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筛查实验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本试验为将排阻层析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nIbS试验)相结合,即在微柱凝胶介质中,红细胞抗原与相应的不完全抗体在抗人球蛋白的作用下发生凝集反应,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在一定离心力下,该复合物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浮于胶表面或悬于胶中;如无相应的不完全抗体结合,则不能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在一定离心力下,分散的红细胞可以通过凝胶间隙沉于微柱腔底部。
2.主要组成部分:本品系在聚丙烯塑料透明卡片上的六支微柱型管中填充葡聚糖凝胶和抗人球蛋白(多抗),制成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凝胶微管分为反应腔和凝胶分离柱两部分。
3.样本要求:3.1红细胞样本: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用EDTA抗凝,配制成红细胞悬液(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配制成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配制成红细胞低离子溶液悬液(只适用于交叉配血和不规则抗体筛检)),红细胞最终浓度0.5%-0.8%o3.2血清样本: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放入含有兔脑粉或者其他促凝剂的试管中,10分钟后离心,取上清;或者静脉血采入无抗凝剂试管中,4℃放置12小时,或者37℃放置2小时后离心,20OrPmlO分钟,取上清该上清不得有絮状物或沉淀。
血清标本必须充分去蛋白,否则标本中析出的或红细胞悬液中残余的纤维蛋白可阻碍红细胞沉降,使非凝集细胞离心后在胶表面形成一条红线,呈假阳性反应。
4.检验方法4.1.准备工作1)微柱凝胶检测卡的准备:观察外观,如有干胶、杂质、气泡不可使用,之后将卡平衡至室温(18—25℃),再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2)标本采集: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脐带血或静脉血,制备成红细胞标本和血浆标本。
3)红细胞悬液的制备:将被检者红细胞标本至少洗涤4次,取被检者压积红细胞10微升,加入1毫升红细胞稀释液或生理盐水,外观应为均匀淡红色,无絮状物和血块。
4)血浆标本的处理:将被检者血浆标本进行离心,采用3000r∕min离心3min或3500r∕min离心2min(不得有絮状物或沉淀)。
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免疫血液学实验

(2)放散: OC(+); BC(+):! AC(+): AC(+),BC(+
注意:游离(+):表明血浆中有Ab 放散(+):表明Ab粘上RBC, 4.儿如为B型, 同样方式分析结果.
三项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直抗 + + + + 游离 + + + + 放散 + + + + -
有Ab,致敏儿RBC
直抗假阳性? 有Ab(可能Ag弱)未粘RBC 直抗假阴性,有Ab,粘RBC,血清中残余 直抗假阴性,Ab全粘RBC 有Ab,全粘RBC 有Ab,未粘RBC,
(六)产前检查结果分析 1.试管法有IgG ABO Ab 43.1% 2. 试管法IgG ABO Ab 效价≤64占 66.8%,≥512占5.6% ,
≤32 HDN% 2.6 64 10.4 129/256 21.3 512-1024 38.9 >1024 42.9
3.Rh,抗-D>32,便可能生成严重HDN
3.HDN 产前检查不属急诊 4. IgG ABO 抗体太高者,慎报!:
(五)产前检查报告格式 姓名——,胎次——,妊娠月——,采血时间——, 送检单位—— 一、血型 ABO Rh 妻 夫 二、妻血清(含/ 无)免疫性ABO抗体, (抗 -A /B)效价—— 三、妻血清抗体筛选(+/- ); 抗( )效价——
四. 发病过程 1.胎母出血 2.免疫产生的抗体是IgG,分子量小, 可以通过胎盘 3. O型人(妻) 容易发病 4. RhD致敏血量:
5. 注意 RhD(-)女性“婚前”因人流, 可能产生抗体 “未婚”女性人流前查RhD,
五.临床特点 1. ABO HDN 占85.3% ; 夫A(49.6%)>夫B(35.7%) 与胎次无关: ①胎儿血型O? ②儿RBC Ag成熟? ③分泌型 血型物质中和 ? ④IgG亚类?
新生儿溶血病(HDN)免疫血液学试验标准检测流程

HDN换血治疗中血液及血型选择标准
❖ 二、ABO、Rh(D)血型鉴定
❖⒈ 选用经国家批准且批批检测合格的 单克隆抗-A、抗-B、抗-D(IgM)和A、B 型标准试剂红细胞。
❖⒉ ABO血型鉴定:母亲血样做正反定型; 患儿血样只做正定型。推荐使用试管法 和微柱凝胶血型卡,不推荐使用纸片或 玻片法。
HDN换血治疗中血液及血型选择标准
HDN产前免疫血液学试验检测标准
❖ (1)第一次检测,一般可在妊娠第1216周进行,以此作为抗体基础水平。如 果检测到ABO以外抗体,或高效价的IgG 抗A(B)抗体,建议每月复查一次。
❖ (2)第二次检测在妊娠28-30周做,以 后每隔2-4周重复测定一次,了解抗体 增加速度。抗体效价上升快,提示HDN 的可能性大。
❖ 二、证实患儿血清中是否有来自于 母亲的抗体;
❖ 三、患儿红细胞是否被来自母亲的 免疫性抗体所致敏。
HDN产后免疫血液学试验检测标准
❖ 一、标本要求 ❖ ⒈ 采样时间建议: ❖ (1)可疑ABO不合HDN患儿血清学
检查最好在出生后1-7天之内; ❖ (2)可疑Rh等其他血型系统血型
不合应在出生后尽早为好。
❖ 二、试剂与设备(查看Word文件) ❖ 三、检测方法 ❖ ⒈ 产妇血样检测: ❖ 同《HDN产前免疫血液学试验》孕妇血
样检测条目。 ❖ ⒉ 患儿血样检测: ❖ (1)红细胞:ABO正定型、RhD血型
HDN产后免疫血液学试验检测标准
❖ 说明:新生儿ABO定型,多数专家 认为反定型没有意义。
❖ (2)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DAT):
国内外进展 ❖⒉ 研讨:
(1)研讨内容: ① 样本采集 ② 实验项目及操作 ③ 结果判定或解释
输血科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操作,确保试验过程及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试验操作。
3、职责:经授权的血型实验室试验人员负责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试验过程及报告的发出。
4、原理孕妇和丈夫ABO血型不合(O/A、O/B、O/AB、A/B、A/AB、B/A、B/AB)时,孕妇体内的IgG抗A(B)可能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本试验通过检测孕妇血清中有无IgG性质的抗A(B)抗体及其效价(应用巯基试剂破坏IgM抗体,检测IgG抗体效价)即可预测ABO系HDN发生的可能性。
应用筛选红细胞可检测孕妇血清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如果存在,应用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确定抗体的特异性,进一步检测非ABO系新生儿溶血病。
5、所需设备、材料或试剂:37℃恒温水浴箱、细胞洗涤离心机、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抗-D RH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凝聚胺介质试剂、抗人球蛋白试剂(抗-IgG、C3d)、(A、B、O)型标准红细胞悬液(2—5%)、商品化筛选细胞、谱细胞、2—ME试剂、12×75mm试管、塑料滴管。
6、检测环境条件:温度:18—25℃;湿度:30—70%7、标本要求7.1标本接收在接收标本时,应尽可能的了解、核对、记录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受血者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诊断、输血史、用药史、妊娠史、标本编码等;7.2检验人员收到被检者产前检查申请按照申请单内容在试管上做标记(用记号笔在试管上标明被检者姓名、性别),保留申请记录。
7.3按照要求进行血液采集。
将采好的血液沿试管壁注入已标识的抗凝试管中,反复颠倒混匀,放入2-8℃冰箱待用。
并填写《外来标本交接记录》及相关记录。
7.4标本的种类与数量:产前检查需送夫妇血样,血样均需抗凝(EDTA抗凝),女(母)5ml,男3ml。
7.5标本的保存与处理:完成所有试验内容后,要仔细核对实验结果,发出实验报告后,将实验所用的标本原始送检管存于2-8℃冰箱内至少7天以便进行查找和核对,之后交由单位相关部门统一处理。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卡标准操作程序(SOP)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卡标准操作程序(SOP)一、准备工作(一)微柱凝胶试剂卡的准备:观察外观,如有干胶、杂质、气泡不可使用,之后将卡放置室温(18-25℃)平衡,再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二)试剂的制备:6%牛血清白蛋白(盐水稀释)(三)标本采集: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将该同一人血液分别制备成红细胞标本和血清标本。
(四)红细胞标本的制备:用红细胞稀释液配制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最终浓度为0.8%-1%。
(五)血清标本的制备:将被检者静脉血采入含兔脑粉或其它促凝剂的试管中,10分钟后离心,取上清;或者将被检者静脉血采入无抗凝剂试管中,4℃放置12小时,或37℃放置2小时后离心,2000rpm,10分钟,取上清。
该上清不得有絮状物或沉淀。
(六)放散试验:1、充分洗涤红细胞至少三次,取同体积洗涤后的压积血和6%牛血清白蛋白混匀,置于56℃孵育10分钟,期间不断摇动,离心1000rpm,2-3分钟,取上清。
即放散液。
2、充分洗涤红细胞至少三次,用博讯公司生产的酸性放散试剂盒做室温放散。
参见酸性放散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二、实验步骤1、取新生儿的红细胞0.8%-1%悬液50ul分别加入卡1中的1-6孔中。
2、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900rpm 2分钟,1500 rpm 3分钟。
3、取出,判读结果。
4、第二卡1-3孔分别加入50ul新生儿血清,4-6孔分别加入50ul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
5、将A型红细胞悬液50ul分别加入1号、4号;将B型红细胞悬液50ul分别加入2号、5号;将O型红细胞悬液50ul分别加入3号6号孔中。
6、37℃孵育15分钟。
7、取出,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900rpm2分钟,1500 rpm3分钟),取出,判读结果。
结果判定阳性结果:红细胞凝集块位于凝胶表面或凝胶中。
表明被检者血清中含有对应其抗原的抗体或血细胞被致敏。
阴性结果:红细胞完全沉降到凝胶底部,在凝胶管底部形成红细胞扣。
表明血清中无相应抗原免疫的抗体或血细胞没有被致敏。
浅析新生儿溶血三项检测

等核 黄疸 症状 。
.
3 诊 断鉴别
母 亲有过 流产 、死胎 、输血 史 ,或兄姐 患过新 生儿溶 血
病者 ,母 婴血型 不合 ,尤其母 为 O型者 。
新生 儿先 天性水 肿 ,面色苍 白,生 后数小 时至 3 6小 时
内出现黄疸 ,呈 进行性 加重 ,呼吸急促 ,心跳增 快 ,肝脾肿 大 。
黄疸 严重 者可 出现嗜 睡 、尖 叫 、反应 差 、角 弓反张 、惊
厥等 核黄疸 症状 。
血像 :轻 到重度 贫血 ,血红 蛋 白 <1 4 5 g/L,重 型
者有 核红 细胞 ) 1 0% ,网织 红细胞 增加 。
胆红 索 )2 0 5.2 U m O l/L ()1 2 m g/ d 1),
0 引言
新 生 儿 溶血 三 项是 筛 查 母 婴 AB0血型 不 合造 成 的新 生
儿 溶血病 (ABO—HDN)的产 后检测 系统 。游离抗 体试验 有助
于观 察 疾病 的发 展 趋势 和 治 疗 ,若有 游 离 抗 体 ,提示 病 情
严 重 ,游离抗 体试 验 l项 阳性 只 能作为参 考 而不 能作为诊 断
有 明显 的水肿 、贫血 。
1 相 关 病 因
新 儿溶 血 病是 指母 婴 血 型不合 引起 的同族 免疫 性溶 血 。
其 中 以A B O血 型不合最 常见(母 O型 ,胎 儿 A或 B型最多 ),
母 A或 B型 ,胎儿 B、A B型或 A、A B型较少见 。 R h血
型 不合 (母 R h阴性 ,胎儿 R h阳性 )溶 血在 我 国少见 。A
白 (IgG)单 特 异检 测试 剂卡 内分 别加 入患 儿红 细胞 、释放 液 及 血浆 ,通过 离 心 ,玻 璃珠 会 阻 挡住 已经 发生 凝 集反 应 的 红 细胞 ,而没 有 凝集 的红 细胞 则 可 通过 玻 璃珠 的缝 隙 到达 微柱 的底 部 ,用 以检查 患儿 体 内红 细胞 是 否 已被 IgG型 抗 体所致 敏 ,及 患儿 血浆 中有无 游离 IgG型抗体 …。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作规程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操作规程一、项目名称、检验方法名称1.项目名称: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三项)2.检验方法名称:柱凝集二、方法学原理该试剂卡是基于柱凝集的原理而设计。
正常具有抗原的人红细胞将与相应的抗体发生凝集反应,BioVue血型诊断试剂卡的微柱中含有玻璃珠介质和试剂。
加入红细胞并将试剂卡离心后,发生凝集的红细胞会被阻挡在玻璃珠的上面,而未凝集的游离红细胞则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玻璃珠之间的间隙到达微柱的底部。
三、试剂卡品牌、代号、包装规格、内含物1.试剂卡品牌:美国强生奥索2.代号:BioVue-po1yCassettes3.包装规格:400卡/箱试剂卡(707300);100卡/箱试剂卡(707350)4.试剂成分:抗人球蛋白(1gG,C3b∕C3d)检测卡有6根微柱组成,每一柱中含有缓冲液,其成分为牛血清蛋白,大分子增强剂以及0.1%叠氮钠,0.0IM的EDTA.成分描述第1〜6柱:抗人球蛋白、抗抗一IgG(兔)-IgG.-C3d;多特异性抗一C3b(鼠单克隆)(克隆F7G3)抗一C3d(鼠单克隆)(克隆C4C7)FD&C1#蓝色染料FD&C5#黄色染料5.试剂的储存与效期:储存条件:2〜25。
C环境保存。
请勿将试剂存放在自动除霜的冰箱中,也不要冷冻保存。
并且不要放在离热源(如孵育箱、辐射器、大型设备、冰箱、冰柜等)很近或阳光直射的地方。
效期:试剂盒上有记载四、仪器品牌、型号BioVUe专用离心机;BiOVUe专用孵育器五、样本的采集与准备:在采集标本前对病人/献血者无特殊要求。
含有或不含有抗凝剂的标本均可使用。
标本采集后应尽快进行检测。
如果实验不能立即进行,应将标本置于2—8。
C保存。
六、试剂准备:抗人球蛋白(IgG,C3b∕C3d)检测卡为即用型产品。
试剂卡应在铝箔开启后一小时内使用。
试剂卡经过运输颠簸后,需倒置一下,然后重新离心以备用。
新生儿溶血病产前检测新版

新生儿溶血病产前预测1.夫妻血型鉴定(ABO/RhD血型定型检测试剂卡)(1)将丈夫、妻子样本以3000转1分钟离心;(2)取ABO/RhD血型定型检测试剂卡做好标记;(3)用生理盐水将待检者红细胞配置成0.5-0.8%浓度红细胞悬液(8微升压积红细胞加入1毫升生理盐水,尽量吸取中上层压积红细胞);(4)将反定试剂Ac、Bc红细胞按1:4比例稀释至0.5-0.8%浓度(可根据用量同比例增加稀释);(5)将配置好的待检者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入第1、2、3、6孔中,每孔50ul;(6)将稀释好的反定试剂Ac、Bc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入第4、5孔中,每孔50ul;(7)将待检者的血浆分别加入第4、5孔中,每孔25ul(加血浆时把卡转过90度角,避免交叉污染,尽量吸取中上层的血浆);(8)置于离心机5分钟;(9)取出观察,判定结果。
2.孕妇血浆抗体筛查(抗人球蛋白(抗IgG+C3d)检测卡)I II III妻子姓名(1)将孕妇样本以3000转1分钟离心;(2)取抗人球蛋白(抗IgG+C3d)检测卡,分别标记Ⅰ、Ⅱ、Ⅲ;(3)用生理盐水将抗筛细胞Ⅰ、Ⅱ、Ⅲ,按1:3比例分别稀释至0.5-0.8%浓度(可根据用量同比例增加稀释);(4)向Ⅰ、Ⅱ、Ⅲ每孔按照标记加入抗筛细胞悬液各50ul;(5)向Ⅰ、Ⅱ、Ⅲ每孔中分别加入孕妇的血浆25ul(加血浆时把卡转过90度角,避免交叉污染,尽量吸取中上层血浆);(6)将抗人球蛋白(抗IgG+C3d)检测卡置于孵育器中37℃孵育15分钟;(7)孵育完成后置于离心机中离心5分钟;(8)离心结束后,取出观察,判定结果。
3.妻子(孕妇)IgG抗体效价测定(1)取一支洁净试管,加入200µl母体血浆和200µl DTT(IgM灭活液)溶液,混匀,然后置于37℃水浴30~60分钟,以充分破坏血浆中IgM类抗体;(2)取2支洁净试管,标记好Ac、Bc,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反定细胞Ac、Bc各50ul,然后再向2支试管中加入已经灭活的血浆各100ul;摇匀观察是否凝集,来判定孕妇血浆中IgM类抗体灭活是否完全;(3)孕妇血浆灭活完全后,取6支洁净试管,分别按1~6数字做好标记,将灭活充分的血浆按下列方式做倍比稀释;1号试管加入350µl生理盐水,2~6号试管分别加入200µl生理盐水;(4)将准备好的抗人球蛋白(抗IgG+C3d)检测卡做好标记(16、32、64、128、256、512),在所有孔中分别加入50µl父亲(或与父同型)的0.5-0.8%红细胞悬液;(5)在所有孔中分别对应加入不同梯度的稀释液25ul;(如果孕妇抗筛结果为阳性,则还需增加不规则抗体细胞的效价测定,实验方法相同,只需将父亲红细胞替换成抗筛阳性的抗筛细胞);(6)将抗人球蛋白(抗IgG+C3d)检测卡置于孵育器中37℃孵育15分钟;(7)孵育完成后置于离心机中离心5分钟;(8)离心结束后,取出观察,判定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溶血病筛查实验
在临床上,常见新生儿出生后,黄疸逐渐加重,在 1 ~ 5 天内达到最高值,大大超出生理性黄疸的水平,有些还伴有贫血、肝脾肿大胎儿期水肿等症状,然后黄疸在一周后逐渐消失。
这类患儿经治疗后大多数会康复,少数患儿会产生核黄疸,导致严重后果。
这种疾病就是新生儿溶血病。
临床上造成胎儿、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如 G6PD 缺乏, a- 地中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等,但这些病因只占新生儿溶血的少数,大多是由于母婴之间的血型不合造成的,所以“新生儿溶血病”这一病名就特指由母婴之间的血型不合造成的胎儿、新生儿溶
血 (Haemolitic disease of the new born –简写为 HDN) 。
新生儿溶血病又称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母亲对胎儿红细胞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溶血性疾病,Rh血型和ABO血型不符都能引起这种疾病,但前者引起的比较严重,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的最重疾病,目前已发现26个血型系统,160种血型抗原,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率最高,Rh 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较少,MN溶血最为罕见。
ABO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约
为 5 %,其中 O 型母亲生出 A 型、 B 型新生儿,总
胆 >18mg/dl(300 μ mol/L) 的新生儿 ABO 溶血病发病率达 20 %,病情通常较轻,一般无需换血。
Rh 阴性孕妇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约为 60 %(第二胎),病情严重,大多数需要换血。
发病机理
一、新生儿溶血病是因胎儿红细胞具有从父亲遗传而来,而又为母亲红细胞所缺乏的抗原,此种红细胞血型抗原在胎儿时期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此种血型抗体中的IgG抗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抗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破坏胎儿红细胞而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二、 Rh新生儿溶血病因孕妇和胎儿的Rh血型不符而引起的疾病。
若孕妇为Rh-,胎儿为Rh+(有D抗原),当孕妇第一胎分娩胎盘剥离时,胎儿的红细
胞进入母体会刺激母体产生抗D抗体(IgG)。
抗D抗体在母体怀第二胎时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与胎儿的红细胞结合,引起胎儿发生溶血病。
三、 ABO新生儿溶血病因孕妇与胎儿ABO血型不符而引起的疾病。
多见于O型孕妇,尤其多见于O型孕妇和A型胎儿。
由于天然的抗A 或抗B抗体(IgM)的分子大,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而母亲为O型者比A型或B型人更容易产生抗A或抗B的IgG抗体,IgG抗体则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胎儿发生溶血病。
四、 A或B抗原也与部分抗A或抗B抗体发生作用,而且抗A的量高于抗B。
但这类病例不多,病情也比较轻,加以胎儿血管内皮和组织细胞上有血型抗原,可部分吸收对应抗体,以减少抗体对红细胞的破坏。
ABO血型的“天然”抗体主要是IgM类,但也有IgG类,后者有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
妊娠期间,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胎儿红细胞会少量进入母体循环,刺激母体产生了相应血型抗体。
抗体通过胎盘回到胎儿体内,使胎儿红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溶血,这是造成大月龄胎儿死亡的常见原因。
如果胎儿存活,来自母体的抗体继续造成新生儿红细胞溶血,严重的造成新生儿死亡或形成核黄疸,核黄疸会严重影响智力和运动机能。
对既往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及曾分娩重度黄疸儿的孕妇均应进行产前检查。
1、血型及血型抗体测定:先查孕妇,再查丈夫血型,如夫妻Rh血型不合成或有可能引起ABO溶血可能的ABO血型不合时,则应检测孕妇血型抗体,必要时再做特殊性抗体。
如连续检查发现效价明显上升,提示胎儿常受累,如妊娠后期效价明显下降,提示胎儿已有严重溶血。
2、羊水检查、B型超声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
产前检查可以排除血型系统可能造成的新生儿溶血病,因此,为了优生优育产妇有必要做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
预防
一项统计显示,在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几率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即这些母亲分娩出的孩子都有可能患上新生儿溶血病。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只有不到一成的父母会到医院做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使孩子远离溶血病。
一、母亲O型、父亲AB型婴儿最易发病据了解,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ABO血型系统不合,Rh血型系统不合。
在我国,最常见的是ABO 血型系统不合,尤其是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是AB型的时候,因为这样血型的父母生出的孩子,血型不是A型就是B型,很容易发生溶血病。
虽然胎儿在母亲体内依靠母亲供应营养,但是母亲和胎儿之间有一道“胎盘屏障”,这道屏障可以保护母婴血液不会“相互来往”。
但是仍有少量的婴儿红细胞会渗入母体循环,由此导致了抗体产生,母亲的血液也会有少部分血液进入胎儿体内。
母亲一般不会受到溶血的影响,而这两种不同的血液在孩子身体里则可能“打架”,从而引起溶血病。
当然,也不是所有母婴血型不合的孩子体内都会出现“打架”现象,因为等到孩子出生之后,婴儿体内的来自母亲的带有抗体的血液就会在一定时间内代谢耗尽,孩子很快会恢复正常。
所以,O型血的准妈妈照样能够怀孕生孩子。
不过,一些较为严重的溶血病可能会导致流产或者死胎,如果有些年轻夫妇遇到莫名其妙的反复流产或死胎时,就需要考虑是否有溶血的原因在里头。
另外一种溶血病发生在母婴Rh血型不合,汉族人群中发生该病的几率比较小。
二、把好产前和产后两道关
如果准爸爸是A型血、B型血或AB型血,准妈妈是O型血,且有过流产史或者输血史的话,就要当心新生宝宝有无贫血以及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不要和其他原因所致的黄疸、贫血混淆,以免耽误治疗。
如果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准妈妈在怀孕前就要做一个“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查一查血液里抗体的情况。
要是抗体的“活性”不高,准爸妈可以安心生孩子,要是抗体的“活性”很高,则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治疗来降低。
如果已经怀上宝宝,准妈妈们要记得从16周左右开始,定期检测血液中抗体的情况,一般在四周左右一次,密切注意宝宝有否发生溶血可能。
如有异常可以在孕期治疗,效果也不错。
Rh血型不同的准爸妈,第一次怀孕时基本上没事,但如果有过流产或生过孩子等现象,一定
要查准妈妈体内Rh抗体。
若抗体阳性的“活性”很强,就不应该怀孕,否则发生死胎、新生儿严重溶血的危险性就比较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