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观高速公路政化改造交通详细规划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安全性评价报告

深深圳市梅观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安全性评价报告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〇〇九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概述1.1项目背景 (01)1.2工作依据 (02)1.3安全性评价的目的 (02)1.4评价标准 (02)1.5工作过程 (03)1.6要紧评价结论 (04)第二章工程概况述 (06)2.2既有梅观高速公路全线工程概况 (06)2.3扩建后技术标准和工程规模 (07)2.4公路交通组成及交通量预测分析 (10)第三章既有梅观高速公路安全性评价3.1既有梅观高速公路初始评价范围及常规方法 (11)3.2既有公路基于运行速度的安全性评价 (13)3.3初始评价总结 (16)第四章扩建后梅观高速公路安全性评价4.1扩建后基于运行速度的分析与评价 (17)4.2安全性检验 (19)4.3综合分析及具体措施 (26)附件:图表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1.1.1工程背景梅观高速公路是深圳市规划“七横十三纵”的高速公路网中的一纵,同时也是广东省规划珠江三角洲二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于梅林收费站,终于黎光收费站接莞深高速公路,于1995年建成通车,随着经济的进展,该路已不能满足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拟对其进行扩建。
此次扩建段位于桩号K0+135(梅林收费站起点)~K18+997(莞深高速公路起点)范围内,全长18.862km。
扩建要紧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涵、通道的加固扩建;路面改造加宽工程;路线及互通范围内排水设施改善大修;收费广场路面维修;沿线互通、浆砌片石护坡、喷锚地段的绿化景观设计等;扩建按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仍为100km/h。
1.1.2 既有道路安全概况既有梅观高速公路自通车以来,一直发挥着深圳中部干线公路的功能,承担着特不繁重的客货运输任务。
尽管交通事故率低,但由于2001年至2007年交通量增长较快,平均增长率达15%。
交通量大,行人横穿高速公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同时交通标志不完善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缘故之一。
梅观高速公路政化改造交通详细规划

梅观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交通详细规划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二〇一六年十一月梅观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交通详细规划目录一、项目概况 (1)(一)项目背景 (1)(二)内容范围 (1)二、交通分析 (3)(一)现状道路条件 (3)(二)现状功能运行 (4)(三)综合交通发展 (6)(四)未来城市发展 (7)(五)未来需求分析 (8)(六)功能定位 (10)三、总体方案 (21)(一)改造目标及对策 (21)(二)改造原则 (21)(三)总体改造思路 (22)(四)横断面方案 (24)(五)平纵方案 (25)(六)主路交通组织与衔接方案 (26)(七)辅路交通组织与衔接方案 (26)(八)互通立交节点总体方案 (26)四、详细方案 (21)(一)重要节点方案 (21)(二)公交慢行方案 (30)(三)沿线路网微循环系统方案 (31)(四)沿线占地、拆迁情况 (31)五、工程实施 (33)(一)工程概况 (33)(二)近期建设实施节点 (33)一、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梅观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G94(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的一段,位于深圳市中部综合组团,起于梅林检查站,止于深莞边界黎光村,途经龙华新区、龙岗区,全长19.2公里。
1995年5月建成通车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地区城市和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特区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以及龙华新区的成立,梅观高速公路沿线地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不断加强,其通行模式也逐渐向城市交通模式转变。
梅观高速公路支撑沿线龙华新区和龙岗坂田片区两大功能区发展的交通走廊地位愈发突出,相应其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营模式对沿线居民和企业出行的制约和不适应愈加明显。
2014年4月1日起,梅观高速公路调整收费,通过政府回购方式取消梅林至观澜段约13.8公里长的收费,撤销该段收费站;保留深莞边界至新建观澜主线收费站约5.4公里长的收费,并在清湖立交增设6个机荷高速公路匝道收费站。
目前取消收费路段的道路主体及交通设施仍然是高速公路标准,与取消收费后的交通综合服务功能要求差距较大。
道路路方案设计

4.6.1工程概况..............................................................................36
4.2.2设计内容、单元划分及建设标准..........................................................25
4.2.3交通标志设计.........................................................................25
1.8设计范围和主要设计内容................................................................4
1.9路线起点、终点走向及主要控制点........................................................4
3.2项目区域交通量发展..................................................................12
3.2.1区域内道路交通现状...................................................................12
层,向原特区外倾斜,区级财力每年增加150亿元以上。按照组团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要
4.1.9公交及人行系统设计....................................................................24
(交通)留仙大道延长线工程

留仙大道延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北京永新环保有限公司BEIJING NOVE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国环评证:甲字第1045号二零零七年七月目录1总论 (1)1.1项目由来 (1)1.2环境保护目标 (3)2工程分析 (3)2.1工程范围 (3)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3.2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3.3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4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3)4.1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3)4.2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4)4.3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5)4.4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 (5)5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7)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7)5.2声环境影响评价 (7)7.3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7)6污染防治措施 (7)6.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7)6.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9)7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9)7.1项目在深圳总体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9)7.2对宝安区规划路网的作用 (10)7.3缓解交通拥挤,减少交通事故 (10)7.4道路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10)7.5管道改迁造成居民、企业不便 (11)7.6拆迁的影响 (11)8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1)8.1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11)9环境风险分析 (12)10公众参与 (13)11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3)12工程环境监理和环境管理 (13)13结论及建议 (14)1总论1.1项目由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的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由于建设体制上的不统一,特区内外的差异越来越大:特区内的开发程度已非常高,城市剩余的可建设用地日趋减少,急需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与特区内相比,特区外则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
2006年4月,原龙华街道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原龙华街道划分为龙华、民治、大浪三个街道,为该片区的高速发展树立起一个新的里程碑。
梅观高速公路政化改造交通详细规划

梅观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交通详细规划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二〇一六年十一月梅观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交通详细规划目录一、项目概况 (1)(一)项目背景 (1)(二)内容范围 (1)二、交通分析 (3)(一)现状道路条件 (3)(二)现状功能运行 (4)(三)综合交通发展 (7)(四)未来城市发展 (8)(五)未来需求分析 (9)(六)功能定位 (11)三、总体方案 (21)(一)改造目标及对策 (21)(二)改造原则 (21)(三)总体改造思路 (22)(四)横断面方案 (24)(五)平纵方案 (26)(六)主路交通组织与衔接方案 (27)(七)辅路交通组织与衔接方案 (28)(八)互通立交节点总体方案 (28)四、详细方案 (21)(一)重要节点方案 (21)(二)公交慢行方案 (32)(三)沿线路网微循环系统方案 (34)(四)沿线占地、拆迁情况 (34)五、工程实施 (36)(一)工程概况 (36)(二)近期建设实施节点 (36)一、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梅观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G94(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的一段,位于深圳市中部综合组团,起于梅林检查站,止于深莞边界黎光村,途经龙华新区、龙岗区,全长19.2公里。
1995年5月建成通车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地区城市和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特区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以及龙华新区的成立,梅观高速公路沿线地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不断加强,其通行模式也逐渐向城市交通模式转变。
梅观高速公路支撑沿线龙华新区和龙岗坂田片区两大功能区发展的交通走廊地位愈发突出,相应其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营模式对沿线居民和企业出行的制约和不适应愈加明显。
2014年4月1日起,梅观高速公路调整收费,通过政府回购方式取消梅林至观澜段约13.8公里长的收费,撤销该段收费站;保留深莞边界至新建观澜主线收费站约5.4公里长的收费,并在清湖立交增设6个机荷高速公路匝道收费站。
目前取消收费路段的道路主体及交通设施仍然是高速公路标准,与取消收费后的交通综合服务功能要求差距较大。
深圳梅观高速,政府27亿元回购运营权

深圳梅观高速,政府27亿元回购运营权
1月27日下午,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深圳市龙华新区管委会与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梅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签订了《梅观高速公路调整收费补偿及资产移交协议》。
协议规定,梅观高速公路(梅林至观澜段)将于2014年3月31日24时取消收费。
梅观高速公路收费期限到2027年截止,其剩余的13年运营权,将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回购。
据介绍,梅观高速将是全国首条在运营期内通过政府回购方式取消收费的高速公路。
梅观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G94(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中的一段,是深圳市中部重要的南北交通走廊,于1995年5月建成通车,道路全长19.2公里,起于深圳梅林关口,止于深圳和东莞边界。
近年来,深圳社会各界关于取消梅观高速收费的呼声不断高涨。
深圳市交委副主任于宝明介绍,按照测算,未来13年内,梅观高速路的收入可达30亿元。
根据深圳市交委发布
的调整收费方案,梅观高速公路梅林至观澜段未来收益测算现值为15.9795亿元。
于宝明说,由于政府还要支付税收、新建收费站及配套设施等费用,估计最终要支付约27亿元。
深圳市交委表示,梅观高速公路调整收费后,将降低市民出行和沿线企业的运输成本,释放高速公路红线范围约20.88万平方米的可开发用地。
高速公路调整收费新建收费站及配套设施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梅观高速公路调整收费新建收费站及配套设施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一、编制说明在认真学习、领会和熟悉工程图纸的基础上,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招标文件及相关规范,结合我公司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并综合考虑我公司的施工实力、资源、技术特点及机具配套能力等因素,在充分尊重招标文件精神的前提下,编写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对于各分部工程、关键工序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衔接、施工进度、环境保护、安全及文明施工等方面问题,我们在编制过程中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和认真的研究,采取了较为具体、科学及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我们认为,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可以确保实现完成本工程所需要的工程数量、质量、工期、安全、环保等目标和本公司的效益目标。
二、编制依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下列文件,并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公司多年来获得的施工经验和现有的施工能力而编制的。
依据的文件有:1、梅观高速公路调整收费新建收费站及配套设施工程招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2、梅观高速公路调整收费新建收费站及配套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一至五册;3、现行国家相关施工规范、标准及规程:(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7)《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1998)(8)《广东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试用)(2010)(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0)《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1)《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64:2004))(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13)《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T 391-2009(14)《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 327-2004(1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J F71-2006(1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1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20)《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3880-1997(21)《公路波形梁钢护栏》JT/T281-2007(22)《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23)《路面标线用玻璃珠》JT/T446-2001(24)《突起路标》GB/T24725-2009(25)《轮廓标技术标准》JT/T388-2009(26)、《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7)、《电气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8-92;(2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2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3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3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3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34)、《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3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3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37)、《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评定标准》JGJ110-97;(3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3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40)、《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4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4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4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44)《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008(4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46)《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T1499.3-2002(47)《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48)《园林绿化施工规范》DB440200/T8-2006(49)《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2003(5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51)、《中南地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2011。
深圳梅观改建工程施工特征

深圳梅观改建工程是我国城市交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具有明显的特征和意义。
以下是关于深圳梅观改建工程施工特征的详细介绍。
一、工程背景梅观高速公路位于深圳市,是连接深圳市南北的重要交通干线。
随着深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梅观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深圳市决定对梅观高速公路进行市政化改造。
二、工程目标梅观改建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将高速公路转变为城市快速路,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同时,通过改造工程,优化道路周边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三、工程规模梅观改建工程全长约17.1公里,起点位于梅林关,终点位于观澜湖,涉及道路、桥梁、隧道、交通、排水等多个方面。
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道路改造:将原有高速公路改为城市快速路,增加行车道,优化道路线形,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 桥梁和隧道:对原有桥梁和隧道进行加固和拓宽,以满足 increased traffic demand.3. 交通设施:优化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等设施,提高道路通行安全性和便捷性。
4. 排水设施:改善排水系统,防止雨水积涝,确保道路畅通。
5. 绿化景观:提升道路绿化水平,打造优美的道路景观。
四、工程特点1. 智能化:梅观改建工程采用了一系列智能化技术,如智能交通系统、无人驾驶等,提高道路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2. 绿色环保: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采用绿色施工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人文关怀:在道路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市民的出行需求,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4. 创新设计:梅观改建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创新道路设计理念,使道路功能更加完善。
五、工程意义梅观改建工程对于缓解深圳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通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完工后,将有效连接深圳市南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
同时,工程的成功实施将为我国城市交通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观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交通详细规划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二〇一六年十一月梅观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交通详细规划目录一、项目概况 (1)(一)项目背景 (1)(二)内容范围 (1)二、交通分析 (3)(一)现状道路条件 (3)(二)现状功能运行 (4)(三)综合交通发展 (7)(四)未来城市发展 (8)(五)未来需求分析 (9)(六)功能定位 (11)三、总体方案 (21)(一)改造目标及对策 (21)(二)改造原则 (21)(三)总体改造思路 (22)(四)横断面方案 (24)(五)平纵方案 (26)(六)主路交通组织与衔接方案 (27)(七)辅路交通组织与衔接方案 (28)(八)互通立交节点总体方案 (28)四、详细方案 (21)(一)重要节点方案 (21)(二)公交慢行方案 (32)(三)沿线路网微循环系统方案 (34)(四)沿线占地、拆迁情况 (34)五、工程实施 (36)(一)工程概况 (36)(二)近期建设实施节点 (36)一、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梅观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G94(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的一段,位于深圳市中部综合组团,起于梅林检查站,止于深莞边界黎光村,途经龙华新区、龙岗区,全长19.2公里。
1995年5月建成通车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地区城市和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特区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以及龙华新区的成立,梅观高速公路沿线地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不断加强,其通行模式也逐渐向城市交通模式转变。
梅观高速公路支撑沿线龙华新区和龙岗坂田片区两大功能区发展的交通走廊地位愈发突出,相应其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营模式对沿线居民和企业出行的制约和不适应愈加明显。
2014年4月1日起,梅观高速公路调整收费,通过政府回购方式取消梅林至观澜段约13.8公里长的收费,撤销该段收费站;保留深莞边界至新建观澜主线收费站约5.4公里长的收费,并在清湖立交增设6个机荷高速公路匝道收费站。
目前取消收费路段的道路主体及交通设施仍然是高速公路标准,与取消收费后的交通综合服务功能要求差距较大。
因此,市政府决定推进梅观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工作。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发展要求,完成市政府交通工作部署,有效指导下阶段梅观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以下称为“梅观路”)工程方案设计工作,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本次交通详细规划研究工作。
(二)内容范围1.研究内容重点是结合新的发展形势,明确上层次规划及沿线地区对梅观路的交通功能要求,优化整合该交通走廊内相关交通功能和工程布设关系,研究梅观路沿线区域交通组织模式和与沿线相交道路的衔接方式,提出梅观路横断面、平面、节点、出入口等布设方案,控制道路沿线用地范围,为下一步工程设计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2.规划范围交通详细规划范围为梅观高速公路取消收费段,南起梅林检查站,北至梅观高速新建观澜主线收费站,全长约15.75公里。
交通分析范围包括深圳市中部综合组团、深圳市域及港深莞惠都市圈等区域。
3.规划年限规划年限为2030年。
二、交通分析(一)现状道路条件1.横断面现状梅观高速公路以机荷高速为界,以南段和以北段分别为不同的横断面形式,清湖南段为双向6车道,道路宽度31.5米;清湖北段为双向8车道,道路宽度41米。
全线道路实际控制宽度为41-160米。
清湖南段现状横断面示意图清湖北段现状横断面示意图图2-1 现状梅观高速公路不同路段横断面示意图2.沿线节点现状梅观高速公路与15条道路横向相交,设有7座互通立交,8座分离式立交。
7座互通立交分别为民乐立交(与梅坂大道相交节点)、华南物流立交(与民康路相交节点)、大发埔立交(与布龙路相交节点)、水斗立交(与贝尔路相交节点)、华为立交(与清龙路/张衡路相交节点)、清湖立交(与机荷高速相交节点)、观澜立交(与观光路相交节点)。
清湖北段仅有观澜立交1处立交节点,呈现“南密北疏”的分布形态,对沿线两侧部分地区服务明显不足,多数节点服务区域偏大,如华为、观澜立交节点等,高峰期存在交通拥堵现象。
3.沿线地形条件现状梅观高速公路沿线原始地貌多为低山丘陵地带,地形高低起伏,道路与沿线两侧用地竖向关系复杂,其中道路与两侧用地高程相差0-5米的路段占比47%、相差5-10米的路段占比37%、相差10-20米的路段占比16%。
总体上,道路沿线地形较为复杂,道路走廊对沿线两侧用地形成天然的空间分隔,难以通过道路自身高程的优化调整来全面改善与两侧用地的衔接关系。
部分典型路段地形如图示。
布龙路-吉华路段典型地形贝尔路-张衡路段典型地形环观南路-人民路段典型地形环观中路-观澜大道段典型地形图2-3 现状梅观高速公路与沿线两侧地块横断面示意图(二)现状功能运行1.交通功能现状梅观高速公路主要承担三项交通功能,包括过境交通功能,承担香港、深圳市中心区与东莞及以远地区的过境交通,机荷高速与市中心区、东莞及以远地区的过境交通;沿线对外联系交通功能,承担沿线地区与市中心区,沿线地区与深圳东部组团、深圳西部组团、东莞及以远地区快速交通联系;沿线内部联系交通功能,承担沿线地区之间客货交通联系。
调整收费后,道路整体服务功能增强,特别是沿线地区与市中心区及沿线内部交通联系功能加强。
2.通行交通量调整收费前梅观高速公路全日通行交通量较为稳定,2012-2014年典型日全日通行车流量基本维持在15-16万pcu/日,通行车流以过境和城市对外交通为主,达到64%。
调整收费后,沿线对外及沿线内部交通需求增长迅猛,2015年1月数据,全日通行车流量增长至约26万pcu/日,增长幅度超过65%,功能车流构成比例发生较大变化。
调整收费后过境通行车流量虽有一定增加,但占总通行量比例下降11个百分点,降为25%;沿线地区对外通行车流量大幅增加,与东莞及以远、与机荷联系的通行车流量占比保持在28%,与市区联系的通行车流量比例上升6个百分点,达到35%;沿线地区内部通行车流量也上升较快,占总通行量比例上升5个百分点,达到12%。
表2-1 调整收费前后梅观高速公路日通行交通量变化情况1 过境深莞过境,机荷与市区、东莞联系55913 36% 62802 25%沿线与东莞及以远、与机荷联系44308 28% 73316 28%2 沿线对外沿线与市区联系45505 29% 91690 35%3 沿线内部沿线内部联系10980 7% 32079 12%总量156706 100% 259887 100%图2-4 调整收费前后梅观高速公路交通构成比例变化情况3.运行情况调整收费前,梅观高速公路整体道路交通运行较为稳定、顺畅,大部分区段交通服务水平较高,达到C级或C级以上服务水平,仅个别节点因高峰期交通需求过大等因素,存在短时交通拥堵现象。
其中华为立交节点,上下班高峰期因主线出匝道或匝道汇入主线车流过大引起匝道拥堵,进而影响主线交通通行,上游区段服务水平为D 级甚至D级以下;民乐立交节点因梅林关瓶颈问题,高峰期交通拥堵严重。
调整收费后,晚高峰部分区段道路交通流量已逼近通行能力极限。
其中华为立交节点上下游区段,交通拥堵由出入交通量过大引发匝道排队拥堵,影响主线通行转变为主线及出入交通同时过大引发的全面拥堵,上下班高峰期服务水平达到E级甚至F 级,排队缓行严重;民乐立交节点高峰拥堵仍然严重。
4.公共客运分析现状梅观高速公路公共客运功能较为薄弱,沿线不设公交上下客站点,但有4条通过性公交线路经过,分别为106路、E4路、M447路和大运城邦-深圳湾口岸专线。
106路由观光路观澜立交节点进出梅观高速往来市中心区,E4路从张衡路华为立交节点进出梅观高速往来市中心区,M447路从布龙路大发埔立交节点进出梅观高速往来市中心区,大运城邦-深圳湾口岸专线由观光路观澜立交节点和机荷高速清湖立交节点进出梅观高速。
(三)综合交通发展1.道路交通现状中部综合组团已形成以机荷高速、南坪快速、福龙路、梅观高速、清平高速为骨架的“二横三纵”高快速路网体系。
组团内部干线性主干路主要有布龙路、环观南路、观澜大道、龙观路、观光路、高尔夫大道、新区大道、梅龙路、和五和大道等,但互联互通不足,暂未形成比较完善的骨干道路体系。
未来中部综合组团将形成“四横四纵”高快路网体系,“六横四纵”的干线性主干道体系,梅观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为组团纵向最重要的快速交通干道,承担组团纵向对外交通联系和交通集散功能。
2.大中运量公共交通现状中部综合组团已开通了地铁龙华线(福田口岸-清湖段)和环中线(黄贝岭-前海湾),分别承担龙华与福田,龙华、坂田与宝安、南山、布吉、罗湖方向客运交通出行。
但现状轨道对城市建设用地覆盖明显不足,关键走廊轨道运输能力不足,尤其是跨二线关联系福田中心区高峰期轨道运能不足等。
未来中部综合组团共规划有6条轨道线路,分别为深惠城际线(前海-惠州)、光明快线(科学馆-松岗)、沙井线(滨江新城-平湖)、龙华线(福田口岸-观澜)、环中线(前海湾-黄贝岭)和坂田线(福田保税区-观澜);龙华新区有轨电车试验线已经开工建设,规划5条快速公交线路,包括1条快线、3条干线及1条局域线。
轨道及快速公交线路均大致布局在梅观路两侧城市发展走廊,对城市建设用地覆盖明显增强。
3.货运交通组织现状梅观路仍为全市重要的货运交通通道,货车比例为23%,主要往来梅林直通东莞、华为、华南物流,机荷高速往来东莞方向。
但货车比例总体上逐年下降,货运交通功能已呈逐年弱化趋势。
未来随着全市货运走廊通道的调整以及区域路网体系的完善,过境交通将逐步形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格局。
(四)未来城市发展1.沿线城市结构未来梅观路东西两侧形成龙华新区中央服务轴、坂田片区城市发展轴,梅观路位于两条发展轴线中间位置,与城市发展关系更为紧密,未来轴向交通串联作用将更加突出。
土地利用规划未来梅观路沿线仍将以居住、工业用地为主(所占规模比例>78%),但开发强度提升至现状的1.4倍,不同区段差异化发展将更为明显,分为四大功能区段:①梅林关-布龙路:南大门区段,以大规模居住及北站周边商务区为特色的综合型片区,塑造代表龙华新形象的“南大门”;②布龙路-机荷高速:高新产业区段,以华为、清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研发区,打造国际化产城一体示范区;③机荷高速-观光路:科技文化区段,未来龙华新区行政中心、新区北部的综合服务中心,生态文化和生态休闲片区;④观光路-深莞边界:北门户区段,深圳市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高品质公共空间及景观环境设计,塑造深圳“北门户”的城市形象。
2.产业发展规划未来梅观路沿线将打造成超级企业走廊,汇聚华为科技城、清湖转型升级示范园、观澜新兴产业园、福民低碳产业园、龙华汽车产业城等产业园区,成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大道”,存在大量快速客货交通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