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药的正确步骤

合集下载

中草药熬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草药熬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草药熬制方法及注意事项一、中草药熬制方法:1.准备草药材料:选择优质的中草药材料,如鲜草药、干燥草药等,首先进行清洗和晾干。

2.制备配方:根据需要制药的疾病,选择适合的中草药材料,并进行合理的配方。

3.材料研磨:将药材进行研磨,使其细碎,以利于出药效。

4.材料处理:一般情况下,需要将药材进行浸泡处理,以软化药材,有助于药效的释放。

5.加入溶剂:将浸泡后的药材加入适量的溶剂,一般是清水,根据中草药配方的要求确定比例。

6.煎煮药材:将药材和溶剂一同加热煮沸,煎煮时间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制剂的要求而定。

7.过滤药液:将煎煮好的药液通过纱布或纸上滤,去除杂质。

8.冷却保存:将过滤好的药液放置冷却,并保存在密封容器中。

二、中草药熬制的注意事项:1.选择优质药材:药材的质量直接决定药物的药效,所以选择优质药材是中草药熬制的首要步骤。

2.正确配方:根据具体疾病选择适合的中草药材料,并制定合理的配方,合理配伍可以增强药效。

3.控制煮沸时间:煮沸时间过长,药效成分易受到高温的破坏;煮沸时间过短,药效成分无法被充分释放。

因此,掌握好煮沸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4.注意溶剂的选择:溶剂的选择应该根据药材的特性和药物的制剂要求,一般常用的溶剂是清水。

5.保持卫生:在熬制过程中,必须保持操作环境的卫生,以免杂质污染药物。

6.控制温度:药材在煮沸过程中,温度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火力不宜过大,以免破坏药效成分。

7.滤液处理:熬制好的药液需要通过过滤,以去除杂质。

8.冷却保存:药液在制作完成后,应立即冷却保存,以免药效成分受到高温的破坏。

总结:中草药熬制是一种重要的中药制剂方法,能够有效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达到治疗功效。

在进行中草药熬制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并遵循一些注意事项,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药效。

尤其要注重选择优质药材、合理配方、精确煮沸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的控制,从而制作出对患者有益的中草药制剂。

中药的熬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熬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熬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熬制方法:
1、分配中药:根据诊断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中药用量药量应以伤寒论定;
2、洗米法:根据病情要求洗米,洗取清水;
3、开水煎煮:将中药加入清水,放入锅中,用慢火加热,沸腾后减小火力熬煮;
4、裹药熬煮:将中药和水放入药袋中熬煮;
5、蒸煮:用沙锅中加水加热,将中药放入沙锅,加盖封住, 用慢火蒸煮;
6、加条熬煮:将中药放入清水中加热,待熬煮,再放入条料,继续熬煮。

二、注意事项:
1、要选择优质的中药,以保证其药效。

2、按照药物方剂量熬制,中药以温暖,苦酸适度为宜,不宜过热,过熬过煎。

3、防止中药中毒,尽量使用新鲜的中药。

4、中药液要温热,不宜过热,中药以温暖,苦酸适度为宜,药液发酸后若能完全混匀即可服用,如果不能及时服用,应改用冷开水冲服。

5、煎煮时留意时间,在熬制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不要过度煎煮损失中药的药效。

6、学会熬制中药时的技巧,比如:增湿药如海参、蟹壳是先加热再熬煮,燥药和涩药如甘草则先熬煮后加热,以及煎药时要不断搅拌以保持药效等。

熬中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熬中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熬中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熬中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药熬制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需要仔细的操作和严格的注意事项。

下面将介绍熬中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1.选择好质量好的中药材,最好去正规的中药店购买,并且要看清楚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准备好所需的器具,如锅、勺子、火源等。

3.清洗干净所有器具,以免污染中药材。

4.将所需的中药材按照配方比例称好,并用干净的纱布包好。

二、熬制过程
1.先将锅加水烧开,然后放入包好的中药材。

2.用小火慢慢地煮,不要让水沸腾太快,也不要让水位太低或太高。

3.根据不同的配方,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不同时间长短的煮制。

一般情况下,需要至少一个小时以上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4.在煮制过程中需要经常看水位是否足够,并适时加入适量清水。

同时还需要时常搅拌以防止中药材粘锅。

5.煮制完毕后,将中药渣过滤掉,取出中药汁液即可。

三、注意事项
1.在熬制中药的过程中要保持空气流通,以免中毒或者影响呼吸。

2.不要随意更改配方比例,否则可能会影响疗效甚至产生副作用。

3.在熬制过程中不要离开锅边,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4.在煮制过程中需要适时加入适量清水,并且注意火候和水位的控制。

5.在使用中药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者专业人士的意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者副作用。

6.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现象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或者专业人士的意见。

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

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

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
煎熬中药的步骤较多,正确的煎熬方法主要如下:
一、煎药前:
1、选择器皿:在煎熬中药前,需选择合适的器皿,以砂锅、瓦罐最佳,不锈钢或者搪瓷的器皿也可,但一般不使用铜锅、铁锅;
2、浸泡中药:选择好合适的器皿后,将中药放入器皿中,加凉水浸泡,一般浸泡40-60分钟即可。

二、煎药时:
1、煎煮时应将器皿置于火炉上,先用武火,即大火煎开,再改为文火,即小火继续煎熬25-30分钟。

将药汁从药罐中倒出后,再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熬,用武火烧开后再改为文火,煎熬15-20分钟即可;
2、部分中药需先行煎煮,在其他药物煎煮前可先将这类药物煎煮2-4小时,所以应将需后煎的药物或需包煎、烊化的药物先行挑出,并在不同时间段加入相应中药一同煎熬。

一般药物需后下时,可在第二次煎熬时加入器皿,再将2次煎煮出来的药液混合,分早晚2次服用。

中药熬药的正确方法

中药熬药的正确方法

中药熬药的正确方法步骤一:准备材料1、按配方分别挑选中药原料,如服用药剂量过小,可增加用量适当,可以增加药效;2、将选好的中药原料清洗干净,湿润去掉药材表面的污垢,并切细分粒,以免影响汤汁浓稠度;3、将中药原料放入适当大小的锅内,加入足够的水量,将水量和中药原料比重控制在1:7左右即可;4、将锅上火,将开水舀入锅中,将水滤上,控制水的温度低于中药的沸点,以保持中药原料的细胞结构不受破坏;5、将水温慢慢提高至95-100℃,将汤汁调成“猛火”切勿加大火力,把料饼放入汤内,让汤汁有足够的淋漓细流,并均匀翻拌料饼;步骤二:老火熬药1、可以将开Ⅰ,到汤汁变浓稠的时候,再将温度慢慢调至60-70℃,开始熬煮,一般老火熬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只要30分钟左右;2、分别调节汤汁的浓稠度,可以多加水拌开,可以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3、可以根据配方要求,加入油脂类食品材料,熬药时可以选择洋葱、蒜头、生姜等,把活性物质汤汁溶出;4、熬药时要经常检查汤汁的浓度,可以将汤汁稍微放水,弥补残汤省去,熬药时间要控制,一般熬药只要1小时即可;5、熬完药,用汤勺捞取汤汁,若汤汁太浓,可在小火煮上5-10分钟;步骤三:分离中药渣1、将中药汤滤过,将中药残渣用布袋筛细,再滤过净水即可;2、药汁可以加入糖和饴糖,提鲜口感,也可以加入少量的醋、盐和其它的辅料;3、将分离的中药汤汁放在厨房温暖处,可以用钝刀搅拌,以消除杂质,煮沸3-5分钟,使药汁达到完全清澈才能停火;4、熬药完成后,将中药汤汁密封在瓶子里,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可以加入少量的酒可延时期;步骤四:服用指导1、可以按照医师开具的处方服用,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服用若干汤剂来进行调理;2、中药熬药一般可以喝三次,每次60-90毫升,服用药剂可以用饭前、饭后及中介;3、饭后半小时左右再服用,不可过量服用,立即喝水,将未溶解药渣一同淘洗;4、一般可以隔日服用,根据病情注意调整安排,严重情况,可每日复方服用;5、服药时应注意饮食宜清淡,每天晨起及每周六日尤其要注意控制饮食和药物的剂量。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和步骤如下:
1. 准备一个砂锅,将中药倒入砂锅里,倒入饮用水泡药,水位淹没手指,泡30-60分钟。

2. 放煤气灶上熬第一遍,大火,熬沸腾后及时取下盖子,翻动均匀盖上盖子,改最小火再煮30分钟,中间再翻动2-3次。

3. 30分钟后倒出第一遍药汤,熬出来的药汤大概200毫升左右。

4. 第二遍熬药,加入第一次一半的水量,翻动均匀,泡5-10分钟。

大火,熬沸腾,翻动均匀盖盖子,转小火25分钟左右,中间翻动2-3次。

5. 倒出第2遍汤药和第1遍融合在一起,两遍药汤混合后大概400毫升,倒出200毫升左右饮用,剩下一半的放冰箱。

6. 第三遍药汤,加入满凉水,放煤气灶上煮沸腾,中间不要离开人防止溢出。

开锅关火凉凉40-50°,泡脚30分钟左右倒掉。

一体电煎药壶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一体电煎药壶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一体电煎药壶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使用一体电煎药壶熬制中药的正确方法:
1. 根据处方用量,提前把中药材洗净,准备好装入煎药壶。

常用中药可以提前处理,不常用的减少样品直接放入。

2. 检查一体煎药壶电源连接是否准备就绪,水箱要提前加满适量净水。

确认各个按钮、显示正常。

3. 将处理好的中药材放入煎药壶内壶,一般占据内壶容积的2/3为宜。

关闭盖儿。

4. 连接电源,按下开关键开启煎药壶,先选择“洗药”模式,用水浸润中药15分钟左右。

5. 洗药结束后舀掉多余水分,然后选择“煎药”模式,显示屏选择熬煮时间,一般选择1-2小时。

6. 等待煎药壶自动煮制中药,中途要留意检查水量,防止干烧。

若要添加水,须在关闭电源的状态下进行。

7. 煎好后,选择“保温”模式,可以将中药维持在一定温度下,方便后续多日分次取用。

8. 每次取药时,用量必须精准,取出后要及时关闭保温,并旋紧盖子,保存剩余中药。

9. 使用当天煎好的中药效果最佳。

隔夜中药可以加少量水重新微煎食用。

10. 使用后及时清洗内壶,每周用清水煮沸消毒一次,保持煎药壶清洁卫生。

按正确工艺操作,一体电煎药壶可以方便安全地煎制中药,获得最佳的药效。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时间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时间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时间
煎煮中药的时间取决于药材的性质和药方的要求,一般来说,煎煮中药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初煮、中煮、收汁。

1. 初煮: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煮,煮15-20分钟,有些高温性的药材如黄芩、黄连等,煮5-10分钟即可。

2. 中煮:将初煮后的药汁再次煎煮,一般需要煎煮20-30分钟,有些药材需要长时间煎煮,如熬制当归需要煎煮1-2小时。

3. 收汁:将中煮后的药汁继续收汁,以浓缩药液,一般需要煮10-20分钟,直到药液呈浓稠状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药材需要的煎煮时间会有所不同,还需根据具体的药材和配方来确定煎煮的时间。

另外,在煎煮中药时,建议使用砂锅或陶瓷锅,避免使用金属锅,以免影响中药的煎煮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熬中药的正确步骤
中医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中医治病也越来越被人看好,比起西医中医让人比较苦恼的莫过于熬中药,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熬中药,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熬中药的正确步骤的知识,欢迎阅读。

煎药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30-60 分钟,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
面3~5cm 为宜)
第二步、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即大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减慢水分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改用文火后开始计时,解表药(多为治感冒的药)煎15-20 分钟左右,其他药一
般煎40~50 分钟。

第三步、将第一次煎出的药液倒出,加入适量的热水(水不要太多,以刚淹没药材2-3cm 为宜)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的时间约20-30
分钟左右即可。

煎药时间
煎药的时间从水开后算起,分为三种情况:
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

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 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15
分钟左右。

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

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30 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 分钟左右。

3.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

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 分钟左右,第二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