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合集下载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恩格斯1884年第一版序言以下各章,在某种程度上是实现遗愿。

不是别人,正是卡尔·马克思曾打算联系他的——在某种限度内我可以说是我们两人的——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并且只是这样来阐明这些成果的全部意义。

原来,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以此为指导,在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

正如德国的职业经济学家多年来热心地抄袭《资本论》同时又顽强地抹煞它一样,英国“史前史”科学的代表对摩尔根的《古代社会》[①],也用了同样的办法。

我这本书,只能稍稍补偿我的亡友未能完成的工作。

不过,我手中有他写在摩尔根一书的详细摘要[①]中的批语,这些批语我在本书中有关的地方就加以引用。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然而,在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社会结构中,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私有制和交换、财产差别、使用他人劳动力的可能性,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等新的社会成分,也日益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社会成分在几个世代中竭力使旧的社会制度适应新的条件,直到两者的不相容性最后导致一个彻底的变革为止。

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旧社会,由于新形成的各社会阶级的冲突而被炸毁;代之而起的是组成为国家的新社会,而国家的基层单位已经不是血族团体,而是地区团体了。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知识系统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知识系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知识系统第一部分序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其主题是恩格斯根据当时所能见到的可靠资料,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从无到有, 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并对它们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科学预测。

为了研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需要,恩格斯探讨了原始社会的分期、宗教的起源、法律的起源,还研究了希腊史、罗马史、日耳曼史等与主题相关的一些问题。

在时间的跨度上,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研究起自人类的初始, 终于对未来共产主义轮廓的描绘,几乎包括了人类全部的历史过程在学科方面,《起源》涉及了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

因此,《起源》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1 •《起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起源》的第1版序言中,恩格斯提出了著名的两种生产理论,把人类自身的生产有机地纳入了生产的范畴,以更科学的形式和更深刻的内涵展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以大量的资料为依据,在高度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通过理论和实际的辩证统一,逻辑和历史的辩证统一,批判和继承的辩证统一的方法对有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其他人所不能得出的,直到现在仍是正确的结论。

在恩格斯写作《起源》的时候,西方已经出现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是:A、巴霍芬的《母权论》;B、麦克伦南的《原始婚姻》和《古代史研究》;C、摩尔根的《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婚姻制度》和《古代社会》等都是这方面的重要成果。

恩格斯认真研究了这些成果,坚持批判和继承的辩证统一,使《起源》成为一部魅力恒久的经典著作。

2 •《起源》的写作背景(1)写作背景:19世纪欧洲产业革命19世纪欧洲发生的产业革命是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为背景,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实现了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转变的技术革命。

(2)写作的具体原因:以前关于人类史前社会,也就是阶级社会以前的人类社会,仍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薄弱环节。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深刻探讨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到私有制社会再到最终的共产主义社会。

读后让人深思,引发了我许多思考。

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划分十分清晰。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不存在私有制。

而后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私有制悄然产生,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私有制的出现导致阶级的出现,社会分化加剧,国家也由此产生。

随着社会主义的建立,私有制逐渐消失,最终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

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极具逻辑性,值得深入思考。

恩格斯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之间的通联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指出,家庭是私有制的原始形式,通过男权制和家庭私有制,私有制得以继续存在并且得以扩张。

在一定程度上,家庭私有制也奠定了国家的基础。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通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这种深刻的洞察力,使我对人类社会的演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另外,恩格斯对国家的本质和作用做了深入思考。

他认为,国家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施暴力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存在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通过不同的手段来维护私有制的存在。

这一观点颠覆了我以往对国家的认识,使我对国家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

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也令人振奋。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私有制和阶级将会消失,个人不再受到经济的束缚,生产资料将成为全体人民的共有财产。

这种平等、公正的社会秩序使人心向往之。

然而恩格斯也指出,从现阶段到达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历许多曲折和艰辛的斗争。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

综合全书,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家庭、私有制、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的本质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分析,让人受益匪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德国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作的社会学著作,于1884年首次出版。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分析了人类早期的历史,揭示了原始社会制度解体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过程,阐明了阶级社会的一般特征;弄清了各个不同社会形态中家庭关系发展的特点;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实质,证明了国家由阶级产生,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必将消亡。

该书是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作之一,被翻译为多种语言文字出版。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包括2篇序言和9章正文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1、第一章史前各文化阶段,讲述文明时代之前的蒙昧时代与野蛮时代,探讨古代社会的概况。

2、第二章家庭,主要探讨家庭的四种形式——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和专偶制家庭,揭示家庭形式的演变及演变的关键与基础。

3、第三章至第八章,主要结合易洛魁人、希腊人、雅典人、罗马人、凯尔特人和德意志人等诸具体历史发展过程,专门探讨氏族制度的解体、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等重要的理论问题,揭示了私有制在氏族社会的瓦解及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第九章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是全书的总结部分,系统论述了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探讨了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与社会组织形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国家的本质及其特征,分析了文明社会的实质。

通过对历史素材的全面而深入剖析,对社会转变时期的经济条件及其重要作用做了深刻分析,论证了经济条件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这四个部分贯穿着一条清晰的认知路径:文明进程、社会组织形式的演进受制于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转变的逻辑。

人类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家庭从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和对偶制家庭走向专偶制家庭,社会组织形式由氏族变成国家,都是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的外部表现。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生产关系从公有制到私有制的改变,促成了社会形态、家庭形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的转变。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目录[隐藏]【简介】【内容】【主要章节】【恩格斯论国家】【摩尔根对文明时代的评断】【关于母权制的争议】1884年该书(德文)第一版封面Der Ursprung der Familie, des Privateigentums und des Staats 【简介】《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的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作之一。

副标题为“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Im Anschluß an Lewis H. Morgans Forschungen)”。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去世后,整理马克思的手稿时,发现马克思对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所做的摘要和批语,恩格斯研究后认为有必要进行补充来写一部专门的著作阐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原著以德语写于1884年3月至5月间,同年10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单行本。

后来,这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著作在德国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

1892年,恩格斯写了《新发现的群婚实例》一文,作为本书的附录。

全书包括2篇序言,9章正文。

【内容】恩格斯以唯物史观阐释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对美洲印第安人社会的研究,补充他本人对古代罗马、希腊和日耳曼人社会的研究材料,论述了人类早期原始社会阶段和奴隶社会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后来科学考古的发现也证明了恩格斯的基本论点是正确的。

在本书中,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恩格斯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祥解

恩格斯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祥解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节选)学习导读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适应时代和无产阶级斗争发展需要而写的,是一部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和国家理论的代表作。

一、写作背景《起源》写作于1884年3月至5月,同年10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单行本,后来在德国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

1892年,恩格斯写了《新发现的群婚实例》一文,作为本书的附录。

1.《起源》是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而撰写的对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和阐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注重对原始社会的研究。

19世纪中叶,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原始社会的发展、验证完善历史唯物主义创造了条件。

1877年,美国民族学和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古代社会》一书出版。

摩尔根主要研究原始社会的历史,他根据自己对美国印第安人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人类婚姻、亲属关系、氏族制度的长期研究和观察,写作了《古代社会》一书。

马克思对摩尔根的研究成果高度重视,于1881至1882年间研读了《古代社会》一书,做了详细的摘录和批语,并且计划用唯物史观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

但是,马克思还没有实现这个心愿就逝世了。

恩格斯对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同样重视,认为是“一本像达尔文的著作对于生物学那样具有决定意义的书”。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2页)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手稿时,发现了马克思对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所做的摘要和批语。

恩格斯研究后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摩尔根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而摩尔根的研究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证明,“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以此为指导,在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姓名:印妮专业:风景园林0901学号:092403027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世纪70年代后,国际工人运动在欧洲有了很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无产阶级人数壮大,不断举行游行罢工,争取更多的政治经济权利。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切关怀指导下,一大批社会主义政党先后在德国(1869年)、荷兰(1870年)、意大利(1882年)、俄国(1883年)等国建立起来。

面对无产阶级的斗争,资产阶级的镇压和迫害也变本加厉。

在当时欧洲的知识界,一些学者不顾事实,大肆鼓吹私有制和国家早在原始社会中就已经存在,家庭历来就是建立在私有制和男性占统治地位的基础上的,妄图以此证明资本主义的永恒性。

在德国,1878年俾斯麦政府利用帝国国会多数人的支持,通过了《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通称“非常法”。

“非常法”实施后,该国境内先后有一千三百种社会民主党的出版物遭到禁止,三百三十多个工人组织被解散,二千多名党的活动分子和工人被放逐或入狱。

因此,揭露容克地主资产阶级占有制及其专政的“神圣性”,从理论上说明私有制和国家机器只不过是历史的现象,而不是“合理”、“永恒”的,鼓舞无产阶级和社会民主党人同容克地主资产阶级斗争,成为一项重要的战斗任务。

恩格斯为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决定以《起源》来进行有力的辩护。

内容介绍:恩格斯以唯物史观阐释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对美洲印第安人社会的研究,补充他本人对古代罗马、希腊和日耳曼人社会的研究材料,论述了人类早期原始社会阶段和奴隶社会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后来科学考古的发现也证明了恩格斯的基本论点是正确的。

在本书中,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恩格斯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节选)学习导读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适应时代和无产阶级斗争发展需要而写的,是一部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和国家理论的代表作。

一、写作背景《起源》写作于1884年3月至5月,同年10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单行本,后来在德国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

1892年,恩格斯写了《新发现的群婚实例》一文,作为本书的附录。

1.《起源》是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而撰写的对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和阐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注重对原始社会的研究。

19世纪中叶,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原始社会的发展、验证完善历史唯物主义创造了条件。

1877年,美国民族学和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古代社会》一书出版。

摩尔根主要研究原始社会的历史,他根据自己对美国印第安人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人类婚姻、亲属关系、氏族制度的长期研究和观察,写作了《古代社会》一书。

马克思对摩尔根的研究成果高度重视,于1881至1882年间研读了《古代社会》一书,做了详细的摘录和批语,并且计划用唯物史观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

但是,马克思还没有实现这个心愿就逝世了。

恩格斯对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同样重视,认为是“一本像达尔文的著作对于生物学那样具有决定意义的书”。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2页)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手稿时,发现了马克思对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所做的摘要和批语。

恩格斯研究后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摩尔根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而摩尔根的研究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证明,“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以此为指导,在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简介】《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的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作之一。

副标题为“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Im Anschluß an Lewis H. Morgans Forschungen)”。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去世后,整理马克思的手稿时,发现马克思对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所做的摘要和批语,恩格斯研究后认为有必要进行补充来写一部专门的著作阐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原著以德语写于1884年3月至5月间,同年10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单行本。

后来,这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著作在德国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

1892年,恩格斯写了《新发现的群婚实例》一文,作为本书的附录。

全书包括2篇序言,9章正文。

【内容】恩格斯以唯物史观阐释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对美洲印第安人社会的研究,补充他本人对古代罗马、希腊和日耳曼人社会的研究材料,论述了人类早期原始社会阶段和奴隶社会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后来科学考古的发现也证明了恩格斯的基本论点是正确的。

在本书中,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恩格斯根据大量史料,阐述了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和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阶级本质及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指出国家和阶级、私有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的。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而且日益与社会脱离的特殊公共权力,其作用是协调各阶级的矛盾。

国家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本书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国家的重要成果,它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

【主要章节】一史前各文化阶段二家庭三易洛魁人的氏族四希腊人的氏族五雅典国家的产生六罗马的氏族和国家七克尔特人和德意志人的氏族八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九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恩格斯论国家】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

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

确切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而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在历史上的大多数国家中,公民的权利是按照财产状况分级规定的,这直接地宣告国家是有产阶级用来防御无产阶级的组织。

在按照财产状况划分阶级的雅典和罗马,就已经是这样。

在中世纪的封建国家中,也是这样,在那里,政治的权力地位是按照地产来排列的。

现代的代议制的国家的选举资格,也是这样。

但是,对财产差别的这种政治上的承认,决不是本质的东西。

相反地,它标志着国家发展的低级阶段。

国家的最高形式,民主共和国,在我们现代的社会条件下正日益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它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最后决定性斗争只能在其中进行到底的国家形式,——这种民主共和国已经不再正式讲什么财产差别了。

在这种国家中,财富是间接地但也是更可靠地运用它的权力的。

其形式一方面是直接收买官吏(美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另一方面是政府和交易所结成联盟,而公债越增长,股份公司越是不仅把运输业而且把生产本身集中在自己手中,越是把交易所变成自己的中心,这一联盟就越容易实现。

最后,有产阶级是直接通过普选制来统治的。

只要被压迫阶级——在我们这里就是无产阶级——还没有成熟到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这个阶级的大多数人就仍将承认现存的社会秩序是唯一可行的秩序,而在政治上成为资本家阶级的尾巴,构成它的极左翼。

但是,随着被压迫阶级成熟到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它就作为独立的党派结合起来,选举自己的代表,而不是选举资本家的代表了。

因此,普选制是测量工人阶级成熟性的标尺。

在现今的国家里,普选制不能而且永远不会提供更多的东西;不过,这也就足够了。

在普选制的温度计标示出工人的沸点的那一天,他们以及资本家同样都知道该怎么办了。

所以,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

现在我们正在以迅速的步伐走向这样的生产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这些阶级的存在不仅不再必要,而且成了生产的真正障碍。

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

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

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

【摩尔根对文明时代的评断】“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财富的增长是如此巨大,它的形式是如此繁多,它的用途是如此广泛,为了所有者的利益而对它进行的管理又是如此巧妙,以致这种财富对人民说来已经变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

人类的智慧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了。

然而,总有一天,人类的理智一定会强健到能够支配财富,一定会规定国家对它所保护的财产的关系,以及所有者的权利的范围。

社会的利益绝对地高于个人的利益,必须使这两者处于一种公正而和谐的关系之中。

只要进步仍将是未来的规律,像它对于过去那样,那么单纯追求财富就不是人类的最终的命运了。

自从文明时代开始以来所经过的时间,只是人类已经经历过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只是人类将要经历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

社会的瓦解,即将成为以财富为唯一的最终目的的那个历程的终结,因为这一历程包含着自我消灭的因素。

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

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

”【关于母权制的争议】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第二波女权运动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但也向传统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对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被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妇女理论经典作品的观点作出修正和补充。

恩格斯在《起源》中表述了人类物质条件的变化如何影响了他们的家庭关系组织。

按照恩格斯的观点,早期的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社会是财产公有制和群婚制的社会,在家庭之前存在过一种“毫无限制的性交关系”的原始状态,随着部落中女子的逐渐稀少,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共同生活的对偶家庭开始存在。

恩格斯认为此时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

因为妇女劳动对于部落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她们生产了绝大多数物品,如衣物、家用物品及工具等。

母系血统制度和母权制是早期对偶社会的特征,妇女拥有政治、社会和经济权力。

妇女的统治地位来源于家庭——原始的生产中心;假如生产的场所改变,她就将失去她的统治地位。

在“新的、社会的动力发生作用”下,“家畜的驯养和畜群的繁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的来源,并产生了全新的社会关系。

”男子控制了部落的畜群,能“供给非常充裕的乳肉食物。

”在男子劳动领域内出现了剩余产品,形成财富的积累,这就加强了他们在群体中的地位。

”而当世系还是按母权制来确定之时,“固定的财富差不多只限于住房、衣服、粗糙的装饰品以及获得食物和制作食物的工具:小船、武器、最简单的家庭用具。

”随着家庭外生产胜过家庭内生产,两性间的分工呈现出新的社会意义。

男子劳动和生产变得重要起来,妇女劳动和生产及社会地位随之下降。

“随着财富的增加,它便一方面使丈夫在家庭中占居比妻子更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利用这个增强了的地位来改变传统的继承制度使之有利于子女的意图。

”“因此,必须废除母权制,而它也就被废除了。

”这样一夫一妻就产生了。

恩格斯认为这个转变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

”丈夫凭借经济权力来支配新的家庭秩序,恩格斯称“在家庭中,丈夫是资产者,妻子则相当于无产阶级。

”男性统治根源于是他而不是她掌握财产的事实。

妇女压迫将伴随私有制的解体而终止。

在恩格斯看来,妇女的服从地位、私有制的出现和向父系社会的转变与一夫一妻制核心家庭的产生紧密相联。

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社会延续。

男性统治,首先以父系然后以父权制的形式,仅仅是在有财产的男子与无财产的妇女间阶级分裂的结果。

恩格斯指出:“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

”“它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它“仍然是权衡利害的婚姻。

”只有妇女对男子经济依赖的消失,才会允许两性关系建立在平等和“真正的”爱情基础之上。

因此,恩格斯提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以使妇女经济上不再依赖于男子;妇女解放的第二个先决条件是必须“依靠现代大工业”,只有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里,才可以想象妇女能够真正得到解放;第三个先决条件是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即“把私人的家务劳动溶化在公共的事业中。

”因为在前阶级社会,家务劳动有一种“公共的性质”,而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后,“家务的料理…不再涉及社会了。

它变成了一种私人的事务;妻子成为主要的家庭女仆,被排斥在社会生产之外。

”最终,妇女解放的根本条件是消灭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恩格斯的上述观点受到了众多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的批判。

凯琳·萨克斯在她《重新解读恩格斯——妇女、生产组织和私有制》一文中,修正了恩格斯《起源》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