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伯牙与钟子期读后感

合集下载

《伯牙绝弦》的读后感

《伯牙绝弦》的读后感

《伯牙绝弦》的读后感《伯牙绝弦》的读后感【文章导读】读了这篇文章我读懂了干什么都要重情重义,还懂了知音难觅——寻找知音真困难呀!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读《伯牙绝弦》有感,供您参考和借鉴。

【篇一】《伯牙绝弦》的读后感我们几天前学习了感动《伯牙绝弦》这篇文章,开始我对这篇文言文并没有任何感觉,可是当我在明白这篇文章的意思,并反复读过后,我对这篇文章有了浓厚的感想。

文中的第一句“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

”这一句开始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作用,可是当我仔细思考后,我觉得这一句不可不有。

这句话不仅写了事情的原因,而且交待了本件事情的人物及他们的特长。

我迫不急待想知道这二人是怎么“善”鼓琴和“善”听的,所以继续往下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在读过老师提供的资料后,我知道了钟子期居然只是一句名山野村夫,只不过喜好听别人奏乐而已,可是却能听懂边,连音乐家都难以真正理解的《高山流水》。

这说明了钟子期一定也是音乐奇才,也说明音乐这种奇妙的东西是人与人心灵的桥梁。

我的目光继续贪婪地在文字间穿行,读到了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时,我感动得差点落下眼泪。

因为他有多种选择:他可以用他的第二生命――鼓琴,来祭奠他的知音,为钟子期创作出许多传世佳作;也可以再次踏上寻找第二个知音的路。

可是,他偏偏选择了最痛苦的一种:那就是在失去知音后,用自己的第二生命来悼念这位难得的知音。

或许这么做是由于极大的痛苦,只有用摔琴来发泄,用不弹琴来忘却。

《伯牙绝弦》让我又一次懂得了友情无价,知音难遇。

我小小的心中充满了感动与对未来的期待……【篇二】《伯牙绝弦》的读后感北风呼啸,冰雪窗外暖炉旁,打开那千古流芳的良言佳话,领悟《伯牙绝弦》的琴声境界。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鼓琴读后感600字

伯牙鼓琴读后感600字

伯牙鼓琴读后感600字(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伯牙鼓琴读后感600字伯牙鼓琴读后感600字通用5篇《伯牙鼓琴》讲的是春秋时期,主人公伯牙与一个名叫钟子期的人认识了。

《伯牙断琴》有感【四年级作文】

《伯牙断琴》有感【四年级作文】

《伯牙断琴》有感【四年级作文】
《伯牙断琴》讲的是主人公伯牙与一个名叫钟子期的人认识了。

伯牙最善长弹琴,无论他演奏什么曲子,钟子期都能表达出曲子的旋律。

于是钟子期成了伯牙的知己,钟子期去世后,博雅也不再弹琴。

伯牙勤学苦练,可就是对自己的琴艺感到不满。

遇到了一个“千年难遇”的知音,可知音去世后,他对弹琴也失去了兴趣。

断琴的地方叫做“断琴台”,而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千古流传。

我认为伯牙如果不断琴会有更好的选择,虽然“知音难觅”,但他一个人也不是不可以继续弹琴啊!他可以更加努力,让自己的琴艺高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然后开一个琴行,把自己的琴艺传授给学徒,让这歌声欢乐人们,让这精髓永久地流传下去。

并像钟子期对自己一样对他们,把自己的欣赏成为对他们的鼓励、动力,希望他们变的更自信。

告诉一些曾经像自己一样断琴的人,不要放弃,不要气馁,做一件事情要有目的,持之以恒、有毅力,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伯牙啊!你怎能轻易放弃呢!如果不遇上钟子期,你的琴艺能提高吗?你现在断琴,岂不是辜负了钟子期对你的赞赏和你自己的努力吗?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1 / 1。

伯牙断琴读后感

伯牙断琴读后感

伯牙断琴读后感《伯牙断琴》是一部以古代琴师伯牙与好友钟子期之间的友情故事为主线的传奇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

这部小说以其唯美的文字、感人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深受读者喜爱。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对友情和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故事的主人公是伯牙和钟子期,他们俩是一对琴师,都对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

伯牙是一个独自隐居在山中的琴师,他的琴音动人心魄,能够感动大自然,然而他的琴音却无法感动人心。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钟子期,一个与他琴音相得益彰的好友。

他们在琴音中找到了彼此的灵魂,彼此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然而,好景不长,钟子期因为政治原因离开了伯牙,伯牙因为思念好友的琴音而断了琴,从此以后再也不肯弹琴。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首先是对音乐的感悟。

音乐是一种极富魅力的艺术形式,它能够打动人的心灵,让人在瞬间忘却烦恼,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伯牙和钟子期的琴音正是如此,他们的琴音不仅仅是音乐,更是心灵的交流和沟通。

在音乐的世界里,他们找到了彼此的知音,感受到了彼此的情感。

其次是对友情的思考。

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是这个故事的灵魂所在。

他们之间没有亲情的牵绊,没有利益的驱使,只有纯粹的友情。

他们彼此理解、支持、陪伴,互相感动,这种友情是那么的纯粹和美好。

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友情却是那么的稀缺。

我们常常在人际关系的纷繁复杂中迷失了自己,忽略了真正的友情。

读完这个故事,我对友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也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

最后是对人生的感悟。

伯牙断琴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中总会有一些无法挽回的遗憾,有些事情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回头。

然而,即使面对遗憾,我们也要坚强面对,继续前行。

伯牙因为错过了钟子期的琴音而断了琴,但他并没有沉沦,而是选择了继续隐居在山中,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那份美好的回忆。

我们也应该学会面对遗憾,珍惜眼前,坚定前行。

总的来说,读完《伯牙断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友情的传奇,更是对音乐、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文章伯牙绝弦400字读后感

文章伯牙绝弦400字读后感

文章伯牙绝弦400字读后感*伯牙绝弦400字读后感(精选7篇)知音难寻,你找到知音了吗?伯牙子期的友谊让人羡慕,你觉得呢?来看看大家的感受吧。

以下是给大家收集的关于*伯牙绝弦400字优秀读后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伯牙绝弦400字读后感(篇1)高山流水遇知音讲的是伯牙与子期。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钟期酒已没,世上无知音。

都是描写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情。

现今有穿越剧《步步惊心》中的若曦和十三爷,《甄嬛传》中的甄嬛和十七爷。

他们都是知己。

尽管不真实,但他们的知己情让我深深感动。

人间得一知己足矣,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一个知己的,得到一个知己是多么的珍贵和幸运。

我终于明白伯牙绝弦的道理。

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

是讲知己的可贵和稀有。

士为知己者死,讲的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

这种境界让我感叹。

我多么想得到一个知己,但是却那么的难。

祝愿有缘人成为知己*伯牙绝弦400字读后感(篇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主要内容: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辨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心得感受:我感到非常的惋惜,伯牙只因为失去了知音,就放弃了他的艺术生涯,失去信心,从此精神一蹶不振,决不弹琴。

我觉得他应该继续弹亲继续寻找知音,虽然这样,但是他的精神是可贵的,他是一个对朋友诚心诚意的人。

*伯牙绝弦400字读后感(篇3)我们几天前学习了《伯牙绝弦》这篇*,开始我对这篇文言文并没有任何感觉,可是当我在明白这篇*的意思,并反复读过后,我对这篇*有了浓厚的感想。

伯牙绝弦的读后感

伯牙绝弦的读后感

伯牙绝弦的读后感《伯牙绝弦》讲的是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钟子期就成了俞伯牙的一个知音。

钟子期去世了以后,俞伯牙以为世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摔坏了琴,折断了弦,终身不再弹琴。

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伯牙绝弦的读后感,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伯牙绝弦的读后感《伯牙绝弦》想必是许多人熟知的故事。

伯牙喜欢弹琴,他把感情溶入乐曲中,用琴声来表达他高山一样巍然迄立于天地的情操,以及如大海一般奔腾于宇宙间的智慧。

而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内心所念。

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认为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

“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这对于善于、喜爱弹琴的伯牙来说,将会是一种多大的考验啊!这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不是每个朋友都能做到的,伯牙是靠弹琴吃饭,终身不再弹琴,也意味着他原来的生活规律将全部打乱,他要另谋生路。

古人云:士为知已者死,可又有谁真的能及伯牙的千分之一呢?人生苦短,只为觅得一知音,能在你抚琴间,听出琴声中所之蕴含。

知音是缘分,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管是相隔千里,还是近在咫尺,无论是莫逆之交,还是青梅竹马,一切都是可遇不可求;知音是默契,是遇事嘴角扬起的那份心有灵犀,是因为理解而心心相印;知音是信任,是可以畅所欲言倾诉烦恼,是给予多少期望都不必担心失望的信任;知音是宽容,是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信任,才得以保留下友谊的那份晶莹。

你快乐,她会和你一起分享;你难过,她会与你一同承担;你烦恼,她会做你最忠实的“垃圾桶”……知音有着广阔的范畴,无限的遐想。

可以穿越时空,从古到今,可以对人,对事,对物……。

一生中交一个朋友谓之足,两个朋友谓之多,三个朋友谓之难得。

知音难寻,我们一定要格外珍惜知己啊!篇二:伯牙绝弦的读后感近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我的感触颇深。

著名音乐大师俞伯牙擅长弹琴,可是却没人能够听懂,无人能够了解他创作音乐的深刻内涵。

《伯牙绝弦》读后感300字10篇

《伯牙绝弦》读后感300字10篇

《伯牙绝弦》读后感300字10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伯牙绝弦讲述了一个《伯牙绝弦》读后感1文中的第一句“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绝弦的读后感。

”这一句开始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作用,可是当我仔细思考后,我觉得这一句不可不有。

这句话不仅写了事情的原因,而且交待了本件事情的人物及他们的特长。

我迫不急待想知道这二人是怎么“善”鼓琴和“善”听的,所以继续往下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在读过老师提供的资料后,我知道了钟子期居然只是一句名山野村夫,只不过喜好听别人奏乐而已,可是却能听懂边,连音乐家都难以真正理解的《高山流水》。

这说明了钟子期一定也是音乐奇才,也说明音乐这种奇妙的东西是人与人心灵的桥梁。

我的目光继续贪婪地在文字间穿行,读到了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时,我感动得差点落下眼泪。

因为他有多种选择:他可以用他的第二生命――鼓琴,来祭奠他的知音,为钟子期创作出许多传世佳作;也可以再次踏上寻找第二个知音的路。

可是,他偏偏选择了最痛苦的一种:那就是在失去知音后,用自己的第二生命来悼念这位难得的知音。

或许这么做是由于极大的痛苦,只有用摔琴来发泄,用不弹琴来忘却。

《伯牙绝弦》让我又一次懂得了友情无价,知音难遇。

我小小的心中充满了感动与对未来的期待……《伯牙绝弦》读后感2大家听说过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故事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吧!从前有个人叫俞伯牙,他的琴艺很高。

他有一位朋友叫钟子期,他很擅长倾听。

俞伯牙在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高山。

钟子期说:“太好了,我仿佛看见了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

俞伯牙在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流水。

钟子期说:“太妙了,我仿佛看到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正从我的面前流过”。

俞伯牙想到的钟子期必能猜到。

后来,钟子期得病而死,俞伯牙知道后,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坏,把弦拉断,并发誓终身不再琴。

伯牙绝弦读后感

伯牙绝弦读后感

伯牙绝弦读后感《伯牙绝弦》读后感导读:本文《伯牙绝弦》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主要内容: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辨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心得感受:我感到非常的惋惜,伯牙只因为失去了知音,就放弃了他的艺术生涯,失去信心,从此精神一蹶不振,决不弹琴。

我觉得他应该继续弹亲继续寻找知音,虽然这样,但是他的精神是可贵的,他是一个对朋友诚心诚意的人。

《伯牙绝弦》读后感近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我的感触颇深。

著名音乐大师俞伯牙擅长弹琴,可是却没人能够听懂,无人能够了解他创作音乐的深刻内涵。

在众多欣赏者的面前,他听到的只是表面的夸奖与赞扬,他为此感到很寂寞,很苦恼。

于是他就来到了飞泻的瀑布、茂密的树木面前宣泄自己的孤寂。

他轻轻地抚弄着自己的琴弦,面对眼前巍峨的高山和轰鸣的瀑布,刹时间来了灵感。

便创作了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高山流水。

就在这时,樵夫钟子期上山打柴归来,正悠哉游哉地走在山间小路上,隐隐约约听到了琴声,不禁放慢了脚步,细细聆听着,他觉得这琴声真是天籁之音,便赞叹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又加快了脚步,急于想看看是哪位高人奏出了这神奇的乐曲。

俞伯牙的琴技是何等娴熟,钟子期对音乐又是何等有造诣啊!终于两个素昧平生的人相见了。

真是相见恨晚。

一个忘我地弹奏着,一个如痴如醉地倾听着,忘记了一天的疲倦,甚至忘记了身上担柴的沉重……伯牙一曲终了,钟子期击节称快:“妙极了!如同巍峨的泰山矗立在眼前,仿佛有滔滔大河从此地涌过!”伯牙喜出望外,于是和子期促膝谈心,他们越说越高兴,直到天色将晚,这对志同道合的知音约定二年后再来此地相见,这才依依惜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伯牙与钟子期读后感
伯牙与钟子期读后感【一】“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一年前读得文章,至今印象深刻,一曲《高山流水》,吟诵千古佳话。

未聆听此曲,已为伯牙子期知音之情而感动。

相知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钟子期从一樵夫变成了隐士,也许,他觉得这样高雅绝妙的曲子,这样出身名贵的瑶琴,一个山野樵夫是无力领会,无法知晓的。

但是知音不分贵贱,我想不管钟子期出身如何,伯牙都会视其为知音。

子期并不不贪图荣华富贵,他心中唯有家中白发苍苍的爹娘让他牵挂,他的孝心也着实难能可贵,也正为此,伯牙对子期更是另眼相待。

既为知音,信任为先。

伯牙江边不见子期,他并没有怀疑他爽约失信,更不为此郁闷不满。

他知子期为人至孝,不来相会,定是应了商弦中哀怨之音,家中定有人亡。

这便是知音,心有灵犀,毫不相疑。

伯牙只料对了一半,但他万难料到,亡者并不是子期的父母,而是子期本人。

每每读到这里,我的内心百感交集,不禁感慨天意弄人,为何子期如此短命,知己难求,子期之后,伯牙再也寻找不到如此知音。

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但就是因为子期听懂了他的曲子,伯牙便为之摔琴以祭,放弃高官厚碌,栖身山野,代其赡养
高堂。

此情此景,曾感动无数读者,而高山流水,被千古流传,也是必然了。

现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就是少了这样至真至纯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即使是住在对十几年也不知道邻居姓什么名什么已不足为奇,当今社会会有几个人把自己一无保留地展现在朋友面前,又有多少人觉得自己拥有一个能够真正读懂自己的人。

所以,才有了“人生难逢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的感叹。

伯牙与钟子期读后感【二】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他们知己之情实在叫我羡慕至极。

人一生得一知己足矣。

我不知道其他人对孤单是享受还是害怕。

但我感觉人的内心深处应该是期望有那么一个懂自己的知己在那里等你。

想想伯牙和子期可以成为知己是因为一个懂字。

两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在那个时代应该有差距。

一个琴师,一个樵夫却产生了惺惺相惜。

诚然伯牙是有慧眼,还有涵养,他对一个目不识丁的樵夫首先表示的是平等,尊重。

在现在这个社会,伯牙,哪里去寻?子期的自信和自尊还有内涵同样不可小估。

现在的人最有可能因为身份差距而主动把朋友拒之门外。

对高于自己身份的人不是巴结奉承,就是阶级对立情节,要不就因为自卑而过于冷漠清高。

两个人的交往本就已经单
纯到精神沟通,没了利,没了用,有的就是享受这份情谊了。

一个懂字何其珍贵?
想想两个人做成朋友交往后,约定好的一年之约。

伯牙如期而至,子期就算死了,还是留老父守约。

这份真挚,这份诚信,这份至死不渝的知己之情!再看咱们这个已经被利益被欲望渲染的社会大染缸,我真想哇哇痛哭一场,恨不得立马插上翅膀逃离这个世界!
再想想这两个人的性别,他们都是同性。

两个男人,而且是性别取向正常的男人。

如今就算是亲人是夫妻是情人,还有什么虚虚假假的蓝颜红颜,又有几个还会拥有这么单纯的感情?谁会为谁守一份约定?谁会为谁至死不渝?如今社会的纷扰和呱噪,为了生存寸步不可以停留的脚步,谁还在乎这份单纯?谁有时间去荡涤一下已经被社会重压而弯曲扭曲的灵魂?
我想伯牙和子期如果在天上看到现在的人间,看见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忙碌的人群,不知道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我又想大家都像蚂蚁一样辛勤忙碌着,忙碌着身上衣裳口中食。

我们是不是已经停留在作为高级灵长类最基本的欲望上?吃喝拉撒,对了,还有下本身欲望。

那么我们的精神那?还有那个喜欢抚琴给知己听的伯牙吗?还有那个在打完柴后,去荡涤一下精神的子期吗?
我想伯牙和子期的至交既然被传作千古佳话,那么他们
肯定还活在我们已经被现实折磨麻木的灵魂里。

他们的灵肯定还在烟火人间去摇醒那些昏昏欲睡的灵魂。

应该有一天,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