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孙晓琳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有效途径的几点研究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有效途径的几点研究柴淑爱临猗县市政维护管理中心,山西运城 0441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建筑水平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相应的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就越来越严格。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建筑工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对建筑工程管理有效途径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管理的原则、建筑施工注意事项以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这三方面做了简要的分析,旨在为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有效途径;研究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36-0021-021 引言建筑工程是一个综合性较高工程。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如果此时没有对工程进行有效的工程管理,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进度,还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虽然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做过研究,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
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工程管理有效途径的研究和重视,从而促进建筑领域在工程管理方面水平的提高。
2 建筑工程管理的原则在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实现施工单位的正常运行。
一般来讲,建筑工程的管理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2.1 质量的原则项目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是参与建设各方共同的责任。
质量,直接关系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必须树立强烈的“质量第一”的思想。
另外,质量是建筑工程的核心要素,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所以要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管理。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的规划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且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2.2 预防原则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积极做好预防管理工作事可以消除很多隐患。
建筑工程管理有效途径论文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摘要:运用管理的职能,促进工程技术工作的开展,正确地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施工过程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规程,以保证高质量地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达到统一。
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探讨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原则;途径abstract: the fun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work, correctly implement national technical policies and scientific organization technology work, establish a good technical order, and guarante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accord with n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 procedure, to ensure the high quality to finish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ke th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e quality and schedule to unit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and probes into the effective wa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inciple; way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对于项目的开发与建设至关重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立足之本。
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孙冬旭

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孙冬旭发表时间:2019-07-23T16:32:21.0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孙冬旭[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进步,建筑行业的管理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进步,建筑行业的管理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发展与改进始终受到制约。
只有针对现阶段的建筑施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才能针对性的优化并改进我国建筑施工管理模式,促进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途径1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1.1工程管理体制因素由于缺乏管理意识,所以很多建筑企业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体制也缺乏足够的重视。
体制不完善的状况时有发生。
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对工程管理队伍建设的忽略。
随之而来的就是管理人员对工人的施工缺乏监管。
有的建筑企业虽然也会聘请包工头、或是建筑商自己对工程进行不定期的视察,但这种视察和监管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偶然性和零散性,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的。
所以,监管力度不到位,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体制,却没有在工程进行中落实到位,从而造成了规章制度的流于形式。
这些都是体制不完善非常突出的问题。
1.2施工建材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建筑材料作为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
因此,在施工前期,需加强建材采购,需加强市场调查,实时掌握市场走向,在保证建筑材料质量基础上合理的把控成本,从而在合理的范畴内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同时,需加强钢筋、混凝土原材料、管材等材料进行复检工作,以此来保障所有材料能够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在我国较多的建筑工程是施工中,由于建材因素而引发的工程管理问题有很多,甚至由于材料因素而发生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注重施工材料因素的影响,注重材料的合理选择。
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发表时间:2019-07-23T10:55:57.940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09期作者:祝瑞丹[导读] 为了进一步明确在建筑工程中如何更为有效的开展项目控制和工程管理,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摘要:在开展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控制和工程管理是工程效率的必要保障,必须对其加强控制,为了进一步明确在建筑工程中如何更为有效的开展项目控制和工程管理,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有效途径一、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1、适应市场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企业的在建工程管理通常情况下都代表着这个企业的脸面,所以各建筑企业也都是越来越重视对于在建工程的管理这一方面的发展了。
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也都是希望可以引进污染性弱,安全性更高的新式材料。
对于管理模式也是希望可以突破传统的建筑管理模式,建立一种新的更加安全更加环保的模式。
这样才能提高这个企业在这个行业中的竞争力。
这就充分体现了创新方法在其中的重要性。
2、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任何项目的管理都有其科学性,在建工程的管理也不例外。
其整个建筑过程必须要科学,如何安排时间,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设计结构,如何分配任务这些都需要科学的管理方式。
且每个环节都极其的重要,都影响着整个工程。
例如,时间分配不合理就可能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延期,材料选择不好就会出现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要尽可能地避免的。
当然,科学的管理方式也是需要不断地创新的。
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环环相扣的,建筑材料在不断地发展,相应的在选择材料这一方面就不能一层不变。
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提高了,相应的就需要做出创新,来不断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1、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需要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对这个行业进行规范作业,建筑工程管理管理制度的制定对于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不仅仅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过程进行细化规定,既能够保证整个项目的进度,又能够更好地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效率。
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沈小琳

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沈小琳摘要:在紧跟时代脚步的前提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带动了建筑行业迅速成长起来。
在建筑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健全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但是在实践中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全过程管理模式可以了解掌握工程的施工状况,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手段辅助工程管理,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率,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重要性进行简单的叙述,然后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从而提出了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优化策略,希望可以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管理模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引言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开展全过程管理模式对保障其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保障建筑企业健康发展。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想要长远发展,需提升自身工程施工质量,这样能有效提升其竞争能力。
全过程管理模式可有效保障建筑施工各项环节,从施工的前期准备到施工过程及竣工等工序都可开展有效的管理,全面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重要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特别是在我国大力提倡生态环保理念的形势下,各个行业领域都在研发推广具有节能绿色等功能特点的产品,建筑领域也需要设计建设具有有利于体现生态环保理念的建筑产品,这样才能符合形势的发展趋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而具有良好生态环保功能理念的建筑产品的设计开发,需要做好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来提供基本保证,应用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使建筑产品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有效恢复报废拆除后的废弃物的再利用价值,正是因为绿色环保理念下的建筑产品具有丰富的优势。
因此,建筑单位只有运用科学先进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才能够确保设计开发的建筑产品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
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林波

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林波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业也随之得到了蓬勃的兴起,行业内的竞争非常激烈。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保持优势站稳脚跟,是整个建筑行业需要考虑的。
任何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都是质量,没有质量,再好的宣传和服务等外在附加值都不能支撑企业发展下去。
同理,建筑行业想要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保证质量。
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出发,探讨了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建筑行业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行业;工程管理;有效途径0引言建筑工程管理中有非常多复杂的工作,是涉及材料、人员和环节等都非常多的管理过程。
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管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
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要运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工程在规定时间内是实现高质量、低消耗的完成提供基础和保障。
1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1)进行工程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工程质量,在管理过程中,始终要牢记这一点,将质量管理放在核心位置。
而要实现预期的工程质量,首先就要清楚预期的工程质量是什么,然后根据质量目标找到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提前规划做好预案。
不同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用途可能不同,对此,要做好特殊情况特殊分析、处理,提高工程管理的专业性。
施工方案制定好后,要施工方和设计方等多方讨论,进行优化。
一旦最终的方案确定,就要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并在日常的施工中坚持日常巡查、抽查和盘站等制度,把握整体环节的高质量进展,时刻牢记质量第一的管理准绳。
(2)建筑工程是按设计进行施工的,因此,建筑成品要有好的质量,首先就要保证设计的质量。
要在保证设计的合理性的前提下,利用高质量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工作。
在进行设计质量管理和施工工艺管理的过程中,两者需要联系起来,在把控设计质量时候要以施工工艺的眼光去看设计的可操作性与合理性,在进行施工工艺质量管理时,也要看选用的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将设计质量管理和施工工艺管理联合起来共同把控,能促进工程质量的稳定提高。
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 吕晓琳

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吕晓琳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把握和控制工程造价,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提供企业的竞争能力,是建筑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需高度重视工程造价管理。
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深入研究了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及措施,可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成本控制1 把握设计阶段,进行全程控制投资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整个过程的造价控制起到一个规划作用,在对造价控制中,必须放眼于整个施工工程和工程的各个环节,要以合理而科学的设计,来实现工程的整体效益。
其一,设计要具备基础性要求,即为设计项目的范围要广泛,要将施工工程的各个方面纳入其中,如设备、原料、技术、施工流程、施工格局、布局、资源调配等。
在设计过程中,要明确材料、技术、设备、人员定位的准确性和与施工工程的适应性,如设备的型号、承载力、动量等要与施工条件相适应,以避免再次选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对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资源进行优化,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在实现资源价值的基础上,促使资源效益发挥,进而实现工程经济效益; 加强环节性、流程性的组合连接,节省环节组合所需的费用,对各个环节的操作进行规划,保证良好操作情况下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二,实现设计方案价值,通过招标、竞标等方式,比对各家施工方案,并以功能、造价综合性分析,来实现方案的优化选择,力求以低成本实现工程功能。
其三,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以降低设计项目的方式直接降低了设计成本,是实现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方式。
审计部门在按照预算和施工图标准的情况下,按照分配的投资额进行设计,尽量不要突破限额,同时,要求强化设计人员和造价控制人员间的联系,以有效促进设计效益的实现。
2 运用招投标阶段,获得有效收益投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此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施工企业造价控制的起始阶段,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掌握住这一起点,充分运用此阶段的造价管理,实现施工企业的起始效益。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孙晓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孙晓发表时间:2019-08-12T14:37:45.5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孙晓[导读]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为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精细化,应该将工程施工管理作为重点,通过精细化管理方案的确定,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质量,为建筑行业的运行提供支持。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当前建筑行业运行中,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产业呈现出逐渐扩大的发展状况,通过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程序化的管理创新,充分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需求。
但是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着管理工作不合理以及管理方案缺少精细化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无法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需求,为建筑施工行业的运行及发展带来限制。
因此,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为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精细化,应该将工程施工管理作为重点,通过精细化管理方案的确定,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质量,为建筑行业的运行提供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精细化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和意义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文化象征和企业管理理念,它是在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精细化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它是在企业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向深入的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这种管理模式的最大目的是降低管理成本和所占的资源,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稳定运行的核心条件[1]。
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在于:第一,它可以将战略和目标进行明确划分,并且可以在过程中进行有效落实,从而使得企业的主要战略思想在各个环节中都得到体现和落实,从而使企业的执行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第二,企业管理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只有保持盈利才能保证企业的有效运转,而科学化的管理更能实现这样的目的;第三,企业想要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和持续的发展,需要企业具备高效的执行力和运营能力,而这些都需要精细化管理来作为支撑。
2建筑工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建筑工程自身的性质,导致其具有施工内容复杂、周期长、资金大等特点,因此,需要对建筑项目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在施工中利用精细化管理,可以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孙晓琳
发表时间:2019-08-12T17:16:33.3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孙晓琳
[导读] 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实施的有效途径进行总结论述,以为有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也在不断的增长着,在这样的形式下,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逐渐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稳步的增长。
与此同时,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实施的有效途径进行总结论述,以为有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有效途径;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数量不断增加,施工建设复杂性日益显著,建筑施工与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其中,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对建筑企业的发展以及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安全与质量等,都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和影响。
尤其是现代化工程建设与质量管理的条件下,建筑工程施工所应用技术手段的水平、管理水平、项目资金情况、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等,与其施工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目标任务,加强对项目的综合管理,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资源优化配置等措施,促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成本得到合理控制,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从而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质量以及工期等要求进行满足,以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竞争能力提升,从而推动建筑企业长期良好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1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包含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进度以及工程成本、质量、安全等。
其中,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开展前,需要根据工程量及工程建设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施工计划制定,以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合同规定的工程进度与工期要求顺利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任务。
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进行建筑工程进度计划制定时要求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与前瞻性,并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图纸内容及水要求进行全面掌握与熟悉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进度计划制定,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进度计划制定要求有关人员共同参与,以进行科学、合理并且切实可行的进度执行方案制定,以对其顺利建设完工进行保障。
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开展中,为确保其进度可靠,还需要通过分段管理等控制手段,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内容进行施工建设推进情况管理与控制,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在工期要求内顺利完工。
其次,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由于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成本管理就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行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以及物质资源、各项费用支出等进行指导、监督和调节、控制,以确保各项工程费用的管理在造价控制范围内,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经济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应以市场变化为导向,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成本控制,其中,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目标成本制定应根据社会可比市场价格进行制定,同时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经济效益进行保障,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关系进行有效协调,在确保成本控制目标实现的同时,对其他各项指标控制及目标实现进行把握,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综合目标与效益实现。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管理力度不强
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在于施工的周期非常长,工程量大。
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的质量安全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比如说,资金的投入情况、物资的流转情况以及人员的配置情况等,所以一定要合理控制和强化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
然而从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来进行分析,很多建筑企业没有重视建筑工程的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所以造成建筑工程在施工时出现非常大的质量安全隐患。
2.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
要想具有较好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一定要完善和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依照规定执行质量安全监督体系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明确建筑工程中的各项职责,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规范,防止产生偷工减料、违法操作等问题,然而从当前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来分析,很多企业出现了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2.3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工序非常庞杂,需要了解建筑业相关的专业知识,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进一步结合理论与实践。
伴随当前社会科技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建筑行业当中出现了很多先进的设备和施工管理的方法,所以一定要保证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能够与时代潮流的发展相适应,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让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
3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3.1深入改革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
一是改革管理体制,要有效的结合集权和分权,具体包括分离建筑工程的总承包人施工管理和作业职能,弹性的用工制度,组织机构还要机动灵活,这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二是改革管理观念,应该科学的决策管理,同时追求创新发展,只有转变经营观念才能顺应新经济形式的要求,积极学习和探讨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施工企业还应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氛围;三是改革管理技术,可以借助数据统计技术管理工程资金、网络技术管理工程并确保工期进度,还可以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估制度等。
3.2加大对建筑工程建设的监督力度
一是建筑工程监督要首先监督项目、人员、工程进度和施工材料等情况,杜绝人为因素引发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因为建筑工程是采取投资方招标的方式评定工程的,如果对承包商缺乏监督,会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二是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管理人员要统计各
部门人员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分配人员,各部门间还要相互协调、加强流动沟通,同时还要加大对建筑工程建设的监督力度;三是严格按照图纸方案进行施工,避免多次修改图纸,还要依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具体分析和研究建设环境,还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例如新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来提高管理效率。
3.3重视建筑工程管理的细节
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建筑工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
为了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落实,施工企业一定要对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体系进行完善,从制度上约束施工管理行为和质量控制工作,端正和监督人员的工作态度,从监督人员方面入手,进一步依照相关的工程管理和施工控制内容严格地审查施工建设项目的成果,防止监察人员不足,造成监察工作无法落实等问题,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聘请高资质、高学历的施工建设管理人员和施工质量控制人员,对现有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做到凭证上岗,保证监察人员的专业性,让资金问题对工程建设管理和施工控制方面的影响降低。
结语
总之,对建筑工程管理有效途径分析,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升,从而促进建筑企业及其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发展,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涛.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2012,07:196.
[2]王义.西方新公共管理概论[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3]周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41~142.
[4]王磊.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创新对策浅谈[J].大陆桥视野,2018(6):79~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