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2012--2013年)

如皋师范附属小学

一、课程目标

以新课程思想为指导,认真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深化改革、求实创新。加强体育课堂管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生人人喜欢上体育课;抓好“两操一活动”的质量,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锻炼;加大校本课程研究和实施力度,开发和提供趣味田径器材,让每个孩子都有跑、跳、投等多种技能获得发展。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继续抓好校各项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力争在各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二、课程内容

让每个孩子动起来!这是学校体育的使命。我校在严格执行国家体育教育课程的同时精心策划并制定了以童年游戏、趣味田径、校园竞技、我型我秀为核心的校本体育课程,构建起以体育课为核心,晨练、大课间、午间活动、活动课、放学以后体育活动为补充的学校大体育框架,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1.国家体育课程(略)。

2.校本体育课程。

三、课程实施

1.加强学习,提高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及业务素质。

我校目前有体育专职教师9名,兼职教师11名。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直接关系着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学期初我们认真组织每位体育教师学习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备课,积极辅导,对学生的体育课堂常规要有一定的规范,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认真做好学生的课堂常规训练, 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并坚持执行。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设情境,同时创设的情境应体现时代感,适合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课堂中通过“讲、练、评”三步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上课时要精炼,多让学生去进行练习,在练习中,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运动能力较差,对于技术动作不够了解。为此,每位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运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课堂中教师讲解要简明扼要,课堂评价方法多元,通过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自我的三个不同视角的多维评价,让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2.严抓体育课堂教学工作,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课堂是提升学生体质的主阵地,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非常关键。学校要经常深入课堂听取教师的随堂课,研究如何使体育课上得更为有效,研究如何将体质达标项目融入到体育课的运动之中。在听课过程中对于一些兼职教师的课提出改进意见,对他们的不到位示范指导给予技术指点,使全校体育教师的课堂更为科学、有效。体育教研组还经常开展集体备课,学习有关体育教育教学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过程、方法及运动量、运动兴趣等方面全面设计体育教案,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实施水平。课堂应呈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培养新面貌。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认真贯彻和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逐步加以完善。抓好五项体育达标的训练和测验工作。全校体育达标率力争保持99%以上;学生体育成绩及格率98%以上。

3.抓好“两操一活动”质量,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落实好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学校“两操一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1)继续严格规范广播操进出场的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出操静、齐、快。动作规范、美观,继续施行“领操员轮班值日”制度,不断改进广播操动作质量,树立各班领操员榜样模范作用。加强新操培训,实行每日评分制,纳入文明班考核,不断提高广播操质量。

(2)召开体育委员会议,充分信任他们,大胆使用他们,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给他们机会和场合,尽力表现自我,体现自身能力,加强其信心,在锻炼中得到提高和升华。以加强体育检查小组工作,督促两操一活动的正常开展。认真搞好大课间计划实施工作,对于班级要区别对待,做好大课间出勤的统计工作,对于经常不活动的班级要批评,对于好的班级要表扬。

(3)进一步落实体育运动队的检查结果每周点评制度。学校每年举办两届运动会和一届体育艺术节,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也从中挑选优秀学生进入学校各种运动队,并形成训练梯队。学校要求各运动队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四落实,做好运动员及家长思想工作,创造最佳条件,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科学、合理、高效地进行严格训练,加强意志品质培养。认真制定好训练计划做好记录,安排好训练时间加强运动队训练和管理,做好训练记录,出勤等方面,并制定严格的训练纪律。有迟到和缺勤的要严肃处理并补足训练或加罚训练,记录每次训练成绩,对规定时间内不能达到要求的队员,给予单独加训。让每个队员形成一种优秀的训练作风全面提高我校运动队技术水平,争取在各项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4)学校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出发点,在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课间操、舞的基础上,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落实跑操制度和学校校本体育课程,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的原则,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通过这些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校文体生活,在校内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将学校的校本体育项目融入到运动之中,让更多学生有更多活动的空间,提升活动的乐趣。

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科学的课程设置,离不开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离不开每个孩子的主动参与。体育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引领孩子走进体育的精神内核,用一种存在于运动本身的力量去感召每一个孩子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并且让这种力量冲破体育本身和学校的文化汇集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的合力,使孩子们的身心能更为和谐、完整的发展。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

如师附小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

在小学这个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三维目标”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化培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从生理、心理、体能与技能三大方面去实现。

第一、生理方面:小学阶段年龄一般在6--12岁。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体组织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骨骼在急速生长,手、脚,特别脚骨长得最快,胸骨横径在加宽,女孩子的胯骨也在增大。肌肉随着骨骼的变化而发达起来。心肺迅速增大,特别是肺容积和血管容积、以及肺活量,都较出生时增长了近一倍。由于心肺容积增大,使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性从事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但是,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骨骼、肌肉成长尚未健全,心肌收缩力量较弱,心脏的神经调节机能还不够完善。总的来说,从生理机质上看,他们与成年人相比仍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他们的生理特点去制定教学目标。

第二、心理方面: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具有半少年半儿童的心理特征,既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又不乏对成人的依赖性,既开始产生一定的自觉性,又在不自觉中仍时时表露其幼稚性、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这几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思想不稳定、不成熟,所以,虽然模仿力极强,但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同时纪律性较差、好奇、好强、对事有浓厚的趣味性、但持续时间不长,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总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等,若不能把握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就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为从体育锻炼的心理素质要求来看,开朗活泼、勇敢参与、积极进取,是这个阶段小学生所应具备的,同时也是教学的目的。

第三、体能与技能方面: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在这个阶段,还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重在提高各运动项目的基础性技术。体能练习要结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一般规律,多强调循序渐进,不注重高强度体能训练,重在身体的适应。

二、教学(教材)内容

三、体育学习评价

如师附小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方案

一、出勤率(10%)

每次课前由体育委员统计人数,列出见习人员名单。

二、体能

主要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定体能测试的指标,评价学生的体能水平。

一年级(20%)

考核项目:第一学期:30米、立定跳远、30秒跳绳

第二学期: 30米、立定跳远、30秒跳绳

二年级(20%)

考核项目:第一学期:30米、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

第二学期: 30米、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前滚翻

三年级(30%)

考核项目:第一学期:50米、蹲踞式跳远、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

第二学期:50米、原地投掷垒球、五禽戏、立定跳远

四年级(30%)

考核项目:第一学期:400米、原地投掷垒球、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

第二学期: 50米、跨越式跳高、跳上成正撑—前翻下、武术组合动作(一)

五年级(40%)

考核项目:第一学期:400米、原地投掷垒球、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

第二学期: 50米、跨越式跳高、一分钟仰卧起坐、武术组合动作

六年级(40%)

考核项目:第一学期:400米、原地投掷垒球、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

第二学期: 50米、跨越式跳高、20秒立卧撑、一分钟仰卧起坐、武术组合动作(一)三、知识与技能

主要根据各水平段的学习目标与要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各年级所占考核的比重为一、二年级(30%),三、四年级(40%),五、六年级(30%).

四、情意与合作

根据分组情况展开组内互评和学生自评,主要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的情感表现、

意志品质、人际交往与合作行为等进行评价。各年级所占考核的比重为一、二年级(40%),三、四年级(20%),五、六年级(2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