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第三节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探究实验】-----54页
①向盛有AgNO3溶液的试管里逐滴的加入氨水 ②向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里逐滴的加入氨水
根据实验分析出现现象的原因
实验已知氢氧化铜与足量氨水反应后溶解是因为 生成了[Cu(NH3)4]2+ ,其结构简式为:
NH3
2+
H3N Cu NH3 NH3
Cu 2+ +2NH3 .H2O Cu(OH)2 + 4NH3 . H2O
离子的极化可能导致阴阳离子的外 层轨道发生重叠,从而使得许多离子键 不同程度地带一些共价性。
二、配位键 NH3 + H+ == NH4+
1、配位键的形成 共用电子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而不是由双方共 同提供
2、形成配位键的条件:①一方是能够提供孤对电 子的原子,②另一方是具有能够接受孤对电子的空 轨道的原子。配位键常用符号A→B。
金属原子脱落来的价电 子形成遍布整个晶体的“ 自由流动的电子”,被所有 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 的原子维系在一起。
4、金属键及实质:(在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 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的相互作用)这是化学 键的又一种类型。
金属键特征: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自由电子被许多金属离子 所共有,即被整个金属所 共有;无方向性、饱和性。
金属键强弱判断:一般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多、半径 小,金属键强,熔、沸点高,硬度大。
谢谢!
资料整理
• 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3、离子键的特征:
阅读:P51
由于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 饱和性,因此以离子键相结合 的化合物倾向于形成晶体,使 每个离子周围排列尽可能多的 带异性电荷的离子,达到降低 体系能量的目的。
氯化钠的晶体结构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说课稿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对原子的电子排布和元素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将进一步探讨原子之间通过不同的化学键形成物质的微观机制,为后续学习晶体结构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通过氯化钠的形成示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离子键的本质。
接着引入配位键的概念,以常见的配合物为例,如四氨合铜离子,帮助学生认识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最后讲解金属键,阐述了金属晶体中金属键的作用以及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 2 中已经初步接触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对化学键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对于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的本质和形成过程,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于微观世界的想象和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的概念及本质。
(2)掌握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3)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离子化合物、配合物和金属的某些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让学生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的本质和形成条件。
(2)离子化合物、配合物和金属的性质与化学键的关系。
第三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第二课时:配位键

2+
2、配合物
配体有 孤电子对
▲配位键的存在是配合物与其它物质最本质 的区别。
(1)概念: 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体与接受 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 的化合物称为配合物。
(2)存在:在物质世界中,有一大类由过渡 金属的原子或离子(价电子层的部分d轨道 和s、p轨道是空轨道)与含有孤对电子的分 子(如CO、NH3、H2O)或离子(Cl-、CN-、 NO2-)通过配位键构成的化合物。 (3)应用:在生命体中大量存在,在半导体 等尖端技术、医药科学、催化反应和材料化 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科学研究和生 产实践中,经常利用金属离子和与之配位的 物质的性质不同,进行溶解、沉淀或萃取操 作来达到分离提纯、分析检测等目的。
二、配位键和配合物 1、配位键
(1)定义: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 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化学键。即:成键 的两个原子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提供空 轨道而形成的化学键。 (2)形成的条件:
一个原子有孤电子对,另一个原子有接 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
(3)配位键的表示式: A→B 其中,A表示能够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 B表示接受孤对电子(具有空轨道)的原子。] +
练习:试写出H3O+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H3O+是否还可以和H+通过配位键形成H4O2+ ?
(4)配位键与共价键的区别:
形成方式不同,但形成后与其它共价 键的性质一样.如NH4+的四个N-H键的键长、 键角、键能完全相同. 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探究实验】
①向盛有AgNO3溶液的试管里逐滴的加入氨水。 ②向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里逐滴的加入氨水
C.N2、HClO D. [Cu(NH3) 4]2+ 、PCI3
第3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Na完全失电子,Cl完全得到电子,电子属于Cl-,已不 再属于Na+,与共价键不同,共价键是共用电子,不 能单独占有。
④离子键的成键元素:一般 , 金属
与 V,V 的非金属元素间及 铵盐 易
形成离子键。
[注]成键两个原子的电负性差值越大越 易形成离子键,一般认为成键原子的电
个Cl-,而每个Cl-也从不同方向同时吸引_6__个
Na+,所以氯化钠化学式 NaCl (1:1)
[注意]只要空间条件允许,阳离子将吸引尽可能多的 阴离子排列在其周围,阴离子也将吸引尽可能多的阳 离子排列在其周围。∴离子键无饱和性(相对的)
8 CsCl晶体:每个Cs+同时吸引
8 Cl-,每个Cl-同时吸引
4、CNHC2OHHO342属属属属于于于 于什什什 什么么么 么键键键 键构构构构成成成成的的的的什什什什么么么么性性性性分分分分子子子子CCNHHH2OO432极 极极 极性性性性键键键键构构构构成成成成的的的的非极极非极性性极性分分性分子子分子子
一、离子键
①电负性大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电子而形成阴离子 ②电负性小的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电子而形成 阳离子 ③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形成的一种强烈的 _静__电____
子键越强,晶体的熔沸是 A A、KCl B、CaCl2 C、MgO D、Na2O
2、下列关于离子键的特征叙述中,正确的 A、一种离子对带异性电荷离子的吸引力作用与其所处的方
向无关,故离子键无方向性
B、因离子键无方向性,故阴阳离子的排列是无规律,随意 的
的性质是完全___相__同________的。
二:配位键
高中化学2-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课件

例题1.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都存在着配位键的是 (B
)
A.NH3、H2O C.N2、HClO
B.NH4 + 、H3O+ D. [Cu(NH3) 4]2+ 、PCl3
例题2. 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有空轨道一方有孤对电子。
B. 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C. 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体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阴离子。
D. 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成键原子必须有未成对电子。
高二化学鲁科版选修3
第2章第3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第2课时:配位键
为何氨分子能与氢离子反应?
氨分子中有孤对电子,而氢离子有1S空轨道,当 二者接近时,氨的孤对电子将与氢离子1S轨道重叠,形成 化学键。
一. 配位键的概念
1.由一方单独提供孤对电子,由双方共用而形 成的特殊的共价键.
+
→
2、成键一方有孤对电子,另一方有空轨道. (阅读课本53页)
3、配位键的表示: A→B 4、配位键与共价键的区别:
形成方式不同,但形成后与其它共价键的性质一 样.如NH4+的四个N-H键的键长、键角、键能完全 相同.(无任何区别) 【随堂训练】 1、氨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氨分子的空间构 型?键角多大?为什么?铵根离子的空间构型? 键角多大? 2.写出H3O+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推测其空间构型和键角?
【探究实验】
实验: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至过量, 观察现象
实验过程分析
氢氧化铜与足量氨水反应后溶解是因为生成 了[Cu(NH3) 4]2+ ,其结构简式为:
NH3
2+
H3N Cu NH3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第1课时)》

• 在物质世界中,有一大类物质是有过渡 金属的原子或离子(价电子层部分d轨道 和s、p轨道是空轨道)与含有孤对电子 的分子(如CO、NH3、H2O)或离子 (Cl-、CN-、NO2-)通过配位键构成的。 如:[H3N→Ag←NH3]+
NH3
2+
H3N Cu NH3 NH3
4、配合物
(1)含义:组成中含有配位键的物质。
1. 配位键的概念
由一方单独提供孤对电子而供双方共有而形成 的特殊的共价键.
+
→
2.配位键的表示: A→B A是能够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B是具有能
够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的原子。
3.配位键形成的条件 成键一方有孤对电子,另一方有空轨道.
练习:
用电子式表示H3O+的形成过程.
思考:哪些物质中有配位键?
课堂小结
• 一、离子键 • 1、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
学键。
• 2、实质:静电作用(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 3、特征: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 二、配位键 • 1、概念:由一方单独提供孤对电子而供双方
共有而形成的特殊的共价键. • 2、形成条件:成键一方有孤对电子,另一方有
空轨道. • 3、配位键与共价键的区别和联系
Na+
ClNa+ Cl-
Cl-
Na+
氯化钠晶体的结构
3. 离子键的特征 ②、无饱和性
氯化钠晶体的结构
ClNa+
4、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
键型
离子键
共价键
概念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
用形成的化学键
子形成的化学键
成键微粒 微粒间作用力
第三节_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_第二课时:配位键

[Cu(NH3) 4]2+ +2OH—+4H2O
深蓝色溶液
〔Ag(NH3)2〕OH 、〔 Cu(NH3)4〕SO4易溶于水。
认识铜氨络离子
[Cu(NH3) 4]2+
NH3 H3N Cu NH3 NH3
2+
2、配合物
配体有 孤电子对
▲配位键的存在是配合物与其它物质最本质 的区别。
(1)概念: 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体与接受 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 的化合物称为配合物。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化合价 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不相同 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晶体
3. 金属的下列性质与金属键无关的是( C )
A. 金属不透明并具有金属光泽
B. 金属易导电、传热
C. 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D. 金属具有延展性 4.能正确描述金属通性的是 ( AC )
A. 易导电、导热
比较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导电的区别:
晶体类型 导电时的状态 导电粒子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水溶液或 熔融状态下
晶体状态
自由移动的离子 自由电子
2、导热性
【讨论2】金属为什么易导热?
自由电子在运动时经常与金属离子碰撞, 引起两者能量的交换。当金属某部分受热时, 那个区域里的自由电子能量增加,运动速度加 快,通过碰撞,把能量传给金属离子。
说明金属晶体中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金属具有 导电性,说明金属晶体中存在着能够自由流动的电 子。
分析:
通常情况下,金属原子的部分或全 部外围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比较弱,在 金属晶体内部,它们可以从金属原子上 “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自由流动 的电子。这些电子不是专属于某几个特 定的金属离子,是均匀分布于整个晶体 中。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讲义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讲义在化学的世界里,化学键是物质构成和性质的重要基石。
其中,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是三种常见且重要的化学键类型,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形成机制,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离子键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当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时,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相互吸引,从而形成离子键。
离子键的形成通常发生在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
例如,钠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氯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就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氯化钠(NaCl)晶体。
离子键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这是因为离子键是基于静电作用,只要阴阳离子相互靠近,无论在哪个方向上,都能产生吸引力。
而且,一个离子可以同时吸引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不存在数量上的限制。
离子键的强度通常用晶格能来衡量。
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强,离子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就越高。
例如,氧化镁(MgO)的晶格能大于氯化钠(NaCl),所以氧化镁的熔点高于氯化钠。
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时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够导电。
这是因为在熔融或溶液状态下,离子可以自由移动,从而能够传递电荷。
二、配位键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由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而形成。
在形成配位键时,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称为配体,接受孤对电子的原子或离子称为中心原子(或离子)。
常见的配体有氨气(NH₃)、水(H₂O)等,常见的中心原子(或离子)有过渡金属离子,如铜离子(Cu²⁺)、银离子(Ag⁺)等。
例如,在四氨合铜离子(Cu(NH₃)₄²⁺)中,铜离子提供空轨道,氨分子中的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四个配位键。
配位键的形成条件较为特殊,一方要有孤对电子,另一方要有能够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
配位键与普通共价键的性质相似,但在形成过程和作用方式上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第三节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第3课时)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知道金属键的实质,并能用金属键解释金属的某些特征性质。
【学习重难点】
重点:金属键的实质
难点:金属键解释金属的某些特征性质
【学案导学过程】
探究内容原理规律方法
三、金属键
指出下列金属的用途和性质
W Cu Pt
归纳总结:
1、金属有哪些物理共性?金属为什么具有这些共同性质呢?
2、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原子半径和电离能有何特点?金属单质中金属原子之间是怎样结合的呢?金属键模型
1、金属键及其实质
1.构成微粒:
2.金属键:
3.实质:
4、成键特征:
2、金属键与金属性
【讨论1】 1、金属为什么易导电?
【讨论2】2、金属为什么易导热?
【讨论3】3、金属为什么具有较好的延展性?
【讨论4】4、金属晶体结构具有金属光泽和颜色
【当堂检测】
1.下列叙述中,可以肯定是一种主族金属元素的是( )
A.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的一种金属
B.熔点低于100℃的一种金属
C.次外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的一种金属
D.除最外层,原子的其他电子层电子数目均达饱和的一种金属
2.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主要存在 ( )
A.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之间的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与金属晶体结构无关的是 ( )
A.导电性 B.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延展性D.硬度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中有能量传递,可以用此来解释的金属的物理性质是 (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导热性 D.硬度
5.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的是 ( )
A.易导电 B.易导热 C.有延展性 D.易锈蚀
学后反思我的收获我还有待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