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习题

合集下载

健康管理师备考宝典—中医养生学习题(含答案)

健康管理师备考宝典—中医养生学习题(含答案)

健康管理师备考宝典—中医养生学习题(含答案)中医养生学习题一、中医学概述1.中医理论的基础是(A)A.阴阳五行学说和精气学说B.儒家文化C.道家文化D.五行学说2.阴阳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包括(D)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转化D.以上都是3.中医理论中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C)A.五行B.阴阳C.气血精津D.以上都是4.病因学说中外感病因包括(D)A.七情B.饮食失宜C.劳逸失度D.六淫5.中医的“闻诊”包括(A)A.耳闻和鼻嗅B.听说话声音C.看病人面色D.以上都是6.十问歌不包括(D)A.一问寒热二问汗B.三问头身四问便C.五问饮食六问胸D.七问月事八问宫E.九问旧病十问因7.中医主要治疗方法不包括(D)A.中药、针灸B.推拿按摩C.拔罐、气功D.辟谷E.食疗二、中医养生学8.中医体质分类不包括的是(B)A.平和质B.血虚质C.气虚质D.阳虚质9.不是痰湿体质者表现的症状是(C)A.形体肥胖B.胸闷痰多C.手足不温D.苔腻脉滑10.饮食养生的大要不包括(B)A.和五味B.因地制宜C.有节制D.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11.属于起居作息养生的是(B)A.清静养神B.和谐自然C.立志养德D.修身养性12.药物养生的原则不包括(C)A.辨证进补、补勿过偏B.盛者宜泻、泻不伤正C.过亏则补、补宜多全D.用药宜缓、不盲目进补13.属于精神养生的是(C)A.和谐自然B.劳逸适度C.立志养德D.以上都是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答案解析一、中医学概述1.【答案】A【解析】中医理论的基础是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和精气学说,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详见基础教材第225~228页。

2.【答案】D【解析】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之间存在各种交互作用,包括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

详见基础教材第226页。

3.【答案】C【解析】中医理论中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气、血、精、津液。

中医养生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中医养生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中医养生学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养生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药物治疗B. 预防为主C. 手术治疗D. 疾病诊断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顺应自然B. 形神兼养C. 饮食有节D. 过度劳累答案:D3. 中医养生学中,“精”指的是什么?A. 精神B. 体液C. 身体的基本物质D. 情绪答案:C4.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个脏腑与情绪“怒”直接相关?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B5. 中医养生学中提倡的“饮食有节”主要是指什么?A. 定时定量B. 只吃素C. 暴饮暴食D. 随意饮食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中医养生学中,以下哪些因素被认为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A. 饮食B. 情绪C. 遗传因素D. 气候答案:A, B, D7.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养生学中的“神养”?A. 保持良好心态B. 适当运动C. 保证充足睡眠D. 避免过度劳累答案:A, C, D8. 根据中医养生学,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形养”?A. 适量运动B. 按摩推拿C. 过度减肥D. 合理膳食答案:A, B, D三、判断题9. 中医养生学认为,过度的情绪波动对人体是有益的。

答案:错误10. 按照中医养生学的观点,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养生学中“治未病”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中医养生学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管理等手段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强调预防优于治疗,通过提前介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12. 描述中医养生学中“调和阴阳”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中医养生学中的“调和阴阳”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保持人体内阴阳两种基本物质和能量的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这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整作息时间、保持情绪稳定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白天属阳,应多活动,夜晚属阴,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是()。

A. 阴阳平衡B. 五行相生C. 脏腑调和D. 气血充盈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养生的方法?()。

A. 药膳B. 按摩C. 手术D. 针灸答案:C3.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的哪种理论?()。

A. 四时养生B. 五行养生C. 脏腑养生D. 经络养生答案:A4. 以下哪种食物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A. 辣椒B. 梨C. 姜D. 咖啡答案:B5.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以下哪项不是肾的养生方法?()。

A. 早睡早起B. 节制房事C. 避免过度劳累D. 经常熬夜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养生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阴阳__________。

答案:平衡2. 根据中医理论,情绪的过度波动会影响人体的__________。

答案:气机3. 五禽戏是古代中医养生的一种__________方法。

答案:运动4.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__________。

答案:运化5. 中医养生中,常用的保健按摩手法包括揉、捏、按、__________。

答案: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调和阴阳、顺应自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调畅等。

2. 描述中医养生中的“治未病”理念。

答案:“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情志管理等,预防疾病的发生。

3. 列举三种中医养生的常见方法。

答案: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包括药膳、针灸、按摩等。

4. 解释中医养生中“饮食有节”的含义。

答案:“饮食有节”是指在饮食上要有所节制,不过量,不偏食,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以保持身体健康。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中医养生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具体做法。

答案:春夏养阳的做法包括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保持情绪开朗,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辛辣、温性食物;秋冬养阴则要减少户外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饮食上应选择滋阴润燥的食物。

中医养生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养生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养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养生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阴阳平衡B. 五行相生相克C. 气血充足D. 脏腑功能协调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顺应自然B. 形神共养C. 动静结合D. 过度劳累答案:D3. 中医养生中“治未病”的含义是什么?A. 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预防疾病的发生C. 治疗疾病的同时,预防其他疾病D. 只关注疾病的治疗,不关注预防答案:B4. 以下哪个脏腑在中医养生中被认为是“后天之本”?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5. 中医养生中“精”的含义是什么?A. 精神B. 精液C.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D. 血液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体的健康?A. 饮食B. 情绪C. 环境D. 遗传因素答案:ABCD7.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些是调整阴阳平衡的方法?A. 饮食调养B. 情志调养C. 起居调养D. 药物治疗答案:ABCD8. 以下哪些是中医养生中常用的保健方法?A. 针灸B. 按摩C. 拔罐D. 食疗答案:ABCD三、判断题9. 中医养生认为,过度的情绪波动会损伤人体的正气。

(对/错)答案:对10. 中医养生中,只有老年人才需要养生。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养生中“形神共养”的含义。

答案:中医养生中的“形神共养”是指在养生过程中,既要关注身体的养护,也要注重精神的调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12. 描述中医养生中“顺应自然”的具体做法。

答案:中医养生中的“顺应自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如四季更替、昼夜变化等,通过调整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与自然界保持和谐,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五、论述题13. 论述中医养生中“治未病”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

答案:中医养生中“治未病”的重要性在于通过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养生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养生学是从()的角度出发,探讨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A. 中西医综合B. 西方医学C. 中医D. 药学答案:C2. 中医养生强调养生的基本原则是()。

A.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B. 养生与医疗相结合C. 饮食调理为主D. 运动调摄为主答案:A3. 中医养生学的核心理论是()。

A. 阴阳学说B. 五行学说C. 六经学说D. 脏腑学说答案:A4. 中医养生学主张()。

A. 尽量避免疾病B. 尽最大努力治疗疾病C. 保持身心平衡D. 尽量延长寿命答案:C5. 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包括()。

A. 中药疗法B. 针灸疗法C. 食疗疗法D. 水疗疗法E. 气功疗法答案:A、B、C、E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答案: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六经学说和脏腑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由阴阳失衡引起的,通过平衡阴阳可以达到健康的状态。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生理、病理和养生归纳为五个元素的相互关系,即金、木、水、火、土。

六经学说强调通过调节六个经络的功能来维护人体的整体健康。

脏腑学说将人体的器官归纳为五脏六腑,通过调理脏腑的功能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答案: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包括食疗疗法、药膳疗法、针灸疗法、气功疗法和按摩疗法等。

食疗疗法是指通过选择合适的食物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如养心安神、养肝明目等。

药膳疗法是指通过采用中草药搭配食材,制作具有特定功效的食物来调养身体。

针灸疗法是运用针刺经络、穴位等手段调理身体的方式,以促进体内气血的畅通。

气功疗法是一种通过呼吸调节和身体动作来调整身心机能的方法,包括太极拳、气功吐纳等。

按摩疗法是指通过按压、揉捏等手法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以促进气血流通,调理身体健康。

三、论述题请用500字阐述中医养生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答案:中医养生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养生学 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学 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中医药对人体健康起保健作用的学科,其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 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B. 提高药物的疗效C. 推广中医诊疗技术D. 加强药物安全管理2. 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A. 中医药理论B. 西医养生理论C. 营养学理论D. 心理学理论3. 《黄帝内经》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经典,其中包含了()个养生篇章。

A. 2B. 4C. 6D. 84. 中医养生学认为,合理的饮食搭配应当()。

A. 以荤食为主B. 以素食为主C. 包括五谷杂粮、肉类、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D. 只进食单一种类的食物5. 中医养生学强调了对四季的养生调理,其中夏季的养生原则是()。

A. 多吃酸甜的水果B. 注意房间的通风C. 避免在中午12点到3点进行剧烈运动D. 晚上早点休息,保证睡眠质量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6.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互相适应的关系。

()7. 中医养生学认为,养肺可以通过吸烟来达到。

()8. 中医养生学鼓励人们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但不主张过度运动。

()9. 中医养生学强调了正常的作息时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10. 中医养生学强调调节情绪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三、简答题(共40分)11. 中医养生学对于饮食调理都有哪些原则?请简要说明。

12. 中医养生学如何看待运动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请简要说明。

13. 中医养生学提倡的合理作息时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哪些益处?请简要说明。

14. 中医养生学认为什么因素会对人体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如何调节情绪保持身心健康?请简要说明。

四、解答题(共20分)15. 请结合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以及你个人对健康的理解,谈一谈你认为哪些方面是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并阐述你自己的养生经验。

答案解析:1-5:A、A、C、C、C6-10:A、B、A、A、A11. 饮食调理的原则包括:五谷为主,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不偏食;色、香、味俱全,适量摄入;适量饮水,避免过度饮酒和饮料;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食。

中医养生学习题集

中医养生学习题集

《中医养生学》习题集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1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2 养生的目的是、。

3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和。

4 当今的医学模式为。

5 气运动的四种形式为、、、。

6 《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非升降,则无以生、长、、收、藏。

7 影响寿夭的后天因素有、、和。

8 WHO提出的“四维健康观”包括、、和。

9 五行的特性为:木曰、火曰、土爰、金曰、水曰。

10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者,多以、、、。

11 《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 ,并精而出入者谓之。

”12 《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久卧伤,久坐伤,久立伤,久行伤。

”13 《三元参赞延寿书》言“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女子破阴太早,则伤其”14 《类经》“善养生者,必宝其。

”15 《养生四要》“交接多则伤;施泻多则伤。

”16 《泰定养生主论》论衰老言“六十者,当也”。

17 食物的四性是指、、、四种性质。

18 食物的五味是指、、、、五种不同的食物滋味。

19 《素问•脏气法时论》对五味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即“、、、、”。

20 在食物的升降浮沉性质中,具有温、热性和辛、甘味的食物,大多具有、的性能;具有寒、凉性和酸、苦、咸、涩味的食物,大多具有、的性能。

21 中医认为构成和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统称“三宝”。

22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苦先入,甘先入,辛先入,咸先入,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

23 饮食的合理搭配应是荤素搭配,以为主。

24 一般的饮食习惯是早、中、晚三餐间隔时间为小时较适宜。

25 使用汆法或烫法的烹饪方法时要将食物烫熟再吃,防止的污染。

26 烟熏食物可能含有等有害成分,有致癌作用,不宜多吃。

27 油炸食物经过高温加热后严重变性,脂肪发生反应,食物的营养价值下降。

28 春夏秋冬,日落而息,循序而动,以利于身体的、、、才能使人健康长寿。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预防为主B. 治疗为主C. 药物为主D. 手术为主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调和阴阳B. 顺应自然C. 过度劳累D. 饮食有节答案:C3. 中医认为,人体哪个部位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A. 肝B. 肾C. 脾D. 肺答案:D4. 按照中医理论,哪个季节最适宜进行养肺?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C5.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种食物被认为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A. 辣椒B. 苦瓜C. 蜂蜜D. 咖啡答案:C6.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种情绪与肝脏功能关系密切?A. 怒B. 喜C. 思D. 悲答案:A7. 中医养生中提倡的“三餐”指的是什么?A. 早餐、午餐、晚餐B. 早餐、午餐、下午茶C. 早餐、午餐、晚餐后甜点D. 早餐、午餐、晚餐前小吃答案:A8.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中提倡的“四时养生”?A. 春养肝B. 夏养心C. 秋养肺D. 冬养肾答案:B9. 中医养生认为,哪种类型的运动最适合调养身体?A. 高强度运动B. 剧烈竞技运动C. 温和的有氧运动D. 长时间静坐答案:C10.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种行为最有利于养心?A. 熬夜B. 过度工作C. 保持心情舒畅D. 情绪波动大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体的健康?A. 饮食B. 睡眠C. 情绪D. 环境答案:A、B、C、D2. 按照中医理论,以下哪些属于“五味”?A. 酸B. 甜C. 苦D. 辣答案:A、B、C3.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些行为有助于调养脾胃?A. 定时定量饮食B. 避免油腻食物C. 经常熬夜D. 适量运动答案:A、B、D4.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些属于“五脏”?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A、B、C、D5.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些食物具有清热作用?A. 绿豆B. 苦瓜C. 辣椒D. 冬瓜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医养生认为,情绪稳定有利于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中医养生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A. 木和土
B. 土和金
C. 金和木
D. 水和火
答案; B
2. 两颧绯红属:()
A. 气虚发热
B. 阳盛外热
C. 阴虚火旺
D. 心火上炎答案:C
3. 舌苔黄腻多主:()
A. 湿热
B.热盛
C. 寒湿
D. 暑热
答案; A
4.中药的“五味”指()
A.寒热温凉平B.酸苦甘辛咸C.喜怒悲恐惊
D.以上均不是
答案:B
5、在四诊中“闻诊”内容不包括:
A咳嗽的声音 B排泄物的气味 C语音的强弱 D面部的色泽答案:D
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 B四诊八纲 C望闻问切 D阴阳五行
答案:A
7、推拿,古称“按摩”,其治疗作用主要取决于哪个因素
A医生的医德 B治疗费用的高低 C手法作用的性质和量
D患者自我的感觉
答案: C
8、下列哪个是大补元气的药()
A熟地 B甘草 C人参 D饴糖
答案:C
9、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的哲学思想,下列事物哪个不属于“阳”。

()
A刚强 B光亮 C兴奋 D柔和 E外露
答案:D
10、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的哲学思想,下列事物哪个不属于“阴”。

()
A安静 B抑制 C晦暗 D下降 E积极
答案:E
二、单项多项混合练习题
1、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
A天人相应 B阴阳五行 C整体观 D辨证论治
2、中医有哪些学说()
A精气学说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藏象学说
3、气的运动叫()
A气机 B气化 C气滞 D交感
4、下面哪些属于阴的特性()
A晦暗 B寒冷 C下降 D内向
5、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6、下面不属于木的是()
A肝 B青色 C目 D西方
7、下面哪项不属于五行相生关系()
A木生火 B火生土 C土生金 D火生金。

8五行生克制化的异常现象有()
A母病及子 B子病及母 C相乘 D相侮
9、下面哪些属于五脏()
A心 B肝 C胃 D肺
10、下面哪些属于六腑()
A胆 B脾 C大肠 D小肠
11、下面哪些属于奇恒之腑()
A脑 B髓 C脉 D胆
12、下面哪条经络不属于十二经脉()
A手少阴心经 B足阳明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督脉13、中医病因分为()
A内因 B外因 C继发病因 D其他病因。

14、下面不属于中医诊断方法的是()
A望诊 B磁共振 C血常规 D脉诊
15、下面哪些药物是养血的药物()
A 熟地黄
B 何首乌
C 阿胶
D 山药
16、下面描述正确的有()
A辩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两个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B辩证是论治的基础,论治的结果又是检验辩证正确与否的试金石。

C症:是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D证:是指症候,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特有的本质。

17、中医主要治疗方法有()
A中药 B针灸 C推拿按摩 D拔罐 E气功 F食疗18、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有()
A天人相应 B形神合一 C动静互涵 D正气为本
19、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有()
A协调脏腑 B畅通经络 C清静养神 D调息养气
20、常用中医养生方法有()
A精神养生 B起居作息养生 C饮食养生 D房事养生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