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懂得观察是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感知活动,并指导学生做到有序观察。

2.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将看到的、摸到的、尝到的、闻到的、想到的结合在一起写,完成一篇习作。

3.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平日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

4.通过学生的习作交流,让学生分享习作成功的快乐。

2新设计

活动1和活动2是对本次习作重难点的训练和突破。活动3是激发学生对事物的一种美的探索和发现。活动4是想给学生写习作一个整体的概念,并学会运用所学方法举一反三,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美丽“。

3学情分析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是小学中年级的习作要求。如果想让学生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那需要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本次习作教学设计采用边玩边说,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以此降低三年级在习作起步阶段的难度。

米粒是学生常见的食物,因此《观察小米粒》一课,我利用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观察和写作,这样更利于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始于观察”,即使是周围的小事物,只要我们调动各感官进行细心观察,然后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这样我们有了观察就有材料,拥有了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写起来也能得心应手,生动有趣了。

只有贴近生活的写作才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寻习作素材,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空间,也会让孩子们的作文一天天轻松起来,也一天天精彩起来。

4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观察兴趣,能根据观察所得,展开丰富的联想。

2.引导学生在表达时,语言能够准确、具体、生动。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评论(0)活动1【导入】活动1——观察生米粒

1.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了《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找骆驼》,从这些课文中我们有什么收获呀?(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有许多收获)

那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它与我们常吃的主食有关。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生米ppt。)

2.对,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就来观察这小小的米粒。(板书课题)

3.平常,你或许没有留意过它们。今天,我就请大家仔细地观察这小米粒。我把它放在了小组长的抽屉里,把它拿出来,根据老师给你们的提示四人一起来观察。

4. 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发现。(教师板书:大小、形状、颜色、软硬、气味、味道)

5.在观察中,有哪些好帮手帮助你获取发现呢?(板画:眼、鼻、口、手)

6.这些好帮手帮你获得了生米粒的这些特点,小声地把这些发现连贯地说一说,给你2分钟时间,自己练习。指名说。

评论(0)活动2【导入】活动2——观察熟米粒

1.研究完生米,你们再来看看这个小碗里装有什么?(熟米)

2.用你的好帮手再来细致观察一下熟米,看看有什么发现?每组的小组长从抽屉里拿出熟米进行观察。

3.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可选派一位代表,来谈谈你们小组的发现吧。再请组内或者组外成员补充。

4.好,我们的好帮手帮你获得了熟米的特点,小声地把这些发现连贯地说一说,给你2分钟时间,自己练习。指名说。

评论(0)活动3【导入】活动3——米粒的变身

1.假如给你一把生米,你可以用它做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米粒的变身作品。

3.学生谈感受。

评论(0)活动4【导入】活动4——我的习作

1.这节课上,同学们观察了生米和熟米之后,有了太多太多的发现。想想你会给我们的习作拟定一个什么题目呢?(神奇的小米粒可爱的小米粒有趣的作文课观察小米粒米粒先生变魔术等)

2.你们还会运用这种观察方法去观察哪些物体?(蚂蚁、蜗牛、苹果、香蕉、桔子、花等)

3.总结:同学们用自己的小帮手去发现(板书:发现),又用自己的大脑这个大帮手去想象,在发现与思考中,产生了独特的感受(板书:感受)。下节课请大家用笔具体地叙述自己的发现(板书:具体),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板书:真实)。把它与你的同学、老师和家人共同分享,好不好?

4.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在快乐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享受快乐!

评论(0)活动5【导入】活动5——板书

观察小米粒

眼睛大小形状颜色

发现鼻子气味具体

口味道

手软硬

感受脑想象真实

评论(0)活动6【导入】活动6——课后作业

请把你们的发现讲给父母听。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

语文园地四 一、交流平台 1.根据你对“关键语句”的认识,判断对错。 (1)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关键语句总是一段话的第一句话。() (3)我们用关键语句概括段意时,都只要直接抄下关键语句就行。 () (4)如果关键语句在段的末尾,它一般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2.读片段,完成练习。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正如俗话所说,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 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的句子,填空。 (1)读文中画“______”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表现了银杏的生长速度 ________。 (2)读文中画“”的句子,想一想,其中的双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引用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否定或讽刺 (3)这段话的关键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在这段话的________,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3.读下面的文段,想一想这段话的大意是什么,请写下来。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划破了皮出血了,我直叫疼。外婆马上摘 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清凉 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不仅有消毒止血的功 能,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句段运用 1.读句子,照样子提出问题。 例: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1)我在森林里行走,突然看到树林当中有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面 披满了青苔。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来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2)爸爸在窗台上养了两盆月季,南边的一盆越长越旺,北边的一盆 却慢慢枯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问句,填字母。 A.疑问句B.设问句C.反问句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 ) (2)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 ( )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了解关键句的作用和如何用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学会观察时主动思考,并学会表达。 3.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和删除符号。 4.理解《滁州西涧》的含义,能够背诵并正确默写。 教学重点: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和删除符号。教学难点:理解《滁州西涧》的含义,能够背诵并正确默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如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写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写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有的则发现了小虾的习性。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二、交流平台 1.关键句的概述 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如《小虾》中的“小虾在缸里,十分自在”这句话,直接写出了第3自然段的大意。 有时候需要对关键句进行改造,才能概括出一段话的大意。如,《花钟》第2自然段的第1句话是关键句,需要把疑问句改成陈述句,才

能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 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如,《花钟》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2句。 2.练习找关键句 请同学们找出这段话每段的关键句。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三、词句段运用 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 1.你平时有没有观察后的思考?都提出了那些问题? 2.试着把你观察后的疑问记录下来。 四、修改符号 1.对调符的画法和使用方法:表示前后相邻两个词语或短语位置的对调。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练习四 (含答案) 一、交流平台 1.根据你对“关键语句”的认识,判断对错。 (1)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关键语句总是一段话的第一句话。() (3)我们用关键语句概括段意时,都只要直接抄下关键语句就行。 () (4)如果关键语句在段的末尾,它一般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2.读片段,完成练习。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正如俗话所说,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1)读文中画“______”的句子,填空。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表现了银杏的生长速度________。 (2)读文中画“”的句子,想一想,其中的双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引用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否定或讽刺 (3)这段话的关键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在这段话的________,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3.读下面的文段,想一想这段话的大意是什么,请写下来。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划破了皮出血了,我直叫疼。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清凉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不仅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句段运用 1.读句子,照样子提出问题。 例: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1)我在森林里行走,突然看到树林当中有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面 披满了青苔。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来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2)爸爸在窗台上养了两盆月季,南边的一盆越长越旺,北边的一盆 却慢慢枯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问句,填字母。 A.疑问句B.设问句C.反问句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 )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练习卷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练习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填空题 1 . 日积月累。 1.人心齐,________。 2. ________,其利断金。 3____________,顶个诸葛亮。 4.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 2 . 填空 1.一场秋雨__________________ ,十场秋雨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则裕,__________________则小。 3.云母屏风烛影深,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露似真珠月似弓。 5.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给一段香。 3 . 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正确的标点。 树木(___)花草美化环境的本领很大(___)它们是(___)氧气制造厂(___)能释放出大量氧气供人类利用(___)它们是(___)气候调节器(___)能吸热(___)遮光(___)调节气温(___)它们还是(___)气体净化所(___)能降低风速(___)减少沙尘和工业粉尘(___)并吸收有害气体(___) 4 . 多音字组词。 níng(______)yāo(______)cáng(______)zhòng(______)

宁要藏重 nìng(______)yào(______)zàng(______)chóng(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5 . 课内语段阅读。 鲸生活在海洋里,()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属于鱼类,()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 洋的生活。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这段文字是从哪方面介绍鲸的() A.鲸的生长。 B.鲸的种类。 C.鲸的进化。 (3)从这段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短语或词语中可以看出鲸的进化过程是漫长的。 (4)鲸是哺乳动物,变成现在鱼的样子,是由于() A.生活习惯变化。 B.环境变化。 C.形体变化。 (5)鲸的哪些生活习性能说明它是哺乳动物() A.鲸吃食。 B.鲸用肺呼吸。 C.鲸睡觉。 A.鲸是胎生的。 课外阅读 狐狸的惊诧 山羊和兔子是邻居,它们相处得很好,无论谁遇到了难处,彼此都能尽力地给予帮助。 平时,兔子家来了客人,山羊就把鲜嫩的青草给送去,兔子有事出门去了,山羊就帮忙看家。一天夜里,山羊病了,兔子硬是摸着黑,跑了十几里路,请来了鹿医生为山羊治好了病。它们可真是一对好朋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四-最新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根据你对“关键语句”的认识,判断对错。 (1)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 (2)关键语句总是一段话的第一句话。( ) (3)我们用关键语句概括段意时,都只要直接抄下关键语句就行。( ) (4)如果关键语句在段的末尾,它一般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 2.读片段,完成练习。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正如俗话所说,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1)读文中画“______”的句子,填空。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表现了银杏的生长速度________。(2)读文中画“”的句子,想一想,其中的双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否定或讽刺 (3)这段话的关键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这段话的________,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3.读下面的文段,想一想这段话的大意,再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在文中括号里。 ( )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划破了皮出血了,我直叫疼。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清凉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不仅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A.野菊花真香啊! B.野菊花有顽强的生命力。 C.我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 D.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很多用途。 二、词句段运用 1.词语搭配连线。 辨认花圃 观察方向 做上蜜蜂 展开记号 修建花瓣 2.照样子,写词语。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四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 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典、基”等7个生字。 3.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中、处”等4个多音字的读音。 4.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9个成语的构词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5.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6.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重点 1.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中、处”4个多音字的读音。 2.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9个成语的构词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难点 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1.交流平台 教学时,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预测的方法,交流运用预测进行阅读的收获,然后提供材料,在实践中帮助学生进步,提高学生运用预测的能力。 2.识字加油站

教学时,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查字典的方法认清字形、了解字意。 3.词句段运用 教学时,通过读、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多音字、数字成语、提示语的特点和规律,在拓展延伸中丰富积累。 4.日积月累 教学时,以读、背为主,帮助学生积累。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认识“典、基”等7个生字。 3.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一、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阅读了几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我们知道,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顺着故事情节预测。说一说,你们学会了哪些预测的方法?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根据你对“关键语句”的认识,判断对错。 (1)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关键语句总是一段话的第一句话。() (3)我们用关键语句概括段意时,都只要直接抄下关键语句就行。 () (4)如果关键语句在段的末尾,它一般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2.读片段,完成练习。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正如俗话所说,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1)读文中画“______”的句子,填空。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表现了银杏的生长速度________。 (2)读文中画“”的句子,想一想,其中的双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引用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否定或讽刺 (3)这段话的关键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在这段话的________,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3.读下面的文段,想一想这段话的大意,再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在文中括号里。 ()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划破了皮出血了,我直叫疼。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清凉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 外婆说,野菊花不仅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 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A.野菊花真香啊! B.野菊花有顽强的生命力。 C.我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 D.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很多用途。 二、词句段运用 1.词语搭配连线。 辨认花圃 观察方向 做上蜜蜂 展开记号 修建花瓣

三年级语文园地四

《语文园地四》趣味语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语文知识和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学习、理解、运用成语,丰富成语积累,体会成语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充分运用成语资源,通过储存、积累、揣摩和领悟,使学生受到思想和文化的滋补,从而引发学习的情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各种形式的成语练习中,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成语丰富的思想内涵,从而扩大视野,升华情感,受到熏陶。 学习重点: 1.通过欣赏成语动画故事、看图猜成语、趣味成语等,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使学生学习、理解、运用成语,丰富成语积累,体会成语的魅力。 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规律,学习积累成语。 2.看图说成语,培养学生应用成语说话、写话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上课,而是在这里给在座的老师们展示一下你们的风采,你们可要好好表现哦! 第一关积累词语:说说自己知道的带数字的或带“大”或“小”的成语.看哪个小组积累的多。可以得一朵小红花。 下面老师也积累了一些,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第二关(动物王国)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动物王国),请各小组的选排一名代表以开火车的形式填词(每组三个词语),填不对的由本小组的组员补充,填对的大家齐读,然后齐读。注意:每填对一个词的一分,填错不计分。(出示课件) 同学们,在广阔的汉语天地里,有一个成语世界,那里有令人心旷神怡的青山绿水,有五彩缤纷的奇花异草,有生气勃勃的珍禽异兽,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现在让我们走进成语乐园,畅游成语世界(出示课件)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就是有趣的动画成语故事,想不想看呀?在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听清故事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画蛇添足 看了刚才的动画故事,你知道这是什么成语故事吗?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吗?这时你最想说什么? 我们不仅可以从故事里读懂成语,还可以从生动的画面上读懂成语,下面我们来看图猜成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