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多糖类活性物质最新研究进展
植物源功能活性多糖的提取及其研究进展

2022年7月 热带农业科学第42卷第7期Jul. 2022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Vol.42, No.7收稿日期 2022-04-06;修回日期 2022-04-20基金项目 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专项(No.KY202002005);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No.CARS-11-HNZZW )。
第一作者 谭婉碧(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与安全,Email :*******************。
通讯作者 张振文(1975—),男,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E-mail :***************。
植物源功能活性多糖的提取及其研究进展谭婉碧1,2 王琴飞1 余厚美1 何毅2 张振文1(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家薯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海南海口 571101;2. 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武汉 430000)摘 要 植物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中,不同植物源多糖的单糖组成、比例和结构存在差异。
植物源多糖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等。
文章总结归纳了热水浸提法、酸碱提取法、酶提法、超声波提取法4种主流多糖提取方法的优缺点,概述目前研究较多的9类植物多糖研究进展,并对其组成和功能进行论述;总结分析多糖提取存在的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旨在为今后植物源多糖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源多糖;提取工艺;生物活性;多糖组成中图分类号 TS201.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008/j.issn.1009-2196.2022.07.015Research Progress, Extraction and Functional Activity of PlantPolysaccharidesTAN Wanbi 1,2 WANG Qinfei 1 YU Houmei 1 HE Yi 2 ZHANG Zhenwen 1(1.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of Institute, CATAS/National Potato Process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ub Center,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 2.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00, China) Abstract Plant polysaccharides are widely found in various organs, such as roots, stems, leaves, flowers, and fruits,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proportions, and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plant polysaccharides. Most active polysaccharides showed the effects on antioxidant, hypoglycemic, hypolipidemic, improving immunity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our mainstream extraction methods included hot water extraction, acid-base extraction, enzyme extraction 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wer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ine kinds of plant polysaccharides, their composition, func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The market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were prospected.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plant derived polysaccharides in the future.Keywords plant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technology; bioactive functions; polysaccharide composition自1902年,德国科学家Fischer 首次开展多糖研究以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1968年,日本学者千原昊郎首次验证活性多糖具有抗肿瘤功能[1],多糖的生理活性开始得到普遍关注,并在近20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研究的内容包括活性多糖的分子量、结构和生物活性等[2-4]。
植物多糖免疫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免疫活性研究进展植物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多种不同的糖类,如甘露聚糖、半乳糖胶、纤维素、低甘油三酯等。
与其他多糖相比,植物多糖具有更好的生物兼容性和生物活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多糖具有很好的免疫活性,可以作为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潜在药物。
本文将对植物多糖免疫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植物多糖的免疫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免疫功能多数植物多糖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促进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增强。
研究发现,植物多糖能够促进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且植物多糖还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分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2、抗氧化活性植物多糖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能够清除自由基和其他氧化剂,从而减少细胞受到的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健康。
研究表明,植物多糖能够增强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活性,包括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促进肝脏、肺、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抗氧化能力。
3、抗肿瘤活性植物多糖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针对肿瘤治疗,研究表明,植物多糖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激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力,增强防御肿瘤的能力。
且植物多糖还能够减轻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4、保护肝功能植物多糖对肝脏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减轻肝脏损伤和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研究表明,植物多糖能够抑制肝细胞受到氧化应激和化学毒性物质的损伤,减少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5、调节血糖和血脂植物多糖还具有调节血糖和血脂的作用,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
研究表明,植物多糖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改善胰岛细胞的功能,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且植物多糖还能够减少脂肪在体内的积累和氧化损伤,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减轻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结论。
植物多糖免疫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免疫活性研究进展植物多糖是一类具有多糖结构的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壁和细胞间质中。
这些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免疫活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免疫调节剂的研究不断深入,植物多糖作为天然的免疫活性物质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植物多糖在免疫活性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一、植物多糖的免疫活性近年来,研究人员对植物多糖对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发现,植物多糖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增强它们的吞噬和杀伤能力。
植物多糖还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多糖可以通过直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植物多糖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抵御病原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植物多糖可以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特别是对于IgG和IgM的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植物多糖还可以调节免疫球蛋白的亚型分布,增加中和抗体的产生,从而提高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免疫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调节因子,能够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免疫效应。
研究表明,植物多糖可以调节多种免疫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这些免疫细胞因子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强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植物多糖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来增强机体的免疫效应。
三、植物多糖在免疫相关疾病中的应用由于植物多糖具有明显的免疫活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免疫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目前,植物多糖已经被应用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包括肿瘤、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研究发现,植物多糖可以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改善免疫性疾病的症状,促进感染性疾病的康复。
植物多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免疫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价值。
四、植物多糖的开发与应用随着对植物多糖免疫活性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植物多糖的开发与应用也越来越重视。
活性多糖提取纯化及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

活性多糖提取纯化及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活性多糖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素需求的增加,活性多糖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活性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结构解析是这一领域的关键研究内容,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还为其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活性多糖提取纯化及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一、活性多糖的提取方法活性多糖广泛存在于天然食材中,如真菌、植物、海洋生物等,因而其提取方法有多种选择。
一般来说,活性多糖的提取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
物理法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将活性多糖从食材中提取出来,如破碎、离心、过滤等。
常用的物理法提取活性多糖的方法有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高压萃取法等。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但对提取条件要求严格,且可能会影响活性多糖的生物活性。
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或酶类从食材中提取活性多糖,如发酵法、酶解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实现对活性多糖的选择性提取,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活性多糖的纯化是将提取得到的多糖进行进一步分离和提纯,以获得高纯度的活性多糖。
常用的活性多糖纯化方法包括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凝胶电泳、超滤等。
凝胶过滤是一种通过多孔凝胶对多糖进行分子大小分离的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纯化效果好的特点。
离子交换是利用固定离子对多糖进行分离的方法,通过调整离子交换柱的 pH、离子浓度等条件,可以实现对多糖的高效分离。
凝胶电泳是利用电场对多糖进行分离的方法,通过多糖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差异,实现对多糖的分离。
超滤是通过使用不同大小的孔径滤膜将多糖和杂质进行分离的方法,具有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
活性多糖的结构解析是对其组成单元、链结构、分支结构等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主要包括理化方法、光谱方法、质谱方法等。
理化方法是指利用多糖的理化性质对其结构进行解析的方法,如比旋光度、旋光分散度、比表面积、分子大小等。
2023年生物活性多糖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生物活性多糖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逐渐增强,生物活性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保健品,其市场前景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物活性多糖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生物大分子,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并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
其市场前景展望如下:一、市场概述生物活性多糖是一种由多糖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种不同来源的多糖物质,如菌类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等。
生物活性多糖具有多种功能,比如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抗癌等。
随着保健品市场的不断扩大,生物活性多糖这种保健品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据市场调查显示,2019年全球生物活性多糖保健品市场规模达到了17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达到285亿美元。
二、市场推动因素1.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人开始注重保健品的摄取。
而生物活性多糖具有多种功能,比如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抗癌等,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多糖保健品来维护自己的健康。
2.生物活性多糖功能的广泛应用生物活性多糖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
在食品领域,生物活性多糖可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在医药领域,生物活性多糖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比如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在保健品领域,生物活性多糖可以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
3.政策支持随着保健品市场的不断扩大,政府也开始对保健品行业进行支持和规范。
对于生物活性多糖的研发和推广,政府也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资金等方式进行支持,加速了其市场发展。
三、生物活性多糖市场的发展趋势1.供需均衡随着生物活性多糖需求的增加,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生产商,导致产品品质无法保证。
同时,一些正规的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增加投入,提升产品品质。
未来市场将趋向供需均衡,合法合规的企业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2.多样化产品生物活性多糖具有多种不同的来源和不同的功能,未来生产商将把重点放在多样化产品上,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海洋生物活性多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从褐藻提取的水溶性褐藻糖胶 ,体外能诱导
I L - 1 , i t - I F N( 干扰素)的产生,体内可增强T , N K细胞的免疫功能,促进对绵羊红细胞的初 血糖症小鼠的降血糖率为6 8 . 5 % , 5 2 . 8 % , 且可在2 4 h B, " [ <螺旋藻多糖能增加小鼠胸腺皮质厚 维持降糖作用[ 1 2 ] 。浒苔 ( E n t e r o m o p h a p r o l i f e r a ) 次抗体应答[ 2 0 1 。从盐池分离 多 糖具有显著降 血脂作用( i p ) , [ 1 5 0 g g / ( g ・ d ) ] X 1 0 d 度,提高各种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 杆菌( A p h a n o t h e c e h a l o p h y t i c a ) 胞外多 糖可促 可使高 胆固 醇 血症小鼠 血清胆固 醇下降2 2 %, [ 1 6 8 的嗜盐隐
氢酶 ( C A T )活力等1 1 7 1 . 文 蛤( M e r e t r i x m e r e t r i x ( L i n n a e u s ) ) 多 糖对不同 剂 量的 环磷酞胺( C T X ) 引 起的 迟发型超敏反应( D T H ) 有
双向调节功能, 对受C T X 抑制的D T H反应有上调作 用; 而对大剂量C T X 所致过高的D T H反应有下调作 用,均可恢复到正常水平1 1 8 1 。二色桌片参多糖体外
( C h o n d r u s o c e l l a t u s ) 多 糖不同降 解程度时的 抗肿瘤活
物歧化酶( S O D ) 活力,降低过氧化脂质( ( L P O ) 的含
2 . 3 杭肿瘤作用
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天然产物活性多糖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对于生命科学、医药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近年来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解析、生物活性评价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研究框架,为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介绍了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阐述了多糖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种类和生物活性。
接着,重点综述了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酶解法等。
在结构解析方面,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糖的化学结构、高级结构及其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包括糖链的连接方式、糖苷键类型、分支结构等。
本文还综述了多糖的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如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并探讨了多糖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其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对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开发新型药物和功能性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希望通过对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研究进展的综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的结构特征天然产物活性多糖是一类具有复杂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特征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这些结构层次共同决定了多糖的生物活性。
一级结构是指多糖中单糖的组成、糖苷键类型、连接方式以及异头碳构型等。
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的一级结构多种多样,单糖组成可能包括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等,糖苷键类型可能是α型或β型,连接方式有线性或分支状等。
这些一级结构特征对多糖的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二级结构是指多糖链内或链间通过氢键形成的规则构象。
多糖链上的羟基和羰基可以形成分子内的氢键,使多糖链呈现特定的弯曲或螺旋结构。
抗癌新秀多糖的研究进展

抗癌新秀多糖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抗癌疗法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因其良好的药理活性和较低的副作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下面将从多糖的种类、抗癌作用机制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多糖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抗癌作用。
首先,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多糖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抗击能力。
其次,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
多项研究表明,多糖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此外,多糖还能够降低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
目前,多糖的抗癌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提取纯化多糖、修饰多糖结构等方法,提高了多糖的抗癌活性。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水解、酶解等方法获得了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多糖。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开展了多糖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研究。
研究发现,多糖与抗癌药物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增强药物的抗肿瘤功效。
此外,研究人员还开展了多糖负载纳米粒子的制备研究,有效提高了多糖的抗癌作用。
综上所述,多糖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质,在抗癌研究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目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多糖作为一种抗癌新秀将能够为抗癌疗法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多糖类活性物质最新研究进展海洋是一个化合物多样的世界。
在已发现的海洋天然产物中,超过0.1%的化合物结构新颖、独特,活性十分显著,活性多糖类物质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已成为重要的有效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来源,本文浅析该物质的研究发展现状,国际最新研究以及未来趋势。
[关键词]活性多糖类活性物质现状最新研究趋势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失水而成,是一类分子机构复杂且庞大的糖类物质,活性多糖是指具有某种特殊生理活性的多糖化合物,如真菌多糖、植物多糖等。
植物多糖比如枸杞多糖、香菇多糖、黑木耳多糖、海带多糖、松花粉多糖等多数是蛋白多糖,具有双向调节人体生理节奏的功能。
1 海洋活性多糖类活性物质发展现状世界海洋天然产物的开发正方兴未艾,走在这一领域前列的是美国、日本及欧盟,最近发展很快的是韩国。
这些科技发达国家投入可观的科研经费,对海洋药物进行开发和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6000多种海洋天然产物被发现,其中有重要生物活性并已申请专利的新化合物有200多种,而在70年代只有少数几个有关前列腺素的专利申请,80年代至今则数量大增。
在已发现的这些化合物中,不仅包括陆地生物中已存在的各种化学类型,并且还存在很多独特的新颖化学结构类型,尤其重要的是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一系列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化合物,其中有些已进行临床前或临床研究阶段。
美国是最早开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国家,随后各国学者相继开展了海洋生物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抗心脑血管病、抗艾滋病等活性成分的研究。
欧洲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海洋药物研究的地区之一,由于经济科技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德英意法西等国在海洋天然产物研究领域一直居世界先进水平。
反映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最高学术水平的《国际海洋天然产物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rine Natural Products)每3年举行1次,自1975年第一届至今已举行了10届,其有有6次在欧洲召开,大会特邀报告的专家有50%以上来自欧洲。
目前在海洋天然产物领域世界上已形成了欧洲、美国、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为了在海洋生物高技术领域能够与美、日抗衡,西欧许多国家采取了强强联合策略,欧盟制定的海洋科学和技术(Marin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简称MAST)计划即是在这种形势下出台的,该计划实施至今已从7000多个海洋生物及15000多个海洋微生物中发现了450多个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新的海洋天然产物,31个化合物由于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申请了专利。
最近美国和欧洲企业协会在日本进行考察后,提出要造就企业航空母舰,需要海洋药物的重磅炸弹,国际上对重磅炸弹的定义是年销售10亿美元。
与来源于陆生植物的15万种天然产物相比,海洋天然产物至今才1万多种,因此海洋天然产物具有极大的潜力等待研究开发。
多糖类是当前研究最为深入开发技术最为成熟的物质之一,市场上相关活性多糖类产品已经大量出现。
2活性多糖类物质最新研究进展近10年来,科学家对褐藻类海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数以千计的论文。
这些论文涉及到褐藻类海藻的化学成分分析、药理作用研究以及它们潜在的医药和保健品新用途等等。
研究发现,褐藻多糖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作用,包括:抗癌/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过敏作用、护肝作用、抗凝血作用、清理肠道生理环境、降血脂作用、抗溃疡作用、降血糖作用、皮肤保湿作用等。
因此,有人提出,海藻多糖类有可能成为未来多种新药的原料。
在迄今分离出的形形色色的褐藻多糖物质里,以“岩藻多糖”(Fucoidan)的药理作用最受科研人员关注。
因为岩藻多糖不仅在很多海藻中含量较高,而且其药理作用较多,它们最有可能被开发成为新药原料,更可喜的是,岩藻多糖具有不少令人感兴趣的优点。
首先,它很容易溶解于水(因其属于硫酸酯类化合物);其次,岩藻多糖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人体无明显毒害作用。
日本研究人员现已分离出3种不同分子结构的岩藻多糖即G型、F型和U型岩藻多糖。
对这3种岩藻多糖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具有很强的促癌细胞凋亡作用(即遏制肿瘤生长作用),以及在身体内有免疫平衡和促进组织细胞再生等作用。
这3种岩藻多糖有望被开发成为临床抗肿瘤新药。
近日,据日本医药媒体报道,日本佐贺大学海洋生物系一位副教授龟井勇先生利用褐藻提取的一种名为“MC26”的新型岩藻多糖类物质具有抗流感病毒的出色效果,与现有抗流感药物(如“达菲”等)相比,MC26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更为显著。
在动物身上所作实验证实,MC26能治疗包括A型流感病毒变株引起的严重流感以及用于抑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毒株的复制,故而具有很大临床应用价值。
体外试验表明:MC26这一新发现的岩藻多糖类物质能直接杀死多种流感病毒变异株,对令人头痛的禽流感病毒也有强大杀灭作用。
由于抗流感药物对SARS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故日本学者认为,今后MC26也能作为治疗SARS 等流行性病毒性疾病的新药。
海带大约有百分之50%的产量被用于提取“溴素”。
在提取溴素后剩下的海带渣中含有十分丰富的岩藻多糖,从前海带渣大都作为肥料,今后可将海带渣作为提取岩藻多糖的新原料,还应充分利用海带鲜品原料。
除海带外,另一种也是大规模人工养殖的海藻——裙带菜中同样含丰富的岩藻多糖。
海蕴(又名“水云”)是一种产量较低,但味道可口的海藻食品。
近据日本学者报道,从海蕴中提取的岩藻多糖类物质具有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良好效果,且长期服用对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
日本学者所做动物实验表明,海蕴中提取的岩藻多糖类新物质“海蕴多糖”对引起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元凶——幽门弯曲杆菌有出色的抑菌作用。
此外,有研究报道称,海蕴多糖还有抑制O-157等令人头疼的大肠杆菌新变异株的效果。
日本医药界认为:今后可将海蕴多糖直接开发为抗菌新药用来治疗上述疾病。
据日本医药界研究显示,紫菜其实也含丰富的岩藻多糖,但其化学结构与昆布或裙带菜等海藻中提取的岩藻多糖有所不同。
故紫菜里的岩藻多糖具有不同于上述岩藻多糖的生理活性。
紫菜不仅富含岩藻多糖,它还含一定量的EPA、DHA 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类物质(平均每百克紫菜含629毫克的EPA和DHA),故今后紫菜有望成为多不饱和脂肪酸新来源,以此取代资源日益紧张的鱼油。
石花菜是提取琼脂的主要工业原料,它也是一种美味海藻类食品。
石花菜同样含有岩藻多糖类物质,也有一定药理作用,只不过人们尚未认识到它的潜在药用价值而已。
在日本和亚洲其他地方生长的石花菜共有24个不同品种。
它们所含的岩藻多糖的化学结构也各不相同。
据日本的研究结果,在日本沿海岛屿所产石花菜里提取得到的一些岩藻多糖可用于治疗动脉血管硬化症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此外,石花菜多糖还有治疗肠癌和消除胆结石的作用。
另据最新报道,石花菜多糖还具有治疗糖尿病、降血脂和减肥等新用途。
3我国活性多糖在药物领域现状已发现的药用海洋生物品种十分有限,主要来自于沿海或近海,与我国海洋庞大的资源总量相比不太相称,特别是微生物、浮游生物的开发偏少;海洋新药十分罕见,这与我国新药开发的总体水平一致,仅在剂型上改进已远不能满足今后自身发展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海洋药物在重大疾病治疗方面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随着海洋药物的快速发展,许多省市和的重点院校均成立了相应的海洋药物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每年均召开各种类型的海洋药物学术研讨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基金以及各省市的重点基金都逐年加大了对海洋药物的资助。
有的院校建立了海洋药物专业,培养海洋药物的专业人才。
现已在全国逐步形成了一个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较系统的海洋药物发展体系。
海洋药物的研究事业正方兴未艾,这使得这类研究在我国的药学研究和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
4活性多糖未来海洋活性多糖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实现产业化,需要国家、企业和研究单位的共同努力。
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增加投入,一定能赶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应用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新药已成为药物研究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海洋生物含有与陆地生物不同的、化学结构特异的活性物质。
由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症等疑难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人类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特效药物来治疗这些疾病。
只要政府与有关科研单位抓住机遇,精心组织,增加投入,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抢占海洋制药技术的制高点,就能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国际研究的先进水平,充分开发出活性多糖的功能,并应用实际中来,研制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药物。
参考文献1 冯婷,何聪芬,赵华,董银卯;植物多糖研究概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2 高海,李秀岚;中草药多糖免疫调节剂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5期3 黄漫青,陈湘宁;仙人掌多糖的研究进展[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4年01期4 罗长财,陈丽芝,崔细鹏;真菌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功效及应用前景展望[J];饲料博览;2005年02期5 湛孝东;王克霞;李朝品;;贝类多糖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7期6 湛孝东;王克霞;李朝品;康栗;;蜗牛多糖的提取和免疫学活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11期7 邵建林;王玲玲;王俊科;朱俊超;吴滨阳;;七氟烷激活PI_3-K/Akt/P~(70S6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凋亡[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年11期8 冯春生;麻海春;岳云;于洋;王云;;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NF-κB活化和Bcl-2、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年05期9侯剑萍;王春霞;;牛膝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A];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10 魏磊;苏红;曹晋忠;范黎;;印度块菌水溶性多糖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