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导学案(精选2篇)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导学案(精选2篇)《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导学案篇1课题:第六课为坚强喝彩第二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意志品质的现状。
2、掌握磨练意志的方法。
3、树立磨练意志的信念,制定意志磨练计划,并坚持磨练意志。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自己意志品质的思想及外在行为表现,真正理解和掌握磨练意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制定意志磨练计划,并坚持磨练意志。
三、课前准备1.投影片(自制):目标及思考题;2.学案四、学习过程及指导(一)揭示目标并指导自学(3分钟)师:在前边的第一个框题,我们主要分析了坚强意志的表现和作用,从而了解到坚强的意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品质,是我们战胜困难、克服弱点、完成学业、取得成功的一把利剑,所以,我们要努力地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那么你了解自己的意志品质的现状吗?你知道坚强的意志是从哪里来的吗?你知道磨练坚强意志的方法有哪些吗?这就是我们第六课第二个框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投影学习目标,请*同学朗读一下学习目标。
生:朗读学习目标。
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请大家一起看课本本框题的内容,大字部分慢看,小字部分快看,积极动脑,围绕思考题看书并在书中找到思考题的答案,10分钟后检查,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教师投影目标思考题)目标思考题:1. 了解自己的意志品质的现状? (自己坚强意志和懦弱意志的表现)2. 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0分钟)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三)教师检查并点拨更正和补充(17分钟)1、师: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意志品质的现状吗?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们每个人都在“意志银行”里储存了一些意志品质,有些是坚强的,有些是懦弱的。
让我们拿着自己的“意志存折”到意志银行里核对一下,以便理解自己意志品质的现状,然后相互交流有无坚强意志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七年级】《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导学案

【七年级】《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导学案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坚强意志取决于自我意识磨练的真理。
逐渐增强意志力。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能够运用培养意志品质的方法,逐步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
知识目标:掌握磨砺意志的方法。
要知道,要磨砺意志,你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和生活态度。
重点磨练坚强意志的方法教学难点磨练你的坚强意志,在困难的环境中主动锻炼自己。
教学方法:讨论归纳体悟;情景教学法;事例教学法。
知识链接:1、1973年12月,肯尼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拉昆村,当母亲看到婴儿只有半截身体时,哭得死去活来,做父亲的比较冷静,再三安慰妻子:“我们要面对现实,不要绝望,生命还在,希望还在。
”肯尼一岁半时,做了两次手术,腰以下的神经无法恢复,连坐都成了问题。
医生却劝肯尼的母亲,凡事要尽量靠他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做。
母亲接受了医生的忠告,尽量让肯尼料理自己的事情。
数月后,肯尼竟奇迹般地坐了起来。
不久,他开始尝试用双手走路。
肯尼开始上学了,每天都要装上重达6公斤的假肢,坐着轮椅上厕所很不方便,每次都有同学帮助他。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加上几位老师的爱护,使肯尼的心灵得到极大的净化。
他爱生命,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帮妈妈买东西,有时也替邻居洗车、剪草,这对一个没有下肢的人来说,要有多大的毅力啊!如今,肯尼已经是加拿大的小影星了,他成功地主演了影片《小兄弟》。
他对记者说:“我的生活没有困难,遇到困难就和大家一样,坚强地想办法解决。
”小镇上,几乎每个人都迷恋着肯尼,有个老太太每天都站在门口,就是为了多看他一眼。
为什么人们都迷恋半截身体的少年肯尼呢?肯尼的邻居乔安说:“每个人都有烦恼,但是只要看到肯尼,就会觉得自己的烦恼是何等的渺小。
”还有一位邻居说:“我们热爱肯尼,因为有了他,我们提高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们要像肯尼那样,对生活充满信心。
”2.马和驴的故事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导读: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新人成长历程和揭示新人优秀品质的优秀小说。
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二)复习引导课内外结合,读完整本书。
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的精彩片断。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语文能力。
(三)审美鉴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作了大量典型化处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一样,对自传体小说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小说的全部描写都围绕着主人公的成长来展开,结构紧凑自然.在刻画主人公性格的时候,又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他的优秀品质。
通过描写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亦即怎样对待革命与个人、公与私、生与死等重大问题的态度,把保尔这一钢铁战士的形象塑造得格外丰满生动,光彩照人。
(四)重点难点突破1、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含义吗?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2、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他的整个生命奉献给全人类。
2024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教案

2024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 把握小说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1. 掌握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分析主人公保尔的成长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等。
2.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及作品背景。
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对作品有初步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保尔的成长历程,分析其性格特点。
4.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保尔的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5. 教师总结,强调作品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
第二章:分析主人公保尔的性格特点【教学目标】1. 分析保尔·柯察金的性格特点,如顽强、勇敢、坚定等。
2. 理解保尔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3. 培养学生对人物性格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保尔的性格特点。
2. 分析保尔成长过程中的困境与挑战。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保尔的性格特点。
2. 启发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成长力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关于保尔的片段。
2. 学生预习课文,关注保尔的言行举止。
【教学过程】1. 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保尔的性格特点。
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描述保尔在作品中的表现。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保尔的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4.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保尔如何克服困境,坚定信念。
5. 教师总结,强调从保尔身上汲取的成长力量。
第三章:探讨作品的现实意义【教学目标】1. 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现实意义,如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等。
2. 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精神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导读目标】: 1、掌握阅读长篇小说的基本方法。
2、学会从阅读中总结出一些读书心得。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对学生进行一些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导读重难点】: 1、小说的人物分析是重点。
2、从阅读中导出读书心得是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在北京残奥会上,我们领略到了残疾人体育健儿儿自强不息、奋能拼搏的风采。
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这样一位身残志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作家。
他是谁呢?想必大家一定能猜得出来,他就是前苏联业余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去感受他那身残志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历程吧。
二、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由学生发言介绍,教师汇集补充,主要让学生了解作家以下信息: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苏联业余作家。
出生于乌克兰小镇舍佩托夫卡,并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没阳光的少年时代,后参加革命,1929年,他在全身瘫痪、双目失眠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战斗经历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历时三年创作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其后又开始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只完成了第一部,就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二岁。
●读书心得:作家的经历与书中主人公保尔的经历相仿,因此,本书是一部自自传性小说。
对我们写作文的启示是,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2、标题解析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乍看标题,本文似乎要告诉我们如何练钢,读完后方知本文乃是在讲如何炼人。
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因此作家十分钟爱,不忍更换。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
”●读书心得:给作文安一个明眸善睐的眼睛十分重要。
三、走进文本教师导学: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读完之后对它们进行一番梳理十分必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导学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导学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把握本书的主题及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作品背景。
2. 分析本书的主题思想及写作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书籍封面、序言、目录,了解作品的基本信息。
2. 组织学生讨论本书的写作特点,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革命激情等。
作业布置:1. 预习第一章内容。
2. 写一篇关于本书写作特点的短文。
第二章: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 掌握本书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 了解本书的主要故事情节。
教学内容:1. 分析本书的主要人物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
2. 概括本书的主要故事情节,如保尔的家庭背景、革命经历、创作历程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第一章,了解保尔·柯察金的家庭背景及成长历程。
2. 组织学生讨论保尔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定、无私等。
3. 讲解本书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保尔的革命经历和创作历程。
作业布置:1. 预习第二章内容。
2. 写一篇关于保尔·柯察金成长历程的短文。
第三章:保尔的成长与革命斗争教学目标:1. 了解保尔在革命斗争中的成长过程。
2. 把握本书所反映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内容:1. 分析保尔在革命斗争中的角色变化,如工人、红军战士、共青团干部等。
2. 探讨本书所反映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如阶级斗争、共产主义信念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第二章,了解保尔在革命斗争中的成长过程。
2. 组织学生讨论保尔在不同阶段的角色变化及其所体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
作业布置:1. 预习第三章内容。
2. 写一篇关于保尔在革命斗争中成长过程的短文。
第四章:保尔的情感世界与创作历程教学目标:1. 了解保尔的情感世界,如亲情、友情、爱情等。
2. 掌握保尔的创作历程及其作品特点。
教学内容:1. 分析保尔的情感世界,如与家人、朋友、恋人的关系。
八年级语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分享课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分享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复述主人公保尔的成长史。
2、能够分析主人公保尔性格3、能够识记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4、能够理解保尔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意义。
【学法指导】1、通过绘制保尔成长史和人物关系思维导图,把握全书人物、情节。
2、通过写摘抄批注,剧本,表演与朗诵,感受小说刻画人物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3、通过写读后感,理解保尔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意义。
【自主学习】一、保尔的成长史我来绘1、画出保尔的成长史思维导图。
【学法指导】(1)标注出每个阶段地点、人物、事件(2)另外用纸创作小组个性化的思维导图二、保尔性格形象我来演1、小组设计一个课堂展示的表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组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节片段改为剧本。
2、学案第3页【重要片段节选】也有可参考的情节3、剧本要求:(1)要有剧目名、旁白、台词、演员动作、表情(2)能体现作品展现人物性格的方式(现在书本上做好批注,写出艺术特色等)(3)能总结保尔性格【剧本写法指导】:(1)剧目名、时间、地点、天气、场景。
(2)旁白、人物、(动作)(表情)(3)总结:(4)另外用纸写:把小组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节片段改为剧本三、保尔精神启示我来谈1、以《保尔精神过时了吗?》为主题写读后感【学法指导】1、结合“新冠疫情”、“医护人员”等人谈2、结合你了解的名人谈3、联系学习、生活谈【交流展示】1、小组合作:保尔的成长史我来绘——思维导图2、课堂检测:保尔历练考验我来测——知识竞赛3、小组展示:保尔性格形象我来演——剧本朗读4、小组分享:保尔精神启示我来谈——能写敢说【课堂总结】保尔身上的为理想献身,钢铁般的精神、顽强的志,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
自我的提升进步、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它,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需要它,疫情的抗击更需要它。
它体现在李兰娟院士身上,它体现在钟南山院士身上,它体现在千千万万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为了抗击疫情众志成城的中国人民身上。
第六单元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带答案)

2.保尔救出了朱赫来后,被贵族的儿子出卖,被白匪关押起来。
3.红军攻下了小城谢佩托夫卡,保尔的好朋友参军了,当了团区委书记。
4.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5.在铁路就要修完时,无情的和最终夺去了保尔的战斗力。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保尔是的“良师益友”,他的对广大读者有极深的教育意义。
四、解释小说题目的含义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这一题目运用了比喻的说法,也就是说,一个革命战士,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在革命的斗争中才能磨炼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五、主要人物
(一)保尔·柯察金
1.具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
(1)保尔带着漂亮整洁的冬妮亚参加工友通知的聚会遭到讥讽和嘲笑后,意识到冬妮亚和自己不是一个阶级,决心断绝感情。
(2)保尔顶着严寒在修路时遇到拒绝干活的冬妮亚和她的丈夫,他直言指出昔日的恋人已变得酸臭。
2.具有高昂的革命激情
(1)保尔因为救朱赫来被捕,在狱中经受严峻考验,不透露朱赫来的行踪。
B.丽达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没有灰心丧气,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这部长篇小说是保尔在病榻上(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艰难写成的,出版后在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
课时
1、了解作品背景,梳理保尔成长的故事情节。
2、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品主题,抒发感想。
3、了解全书内容,熟悉并掌握其中精彩的片段,从保尔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1、作者及作品背景简介: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
出生于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年仅32岁。
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小说的结尾,保尔在近乎绝望地期待中,终于迎来了州委的电报:“小说大受赞赏。
即将出版。
祝贺成功。
”现实生活中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却没有那么幸运,而是经历了更多的磨难。
小说寄给出版社之后,吃了个闭门羹——退稿。
后来经过朋友们的努力,才被一家杂志社小心翼翼地接受。
前苏联业余作家。
出生于乌克兰小镇舍佩托夫卡,并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没阳光的少年时代,后参加革命,1929年,他在全身瘫痪、双目失眠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战斗经历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历时三年创作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其后又开始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只完成了第一部,就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二岁。
作者的经历与书中主人公保尔的经历相仿,因此本书是一部自自传性小说。
2、梳理情节
通读原著,结合目录,梳理保尔的四个成长历程,完成合作探究。
1、下面是从名著里筛选出来的保尔的阅读书目,请探究保尔“成长”与“阅读”之间的内在联系。
(1)《朱泽培·加里波第》:介绍意大利爱国志士、军人加里波第献身于意大利统一运动,亲自领导了许多军事战役的事迹。
(2)《牛虻》:塑造了具有坚强意志,为了信仰甘受命运折磨的意大利革命者牛虻的形象。
[来om]
(3)《斯巴达克斯》:描述了意大利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的领袖斯巴达克斯的英雄事迹。
(4)《俄国史》: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介绍俄国的历史。
(5)《资本论》(第三卷):弄清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复杂结构。
(6)《叛乱》:描写了在哈萨克斯坦进行的国内战争。
2、人物形象分析:
保尔:
冬妮娅:
朱赫来:
丽达:
阿尔焦姆:
的头。
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
保尔像一根稻草似的,被甩出了马鞍,翻过马头,沉重地摔在地上。
黑夜立刻降临了。
.....
柯察金额上的伤口看样子好多了。
换药的时候他那种非凡的毅力真叫我们这些医生吃惊。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总要不断地呻吟,发牌气,可是他却一声不吭。
给他伤口上碘酒的时候,他把身子挺得像根绷紧了的弦。
他常常疼得失去知觉,但是从来没有哼过一声。
现在大家都知道:要是柯察金也呻吟起来,那就是说他昏迷了。
他这种顽强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呢?我真不明白。
1、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的其他情节简要说说,保尔是怎么从一个普通的穷苦孩子逐渐成长为钢铁战土的。
2、选文内容主要体现了保尔怎样的性格特点?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3、选文写的是保尔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和负伤之后治疗的情节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阅读理解(二):
保尔从小在苦水中长大,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
保尔12
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夫卡镇也和苏联其他地方一样,遭受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践踏。
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
朱赫莱在保尔家里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现在全世界都着火了,奴隶们起义了,他们要把旧世界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能够坚决斗争的弟兄。
”朱赫莱的启发和教育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突然,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
保尔急着四处打听。
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莱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到壕沟里,与朱赫莱一起逃跑了。
但是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
从监狱出来后,保尔拼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便不自觉地来到冬妮亚的花园门前。
他纵身一跳,进了花园。
冬妮亚喜欢保尔的“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保尔也觉得冬妮亚“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
后来他们又有几次见面,慢慢地产生了爱情。
保尔为了避难,便答应了冬妮亚的请求,住了下来。
几天后冬妮亚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青,他把弟弟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
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
但他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战胜了死亡。
出院后,他已不宜于重返前线,便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
在这里他同样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紧张地投入各项艰苦的工作。
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直接参加艰苦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