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膜性肾病的治疗与体会

合集下载

膜性肾病的治疗

    膜性肾病的治疗

长期随访,终身服务。每一位患者第一次就诊便建立其完整的病历资料,并随时给予指导和咨询。每一次就诊时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治疗,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微化中药四联疗法是我院肾病专家在多年的肾病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创新疗法,它的核心技术是将治疗肾脏病的有效方剂进行有效粉碎微化,目的是将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充分释放和混合,借助有效的渗透剂和渗透设备,通过外敷肾盂等穴位,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渗透到肾脏病灶。这种创新疗法既消除了口服药物的毒副作用问题,又能使药物成份直接有效地进入病灶,达到很好的治疗目的。
膜性肾病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诊断与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部分患者会缓慢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膜性肾病的病因与其它系统性因素,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肿瘤、药物、重金属及有机溶剂中毒和胶原血管病等有关。膜性肾病诊断治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明确导致膜性肾病的原因,对症下药,并制定出适合每个病人特点的治疗方案,而在普通的肾脏病门诊很难做到这一点。
膜性肾病的治疗
膜性肾病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诊断与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分患者会缓慢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膜性肾病的病因与其它系统性因素,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肿瘤、药物、重金属及有机溶剂中毒和胶原血管病等有关。膜性肾病诊断治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明确导致膜性肾病的原因,对症下药,并制定出适合每个病人特点的治疗方案,而在普通的肾脏病门诊很难做到这一点。
发挥综合医院的整体优势,对患者全身各个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甲状腺、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估,避免一般专科门诊的局限性。
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将多种新技术、新药物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对膜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制定出适合每个病人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中医医案——膜性肾病(Ⅱ期)

中医医案——膜性肾病(Ⅱ期)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方治疗膜性肾病病案:孟某,女性,65岁,2010年3月6日。

主诉:乏力、双下肢水肿2年半。

病史:患者于2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症状,伴尿中泡沫增多,门诊查肝功:ALB 20.6g/L,尿化验Pro(3+)、BLD(+),诊为肾病综合征,于哈医大二院住院行肾活检,病理为Ⅱ期膜性肾病,给病人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激素足量8周后逐渐减量,共用药1.5年,环磷酰胺50mg日2次口服,累积量达6g停药。

病人间断复查肝功ALB(29-32)g/L,肾功正常,尿流式:Pro(3+),BLD(-)。

现病人已停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但病人仍有水肿及蛋白尿,为求中药治疗来我院门诊。

初诊:乏力、水肿、口干、手足心热、大便干、舌红苔腻脉滑。

尿流式:Pro(3+)、BLD(+)。

24小时尿蛋白定量3.7g,血白蛋白29.3g/L,肾功正常。

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Ⅱ期膜性肾病。

中医诊断:水肿病辨证审机:气阴两虚,湿热内蕴。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利湿。

方药:生黄芪30克当归20克茯苓20克石韦30克玄参15克地骨皮20克公英20克半枝莲15克僵蚕15克生白术20克猪苓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薏苡仁20克。

十四剂水煎取汁200ml,早晚分两次温服之。

二诊:2010年3月20日。

病人上述症状减轻,舌淡红苔薄黄脉细,考虑病人久病多瘀,膜性肾病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特点,上方酌加活血化瘀药,调方如下:方药:生黄芪30克当归20克茯苓20克石韦30克玄参15克地骨皮20克公英20克半枝莲15克赤芍15克生白术20克川芎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薏苡仁20克。

十四剂水煎取汁200ml,早晚分两次温服之。

三诊:2010年4月6日。

病人现乏力明显减轻,手足心微热、无口干、双下肢不肿、大便可、舌淡红苔白脉细。

尿流式:Pro (2+)、BLD(+)。

膜性肾病的3个治疗方案

膜性肾病的3个治疗方案

膜性肾病的3个治疗方案引言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主要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膜附着物的形成。

MN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

在治疗膜性肾病时,主要目标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本文将介绍膜性肾病的3个治疗方案,分别是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和血液滤过治疗。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膜性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 1.1.ACEI/ARB治疗膜性肾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使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减轻肾脏负担。

此外,这类药物还可以减少蛋白尿的产生,有助于保护肾脏功能。

• 1.2.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抑制剂是针对免疫系统的某些成分进行干预,以减少蛋白尿和减缓肾小球损伤。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要在充分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后进行。

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环磷酰胺、环孢素A 等。

这些药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应用时需要慎重,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随时监测患者的肾脏功能和免疫状态。

• 1.3.铁剂治疗膜性肾病患者常伴有贫血,使用铁剂可以纠正贫血状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铁剂包括口服铁剂和静脉输铁剂,选择哪一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

2. 免疫抑制治疗免疫抑制治疗是膜性肾病的重要治疗方案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2.1 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肾小球的炎症反应和蛋白尿的产生。

常见的糖皮质激素包括泼尼松和甲泼尼龙,使用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肾脏功能和副作用。

• 2.2 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以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环孢素A等。

二期膜性肾病治疗方案

二期膜性肾病治疗方案

二期膜性肾病治疗方案引言: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上发生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尽管一期膜性肾病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轻微,不需要特殊治疗,然而对于二期膜性肾病患者来说,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以延缓病情进展并保护肾功能。

本文将介绍二期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一、药物治疗:1.肾保护治疗药物:二期膜性肾病的核心目标是保护肾功能,因此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血压控制药物和肾脏保护药物。

血压控制药物包括ACE抑制剂和ARBs,这些药物有助于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的发生,并保护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利尿剂来减轻水肿和高血压的症状。

2.免疫抑制药物:二期膜性肾病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有关,因此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来控制病情进展。

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而细胞毒药物可以抑制异常活化的免疫反应,降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3.其他治疗药物:在二期膜性肾病的治疗中,还可以考虑使用其他药物来减轻症状和控制病情进展。

例如,钙通道阻滞剂可以减少肾小管的钙离子重吸收,从而减少尿蛋白的丢失。

此外,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减少肾脏血液循环的障碍,保护肾功能。

二、生活方式的改变:除了药物治疗外,二期膜性肾病的患者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改善病情和保护肾功能。

1.饮食控制:膜性肾病患者需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对肾脏的负担。

此外,还应限制盐的摄入,以减少水肿和高血压的发生。

另外,戒烟和限制饮酒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烟草和酒精会对肾脏产生负面影响。

2.充足休息和减轻压力:适当的休息和缓解压力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免疫功能和肾脏的正常功能。

患者可以通过规律作息和学习放松技巧来改善生活质量并保护肾功能。

结论:二期膜性肾病是一种需要积极治疗的肾小球疾病。

药物治疗包括肾保护治疗药物和免疫抑制药物,可以减缓病情进展并保护肾功能。

膜性肾病治疗方案指南

膜性肾病治疗方案指南

膜性肾病治疗方案指南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

对于膜性肾病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首先,膜性肾病的治疗应该以控制病情进展为主要目标。

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通过控制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预来延缓病情进展。

同时,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等并发症的患者,及时进行药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对于中重度症状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它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蛋白尿,减轻肾小球的炎症反应,延缓疾病的进展。

此外,对于水肿严重的患者,利尿剂的使用也是必要的。

再次,对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因此对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来控制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的损伤。

最后,对于终末期肾病的患者,透析和肾移植是唯一的治疗选择。

透析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替代肾脏的功能,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而肾移植则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新的健康肾脏,使其恢复正常的生活。

总之,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来进行个体化的选择。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严格控制饮食、生活习惯,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案能够对膜性肾病患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医生们能够根据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为患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膜性肾病的3个治疗方案

膜性肾病的3个治疗方案

膜性肾病的3个治疗方案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的异常增厚和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该疾病会导致慢性肾脏功能受损,严重者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

为了有效治疗膜性肾病,医学界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用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膜性肾病病因治疗和肾脏移植。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膜性肾病的首要治疗方案之一。

其中,糖皮质激素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可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中的沉积来减缓疾病进展。

具体而言,泼尼松是最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剂量和疗程需个体化调整,通常需要长期服用。

此外,免疫抑制剂也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式之一。

包括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可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活性来达到治疗效果。

然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要慎重,因为其可能会增加感染和其他副作用的风险。

二、膜性肾病病因治疗膜性肾病的治疗还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膜性肾病有许多潜在的病因,如病毒感染、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因素等。

因此,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膜性肾病,治疗应以抗病毒药物为主。

而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膜性肾病,治疗的重点是控制疾病进展,减轻免疫反应,并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三、肾脏移植对于进展迅速、药物治疗无效的膜性肾病患者,肾脏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肾脏移植可以恢复肾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可以长期维持正常的肾脏功能。

然而,肾脏移植并非适用于所有膜性肾病患者,合适的移植候选人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筛选。

尽管肾脏移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仍然需要注意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移植肾脏的排异反应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肾脏移植前,医生会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移植可行性,并积极进行免疫抑制剂的药物管理。

总结起来,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膜性肾病病因治疗和肾脏移植。

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二期膜性肾病治疗方案

二期膜性肾病治疗方案

二期膜性肾病治疗方案第1篇二期膜性肾病治疗方案一、背景概述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为主要病理特征。

根据病情进展,膜性肾病可分为四期,本方案针对二期膜性肾病制定。

二期膜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尚未明显受损,但病情有进一步发展的风险。

因此,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对延缓病情进展、保护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治疗目标1. 控制病情活动,降低尿蛋白水平,减少肾功能恶化风险。

2. 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预防并发症,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三、治疗方案1. 非药物治疗(1)生活方式干预: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

(2)心理干预: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药物治疗(1)免疫抑制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免疫抑制剂。

①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尿蛋白较多、病情较重的患者。

初始剂量为泼尼松0.5-1mg/(kg·d),口服4-6周,根据病情调整剂量,逐渐减量。

② 环磷酰胺:适用于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进展的患者。

剂量为1-2mg/(kg·d),口服或静脉注射,总疗程不超过6个月。

③ 硫唑嘌呤:适用于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剂量为1-2mg/(kg·d),口服。

④ 霉酚酸酯: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剂量为1g,口服,每日2次。

(2)支持治疗:包括抗高血压、抗凝、改善肾功能等。

① 抗高血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和并发症情况,选择合适的抗高血压药物。

② 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预防血栓形成。

③ 改善肾功能药物:如ACEI、ARB等,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

3. 病情监测(1)定期检测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压等指标,评估病情变化。

(2)监测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调整药物剂量,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3)定期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评估病情进展。

二期膜性肾病治疗方案

二期膜性肾病治疗方案

二期膜性肾病治疗方案引言二期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损害。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二期膜性肾病的常见治疗方案,供医生和患者参考。

1. 药物治疗1.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常用的治疗二期膜性肾病的药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脏损伤。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1.2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减少肾脏损伤。

但使用免疫抑制剂需要监测血象和肝肾功能等指标,并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风险,需要慎重使用。

1.3 抗凝治疗二期膜性肾病患者常常伴有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异常,容易发生血栓形成。

因此,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血栓的发生。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阿司匹林等。

2. 饮食调理2.1 低盐饮食高盐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加重肾脏的负担,因此二期膜性肾病患者应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2.2 低蛋白饮食二期膜性肾病患者在肾功能丧失后,容易出现氮质血症。

因此,建议患者减少蛋白质的摄入,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但同时需要保证足够的热量供应,可以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

2.3 补充适当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二期膜性肾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的减退,容易导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因此,饮食中应适量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和铁、锌等微量元素,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

3. 中医药治疗3.1 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二期膜性肾病主要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

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当归、白芍等。

中医药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理,因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2 中医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和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合谷等。

针灸治疗需要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

4. 心理支持二期膜性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期膜性肾病的治疗与体会
(2011-08-24 20:17:32)
转载▼
标签:
杂谈
二期膜性肾病的治疗与体会
膜性肾病(MN),目前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具有病程反复,慢性迁延的特点,也是导致成年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病因不明,后者多为恶性肿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结缔组织性疾病引起,它又分为四个时期.I 期,早期上皮细胞下沉积期, II期钉突形成期,III期基底膜内沉积期,IV 期硬化期.
这里我只讲解二期膜性肾病的治疗,我在治疗二期膜性肾病时,一般性况下,都是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西药用法是,按照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一般方案,大量强地松,成人按1mg/kg/日的剂量,小儿2到2.5mg /kg/日剂量,加用钙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降脂药联合应用,大多数二期膜性肾病对激素无效.再加中药组方如:黄芪15克,当归10克,白花蛇草20克,仙灵脾15克,党参10克,山药10克,泽泻10克.
膜性肾病中医属水肿范畴,与肺,肾,脾脏功能失调有关,凡水肿等症乃肺肾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之阴,故起本在肾,水化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
妄行.膜性肾病的发病多由湿热之邪蕴结,复由脾肾之气亏损,久则伤及肾气,造成脾不敛精,肾不固精,久则伤及血络,血瘀水停,病势缠绵.在这里我根据膜性肾病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活血化瘀贯穿于整个过程中.在这
个过程中益气活血,清热利湿,温补脾肾.
在这里我根据个人体质不同用西药量不同来分几种类型治疗:
1 脾虚湿热型症见下肢浮肿,口干舌燥,纳差,口苦乏力,小便赤短,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濡数,治以益气活血,清热利湿为主.方法:党参,白术,猪苓,车前子,山药,丹参等.
2 脾肾阳虚型症见下肢浮肿,腰酸乏力,畏寒怕冷,面色少华,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舌边齿痕,脉沉细,治以益气活血,健脾补肾.方法: 黄芪,当归,白术,山药,丹参,益母草等.
3 肝瘀脾虚型症见下肢浮肿,倦怠无力,胁肋隐痛,胸腹胀满,纳差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多见于乙肝相关性肾病.治以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为主,方法黄芪,白术,当归,山药,茵陈,大枣等.
体会
由于膜性肾病病情缓慢进行,迁延不愈,故在我所治愈的患者中一般需要
150天.有95%以上都可全愈.在治疗二期膜性肾病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最重要,对于尿中大量蛋白质流失时,24小时蛋白定量>5克以上,血纤维蛋白原升高,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病情加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注意诱因,有炎症时及时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