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上腹部正中切口手术 裴焕爽

合集下载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在全麻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在全麻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在全麻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姜媛美1,2,谢永刚2,马加海2,徐伟伟2,辛成健1,李涛21 潍坊医学院麻醉学院,山东潍坊261053;2 烟台毓璜顶医院麻醉科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在全麻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择期行全麻剖宫产术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TAP阻滞组(A组)、TAP阻滞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组(B组)、TAP阻滞复合中剂量瑞芬太尼组(C组)各30例。

产妇均在麻醉诱导前30 min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腋中线水平TAP阻滞,麻醉诱导时B组推注瑞芬太尼0.25 µg/kg、C组推注瑞芬太尼0.5 µg/kg、A组推注等体积生理盐水。

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切皮即刻(T1)、胎儿取出即刻(T2)记录产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产妇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6、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取胎儿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指标包括酸碱度(pH)、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乳酸(Lac);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记录需要触觉刺激、面罩加压给氧、气管插管的新生儿例数。

结果 与同组T0时点比较,B组、C组T1、T2时点SBP、DBP、MAP、HR均下降;与同组T1时点比较,C组T2时点SBP、DBP、MAP、HR均下降;与A组同时点比较,B组、C组T1、T2时点SBP、DBP、MAP、HR均下降;与B组同时点比较,C组T1、T2时点SBP、DBP、MAP、HR均下降(P均<0.05)。

各组产妇术后6、12、24 h VAS评分及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CO2、PO2、L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基金项目:2021潮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ZC46)①潮州市潮安区人民医院 广东 潮州 515638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黄树彬① 幸丹① 蔡小燕① 陈泽莲①【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潮州市潮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腹部手术患者的资料。

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 =44)与联合组(n =62)。

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TAP 阻滞。

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24 h 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

结果:联合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及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24 h,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联合组TNF-α、CRP、IL-1、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24 h,两组CD3+、CD4+、CD4+/CD8+均较术前降低,CD8+高于术前,联合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TAP 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缩短腹部手术患者拔管时间,促进康复,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及改善免疫功能。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全身麻醉 腹部手术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doi:10.14033/ki.cfmr.2023.22.01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22-0037-04 Effect of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under Ultrasound-guided Combin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on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HUANG Shubin, XING Dan, CAI Xiaoyan, CHEN Zelian.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22): 37-4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TAP) block under ultrasound-guided combin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on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 Method: The data of 106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 treated in Chao ’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ozhou City from October 2021 to October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nesthesia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44) and combination group (n =62).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general anesthesia, and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given TAP block under ultrasound-guided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Perioperative indexes,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immune function before and 24 h after surg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recovery time and extubation time of combination group were earli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dosage of Propofol and Sufentanil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24 h of surgery, the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interleukin-1 (IL-1), interleukin-6 (IL-6) and C-reactive protein (CRP)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 and the levels of TNF-α, CRP, IL-1 and IL-6 in combin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24 h of surgery, CD3+, CD4+ and CD4+/CD8+ in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 and CD8+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surgery, CD3+, CD4+ and CD4+/CD8+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CD8+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AP block under ultrasound-guided combin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extubation time of abdominal surgery patients, promote recovery, reduce the level of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factors, improve immune function. [Key words]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under ultrasound-guided General anesthesia Abdominal surgery Inflammatory factors Immune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Chao ’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ozhou City, Chaozhou 515638, China 腹部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迅速,但机体可能受麻醉方式或麻醉药物影响出现应激反应,从而导致机体代谢、免疫功能异常[1]。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效与评价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效与评价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
效与评价
一、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原理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通过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精确注射药物的神经阻滞技术。

该技术通过超声引导,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腹横肌、腹内外斜肌、腹直肌等肌肉层及其中的神经、血管等结构,从而准确定位要阻滞的神经丛和血管,准确注射镇痛药物,达到镇痛的效果。

1、疼痛评分: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

研究表明,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患者在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镇痛方法,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患者的舒适度得到了显著改善。

3、术后恢复时间: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术后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术后康复快速。

1、优势
(1)定位精准: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够清晰显示出腹部神经、血管等结构,准确定位要阻滞的神经和血管,提高了阻滞的准确性。

(2)镇痛效果好: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3)副作用少: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后,患者的镇痛药物使用量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相对较少。

2、局限
(1)技术要求高: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超声定位技术,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

(2)操作时间长:相比传统的镇痛方法,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增加了手术的时间成本。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张建林① 纪伟① 陈永军① 李树杰①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术中采用喉罩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APB复合喉罩全身麻醉,两组均于术后采用自控静脉镇痛。

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后5 min(T1)、切皮时(T2)、胆囊切除时(T3)、术毕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麻醉苏醒后6 h(T5)、12 h(T6)、24 h(T7)、48 h(T8)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T2、T3、T4的HR 均较T1加快,MAP均较T1升高,并且T3、T4的HR、MAP均高于T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的HR均较对照组慢,MAP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VAS 评分在T6~T8处于升高阶段,与T5比较,T6、T7、T8的VAS评分均较高,T7、T8的VAS评分均高于T6,T8的VAS评分高于T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6~T8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行TAPB并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可减轻应激反应,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还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效与评价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效与评价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效与评价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等胆囊疾病的常见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已成为一种常规的微创手术方式。

术后疼痛是患者术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

寻求一种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对于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是一种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方法。

它是通过在腹壁内注射麻醉药物,作用于腹横肌平面,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TAPB可以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患者对于镇痛药物的依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

一、超声引导下TAPB在术后镇痛中的作用超声引导下TAPB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术后镇痛方式,它相对于传统的腹肌切开阻滞具有很多优势。

超声引导下TAPB可以准确定位,将麻醉药物精确注射到目标位置,从而提高了镇痛的效果。

TAPB不会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TAPB可以减少患者对于镇痛药物的依赖,有助于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

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中,超声引导下TAPB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术后康复。

TAPB对于术后的并发症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出现的意外情况,改善术后病情的发展。

超声引导下TAPB已经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手术前,医生会利用超声技术确定注射的位置,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剂量,然后通过超声引导下将麻醉药物注射到腹横肌平面,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超声引导下TAPB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且能够在术后持续一定的镇痛效果,因此已经成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式之一。

也有一些研究认为,超声引导下TAPB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操作技术的熟练度和医生的经验也会影响到疗效的大小。

在使用超声引导下TAPB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剂量,确保术后镇痛的效果。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引言:腹部手术后的疼痛是患者在恢复期间的常见问题,有效的术后镇痛管理对于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近年来,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TAP)阻滞在腹部手术术后镇痛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腹部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至2020年间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其中的研究方法、样本容量、应用过程以及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结。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评估TAP阻滞在腹部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通过分析多项研究结果,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腹部手术术后镇痛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术后镇痛时,TAP阻滞可有效减轻腹部手术切口周围的疼痛,并能对伤口周围的组织进行良好的局麻。

此外,多项研究还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TAP阻滞能够显著减少术后镇痛所需的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而且,TAP阻滞操作相对简单,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预测性,使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腹部手术。

讨论:超声引导下的TAP阻滞作为一种新兴的术后镇痛方法,优于传统的腹壁神经阻滞。

首先,超声引导下的TAP阻滞可以减少给药误差,提高药物的准确性和效果。

其次,超声引导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图像和解剖结构,使操作者可以准确定位腹壁的神经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从而避免损伤重要结构。

此外,TAP阻滞还可以通过间接减少对局部镇痛药的依赖,减少术后镇痛所需的药物总量,从而降低患者的毒副作用。

结论:超声引导下的TAP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方法。

它能够有效减轻术后腹部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

尽管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但TAP阻滞作为一种创新的术后镇痛治疗方法在实际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展示了其巨大的潜力总之,超声引导下的TAP阻滞作为一种新兴的术后镇痛方法,在提供切口周围的疼痛缓解和良好的局麻效果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手术快速康复应用效果评价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手术快速康复应用效果评价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手术快速康复应用效果评价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麻醉技术,尤其在妇科手术中表现出了突出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评价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手术中可以显著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受和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引言一、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原理和应用超声引导在麻醉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可以提高麻醉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指在超声引导下,通过在腹横肌平面注射局部麻醉药物,达到阻断感觉神经的传导,从而达到减轻术中和术后疼痛的目的。

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手术中,包括腹部手术、妇科手术、骨科手术等。

在妇科手术中,腹腔镜手术是常见的手术方式,对于术后的康复要求非常高,因此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技术操作及其优缺点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有多种技术操作方法,包括经中线入路、经外斜方肌入路、经侧部入路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经中线入路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但有时会引起肾筋膜损伤,术后患者出现低血压的风险较大;经外斜方肌入路对于手术视野良好,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经侧部入路对于腹部手术切口较小,对内脏损伤风险较低,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操作难度较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入路方法。

三、妇科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及其影响因素妇科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一直是医护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其康复过程的顺利与否,与手术本身的效果、患者的自身条件和外部支持等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受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有效地减轻手术患者的疼痛感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和切口局麻药浸润在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和切口局麻药浸润在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c a l w o u n d i n d i c a i t o n i n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c h o l cy e s t ct e o m y( L C ) . Me t h o d s n p a t i e n t s w h o u n d e r w e n t L C w e r e r a n d o m l y a s s i g n e d t o r e c e i v e T A P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A n e s t h e s i o l o g y , S h e n  ̄i n gH o s p i t a l , C h i o a Me d i c a J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0 4 , C h i n a )
La pa r o s c o pi c Ch o l e c y s t e c t o m y: Co mpa r i s o n wi t h Lo c al Wo u nd I nf il t at r i o n
L O NG B o , S U N We i we i , XI AO Z h e n n a n, S O NG Yo u p i n g
显差异 , 但 是 可 以减 轻 运 动 状 态下 的 疼 痛 , 可 以减 少 阿 片类 药 物 的 用 量 。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 阻滞 ; 超 声引导; 腹腔镜胆囊切 除术
R 6 1 4 .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编 号 0 2 5 8 — 4 6 4 6 ( 2 0 1 7 ) 0 8 — 0 6 9 4 — 0 4 h t t p : / / k n s . c n k i . n e t l k c m s / d e t a i l / 2 1 . 1 2 2 7 . R. 2 0 1 7 0 7 1 6 . 2 0 4 0 . 0 1 2 . h t m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TAPB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腹部手术具有优势,尤 其适于危重病人及特殊病情时,给患者带来更多益处,复合 外科的快速康复理念(ERAS)。不妥之处望指导!


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TAPB)(上腹正中切口)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麻醉一科 裴焕爽
• 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可用于复合麻 醉和术后镇痛。据手术部位不同,所选择 的入路不同,正中切口行双侧阻滞,侧切 口行单侧阻滞,超声引导下实现微创操作, 走近解剖,精准医疗。下面是我的一些操 作与体会,和大家分享。
腹壁神经
腹横肌
腹壁神经 腹横肌
腹内斜肌 腹直肌 腹壁神经
腹外斜肌 腹壁神经
牢记几张解剖图
我的超声影像及操作
体表标记,定位
体表标记,定位
超声右侧定位
超声影像
神经刺激针
超声引导下右侧腹横肌平面阻滞
看解剖,找位置
阴影侧腹横肌平面阻滞
看解剖,找位置
进针
刺激针到位,注药中
注药中,我们采用0.2%罗哌卡因左 侧6ml
注药中
注药后
超声引导下左侧阻滞
又一例:男性,30岁,全麻诱导SF20ug+依托咪酯 0.3mg/kg+顺阿15mg,插管后行超声引导下TAPB阻滞
切皮时各参数(切皮时未追加SF,没有泵注RF)
进腹腔时各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