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基础知识
冷轧、涂镀产品汽车用钢基础知识(强化)

近似相应牌号
二、热镀锌、镀铝锌板材
一、热镀锌分类
• 热镀锌板卷是以热轧钢带或冷轧钢带为基板,经过
连续热浸镀锌工艺而生产出来的。经横切以矩形平板供 货的为热镀锌板;经卷取以卷状供货的热镀锌卷 • 热镀锌板卷因此可分为热轧镀锌板卷和冷轧热镀锌 板卷,它们主要用于建筑、家电、汽车、容器、交通及 家业等领域。特别是钢结构建筑、汽车制造、钢板仓制 造等行业。 • 它们的特点主要为:耐腐蚀强、表面质量好、得利 于深加工、经济实用等。 • 产品标准:执行企业标准/国标。
镀铝锌钢板耐热性
• 铝锌合金钢板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镀铝锌钢板经济性
• 因为55%AL-Zn的密度比Zn的密度小,所以 在重量相同和镀锌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 镀铝锌钢板比镀锌钢板的面积大3%以上。 (AI的密度:2.7g/cm3 Zn的密度: 7.14g/cm3)
钢种特性 低碳钢 无间隙原子钢 结构钢 低合金钢 无间隙原子钢 烘烤硬化钢 双向钢 相变诱导朔性钢 复相钢
什么是镀铝锌
• 镀铝锌钢板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到的一 种重要的合金材料。
• 热镀铝锌钢板是以各种强度和厚度规格的 冷轧钢板为基材,在双面热镀一层AI-Zn镀 层所得到的预镀层钢板,镀层成份中的质 量%约55%AI、1.6%~2%的Si,其余成分为锌。 融合了AI的物理保护和高耐久性以及Zn的电 化保护特性,此外在表面具有高装饰性的 光亮银灰色泽及规则的花纹,并具浮凸感。
度≤900(MM)
6、汽车离合器摩擦片
• 牌号:BMCP84 注:84 为HRB硬度 • 用途:汽车离合器摩擦片用钢 • 宝钢一般生产规格:厚度:1. 5~3.0(MM); 宽度
900~1350(MM)
7、汽车底盘
• 牌号:ST12Q ;ST12Q1
第一节 轧钢基础知识

第一节轧钢基础知识一、轧制原理1.冷轧塑性变形基本参数冷连轧的主要工艺参数为轧制力和前滑,由于冷轧过程中存在下述特殊现象而使轧制力及前滑的计算公式复杂化。
(1)轧制过程中材料加工硬化现象严重,如果确定各种材料退火状态下的变形阻力以及随累计加工率而硬化的增加率将是精确确定轧制力的一个重要课题。
(2)在一定的工艺润滑下如何确定轧辊与轧件在变形区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摩擦系数)将是精确确定轧制力和前滑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3)冷轧过程前后张力较大,有关张力对轧制力及前滑的影响应给予足够重视。
(4)冷轧时变形区单位压力极高,轧辊将产生明显的弹性压扁,轧辊压扁一方面增加了轧辊与轧件的接触面积,同时又将使接触弧加长,加剧了外摩擦对轧制力的影响,并通过改变中性角而影响到前滑。
(5)轧件在出口处的弹性恢复,对于压下量不太大的道次将不容忽视,这亦将影响总的轧制力值。
所有这一切现象都将使冷连轧的轧制力和前滑公式复杂化。
1.1轧制变形区及其参数1.1.1基本参数变形区是轧件在轧制过程中直接与轧辊相接触而发生变形的那个区域,如图1-1所示。
其基本参数为:D为轧辊直径,mm;R为轧辊半径,mm;ho为轧制前轧件之高度(或称厚度),mm;h1为轧制后轧件之高度(或称厚度),mm;h m为轧件的平均高度,h m=2h1)(ho,mm;△h 为压下量(或称绝对压下量),△h=ho-h1,mm;bo为轧制前轧件的宽度,m;b1为轧制后轧件的宽度,m;△b=b1-bo为轧制前轧件之长度,m;L1为轧制后轧件之长度,m;a为咬入角(变形区所对应的轧辊中心角);cosa=1-△h/D;r为中性角;AB为咬入弧或1触弧;Lc为咬入角(接触弧)水平投影的长度,Lc=,㎜。
1.1.2 变形系数轧制时轧件塑性变形,使轧件尺寸在三个方向上都发生了变化,即:轧制之高度由ho减少到h1,比值h1/ho=η为轧件高度方向上的变形,η叫做压下系数。
图1-1 变形区基本参数轧件之宽度bo增加到b1,比值b1/bo=X为轧机宽度方向上的变形,X叫做宽度系数。
冷轧基础理论知识

三、冷轧的工艺制度与轧制张力
❖ 冷轧压下制度 ❖ 冷轧的张力 ❖ 冷轧质量控制
1、冷轧压下制度
❖ 冷轧压下制度主要包括总加工率的确定和道 次加工率的分配。一般把两次退火之间的总 加工率称为中间冷轧总加工率,而为控制产 品的最终组织与性能所选取的总加工率称为 成品冷轧总加工率。中间冷轧总加率在合金 塑性和设备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取大一 些。成品冷轧总加工率主要由产品的组织性 能和表面质量要求所决定。
二、冷轧机的分类
❖ 冷轧机分为块片轧机和卷材轧机
❖ 卷材轧机根据机架数分为单机架冷轧机、双 机架或多机架冷连轧机。
❖ 卷材轧机根据轧辊数分为二辊、三辊、四辊、 六辊及多辊冷轧机。
1、 二辊轧机
❖ 二辊冷轧机主要用于轧制窄规格的板带材。 该轧机在一些小型铝加工企业和实验室使用。 设备结构简单,无自动控制技术。
❖ 俄罗斯萨马拉冶金厂建有五机架冷连轧生产 线、美国铝业公司田纳西轧制厂建有全连续 三机架冷轧生产线、加拿大铝业公司肯塔基 州洛根卢塞尔维尔轧制厂建有三机架CVC冷 连 轧机生产线、在阿尔诺夫铝加工厂建有双 机架四辊CVC冷连轧机生产线。
❖ 西南铝业2006年开始建设2000mm双机架冷 连轧机,预计2010年底最终建成;
❖ 厦顺铝箔有限公司现有2300mm六辊冷轧机 一台;
4、冷连轧机
❖ 连轧时,轧件同时在几个机架中产生塑性变 形,各个机架的工艺参数等同时通过轧件相 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一个机架的平衡状态遭 到破坏,必然影响和波及到前后机架,在达 到新的平衡之前,整个机组都会产生波动, 因此要保证连轧过程处于平衡状态。
3、冷轧质量控制
❖(1)厚度控制 ❖(2)板形控制 ❖(3)表面质量控制 ❖ 辊缝内轧件表面质量控制 ❖ 辊缝外轧件表面质量控制
冷轧基础知识

冷轧基础知识9冷轧知识CAL-连退牌号级别A0—A10CGL-镀锌牌号分组级别G0—G11对应钢种等级:CQ DQ DDQ EDDQ SEDDQ CQ-HSS DQ-HSS DDQ-HSS BH-HSS DP-HSS TRIP-HSS Q/SGSYL89-2006 低炭及低合⾦⾼Q/SJSYL90-2006 加P钢Q/SJSYL91-2006 双相钢Q/SGSYL93-2006 TRIP钢Q/SGSYL313-2006 结构钢ASTM⼀、冲压⽤冷连轧钢带牌号命名冷轧产品命名(宝钢)B-宝钢L-低炭(low carbon)C⼀般⽤(common)S-深冲钢(super)F-成型(Formability)D-冲压(Drawing)U-超级(Ultra)SU-超⾼级(Super+Ultra)⼆、抗凹陷性冷连轧钢带牌号命名⽅法牌号:210p1B-宝钢210-最⼩曲服强度p-强化⽅式,p-p强化;H-烘烤硬化1-超低炭;2-低炭三、镀锌牌号(宝钢)牌号:DC51D+ZD-冲压⽤钢C-冷轧板51-特性符号D-热镀锌的英⽂缩写Z-镀层种类(Z-纯锌,ZF-合⾦化)JFS-⽇本钢铁联盟标准JIS-⽇本⼯业标准NKK-⽇本钢管株式会社GM-美国通⽤汽车公司标准DIN-德国标准协会ASTM-美国材料试验协会Q/SGZGS324-2007 冷轧低炭钢板及钢带1、⾸钢SG冷轧低炭钢板和钢带SDC01 S-shougangD-冷成型⽤板材产品C-冷轧产品2、欧标EN冷轧低炭钢板和钢带DC01 D-冷成型⽤板材产品C-冷轧产品3、德标DIN冷轧低炭钢板和钢带ST12 St-钢4、⽇标JIS冷轧低炭钢板和钢带SPCC S-steel P-plate C-cold C-⼀般⽤SPCD D-冲压⽤SPCE E-深冲⽤SPCF F-⽆时效深冲⽤SPCG G-⽆时效超深冲⽤5、美标ASTM冷轧低炭钢板和钢带CSA CSB CSC C-⼀般⽤,S-Steel, A、B、C-成分不同DSA DSB DS-drawn steel A、B成分要求不同DDS DDS-deep drawn steel深冲钢FSA FSB FS-成型⽤钢 A、B化学成分要求不同EDDS extra deep drawn steel超深冲钢Q/SGZGS 325-2007 冷轧碳素结构钢板及钢带St52-3G St-德语Stahl钢德标牌号 G-软化退⽕Q/SGZGS 326-2007 ⾼强度低炭及低合⾦冷轧钢板及钢带H260LA 欧标牌号H-⾼强度冷轧板材产品260-屈服强度下限LA-低合⾦(low alloy)Q/SGZGS 327-2007 汽车⽤含磷⾼强度冷轧钢板及钢带170P1 180P2沿⽤各钢⼚习惯 P1-超低炭加磷钢;P2-低炭加磷钢 170、180-屈服强度下限Q/SGZGS 328-2007 冷轧TRIP钢板及钢带TRIP590 590-抗拉强度下限GB/T20564-2007 汽车⽤⾼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1、烘烤硬化钢 CR180BH 国标钢号CR-冷轧 COLD Rolled180-屈服强度下限BH-烘烤硬化钢。
冷轧硅钢基础知识1

冷轧硅钢基础知识一、产品知识1、基本概念冷轧硅钢:分为含硅量小于0.5%和0.5-6.5%硅钢两类;铁损:铁芯在不小于50HZ频率下,被交变磁场磁化时消耗的无效电能,也称交变损耗,单位是W/KG。
硅钢铁损包括磁滞损耗(Ph),涡流损耗(Pe)和反常损耗(Pa)。
影响电工钢铁损的因素:化学成分的影响Si+Al可以提高电阻率,降低涡流损耗。
应尽量降低钢中有害元素C、S、N、O等的含量。
织构的影响在无取向电工钢中,(100)面织构高,Ph和P15低;(111)和(112)织构强度越大,铁损越高,磁感越低。
杂质、夹杂物和内应力晶粒尺寸随着晶粒的长大,晶界数量减少,畴壁移动的阻力减小,磁滞损耗降低;另一方面,随着晶粒的长大,磁畴尺寸增大,涡流损耗增加。
因此,为了降低总的铁损,应有一个合适的临界晶粒尺寸。
钢板厚度钢板表面状态发电设备、压缩机电机、EI片行业:根据产品要求通常需要二次退火来提高磁性能,主要降低铁损指标;磁感应强度:铁芯单位截面积上通过的磁力线数,也称磁通密度,单位是T。
叠装系数:一定量的电工钢板叠片的理论体积与在一定压力下测定的实际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磁实效:铁磁材料的磁性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磁导率: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比,μ=B/H磁滞伸缩:铁磁材料在居里温度下发生自发磁化时或在外磁场中磁化时,它的长度和体积都发生微小变化,这种现象为磁滞伸缩。
磁弹性能:铁磁材料在磁化时由于磁滞伸缩产生了弹性应力。
磁畴结构:铁磁材料在居里温度以下,在单晶体或多晶体中晶体内形成很多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内的原子磁矩沿特定方向排列,呈现均匀的自发磁化。
这种自发磁化的小区域成为磁畴。
磁滞损耗:单位体积的铁磁体在磁化一周时,由于磁滞的原因而损耗能量,这成为磁滞损耗(Wh)。
涡流损耗:在交变磁场中反复磁化时,由于磁通量的反复变化,在环绕磁通量的变化方向上出现感应电动势,因此出现涡流效应。
屈服强度: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用符号σs (MPa)表示。
冷轧机操作基础必学知识点

冷轧机操作基础必学知识点1. 冷轧机的工作原理:冷轧机是利用辊轧原理将金属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设备。
它通过辊轧的过程,将金属材料逐步压制、拉伸和变形来达到加工的目的。
2. 冷轧机的组成:冷轧机主要由进料机构、辊轧机构、辊轧装置、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中,辊轧机构包括工作辊和支撑辊,通过辊轧装置对金属材料进行辊轧。
3. 冷轧机的操作流程:冷轧机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设置工艺参数、安装材料、调整辊轧机构、开始冷轧加工、监控加工质量等几个步骤。
4. 冷轧机的工艺参数:冷轧机的工艺参数包括轧制力、轧制速度、轧制温度等。
不同的材料和加工要求,需要设置不同的工艺参数。
5. 冷轧机的安全操作:操作冷轧机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包括正确穿戴防护用品、正确操作各个部件、维护设备的清洁等。
6. 冷轧机的维护保养:冷轧机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维护保养,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清洁设备、加油润滑等。
7. 冷轧机的故障排除:在冷轧机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需要及时进行排除。
常见故障包括辊子过热、辊子卡住等,可以通过调整设备和修理故障部件来解决。
8. 冷轧机的质量控制:冷轧加工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通过控制工艺参数、监控加工过程等手段,来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达到要求。
9. 冷轧机的环保要求:冷轧机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等环境污染物。
因此,需要严格遵守环保要求,采取相应的排放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0. 冷轧机的技术改造:随着科技的进步,冷轧机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为适应新的加工要求,可以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钢材基础知识-冷轧

二、冷轧产品类别及用途
十四类别:五个冲压级和九大品种专用钢
1.五个冲压级的用途及对应牌号 A.一般用(CQ级):如ST12、SPCC、BLC 、DC01、A366(美)、FEP01(欧)、Q195等 等,主要应用于水箱外壳、制桶、钢制家具、自 行车的一般成型加工用钢 B.冲压用(DQ级):如ST13、SPCD、BLD、DQ、 DC03、A619(美)FEP03、还有RRST13 (德)、08AL(国标)等,主要应用于汽车门、 窗、挡泥板、马达、外壳等冲压成形加工用。
钢
材 基 础 知 ------冷轧篇
识
一、冷轧产品的生产工艺简介及选用 二、冷轧产品的类别、用途及主要牌号 三、宝钢三期冷轧产品介绍及主要牌号 及用途 四、冷轧产品在销售中比较常见的几种 缺陷
一、冷轧产品的生产工艺简介及 选用
冷轧产品是以优质的热轧钢卷为原料,经过
酸洗去除氧化铁皮后,在冷轧机组上施以不 同的轧制变形后,再经过电解清洗和/或退火 及平整等过程而制成的。 特点:优良的机械及加工性能和不同的表面 粗糙度。 应用:汽车、家电、建筑、轻工(自行车、 搪瓷)、电热镀锌原材料。
四、冷轧产品销售中常见的几种缺陷
10.折叠 11.边损 12.边裂 13.压痕 14.划、
擦伤 原因:热轧来料本身有缺陷加上轧制控制不 当而产生 15.斑迹 16.锈斑 原因:平整液浓度过低、防锈油质量不佳或 涂油不均 17.热瓢曲 18.麻点 原因:退火炉内温度变化频繁
四、冷轧产品销售中常见的几种缺陷
还有象:粘结、氧化边、碳化边、横向条纹、
停车斑、翘曲、边浪、中浪、冷擦伤、压痕 等,以上这些都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缺陷,那 么大部分是钢厂生产工艺和原基板(热轧来 料)有关。 二、运输、仓储过程中产生的 1.锈斑:雨淋、受潮、存放时间过长 2.塌卷(变形):堆放不当、卷取张力不当
冷轧板产品知识

冷轧板产品知识冷轧板产品知识(⼀)产品简介:冷轧钢板,表⾯光洁,加⼯优良,⽤于汽车、冰箱、洗⾐机等家电,以及产业设备、各种建筑材料。
随着经济发展,冷轧钢板已被称为现代社会的必须材料。
(⼆)冷轧产品的分类:1、轧硬卷:⽤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后进⾏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于简单变形的零件。
轧硬卷可作为热镀锌⼚的原料,因为热镀锌机组均设置有退⽕线。
轧硬卷重⼀般在6~13.5吨,钢卷在常温下,对热轧酸洗卷进⾏连续轧制。
内径为610mm。
产品特点:因为没有经过退⽕处理,其硬度很⾼(HRB⼤于90),机械加⼯性能极差,只能进⾏简单的有⽅向性的⼩于90度的折弯加⼯(垂直于卷取⽅向)。
应⽤范围:(1)退⽕后加⼯成普通冷轧;(2)有退⽕前处理装置的镀锌机组加⼯镀锌;(3)基本不需要加⼯的⾯板。
(4)常⽤钢号SPCC 、SPCD、SPCE、ST12、ST13、ST14、BLC、BLD、BUSD、BUFD、BSUFD等),但其性能基本相同。
2、普通冷轧⼀般冷连轧板、卷均应经过连续退⽕(CAPL机组)或罩式炉退⽕消除冷作硬化及轧制应⼒,达到相应标准规定的⼒学性能指标。
冷轧钢板的表⾯质量、外观、尺⼨精度均优于热轧板,且其产品厚度右轧薄⾄0.18mm 左右,因此深受⼴⼤⽤户青睐。
以冷轧钢卷为基板进⾏产品的深加⼯,成为⾼附加值产品。
如电镀锌、热镀锌、耐指纹电镀锌、彩涂钢板卷及减振复合钢板、PVC复膜钢板等,使这些产品具有美观、⾼抗腐蚀等优良品质,得到了⼴泛应⽤。
冷轧钢卷经退⽕后必须进⾏精整,包括切头、尾、切边、矫平、平整、重卷、或纵剪切板等。
冷轧产品⼴泛应⽤于汽车制造、家电产品、仪表开关、建筑、办公家具等⾏业。
钢板捆包后的每包重量为3~5吨。
平整分卷重⼀般为3~10吨/卷。
钢卷内径610mm。
冷轧普通薄钢板:由普通碳素结构钢或低合⾦结构钢冷轧制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影响轧制的主要因素一、轧件的咬入1、咬入条件为了实现轧制过程,首先必须使轧件咬入轧辊,然后才能使金属充满轧辊的间隙,进行轧制。
实践证明,金属的咬入和轧制过程的建立,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的,因此有必要研究轧辊咬入轧件的条件。
在轧件的咬入瞬间,每个轧辊将向轧件作用两个力。
一个是垂直于轧辊和金属相接触的法线力(径向力)N,另一个是轧辊与轧件表面相切处的摩擦力T,力N和力T之垂直分力的方向相同,使金属产生压缩变形,而力N和力T的水平分力则方向相反,水平分力TX力求将轧件拖入轧辊之间,而水平分力NX则力求将轧件推出轧辊。
显然,根据此二力的作用可以看出:⑴如果NX >TX时,则轧辊不可能将轧件咬入,轧制过程不能实现。
⑵如果NX=TX时,则处于平衡状态,轧件仍然不可能被自然咬入。
⑶如果NX <TX时,则轧辊可将轧件咬入。
因此,如果不考虑咬入时的惯性力,要实现咬入,必须具有以下条件:TX>NX当轧件被咬入充满辊间后,轧件与轧辊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轧辊对轧件的合压力作用点也逐渐向内移动,最大咬入角与摩擦角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2、影响轧件咬入的因素⑴轧辊直径及压下量的影响:当板厚一定时,轧辊直径愈大,则咬入角愈小,愈易咬入。
⑵轧件形状影响:由于轧件前端形状不同,对咬入难易有很大关系。
当轧件前端大于后端时不利于咬入,当轧件前端小于后端,特别是两端呈尖形或船形者有利于咬入。
因开始咬入瞬间,轧件与轧辊接触点的位置及接触面的大小不同,显然,接触点愈向内移和接触面积愈大,则愈有利于咬入。
为了易于咬入,常将铸锭的前端(或后端)制成尖楔形,圆形或椭圆形。
⑶轧辊表面状态对咬入的影响轧辊表面愈粗糙(例如工作几个班之后的普通材料轧辊)摩擦系数大,有利于咬入。
反之,轧辊表面光滑(如冷轧的抛光辊)轧件的咬入就困难。
⑷轧制速度对咬入的影响轧制速度提高,不利于轧件咬入,轧制速度降低,则有利于轧件的咬入。
轧制速度影响咬入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轧制速度的提高,降低了轧辊与轧件间的摩擦系数,使咬入困难,另一方面是由于轧制速度的提高产生了妨碍轧件咬入的惯性力。
在某些轧机上,为了保持轧制过程的高生产率,但又避免由于提高轧制速度给咬入带来的不良影响,通常采用可调节速度的轧制方式。
在咬入时期,辊速降低一称为咬入速度,当轧件咬入后,提高辊速,进行正常轧制。
二、前滑在轧制时,金属从轧辊抛出的速度比轧辊圆周的线速度大,这种现象称为前滑,前滑值可用下式表示:S=(V1-V)/V×100%S——前滑值V——轧辊圆周线速度V1——轧件离开轧辊的速度冷轧时,根据加工率、张力、摩擦系数等条件的不同,前滑值一般在0—6%范围之内。
1、前滑值的确定实验法中比较易行的是刻痕法,即在轧辊表面上刻痕,距离为L。
,轧制后在轧件表面的压痕距离为L1,则可按以下公式示求出前滑值S= (L1-L。
)/ L。
×100% ,用此法测定前滑值时,不但准确而且简单,因此被广泛采用,但其缺点是只能测定表面的滑动,不能测出金属内部滑动,2、影响前滑的主要因素轧制过程中,影响前滑的因素很多,根据理论计算公式及许多实验证明,影响前滑的主要因素是:压下量,轧辊直径,摩擦系数,前、后张力,轧制速度及轧件宽度,至于轧制温度和金属种类则是以摩擦系数的形式来影响前滑的。
这些主要因素对前滑的影响如下:随着压下量、轧辊直径、摩擦系数和前张力的增加而使前滑值增加,反之随着后张力和轧制速度的增加而使前滑值的降低,前滑值也随着轧件宽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当轧件宽度达到一定限度后,再继续增加宽度时,前滑值则不发生变化。
三、宽展宽展系指轧件在轧制过程中沿宽度方向上尺寸的变化,也称为横展。
宽展是轧件横向变形的一种现象。
表示宽展的方法有绝对宽展和相对宽展两种。
绝对宽展是指轧件轧制前后宽度之差,相对宽展是指轧件轧制前后宽度之差与轧前宽度之比。
四、摩擦1、摩擦在轧制过程中的实际意义在冷轧板材时,一般希望降低摩擦系数,因为在这种轧制条件下,限制轧制过程顺利进行的不是最大咬入角,而是轧机允许的最大压力。
同时摩擦系数对单位压力的大小及其分布有重要影响,摩擦系数所产生的摩擦力,需要额外的功来克服它,摩擦系数的增加,使金属的变形抗力增大,即增加了变形的能量消耗。
在轧制力计算时,应准确的确定沿咬入弧上摩擦系数的平均值,方能正确计算轧制力。
2、不同轧制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虽然如此重要,但直接测定摩擦系数是相当困难,因为摩擦系数与许多因素有关,如轧辊表面状态、润滑条件、轧制压力、轧制温度等。
应当指出,在同一条件下,用不同测定方法往往得到互相矛盾的结果,所以对具体轧制条件下,在选择摩擦系数时,必须注意试验资料数据的原始条件。
第三节冷轧制度的制定根据冷轧产品的性能,冷轧制度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第一类再结晶图第一类再结晶图是反映金属变形程度和变形后退火温度与金属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关系图形,在一定退火温度下,当变形程度很小时,常出现晶粒急剧长大的现象。
通常把这种引起晶粒急剧长大的变形程度范围称为临界变形程度。
临界变形程度的大小因金属及合金而异,在冷轧时必须考虑这一点,应使其总加工率远远超过临界变形程度,以便产品在一定温度下退火后,具有均匀而细小的晶粒组织。
二、轧件的性能和方向性金属与合金在冷轧时,使晶粒形状沿最大主变形方向被拉长,拉细或压扁,在晶粒被拉长的同时,金属中的夹杂物和第二相也在被拉长或破碎,呈链状排列,这种组织称为纤维组织。
冷轧过程中,当达到一定的变形程度以后,由于在晶粒内的晶格取向发生了转动,使其特定的晶面和晶向趋于排成一定方向,从而使原来位向紊乱的晶粒出现有序的变化,并有严格的位向关系,金属所形成的这种组织结构称为变形织构。
纤维组织和变形织构的产生导致了金属的各向异性。
在冷轧过程中,各向异性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而趋于明显,通常冷轧总加工率达到50%—60%以上时才出现明显的变形织构。
如已形成明显变形织构的材料,经再结晶退火后变成另一织构即再结晶织构。
这种织构对以后成型加工,例如拉伸成型、深冲成型等不利的。
这种材料具有各向异性,它在深冲时,有的方向延伸较多而形成凸起,有的方向延伸较少而形成凹下,甚至破裂。
凸起或凹下部分成对称分布,形成“制耳”。
凸起部分与轧制方向可能呈0°或90°和45°角,通常分别称为0°或90°和45°制耳。
冷轧总加工率达90%的工业纯铝板,深冲时制耳率为5—6%,出现45°制耳,若增加中间退火,则深冲制耳率可降低到1—3%,为了减少制耳(一般要求小于3—4%),冷轧总加工率不宜过大,最好控制在50%左右。
各向异性影响了某些产品的加工性能和产品质量,实际生产中应尽量避免或减轻产品的各向异性,均匀化退火是消除各向异性的有效措施,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的产品,可以采取控制加工率,提高含铁量等措施进一步减少各向异性。
三、道次加工率和总道次加工率的确定在冷轧过程中轧件发生冷作硬化,因而塑性下降。
冷变形程度达45—55%以后,纯铝及几乎所有的铝合金的伸长率都大致相同,约为3—6%。
但它们能够继续进行冷轧的能力却不一样。
因此伸长率不能作为制定轧制制度的依据,而出现裂边时的变形量大小才可做为这种标准,如果每个道次压下量都能保持在不能引起裂边的大小,那么总的变形量可以达到很大的数值(轧制硬铝合金可达90—92%,轧制软铝合金时达95%以上),但是小的道次变形量将使轧件表面质量与轧出质量变坏,并由于增加道次数而大大降低冷轧机的生产率。
良好的边部状态是获得优质轧件的基本条件之一。
冷轧时,为防止裂边,规定一定总变形量后要进行中间退火。
对某些铝合金必须达到一定的总变形量,否则,就是退火制品,产品的机械性能也难以保证。
道次加工率在合金塑性范围内,并能获得良好表面质量和轧出质量情况下,应尽量较大,以减少轧制道次,提高轧机的生产效率,但道次加工率的大小要考虑设备条件,主要是受到最大轧制力的限制,如果轧制力过大,易产生断辊事故,各道次的加工率曲线应平滑上升。
在分配道次加工率时,要考虑轧机性能,工艺润滑和冷却条件、张力、原始辊型和操作水平。
当有特殊要求时,如厚度偏差要求更严格,表面质量要求很高的产品,应选取较小的道次加工率,在轧制 0.3—0.5毫米薄板时,为防止断带,要精心控制道次加工率,有意识地使轧件边部产生可切掉的边部小波浪。
四、轧制速度随着轧制技术的发展,轧机的轧制速度不断提高。
轧制速度提高,即缩短辅助时间,因而得到高的生产效率。
采用高速轧制时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有:1、必须具有可控制而且有效的冷却系统。
在高速轧制过程中,它能有效地降低轧辊与轧件的温度,避免轧辊温度过高而产生粘铝。
2、工艺润滑剂的各种性能应能满足高速轧制时的要求。
例如粘温特性,润滑性能等都应符合高速轧制要求。
3、高速轧制要求有相应的自动控制系统。
例如,快速而准确的停车和断带的自动保护装置等。
4、能够准确、及时测量并控制厚度。
如摩擦系数与轧制速度的关系所述,随着轧制速度的增加,摩擦系数降低,反映在带材厚度上,轧制速度提高,则带材厚度减薄。
因此在轧机升速,减速或其它速度变化时,应能够自动调节辊缝,使带材纵向厚度均一。
冷轧生产第一节板型控制现代化的冷轧机,装有板型仪,它通过微型电子计算机把液压弯辊,轧制力,冷却剂以及张力等联接起来形成闭环,实现板型自动控制系统,即依靠板型仪发出信号,通过微型电子计算机来实现自动控制板型。
一、轧辊的选择1、轧辊的表面状态冷轧工作辊表面应无缺陷,光洁度符合要求。
表面坚硬,中心韧软,并且使用寿命长。
工作辊一般为合金钢经锻造制成,辊身硬度要求在肖氏95—100°以上。
辊颈硬度为肖氏45—50°以上。
支持辊的硬度应低于工作辊。
避免磨伤工作辊表面。
支持辊硬度一般为肖氏60—65°其辊颈为肖氏42°。
支持辊一般半年更换并重磨一次。
由于轧制时产生很大的接触应力和频繁的交变应力,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支持辊发生疲劳。
其表面则出现剥落,当剥落不大时,经过清理有的还可继续使用。
有的轧机当发现剥落时,不管面积大小,深度多少,都必须换辊,磨削掉剥落部分之后方可重新使用。
为防止表面剥落现象,支持辊使用一定时间(一般半年)后,应进行回火恢复处理。
2、辊型的选择和磨辊冷轧的辊型因受压力和变形热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轧辊因受轧制力而弯曲的辊型(简称压力辊型),轧辊因受热不均匀而产生不均匀膨胀,即中部比边部膨胀大(简称温度辊型)。
为了补偿因压力和温度所引起辊型的变化,轧辊予先要磨成一定的弧度,一般称为轧辊的辊型。
对冷轧机来说,压力辊型是主要的,因此通常冷轧机的轧辊辊型所选择的弧度为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