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多向调节电动座椅设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

合集下载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座椅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座椅设计)

《汽车车身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汽车座椅设计》院(系):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姓名:杨文冲学号:20090827专业班级:09级交通运输2班指导老师:李恩颖设计时间:2012.6.25——2012.6.292012年6月29日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第1章绪论 (3)第2章基础理论 (4)2.1汽车座椅的性能 (4)2.2汽车座椅的结构 (5)2.3汽车座椅设计的基本原则 (6)2.4.汽车座椅的舒适 (7)2.5汽车座椅的体压分布 (9)2.6 汽车座椅的人体尺寸的研究 (9)2.7汽车座椅上人体坐姿功能尺寸 (12)2.8座椅设计的主要参数 (13)第3章汽车座椅的UG图 (16)第4章结论 (18)参考文献 (19)摘要众所周知,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技术落后和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而汽车座椅是人与汽车直接接触的界面,人们驾乘汽车的舒适性主要与座椅有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工作、生活、休息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以前的那种从产品到人的设计模式己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工业产品的生产以及广大消费者对工业品的期望。

这就要求产品设计者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能充分将人的因素、产品使用的环境因素合理地、科学地运用其中。

在设计中必须将人的因素贯穿在整个设计的始终。

技术的发展要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产品和环境的设计要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这种观点已逐渐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者和消费者中形成共识。

现代的工业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产品是否能够被用户接受及被接受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产品的市场因素,而且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产品的外观造型和人机工程学设计。

驾驶员驾驶姿势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舒适和健康,关系着是否能够安全、高效准确地驾驶。

同时它还决定着舒适程度,以及长期驾驶是否对驾驶员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有害的影响。

本文结合人机工程学的知识,从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并结合汽车振动特性,视野范围以及空间分布来分析人与座椅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得出能符合人机工程学标准的,并将舒适性、安全性都考虑到位的汽车座椅的设计。

汽车电动座椅的设计与优化

汽车电动座椅的设计与优化

汽 车 座椅 自动 控制 系 统 由 内部带 有 非易 失性 数据存储 器 的C 8 0 5 I F 3 1 i 单片 机 、驱 动模 块 、传动机 构 以及操作 手柄构成 。电动机的转 速和座椅 的位置信息 由安装在 电机 上的霍尔传 感器检测 ,经修正和放 大后装入单 片机,构成 系统 的速 度反馈 。汽 车 电动座椅是在 传统 的汽 车 座椅 上 安装 直流 电动机 、蜗 轮 结 构、 传动 轴 ,一起组成传动机 构 ,拉动座椅 移动 ;在汽 车座 椅的一 F 面垂 直安装两个直流 电动机 ,以支 撑 驾驶者在垂直方 向做上下移动 ;在座椅 的靠 背 方向安装一个 直流 电动机 ,用来实现座椅靠 背 的角度变化 ;在 座椅 的水平 方向安装一个 直 流 电动机 ,用来 控制汽车座椅 在水平方 向前后 移 动 。操 作手 柄上 设有3 个手动 调节 按键 ,通 过 手动调节控制 直流 电动机 ,改变传动轴 的行 图3座椅 的整 体外 观图 程 和方 向,从 而调节汽车座椅 的位置 ,如 座椅 上下位置 ,前 后位置 以及靠 背的角度变化 ;同 3 . 4座椅操作手柄流程 图 时设有多个存 储按键 ,用来 记忆或恢复座 椅的 座椅操作手柄 流程 图如图4 所示。 位置信息 。在 控制系统 上安装有一个 自学习按 r一 …一 二 = : l = : £: : : : 一 ~ 键 ,用来 自 动 测量座椅在汽 车 内部所 能移动极 限位置 ,防止座椅在 到达 极限位置后使 电动机 长时间工作在堵转状态而烧毁 。 3 . 电动座椅 的设计 坩 3 . 1靠背参数 的设计 当人 体脊 柱处于放松时感觉 舒适,要达到 这一 目的需要通过座 椅的坐面与靠 背之间 的夹 角 、靠 背的形状和适 当的腰椎支持 来实现 。由 于每个 人的脊柱长度 不同 ,身材 也不相 同,因 此每个 人的脊柱 曲度 变化存在一 定差异 ,这就 使 的靠背 高度 与形状之 间出现了复杂的关系 。 座 椅的形状应与脊椎 自然弯 曲相适应 ,主 要 是提供腰椎 与肩胛骨两个 支承 点 ,特别 是腰 椎 支承 ,因坐姿 主要的疲劳 形式是腰肌疲 劳, 为能 保证 腰 部支 承 ,在 骶骨 一 带最 好 留有 空 隙 ,以便就坐 者 自己向后调 整体位时 ,不会因 为臀部抵着靠 背使腰部不 能按 自然弯 曲状 态使 用靠背。 根据人体 结构 得到背椅 的参数 :靠背角度 取为 1 0 5 。 ~i 1 5 0 高靠 背座椅 的高度 应达到 肩部 可取为 5 3 5 ~5 5 5 m m ,宽度为4 8 5 m m ,坐垫 倾斜 图4座椅操作手柄 流程图如图 角为6 . 5 。 ~7 . 5 。 。 3 . 2汽车碰撞时造成 的危害 以及改进 设计 4 . 结 论 由 于座 椅增 加 了 电动控 制 装置 可 以提 高 汽车受 到正面撞击时 ,车上人员的身体迅 速 向前 ,由于头部的前倾 幅度和速度大 于身体 正碰 过程 中身体 的前倾速度从 而减少颈椎 的受 的前倾幅度和 速度 ,这样对 颈椎 的伤 害也是相 力达 到保护颈椎 的 目的 。座椅 电动控制装 置与 当严重 的,由此减小颈椎 受伤的方法 可 以理解 安 全 气囊 配合 使 用 ,减 少 了安 全气 囊 的使 用

汽车座椅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座椅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作者签名: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车辆自平衡座椅电动控制系统——软件部分_毕业设计论文

车辆自平衡座椅电动控制系统——软件部分_毕业设计论文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车辆自平衡座椅电动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系别:电子信息系专业:通信工程2013年5月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车辆自平衡座椅电动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系别:电子信息系专业:通信工程2013年5月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电信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090309姓名何家欢学号09030935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车辆自平衡座椅电动控制系统设计——软件部分2.题目背景和意义:自平衡减摇目前最常用且最成功的是船舶减摇鳍式减摇装置,理论减摇效果可达90%以上。

根据相似原理,本设计提出一种新的车辆自平衡座椅控制装置,将车辆行驶或道路对其所产生的不平衡状态进行检测甄别,并以此对座椅进行电动控制自平衡调整,以期在恶劣环境中获得一个相对舒适的驾乘效果。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理工科含技术指标):自主设计一个典型的基于微处理器的车辆自平衡座椅电动控制系统,含以下部分及功能:I.典型51内核的单片机系统软件(推荐采用STC系列8051)。

II.车辆座椅三自由度运动状态检测及转换(推荐采用MMA7260QT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III.2路座椅自平衡调节电机控制算法。

IV.3-6键坐姿及位置调节子程序。

V.常规可靠性设计。

4.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进度安排(含起始时间、设计地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12年12 月日起至13年月日止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未央校区教1A楼312室作为毕业设计,应完成以下工作:I.熟练掌握专业电工、电子(模、数)技术。

II.了解掌握车辆自平衡座椅电动控制系统结构、控制原理等。

III.熟练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工作原理及应用技术。

(月上旬前)IV.系统软件设计。

V.系统软件通过计算机编辑、编译。

(月下旬前)VI.在通过仿真软调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联机调试。

(月下旬前)VII.写出毕业论文(电子版)。

汽车座椅调节电机

汽车座椅调节电机

一、调节方式1.位置调节电动座椅越来越智能化和人性化,不但有多达十几种调节方向的方式,而且具有按摩和“迎宾”功能。

例如有的轿车的驾驶座椅,驾驶人上车后,关好车门,接通点火开关,电动座椅会自动向前移动约25mm,以便于驾驶人操纵方向盘;驾驶人退出点火钥匙,打开车门准备离开时,电动座椅会自动向后移动约25mm,以便于驾驶人下车。

豪华轿车的后排座椅也可以通过电动机来调节靠背的角度或座椅前后位置。

2.温度调节例如轿车,采用了半导体温度调节座椅,可以对座椅进行冷热调节,使驾驶人感觉更加舒适。

3.振动提醒有的车型的控制系统能够振动电动座椅的一侧或者两侧,以提醒驾驶人注意某些事项。

二、结构与传动1.基本结构新款电动座椅的设计和制造实现了集成化、模块化和标准化。

在电动座椅漂亮的装饰外套里面有一个金属骨架,它由高强度钢板通过激光焊接而成。

在骨架上焊接有若干导轨,导轨上有齿轮,再配以微型双向转动电动机、无级调节器、各种开关以及电控单元等部件。

其中可逆转电动机是一种永磁式电动机,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是由调整开关控制的。

2.传动形式电动库椅的传动机构分为蜗轮蜗杆传动、驱动钢丝传动等类型。

(1)蜗轮蜗杆传动方式的传动部件有蜗杆轴、蜗轮、齿轴和齿条等。

调整时,蜗杆轴在电动机的驱动下带动蜗轮转动,从而将齿轴旋入或旋出,使座椅下降或上升。

如果蜗轮又与齿条啮合,蜗轮转动使齿条移动,令座椅前移或后移。

六向可调式电动座椅用三个可以反转的电机来操纵,座椅的前部和后部由不同的电机控制,可以独立地升高和降低,由第三个电机控制前后移动。

(2)驱动钢丝传动方式是用驱动钢丝将电机与驱动螺母连接,齿轮螺母转动干斤顶螺栓和座椅每一侧的调节器,轿车就配备了这种类型的电动座椅。

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身材将座椅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

操作时,在接通开关后,电动机旋转,其动力通过齿轮、驱动软轴转动,再驱动座椅调节器运动。

当调节器到达行程终点时,软轴停止转动,如果此时电动机仍在转动,其动力将被橡胶联轴节所吸收,防止座椅卡住时电动机过载损坏。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147威驰轿车驾驶员座椅设计说明书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147威驰轿车驾驶员座椅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I)ABSARST....................................................................................................................................................... I I 第1章绪论 . (3)1.1概述 (3)1.2汽车座椅的研究内容和设计要求 (3)1.2.1研究内容 (3)1.2.2轿车座椅的设计要求 (3)1.3汽车座椅的作用和功用 (4)1.3.1汽车座椅的作用 (4)1.3.2汽车座椅的舒适性 (4)1.3.3汽车座椅的安全性 (5)1.4本章小结 (6)第2章汽车座椅的人机工程设计 (7)2.1座椅的人机工程学要求 (7)2.2座椅的结构参数 (7)2.3人体模板在车辆座椅设计中的应用 (7)2.4座椅布置 (8)2.5人体压力在座椅上的分布 (8)2.6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 (8)2.7座椅的动态舒适性设计 (9)2.8本章小结 (9)第3章驾驶员座椅的结构设计 (10)3.1汽车座椅的结构和分类 (10)3.2汽车座椅的主要部件设计 (11)3.2.1靠背与座垫设计 (11)3.2.2头枕设计 (11)3.2.3座椅调节机构设计 (12)3.3本章小结 (15)第4章座椅部件设计 (16)4.1板簧的设计 (16)4.2高度调节支撑杆的工艺过程设计 (17)4.3销的工艺过程设计 (17)4.4齿板与调角器手柄的设计 (18)4.5滑轨的设计 (19)4.6本章小结 (20)第5章座椅骨架的强度校核 (21)5.1有限元算法在汽车座椅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 (21)5.2轿车座椅的强度要求 (22)5.2.1座椅的静强度 (22)5.2.2座椅的冲击强度 (23)5.2.3座椅的疲劳强度 (23)5.3确定需要分析的部件 (23)5.3.1结果分析 (27)结论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30)附录 (31)摘要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汽车智能电动座椅

汽车智能电动座椅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智能电动座椅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也将逐渐普及,成为电 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不断提 高,智能电动座椅在安全辅助功能方面的创新和应用也将成为市场发展的新机遇。
05
汽车智能电动座椅的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与升级
气候的驾驶需求。
座椅按摩功能
智能电动座椅具备多种按摩模式, 可以缓解长时间驾驶造成的疲劳和 不适感,提高驾驶舒适度。
座椅角度调节
智能电动座椅能够根据驾驶员的坐 姿需求,自动调节座椅的角度,提 供最佳的驾驶姿势。
乘客的个性化需求满足
座椅记忆功能
智能电动座椅具备记忆功能,可 以记录不同乘客的坐姿喜好,方 便乘客快速调整到适合自己的舒
安全保护技术
安全保护技术是汽车智能电动座椅的重要保障之一,它通过防夹保护、过载保护 等功能,确保乘客的安全。
安全保护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座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 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驾驶和乘坐环境。
03
汽车智能电动座椅的应用场景
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调节
座椅加热和制冷
智能电动座椅可以通过加热和制 冷技术,为驾驶员提供舒适的坐 垫和背部温度,适应不同季节和
采用高效电机和节能控制技术,降低座椅能耗,减少碳排放。
THANKS
感谢观看
VS
此外,一些新兴的科技创业公司也在 智能电动座椅领域展开布局,通过技 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策略寻求市场份 额。这些新兴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 力,但在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方面还有 待提升。
市场发展趋势与机遇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和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提升,智能电动座椅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 ,智能电动座椅将更加注重人机交互、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功能的集成,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

汽车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客车的座椅及其布置设计

汽车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客车的座椅及其布置设计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初见成效,农民收入和消费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为此,专为城郊及农村群众而开发的JD6600型客车应运而生。

本文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讨论了汽车座椅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人机因素。

针时汽车驾驶座椅,从人体测量、生物力学、机械振动、作业空问等角度分析了驾驶疲劳的成因。

从座椅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论述了汽车座椅的人机工程设计。

关键词:客车;人机工程;汽车设计;座椅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way transporta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towns, the earning and consumption of the peasants have reach a certain level, just for that the JD6600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is thesis using the principle of ergonomics,discussed the man-machine factor in the Design of the Vehicle Seat.In view of cars driving seat,anthropometry,biomechanics,mechanical vibration,operating room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fatigue driving and elaborated the Seat of Motorcar in man-machine engineering design from the chair static characteristic an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Key words:Coach;ergonomics;vehicle design;seat目录1 前言 (1)2 市场现状 (3)3 设计原则 (6)4 座椅的结构安全性设计 (7)4.1座椅强度的设计 (7)4.2座椅结构型式的设计 (7)4.3靠背的设计 (7)4.4坐垫的设计 (7)4.5头枕的设计 (7)5 座椅整体布置设计 (9)5.1座椅的选择 (9)5.1.1乘客座椅 (9)5.1.2驾驶员座椅 (9)5.2驾驶区座椅布置 (9)5.3乘客区座椅布置 (11)5.4座椅的整体布置 (12)6 驾驶员座椅设计 (13)6.1座椅设计的人文关系 (13)6.2座椅的结构参数 (13)6.3座椅布置 (14)6.4人体压力在座椅上的分布 (14)6.5座椅的人机工程学要求 (15)6.6人体模板在车辆座椅设计中的应用 (15)6.7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 (16)6.8座椅的动态舒适性设计 (17)7 乘客座椅设计 (19)7.1座椅设计的基本原则 (19)7.1.1安全 (19)7.1.2乘座舒适性 (19)7.2静态舒适性 (19)7.2.1最终坐姿与座椅外形 (19)7.2.2体压分布与测量 (20)7.3动态舒适性 (21)7.4座椅的舒适性设计 (22)8 主要计算及校核 (24)8.1座椅设计的计算 (24)8.2 SAE适意线法的应用 (25)8.3 H点高度的确定 (25)8.4 H点最前位置与最后位置 (26)8.5座椅靠背角参数选择 (26)8.6上肢舒适度计算 (27)8.7驾驶员校核计算 (27)8.7.1眼椭圆的定位 (27)8.7.2眼椭圆的制取 (28)8.8视野校核 (28)8.8.1前方视野校核 (28)8.8.2风窗视野角校核 (29)9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30)10 结束语 (31)附录参考文献 (32)1 前言汽车行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无论是汽车产量还是销售量都保持了较快增长;国内汽车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整体上也呈上升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多向调节电动座椅设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汽车多向调节电动座椅设计专业学号学生指导教师答辩日期哈工大华德学院哈工大华德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院(系):专业:班号:任务起止日期:20**年10月11日至20**年12月28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汽车多向调节电动座椅设计立题的目的和意义:汽车多向调节电动座椅能够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操作方便性,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安全与健康,例如对乘员脊椎的保护。

现代汽车要求对座椅的调节能够更加简单、方便、快捷。

目前,汽车座椅位置的调节多采用基于手动调节方式的机械和电动控制两种方式。

汽车电动座椅有两向移动、四向移动、六向移动等多种类型。

两向电动座椅只能做前后移动;四向电动座椅能够前后移动、升降;六向电动座椅除了能够前后移动外,座椅的座位前部和靠背还可以分别升降。

本题目要求设计汽车六向调节电动座椅。

通过此课题能够加深理解《机械设计》、《汽车构造》等专业课程知识,掌握汽车电动座椅的工作原理及发展方向,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技术要求与主要内容:设计汽车六向调节电动座椅总成,包括电动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位置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U、开关、连接件、导轨等零部件,进行测绘、计算、校核、绘制草图和正式图纸、撰写设计说明书等工作。

设计过程综合运用调研、查阅资料、实体测绘、计算、参考设计等方法进行:(1)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等调研、查阅汽车多向调节电动座椅资料,熟悉其工作原理和结构。

(2)对六向调节电动座椅进行测绘、计算。

(3)利用材料力学方法校核各主要零件的强度、刚度。

(4)利用AutoCAD绘制各零件图、部件图和装配图。

要求绘制图纸总量≥2张0#图纸;设计说明书≥5000字,其中参考文献≥10篇(含外文参考文献≥2篇)。

进度安排:20**年10月11日~10月21日调研,查阅多向调节电动座椅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准备开题。

20**年10月22日开题。

20**年10月23日~11月18日确定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计算,绘制草图,撰写设计说明书草稿。

20**年11月19日接受阶段性检查。

20**年11月20日~11月25日完成设计草图和设计说明书草稿。

20**年11月26日接受中期检查。

20**年11月27日~12月09日绘制并完成六向调节电动座椅零件图、装配图及设计说明书。

20**年12月10日接受结题检查。

20**年12月11日~12月15日修改设计、图纸和说明书。

20**年12月16日上交图纸和设计说明书。

20**年12月17日~12月27日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并准备答辩提纲,制作答辩电子演示稿。

20**年12月28日~12月29日答辩。

20**年12月30日~12月31日整理上交毕业设计相关材料。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意见: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摘要座椅是与人接触最密切的部件,人们对轿车平顺性的评价多是通过座椅的感受作出的。

现代轿车的驾驶者座椅和前部乘员座椅多是电动可调的,又称电动座椅。

因此,电动座椅是直接影响轿车质量的关键部件之一。

轿车电动座椅以驾驶者的座椅为主。

从服务对象出发,电动座椅必须要满足便利性和舒适性两大要求。

也就是说驾驶者通过键钮操纵,既可以将座椅调整到最佳的位置上,使驾驶者获得最好视野,得到易于操纵方向盘、踏板、变速杆等操纵件的便利,还可以获得最舒适和最习惯的乘坐角度。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世界汽车生产大国的有关厂家都竟相采用机械和电子技术手段,制造出可调整的电动座椅。

本方案设计的电动座椅由双向电动机、传动装置和座椅调节器等组成。

通过座椅调节器实现座椅水平前后移动、座椅上下移动、座椅靠背的角度旋转六个方向的调节。

汽车电动座椅的结构主要有: 可逆直流微型电动机( 驱动装置) 、传动装置、连接机构、蜗轮、蜗杆、滚珠丝杠、水平滑动导轨等部件组合而成。

座椅由坐垫、靠背、靠枕、骨架、悬挂和调节机构等组成。

关键词:汽车电器;电动座椅;蜗轮、蜗杆、螺杆谢谢朋友对我文章的赏识,充值后就可以下载说明书。

我这里还有一个压缩包,里面有相应的word说明书(附带:任务书、外文翻译)和CAD图纸。

需要压缩包的朋友请联系客服:1459919609。

下载后我可以将压缩包免费送给你。

需要其他设计题目直接联系!!!Abstractthe chair is contacts the closest part with the human, the people many are make to the passenger vehicle smooth appraisal through chair's feeling. The modern passenger vehicle's driver chair and the front part crew member chair many are electrically operated adjustable, also calls the electrically operated chair. Therefore, the electrically operated chair is one of immediate influence passenger vehicle quality key components.Passenger vehicle electrically operated chair by driver's chair primarily. Embarks from the target client, the electrically operated chair must satisfy the convenience and the comfortable two big requests. That is driver through keybutton operation, may also adjust the chair in the best position, causes the driver to obtain the best field of vision, obtains easy to operate operation and so on steering wheel, footboard, gearshift lever conveniences, but may also obtain is most comfortable and the most custom rides the angle. In order to satisfy these requests, the world automobile production power's related factory unexpectedly uses the machinery and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method, makes electrically operated chair which may adjust. This scheme is a kind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ergonomics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bining can adjust the electric chair eight direction. General electric chair system by two-way motor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seat regulator, etc. Through the seat regulator seat level movement, realize front seats andseat move after the end of the move, the seat of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Angle of eight. The auto electric chair of the structure are mainly: reversible dc micro motors (drives),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connection, Angle transfer worm and worm, ball screw, horizontal sliding guide etc. Electric chair cushion, seat, by magic, skeleton, suspension and adjusting mechanism etc.Keywords: Automotive Electrical; electric chair; turbine, worm, screw目录摘要ⅠAbstract Ⅱ第一章绪论- 1 -1.1 综述... - 1 -1.2 电动座椅设计研究的现状- 2 -究现状- 2 -究现状- 3 -1.3 电动座椅设计的背景- 3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3 -第二章研究方案的选取- 4 -2.1 综述- 4 -2.2 座椅坐垫升降部分- 4 -2.3 座椅坐垫前后移动部分- 5 -2.4 座椅靠背倾斜部分- 6 -第三章选用传动的特点- 6 -3.1 齿轮传动- 6 -齿轮传动特点- 6 -齿轮传动类型- 7 -3.2 螺旋传动- 8 -动特点- 8 -动类型- 8 -a. 滑动螺旋传动- 8 -b. 滚动螺旋传动- 8 -3.3 空间连杆机构- 9 -第四章机构设计- 10 -4.1电动机选择计算- 10 -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10 -工作机的有效功率- 11 -选择电动机型号- 11 -4.2 传动比分配- 11 -4.3 计算各轴转速- 12 -4.4 蜗轮蜗杆设计- 12 -杆传动类型- 12 -选择材料- 1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12 -蜗杆与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14 -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14 -验算效率- 15 -精度等级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16 - 4.5 滚珠丝杠设计- 17 -选择滚珠丝杠型号及其工作条件- 17 - 降速比计算- 17 -惯量计算- 17 -电动机力矩计算- 17 -刚度计算- 18 -反向死区- 18 -传动刚度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 19 -4.6 前后调节滚珠丝杠支承轴承验算- 19 -4.7 垂直调节螺杆验算- 20 -螺杆的强度计算- 20 -螺杆稳定性计算- 20 -4.8 垂直调节机构支承轴承验算- 21 -结论-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Ⅰ…………………………………………………………………………- 25 -第一章绪论 1.1 综述过去的轿车以交通为唯一目的,今天的轿车设计思想则倡导人与车的融合,座椅就是这个设计思想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