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拓宽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完整版)道路拓宽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版)道路拓宽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版)道路拓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概述大连市疏港路拓宽改造工程西起绿波桥,东至大连港,拓宽改造工程方案为向旧路南侧拓宽,占用部分铁路用地,将疏港路全线由双向4车道改造为双向8车道(基本路段),工程主线全长约7.5km,其中道路(含引堤)长5.3km,桥梁2.2km;匝道及辅助路长6.8km,其中道路(含引堤)长5.5km,桥梁长1.3km。

并对沿线香炉礁立交原部分转向匝道、疏港路终点人字形立交等节点及部分地面道路进行改建。

本工程为疏港路拓宽改造工程五标段施工,施工里程范围为主线施工里程K3+360—K4+580,施工内容为施工里程范围内的桥梁、道路、防撞柱、声屏障、雨水管线等设施的施工。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又将本工程分成K3+360—K3+709.085(香炉礁立交桥桥内部分)和K3+709.085—K4+580(香炉礁立交桥桥外部分)。

其中主线K3+360—K3+709.085(香炉礁立交桥桥内部分)分多个独立断面,到K3+709.085后呈“人”字型汇入,以下将各个独立断面列入:(1)本段利用码头线空间新建东联路至香炉礁东匝道(以下简称:“Z匝道”)道路长349.085m,原码头线框构铁路桥加固后利用;(2)本段利用原东北路与疏港路转向匝道拆除后的空间,新建2车道香炉礁立交西行桥梁(以下简称:“D匝道”)道路长498.147m;(3)原疏港路东行地面匝道改造后,顺接Z匝道新建香炉礁立交东行路东段(以下简称:“H匝道”)长235.693m,香炉礁立交东行路中段利用原有旧路与G&H匝道顺接,对其仅做病害维修;(4)改建东北路与疏港路两处转向匝道桥,其中香炉礁立交SE匝道(以下简称:“F匝道”)长349.881m;(5)新建铁路保障房配套道路(以下简称:“X匝道”)长570.425m。

1.1.2 编制依据(1)《疏港路拓宽改造工程五标段施工招标文件》(2)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施工招标图纸。

城市道路拓宽工程施工方案(2篇)

城市道路拓宽工程施工方案(2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市XX道路拓宽工程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街道3. 工程规模:全长XX公里,路基宽度XX米,路面宽度XX米,双向XX车道4. 工程内容: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5. 工程投资:XX亿元人民币6. 工期:XX个月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组织机构(1)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全面管理,下设施工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

(2)施工队:负责具体施工任务的执行,下设路基施工队、路面施工队、桥梁施工队、排水施工队、照明施工队、交通施工队等。

2. 施工进度计划(1)总体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阶段施工内容和时间节点。

(2)分阶段进度计划:根据总体进度计划,将工程分为路基、路面、桥梁、排水、照明、交通等分阶段施工计划。

3. 施工资源配置(1)人员配置: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合理配置各类施工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

(2)设备配置:根据施工内容,配置各类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摊铺机、混凝土搅拌站等。

(3)材料配置: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合理配置各类施工材料,如水泥、砂石、钢材、木材等。

三、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1. 路基工程(1)施工工艺:采用土方开挖、土方填筑、路基压实等工艺。

(2)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土方开挖、填筑、压实等工序,确保路基平整、密实、稳定。

2. 路面工程(1)施工工艺: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设工艺。

(2)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确保路面平整、密实、抗滑。

3. 桥梁工程(1)施工工艺:采用预制构件安装工艺。

(2)质量控制:严格控制预制构件的质量,确保桥梁结构安全、稳定。

4. 排水工程(1)施工工艺:采用雨水井、检查井、排水沟等排水设施施工工艺。

(2)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排水设施的施工质量,确保排水畅通。

公路拓宽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拓宽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概况2.1工程简介2.1.1道路工程2。

1。

1.1本道路原为公路,现改造定性为城市道路主干道Ⅰ级,设计时速60km/h,标准轴载为BZZ—100,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年限为15年,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1.1.3本道路为将原有的米宽的公路拓宽这三块板的城市道路,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砼路面,且使工程既能保证质量,以节约造价,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基本原则是顺着原路纵坡加铺,将原水泥砼路面冲击压实作为道路底基层后,再重新做路面结构。

第二章施工总体目标3.1施工总目标3.1.1工期目标暂定于年月日开工,年月日竣工,施工总工期330日历天,按业主招标文件在11个月内完成本工程施工,具体开工时间以监理的开工令发布日期为准。

3.1。

2质量目标本工程验收时达到优良标准。

3.1.3安全生产目标本工地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和管线事故,力争达到“市级安全生产标化工地”标准.3。

1.4文明生产目标创建芜湖市“市级文明工地”.3。

1。

5环境保护目标达到一级环保标准。

3.1。

6廉政建设目标工程实施过程中无廉政事故。

3.2施工段划分本工程施工范围桩号为米,施工线路较长。

本工程施工总体划分为:因本工程的工程量较大,施工工期较紧,施工时计划以桩号为界,将本工程分成两个施工区段同步进行施工以保证本工程在业主要求工期内完工,每个施工区段内下设各专业施工班组.二个区段各作业班组虽然各自承担其分项工程,但要做到相互配合,分段不分家,根据各自作业区内的场地现状,按工序进行流水作业,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按时完工。

桩号为第一施工区段,桩号为第二施工区段。

本工程施工时因为是对现状道路进行拓宽改建,施工时须确保现状交通畅通,本工程施工顺序为:先施工新建道路两侧辅道、雨污水管道、人行道、分车带侧石等,以现状峨山路保持现状交通畅通.两侧辅道沥青浇筑完毕后,将现状交通改道至已建好的辅道上,进行快车道的施工、雨污水支管施工、分车带侧石等。

桥涵工程与道路同步进行施工,施工顺序同道路施工顺序,先施工辅道后施工快车道。

人民公园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人民公园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人民公园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况及特点1.1工程概况人民公园路改造工程(IV标段),位于解放路与笋岗路之间,毗邻布吉河东侧。

工程范围包括:人民公园路K0+000-K1+060,全长1060米,施工区段为狭长形。

工程内容主要由桥梁、道路及各种管线工程组成。

1.桥梁部分:以道路中心线为界,全线西侧为桥梁部分,起始桩号K0+140(0#桥台),终点桩号K0+924(49#桥台),全长784米。

下部结构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径为F120,共104根;圆柱形桥墩96根,柱径为F100;桥台两个(0#、49#)。

桥梁上部结构为49孔16米长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梁,每孔由10片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拼成,桥面车行道宽8.1米,防撞墙与栏杆宽0.9米,中央绿化槽宽2米,桥面铺装采用30#混凝土。

2.道路部分:包括现有人民公园路的拓宽改造与桥梁两侧引道工程。

挡土墙2座共长1047.79米。

1#挡土墙为浆砌片石重力式挡墙,2#挡土墙采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实体墙身。

路面结构形式采用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

路基挖方5240m3,填方29547m3,水泥石粉渣基层4281 m3,C35面层混凝土共11104㎡.3.各种管线部分: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共 4 条,总长1210.2米,管径有DN300,DN400两种,管道接口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污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管径DN800,总长530米,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给水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柔性橡胶圈接口,穿越快车道的部分采用焊接钢管,管件采用钢制管件,总长为1035.4米,管径DN400;通讯管采用PVC管组合形式,总长1028米;电力电缆管线中,有直埋电缆一条,电缆接力井15座,总长度为899.3米。

本工程是一项规模较大,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

1.2工程特点1.人民公园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长1060米,场地狭小,且需保证人民公园路有4米单向单车道通行要求,因此要对交通组织进行精心设计。

市政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路桥、管网、地道)

市政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路桥、管网、地道)

目录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市政段)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第一节 工程概况XX 线道路改造及附属工程,位于 XX 市 XX 旗,是 XX 镇新老城之间的重要交通性干道工 程。

第一标段:北起现状 XX 路(K4+329.86),向南桩号至(K8+357.86)。

主要工程内容包 括:道路拓宽工程、1#、2#、3#及掌岗图桥梁工程、南北地道工程、雨水管网工程、中水管 网工程、信息管道工程、电力管道工程、热力管道工程、照明管线及公共管道预埋等。

由现 状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八车道,包含现状桥梁拼宽、现状盖板涵及管涵接长。

沿线依次与 XX 道路(北)、XX 道路(南)、XX 路、XX 南路路口,路线共长 4028m。

第二节 编制依据1)、XX线道路改造及附属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XX线道路改造及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 3)、XX线道路改造及附属工程招标答疑及补充文件; 4)、我国现在实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 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文件要求; 6)、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保的国家法律及地方法规、文件; 7)、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有关经验;第三节 施工依据及应用标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 -2000); 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7)、《水泥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CJJ4-97)页脚内容目录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9)、《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 10)、《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2-96) 1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CJJ1-90) 12)、《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1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8) 1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17)、《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18)、《建筑给排水及采暧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以及有关的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范、规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道路拓宽工程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道路拓宽工程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道路拓宽工程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施工方案 (4)第1节工程概况及计划目标 (4)1、工程简介 (4)2、施工安排 (5)3、目标计划 (6)4、对招标文件的确认: (6)第2节施工准备工作 (7)1、工前准备 (7)2、技术准备: (7)第3节施工总体部署 (8)1、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9)2、项目经理部、劳动力的组织和调配 (11)3、施工总平面布置: (11)4、主要机械设备的选用和布置 (12)第4节施工技术方案 (12)1、施工准备工作 (12)2、施工方法: (13)第二章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16)第1节现场管理体系 (17)第3节隐蔽工程检验和试验 (19)第4节自拌混凝土检验和试验 (20)第5节施工技术资料档案管理 (20)第6节材料和设备质量保证措施 (21)第7节冬雨季施工保护措施 (22)第三章施工进度及保证措施 (23)第1节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3)第2节劳动力及材料供应计划 (25)第四章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26)第1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6)第2节安全台帐规范整理 (27)第3节文明施工措施 (28)1、文明施工目标 (28)2、文明施工总体措施 (28)3、民工宿舍、食堂、现场办公设施管理 (29)4、工地文明建设措施 (29)第4节环境保护措施 (30)第五章重点部位的施工方法 (31)第1节钻孔灌注桩。

(31)第2节空心梁板预制 (34)第3节梁板运输与安装 (36)第4节桥面系施工 (37)1、施工准备 (38)2、沟槽开挖 (38)3、排水 (38)第6节道路工程施工 (40)1、施工准备 (40)2、路基土方施工 (40)3、垫层施工 (41)4、水泥稳定基层施工 (41)5、沥青路面施工 (42)第六章对地下有电力、通信、供水、供气、水等管线时的保护措施。

(46)第1节进场主要施工机械表 (47)第2节进场主要施工机械表 (48)第3节进场主要施工机械表 (49)第一章施工方案××经济开发区××路拓宽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经济开发区××路拓宽工程道路图纸答疑纪要。

道路拓宽施工方案设计

道路拓宽施工方案设计

道路拓宽施工方案设计一、工程概述本次道路拓宽工程旨在改善具体道路名称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该道路位于具体地理位置,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连接着多个重要区域。

目前,该道路的现状为描述道路现状,如宽度、路面状况、交通流量等,由于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现有道路已无法满足正常的交通需求,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出行和区域的经济发展。

本次拓宽工程的目标是将道路宽度从现有的X米拓宽至X米,同时对路面进行重新铺设,完善道路附属设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二)现场准备1、进行现场勘察,了解现场地形、地貌、地下管线等情况。

2、拆除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如建筑物、电线杆等。

3、搭建施工临时设施,如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等。

(三)材料准备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采购所需的材料,如水泥、砂石、沥青、管材等,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机械设备准备1、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摊铺机等,并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2、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进出场时间和顺序。

三、施工流程(一)道路拓宽部分的基础处理1、对拓宽部分的地基进行勘察和处理,如软弱地基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方和挖方施工,确保路基的平整度和坡度符合要求。

(二)排水管道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排水管道的铺设和连接。

2、做好管道的基础处理和回填工作,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三)基层施工1、铺设道路基层材料,如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碎石等。

2、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确保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路面施工1、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控制好摊铺厚度和平整度。

道路拓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道路拓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道路拓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项目背景和目标本项目的背景是为了改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流动性。

项目的目标是对指定区域内的道路进行拓宽,以增加道路通行能力。

2. 工程概况- 道路名称:(填写道路名称)- 道路长度:(填写道路长度)- 拓宽部分长度:(填写拓宽部分长度)- 拓宽部分宽度:(填写拓宽部分宽度)3. 施工组织架构- 项目经理:负责全面协调和管理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技术指导,确保施工符合标准和规范;- 施工队伍:包括工人、机械操作人员和安全监管人员,执行具体的施工工作。

4. 施工过程和方法- 施工准备:包括设备调配、物资准备、施工图纸编制等;- 拓宽工程施工:按照拓宽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包括挖掘、填充、铺设等工序;- 施工质量控制:通过严格的质量把控措施,确保拓宽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 安全管理: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妥善处理施工废弃物。

5. 施工进度和风险管理- 施工进度安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和里程碑节点;- 风险管理:识别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管理。

6. 施工费用和预算- 施工费用估算:根据拓宽设计方案和工程量清单,对施工费用进行估算;- 预算编制:编制详细的施工预算,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费用。

7. 质量验收和交付- 施工质量验收: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拓宽工程进行质量验收;- 工程交付:完成拓宽工程后,对项目交付给业主方。

8. 监理和沟通- 监理:聘请合格的监理单位进行工地监理,确保施工过程和质量符合要求;- 沟通:及时与业主方沟通项目进展、问题解决等事宜。

---以上为道路拓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概述,详细内容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补充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概述大连市疏港路拓宽改造工程西起绿波桥,东至大连港,拓宽改造工程方案为向旧路南侧拓宽,占用部分铁路用地,将疏港路全线由双向4车道改造为双向8车道(基本路段),工程主线全长约7.5km,其中道路(含引堤)长5.3km,桥梁2.2km;匝道及辅助路长6.8km,其中道路(含引堤)长5.5km,桥梁长1.3km。

并对沿线香炉礁立交原部分转向匝道、疏港路终点人字形立交等节点及部分地面道路进行改建。

本工程为疏港路拓宽改造工程五标段施工,施工里程范围为主线施工里程K3+360—K4+580,施工内容为施工里程范围内的桥梁、道路、防撞柱、声屏障、雨水管线等设施的施工。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又将本工程分成K3+360—K3+709.085(香炉礁立交桥桥内部分)和K3+709.085—K4+580(香炉礁立交桥桥外部分)。

其中主线K3+360—K3+709.085(香炉礁立交桥桥内部分)分多个独立断面,到K3+709.085后呈“人”字型汇入,以下将各个独立断面列入:(1)本段利用码头线空间新建东联路至香炉礁东匝道(以下简称:“Z匝道”)道路长349.085m,原码头线框构铁路桥加固后利用;(2)本段利用原东北路与疏港路转向匝道拆除后的空间,新建2车道香炉礁立交西行桥梁(以下简称:“D匝道”)道路长498.147m;(3)原疏港路东行地面匝道改造后,顺接Z匝道新建香炉礁立交东行路东段(以下简称:“H匝道”)长235.693m,香炉礁立交东行路中段利用原有旧路与G&H匝道顺接,对其仅做病害维修;(4)改建东北路与疏港路两处转向匝道桥,其中香炉礁立交SE匝道(以下简称:“F匝道”)长349.881m;(5)新建铁路保障房配套道路(以下简称:“X匝道”)长570.425m。

1.1.2 编制依据(1)《疏港路拓宽改造工程五标段施工招标文件》(2)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施工招标图纸。

(3)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辽宁省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验标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39-20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其它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技术规程及验收标准。

(4)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5)我单位类似工程先进经验及现有资源条件、技术水平及施工管理水平。

1.1.3 编制范围及原则1.1.3.1 编制范围涵盖K3+360~K4+580全长1220米的桥梁及过渡路面,以及雨水工程等。

其中桥梁工程为2座独立的匝道桥(D、F),其中D匝道桥为6—11联,长度为498.147m,桥面宽度为9m(双车道);F匝道桥为2—6联,长度为349.881m,桥面宽度为8m(单车道)。

1.1.3.2 编制原则遵循招标文件中的要求和设计文件的设计意图。

在编制过程中,对文字说明、附图、附表,严格按统一的标准、规范编制。

遵循市政桥梁、道路的施工、设计规范及检验评定标准,在编写主要项目的总体施工方案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现行的各种规范和标准。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根据业主的工期要求,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施工,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工程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进行组织施工,并严格执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整体施工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优化人、机、料、具等各种资源配置,确保工地的文明施工,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1.1.4主要技术标准1.1.4.1 K3+360—K3+709.085(香炉礁立交桥桥内部分)(1)Z匝道①道路等级:快速路②设计速度: 60Km/h③最小平曲线半径: 4000m④道路最大纵坡:1.6% 最小纵坡:0.12%⑤道路最小竖曲线半径:凸曲线3500m,凹曲线5000m⑥荷载标准:道路BZZ-100(以下相同不做赘述)⑦道路横坡度:采用1.5%的单向坡(以下相同不做赘述)⑧坐标系统:本工程采用大连城建坐标系(以下相同不做赘述)⑨高程系统:本工程采用黄海高程系(以下相同不做赘述)(2)D匝道①道路等级:快速路②设计速度: 60Km/h③道路最大纵坡:3.29% 最小纵坡:0.01%④道路最小竖曲线半径:凸曲线3500m,凹曲线2000m(3)F匝道①道路等级:匝道②设计速度: 20Km/h③最小平曲线半径:36.371m④缓和曲线长度20m⑤道路最大纵坡:4.17% 最小纵坡:0.4%⑥道路最小竖曲线半径:凸曲线7046.398m,凹曲线1060.539m(4)H匝道①道路等级:快速路②设计速度: 60Km/h③道路最大纵坡:0.68% 最小纵坡:0.30%④道路最小竖曲线半径:凸曲线5563.508m,凹曲线6132.109m(5)X匝道①道路等级:支路②设计速度: 30Km/h③最小平曲线半径: 1000m④道路最大纵坡:3.05% 最小纵坡:0.3%⑤道路最小竖曲线半径:凸曲线1121.457m,凹曲线3000m1.1.4.2 K3+709.085—K4+580(香炉礁立交桥桥外部分)(1)道路等级:快速路(2)设计速度: 60Km/h(3)最小平曲线半径:690m(4)道路最大纵坡:4% 最小纵坡:0.2%(5)道路最小竖曲线半径:凸曲线2200m,凹曲线2500m(6)荷载标准:道路BZZ-100(7)道路横坡度:采用1.5%的单向坡(8)坐标系统:本工程采用大连城建坐标系1.1.5工程地址概况1.1.5.1地形地貌拟建工程西起绿波立交桥,东至大连港,沿线路由呈北西至南东向走向。

拟建工程起点地处北西端,场地地貌为剥蚀残丘和低台地为主;拟建工程终至大连港附近,场地地貌属于海漫滩地貌。

拟建工程场地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呈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沙河口区路线起点处,标高为31.5m,最低点位于大连港处,地表标高为4.0m。

1.1.5.2地层情况根据疏港路沿线已建设项目地质资料,场地地层由上而下为:(1)素填土(Q4ml):灰黑色~灰黄色,主要由粘性土及碎石组成,碎石粒径2~10cm,碎石含量60%,松散。

本层回填时间大于10年,该层于场区普遍分布。

(2)中砂(Q4m):灰色,稍密,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组成,局部含有卵石及生物贝壳,稍湿,层厚0.80~3.80m。

(3)淤泥质粉质粘土(Q4m):灰黑色,软塑~可塑,含生物贝壳。

有腥臭味,有机质含量较高。

(4)粉质粘土(Q3al+pl):黄色,硬塑,切面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

局部夹有粉细砂透镜体。

层厚3.00~7.70m,层底埋深8.10~11.50m。

(5)卵石(Q3al+pl):黄色,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组成,呈次棱角状~亚圆形。

粒径2~10cm,含量60%。

局部含有漂石,间隙充填粘性土、砂等,饱和,中密~密实。

层厚1.00~4.00m,层底埋深10.00~13.50m,。

(6)全风化板岩(Zc):黄褐色,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岩芯呈碎屑状、土状,碎片用手可折断,遇水软化。

(7)强风化板岩(Zc):黄褐色,结构大部分变化,矿物成分显著变化,岩芯呈碎块状、碎屑状,遇水易软化,局部岩芯多呈碎块状,灰黄色。

带厚1.20~13.10m,带底埋深13.20~27.00m。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中规定:强风化板岩按岩体完整程度属破碎岩体~极破碎;按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强风化板岩为软岩。

(8)中风化板岩(Zc):灰色,板状构造,板理、节理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芯呈柱状,碎块状、岩质坚硬,局部裂隙见有褐色水锈,可见厚度大于10.00m。

本层于场区普遍存在。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中规定:中风化板岩按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岩体~较破碎;按岩石坚硬程度分类,中风化板岩为较硬岩。

1.1.5.3地质构造根据大连市地质构造图,拟建匝道场地内未见有活动断裂通过。

同时在勘察过程中,桥区墩台位置处所布设钻孔均未发现活动断裂特征。

1.1.5.4水文地质勘察期间,在钻孔控制深度内于场地中部及北部部分发现有地下水活动,稳定水位埋深为1.20~12.00m,标高0.10~19.91m。

地下水性质为土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并形成混合水位。

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勘察期间其余钻孔虽未发现地下水活动,但仍可能有少量基岩裂隙水存在。

1.1.6 工程设计概要1.1.6.1桥梁设计概要(1)桥梁平面设计香炉礁立交改建段包括利用原东北路与疏港路转向匝道拆除后的空间新建两车道西行独立桥梁一座, 以及改建两座转向匝道。

改建后新建两车道西行独立桥梁位于原东北路与疏港路转向匝道现状位置,桥面标高与现状西行桥梁一致。

两座转向匝道位置南移,与保留的一联原匝道桥相接后接入东北路桥主线。

本分项为香炉礁桥拓宽改造工程二标段施工图设计,本标段设计包括二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主线新建西行二车道桥梁17#墩~37#台(不含17#墩),起终点里程桩号为DK0+477.684~DK0+870.884,共长393.2米,本段桥梁均为直线段。

第二部分是改建南向东SE(东北路北行转向疏港路东行港湾广场方向)匝道桥梁FK0+045~FK0+270(不含SE3#墩),桥梁全长225米,本段除SE3#墩~SE4#墩之间有一部分缓和曲线长12.507米外,其余均为直线段。

(2)桥梁纵断面设计新建西行二车道桥梁下穿东北路主线桥梁,桥下净空10.0米。

本段纵断共设3个变坡点。

桥梁最大纵坡3.25%,最小纵坡0.01%,其中设凸曲线3处,最大半径R=6500m,最小半径R=3500m。

改建南向东SE匝道桥梁起点与保留的一联原匝道桥相接。

本段纵断共设1个变坡点。

桥梁最大纵坡-0.40%,最小纵坡-4.17%,其中设凹曲线1处,半径R=1060.539m。

(3)桥梁跨径布置①新建西行独立桥梁:本段均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梁高1.3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