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合集下载

汞的检出限

汞的检出限

汞的检出限摘要:一、汞的检出限概述二、汞检出限的测定方法1.原子荧光光谱法2.冷原子吸收光谱法3.电化学方法4.光学方法三、汞检出限的应用领域四、我国汞检出限标准及政策法规五、汞检出限的环保意义及前景展望正文:汞作为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其在环境、食品、化工等领域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汞的检出限是指在一定的检测条件下,能够准确测定汞含量的最低限度。

本文将介绍汞的检出限及其测定方法、应用领域,并探讨我国汞检出限标准及政策法规,以及汞检出限在环保领域的意义及前景。

一、汞的检出限概述汞的检出限是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实验室能够准确测定汞含量的最低限度。

汞的检出限主要包括总汞、有机汞和无机汞等。

由于汞的毒性,我国和世界各国都对汞的检出限有明确的规定。

二、汞检出限的测定方法1.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是测定汞的一种灵敏、准确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形态的汞测定。

2.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汞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3.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汞测定方法,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4.光学方法:光学方法包括荧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三、汞检出限的应用领域汞检出限在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化工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汞的检出限进行严格控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四、我国汞检出限标准及政策法规我国对汞的检出限有明确的标准规定,如《水质汞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HJ 700-2014)等。

此外,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对汞及其化合物的管理,限制汞的使用和排放。

五、汞检出限的环保意义及前景展望汞检出限的提高,有助于更好地监测和控制汞污染,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汞检出限的方法将更加完善,检测速度和准确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汞替代品的研究和应用也将得到加强,从源头上减少汞污染。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及相关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及相关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及相关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1.19•【文号】环发[2011]4号•【施行日期】2011.0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及相关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等有关行业协会及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强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汞触媒生产、废汞触媒利用处置企业汞污染防治管理工作,应对联合国关于全球汞问题的国际公约谈判,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及相关行业汞污染防治的重要性(一)国务院高度重视重金属环境污染,批转了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共同制定的《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将涉汞化工行业产品工艺列为重点防控对象之一。

汞具有剧毒性、易迁移性和高度生物蓄积性,其使用与排放不当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并危及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安全。

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采用氯化汞触媒作为催化剂,用汞量约占全国用汞总量的60%,其上下游汞触媒生产和废汞触媒利用处置行业汞污染防治任务也十分艰巨。

各地环保部门及有关企业要充分认识加强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及相关行业汞污染防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高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汞污染防治工作。

二、全面推广低汞触媒,有效降低汞的排放(二)到2015年底前,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企业要全部使用低汞触媒。

各企业要抓紧制定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低汞触媒替代高汞触媒计划,上报省级环保部门备案;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计划完成。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督促企业实施并按期完成替代计划,对没有按期完成计划的企业,要依法报请本级人民政府予以关停;对没有完成计划的地区,暂停其新增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水体汞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水体汞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水体汞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摘要:由于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强的毒性,汞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污染物。

本文对目前水体汞污染的来源及现状,汞污染对人体的伤害,以及部分汞污染治理方法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汞污染来源危害治理1.汞污染1.1 什么是汞?汞俗称水银,常温下是银白色的液体,是室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有流动性。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汞易蒸发,汞,汞蒸气,及汞的化合物均有剧毒!汞的用途非常广泛,但汞也严重的污染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认识和防治汞污染是非常必要的。

1.2 水体汞污染的来源汞的排放来自于自然源和人为源两个部分,自然源包括:火山活动、自然风化、土壤排放和植被释放等,人为源排放指的是因人类活动引起的汞排放,包括汞的使用、物质当中含有汞杂质以及废物处理引起的汞排放三大类。

水体中汞的来源,一是由于人们对汞处理应用不当,造成局部或小范围水体汞含量超标;二是由于汞化工工厂对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三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气态和颗粒态的汞,一部分通过降雨等形式进入水体中,另一部分通过固、液、气三态循环或化学反应融入水体。

2.汞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汞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

水体中的元素汞和无机汞可被微生物转化为甲基汞,水生生物摄入甲基汞,可以在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生物放大)。

受汞污染水体中的鱼,体内甲基汞浓度可比水中高上万倍,通过食物链使人体暴露量增加,毒性效应增强。

因此,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是汞污染的最大受害者。

微量的汞在人体内不致引起危害,可经尿、粪和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如数量过多,即可损害人体健康。

汞和汞盐都是危险的有毒物质,严重的汞盐中毒可以破坏人体内脏的机能,常常表现为呕吐现象,牙床肿胀,发生齿龈炎症,心脏机能衰退。

汞毒可分为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三种。

金属汞和无机汞损伤肝脏和肾脏,但一般不在身体内长时间停留而形成积累性中毒。

《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的管控要求

《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的管控要求

《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的管控要求《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的管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限制含汞类产品的生产和进出口。

公约规定了禁止生产和进出口的含汞类产品,包括电池、开关和继电器、某些类型的荧光灯、肥皂和化妆品等。

2. 制定国家战略,减少小型金矿的汞使用量。

公约认为小型金矿是汞污染的最大来源之一,各国应采取措施减少汞的使用。

3. 控制各种大型燃煤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的汞排放。

公约要求各国采取措施,控制燃煤电站和工业锅炉的汞排放,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4. 加强对垃圾焚烧处理、水泥加工设施的管控。

这些设施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含汞的废气和废水,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管控。

5. 全过程管控汞的供应来源与贸易。

公约要求各国对原生汞矿开采、汞及汞化合物的库存、汞的进出口、添汞产品、用汞工艺等进行全过程管控,以防止汞的非法贸易和使用。

6. 限制产品中汞的使用和添加。

公约要求各国采取措施,限制产品中汞的使用和添加,以。

7.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

公约要求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汞污染问题,包括分享信息、技术交流、资金支持等。

8. 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

公约认为公众对汞污染问题的认识和意识是减少汞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各国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工作。

9. 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

公约要求各国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汞污染的管控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以确保公约的有效实施。

总之,《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条约,旨在通过限制汞的排放和使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各缔约国应认真履行公约规定的各项义务,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汞污染问题。

汞的防治措施

汞的防治措施

汞的防治措施1. 减少使用含汞产品,如在医疗、工业和家居方面。

2. 加强工厂排汞废水和废气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开展汞污染区域的清理和修复工作,恢复当地生态环境。

4. 提倡使用替代物品替代含汞产品,如LED灯替代荧光灯。

5.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汞的生产、使用和处理。

6. 合理利用废旧含汞产品,进行安全处理和回收。

7. 进行汞污染监测和评估,掌握汞污染的程度和分布情况。

8. 加强对从事汞相关行业的人员健康监测和防护工作。

9. 推广宣传汞污染的危害,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10. 建立汞污染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汞泄漏事件,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扩散。

11. 发展并采用环保技术,降低汞的排放和使用量。

12. 进行汞废物的分类和包装,确保安全处理和运输。

13. 实施严格的汞排放标准,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处罚。

14. 增加对汞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汞污染防治意识。

15. 建立汞排放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汞排放情况。

16. 支持开展汞替代产品的研发和推广,逐步淘汰含汞产品。

17. 加强对汞污染源的查处和治理,确保各项防治措施得以有效实施。

18. 大力推广环保科技成果,促进清洁生产,减少汞的使用。

19. 强化对汞废物的监管,规范储存和处置方式,杜绝乱倒乱排。

20. 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减少使用含汞产品,如化妆品、药品等。

21. 开展社区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居民正确处理含汞废弃物。

22. 建立全国汞污染信息公开平台,公开相关数据和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

23. 采用无汞技术进行废水处理,减少对水体的排放汞污染。

24. 落实企业汞排放许可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整改。

25. 完善汞污染的环境监测体系,建立长效有效的监测机制。

26. 鼓励开展汞污染防治技术创新,推动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应用。

27. 建立并不断完善汞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8. 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确保医疗机构废汞物的安全处理。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金属污染诊疗指南(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金属污染诊疗指南(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金属污染诊疗指南(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11.04•【文号】卫办医政发[2010]171号•【施行日期】2010.11.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金属污染诊疗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期,我国一些地区连续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严重威胁群众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对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为进一步做好重金属污染相关诊疗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按照国务院关于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环境保护部《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分工方案》,我部制定了《重金属污染诊疗指南(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以指导、规范和促进重金属污染相关诊疗工作。

附件:重金属污染诊疗指南(试行)二○一○年十一月四日附件:重金属污染诊疗指南(试行)第一部分铅、镉、砷、铬、汞污染潜在高风险人群健康体检一、铅污染潜在高风险人群健康体检项目(一)筛查:血铅。

儿童血铅≥100μg/L、成人血铅≥1.9μmol/L(400μg/L)者进行复查。

(二)复查:筛查血铅超标者(儿童血铅≥100μg/L;成人血铅≥1.9μmol /L (400μg/L))复查静脉血铅。

(三)专项体检:复查静脉血铅仍超标者进行专项体检,其内容为: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贫血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烦躁、多梦、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腹痛、食欲减退、便秘等。

2.体格检查:(1)儿科/内科常规检查;(2)神经系统常规检查。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儿童:静脉血铅;(2)成人及经静脉血铅复查证实为中度以上儿童铅中毒者: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静脉血铅或成人尿铅;(3)成人:尿δ-ALA(尿δ-氨基-γ-酮戊酸)、血ZPP(红细胞锌原卟啉)、EP(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二篇)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二篇)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汞俗称水银,银白色,易流动,是在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

常温下汞不易被氧化,但易蒸发,汞蒸气有毒!加热时氧化为氧化汞。

汞有溶解许多金属的能力,所构成的合金统称汞齐。

汞不溶于水,易溶于硝酸,也溶于热浓硫酸,但与稀硫酸、盐酸、碱等都不起作用。

焙烧含汞矿石可提炼出金属汞。

汞的用途很广:在化学工业中用汞作阴极电解食盐溶液制取氯气和烧碱;用汞制造水银灯、真空泵、物理仪表(如气压计、温度计、血压计等);制造各种含汞药品、试剂、农药、炸药等;用汞齐法提取金银等贵重金属;工艺品或寺庙用金汞齐镀金或镏金。

事故案例1953年日本的水俣市发生严重的汞中毒事件,造成41人死亡。

经过调查,查明是当地一家化工厂常年向水俣湾排放含汞废水。

汞在水体中经微生物作用生成甲基汞。

甲基汞易在鱼、贝壳等海产品体内富集,体内形成很高浓度的甲基汞。

人或动物食用了含有甲基汞的海产品,引起甲基汞中毒。

由于中毒事件发生在日本的水俣市,而且当时中毒原因不清,故称水俣病。

至1974年,日本的水俣病有1400余人。

据日本媒体报道,在水俣市及其他地区,目前仍有尚未被发现的水俣病患者。

xx年9月18日,吉林某电石厂机修车间有8人用气焊切割管内残留有汞泥的废旧冷却器列管时,管中的汞受热蒸发,也有汞珠流到地上,造成5人重度急性汞中毒,3人轻度急性汞中毒。

职业危害接触机会在化学工业中水银法烧碱以汞为阴极,使用大量汞;采用乙炔法生产氯乙烯以氯化汞做催化剂,用大量氯化汞;乙炔法生产乙醛以硫酸汞做催化剂,消耗大量汞;油漆业用氧化汞做多种油漆的添加剂;多种汞盐试剂如硫酸汞、硝酸汞、碘化汞、溴化汞等生产、精制、包装都接触大量汞;农药如醋酸苯汞、氯化乙基汞、磷酸乙基汞,医药如氧化汞、水杨酸汞、汞撒利、氯汞脲等的生产都要接触汞;化工仪表如流量计、液面计、压力计等的生产、使用、维修都接触汞。

此外,冶金业汞矿开采、冶炼汞;金矿、银矿用汞提取金、银;电气业制造水银灯、x线球管、水银电池、汞整流器等;国防工业生产雷汞和制造雷管;原子工业钚反应堆以汞做冷却剂。

环境监测实验室中汞污染及防治

环境监测实验室中汞污染及防治

环境监测实验室中汞污染及防治摘要:为了监测环境质量,环境监测实验室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来监测和分析大气、水体、土壤,在这些实验中,含汞试剂的使用是难免的,由此引发的汞污染对人体和环境都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针对此种情况,有必要订立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汞污染加以控制和治理,以保护实验室环境和实验人员的健康。

本文将从汞污染的危害、特征以及其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产生机理入手,探究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希望能藉此将汞污染对环境监测实验室造成的危害抑制在最低。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汞污染;防治措施汞污染是一种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的污染,在大气、水体、土壤中都有分布,而环境监测实验室由于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含汞试剂,所以是汞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这些汞污染不仅会危害实验人员自身的健康,而且各种含汞污染物一旦流入外部环境,更会令污染进一步扩大,危害整个环境。

因此针对环境监测实验中产生的汞污染进行治理一直是环境科学的重要课题。

一、汞污染的常见危害和特征(一)金属态汞的危害和特征作为唯一的常温液态金属,金属态的汞会挥发成气态,经由呼吸系统累积在人的脑部,导致慢性的汞中毒。

不过环境监测实验室使用和接触的汞以汞的化合物为主,汞的单质金属状态并不多见。

(二)无机类汞化合物的危害和特征这种汞化合物主要包括各种汞盐,常见的有汞的硫化物、氯化物等。

这些化合物中的汞通常以离子态存在,可以被呼吸道与胃肠道吸收进而危害脑部或内脏,不过因为可以排出,所以只要不是大量摄入,危害就较小。

(三)有机类汞化合物的危害和特征有机类的汞化合物分两种:烷基汞的特点是不易排出,因此积累性极强,会引起慢性中毒;烷氧基汞与苯基汞的特点则是易降解,因为会降解成为汞离子,所以毒理作用和上述无机类汞化合物极其类似。

二、汞污染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产生机理(一)针对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测定的重铬酸钾法该种测定方法的一大特征是会被氯离子的含量所影响,因此一旦需测定水体中包含的氯离子含量达到每升30毫克以上,就要以掩蔽剂——硫酸汞进行掩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5汞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一、总则(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规范污染治理和管理行为,引领涉汞行业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技术进步,促进行业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所称的涉汞行业主要指原生汞生产,用汞工艺(主要指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添汞产品生产(主要指含汞电光源、含汞电池、含汞体温计、含汞血压计、含汞化学试剂),以及燃煤电厂与燃煤工业锅炉、铜铅锌及黄金冶炼、钢铁冶炼、水泥生产、殡葬、废物焚烧与含汞废物处理处置等无意汞排放工业过程。

(三)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涉汞行业的一般要求、过程控制、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二次污染防治、鼓励研发的新技术等内容,为涉汞行业相关规划、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和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四)涉汞行业应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强技术引导和调控,鼓励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工艺和设备。

(五)涉汞行业污染防治应遵循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全过程污染控制原则,采用先进、成熟的污染防治技术,加强精细化管理,推进含汞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少汞污染物排放。

(六)应按国家相关要求,健全涉汞行业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和环境应急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环境风险排查评估,完善防控措施和环境应急预案,储备必要的环境应急物资,积极防范并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鼓励研发汞等重金属快速及在线监测技术和设备。

二、一般要求(七)含汞物料的运输、贮存和备料等过程应采取密闭、防雨、防渗或其他防漏散措施。

(八)除原生汞生产以外的其他涉汞行业应使用低汞、固汞、无汞原辅材料,并逐步替代高汞及含汞原辅材料的使用。

(九)涉汞行业应对原辅材料中的汞进行检测和控制,加强汞元素的物料平衡管理,保持生产过程稳定。

(十)用汞工艺和添汞产品生产过程应采用负压或密闭措施,加强管理和控制,减少汞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十一)涉汞企业生产及含汞废物处置过程中,对于初期雨水及生产性废水应采取分质分类处理,确保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

(十二)废弃含汞产品及含汞废料等应收集、回收利用或安全处理处置。

三、原生汞生产行业汞污染防治(十三)原生汞生产应对汞及其他有价成分进行高效资源回收,加强生产过程中汞等重金属元素的物料控制,减少中间产品和各生产工序中汞等重金属的排放。

(十四)汞矿采选应采用重选、浮选单一或联合技术和工艺,严格控制尾矿渣中的汞含量。

(十五)按国家相关规定,淘汰铁锅和土灶、蒸馏罐、坩埚炉及简易冷凝收尘设施等落后炼汞方式。

(十六)汞矿采选过程产生的含汞粉尘应采用袋式除尘等高效除尘技术;冶炼过程产生的废气应采用硫酸软锰矿净化法、漂白粉净化法、多硫化钠净化法、碘络合法及酸洗脱汞法等污染控制技术。

(十七)汞矿采选与冶炼过程产生的含汞废水宜采用硫化法、中和沉淀法和活性炭吸附法等技术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应优先循环利用。

(十八)汞矿采选过程产生的废石和选矿渣应优先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或矿坑回填的处理处置方式。

(十九)鼓励研发的新技术:1.提高汞尾矿利用率的新技术;2.尾矿、废石及废渣无害化处置技术;3.尾矿库复垦修复、矿山生态恢复及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四、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行业汞污染防治(二十)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汞触媒,降低单位产品的汞消耗量。

应采用高效汞污染控制技术,提高汞回收效率,减少汞排放。

(二十一)氯乙烯合成转化工序应配备独立的含汞废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含汞废水应采用硫化法、吸附法等工艺进行处理;氯离子浓度较高的含汞废水鼓励采用膜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等处理技术。

(二十二)氯乙烯合成工序不达标的含汞废酸应采用盐酸深度脱析技术回收氯化氢,脱析后产生的含汞废液与含汞废碱液应送往独立的含汞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废汞触媒、含汞废活性炭和含汞废水处理污泥等含汞废物应按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回收和安全处置。

(二十三)鼓励研发的新技术:1.高效低汞触媒(汞含量低于4%)和无汞触媒;2.无汞催化技术及工艺设备;3.大型氯乙烯流化床反应器及配套分子筛固汞触媒;4.高效汞回收技术;5.高效低成本含汞废水综合治理技术。

五、添汞产品生产行业汞污染防治(二十四)含汞电光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汞废气宜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吸附-高锰酸钾溶液吸收等处理技术;含汞废水宜采用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等处理技术。

(二十五)含汞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汞废气宜采用活性炭吸附等处理技术;含汞废水宜采用电解法、沉淀法或微电解-混凝沉淀法等处理技术。

(二十六)含汞体温计、含汞血压计和含汞化学试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汞废气宜采用活性炭吸附等处理技术,含汞废水宜采用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等处理技术。

(二十七)注汞后破碎的灯管、封口或高温加热时截断的废玻璃管和不合格产品、含汞废水和含汞废气处理时产生的泥渣或含汞活性炭等,宜采用焙烧、冷凝等技术进行回收处理,或交具有相应能力的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进行处置。

(二十八)鼓励研发的新技术:1.低汞、无汞及汞回收利用技术;2.固汞替代液汞技术;3.全自动注汞技术及装备。

六、燃煤电厂与燃煤工业锅炉汞污染防治(二十九)燃煤电厂与燃煤工业锅炉应使用低汞燃料煤,或采用洗煤、配煤等脱汞预处理技术,减少燃料中的汞含量。

采用煤炭改性以及使用煤炭添加剂,合理提高氯、溴等卤素元素含量,提高燃烧过程中汞的转化效率。

(三十)燃煤电厂与燃煤工业锅炉应采用高效燃烧技术,实施燃烧过程控制,减少汞污染排放。

(三十一)应采用脱硫、除尘、脱硝协同脱汞技术。

应对脱汞副产物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对粉煤灰和脱硫石膏进行安全处置。

(三十二)鼓励研发的新技术:1.汞吸附剂、煤中添加卤化物喷入技术;2.低温等离子体除汞技术;3.硫、硝、汞协同脱除多功能催化剂;4.硫、硝、汞等多种污染物一体化高效脱除技术及装备;5.汞等重金属快速及在线监测技术和设备;6.高效汞污染物脱除技术。

七、铜铅锌及黄金冶炼行业汞污染防治(三十三)铜铅锌冶炼过程产生的含汞废气宜采用波立顿脱汞法、碘络合-电解法、硫化钠-氯络合法和直接冷凝法等烟气脱汞工艺。

宜采用袋式除尘、电袋复合除尘和湿法脱硫、制酸等烟气净化协同脱汞技术。

(三十四)金矿焙烧过程应加强对高温静电除尘器等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提高协同脱汞效果。

(三十五)烟气净化过程产生的废水、冷凝器密封用水和工艺冷却水宜采用化学沉淀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组合处理工艺。

(三十六)冶炼渣和烟气除尘灰应采用密闭蒸馏或高温焙烧等方法回收汞,烟气净化处理后的残余物属于危险废物的应交具有相应能力的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进行处置。

(三十七)降低硫酸中的汞含量宜采用硫化物除汞、硫代硫酸钠除汞及热浓硫酸除汞等技术。

(三十八)严格执行副产品硫酸含汞量的限值标准,加强对进入硫酸蒸汽以及其他含汞废物中汞的跟踪管理。

(三十九)鼓励研发的新技术:1.硫酸洗涤法、硒过滤器等脱汞工艺;2.脱汞功能材料及脱汞工艺;3.含汞等重金属废水深度及协同处理技术;4.含汞废水膜分离、树脂分离或生物分离的成套技术和组合装置;5.铜铅锌及黄金冶炼过程汞污染自动控制技术与装置;6.污酸体系渣梯级利用与安全稳定化技术。

八、钢铁冶炼行业汞污染防治(四十)含汞废气应采用袋式除尘、电除尘或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和脱硫技术协同脱除烟气中的汞。

(四十一)含汞废水宜采用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电化学法和膜分离法等组合处理工艺。

(四十二)鼓励研发的新技术:1.硫、硝、汞等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2.冶炼烟尘、冶炼渣和含汞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技术;3.活性炭等功能材料吸附除汞技术。

九、水泥生产行业汞污染防治(四十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应提高水泥回转窑窑尾废气与生料粉磨烘干的同步运转率,并加强生料磨停运时汞排放控制技术措施,减少水泥窑废气汞排放。

(四十四)鼓励采用低汞原燃料替代、低汞混合材料掺用等技术的应用。

(四十五)应采用袋式除尘、电袋复合除尘等高效除尘协同脱汞技术。

(四十六)应加强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运行的动态管理,依据固体废物组分及汞含量采取合理的处置速率,保证汞等重金属排放达标。

(四十七)鼓励研发的新技术:水泥窑废气汞等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

十、殡葬行业汞污染防治(四十八)殡葬行业宜采用活性炭喷射等技术去除烟气中的汞。

(四十九)鼓励研发的新技术:1.烟气中汞、二噁英等污染物高效协同净化技术;2.新型多功能汞吸附材料。

十一、废物焚烧与含汞废物处理处置过程汞污染防治(五十)含汞废物应委托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

(五十一)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等废物焚烧应采用高效袋式除尘和活性炭吸附脱汞等技术。

(五十二)废汞触媒宜采用火法冶炼、化学活化或控氧干馏等技术进行回收处理。

(五十三)废荧光灯应采用高温气化法、湿法等技术进行回收处理。

(五十四)含汞废电池处理处置宜采用火法处理、湿法处理、火法湿法联合处理、真空热处理或安全填埋等技术。

(五十五)鼓励烟气除尘灰及废水处理产生的含汞污泥采用氧化溶出法或氯化-硫化-焙烧法等汞回收处理技术。

处理后的残渣和飞灰宜加入汞固定剂和水泥砂浆固化处理后安全填埋。

(五十六)鼓励研发的新技术:1.含汞废物高效汞回收技术及装备;—33—2.低温等离子体、新型功能材料等含汞废气净化及资源回收技术;3.含汞废物安全收集、贮存、运输的技术及装备。

—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