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介绍1

合集下载

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介绍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学科。

该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自动化技术的需求。

一、专业背景自动化专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自动化技术在工业、农业、交通、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如今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

二、专业课程1. 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和设计等内容。

2. 电路原理:讲解电路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能力。

3. 传感器技术:学习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传感器选择和应用能力。

4. 机器人技术:介绍机器人的基本结构、运动学和控制方法,培养学生的机器人设计和编程能力。

5. 计算机控制技术:学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和控制算法设计能力。

三、就业方向1. 工业自动化:毕业生可以在制造业、能源行业、化工行业等各个领域从事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

2. 机器人技术:毕业生可以在机器人制造公司、研究机构等从事机器人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工作。

3. 控制系统工程师:毕业生可以在控制系统集成公司、自动化设备公司等从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项目管理工作。

4. 管理与咨询:毕业生可以在企业管理和咨询公司从事自动化技术的管理和咨询工作。

四、专业实践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动化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将通过以下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1. 实验课程:学生将参与各种实验课程,如控制系统实验、电路实验、传感器实验等,通过实践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

2. 毕业设计:学生将进行一项与自动化相关的毕业设计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3. 实习实训:学生将有机会到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习实训,亲身参与实际项目,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高考专业详解-自动化专业介绍

高考专业详解-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动化一、专业简介1.专业初识自动化专业是以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控制手段,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等鲜明特点的理、工、管等多科学学科交叉且高新技术应用密集的宽口径电器信息类工科专业。

它主要研究系统中信息互相作用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对系统进行设计、控制、决策和管理。

例如,利用计算机对零件进行辅助设计,对零部件进行质量监控,按市场需求制订生产计划等等。

2.学业导航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过程检测及仪表、运筹学、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辨识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工程导论、人工智能导论等。

3.发展前景自动化是年轻的科学技术,近年来又有许多迅猛的发展,如智能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非线性系统及其控制、生物信息学等等。

它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生物科学、数学等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在不断开辟着新的研究领域与应用范围。

二、人才塑造1.考生潜质有较强的理工科背景,不偏科。

能阅读家用电器的电路图,希望实现某方面的自动化。

观察过电动机的结构,会使用万用表,能绘制照明电路图。

对家电维修感兴趣,对机器人感兴趣等等。

2.学成之后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本专业毕业生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

自动化专业介绍1

自动化专业介绍1

自动化专业介绍1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涵盖了电子、计算机、测控、机械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领域,它的目的是通过人造的方式实现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的自动化。

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自动化系统,即由控制器、执行机构、传感器及通信网络等构成的具有一定自主性、智能性的系统,并通过自动控制方法来实现生产及管理等相关活动的自动化。

本文将对自动化专业进行详细介绍。

一、学科特点自动化专业是一个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综合应用领域,包含了电子、计算机、机械、控制等多学科,它的主要特点如下:(1)综合性:自动化主要研究自动化控制理论、自动化系统、自动检测和自动化应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2)应用性: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的研究所得能够直接应用到生产、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中;(3)前沿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专业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研究甚至已经扩展到人工智能等领域中;(4)实践性:自动化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训练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二、培养目标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自动化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自动化理论和实际应用,使他们能够在此领域中进行科研与开发工作,并具备相关行业的高端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熟练掌握自动化基础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控制技术等相关知识;(2)掌握与自动化科技密切相关的软件开发、硬件设计与开发等技能;(3)能够在自动化科技领域中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4)熟悉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规范,具有较强的跨学科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5)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主要课程自动化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数学、物理、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等多个方面,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学科:(1)自动化基础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自动化测量与检测、数字信号处理等。

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介绍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开辟和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专业的相关内容,包括专业背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方面。

1. 专业背景自动化专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的迅速推进,自动化专业逐渐成为重要的学科领域。

自动化专业涉及的知识包括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执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

2. 培养目标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开辟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掌握自动控制理论与方法,能够设计、分析和调试自动控制系统;- 熟悉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原理与应用,能够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与执行器,并进行系统集成;- 具备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进行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编程;- 熟悉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应用人工智能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课程设置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课程:数学、物理、电路与电子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执行器、控制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基础等;- 专业选修课程: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智能控制、自动化仪表与检测、自动化系统仿真等;- 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 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智能创造、自动化仪表与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从事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开辟、控制工程师、机器人工程师、智能创造工程师、自动化仪表与检测工程师等职业。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更加广阔。

5. 实践与创新自动化专业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将参预各类实践项目,如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机器人竞赛、智能创造实验等。

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介绍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科学和控制工程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开辟和应用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内容、就业前景以及相关专业课程。

一、学科内容1. 自动控制理论与方法:学习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的设计与应用。

2. 机械设计与创造:学习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创造和机械加工等。

3. 电子技术与电路:学习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包括摹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习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嵌入式系统等。

5. 控制工程与自动化:学习控制工程的基本知识和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包括控制算法、系统建模和仿真等。

二、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在各个行业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就业方向:1. 自动化工程师:负责设计、开辟和维护自动化控制系统,如工业自动化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

2. 机器人工程师:负责设计、开辟和控制机器人系统,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

3. 自动化设备销售工程师:负责推广和销售自动化设备,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和解决方案提供。

4. 控制系统工程师:负责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如工业过程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等。

5. 软件工程师:负责开辟和维护与自动化相关的软件系统,如PLC编程、SCADA系统开辟等。

三、相关专业课程1.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包括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

2. 电路与电子技术:学习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及电子元器件的选型和应用。

3. 传感器与执行器:学习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特性和应用,如光电传感器、机电等。

4. 控制系统设计:学习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包括PID控制、含糊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

5. 工业自动化技术:学习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PLC编程、现场总线技术等。

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介绍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涵盖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掌握自动控制原理和技术,能够从事自动化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专业的相关内容,包括专业概述、学科设置、就业前景等方面。

一、专业概述自动化专业是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理论为基础,研究和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工程设备和工业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性。

自动化专业的核心内容包括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工业过程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等。

二、学科设置自动化专业的学科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1. 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控制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控制算法设计与优化等。

2. 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主要研究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设计和应用,包括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机驱动器等。

3. 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主要研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包括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调试等。

4. 工业过程自动化:主要研究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包括工艺控制、过程优化、故障诊断与维护等。

5. 机器人技术:主要研究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感知与决策、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

三、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制造业、能源与环保、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农业等。

毕业生可以从事以下岗位:1. 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负责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调试,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

2. 控制工程师:负责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机器人工程师:负责机器人的研发、应用和维护,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4. 自动化设备销售工程师:负责自动化设备的销售和技术支持,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

对自动化专业的认识

对自动化专业的认识

对自动化专业的认识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涵盖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和控制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开辟与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材。

下面将从自动化专业的定义、学科内容、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自动化专业进行详细介绍。

一、自动化专业的定义自动化专业是研究自动控制理论、自动化设备与系统、信息处理与传输等方面的学科,旨在通过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理论等手段,实现对各种工业过程、生产系统和社会事务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

二、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内容1. 自动控制理论:包括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控制策略设计与优化、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方法等。

2.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研究各种传感器的原理、特性和应用,以及测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3. 自动化设备与系统:研究各种自动化设备的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等。

4. 信息处理与传输:研究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网络通信等技术,以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5.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研究工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包括工厂自动化、过程控制、机器人技术等方面。

6. 智能控制与人工智能: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控制方法,如含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三、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可以在各个领域就业,包括创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等。

具体的就业岗位包括:1. 自动化工程师:负责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开辟和维护。

2. 控制系统工程师:负责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优化。

3. 机器人工程师:负责机器人系统的研发、编程和应用。

4. 数据分析师:负责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决策支持。

5. 系统集成工程师:负责将不同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和优化。

四、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趋势1. 智能创造: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创造将成为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介绍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工程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学科,旨在研究和开发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系统和设备。

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开发和维护自动化系统,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一、自动化专业的背景与概述自动化专业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的一门学科。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工业生产过程实现了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二、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内容1. 控制理论:学习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线性控制、非线性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2.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学习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工业自动化技术:学习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包括PLC编程、SCADA系统、工业机器人等。

4. 电子技术:学习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电路设计和电子系统的开发。

5. 计算机技术:学习计算机编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相关知识,以及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三、自动化专业的学习与就业前景1. 学习方向:- 控制系统与自动化装置设计:学习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能够开发各种自动化装置。

- 工业过程控制与优化:学习工业过程的控制与优化方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学习机器人的原理和应用,能够进行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和编程。

- 智能控制与人工智能:学习智能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开发智能化的自动化系统。

2. 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各个行业中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工作。

就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制造业:汽车制造、电子制造、机械制造等行业,从事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和维护工作。

- 能源与环保: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从事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自动化控制工作。

- 交通运输:航空、铁路、地铁等行业,从事交通运输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局部自动化的广泛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工业上已广泛应用PID 调节器,并用电子模拟计算机来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当时在工业上实现局部自动 化,即单个过程或单个机器的自动化。当时的PID调节器是电动的或气动的、液 压的。在20世纪30~40年代出现了统一信号的、通用的、标准的气动单元组合仪 表。20世纪50年代研制出了电动单元组合仪表。这些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必不可 少的技术工具,并使得构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更简便、更工程化了。
大家将在四年里,除了学习一些基础课(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 大学物理)等,还将主要学习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自 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及接口技术、仪表与过程控制、电机 控制、计算机控制等课程。
二、自动化的发展简史
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
1. 自动装置的出现和应用(18世纪以前)
自动化专业概述
刘淮霞
自动化顾名思义,就是自动化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建 设和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应用。自动化技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取得了 惊人的成就,已在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各行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自动 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各行各业和各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动化专业就是要学习自动化技术,并把它应用到实际的系统中去。
复杂工业、复杂工业过程和航天技术的自动控制问题,都是多变量控 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迫切需要加以解决。但经典的控制理论的直接 应用遇到了困难。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机的出现对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 任务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56年,前苏联数学家庞特里亚金提出 极大值原理,同年美国数学家R、贝尔曼创立动态规划。两者为解决最优 控制问题提供了理论工具。1960年美国数学家R、卡尔曼提出能控性和能 观性两个概念,揭示了系统的内在属性。以上标志着现代控制理论的诞生, 并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多个重要分支:系统辩识、自适应控制和自校正 控制器、遥测、遥控和遥感、综合自动化、大系统理论、模式识别和人工 智能、智能控制。
(2)自动调节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自动调节器和被控制对象组成自动调节系 统,当时人们发现系统的被控制量忽高忽低,即发生振荡(不稳定),这使得一 些科学家从理论上来加以研究,公元1877年英国数学家E。劳斯、1895年德国数 学家A。胡尔维茨提出代数稳定判据,沿用到现在。公元1892年俄国数学家A。 李雅普诺夫提出稳定性的严格数学定义并发表了专著。他的法。
3. 局部自动化时期(20世纪40~50年代)
(1)经典控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前述代数稳定判据和传递函数、依据频 率响应的频率法判据的基础上加上W。埃文斯1948年的根轨迹法,奠定了经典控 制理论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迅速发展,随着高速飞行、核反应堆、大 电力网和大化工厂提出的新控制问题:非线性系统、时滞系统、脉冲及采样控制 系统、时变系统、分布参数系统和有随机信号输入的系统的控制问题等的深入研 究,经典控制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有了新的发展。
一、自动化专业介绍 二、自动化的发展简史 三、自动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畴 四、自动化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
一、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是面向系统、软硬兼顾、注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培养 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 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 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高级技术人员。学生毕业后,可在各行各业的运动控 制、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等领域 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2. 自动化技术形成时期(18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公元1788年英国机械师J. Watt(瓦特)发明离心式调速器,并把它与蒸 汽机的阀门连接起来,构成蒸汽机转速的闭环自动调速系统,这项发明对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控制理论后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自动调节的广泛应用: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需要,人们开始采用自动 调节器或装置,使一些物理量保持在给定值附近。公元1868年法国工程师J。法 尔科发明反馈调节器,并把它与蒸汽阀连接起来,操作蒸汽船的舵,他称之为伺 服机构。到了20世纪20~30年代,美国开始采用PID调节器,这是一种模拟式调 节器,现在还在许多工厂中使用。
(3)反馈控制和频率法:进入20世纪以后,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各种自动 调节装置,促进了对调节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通过在解决电子管放大器失 真问题上的研究,1927年美国电气工程师H。布莱克(Black)引入的反馈概念, 使人们对自动调节系统中反馈控制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后在拉普拉斯变 换的基础上,传递函数的观念被引入到分析自动调节系统或元件上,成为重要工 具。1932年美国电信工程师N。奈奎斯特提出著名的稳定判据,可以根据开环传 递函数判定闭环反馈系统的稳定性。以上标志着经典控制理论的诞生。
(3)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为20世纪60~70年代 开始的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程序控制和逻辑控制以及应用数字计算机直接控制生 产过程,奠定了基础。目前小型计算机或单片计算机已成为复杂自动控制系统的 一个组成部分,以实现复杂的控制和算法。
4. 综合自动化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起至今)
古代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逐渐利 用自然界的动力(风力、水力等)代替人力、畜力,以及用自动装置 代替人的部分繁重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
例如:古代,公元前14至公元前11世纪,中国和巴比伦出现了自 动计时装置—刻漏等,近代,俄国机械师波尔祖诺夫于公元1765年 发明了蒸汽锅炉水位保持恒定,用的浮子式阀门水位调节器。
我国高等院校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生产过程自动化、人工 智能与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宽广理论基础和相关专门知识,具有创新和 开拓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国民经济及国防各部门和行业 从事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开发、制造和应用等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