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预防食物中毒常识

合集下载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通用11篇)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通用11篇)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学校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通用11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

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1为了保障我校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以便及时、正确、高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把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校食品中毒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抓平时,敲警钟,以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组织管理学校“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集体食物中毒处置领导小组,一旦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处置领导小组协调开展工作。

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韩宝奎(校长)副组长:李忠会(副校长)张海峰(食堂管理员)成员:2、职责:(1)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平时加强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负责组织抢救中毒师生、安排检查现场、调查事件的起因,负责安排善后工作。

(2)副组长负责食堂的食物、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并制定检查的各项措施及管理措施,开展食品安全教育。

并与卫生防疫部门联系接受监督。

如果发生食物中毒立即报告,对食堂的食品展开全面检查,确定为食堂问题的要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展开工作,抢救中毒师生解决善后工作,如不为食堂问题也要积极参加工作,配合协调解决问题。

(3)带班领导负责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解决参与抢救工作。

(4)宋玉臣负责厨房的安全工作,在事故发生时积极协助配合调查取证,保证无关人员不能进入厨房和工作间。

(5)牟松花、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随时了解学生情况,发现食物中毒现象立即报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并组织抢救。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三篇)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三篇)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目录:一、引言二、食物中毒的定义和常见症状三、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制度3.1 食品采购和检验3.2 食品加工和储存3.3 厨房卫生管理3.4 食品安全培训四、学校食物中毒报告制度4.1 食物中毒的报告流程4.2 食物中毒的分析与调查五、学校食物中毒预防与报告制度的效果评估六、结论参考文献一、引言食物中毒是指人体吃进或吸入有毒物质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其中包括食物传染病、食物中毒性感染和食物中毒性中毒。

食物中毒在学校食堂中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将会给师生的健康带来威胁,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伤亡事故。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非常重要。

二、食物中毒的定义和常见症状食物中毒是指吞食有毒食物或食品中毒素导致人体中毒的疾病。

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发热、恶心、头痛、乏力等。

在学校食堂中,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包括食品污染、食品加工不当、食品储存和保存不当以及食品供应链管理不到位等。

三、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制度为了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学校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食物中毒预防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措施:3.1 食品采购和检验学校食堂在进行食品采购时,应该选择合格的食品供应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采购食品时,可以要求食品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质量证明或检验报告,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此外,学校还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食品进行抽检和检验,确保食品的质量合格。

3.2 食品加工和储存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和储存环境应该符合卫生标准,确保食品加工和储存的安全。

食品加工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卫生操作规程,严格控制食品的加工温度和时间,避免食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食品储存时,应该按照食品的储存要求,确保食品的保质期和品质。

3.3 厨房卫生管理学校食堂的厨房卫生管理是防止食物中毒的重要环节。

食堂厨房应该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厨房的整洁和卫生。

厨房人员应该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帽子,保持个人卫生。

小学食堂防投毒措施

小学食堂防投毒措施

小学食堂防投毒措施小学食堂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环,保障学生们的健康安全非常重要。

为了防止食品遭到投毒,学校食堂应采取以下措施:1. 食品供应链管理:学校应建立安全可靠的食品供应链,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供应的食品符合卫生标准。

2. 食品原材料检验:学校食堂应定期对食品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包括食品安全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的核实。

对供应商提供的食品原材料进行取样检测,确保食品品质安全。

3. 食品加工环境卫生:食堂应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加工设备和场所。

有关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携带病菌进入食品。

4. 严格食品加工操作规范:所有食品加工、烹饪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加工人员应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掌握正确的食品加工流程和操作要点。

5. 食品留样管理:学校食堂应定期留样食品并进行检测,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留样食品的标本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6. 引入安全监控系统:学校食堂可以引入安全监控系统,监测食堂内部重要区域的视频画面,对食品加工、储存和配送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以便追溯和查证。

7. 强化食品安全教育:学校应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加强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随意接受来路不明的食品。

教育教职工要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严禁从外部购买食品进入食堂。

8. 加强食堂管理:学校食堂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包括食品采购、食品储存、食品加工、食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每个环节都应有专人负责,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9. 建立食品安全投诉处理机制:学校应建立食品安全投诉处理机制,学生和家长有任何疑问或发现食品安全问题都能及时向学校反映,学校应及时调查处理,保证食品安全。

10.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学校应加强对食堂的日常监督和检查,设立监督岗位,定期抽查和检验食品安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宣教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宣教

食物中毒宣教1农药残留:我们吃的叶菜一定要清洗干净。

曾有一家三口,晚餐就吃了一个西洋菜汤,三人先后出现了头晕眼花、呕吐的症状,送到医院急诊,发现原来是西洋菜上残留的有机磷类农药中毒。

专家解析:枸杞叶、西洋花菜等有叶青菜上可能有一些农药残留,尤其是冬天的青菜,因为冬天植物相对长得慢,为了提升产量,此时喷洒的农药可能会多一些。

洗蔬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用水浸泡,再仔细清洗。

2有毒食物:在我们吃的食物中,有些本身就含有毒素的,如四季豆、野山芋、某些蘑菇、鱼胆等。

专家解析:四季豆是餐桌上的常见菜肴,烹调不当就可引起中毒,摄入未煮熟的四季豆,引起中毒的潜伏期为几十分钟,一般不超过5小时,主要为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

而野山芋只要摄入一点就会感觉口麻。

预防措施:四季豆不能只用开水烫一下就凉拌,更不能用盐拌生食,炒食要充分加热使之彻底熟透。

山芋、蘑菇最好不要在野外自己采摘。

3细菌污染:食物被细菌污染导致的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最常见的细菌是沙门菌、大肠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存放时间太长、没有完全加热的剩饭剩菜、保存不好的牛奶等,这些食物中都可能含有这些细菌。

据了解,因为吃了不洁食物导致的中毒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事件。

预防措施:日常食物要清洗干净、注意保鲜,一旦食物变质就可能受到这些细菌的污染。

专家建议:一是食物买回来后要注意清洗干净;二是肉类一定要切细煮熟;三是存放久的食物,或剩饭剩菜一定要充分加热煮透再吃;四是要新鲜吃的食物千万不要存放太久,比如牛奶、蛋糕等。

4亚硝酸盐:工业盐误被当成食用盐,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据称,2至3克的亚硝酸盐便能够令一个成年人致命。

亚硝酸盐还存有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中;刚腌不久的蔬菜(腌制时间不超过15天)也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一般要腌制后30天才能消失;有些地区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当用该水煮粥或食物,再在不洁的锅内放置过夜后,硝酸盐也会在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

食堂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1)

食堂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1)

7、严格洗消
餐具、熟食品容器要彻底洗净消毒后使用。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盛器,双手要经常 清洗消毒。
8、控制加工量
如果超负荷进行加工,就会出现食品 提前加工、设施设备不够用等现象,从而不 能严格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进行操作,上述 各项关键控制措施就难以做到,发生食物中 毒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预防措施1
食堂、餐饮单位应尽量不自制 肴肉、腌腊肉,避免误用亚硝酸 盐,不使用来历不明的“食盐” 或“味精”。 如需使用应严格保管,亚硝酸 ..盐... 使用量不得超过0.15克/千克, 使用时搅拌均匀。 尽量少食用暴盐菜,不吃腐烂 变质的蔬菜。
27
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为1-3小时,一般在 食用2小时内发病,症状为:头痛、头晕、恶心、呕 吐、流口水、多汗、视力模糊、口唇、舌尖、指尖 青紫等缺氧症状,严重者出现瞳孔缩小、呼吸困难、 昏迷,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据摊主交代,6月份气温升高,害虫增多,为控制虫害,在这批青 菜上市前二天他还违规使用了甲胺磷,导致青菜中甲胺磷残留,最 终引起了此起食物中毒事故。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4
桐油食物中毒
由于桐油除气味外,外观与一般的食用植物油非常相似。食品中 桐油的污染通常是为误用所致。
桐油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在30分钟-4小时,主要表现为; 恶心、呕吐、腹泻、精神倦怠、烦躁、头痛、烫好、头晕,严重 的可引起意识模糊、呼吸困难或惊厥,进而引起昏迷和休克。
豆荚类食物中毒案例
2007年1月18日下午,某公司员工食用食堂午餐后有50余人出现恶 心、呕吐、腹痛、头晕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此次发病与 食用该食堂供应的四季豆有关,调查分析,该食堂1100人份:“四 季豆炒肉片”分四锅炒制,每锅60斤左右,每锅炒制量大,炒制时 间短,且都是条块状食品,导热性差,不容易炒熟烧透。从留样四 季豆炒肉中检出皂素阳性,说明该食品加工不当,未彻底烧熟煮透, 致使四季豆中的皂素等有毒成分未被彻底破坏,最终引起食物中毒。

学校食堂防中毒、投毒制度

学校食堂防中毒、投毒制度

学校食堂防中毒、投毒制度学校食堂是学生的重要就餐场所,为了保障学生的食品安全,防止中毒事件发生,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防中毒、投毒制度。

本文将从食品采购、食品加工、食品检测和应急预案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学校食堂防中毒、投毒制度的重要性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食品采购食品采购是学校食堂的第一道防线。

学校应与食品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严格把关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

同时,学校食堂还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的食品安全证明,确保所采购的食品符合相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此外,采购的食品应尽量选择新鲜、无任何异常味道和变质迹象的产品,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品质。

二、食品加工食品加工环节是食堂防中毒的关键。

学校食堂应建立科学的食品加工制度,规定每道菜品的制作方法、用料比例和加工时间。

食品加工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循食品加工的卫生规范。

食堂还应采取措施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质量,例如对食材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洗净处理,保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状态,以及对食品加工区域进行定期的消毒清洁。

三、食品检测食品检测环节是食堂防中毒的重要一环。

学校食堂应配备专业的食品检测人员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食品检测。

食品检测应涵盖食材的质量检测、菜品的口感检测和微生物污染的检测等多个方面。

食堂应建立食品检测档案,记录每批次食材和菜品的检测结果,并在宣传栏上公示。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食材或菜品,并追溯到原料供应商,以便查找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食堂防中毒的最后一道防线。

学校食堂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应急预案应包括食品中毒和食品投毒的不同应对措施。

对于食品中毒事件,食堂应立即暂停供应食品、通知学生停止用餐,并及时联系医院和卫生部门寻求专业的支援。

对于食品投毒事件,食堂应尽快报警,并协助执法部门进行调查,同时通知学生和家长,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学校食堂防中毒、投毒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是保障学生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

校园食品安全12个小常识

校园食品安全12个小常识

校园食品安全12个小常识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础。

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障。

二、食品安全标准学校食堂应遵循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包括《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

三、食品储存要求食品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有害物质的污染。

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冷藏食品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四、食品采购注意事项学校食堂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并严格检查食品的品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食品采购应保持索证索票,以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

五、食品加工卫生食品加工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卫生,使用合格的餐具和容器,并定期进行消毒。

加工人员应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食品保质期与保存期食品应在其保质期内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得使用。

保存期是指食品从生产日期开始至最佳食用日期的时间,应遵循保存期的规定。

七、食品留样制度学校食堂应对每餐每种食品进行留样,并标注留样日期、餐次和留样量。

留样应保留48小时,以备不时之需。

八、食品卫生检查学校应定期对食堂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包括食品储存、加工、制作、留样等方面的检查。

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建立食品卫生档案。

九、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处理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如加强食品采购管理、确保食品储存卫生等。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应及时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同时应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十、学生营养餐搭配学校食堂应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饮服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合理搭配食材。

同时应注意饮食多样化,保证学生获得充足的营养素和能量。

十一、食堂卫生管理学校食堂应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人员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设施设备卫生管理等。

食堂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工作。

同时应对食堂的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进行安全管理。

如何预防食堂食物中毒?

如何预防食堂食物中毒?

如何预防食堂食物中毒?
近年来食物中毒屡见不鲜,尤其是到了,夏季天气比较炎热的季节。

很多人都只听说过因食物中毒,其实食物中毒对我们的危害是很大的。

轻者会导致我们腹泻严重的时候会影响我们的生命安全。

对于食堂这些人群聚集地地方,该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呢!有兴趣的话可以和一起来看一看哦!
1、采购食品原料要验收,以保证原料新鲜,不得采购腐败变质、霉变、过期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不采购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以及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2、认真做好操作卫生,保持厨房用具表面清洁。

防止生熟食品存放及生熟食品工具器具混用交叉污染,特别要防止海水产品对厨房用具、容器、水池、抹布的污染。

3、烹调食品要烧熟煮透,严禁里生外熟,食物烹调的中心
温度应达到 70℃
以上。

尽量不使用回锅、隔夜食品,食品从烹调到食用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热食的温度应保持在 60℃以上。

4、工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熟知卫生知识,上岗前穿戴整洁工作衣帽,洗手消毒。

5、餐具应清洗消毒保洁,消毒应达到有效浓度、温度和时间。

盛放食品的冰箱、容器必须按生熟分开原则使用和存放,盛放熟食的容器,使用前必须彻底洗净消毒。

6、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每一餐次的每样食品应取样 100克,用密闭的容器盛放,存放在冰箱内冷藏并保留48小时。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食物中毒的主要地方就是食堂,因此在食堂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很重要。

不知道以上提供的内容对
大家有没有帮助呢!其实不论是在哪里,只要你的食物卫生、人员卫生等都能安全过关的话,就不怕会出现食物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食堂预防食物中毒常识
1、注意挑选和鉴别食物,不要购买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河豚
鱼、毒蘑菇、发芽土豆等。

2、烹调食物要彻底加热,做好的熟食要立即使用,储存熟食的温
度要低于7℃或高于60℃,经储存的熟食品,食前要彻底加热。

3、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不能用切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再切
熟食品,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

4、瓜果、蔬菜生吃时要洗净、消毒。

5、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6、不要用毛蚶、泥蚶、魁蚶、炝虾等违禁生食水产品。

7、不要到无证摊贩购买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
单位、无保质期限等标签的罐头食品和其他包装食品。

8、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变质的食物往往含多种病毒,最易出现
食物中毒现象。

9、肉类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内生。

10、不随意采捕食用不熟悉、不认识的动物、植物(野蘑菇、野果、
野菜等)。

11、按照低温冷藏的要求储存食物,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12、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食物中毒应从搞好个人卫生开始。

食为天·一中食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