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文稿
高中化学《钠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钠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钠的性质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2.掌握钠在水中的反应过程及产物。
3.理解钠与氧气、氯气等气体的反应。
4.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探究钠的性质。
教学重点:1.了解钠的性质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2.掌握钠在水中的反应过程及产物。
教学难点:1.理解钠与氧气、氯气等气体的反应。
2.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探究钠的性质。
教学内容:1.钠的性质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2.钠与水、氧气、氯气等气体的反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钠的基本性质,并提出学习目标。
二、讲解钠的性质及应用(15分钟)1.讲解钠的性质,如金属光泽、柔软性等。
2.介绍钠在化学中的应用,如制取氢气、制取药品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实验一:观察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及产物。
2.实验二:观察钠与氧气的反应过程及产物。
3.实验三:观察钠与氯气的反应过程及产物。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15分钟)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探究钠的性质及其反应机制。
五、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
七、课外拓展(10分钟)学生可以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钠的性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实验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钠的性质,并加深对钠在化学中应用的理解。
学生在课后可通过作业和课外拓展进一步加深对钠的认识。
钠的化合物教案

钠的化合物教案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与其他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多种化合物。
本教案将以钠的化合物为主题,介绍钠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一、钠的化学性质1. 钠的物理性质- 钠呈银白色,有光泽,易氧化变黄。
- 钠的摩尔质量为22.99g/mol,密度为0.97g/cm³,熔点为97.8℃,沸点为883℃。
2. 钠的化学性质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与氧气、水及其他非金属元素反应剧烈。
- 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Na₂O);- 与水反应生成氢气(H₂)和氢氧化钠(NaOH);- 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 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钠(Na₂S)。
二、钠的主要化合物及其应用1.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碱液制备、纤维脱脂、制皂、制纸等过程中。
2. 氯化钠(NaCl)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盐类化合物,在食品加工、调味品、消毒剂、冰融化剂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3. 碳酸钠(Na₂CO₃)碳酸钠,又称苏打粉,可用于制备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等工业产品。
4. 硫酸钠(Na₂SO₄)硫酸钠有很多用途,如作为助剂用于制纸、染料工业中的染料增白剂、皮革工业的退白剂等。
三、钠的化合物的实验教学钠由于其活泼性,实验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1. 实验1: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目的:观察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的现象。
- 实验步骤:将一小块钠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气泡和火花的产生。
- 实验结果: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溶液变成碱性。
- 实验注意事项:操作时需要戴好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小心处理钠的剩余物。
2. 实验2:氯化钠的析氯反应- 实验目的:观察氯化钠溶液在阳光照射下产生氯气的现象。
- 实验步骤:在一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将开口的试管倒入烧杯中,阳光照射试管口,观察气味和颜色的变化。
- 实验结果:氯化钠溶液在阳光下发生析氯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氯气。
- 实验注意事项:操作时需要戴好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直接吸入氯气。
钠的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

钠的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钠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钠》是高一化学第二章《碱金属》的第一节,碱金属是高中系统学习的唯一的金属元素族,是学习元素周期表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典型的代表元素钠的学习,初步学会元素族知识的学习方法以及结构、性质、存在、用途之间的联系。
钠---本节知识教材包括三部份内容: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钠的存在用途。
二、说重难点:1、重点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2、难点对钠的性质实验的观察、分析、探究性学习三、说教学目标:1、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了解钠的保存、用途3、初步从钠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说教法:本节课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本节教材为边讲边做实验模式,重视实验给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如何根据现象分析钠的相关的性质。
本节知识,课本讲解顺序是先讲解物理性质,后讲解化学性质。
由于这节课是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为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将知识作了一些处理,先讲解化学性质,在学生探究了钠的化学性质,并分析现象本质原因后,再讲解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是学生根据知识原理自己推理得出的,而不是教材生硬的灌输的。
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些。
五、说学生的学法:本节知识,学生要重视实验分析,注重分析各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的学习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重在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通过练习书写钠、钾的原子结构简图,并引导学生察看课本中的锂、钠、钾、铷、铯等原子结构简图,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分析,电子的得失关系,得出碱金属元素名称的由来。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纵观高一化学教材有关章节内容。
如:〈碱金属〉、〈卤素〉、〈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课本元素族知识的'编排方法,每一族元素相关知识都是以某一元素为代表,然后按一定的原理递变,推理得出其它元素性质。
高中化学说课《钠》说课稿

高中化学说课《钠》说课稿《钠》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是一种金属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篇文章将以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的方式,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介绍钠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化学反应、应用领域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钠的基本性质1.1 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低熔点和低沸点,是常温下存在的固体。
它的密度较小,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1.2 钠的化学性质: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容易与氧气、水和酸等发生反应。
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形成氧化钠。
与水反应时会放出氢气并产生碱性溶液。
二、钠的制备方法2.1 电解法:将氯化钠溶解在熔融态下,通过电解产生钠金属和氯气。
2.2 碱金属法:将氯化钠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氯化钙,然后通过加热分解碳酸钠得到氢氧化钠,再经过电解制备钠金属。
2.3 钠铝法:将氧化铝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氧化钠,再通过加热分解氧化钠得到钠金属。
三、钠的化学反应3.1 与氧气的反应:钠与氧气反应会产生氧化钠,反应剧烈放热,并且会发生燃烧现象。
3.2 与水的反应:钠与水反应会放出氢气,并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剧烈放热,并且会有火花飞溅的现象。
3.3 与酸的反应:钠与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并生成相应的盐和水,反应剧烈放热,并且会有气体释放的现象。
四、钠的应用领域4.1 钠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钠可以作为还原剂用于提取金属,如铝、钛等。
4.2 钠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钠可以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如醇、醚等。
4.3 钠在制备其他化合物中的应用:钠可以用于制备氨、氢氧化钠等化合物。
五、钠的安全注意事项5.1 钠与水反应剧烈,应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实验,并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避免直接接触。
5.2 钠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应妥善保存,避免与空气、水等物质接触。
5.3 钠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酸、氧化剂等物质接触,以防发生危险事故。
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高中化学中的《钠》这一知识点。
通过对钠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化学反应、应用领域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的阐述,使读者对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5篇)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钠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5篇)《钠的性质》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性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可以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同时介绍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了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进入高中化学学习后,通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基础及化学基本理论。
本章是学生第一次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学习金属元素化合物,这种学习模式将为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做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4)学生,学生人数52人,绝大多数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具备较好的纪律性和一定的实验技能。
三、设计思路基于教学目标和对教材以及学生的分析,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采用实验探究和分组讨论的学习模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合作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对钠的性质的学习。
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活泼金属的反应原来如此精彩,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更多金属知识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钠的性质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掌握掌握钠的性质,了解钠的用途与存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重点:钠的化学性质难点:钠与水反应的实质及其拓展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七、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实验仪器及药品实验仪器:试管、烧杯、镊子、玻璃片、滤纸、小刀、酒精灯、火柴实验药品:酚酞溶液、CuSO4溶液、 FeCl3溶液、金属钠、蒸馏水3、学生准备:本节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分组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盘。
2024高中化学说课《钠》说课稿范文

2024高中化学说课《钠》说课稿范文教材介绍:1. 《钠》是2024年高中化学教材的一堂课,属于无机化学章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钠元素的性质、制取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和元素的化学性质的了解。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理解钠元素的基本性质,掌握钠元素的制取方法和反应特点。
2. 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钠元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钠元素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和掌握钠元素与水反应的反应特点及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和学法:1. 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使用教学PPT呈现相关实验和图示。
2. 实验器材:备好钠金属和实验所需的器材。
教学过程:1. 引入部分:通过提问或实际情境引入钠元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呈现钠元素的性质,如金属特性、化学性质等,并介绍钠元素的制取方法。
3. 实验操作:进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
4. 实验总结:在学生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讲解。
5. 拓展应用:通过相关实例和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钠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总结。
板书设计:1. 钠的性质- 金属特性- 化学性质2. 钠的制取方法3. 钠与水的反应4. 钠的应用以上是符合标题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高中化学钠的性质作文教案

高中化学钠的性质作文教案
主题:高中化学:钠的性质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钠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内容:
一、钠的性质
1. 外观:银白色金属
2. 密度:0.97 g/cm³
3. 熔点:97.81°C
4. 沸点:882.9°C
5. 成分:化学符号为Na,原子序数为11
6. 反应性:活泼金属,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二、钠的应用
1. 钠在生活中的应用:用于生产钠灯,用于铸铝合金和钠脑中
2. 钠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用作还原剂和供给电源的金属
3. 钠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水肿
活动:
1. 学生展示钠的实物并讲解其性质。
2. 学生分组讨论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制作海报展示。
3. 小组展示和讨论钠在化工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并撰写报告。
评估:
1. 班内展示中,考察学生对钠性质的描述准确度。
2. 小组制作的海报展示中,考察学生对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3. 小组撰写的报告中,考察学生对钠在化工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拓展:
1. 钠与氧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让学生思考其他与氧的反应。
2. 钠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及规定,让学生了解到有关的重要安全知识。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钠是一种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ⅠA族,是碱金属元素的代表,质地松软,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化学性质较活泼。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4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11. 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x09钠是一种银白色、质软、可用小刀切割的金属,比水轻,熔点97.81Ⅰ,沸点882.9Ⅰ钠的化学性质\x09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常温下缓慢氧化)2Na+O2 Na2O2②与其他非金属反应:2Na+S=Na2S(发生爆炸)2Na+Cl2 2NaCl(产生大量白烟)③与水反应:2Na+H2O=2NaOH+H2↑(浮于水面上,快速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不停地游动)④与盐反应: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钠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其他金属)2.钠的保存由于钠的化学性质特别活泼,易与空气中的O2和H2O等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之中.金属钠在空气中变质的过程可以表示为:银白色的金属钠表面变暗(生成Na2O)消失白色固体(NaOH) 表面变成粘稠状(NaOH潮解) 白色块状固体(Na2CO3•10H2O) 风化为白色粉未状物质(Na2CO3)3.氧化钠和过氧化钠\x09氧化钠\x09过氧化钠颜色状态\x09白色固体\x09淡黄色固体化学式\x09Na2O\x09Na2O2氧化合价\x09-2\x09-1稳定性\x09不稳定,在空气中可以连续氧化:2Na2O+O2=2Na2O2\x09稳定,加热不分解与H2O反应\x09Na2O+H2O=2NaOH\x09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x09Na2O+CO2=Na2CO3\x092Na2O2+2CO2=2Na2CO3+O2氧化性、漂白性\x09一般不表现出氧化性,也不表现还原性,无漂白性\x09有强氧化性和肯定的还原性,有漂白性,可以杀菌消毒4.碳酸钠的碳酸氢钠\x09碳酸钠\x09碳酸氢钠俗名\x09苏打、纯碱\x09小苏打色、态\x09通常以Na2CO3•10H2O存在,为无色晶体,易风化失水为白色粉未Na2CO3\x09白色粉未水溶性\x09易溶于水\x09溶解度较碳酸钠小热稳定性\x09稳定,受热为分解\x092NaHCO3 Na2CO3+CO2↑+H2O与盐酸反应\x09Na2CO3+HCl=NaCl+NaHCO3Na2CO3+2HCl=2NaCl+CO2↑+H2O\x09NaHCO3+HCl=NaCl+CO2↑+H2O与碱反应\x09Na2CO3+Ca(OH)2=CaCO3+2NaOHNaHCO3+NaOH= Na2CO3+H2O相互转化\x09用途\x09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的生产\x09食品工业,泡沫灭火剂等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2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本章碱金属编排在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之后,可以把前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学问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也为下一章元素周期律供应了丰富的典型金属元素的感性熟悉,本章实质上起到了承前起后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钠的化学性质
钠的化学性质
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在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作还原剂,都是由0价---+1价。
金属性强。
其离子氧化性弱。
1.跟氧气的反应
在常温时:4Na+O2=2Na2O (白色粉末)在点燃时:2Na+O2=△
=Na2O2 (淡黄色粉末)
2.★钠在空气中点燃时,迅速熔化为一个闪亮的小球,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Na2O2)和少量超氧化钠(Na2O4)。
:2Na2O+O2=2Na2O2
3.钠能跟卤素、硫、磷、氢等非金属直接发生反应,如2Na+Cl2=2NaCl (放出大量热,生成大量白烟)
4.跟水的反应
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
现象1、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2、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3、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气体生成)4、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了气体,反应剧烈)5、事先滴有酚酞试液的水变红(有碱生成)2Na+2H2O=2NaOH+H2↑
6.★钠反应剧烈,能引起氢气燃烧,所以钠失火不能用水扑救,必须用干燥沙土来灭火。
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从一些熔融的金属卤化物中把金属置换出来。
由于钠极易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钠把居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钠之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与酸溶液反应
2Na+2HCl=2NaCl+H2↑
8.与盐反应
(1)与盐溶液反应将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如果能与盐反应则继续反应。
如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2Na+2H2O=2NaOH+H2↑2NaOH+CuSO4=Na2SO4+Cu(OH)2↓
(2)与熔融盐反应应,常见于金属冶炼工业中,如★钠与熔融盐反应不能证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9.有关化学方程式
⑴与非金属单质: 2Na+H2=高温=2NaH 4Na+O2=2Na2O (白色固体)2Na+O2=点燃=Na2O2 (淡黄色粉末) ⑵与金属单质反应4Na+9Pb=加热=Na4Pb9 Na+Tl=加热=NaTl ⑶与水: 2Na+2H2O =2NaOH+H2↑⑷与酸: 2Na+2HCl=2NaCl+H2↑⑸与碱; 不反应(与碱溶液反应) ⑹与盐; ①4Na+TiCl4=高温=4NaCl+Ti
6Na+2NaNo2=高温=N2↑+4Na2O Na+KCl=高温=K↑+NaCl ②2Na+2H2O=2NaOH+H2↑2NaOH+CuSO4=Na2SO4+Cu(OH)2↓或2Na+2H2O=2NaOH+H2↑NH4Cl+NaOH=NaCl+NH3↑+H2O
⑺与氧化物: 4Na+CO2=点燃=2Na2O+C↓钠的制取与保存
10.制取
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钠(食盐)或熔融氢氧化钠制得。
反应方程式:熔融状态下,2NaCl(通电)=2Na+Cl2↑2NaOH(通电)=2Na+O2↑+H2↑11.保存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它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因此,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里。
12、过氧化钠
化学式Na2O2,淡黄色粉末,它具有强氧化性,遇水或CO2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氧气。
它不溶于乙醇,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放出氧气,过氧化钠在工业上常用做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去臭剂、氧化剂等。
由于它易潮解,易和二氧化碳反应,必须保存在密封的器皿中。
13、氯化钠
俗称食盐,是无色立方结晶或白色结晶。
溶于水、甘油,微溶于乙醇、液氨。
不溶于盐酸。
还可用作调味料的原料和精制食盐。
14、氢氧化钠NaOH
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
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溶液呈强碱性,具备碱的一切通性。
纯固体烧碱呈白色,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
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
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14、碳酸钠Na2CO3
俗称纯碱、苏打。
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醇。
稳定性较强,但高温下也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
吸湿性很强,很容易结成硬块,在高温下也不分解。
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有3种:Na2CO3·H2O、Na2CO3·7H2O 和Na2CO3·10H2O。
15、碳酸氢钠Na2CO3
俗称小苏打。
纯碱。
为晶体,无臭、味咸,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碱性,受热易分解,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
用作食品工作的发酵剂、汽水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黄油的保存剂。
可直接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6、氧化钠
分子式为Na2O ,白色固体。
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对人体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
以游离态存在,因此,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里。
(原因:ρ Na>ρ煤油且Na与煤油不发生化学反应)
17.相关化学式:2Na2O2+2H2O=4NaOH+O2↑(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体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滴入酚酞后先变红后退色0 2Na2O2+2CO2=2Na2CO3 NaCO3+HCL=2NaCL+H2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