来,"宗教感情"本身是产物。

20、恩格斯认为:对不可知论和哲学上各种奇谈怪论的最彻底驳斥只能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及导读思考题
《反杜林论》
引论2、恩格斯是怎么评价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第三章2、杜林陷入先验主义认识的根源是什么?
3、恩格斯是怎样论述理论思维的相对独立性的?
第四章2、恩格斯是怎样批判杜林的世界统一论的?
3、怎样理解恩格斯关于世界统一性的理论?
第五章2、怎样理解恩格斯提出的无限性是个矛盾的命题?
3、怎样理解以下几段原文(见笔记)
第六章3、怎样理解个别的运动趋向平衡,总的运动又破坏平衡?
第七章为什么说达尔文生存斗争理论来源于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第八章2、恩格斯关于生命的定义是什么?
第九章1、杜林的道德观和真理观是什么?
2、为什么说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辩证统一的?
4、为什么说在不同阶级的道德中必然存在共同之处?
第十章1、杜林的平等公理是什么?恩格斯是如何批判的?
3、两端原文理解(第十八段、第五段)
第十一章道德和法。

自由和必然
2、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关系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怎样理解自由的定义?
第十二章1、杜林否认矛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怎样理解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观点?
第十三章1、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单纯的证明工具?
3、关于形而上学思维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狭隘性。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怎样理解第一条?
2、如何理解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费尔巴哈论》
第一章1、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
第二章1、恩格斯是怎样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
2、施达克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时什么?为什么是错误的?
3、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什么?为什么说费尔巴哈未能克服旧唯物主义局限性?第三章1、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恩格斯是怎样批判的?
2、费尔巴哈伦理观的基础和准则是什么?恩格斯是怎样批判的?
3、费尔巴哈停留在唯心史观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章1、为什么说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2、恩格斯是怎样说明社会历史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
《共产党宣言》
1、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序言中阐述的四个问题?
5、《共产党宣言》是怎样批驳各种反共产主义谬论的?
6、怎样理解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8、《共产党宣言》有什么当代价值?
《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批判》
1、马赫主义的基本前提是什么?怎样理解第一节第三段话?
2、什么书马赫主义的世界要素说、原则同格说、嵌入说?列宁是怎样批判的?
3、列宁是怎样分析马赫主义的理论渊源的?
4、列宁三个认识论的结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5、无可知论的实质是什么?
6、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哪些新贡献?
7、列宁在书里谈到了几个物质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