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峰(不良资产清收方案)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内部资料注意保密项目管理手册(第一版) 2010年10月项目管理手册(第一版) 2010年10月编委会组成名单编委会主任:叶浩文编委会副主任:卢遵荣主编:叶浩文副主编:卢遵荣编委会委员:马义俊虢明跃鲍国庆吴平建毛勤陈天雪杨林冉志伟薛国州周中原邹超朱安杰编审人员:刘俐文贺婷徐功秀袁燕汤静李重文张向东卢亚华景致李睿编写人员:万家栋万尧包正江龙洁宜刘昱宋显朱波陈鸣凤李庆福李攀张晓建林佳郭李娜庾兴波崔存建黄康舒波蔡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文件编号 CCFED—PM—ML 目录文件修订第0 次修订目录发布令.........................................................1 前言.........................................................3 管理理念.......................................................5 指导思想.......................................................6 项目管理方针...................................................7 总则.........................................................8 1 目的.....................................................8 2 适用范围.................................................8 3 相关文件.................................................8 4 项目管理机构.............................................8 5 项目管理职能.............................................11 6 项目管理基本流程图.......................................13 7 手册使用与修订...........................................14 第一章项目启动与策划..........................................15 1 项目启动管理.............................................15 2 项目全过程管理...........................................15 3 项目策划.................................................16 4 项目授权管理.............................................16 第二章项目投标管理............................................18 1 项目调查分析.............................................18 2 项目风险分析.............................................18 3 项目现金流分析...........................................18 4 项目投标总结.............................................18 第三章项目组织管理............................................20 1 项目组织原则.............................................20 2 项目部岗位及定员.........................................20 3 项目部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22 4 项目部管理目标责任书.....................................22 5 项目部实施计划及项目经理月度报告.........................22 6 党群工作.................................................23 - 1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文件编号 CCFED—PM—ML 目录文件修订第0 次修订第四章项目部薪酬与项目考核....................................25 1 项目部薪酬管理...........................................25 2 项目管理能力考核.........................................26 3 项目部绩效考核...........................................26 4 项目审计.................................................27 5 项目效能监察.............................................27 第五章项目合同及法务管理......................................30 1 合同日常管理.............................................30 2 合同谈判及索赔管理.......................................30 3 合同责任分解及交底.......................................30 4 项目部商务月度报告及项目履约管理.........................31 5 法律事务日常管理.........................................32 6 履约法律风险监控.........................................32 7 项目部法律文书审查.......................................32 8 项目部法律纠纷管理.......................................33 第六章项目资金管理............................................34 1 工程款管理...............................................34 2 项目现金流管理...........................................34 3 合同履约保函及履约保证金.................................34 4 劳务人员工资支付管理.....................................35 5 工程拖欠款的管理.........................................36 6 项目尾款及保修款的管理...................................36 7 项目银行帐户与印鉴管理...................................37 8 项目现金管理.............................................37 第七章项目设计管理............................................38 1 设计管理体系.............................................38 2 设计策划与计划...........................................38 3 设计实施与控制...........................................38 第八章项目技术管理............................................40 1 技术标准规范管理.........................................40 2 图纸会审.................................................40 3 工程洽商与设计变更.......................................40 - 2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文件编号 CCFED—PM—ML 目录文件修订第0 次修订 4 施工组织设计.............................................41 5 施工方案.................................................41 6 技术交底.................................................42 7 技术复核.................................................43 8 技术资料.................................................43 9 计量器具.................................................44 10 新技术开发与应用........................................44 第九章项目物资及设备管理......................................45 1 项目物资及设备日常管理...................................45 2 物资需用计划.............................................45 3 供应商管理...............................................45 4 物资采购.................................................46 5 物资验收与检验...........................................46 6 物资贮存.................................................46 7 物资使用及盘点...........................................47 8 建设方提供的物资.........................................48 9 周转料具管理.............................................48 10 废旧物资管理............................................48 11 设备采购与租赁..........................................48 12 设备进(退)场管理......................................49 13 设备日常运转管理........................................49 14 采购中心................................................49 第十章项目分包管理............................................50 1 分包商注册...............................................50 2 分包商考核...............................................50 3 分包商选择...............................................50 4 分包商进场...............................................51 5 分包商使用管理...........................................51 6 分包商退场...............................................52 7 分包结算.................................................52 第十一章项目生产与工期管理....................................54 1 项目生产与工期管理计划...................................54 - 3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文件编号 CCFED—PM—ML 目录文件修订第0 次修订 2 施工准备及项目开工管理...................................54 3 施工进度控制.............................................54 4 施工(工区)作业面管理及每日情况报告.....................56 5 施工影像管理.............................................56 6 施工进度检查与考核.......................................57 第十二章项目成本管理..........................................60 1 项目成本测算.............................................60 2 项目成本核算及控制.......................................60 3 项目成本检查及预警.......................................60 4 项目部成本还原...........................................61 第十三章项目质量管理..........................................62 1 项目质量策划与质量计划...................................62 2 检验与试验...............................................62 3 质量控制.................................................62 4 质量验收.................................................63 5 成品保护.................................................63 第十四章项目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64 1 日常施工安全及职业健康管理...............................64 2 安全教育与培训...........................................64 3 危险作业工作许可证.......................................64 4 安全巡视与检查...........................................64 5 应急救援.................................................64 6 安全事故处理及成本分析...................................65 7 现场作业人员防护用品.....................................65 8 消防工作...........................................65 第十五章项目环境管理..........................................67 1 环境管理实施计划.........................................67 2 环保法规、标准的管理.....................................67 3 环境因素识别与控制.......................................67 4 环境检查与监测...........................................68 5 环境应急准备与应急措施...................................68 - 4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文件编号 CCFED—PM—ML 目录文件修订第0 次修订 6 项目节能减排.............................................68 第十六章项目收尾管理..........................................69 1 项目收尾工作计划.........................................69 2 现场清理.................................................69 3 工程移交与工程竣工结算...................................69 4 工程资料归档及移交.......................................70 5 保修期管理...............................................70 6 工程总结及项目部撤离.....................................71 7 项目部撤消...............................................71 第十七章项目部信息及沟通管理..................................73 1 信息与沟通需求识别.......................................73 2 项目信息管理计划.........................................73 3 日常信息管理.............................................73 4 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74 第十八章项目部综合事务管理....................................75 1 项目部综合事务管理计划...................................75 2 项目部办公秩序管理.......................................75 3 项目部生活服务管理.......................................75 4 项目CI形象管理...........................................76 6 项目部接待、会议及重大活动管理...........................76 7 项目部临时设施管理.......................................76 附录一:术语...................................................78 附录二:工程项目特征性质分类...................................80 附录三:项目管理表格...........................................81 CCFED-PM-0101 项目启动令................................82 CCFED-PM-0102 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表......................83 CCFED-PM-0103 项目策划任务表............................85 CCFED-PM-0104 项目授权申请表............................86 CCFED-PM-0105 项目授权管理书............................87 CCFED-PM-0201 项目建设方基本情况调查表..................88 CCFED-PM-0202 项目所在现场情况调查表....................89 - 5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文件编号 CCFED—PM—ML 目录文件修订第0 次修订CCFED-PM-0203 项目风险评估表............................90 CCFED-PM-0204 工程投标总结表............................92 CCFED-PM-0301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审批表..................93 CCFED-PM-0302 项目部岗位职务说明书(格式表)............94 CCFED-PM-0303 项目部实施计划编写任务表..................95 CCFED-PM-0304 项目经理月度报告..........................96 CCFED-PM-0501 合同谈判策划书............................97 CCFED-PM-0502 合同责任分解表............................99 CCFED-PM-0503 项目部商务月度报告.......................103 CCFED-PM-0601 工程收(付)款计划表.....................105 CCFED-PM-0602 项目现金流分析表.........................106 CCFED-PM-0603 工程保函(保险)管理计划表...............107 CCFED-PM-0604 银行账户开户申请审批表...................108 CCFED-PM-0801 项目主要施工方案计划表...................109 CCFED-PM-0802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110 CCFED-PM-0803 项目新技术开发及应用计划表...............111 CCFED-PM-0901 主要物资(设备)需求计划表...............112 CCFED-PM-0902 供应商登记表.............................113 CCFED-PM-0903 物资采购比价会审表.......................115 CCFED-PM-1001 分包商登记表.............................116 CCFED-PM-1002 分包商年度评审记分表.....................117 CCFED-PM-1003 工程分包计划表...........................118 CCFED-PM-1004 分包商选择综合分析表.....................119 CCFED-PM-1101 项目生产与进度管理计划编制表.............120 CCFED-PM-1102 项目每日情况报告表.......................121 CCFED-PM-1201 项目盈亏预测汇总表.......................122 CCFED-PM-1202 项目成本分析表...........................123 CCFED-PM-1203 项目成本控制及措施计划表.................124 CCFED-PM-1204 项目成本还原及指标分析表.................125 CCFED-PM-1301 物资(设备)进场验收计划.................126 CCFED-PM-1302 工程检验批划分及验收计划.................127 - 6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文件编号 CCFED—PM—ML 目录文件修订第 0 次修订 CCFED-PM-1303 工艺试验及现场检(试)验计划.............128 CCFED-PM-1304 关键部位控制及监测计划...................129 CCFED-PM-1401 项目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计划表...............130 CCFED-PM-1402 项目重大危险源识别表.....................131 CCFED-PM-150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132 CCFED-PM-1502 项目节能减排计划表.......................134 CCFED-PM-1601 项目部收尾工作计划表.....................135 CCFED-PM-1602 项目部管理资料归档表.....................136 CCFED-PM-1603 维修保养记录表...........................137 CCFED-PM-1604 项目部管理总结计划表.....................138 CCFED-PM-1605 项目完工总结报告.........................139 CCFED-PM-1606 项目部撤消令.............................143 CCFED-PM-1701 项目部信息及沟通需求识别表...............144 CCFED-PM-1702 项目部信息管理计划编制表.................146 CCFED-PM-1703 综合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录入责任表...........147 CCFED-PM-1801 项目部综合事务管理计划编制表.............148 CCFED-PM-1802 项目部重要活动管理计划表.................149 - 7 -- 8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文件编号 CCCCFFEEDD—PPMM—FMBLL 发目布录令文件修订第0 次修订发布令- 1 -- 2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文件编号 CCFED—PM—QY 前言文件修订第 0 次修订前言 2002年,局总部成功迁粤,四局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律师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方案

律师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方案1. 背景不良资产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债务方无力偿还或不愿意偿还债务的资产。
律师在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制定一个可行的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方案,对于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
2. 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方案的制定流程制定一个可行的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方案,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2.1 收集资料要制定一个有效的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方案,律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基本情况、不良资产的具体情况等。
同时,律师还需要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进行了解和分析。
2.2 制定方案律师需要在了解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具体情况后,制定一个可行的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方案,包括清收时间、清收范围、处置方式等。
2.3 展开实施制定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方案后,律师需要开始实施方案,包括债务人催收、法律诉讼等多种方式。
律师需要随时了解清收进度,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2.4 结案将所有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方案实施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归档,分析并记录每一步操作的效果和影响因素,以便今后的工作。
3. 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方案的具体流程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方案的具体流程包括:3.1 初步准备律师需要先收集和审核相关资料,和债务人和债权人进行沟通和协调,确认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和不良资产的实际价值。
3.2 制定计划律师需要依据收集到的具体资料,制定可行的清收方案,包括清收目标和方法、清收范围、清收时间等。
3.3 落实方案律师需要对清收计划进行全面审批和批准,随后开始执行,包括法律诉讼、发出催收函和短信等一系列操作。
3.4 监控效果律师需要及时监控清收进度,掌握最新的情况和动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清收方案进行调整和改善。
3.5 统计分析律师需要对完成的清收方案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成果,制定处理意见和建议,并提交报告。
4. 结论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方案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债务方和债权方,需要各方的协同配合。
律师在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协助债权人有效的清收不良资产,并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债务人亦能够有效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诚通处置华源创新处置央企不良资产管理模式

市场化处置不良资产是创新的出发点
金融不良资产管理的成功经验在于市场化 处置,存在的问题在于市场化程度不足, 或者说是“半市场化”。处置包括认定、剥离 和交易三个基本环节。比较容易实现市场 化处置的是交易环节,即不良资产的公开 出售;市场化的难点在于剥离,剥离环节 的垄断性直接导致了市场在不良资产处置 中的失灵。
市场化处置反对“大锅饭”模式
也许是基于对盈利的信心,有关部门提出“国有资 本经营预算”的思考,其基本逻辑是:国有资产管 理部门参与中央企业的分红,用以支付三方面的 成本,即改革成本、监管费用和企业重大投资支 出。后两者暂且不论,仅就改革成本支出看,国 有资本经营预算面临激励机制和市场波动两大风 险。
市场化处置不良资产是创新的出发点
剥离首先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剥离的实质 是谁成为不良资产管理的主体。
原因之一是一个机构拖垮另一个机构。 原因之二是垄断剥离导致的市场寻租。
市场化处置与国家隐性担保不相容
9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与国家开发银行达 成《支持中央企业改革和发展开发性金融 合作协议》,与中国诚通控股公司达成《 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据报道,国家开 发银行将向诚通授信50亿元。
李荣融对媒体表示,将来“资产在2亿元的(央企),都 是要交给资产经营公司管理”,而国资委对资产管理经营 公司的定位是,配合中央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接受不良 资产、剥离资产、辅业、破产资产的处置。
如何重组
国资委拉的这条红线,让两家主营业务相差甚远的企业走 到一起。目前,对华源的重组框架现已基本明确:大致为 以国资委下属的诚通为重组平台,投入50亿元左右对华 源集团进行重组。这50亿元的来源则是国家开发投资银 行给诚通的政策性贷款。
市场化处置与国家隐性担保不相容
清产核资清收计划方案范文

清产核资清收计划方案范文一、背景分析企业经营存在周期性,有些企业可能出现亏损或无法继续经营的情况,此时需要进行清产核资和清收工作,确保合法权益被充分保护和实现。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清产核资清收计划方案,以确保在企业破产或清算时能够顺利进行资产清收和债权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实现财产的合理回报。
二、清产核资清收计划目标1. 确定企业资产的真实情况,明确企业的负债;2. 通过清收工作,实现债权人的权益最大化;3. 保护企业内部员工的权益,合理处理人员安置问题;4. 尽快完成清收工作,避免资产的进一步流失。
三、清产核资清收计划步骤步骤一:成立清产核资清收工作组1. 由企业所在地的行政机关、法院等相关部门组成清产核资清收工作组;2. 工作组成员包括专业财务人员、法律顾问、企业代表等;3. 工作组成员需具备丰富的清收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
步骤二:进行资产的清产核资1. 清收工作组通过调查、核对企业财务报表,了解企业资产和负债状况;2. 对企业的主要资产进行评估,包括现金、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3. 对企业负债进行梳理,并确定债务人的债务性质和金额。
步骤三:制定清收计划1. 根据企业资产负债情况、行业特点等因素,制定清收计划;2. 清收计划应明确清收的目标、方式、时间进度、资源要求等;3. 针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制定相应的清收策略,包括拍卖、变卖、租赁等。
步骤四:执行清收计划1. 根据清收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清收工作;2. 对现金、存货等可变现资产,及时转化为现金;3. 对于无法变现的资产,积极寻找买家或合作方进行处置。
步骤五:债权处理1. 对债务人进行债权人会议,明确债权债务情况,并达成一致意见;2. 根据债务人还债能力和清收情况,制定合理的债务处理方案;3. 债权处理方案应经过相关法律程序的审批和登记,确保其合法有效。
步骤六:结案和总结1. 根据清收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结案和总结;2. 将清收工作的过程、经验进行总结和归档,以备后续参考;3. 尽快完成结案,确保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认真做好清产核资中不良资产处置委托工作的通知-国资产发[1996]41号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认真做好清产核资中不良资产处置委托工作的通知-国资产发[1996]41号](https://img.taocdn.com/s3/m/2d18e92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3.png)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认真做好清产核资中不良资产处置委托工作的通知正文:----------------------------------------------------------------------------------------------------------------------------------------------------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认真做好清产核资中不良资产处置委托工作的通知(1996年12月2日国资产发〔1996〕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办公室)、清产核资办公室:根据财政部清产核资办公室关于印发《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清理指导意见》的通知(财清办〔1996〕185号)中提出的可指定有关中介机构承担相关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精神和要求,现就如何委托产权转让中介机构对清产核资中不良资产进行处置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请各地认真参照执行:一、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清理工作是一项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提高企业资产利用效率、制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基础管理工作。
做好该项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清产核资政策的严肃性和巩固清产核资工作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对此,各级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引起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切实下功夫把不良资产处置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清产核资机构在对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组织进行清理后,可具体将以下工作委托给产权转让中介机构进行:(一)清产核资机构承担接收的企业呆(坏)帐债权的委托追索;(二)清产核资中清理出来的属于两年以上未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及有回收价值的应报废、待报废等固定资产,或有回收价值的超储积压或过期商品和材料等实物资产的处置和调剂。
三、各级清产核资机构在具体组织不良资产清理工作中指定的产权转让中介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与从事产权转让中介服务相适应的场所、资金和设施;(二)拥有10名以上的财会、金融、法律、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三)具备健全的机构组织章程和操作规则;(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能对其实行有效的监管。
在高风险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清收攻坚会议上的讲话稿

在高风险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清收攻坚会议上的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首先,我感谢大家出席今天这个高风险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清收攻坚会议。
我将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不良资产清收的思考和建议。
作为金融机构,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是巨大的。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不良资产的规模不断扩大,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来进行不良资产清收。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不良资产的风险评估和分类。
只有清楚地了解每一笔不良资产的情况,我们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清收方案。
通过风险评估,我们可以分辨出哪些资产是可以通过重组或引入战略投资的方式进行清收,哪些资产是需要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处置的。
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分配资源,提高清收效率。
其次,我们要加强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
对于那些可以通过重组等方式进行清收的资产,我们要积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引入战略投资,通过优化资产价值的方式进行清收。
对于那些需要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处置的资产,我们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理,确保处置的公正和合法。
同时,我们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起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资产处置的效率。
第三,我们要加强内部管理和人员培训。
不良资产清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清收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同时,我们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清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定信心,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不良资产清收工作的胜利。
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对于高风险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清收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谢谢!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在刚才的讲话中,我向大家分享了一些关于高风险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清收的思考和建议。
接下来,我将继续谈论一些相关内容。
个贷资产重组清收方案

个贷资产重组清收方案个人贷款资产的清收,包括个人应收账款、不良债权和经营性收入,也包括但不限于借款人所欠的应付利息、违约金、滞纳金等。
个人应收账款和经营性收入在个贷案件中占比较大,清收工作十分重要。
在个贷案件中,最难的就是要找到债务人,并找到合适的清收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何才能让债务人彻底放弃个贷资产呢?下面分享三种方案供参考:目前个人贷款资产的处置主要采取债权转让和银行划扣相结合方法,即借款人以其他方式偿还到期债务、股权质押、个人债权转股权等。
一、债权转让借款人因经营需要,向出借人申请借款,并提供相应的担保,但在实际借款过程中,借款人以各种理由拒不履行还款义务且多次向出借人催款未果。
为了彻底解决债务人经营困难,借款人以贷款转让方式清收债务。
个人债权转让在实践中的法律风险主要有:债权转让后债务履行期届满后的二年内未行使优先受偿权的。
在催收过程中,借款人可能会提出异议且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通常不会支持债务人通过诉讼程序强制执行转让该部分债权,对债务人存在抗辩理由的不采纳也没有明确理由了。
因此,对于转让类案件(仅指民商事案件)只能通过诉讼或者仲裁方式进行解决。
债权转让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债权受法律保护;2、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权利;3、转让的债权应当专属于债务人本人或者与该债务人有真实的法律关系;4、受让人受让权后不得转让其所拥有的股权以及其他资产。
1、对于债权转让的流程,借款人和出借人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具体的交易流程、期限、权利与义务,以及债权能否实现等内容。
但目前法律法规并没有对债权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真实法律关系做出规定,因此,在实践中一般不会明确具体事项,如借款人和出借人签署合同时约定“债权转让”字样并约定期限等。
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借款人应注意签署的合同中不得出现欺诈、胁迫等明显不利于债权转让或其他法律法规禁止转让的条款。
如果因为协议明确约定导致在转让过程中产生纠纷,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优秀毕业论文

学校代码:10213 密级:公开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硕 士 研究生:苗 雨
导
师:韩东平教授
申 请 学 位:工商管理硕士
所 在 单 位: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答 辩 日 期:2009 年 11 月
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F230 U.D.C.: 657
- III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 要.................................................................................................................................I Abstract.......................................................................................................................... II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BA
A STUDY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ISSUES OF HARBIN PHARMACEMACEUTICAL CO., LTD.
Candidate:
MiaoYu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制度的确立,我国企业逐步发展成为自 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经营失 败、会计信息失真及不守法经营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损 或失效。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公司高效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概念正 被发达国家企业管理体系所强调,也越来越引起中国证券市场的关注和重视, 在 2005 年 11 月 2 日颁布的《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 的通知》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已经意识 到内控制度的完善与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密不可分。根据证券市场发展情况以及 上市公司实践的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于 2006 年 6 月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 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其为上市公司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提供 指引,并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提出了要求。 研究内部控制,对于 促进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资产清收方案不良资产清收是指不良贷款本息及应收未收账款以现金方式收回。
清收不良资产,就是请求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所确定的归还贷款本息的义务。
由法律所保护的这一请求权,受“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制约。
只有在诉讼时效之内,贷款人行使请求权,才能使法律介入其中,才能借助法院公力救济方式促成请求权的实现,不良资产清收中所涉及到的诉讼时效,为普通诉讼时效2年,从借款人贷款到期日开始计算,若2年之内贷款行不行使权利,则2年之后贷款行丧失胜诉权,即丧失了请求法院介入,通过法律强制方式实现债权的权利。
1、不良资产清收的诉讼时效为2年,2年之内可以因法定事由而中止、中断、延长。
中断与银行催收密切相关。
中断即已经过的诉讼实效归于消灭,从中断时起重新起算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140条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包括:(1) 起诉。
此所谓起诉,还包括申请发支付令、申请仲裁;(2) 以其他方式主张权利。
包括通知、催告义务人履行义务;(3)借款人同意履行义务。
包括借款人承认债务,要求缓期履行,提供担保等等。
2、保证期间及对保证人的催收--保证期间即保证人承担担保责任的期间。
保证期间是担保法中最不易理解的一项制度。
原因不仅仅是保证期间本身难以理解,担保法立法的一些不明确也导致了理解上的长期混乱。
(1)担保法及其解释(指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9月29日通过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保证期间的一般规定保证期间的起算。
保证期间从主债务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由于保证期间在法律性质上不同于诉讼时效(我国《担保法解释》以“除斥期间”对保证期间定性)。
因此,保证期间开始计算之后,便如同时钟一样不停止,不存在类似诉讼时效的中断、中止、延长的情况。
简言之,它是一个绝对时间概念,从起算后,银行就应在保证期间内主张权利。
否则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期间的停止。
保证期间因债权人对保证人主张权利而停止。
一般保证责任,因为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只有先对债务人财产执行后,才能对保证人财产进行执行。
因此,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只能因对债务人的诉讼、仲裁而停止。
不论我们怎样催收,对一般保证人都没有法律效果。
连带保证则不同,我们一旦向连带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期间就立刻停止。
(2)如何向保证人“催收”保证人实际上存在着双层的保护。
第一层保护,就是保证期间,第二层保护就是诉讼时效。
如果债权人不在保证期间内行使权利,保证人免责;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主张了权利(一般保证只能仲裁、诉讼) ,而不在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之内主张权利,保证人同样因为超过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而免责。
因此我们的“催收”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实际上是在诉讼时效制度和保证期间制度下分别进行的。
针对一般保证人。
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对一般保证人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催收无法律意义,保证期间仍在继续。
只能对债务人提起诉讼、仲裁,保证期间才停止。
当诉讼、仲裁结束后,从生效判决、裁决之日起,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此时,可以通过催收通知等方式向保证人主张权利。
针对连带保证人。
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可以通过催收通知等方式向连带保证人主张权利。
但此种催收产生的法律效果与诉讼时效制度下的催收不一样。
因此,我们对连带保证人的催收,可以和对债务人的催收同时进行,但第一次催收时应在保证期间内。
3、抵押期限,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同样存在着较长时间的争议,这一争议随着《担保法解释》出台而尘埃落定。
一个问题解决了,但是实践中新的问题又随之出现,关于抵押期限引发的新问题在某些地方又产生了。
(1)抵押期限的由来---抵押期限,通俗说就是抵押权的存续时间。
登记机关在巨大利益驱动之下,“抵押期限”这一概念遂产生了,他们要求抵押人办理登记时必须记载“抵押期限”,并以抵押物价值按次收取费用。
抵押期限到后,抵押权人必须重新办理登记,否则登记机关将登记注销。
有的地方的登记机关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将“抵押期间”改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并要求债务人履行期限变更后仍必须办理变更登记,否则将抵押登记注销。
为了尽量减少我们资产风险,在清收中若发现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要据理力争;另一方面发现抵押人有出卖或再次抵押苗头时,立即办理续展登记。
(2)担保法及解释规定的抵押权的存续期担保物权除因主债权的消灭而消灭之外,法律也规定了因一定期间经过而消灭。
不过这一期间足够保障我们的权利了。
只要我们保证主债权在诉讼时效之内,担保物权永远存在,或者说,哪怕主债权超过诉讼时效,只要在超过诉讼时效的2年之内,我们向担保人主张抵押权仍然成立。
4、执行期间《民事诉讼法》219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这一期限要求我们在拿到胜诉判决之后,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向法院递交“执行申请书”,而不管企业或自然人现在是否有供执行的财产。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执行期间经过而失去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
不良资产清收中的追偿对象:借贷合同中的借款人以及担保合同中的担保人是银行直接的追偿对象,但在不良资产清收中,可以依据我国法律以及有关司法解释,将追偿对象的范围扩大。
以下几种人也是银行的追偿对象。
(一)次债务人――法律依据是《合同法》第73条以及《合同法解释》(指最高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13条。
(二)撤销权行使中的相对人――法律依据是《合同法》74条。
(三)开办单位(投资人)法人――法律依据主要有:最高院《关于企业开办的企业被撤销或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法复4号);《关于行政单位或企业单位开办的企业倒闭后债务由谁承担的批复》(法研复33号);《关于审理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移交、撤销企业和党政机关脱钩企业相关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8号)。
(四)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法律依据是最高院《关于验资单位对多个案件的债权人损失应如何承担责任的批复》(法释10号)以及《关于金融机构为企业出具不实或虚假验资报告资金证明如何承担民事责任问题的通知》清收不良贷款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非诉讼途径;二是诉讼途径。
非诉讼途径主要包括催告催收、联合清收、委托清收、政策清收、处置清收;诉讼途径主要包括公正清收、仲裁清收、起诉清收、刑事清收等。
总之,就是运用一切合法的方式,向借款人、担保人主张债权,努力收回已经逾期形成不良的贷款本息,通过清收处置收回全部或部分不良贷款本息后,不良贷款总额降低,不良贷款率也就降低(当然还要考虑贷款总额和新增不良贷款的因素)。
催收具体做法:1、由债务人制定还款计划后,由债权人和债务人在该计划上加盖公章;2、要求债务人在我行的催收函上签字盖章。
若催收函未能加盖公章,其有权签字人应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过书面授权的内部职工;3、银行与债务人双方对帐,签署对帐日期,由债务人签章确认;4、以特快专递方式邮寄送达,在特快专递上注明催收函主要内容并保留回执;5、对于借款人众多的贷款,银行可通过召集借款人商讨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会议,形成会议纪要,并要求所有与会者签字;6、聘请公证员就银行向借款人催收借款行为进行公证。
银行解决贷款诉讼“执行难”的策略:一是要摸清资产。
基层网点在准备起诉阶段,一定要多方调查,调查不能流于形式,要通过各种渠道摸清贷户的资产状况和抵押物状况以及产权归属、存放地点,分析案件胜诉以后有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和抵押物,判断被执行财产的变现能力,起诉案件要做到有的放矢,以确保快速执行。
二是要选准时间。
在起诉工作中,很多案件大多都是因为诉讼或执行的时间选择不当,从而人为造成“执行难”问题。
就拿农村地区来说,大多数农户都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中,只有节假日回来,有的一年只有春节回来一次,对于这部分人,即使胜诉,但是想要立即执行的可能性也不大,执行成本高而执行的效果还会很差。
所以,对于此类情况,选准执行的时间就尤为重要,应该摸清楚借款人回家的时间,或者在春节期间抓紧时间起诉,为法院的执行提供便利。
三是要营造声势。
在清收过程中,有一类贷户不是经济条件差,而是思想觉悟低,故意找出各种理由赖账不还,针对这种人,在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机会,营造出强大的声势,扩大依法清收的影响力。
比如说,在人员流动的高峰时期,三五成群的去其家中清收贷款,延长清收时间,尽可能让周围更多的住户看到执行的场面,让其知道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严肃性,这样不仅加大了贷款清收的可能性,同时在周围群众中也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意义。
四是要加强沟通。
加强沟通在贷款执行的后续工作中很重要,因为法院需要执行的案件很多,如果不积极去沟通,那可能就会错过很多的执行良机。
所以在判决之后,银行更要和法院保持良好沟通,并且时刻关注贷户的动态和资金状况,一旦发现贷户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出现有利于执行的机会,就得及时跟法院联系,请求立即执行。
不良资产清收的成本控制:1.财力成本;财力成本是指:在清收不良资产过程中投入的费用。
我们在清收不良资产的过程中有些是需要投入一部分费用后才能达到一定效果的。
一个企业能否还款取决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还款能力;二是还款意愿。
在我国目前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和信用意识淡薄的环境下,还款意愿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还款的可能性。
诉讼费用是清收不良资产过程中占比较大的开支,因此我们必须注重诉讼费用的投入。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法律诉讼方式清收不良资产经常会遇到两个难题;一是要受还款人偿债能力的限制,起诉受偿率可能很低甚至为零,与诉讼成本相比,清收效益不高;二是还款人缺乏还款意向而不配合还款,需要法院强制执行,则很可能遇到执行难的问题,会进一步增加清收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
所以说在通过法律诉讼方式清收不良资产时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向,不能仅仅为了推卸责任而轻易地起诉,抱有一诉了之的错误思想,必须衡量“诉讼投入”与“收贷产出”之比。
2.人力成本;人力成本是指:在清收不良资产过程中投入的人力。
处置不良资产工作一年比一年要求更高、更严,在实际工作中所投入的人力虽然逐年增加,但是还达不到所要求的数量,在有些地区一个人管几十户企业或者管理几十个亿甚至几百个亿的不良资产。
因此在目前的状况下,更要充分考虑人力成本,要有的放矢,对所辖的企业要经过认真分析,分类排队,集中有限的人力资源去应付那些有实际还款能力及有还款意愿的企业,少做无用功,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同时要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他们熟知现有的政策和处置手段,具有较强的谈判能力。
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也是节约人力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
3.时间成本;时间成本是指:在清收不良资产过程中所投入的时间。
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不同的处置预案是需要花费不同的时间成本,才能最终见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