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柏林中学物理名师工作室共20页文档

合集下载

2010复习资料八下

2010复习资料八下

江苏省丰县实验中学 宿迁市蔡集初中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如皋桃园初中 沭阳县建陵中学
江苏省兴化市沙沟初级中学 泰兴分界初中
江苏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 高邮市川青初中 仪征市第四中学 靖江市八圩中学 如皋实验初中 江都市丁伙中学 四川省德阳中学 如皋市磨头初中 河北献县第三中学 重庆市合川中学
孟友华 徐军 陆明进 柏春红 马龙 姚好 张杭 陈刚 胡寿文 陈友亮 刘宏 宗凤粹 周悦霞 田树才 范仲远 王富文 泰州市塘湾实验学校 扬州邗江实验学校 泰州市胡庄初中 西安市第81中学
江苏盐城射阳县第六中学 西安市81中学
山东省邹城市石墙中学 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江都市浦头中学 射阳县第六中学 泰兴市黄宾兴宾区良江镇中学 河北省南皮县凤翔中学 江苏省丰县群益中学
山东省无棣县小泊头中学
一、选择题

(抚顺)错误!未指定书签。.小奕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中,选择二节新的干电池做电源,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5V,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
(1)如图是小奕连接的不完整的实验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苏科物理网倾情制作史上最完美中考分类汇编
2010中考物理分类汇编——欧姆定律
主创:袁竞飞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 监制:陈卫春 江苏省科技出版社总编辑
叶耀 苏州太仓中学(物理教师初中版特约编辑)
监制单位: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 江苏省科技出版社
制作团队:
孙乐云 蔡绍军 姜雪峰 冒徐荣 葛恒五 王光华 沈学飞 宋建春 胡林峰 赵诚 范钦林 陈兵 陈彬 张传云 马建国 韩锡军 徐克河

最新高考物理典型方法、习题及专题汇编含详解答案中集

最新高考物理典型方法、习题及专题汇编含详解答案中集
C.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分子 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 ,当 到达受 的作用力为零处时, 的动能一定最大
【例9】(南京市2005届第二次调研性测试试卷)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我们可以把火炉散失到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全部收集到火炉中再次用来取暖
B.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间的温度差制造出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在原理上是可行的
【例4】(2005年苏州一模)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汽缸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间无摩擦且和周围环境没有热交换。当用一个水平恒力F向外拉动活塞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没有热交换,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不变
B.由于拉力对活塞做正功,气体的温度升高
C.由于气体体积变大,所以气体内能变大
【例3】解析: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但内能不仅与动能有关,还和分子势能有关;对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仍可以和外界发生热交换;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固体颗粒的运动,它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的反应;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永不停息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间是否存在斥力。正确答案是A。
A.气体的密度增大B.气体的压强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
10. (05四川)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设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②和④都是正确的;D.①和④都是正确的。
【例2】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抓住思维特点 提升解题实效——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抓住思维特点 提升解题实效——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抓住思维特点提升解题实效———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袁圆(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214046)摘要:本文围绕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题来展开分析,再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可行性对策.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09-0038-02收稿日期:2019-12-25作者简介:袁圆(1981-),女,江苏省东台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高中物理学科是一门较为抽象以及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时,难免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教师要想在本质上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总体质量,促进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就要培养学生形成专业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意识到物理教学工作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各种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意识,应根据物理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思维特点来开展教学,注重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以抓住思维特点,提升解题实效为原则,探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针对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发散思维来处理物理问题的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发散思维来处理物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所谓发散思维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尽可能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够让学生以多样化的手段来处理物理问题,提升自身的处理问题能力,那么这就会大幅度的减少物理问题的解决时间,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观察生活中的“力”,并且发表自身的建议,说一下自己对力的认识和了解,分享在实际的观察中都发现了哪些“力”,有的同学说发现了生活中自行车的摩擦力、重物对桌面的压力、以及打篮球过程中的力,通过这种手段能够让学生们自主的探究力的类型和表现形式,让学生在这种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且将这种思维形式合理的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为要想促使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学习重点,只有具备灵活的思维才能够高效率的学习,这也是学习物理必备的思维品质之一.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敏捷性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事物的变化来运用自身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转变以往对这种事物的看法,避免自身的理解只是局限于落后或者不符合科学依据的假设当中.二、针对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面临着学习上的压力,还要应对高考各种考试的压力.在这种学习背景下,学生的各项能力正在不断地释放出来.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学生在学习时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因为物理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只有当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时,才能够处理具有抽象化的物理问题.但是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问题的理解会有各自不同的观点.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以及角度不同,那么处理结果以及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全面分析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会从各个角度来看待物理问题.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特点以及心理个性化需求.因为本身高中时期的学生其心理压力都相对较大,在学习上容易出现瓶颈期,以至于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产生消极心理.教师就应当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并且教师在为学生们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对问题的看待形式,培养学生全面的探究分析思维的能力,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83—三、针对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式来实现思维发散的分析教师应当在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构建物理模型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因为物理学科各种知识点的学习都是属于思维型的,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够掌握和理解重点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积极的利用思维的特点来为学生们构建学习模型,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发散.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对这一节的内容进行预习,也可以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共同探究学习.完成预习环节后,在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深化基础概念知识.完成教学工作后,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设计电路,然后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实验以及记录,在设计电路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和帮助学生们去发展自身的思维发散,促使设计工作更加完美,也让学生能够设计出更加复杂的电路.而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通过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构建物理模型,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如果教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出现自身的思维和其他学生思维不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合理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掌握重点学习内容.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充分的意识到在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中物理是一门思维性以及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产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积极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并且实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发散思维来处理物理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构建物理模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物理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于广波.变“囧图”为“通途”————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13(83):140.[2]李衣康,付凉萍.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10-112.[3]蒋勇,韦娟.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5(Z1):37-38.[责任编辑:李璟]优化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例高慧(河北省丰润车轴山中学064001)摘要:高中物理是高中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中大部分内容为理论分析,为此,在各种理论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制教具向同学们展示相关实验的全过程就成为了物理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物理课程知识重点,更直观的实验过程同样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激发了学生亲自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对于物理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自制教具;实验;高中物理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09-0039-02收稿日期:2019-12-25作者简介:高慧,女,河北省丰润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不少教具并没有专门的设备去制作,为此很多物理教师为了使物理课堂丰富有趣,都会做出符合课程教学重点的教具用于向同学们展示物理课程中的关键部分,是解决物理难题的最好办法.通过这些自制教具不仅解决了由于条件所限导致教学仪器数量不足等问题,同时也激发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够主动积极地通过实验过程提出自己所不理解的相关问题,从而将抽象的问题直观的向学生展示.但随着课程知识的逐渐深入,部分课程并不能用原本自制的教具直观展现,降低了教学效果.并且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了通过实验过程探究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因此突然某一个章节不能对应教学实验后,就会自然而然的放松对概念课程—93—。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学案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学案

点评:作图对物体受力进行动态变化分析也是常用的解决物理平衡问题的重要方法 3. 跟进式练习:风筝起源于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想知道它遨游天空的力学原理吗?请看 下题: 风筝是借助于空气的上升气流对其的作用力和牵线对其产生的拉力作用, 才得以在空中处 0 于平衡状态的。设风筝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 ,牵线与风筝平面的夹角为 530,风筝的质量 为 600 克,求风对风筝的作用力的大小为多少? (已知风对风筝的作用力垂直于风筝平面,g 取 10m/s2,sin530=0.8,cos530=0.6) 解: 请在下图中画上它的受力图,并 进一步作出力的等效替代图。
上海市真如中学教学案
课型:习题课
学科 授课时间 物理 11 月 30 年级 高一 课时 2 课题 授课教师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郁惠斌 审核人
日第 14 周 星期 三四 第 四 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学会对物体的受力分析 (2)会作出力的合成或力的正交分 解图 (3)会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三力和四力的共点力平衡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物体平衡问题的过程分析与讨论,体会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一般 解题过程,体会力的动态变化分析可以对表达式进行讨论或做图的方法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平衡问题的学习,感悟共点力的平衡在日常生 活中的应用。 , 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三个共点力和四个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点评:四力平衡问题也是常见的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是正交分解法。 自行车上坡需要克服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所以需要更大的动力 作业(课后拓展延伸)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一节巩固性训练题 1-4 练习册 p60 5、6 教学后记(反思)
0
cos370 0.8
tan370 0.75 )

用“等效替代法”破解初中物理难题

用“等效替代法”破解初中物理难题

作者: 袁柏林[1]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德阳中学校,四川德阳618000
出版物刊名: 物理教师
页码: 53-55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0期
主题词: 等效替代法;初中物理;难题
摘要:“等效替代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常主要应用于实验探究之中,但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研究发现一些物理难题采用“等效替代法”还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得到大大简化,甚至使一些用初中知识无法解答的问题得到破解.本文通过对一些典型物理难题利用“等效替代法”进行分析求解,展示其在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作用和特点,充分显示其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的积极作用.。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携手研修精彩绽放——“国培”精品教案、精彩课堂(微课)征集评选参评学科:初中物理参评选手:刘新林参评课题:平面镜成像参评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湖城学校2014.1.6《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课题第3节平面镜成像(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学生分析学生对平面镜很熟悉,但是对成像的规律及特点并不是很清楚。

重要的是通过教师引导创设出问题情境,既要激发学生对熟知现象的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还要使学生进入探究情景。

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掌握了光的反射规律,理解了的各种生活中反射现象;再加之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观察身边的事物,对出现在自己周围的物品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热情势必较高,再配合创设一系列合理的问题情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活动,本节课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材分析教材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

在通过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中的成像问题。

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本节“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在经历此探究过程中,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凹面镜,凸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分析和处理1、教学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

3、教材的延伸把物理融入到实际生活,让物理走向社会教具平面镜、平板玻璃、支架一副、蜡烛、橫格纸、刻度尺等。

刍议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艺术技巧

刍议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艺术技巧

检验。 事实上中学的物理实验条件是有限的, 有许 : : 如 卢瑟福作 d粒子散射实验后就根据实验现 法 , 掌握并熟练应用这些科学方法对中学生 的
多 实验 只能通过类 似 ‘ 想 实验 的条件下 完成 。 : r 瑚 象进 行 逻辑 推 理 : 般 的物 理 理 论 认 为粒 予 不 : 习 及以 后 的 深造 都 有 着 深 远 的影 响 , 一 学 这对 学
鸭, 如爱 斯 坦 的狭 义 相 对 论 要 在 近 光 速 的 条 总和 什 下 进 行 , 实验 室 中 宏 观 物 体 不 可 能 满 足 这 : 在 个 条件 , 只能进 行 理 想实 验 。f 要对 学 生说 明 ,: 四、 逻辑 推 理 法
件 可能满 足而无法在实验室进 行时 没计 破元∞功可求 , 总 则是各个嗷元内 匀做功 的 : 物理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进入 了现代化社会 , 太
想 文 验 所得 到 的 结论 仍 需 要 进 行检 验 , }对 : 去 认识 特 殊 的 个别 的物 理 现象 ,从 而确 定这 防护 。 如 H 发
论的结论在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研究时得到了 : 些物理现象中具有 的特性或规律 的思维方法 : ,
研究 和学习物理学需要朋到多种科学的方
验, 即不通过具体的器材 , 已有的现象与结 : 而从
如变力做功的问题 : 物体不 断变 化的作用 层 , 有月球 、 太阳 、 银河系……在地 面上得到的 五、 辩证思维方法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 物理技术也是如此 ,
论出发 , 设想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 伽利略开创了 : 力作用下物体作 曲线运动 , 求在全过 陧中做功 : 理论在离开了地面还能用吗? 想实验的先河 , 斯坦发现桐对论 同样是 : 爱 多少 ?这时就需要将 全过程分为许多傲元 , ’ 每 进厅了殚想实验。进行理想实验常常是在一些 : 一微元部可 以看作恒力沿 卣线做功 . 则每一 个 :

2010年中考物理分类精编——透镜及其应用

2010年中考物理分类精编——透镜及其应用

2010中考物理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主创:袁竞飞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监制:陈卫春江苏省科技出版社总编辑叶耀苏州太仓中学(物理教师初中版特约编辑)监制单位: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江苏省科技出版社制作团队:孙乐云江苏省丰县实验中学蔡绍军宿迁市蔡集初中姜雪峰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冒徐荣如皋桃园初中葛恒五沭阳县建陵中学王光华江苏省兴化市沙沟初级中学沈学飞泰兴分界初中宋建春江苏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胡林峰高邮市川青初中赵诚仪征市第四中学范钦林靖江市八圩中学陈兵如皋实验初中陈彬江都市丁伙中学张传云四川省德阳中学马建国如皋市磨头初中韩锡军河北献县第三中学徐克河重庆市合川中学孟友华泰州市塘湾实验学校徐军扬州邗江实验学校陆明进泰州市胡庄初中柏春红西安市第81中学马龙江苏盐城射阳县第六中学姚好西安市81中学张杭山东省邹城市石墙中学陈刚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胡寿文江都市浦头中学陈友亮射阳县第六中学刘宏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宗凤粹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周悦霞广西来宾兴宾区良江镇中学田树才河北省南皮县凤翔中学范仲远江苏省丰县群益中学王富文山东省无棣县小泊头中学基础型 (3)光的折射类 (3)一、选择题 (3)二、填空题 (5)三、作图题 (5)四、解答题 (12)透镜类 (13)一、选择题 (13)二、填空题 (16)三、作图题 (20)四、解答题 (26)综合型 (34)本章综合类 (34)一、选择题 ..................................................................................................................... 34 二、填空题 ..................................................................................................................... 42 三、作图题 ..................................................................................................................... 44 四、解答题 ..................................................................................................................... 47 跨章综合类 .. (54)一、选择题 ..................................................................................................................... 54 二、填空题 ..................................................................................................................... 60 三、作图题 ..................................................................................................................... 61 四、解答题 (66)基础型光的折射类一、选择题(黔东南州)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 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水直到加满的过程中,光斑将( )A .仍在原来位置B .向右移动后静止C .向左移动后静止D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答案:C(泰安)2.下列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 )A B C D 答案:A(自贡)3.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不断增大,折射角将( ) A .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 B .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 C .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 D .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 答案:D(南宁)4.如图所示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空气 玻璃空气 玻璃空气 玻璃P空气 玻璃水中倒影 鱼看起来升高了 钢笔错位 手被放大 A B C D答案:A(天水)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立竿见影B .平静的湖面上出现桥的倒影C .“日食”的形成D .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 答案:D(青海)6.潜水员从水面下看岸上的树,看到的像比实际位置 A .高 B .低 C .一样高 D .有时高,有时低 答案:A(聊城)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B C D 答案:B(河池)8.如图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B .铅笔“错位”C .手影D .水中倒影 答案:B(贵阳)9.如图所示,均是与光有关的现象,其中能反映光的折射的是( )A .水面“折”枝B .月食C .斑马的倒影D .树林间的光线 答案:A(北京)10.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答案:B(咸宁)1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答案:B(广东)1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水面“断”枝B.镜中花C.林间的光线D.亭子的倒影答案:A(厦门)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岸边景物在水中出现“倒影”B.玻璃砖后的铅笔杆“错位”C.阳光下鸽子在沙滩上的影子D.大厦的玻璃外墙造成“光污染”答案:B二、填空题(娄底)14.周末小松和爸爸妈妈来到娄星公园的御马湖上游玩,小松透过清澈的湖水DA B C景物在镜中成像手在墙上形成手影山在水中形成“倒影”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看到浅浅的湖底,但湖边警示牌上写着:“湖深危险!”小松想了想,原来湖水看起来变浅了是由于光的造成的答案:折射三、作图题(成都)15.如图所示的是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