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五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案2021年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制定实验研究计划。
教学难点
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引导学生在“玩”中观察发现,提出新的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透明胶、回形针或大头针、电池
教师准备:铁钉电磁铁材料、开关、电池盒、指南针、剪刀等
3、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和研究计划进行实验。
(二)汇报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1、全班交流
(1)实验前的假设是什么?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怎样改变要改变的条件?怎样控制不改变的条件的?
(3)取得了哪些实验数据?数据能说明什么或不能说明什么?
2、总结这2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⑵做出猜想后就要制定计划了。你觉得计划应该写清楚一些什么内容呢?
⑶学生根据以前的探究经验回答。
⑷介绍并示范制定一份合理可行的计划
包括的项目有:研究的问题、我们的猜想、实验的材料、实验的方法、步骤等。
4、各组自选一个关于电磁铁的问题初步制定一个研究计划,写在科学文件夹上。
5、小组内互评,推荐本组制定得最好的计划,课后给教师审阅。
二、模仿奥斯特的发现
1、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实验桌上还放着指南针,无意中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
2、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请你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模仿实验呢?
3、学生思考回答。老师依据学生设计实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提示学生实验时要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导线的下方或上方,然后接通电流,观察通电时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科学
年级
五年级下册
课题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集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 (2)1 制作电磁铁 (2)2 电磁铁的磁力 (9)3 电磁铁的磁极 (12)4 生活中的电磁铁 (14)湘教版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16)1 太阳与影子 (17)2 昼夜交替 (21)3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23)4 一年四季 (27)5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29)第三单元显微镜下的的世界 (31)1、解开生物体结构的秘密 (31)2、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36)3微生物的生活 (40)4微生物的功与过 (42)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遗传和变异》教学设计 (46)1 从种瓜得瓜说起 (46)2 找遗传规律,育良种 (51)3 神奇的基因工程 (54)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青春活力》单元教学设计 (60)1 我们在成长 (60)2 我们的成长曲线 (63)3 男孩和女孩 (66)第六单元我们怎样做计划 (70)1 我们怎样做计划 (70)2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73)新学期的话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相关要求。
2.筹建班级科学活动角,明确评比机制,创设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
教学准备1.与班主任、校领导沟通商讨新学期科学教学事宜(实验室器材添置、班级科学图书角或科学活动角的建立等)。
2.崭新的用作科学记录的大图画本。
教学过程1.新年的问候。
2.关注欢迎转入的新生。
3.新学期科学学习活动要求。
⑴学生分组全班人,分为组,每组人。
确定组长人选,陈述组长与成员的权力和义务,明确奖惩制度。
⑵关于科学记录本重申科学记录的意义。
激励学生做好记录,并提出新的要求。
分发科学记录本。
4. 新学期科学学习内容⑴阅读课文目录了解本学期教学内容,并翻阅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⑵集体交流,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⑶教师陈述建立科学活动角(或图书角)的意义,发动学生建立科学活动角(或图书角)。
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1 制作电磁铁【教学目标】科学探究:模仿奥斯特的发现,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后提出合理猜想。
2023秋季新课标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2023秋季新课标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太阳课时一:认识地球-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研究,学生能认识地球的基本形状、构造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教学内容:-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2. 讲解: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3. 实践:让学生通过模型或球体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4. 练:让学生完成相关练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所学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 教学资源:图片、模型或球体、练题。
课时二:认识太阳-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研究,学生能认识太阳的基本特点和太阳的作用。
- 教学内容:- 了解太阳的基本特点- 了解太阳的作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太阳的形象和光芒。
2. 讲解: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太阳的基本特点和太阳的作用。
3. 探究:通过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体验太阳的热和光对物体的影响。
4. 练:让学生完成相关练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所学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 教学资源:图片、实验器材、练题。
课时三:地球和太阳的关系-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研究,学生能了解地球和太阳的相互关系。
- 教学内容:- 了解地球和太阳的相互关系- 了解地球的四季变化和日常生活受太阳影响的方面-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和太阳的关系。
2. 讲解: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地球和太阳的相互关系。
3. 分析:让学生分析地球的四季变化和日常生活受太阳影响的方面。
4. 练:让学生完成相关练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所学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 教学资源:图片、实例、练题。
...(按照同样的格式继续编写后续章节的教案)总结本教案是针对2023秋季新课标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编写的教学计划。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系统地了解地球和太阳的知识,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拓展科学思维能力。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湘教版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湘教版(总6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1 制作电磁铁【教学目标】科学探究:模仿奥斯特的发现,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后提出合理猜想。
用自制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在玩电磁铁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会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简单的设想、方案或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奥斯特认真、细致、努力的科学研究精神。
体验与他人合作有助于增进思考。
科学知识:知道电能产生磁。
知道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制定实验研究计划。
难点: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引导学生在“玩”中观察发现,提出新的问题。
第一课时这一课时学生通过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进行分析建立解释模型,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从而体验科学史上这一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的重要。
【教学准备】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2. 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铜芯)导线、指南针、铁屑等。
【教学建议】磁的基本性质是三年级下册学习过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适时复习回顾,有利于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820年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实验桌上还放着指南针。
无意中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从此揭开了电与磁关系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二、模仿奥斯特的发现(一)复习回顾一个简单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连接?(短路、断路)关于“磁”,你们已经知道些什么?(能也只能吸铁;磁极、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化)(二)新授1. 奥斯特当年做实验的时候,到底发生什么现象呢你们想当一次奥斯特,重现他当年的实验吗2.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
你还记得奥斯特的实验是怎样做的吗?3.学生思考回答。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1制作电磁铁【学习目标】科学探究:模仿奥斯特的发现,对实验现象进展分析后提出合理猜测。
用自制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的根本性质。
在玩电磁铁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学习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难点: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引导学生在“玩〞中观察发现,提出新的问题。
第一、二课时【学习准备】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2. 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铜芯〕导线、指南针、铁屑等。
【学习建议】磁的根本性质是三年级下册学习过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适时复习回忆,有利于学生理解。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1820年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
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
二、模仿奥斯特的发现1. 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实验桌上还放着指南针,无意中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2.桌上有教师准备的材料。
请你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模仿实验呢?3. 学生思考答复。
教师依据学生设计实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
( 提示学生实验时要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导线的下方或上方,然后接通电流,观察通电时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4. 你们有什么发现?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三、验证奥斯特的猜测1. 奥斯特在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继续研究,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实验。
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他把导线沿着同一个方向绕成圈,然后通上电,用它来靠近指南针。
又会发现什么呢?2. 学生活动3. 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四、总结拓展1、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
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电可以产生磁。
随后他的发现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和开展。
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2、想一想:你今天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检验?方案二一、谈话导入1820年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实验桌上还放着指南针。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附赠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附赠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1课制作电磁铁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2.知道电磁铁的组成部分,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教学过程:1.引入。
介绍科学家奥斯特。
2.学习新课。
、模仿奥斯特的发现问:奥斯特的发现是什么呢?猜一猜?从而知道了奥斯特的猜想可能是: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力可能是横向的。
二、制作电磁铁三、初步分析电磁铁的磁力1.比一比,你们的电磁铁,谁的磁铁吸引铁的本领比较强呢?3.总结并且板书学生意见:导线、电池、铁钉规格四、探究实践磁力大小五、了解电磁铁两极的变化:六、全文总结板书设计:1. 制作电磁铁教学后记:第2课电磁铁的磁力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2.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比较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的异同;教学重难点: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匝数有关系。
教学准备:导线、钉子、电池盒、大头针、回形针、指南针、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行发现问题:一、游戏二、学生游戏,评选优胜者。
三、讲述:1、讲述:为什么有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较多,有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较少。
说明什么?2、师生小结:实验说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三、认识电磁铁的应用学生汇报查找结果:(电磁起重机、电铃、电话等)教学后记:第3课电磁铁的磁极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铁的磁性。
2、知道电磁铁的磁性是可以改变的。
3、知道电磁铁的磁性改变的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认识电磁铁的性质。
、演示实验:这个装置有时有磁性,有时没有磁性。
你认为这与什么有关系?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二、认识电磁铁也有两极汇报结果:(1)钉帽一端是南极、钉尖一端是北极。
(2)钉帽一端是北极、钉尖一端是南极。
6、师生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电磁铁也有南、北极之分。
(板书有两极)三、认识电磁铁的两极是可以变化改变线圈绕向改变电流方向教学后记:第4课生活中的电磁铁教学目标:了解电磁继电器和电磁阀车门、磁浮列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
通过两年的学习,同学们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同学们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同学们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将在同学们能针对探究活动提出大致思路的基础上,学会制订合理、可行的计划,训练同学们用清晰的思路,规范有序的操作和正确的方法搜集证据、验证假设。
培养同学们制订计划的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科学探究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围绕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针对“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进行探究,安排了“听话的电磁铁”、“地球的运动”、“显微镜下的世界”、“遗传和变异”、“青春活力”、“我们怎样做计划”6个主题单元,共21课,设计安排了53个活动。
“听话的电磁铁”:教材按教-扶-放的梯度编排,重点指导同学们制订实验研究计划,让同学们在计划的指导下探究影响电磁铁的磁力、磁极变化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原理与应用。
“地球的运动”:教材按从同学们身边可接触到现象的研究到原理发现的顺序编排,重点指导同学们制订观察计划,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研究地球的运动及因地球的运动而引发的自然现象。
“显微镜下的世界”:教材按由浅入深的梯度编排,重点指导同学们制订调查计划,引导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途径了解微生物世界的多样性,它们的生存方式以及它们对整个生物界的作用和意义。
“遗传与变异”:教材按从认识到利用的层次编排,通过观察、阅读、调查等方式了解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特性,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
“青春活力”:教材按存在变化——怎样变化——青春期的变化编排顺序,在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中找到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在阅读与辨析中了解青春期主要身心发展特点及青春期的健康常识。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湘教版)《青春活力》 1 我们在成长【教学目标】科学探究:制订怎样搜集成长的证据活动计划。
能搜集实物、寻找数据作为自己成长的证据。
制作一套记录自己成长情况的简历。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搜集成长证据活动中,培养学生注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自觉、诚实地帮助他人。
科学知识: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及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自己在不同年龄阶段发生的变化。
难点:制作自己的成长简历。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健康检查记录。
学生:学生幼儿、儿童时期穿戴过的鞋、帽和衣服、照片、成长日记、成长记录卡等。
询问爸爸妈妈有关自己的成长情况。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我们的成长变化: 1、老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观看教材第64页上的四张图片。
2、讨论: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3、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长大了,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的关系到学生制定搜集证据的计划,因此,很有必要讨论。
主要是身高、体重、牙齿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学习、运动能力的发展情况。
) 4、有哪些事物或数据能证明我们在成长?二、制定搜集成长的证据的计划: 1.讨论:①我们应该着手搜集哪些方面的成长的证据呢?(身高、体重、牙齿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学习、运动能力的发展情况)②我们可以去哪搜集,怎样搜集到成长的证据呢?(服装、照片、影像、用品、玩具、成长日记、病历、免疫证……) 2.学生分小组制定计划。
3、交流小组的研究计划,小组相互评价研究计划。
4、搜集到了证据之后,我们可以怎样分析自己在那些方面的成长变化?可以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分析,如:年龄身高(厘米)体重(千克)牙齿其他0 1 2 …… (也可以把年龄一栏分成4个年龄段)三、布置课外活动:课外按计划搜集并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并提示学生向爸爸妈妈询问一些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
第二课时一、汇报导入 1、上节课布置了同学们课外搜集分析了成长的证据,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听话的电磁铁
1 制作电磁铁
1 、制作电磁铁
第二课时
1 、制作电磁铁
第三课时
2 、电磁铁的磁力
审核人
第二课时
3 、电磁铁的磁极
审核人
4 、生活中的电磁铁
第2单元地球的运动
1 太阳与影子
1 太阳与影子
2、昼夜交替
3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审核人
3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4 一年四季
5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第3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解开生物体结构的秘密
1、解开生物体结构的秘密
第二课时
2、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第一课时
2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第二课时
3 微生物怎样生活
4 微生物的功与过
4 微生物的功与过
第4单元遗传和变异
1 从种瓜得瓜说起
1 从种瓜得瓜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