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教学实习指导书
《测量学》实验与实习指导

《测量学》实验与实习指导《测量学》实验与实习指导《测量学》实验与实习指导测量实验、实习须知《测量学》是⼀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测量实验和实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和实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亲⾃操作测量仪器并进⾏观测、记录、计算、绘图和编写报告等,才能真正掌握测量的基本⽅法和技能。
因此,必须对测量实验与实习环节予以充分的重视。
1、实验、实习前必须认真阅读《测量学》的有关章节和《测量学》实验与实习指导。
实验前要完成实验预习和回答实验测试题,实验时要携带《测量学》实验与实习指导书及所需的⽂具⽤品。
2、测量实验、实习是以⼩组为单位进⾏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指定的场地内进⾏,不得⽆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实验报告必须在现场完成观测、记录、计算、绘图等,并缴指导教师认可后⽅可离开。
3、要严格遵守实验室有关仪器借⽤的规定。
4、仪器从箱中取出时,⼀定要注意仪器在箱中的位置,以免装箱时有困难。
5、仪器安置在三脚架上后,⽆论是否操作,都必须有⼈看护,避免被⾏⼈或车辆碰幢。
6、实验数据的记录必须⽤(2H或3H)铅笔正楷书写,实验前要认真填写⽇期、仪器号、学号和观测者。
当实验数据记录有误时,不得涂改、擦拭或转抄,应该⽤细斜线整齐划去后在原数字上⽅写出正确数字,但尾数不得更改(如长度的毫⽶数和⾓度的秒值),⽽必须重新观测和记录。
记录数据要完整(如⽔准尺读数1.120,度盘读数123°06′00″)不可省略尾数。
7、观测⼈和记录⼈要密切配合,记录⼈在听取观测⼈读数后要向观测⼈回报数据,以免记错。
8、每⼀测站完成观测后要⽴即进⾏计算和检核,确认⽆误后才能搬站。
当下⼀站相距较远时,仪器要装箱后再搬迁。
《测量学实验指导书》⼀.开设“测量学”课程实验的依据“测量学”是⼟⽊⼯程专业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掌握基本的测量理论及⼯程测量原理和⽅法,熟练使⽤各种基本的测量仪器和⼯具。
该课程的⼀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1.掌握⽔准仪的结构和使⽤⽅法,能进⾏⽔准测量和计算。
《测量学》实训指导书(精)

《测量学》实训指导书第一部分实训与实习注意事项一、实验注意事项(1)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衣着整洁,保持安静,不得迟到早退,严禁喧哗、吸烟、吃零食和随地吐痰,如有违反,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
(2)实验课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教材,做好预习。
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以及有关的原理、计算公式和注意事项。
(3)实验课上必须认真听讲,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导。
(4)在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前,必须接受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详细填写使用记录。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根据实验内容明确分工,做到有条不紊。
(6)实验中,要认真操作,如实记录各种实验数据,仔细观察、记录各种实验现象,积极思考分析。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及工具,明确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人身与设备的损伤事故。
(8)实验中遇到异常情况或仪器设备的损坏,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凡损坏的仪器设备等均应检查原因,填写报告单,并视具体情况,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9)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切断电源,整理好实验仪器设备及桌椅。
(10)实验数据须由指导教师检查、签字。
二、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对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工具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
在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1.仪器工具的借领(1)在教师指定的地点凭学生证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
如有缺陷,可以补领或更换。
(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整理)工程测量学实习指导书

工程测量学实习指导书河北联合大学测绘系工程测量教研室2013年11月工程测量学实习指导书教学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
工程测量实习通过模拟实际现场的形式,引入工程项目制管理模式,通过控制网的建立、道路放样、变形监测、数字化成图软件的应用、隧道贯通测量等多种模块,并在各个模块基础上进行细化,使其更接近工程实际,从而提高解决学生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实习地点:河北联合大学本部校园内 二 实习内容及日程: 本次工程测量实习共计四周。
工作日的分配可参照以下分配进行: 序号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类别 备 注 1 工程控制网布设 13 A 各组要求在ABC 三类中各选一项为必做项目,D 类为有余力的或提前完成的小组选做。
2 隧道贯通测量 15 A3 道路施工放样 11 B4 纵横断面测量 11 B5 建筑物沉降监测 15 C6 建筑物位移监测15 C 7建筑物立面图的绘制及表面积测量11D三 实习队的组织: 1.实习队领导⑴指导教师:由教研室指派教师担任。
职责:全面组织实习大纲的实施,完成分管工作及相关技术指导。
⑵实习队长:学生班、组长兼任。
职责:协助教师做好本队学生的人员组织工作,执行实习队下达的作业任务,安排组内各成员的工作分工。
⑶质量监督员:每组一人。
职责:根据教学要求和测量规范,检查监督技术质量的执行和完成。
2.实习队分组本次实习以实习小组结合专题实习项目的形式组织学生,每组一般安排6~10人,选实习组长一名,负责本组实习以及和指导教师之间的联系协调。
四 实习成绩的组成1、 出勤(以点名和分工为准)2、 外业成果质量3、 内业成果质量4、组内人员加权平均(根据分工协作等工作量大小定)五特别说明:1、关于技术设计书的编写,除有相关技术文本外,本次实习要求,必须有(1)所需仪器设备清单,(必须详细,小到一个尺垫都要写明)(2)人员安排(每个的分工,这只是安排,界时可调整)(3)时间进度表(因为有和沉降观测位移监测等内容的穿插,故只写出各时间节点的天数)2、关于技术总结的编写,除有相关技术文本外,本次实习要求,组内必须写出每个人的实际工作内容,务必真实详细。
测量学实践指导书

《土木工测量》实习指导书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测量实习是《土木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巩固深化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绘图和计算能力,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诚实自信,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为今后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测量实习的总要求是:每个学生要对实习中的每一项具体的测绘工作都轮流地做一遍、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规定的测绘任务,并交付出成果资料。
二、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实习主要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因此教学实习结束要求达到:1.较熟练地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及检验方法;掌握角度、距离及高程的测定和测设方法。
2.掌握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顺序和方法。
在教学实习中,要注意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
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念、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护国家财产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三、实习组织与实习任务(一)实习组织以小组为实习单位。
每个小组由8~10名学生组成,并选定一名能力较强的担任组长,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实习工作。
(二)实习任务1.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要求每组学生完成三角测量或闭合导线的测角、量距任务,各类闭合差满足限差要求。
每一个实习小组在规定测区范围内选定6~8个控制点,按图根导线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
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如下表:表1 图根导线的技术指标(2)高程控制测量要求每个学生在独立完成一段或闭合水准路线的水准测量,闭合差满足限差要求。
高差闭合差应不超过n 12±毫米。
2.碎部测量(1)要求每个小组测绘地形图一幅。
(2)要求每组学生轮流完成各项测量工作。
测量实习指导及报告书

测量实习指导及报告书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测量实习旨在让同学们将所学的测量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测量工作的工作流程,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实习要求如下:1. 掌握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以及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2. 掌握全站仪的对中、整平、瞄准与读数等基本操作要领。
3. 掌握小地区碎布测量布点方式。
4. 掌握测绘学的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的一般方法。
5. 了解和掌握测绘有关内业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
6. 培养同学们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同学们在测、记、算、绘各个方面的能力。
7. 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
8. 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
9. 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学习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基本构造、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2. 学习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的一般方法,进行控制点高程测量、导线测量等实际操作。
3. 利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及点位测设。
4. 完成指定区域的四等水准闭合路线测量,并根据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推算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5. 完成指定区域的导线测量(包括高程),提交相关的成果表、原始记录数据电子表格、布点图、点之记表、导线测量原始测量数据记录表格和导线测量成果的精度报告。
6. 提交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对测量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三、实习步骤与方法1. 实习前期准备:了解实习要求,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准备测量仪器和工具。
2. 实习操作培训: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3. 实习任务分配:根据实习内容和任务,分组进行测量工作。
4. 实习过程实施:按照实习计划和任务,进行现场测量,记录数据,计算成果。
5. 实习成果提交:整理实习数据,编制成果表格,绘制布点图和点之记表,撰写实习报告。
6. 实习总结与评价:对实习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实习成果,反馈实习收获。
《测量学》课程实习指导书(1)

《测量学》实习指导书张艳秋编撰城市建设学院二○一四年三月一日一.《测量学》实验实习的一般要求(一)仪器及工具借用办法1.每次实验所需仪器及工具均在任务书上注明,学生应以小组为单位于上课前凭学生证向实验室借领。
2.借领时,各组依次由组长带组员进人室内,在指定地点清点、检查仪器和工具,然后在登记表上填写班级、组号及日期。
借领人签名后将登记表交管理人员。
3.实习过程中,各组应妥善保护仪器、工具。
各组间不得任意调换仪器、工具。
若有损坏或遗失,视情节照章处理。
4.实习完毕后,应将所借用的仪器、工具上的泥土清扫干净再交还实验室,由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二)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与维护1.领取仪器时检查项目:⑴仪器箱盖是否关妥、锁好;⑵背带、提手是否牢固;⑶脚架与仪器是否相配,脚架各部分是否完好,脚架腿伸缩处的连接螺旋是否滑丝。
要防止因脚架未架牢而摔坏仪器,或因脚架不稳而影响作业。
2.打开仪器箱时的注意事项⑴仪器箱应平放在地面上或其他台子上才能开箱,不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开箱,以免将仪器摔坏。
⑵开箱后未取出仪器前,要注意仪器安放的位置与方向,以免用毕装箱时因安放位置不正确而损伤仪器。
3.从箱内取出仪器时的注意事项⑴不论何种仪器,在取出前一定要先放松制动螺旋,以免取出仪器时因强行扭转而损坏制、微动装置,甚至损坏轴系。
⑵自箱内取出仪器时,应一手握住照准部支架,另一手扶住基座部分,轻拿轻放,不要用一只手抓仪器。
⑶自箱内取出仪器后,要随即将仪器箱盖好,以免沙土、杂草等不洁之物进入箱内。
还要防止搬动仪器时丢失附件。
⑷取仪器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触摸仪器的目镜、物镜,以免玷污,影响成像质量。
不允许用手指或手帕等物去擦仪器的目镜、物镜等光学部分。
4.架设仪器时的注意事项⑴伸缩式脚架三条腿抽出后,要把固定螺旋拧紧,但不可用力过猛而造成螺旋滑丝。
要防止因螺旋未拧紧而使脚架自行收缩而摔坏仪器。
三条腿拉出的长度要适中。
⑵架设脚架时,三条腿分开的跨度要适中;并得太靠拢则容易被碰倒,分得太开则容易滑开,都会造成事故。
测量实习指导书

测量实习指导概要介绍一、实习目的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主要实践环节的测量教学实习也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实习:1.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2.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
3.通过平面图和简单建筑物的测设工作,可以较系统的综合演练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二、实习要求4.教学方面:对各阶段测量工作,必须事先复习有关内容,明确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每天实习结束后,应向辅导老师提交当天实习记录及数据,进行审阅。
5.纪律方面:因实习需要,且便于管理,实习分组进行,(可按实验分组进行);实习应在规定时间进行,不得无故迟到或不到,迟到两次按旷课一次记,旷课两次以上者,取消实习成绩。
(说明:测量实习作为教学实践,成绩单独上报,记入学籍成绩表);各小组组织负责具体的分工和管理。
6.仪器的使用和保管:仪器、工具在整个实习期间,均由各小组自行保管,各组应派专人看护,严防丢失、损坏。
7.实习所用物品统一配置:水准仪、经纬仪各一台,水准尺2把,绘图平板,钢卷尺,花杆,量角器。
自备:计算器、绘图纸、铅笔、绘图橡皮、数据表格三、实习任务1.测绘图幅为50cm×50cm,或A3图纸;比例尺自定(如1:500)的校园平面图(局部)一张。
2.在本组所测的平面图上布设一栋建筑物,并根据其位置设计一条建筑基线,要求计算出建筑基线主点,建筑基线与建筑物外廓轴线交点的测设数据。
四、应交作业1.小组应交作业(1)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记录及计算表。
(2)碎部测量外业记录簿。
(3)校园平面图(局部)一张。
2.个人应交作业(1)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的计算成果。
(即: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2)建筑基线测设数据计算成果。
(即:将主点的施工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实习无此步骤;根据控制点及主点坐标仅算出测设数据:距离、夹角;按极坐标法测设出主点位置;检核、校正)3.实习报告书(1)封面:实习名称、地点、起止时间、班级、组别、姓名。
测量实习指导书

《工程测量学》实习指导书第一部分测量实习须知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测量实习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只有通过操作仪器、观测、记录、计算、绘图、写实习报告等,才能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测量作业的基本方法。
因此,必须对测量实习予以重视。
一、准备工作(1)测量实习之前,必须认真阅读本实习指导书和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以了解实习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和有关注意事项。
(2)按实习指导书中提出的要求,于实习前准备好所需文具,如铅笔(2H或3H)、小刀、计算器、三角板等。
二、实习要求(1)实习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实习工作,办理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
(2)对实习规定的各项内容,小组内每人均应轮流操作,实习报告应独立完成。
(3)实习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实习应在指定地点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
(4)必须遵守本书所列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应认真听取老师的指导,实习的具体操作应按实习指导书的要求、步骤进行。
(6)实习中出现仪器故障、工具损坏和丢失等情况时,必须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不可随意自行处理。
(7)实习结束时,应把观测记录和实习报告交实习指导老师审阅,经老师认可后,方可收拾和清洁仪器工具,归还实验室。
三、测量仪器工具的借用规则测量仪器一般都比较贵重,对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工具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
测量仪器工具的借用必须遵守以下规则:1.仪器工具的借用(1)以小组为单位凭学生证前往测量实验室借领测量仪器工具,每次实习所用仪器工具均已在实习指导书上注明。
(2)借领时,应确认实物与实习指导书上所列仪器工具是否相符,仪器工具是否完好,仪器背带和提手是否牢固。
如有缺损,立即补领或更换。
(3)仪器搬运前,应检查仪器箱是否锁好,搬运仪器工具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专业:地科 14
学 时 数: 2 周
学分数:2 分
实习地点:新校区测量学实习基地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实习的性质 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学完《现代测量技术》理论课程,一次大型综合性教学实习。 2.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1)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掌握、巩固已学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 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每站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 3 米,最后视距差的和不得超过 10 米,
4、依次设站同法施测其它各站。
5、全路线施测完毕后计算:①路线总长(即各站前、后视距之和);②各站前、后视距差之和(应与 最后一站累积视距差相等);③各站后视读数和,各站前视读数和,各站高差中数之和(应为上两项之差 的 1/2);④路线闭合差(应符合限差要求);⑤各站高差改正数及各待定点的高程。
现代测量技术教学实习指导书
第一章、实验须知
《现代测量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其实验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实验, 才能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而掌握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测量作业的基本方法,并为深入学习测绘 专业理论或有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因此,对测量实验必须予以重视。 ㈠、实验规定
2.水准、导线数据的计算,平面图检查与验收,评定等级。 3.每人编写一份实习报告。
三、实习进程安排
实 实实实
验 验验验
总 属类要
学 性别求
时
总人数
实验项目名称
项项 目目
周次 星期 节次 类学 型时
每组所需仪器
专业班级
集专必 2
30
中业修 周
综4
四等水准测量
1 全周 1-8 S3 水准仪 3 套, 地科 14
1、在实验之前,必须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本指导书,以明确目的、了解任务、 熟悉实验步骤或实习过程、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
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 或离开现场。 4、必须遵守本指导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应该服从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本书的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每项实验,都应取得 合格的成果,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才可交还仪器工具,结束工作。 6、在实验过程中,还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任意砍折、 踩踏或损坏者应予赔偿。 ㈡、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对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 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工具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在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中, 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1、仪器工具的借领 ⑴、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⑵、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 如有缺损,可以补领或更换。 ⑶、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 剧烈震动。 ⑷、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⑸、实验结束,应及时收装仪器工具,送还借领处检查验收,消除借领手续。如有遗失或损坏,应写 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2、仪器的安装 ⑴、在三脚架安置稳妥后,方可打开仪器箱。开箱前应将仪器箱放在平稳处,严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 里。
合天
集专必 2
30
中业修 周
导线测量
综4 2 全周 1-8
合天
全站仪
地科 14
人数
53 53
组数
11 11
四、实习的具体内容和精度要求 (一)四等水准测量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水准路线的检核方法。
二、方法与步骤 1、选定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选定起始的已知点,尽可能的经过其它已知点,总距离 2KM 2、在起点与第一个立尺点之间设站,按以下顺序观测: 后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十、参考资料
1.《地形测量规程》
7
7、记录数据修改后或观测成果废去后,都应在备注栏内写明原因(如测错、记错或超限等)。 8、每站观测结束后,必须在现场完成规定的计算和检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迁站。 9、数据运算应根据所取位数,按“4 舍 6 入,5 前单进双舍(奇进偶不进)”的规则进行凑整。例如 对 1.4244m,1.4236m,1.4235m,1.4245m 这几个数据,若取至毫米位,则均应记为 1.424m。 10、应该保持测量手簿的整洁,严禁在手簿上书写无关的内容,更不得丢失手簿。
4
这种观测顺序简称“后——前——前——后”,也可采用“后——后——前——前”的观测顺序。
3、当测站观测记录完毕随即计算:①前后视距(即上、下丝读数差乘以 100,单位为米);②前后视 距差;③前后视距累积差;④基、辅分划读数差(即同一水准尺的黑面读数+常数 K-红面读数);⑤基、辅 分划所测高差之差;⑥高差中数。检查各项限差要求。
5、观测数据的尾数不得更改,读错或记错后必须重测重记。例如,角度测量时,秒级数字出错,应 重测该测回;水准测量时,毫米级数字出错,应重测该测站;钢尺量距时,毫米级数字出错,应重测该尺 段。
6、观测数据的前几位若出错时,应用细横线划去错误的数字,并在原数字上方写出正确的数字。注 意不得涂擦已记录的数据。禁止连续更改数字,例如:水准测量中的黑、红面读数,角度测量中的盘左、 盘右,距离丈量中的往、返测等,均不能同时更改,否则重测。
6、技术指标
7、提交成果:
实验结束时每组上交“四等水准测量记录”和“高差误差配赋表”。
测自
至
时刻始 时 分
末时分
后 上丝
测站 尺 下丝
编号
后距
视距差 d
(1)
(2)
Hale Waihona Puke (12)(14)1
上丝 前尺
下丝 前距 ∑d (5) (6) (13) (15)
三、四等水准观测手簿
年月日 天气: 成象:
方向
标尺读数
及
2
㈢、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测量手簿是外业观测成果的记录和内业数据处理的依据。在测量手簿上记录或计算时,必须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严格遵守下列规则:
1、在测量手簿上书写之前,应准备好硬性(2H 或 3H)铅笔,同时熟悉表上各项内容及填写、计算 方法。
2、记录观测数据之前,应将表头的仪器型号编号、日期、天气、测站、观测者及记录者姓名等无一 遗漏地填写齐全。
3、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随即在测量手簿上的相应栏内填写,并复诵回报以资检核。不得另纸记 录事后转抄。
4、记录时要求字体端正清晰、数位对齐、数字齐全。字体的大小一般占格宽的 1/2~1/3,字脚靠近底 线;表示精度或占位的“0”(例如水准尺读数 1500 或 0234,度盘读数 93°04'00"中的“0”)均不能省略。
K+ 高差中 备
黑减红
数
注
尺号 黑面 红面
后 前 后-前
(3) (7) (16)
(4) (8) (17)
(9) (10) (11)
后5 前6 后-前
2
后5
5
3
第组 例表如下:
前6 后-前
后5 前6 后-前
观测员:
记录员:
8、注意事项
1、每站观测结束应当即计算检核,若有超限则重测该测站。全路线施测计算完毕,各项检核均已符 合,路线闭合差也在限差之内,即可收测。
1
⑵、打开仪器箱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 ⑶、提取仪器这前,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保 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去拧连接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 ⑷、装好仪器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箱内。严禁坐在仪器箱上。 3、仪器的使用 ⑴、仪器安置后,不论是否操作,必须有人看护,防止无关人员搬弄或行人车辆碰撞。 ⑵、在打开物镜盖时或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灰尘,可用镜头纸或软毛刷轻轻拂去,严禁用手指或手 帕等物擦拭,以免损坏镜头上的镀膜。 ⑶、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稳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 ⑷、制动螺旋应松紧适度,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顶端,使用各种螺旋都应均匀用力,以免损伤 螺纹。 ⑸、在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4、仪器的搬运 ⑴、在行走不便的地区迁站或远距离迁站时,必须将仪器装箱后再搬迁。 ⑵、短距离迁站时,可将仪器连同脚架一起搬迁,其方法是:先取下垂球,检查并旋紧仪器连接螺旋, 松开各制动螺旋使仪器保持初始位置(经纬仪望远镜物镜对向度盘中心,水准仪物镜向后);再收拢三脚 架,左手握住仪器基座或支架放在胸前,右手抱住脚架放在肋下,稳步行走。严禁斜扛仪器,以防碰摔。 ⑶、搬迁时,小组其他人员应协助观测员带走仪器箱和有关工具。 5、仪器的装箱 ⑴、每次使用仪器后,应及时清除仪器上的灰尘及脚架上的泥土。 ⑵、仪器拆卸时,应先将仪器脚螺旋调至大致同高的位置,再一手扶住仪器,一手松开连接螺旋,双 手取下仪器。 ⑶、仪器装箱时,应先松开各制动螺旋,使仪器就位正确,试关箱盖确认妥后,关箱上锁。若合不上 箱口,切不可强压箱盖,以防压坏仪器。 ⑷、清点所有部件和工具,防止遗失。 6、测量工具的使用 ⑴、钢尺的使用,应防止扭曲、打结和折断,防止行人踩踏或车辆碾压,尽量避免尺身着水。携尺前 进时,应将尺身提起,不得沿地面拖行,以防损坏刻划。用完钢尺,应擦净、涂油,以防生锈。 ⑵、皮尺的使用,应均匀用力拉伸,避免着水、车压。如果皮尺受潮,应及时晾干。 ⑶、各种标尺、花杆的使用,应注意防水防潮、防止受横向压力,不能磨损尺面刻划和漆皮,不用时 安放稳妥。 ⑷、小件工具如垂球、测钎、尺垫等的使用,应用完即收,防止遗失。 ⑸、一切测量工具都应保持清洁,专人保管搬运,不能随意放置,更不能作为捆扎、抬担的它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