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感觉器官的功能

合集下载

生理学-感觉器官的功能

生理学-感觉器官的功能

外段膜暗电流↓ 电紧张方式扩布 感受器电位(超极化型)
医教园
38
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
视锥细胞的换能与颜色 视觉 感光换能机制与视杆细 胞基本相同。 三种不同的感光色素, 分别存在于三种不同的 视锥细胞中,分别对不 同波长的光线敏感。
医教园
39
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
视觉的三原色学说 三种不同视锥细胞,分别含有对红、绿、蓝光敏感的 视色素 。 产生不同的色觉是由于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的比例 不同。
医教园
16
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
晶状体调节 视网膜模糊物像
调节前后晶状体的变化
视觉皮层
中脑正中核、动眼神经缩瞳核
睫状神经节 睫短N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
持续高度紧张→睫状肌痉挛→近视
晶状体前后凸 弹性↓→老视
折光能力↑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医教园
17
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
近点:眼作最大调节时能看清的最近物体的距离。 (1)近点为判断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大小的指标,近点距 眼越近,晶状体弹性越好,眼的调节能力越强。 (2) 随年龄的增长近点距眼的距离增大。
医教园
35
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
视杆细胞感光换能机制
医教园
36
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
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 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的产生机制:由视杆细胞外段细胞膜 对钠的通透性减小引起。 无光照时:cGMP控制的钠通道与钠泵平衡维持RP。 光照时:cGMP分解,钠通道关闭,导致超级化。 超级化的大小随光照的强度改变。
医教园
3
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 感受器: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能感受体内外环境变 化的特殊结构。

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感觉器官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接受外界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使我们感知到世界的存在和变化。

这些感觉器官包括皮肤、眼睛、耳朵、鼻子和舌头等,每个器官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一、皮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覆盖在全身,起着保护身体内部器官的作用。

皮肤分为三层: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在表皮中,有大量的感受器,如触觉、疼痛和温度感受器等,它们能够感知外界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大脑,让我们感受到触摸、疼痛和温度的变化。

二、眼睛眼睛是人体感觉器官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接受光线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视觉信号,使我们能够看见周围的事物。

眼睛包含了角膜、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等结构。

角膜是眼睛的外层,它能够对光线进行聚焦;瞳孔是眼睛的孔径,它能够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量;晶状体是眼球的透镜,它能够对光线进行调节和聚焦;视网膜是眼球的内层,它包含了大量的感光细胞,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三、耳朵耳朵是人体感觉器官中负责听觉的部分,它能够接受声音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听觉信号。

耳朵包含了外耳、中耳和内耳等结构。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它能够接收声音并将其引入内耳;中耳包含了鼓膜和听小骨等,它能够将声音的振动转化为机械信号;内耳包含了耳蜗和前庭等,它能够将机械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四、鼻子鼻子是人体感觉器官中负责嗅觉的部分,它能够接受气味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嗅觉信号。

鼻子包含了鼻腔和嗅神经等结构。

鼻腔内的上皮细胞具有感受气味的能力,当气味分子进入鼻腔后,它们会与感受器结合并激活嗅神经,最终将嗅觉信号传递给大脑。

五、舌头舌头是人体感觉器官中负责味觉的部分,它能够接受食物的化学刺激并将其转化为味觉信号。

舌头由舌腔和味蕾等结构组成。

舌腔中包含大量的味蕾,味蕾能够感知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并将其转化为味觉信号,然后通过舌骨和腭等结构传递给大脑。

综上所述,感觉器官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皮下组织:由脂肪细胞和疏松结缔组 织组成,具有保温、缓冲和储存能量 的作用。
皮肤附属器官:包括毛发、汗腺、皮 脂腺和指(趾)甲等,具有调节体温、 排泄废物和美容等功能。
触觉的形成过程
触觉感受器接收刺 激
神经信号传递到大 脑皮层
大脑对刺激进行解 释和识别
产生触觉感知和反 应
触觉的功能
感知温度
感知压力
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觉的形成过程
光线进入眼睛,通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神经将光线转化为神经脉冲,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处理 大脑皮层对神经脉冲进行解析,形成视觉感知 双眼视觉使得我们能够感知深度和距离
识别物体
视觉的功能
感知色彩
判断距离和深 度
形成立体视觉
0
0
0
0
1
2
3
4
视觉的异常表现
出反应
情感体验:嗅觉与情感紧 密相关,某些气味可以引 发特定的情感反应和记忆
嗅觉的异常表现
嗅觉减退:无法闻到气味 或嗅觉灵敏度降低
嗅觉丧失:完全丧失嗅觉 功能
嗅觉过敏:对某些气味过 度敏感,感觉不适或疼痛
嗅觉倒错:将某些气味感 知为与实际不同的气味
味觉器官
舌头的结构
味觉的形成过程
味觉信号传递:通过神经纤 维将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
近视:看远处物 体模糊不清,看
近处物体正常
远视:看近处物 体模糊不清,看
远处物体正常
散光:视物模糊, 出现重影,容易 视疲劳
弱视:视力低下, 影响日常生活和 学习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听觉器官
耳朵的结构
01
外耳:包括耳 廓和外耳道, 主要功能是收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人类的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到周围的世界,让我们感知到光、声音、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各种感觉。

这些感觉器官是我们的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能够让我们感知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判断危险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本文将介绍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眼睛眼睛是感知光的主要器官。

它由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和神经组成。

角膜是透明的外层表层,允许光线穿过,瞳孔是通过调整大小来控制光线的进出,晶状体是调整光线焦距的组成部分,视网膜是感知光线、加工图像,并将信息传送到大脑的组成部分,神经是将光感信号传送到视觉皮层的组成部分。

耳朵耳朵是感知声音的主要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它们将声音引向中耳。

中耳中包含鼓膜和三块小骨头 - 槌骨、砧骨和剪刀骨。

鼓膜振动时,小骨将声波传递到内耳,并通过内耳中的蜗牛结构传递到听神经,并且发送到大脑中的听觉皮层,我们才听到声音。

皮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到触觉,温度和压力变化。

它由三层组成: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包含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知轻触、摩擦和温度变化。

真皮含有与触觉相关的Merkel细胞和Meissner小体,在感知触觉的同时还可以感知温度变化。

皮下层是一个脂肪层,可以起到保暖和缓冲的作用。

舌头舌头是负责感知味觉的感觉器官,由味蕾、舌乳头和咽喉神经组成。

味蕾是用于感知味道的小结构,舌乳头覆盖了味蕾的表面,不同类型的味觉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当食物接触舌面时,味觉神经会传递信号到大脑中的味觉皮层,我们才会感知到味道。

鼻子鼻子是负责感知气味的感觉器官,通过众多嗅觉细胞来感知气味。

鼻内壁上有僧帽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嗅觉受体,可以检测到气味分子的存在。

当气味分子接触嗅觉细胞时,神经信号会传递到主嗅觉神经,行进到大脑中的嗅觉皮层,我们才会感知到气味。

总结感觉器官是人类身体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是人体对外部环境进行感知和反应的关键。

眼睛、耳朵、皮肤、舌头和鼻子各自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它们共同协作,让我们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感觉器官对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感觉器官对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体检,检查感觉器官的健康状况。
科学用眼:遵循“20-20-20”法则,每隔20分钟看20英尺(约6米)远的物体,持续 20秒。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害物质:如紫外线、噪音、化学物质等,以减少对感觉器官的损伤。
促进社交互动
感知他人情绪:通过观察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感觉器官帮助我们感知他人的情绪,从而更 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交情境。
语言交流:听觉是语言交流的关键,通过听觉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话语,与他人进行有效的 沟通。
非语言交流:感觉器官也参与非语言交流,如触摸、眼神接触等,这些都能促进人与人之间 的亲密感和信任。
提高生活质量:感觉器官使我们能够享受美好的事物,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 感。
感觉器官在人类 生活中的应用
视觉在信息获取中的作用
获取外部信息:通过视觉,人类能够获取大量的外部信息,如色彩、形状、 运动等。
社交交流:视觉在人类社交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如眼神交流、面部表情 等。
导航和定位:视觉能够帮助人类识别周围环境,进行定位和导航。
学习和认知:视觉在人类学习和认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阅读、观 察和记忆等。
听觉在沟通交流中的作用
听音乐:通过听 觉感受音乐的旋 律和节奏,放松 心情、陶冶情操
听讲座:通过听 觉获取知识,提 高自身素质和认 知水平
听电话:通过听 觉与他人进行远 程沟通交流,传 递信息、增进感 情
听广播:通过听 觉了解新闻资讯、 娱乐节目等,拓 宽视野、增长见 识
视觉识别: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图像和物体,提高人工智能的感知能力 听觉识别:通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和智能语音助手等功能 触觉反馈:利用机器人技术模拟触觉感受,实现人机交互和远程操控等功能 嗅觉检测:利用电子鼻技术检测气体和气味,应用于环境监测、安全检测等领域

认识自己人体感官器官

认识自己人体感官器官

认识自己人体感官器官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机器,拥有五种感官器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这些感官器官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感知和理解外界的事物,使我们能够与周围的世界产生互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种感官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一、视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强大的感官之一,它通过眼睛来实现。

眼睛是感知光线和图像的窗户,它由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组成。

当光线穿过角膜和瞳孔进入眼睛时,晶状体会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包含大量的视觉感受器,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视觉中枢,最终产生视觉的感知和认知。

视觉让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美丽和多样性。

我们可以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距离等特征,并能够识别和辨认不同的物体。

此外,视觉还能帮助我们判断和理解环境的变化,以及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表达。

二、听觉听觉是通过耳朵来感知声音和声波的感官器官。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

当声波进入外耳,它们会通过外耳道到达中耳。

中耳中的鼓膜会受到声波的振动而产生震动,然后震动经过骨链传递到内耳中的耳蜗。

内耳中的耳蜗含有感音细胞,能够将声音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听觉中枢,最终产生听觉的感知和认知。

听觉让我们能够听到世界的声音和音乐。

我们可以感知声音的高低、响度、音调等特征,并能够辨别和理解不同的语言和声音。

同时,听觉也帮助我们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的声响,提醒我们可能发生的危险或变化。

三、嗅觉嗅觉是通过鼻子来感知气味和气体的感官器官。

鼻子中的嗅觉细胞能够感知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嗅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嗅觉中枢,最终产生嗅觉的感知和认知。

嗅觉让我们能够嗅到世界的芬芳和臭味。

我们可以感知不同的气味,如花香、食物的香味、烟味等,并能够辨别和识别不同的气味。

嗅觉还能够引发我们的情感和记忆,使我们对特定的气味有着独特的情感体验。

四、味觉味觉是通过舌头来感知食物的味道的感官器官。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感觉器官是人类生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帮助我们感知和适应外界环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这些器官包括皮肤、眼睛、鼻子、耳朵和口腔,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1. 皮肤皮肤是最大的感觉器官,也是最外层的保护层。

它由三层组成: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包含了感觉神经末梢,负责感知外部刺激,如触摸、痛觉、温度和压力等。

表皮还含有味蕾和嗅觉神经末梢,使我们能够感受味道和气味。

真皮包含了毛囊和汗腺,它们帮助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温。

皮下组织是起保护和缓冲作用的层,同时也是能量储存的地方。

2. 眼睛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解读和理解外部世界。

眼睛的结构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和视神经。

角膜是透明的前部覆盖层,虹膜是有色环形结构,晶状体是透明的双凸透镜,视网膜使用光线转化成神经信号,视神经将这些信号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处理和理解。

3. 鼻子鼻子是感知气味和味道的主要器官,它由两个孔洞和许多味蕾组成。

鼻子中的气味分子会激活味蕾并产生所谓的气味痕迹。

不仅如此,鼻子还可以帮助在感冒和过敏情况中排除陌生物质。

4. 耳朵耳朵是帮助我们感知声音的器官。

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组成。

外耳包含了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含了鼓膜、鼓室、听骨和喉头,内耳包含了前庭和耳蜗两个部分。

当声音进入耳朵时,外耳会将声波汇聚到鼓膜上,鼓膜开始振动,所产生的振动会被转化成中耳中听骨链的运动,最终被转化成神经脉冲并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处理。

5. 口腔口腔中的味蕾负责感知味道,而牙齿和舌头则负责辅助咀嚼和咽喉。

口感官有一个专门的约束和管控味道的聚集区,能够帮助我们分辨和识别各种不同的味道。

综上所述,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是人类生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帮助我们感知和适应外界环境,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感觉器官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地加深,我们相信在未来,感觉器官的潜力和可能性仍将会不断被挖掘和发掘。

感觉器官的功能

感觉器官的功能

保护作用
耳廓还能起到保护内耳的作用,防止灰尘和 小飞虫进入。
温度调节
外耳道内有温度调节机制,可以保持鼓膜温 度恒定,从而维持听力的正常工作。
听觉定位
耳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辅助我们判断声音的 方向和距离。
中耳
传音功能
中耳包括鼓膜、听骨链和鼓室等结构,主要功能是将声波从外耳传导到内耳。
增压效应
听骨链具有增压效应,能够将声波放大,提高声音的清晰度。
阻尼作用
鼓室内的空气和液体对声波起到阻尼作用,防止声波过度震动。
保护内耳
中耳还起到保护内耳的作用,防止过大的声音对内耳造成损伤。
内耳
感音换能作用
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主要功能是将声 波转换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听力感知
耳蜗中的毛细胞能够感知不同频率的声波, 使我们能够分辨不同的声音。
平衡功能
前庭器官负责平衡感觉,能够感知头部位置 和运动状态。
感觉器官的功能
目 录
• 视觉器官 • 听觉器官 • 嗅觉器官 • 味觉器官 • 触觉器官
01 视觉器官
眼球
01
角膜
透明薄膜,光线进入眼睛的第一个 接触点,具有屈光作用。
晶状体
透明、凸起的结构,负责折射光线, 使它们聚焦在视网膜上。
03
02
虹膜
调节进入眼睛的光量,也影响我们 的眼睛颜色。
玻璃体
填充眼球后部的透明胶状物质,支 撑和保护视网膜。
识别脂肪和蛋白质的味道
口腔其他部位味蕾还能识别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的味道,让我们更好地享受 美食。
05 触觉器官
皮肤触觉受体
01
02
03
功能
皮肤触觉受体能够感知并 传递外界的触压刺激,使 大脑能够感知物体的形状、 大小、质地等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指感受器接受到刺激后,将各种刺激的形式转换 成生物电的过程,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transducer function)。,故把感受器看作“生物换能器”。 适宜刺激→感受器→跨膜信号转换→感受器电位 (repretor potential)(感觉神经末梢上的称发生器 电位 ( generator potential ) ) (感受细胞产生感 受器电位后,释放递质) →传入神经→神经冲动(AP)。 感受器电位和发生器电位的特性:与EPP一样,是 局部电位:①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成正 比;②不具有 “全或无 ” 的特征;③可总和;④能以 电紧张的形式作近距离的扩布。
近点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
不同年龄的调节能力
2.瞳孔调节
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 1.5 ~ 8.0mm之间。
⑴瞳孔近反射:
当视近物时 ,•除发生晶状体的调节外 ,还反射性 的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瞳孔近反射通路: 与晶状体调节的反射通路相似,
不同之处为效应器(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瞳孔近反射意义: 瞳孔缩小后,可减少折光系
物体辐散光线→视网膜上模糊像→视觉中枢(模糊的视觉) ↓ 中脑正中核 ↓ ↓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 内直肌核 ↓ ↓ 睫状神经(副交感纤维) 动眼神经 ↓ ↓ ↓ ↓ 睫 状环形肌收缩 虹膜括约肌收缩 双眼内直肌收缩 ↓ ↓ ↓ 悬韧带放松 瞳孔缩小 双眼球会聚 ↓ 晶状体变凸 进入眼内的是柔和光线 折光力增强 成像在双眼视网膜的对 称点上,形成清晰的视觉
(三)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把刺激形式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转 移到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称为编码 (coding )功能。 感受器如何编码至今不清楚;比较明确 是各种不同种类的感觉引起,取决于刺激的性 质、接受刺激的感受器和传入冲动到达特定的 中枢部位。感觉的强度取决于单根纤维上的冲 动频率和同时传递信息神经纤维的数量。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紫红质的 光化学反应 光
视 紫 红 质 视蛋白+11-顺视黄醛
视黄醛异构酶
①可遮蔽来自巩膜 侧的散射光线(光线 过强时,伸出伪足样 突起包被视杆细胞外 段,减少光刺激); ②吞噬感光细胞外 段脱落的视盘; ③传递来自脉络膜 的营养物质。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2)感光细胞层 外段呈圆盘状 重叠成层,感光 色素镶嵌在盘膜 中,是光 - 电转换 产生感受器电位 的关键部位。 产生的感受 器电位以电紧张 方式扩布到终足。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1、视杆系统:专司暗光,光敏度高,分辨率低, 只有明暗觉,无色觉。又称晚光觉系统。 2、视锥系统:专司昼光,光敏度低,分辨率高, 有色觉。又称为昼光觉系统。 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的主要依据 1 、视网膜中两种感光细胞在空间的分布不匀。 2、两种感光细胞和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形成的 信息传递的聚合程度不同。 3、不同种系的动物视网膜上含的感光细胞不同, 有的只含视杆细胞或只含视锥细胞。 4、两种感光细胞含的感光色素不同。
1.437 1.336 10.0(前) -6.0(后)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角 膜、房水、晶状体和玻 璃体折射成像在视网膜 上。 折光体的折光能力还可 用焦度(D)表示: D = 1/焦距(m)(1D =
100度)。在静态时,总 折光力为60D,其中角膜 折射力为40D,晶状体为 20D。
正常眼的折光系统最主要的折射在角膜。按几 何原理计算眼折光系统的后主焦点的位置,正 好位于静息状态时眼的视网膜上;进入眼内的 是平行光线时,可成像在视网膜上(通常由6m 以外物体发出的光线入眼,可认为是平行光 线)。 人眼是不可能看清任意远处的物体;通常把 眼能看清眼前物的最远之点,称为眼的远点 (far point of vision)。
3.神经细胞层 细胞层间 存在着复杂的 突触联系,有 化学性突触和 电突触,可纵 向和水平方向 传递信号。 当最初产 生的视觉电信 号,将首先在 这些细胞层中 处理与加工。
两种感光细胞与 神经细胞的联系 方式: ①视锥细胞: 呈单线式联系
(视锥:双极:节细胞 = 1:1:1);
②视杆细胞:
呈聚合式联系
构 联系方式 特 征 感光色素 种族差异
有感红、绿、蓝光色素3种
只有视紫红质1种
(视蛋白 + 视黄醛) 鼠、猫头鹰仅有视杆细胞
功 适宜刺激 能 光敏感度 作 分 辨 力 用 专司视觉 视 力
强光 低(强光→兴奋) 强(分辨微细结构) 明视觉 + 色觉 强
弱光 高(弱光→兴奋) 弱(分辨粗大轮廓) 暗视觉 + 黑白觉 弱
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为清晰。
⑵瞳孔对光反射:
概念:瞳孔的大小还随光照强度而变化 ,强光下瞳孔缩小, 弱光下瞳孔扩大,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特点:①具有双侧效应 ( 互感性对光反射 ), 即不仅光照侧 瞳孔缩小 ,而且对侧瞳孔也缩小; ②潜伏期比躯体反射长; ③有适应现象。•
意义: ①调节光入眼量 :强光时缩小,保护视网膜 ;弱光 时散大,增加视敏度; ②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③协助诊断:通过观察缩瞳的程度、速度和双侧 效应等 ,帮助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部位、全身麻醉 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 过程:
引起感受器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强度阈值。当刺激强度不变时引起感受器兴 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称为时间阈值。 当刺激强度一定时,刺激作用所要达到的一 定面积,称为面积阈值。 对于同一性质的两次刺激,其强度的差异 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在感觉加以分辨,这 个刚能分辨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异,称为感 觉辨别阈(discrimination threshold)。 这一特性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 成的。
简化眼中的 AnB 和 anb 是对顶相似三角形。如果物 距和物体大小为已知,可算出物像及视角大小。
利用简化眼可以方便的计算出外界发出的平行光 线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及其大小。 正常人的眼,如果视网膜上的物象< 5um, 一般不能 产生清晰的视觉;表明正常人的视力或视敏度 (visual acuity)有一定的限度。 视力(视敏度) (vision acuity) :眼对物体微细 结构的分辨能力,即眼能分辨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 力。 人眼能看清视网膜上的最小物象,相当于一个视锥 细胞的直径。能分辨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是两个物体 在视网膜成像至少要间隔一个视锥细胞。中央凹的 视锥细胞直径最小,故此处的分辨能力最高,视力 可达1.5以上。
过程:


视网膜感光细胞
视 神 经
中脑的顶盖前区(双侧)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双侧) 睫状神经节 瞳孔括约肌
瞳孔缩小
3.眼球会聚
当双眼凝视一 个向前移动的物体 时 , 两眼球同时向 鼻侧会聚的现象称 为眼球会聚。 它也是一种反 射活动,•其反射途 径与晶状体调节反 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为效应器(内直肌)。 意义:使物像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 使视觉更加清晰和防复视的产生。
设眼球为单球面折光体:前后径为 20mm, 折射率为 1.333,曲率半径为 5nm,节点(n,光心 )在角膜后方 5mm 处 , 前 主 焦 点 在 角 膜 前 15mm 处 , 后 主 焦 点 在 节 点 后 15mm处。 当平行光线 (6m 以外 ) 进入简化眼,被一次聚焦 于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
(二)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 1.概念 眼的折光系统是个复杂 的光学系统,与一般透镜成像大不相 同。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设计了 一 种 模 型 , 即 简 化 眼 ( reduced eye ): 是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设 计出的和正常眼在折光效果上相同的 简单的等效光学系统或模型(图示)。
2. 简化眼 :将其复杂的折光系统简化 = 简化眼:
第八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眼 的 视 觉 功 能
耳 的 听 觉 功 能 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感觉(sensation) 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主观反映。 二、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感受器: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感受内外环境 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感觉器官:有特殊分化的感受细胞和非神经性 的附属结构形成的特殊装置。 感受器的分类 分布部位分:内、外感受器。 刺激性质分:机械、化学、温度、光和声感 受器等。 结构形式分: 简单:感受细胞、N末梢(痛、触等)。 复杂:感受细胞+非N附属结构=感觉器官
眼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 ,至少有 70%以上的 信息来自视觉(vision)。 眼的适宜刺激 : 是可见光 ( 波长 370 ~ 740nm 的电 磁波)。
可见光 眼的折光系统 折射成像 视网膜的感光系统 换能作用 感受器电位→视NAP
视觉中枢→视觉
视觉的外周感觉器官是,眼的解剖结构: 1、眼球 眼球壁: (1)角膜与巩膜 (2)血管膜 (3)视网膜 眼球内容物 (1)房水 (2)晶状体 (3)玻璃体 2、眼的折光系统 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
射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感光细 胞感光换能,转变成视神经纤维上的 动作电位,信息传入视觉中枢,产生 视觉。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一)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
眼内折光系统的折射率和曲率半径
空气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折射率
曲率半径
1.000
1.336 1.336 7.8(前) 6.8(后)
1.晶状体调节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 皮层-中脑束 视物模糊 中脑正中核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 睫短N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前后凸 折光能力↑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调节前后晶状体的变化
持续高度紧张→睫状肌痉挛→近视
弹性↓→老花眼
晶状体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用 近点(能看清物体的最近的距离)表示。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指感受器对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传入神 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频率逐渐降低的现象,称 为适应。 类型与意义: 快适应感受器:嗅觉、触觉。利于机体重 新接受新刺激,以便不断探索新异事物。 慢适应感受器:痛觉、血压。利于机体进 行持续检测,以便随时调整机体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