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气管道输气工艺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2019最新《输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251-2003

2019最新《输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251-2003

2019最新《输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251-20031 总则1.0.1 为在输气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用于陆上输气管道工程设计。

1.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1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处理好与铁路、公路、河流等的相互关系;2 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3 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输气工艺及最佳的工艺参数。

1.0.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O.1 管输气体 pipeline gas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和煤气。

2.O.2 输气管道工程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project 用管道输送天然气和煤气的工程。

一般包括输气管道、输气站、管道穿(跨)越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工程内容。

2.O.3 输气站 gas transmission station输气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首站、输气末站、压气站、气体接收站、气体分输站、清管站等站场。

2.O.4 输气首站 gas transmission initial station输气管道的起点站。

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5 输气末站 gas transmission terminal station输气管道的终点站。

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配气等功能。

2.O.6 气体接收站 gas receiving 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接收输气支线来气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7 气体分输站 gas distributing 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分输气体至用户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8 压气站 compressor 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用压缩机对管输气体增压而设置的站。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15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15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15篇一:输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251-20031 总则1.0.1 为在输气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用于陆上输气管道工程设计。

1.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1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处理好与铁路、公路、河流等的相互关系;2 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3 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输气工艺及最佳的工艺参数。

1.0.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O.1 管输气体pipeline gas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和煤气。

2.O.2 输气管道工程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project 用管道输送天然气和煤气的工程。

一般包括输气管道、输气站、管道穿(跨)越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工程内容。

2.O.3 输气站gas transmission station输气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首站、输气末站、压气站、气体接收站、气体分输站、清管站等站场。

2.O.4 输气首站gas transmission initial station输气管道的起点站。

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5 输气末站gas transmission terminal station输气管道的终点站。

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配气等功能。

2.O.6 气体接收站gas receiving 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接收输气支线来气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7 气体分输站gas distributing 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分输气体至用户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8 压气站compressor 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用压缩机对管输气体增压而设置的站。

输气管道设计规范

输气管道设计规范

管道材料与规格
管道材料:常用 的有碳钢管、不 锈钢管、合金钢 管等,根据输送 介质和压力选择 合适的材料。
管道规格:包括 管径、壁厚等参 数,根据输气量、 压力和管道长度 等因素确定。
管道连接方式: 主要有焊接、法 兰连接等,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连接方式。
管道防腐措施: 针对不同地区和 输送介质,采取 相应的防腐措施, 如内涂层、外防 腐层等。
传感体 压力、温度和流量等参数,并将 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
执行机构:根据控制系统的 指令,调节管道内的阀门、 泵等设备,实现对管道内气 体流量、压力等参数的自动 控制。
自动化控制的安全性
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输气管道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减 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输气管道的环境保护与安全防护
环境保护要求
输气管道应尽 量减少对自然 环境的破坏, 采用环保材料 和施工方法。
管道建设应遵 守国家环保法 律法规,确保 不对水源、土 壤和空气造成
污染。
管道运营过程 中应采取有效 措施,减少气 体泄漏和噪声 污染,确保周 边居民生活不
受影响。
管道建设应合 理利用土地资 源,尽可能减 少占用耕地和 林地,并做好 土地恢复工作。
员安全。
管道防腐与阴极保护
管道防腐:采用内外防腐涂层、阴极保护等措施,延长管道使用寿命,防止腐蚀和穿孔。
阴极保护:通过外加电流或牺牲阳极的方法,使管道成为阴极,从而抑制腐蚀反应,达到保护 管道的目的。
防腐与阴极保护的必要性:防止输气管道因腐蚀而发生泄漏、爆炸等安全事故,保障管道的正 常运行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水下敷设:管道敷设在水下, 通常用于海底输气管道
穿越工程敷设:管道穿越河 流、湖泊、山谷等障碍物,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输气管道工程是涉及到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对于维护国家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输气管道工程的设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相关行业标准来进行,以确保设计合理而安全。

一、输气管道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2、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要高度重视地质条件、水、土情况及国家规定的管道抗外力构造的正确性,并结合需求、设施、可行性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管道途线、等级、材料、内径、施工技术等参数,确保输气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根据系统运行条件,充分考虑管道的经济效益和使用寿命。

4、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当考虑气体的特性、气质要求、压力损失、弯头尺寸及支架、法兰尺寸及连接方式、保温材料及厚度、防腐材料及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确保输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输气管道工程设计的具体要求1、管道途线选择:输气管道途线应尽量避开住宅区、校园等敏感区域,并避免重叠和交叉。

2、构造安全:输气管道在施工时应考虑内外压结构,抗外力的结构要求的准确,以确保其抗外荷载性能,并防止破坏管道。

3、管道材料要求:建议根据现场情况选择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的优质钢材,具有抗热膨胀性能的管材,以及具有良好耐磨性能的塑料材料。

4、弯头尺寸:弯头尺寸应符合国家规定,采用配备有等效弯头力学直径的弯头,来降低压力损失,改善气流特性。

5、保温厚度:根据所采用材料及环境温度,确定保温层厚度,并考虑土壤温度、现场施工及维护等情况以确保管道有效保温。

6、防腐技术:防腐技术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防腐要求,采用合理的防腐技术,以确保管道的长效安全运行。

三、输气管道工程设计的实施当拟定设计方案完毕后,应对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难点问题进行全面审查,确保输气管线工程的安全可靠。

在此基础上,应建立输气管线工程的实施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技术、制造工艺、竣工检查、调试等工作,确保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的控制。

输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251-2003

输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251-2003

1 总则1.0.1 为在输气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用于陆上输气管道工程设计。

1.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1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处理好与铁路、公路、河流等的相互关系;2 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3 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输气工艺及最佳的工艺参数。

1.0.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O.1 管输气体 pipeline gas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和煤气。

2.O.2 输气管道工程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project用管道输送天然气和煤气的工程。

一般包括输气管道、输气站、管道穿(跨)越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工程内容。

2.O.3 输气站 gas transmission station输气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首站、输气末站、压气站、气体接收站、气体分输站、清管站等站场。

2.O.4 输气首站 gas transmission initial station输气管道的起点站。

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5 输气末站 gas transmission terminal station输气管道的终点站。

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配气等功能。

2.O.6 气体接收站 gas receiving 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接收输气支线来气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7 气体分输站 gas distributing 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分输气体至用户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8 压气站 compressor 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用压缩机对管输气体增压而设置的站。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1 总则2 术语3 输气工艺3.1一般规定3.1.1 输气管道的设计输送能力应按设计委托书或合同规定的年或日最大输气量计量。

当采用年输气量时,设计年工作天数应按350d计算。

3.1.2进入输气管道的气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GB17820中二类气的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清除机械杂质;2 露点应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5℃;3 露点应低于最低环境温度;4 气体中硫化氢含量不应大于20mg/m3;5 二氧化碳含量不应大于3%。

3.1.3 输气管道的设计压力应根据气源条件、用户需求、管材质量及管道附近的安全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4 当输气管道及其附近已按现行国家标准《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T21447和《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B/T21448的要求采取了防腐措施时,不应再增加管壁的腐蚀裕量。

3.1.5 输气管道应设清管设施,清管设施与输气站合并建设。

3.1.6 当管道采用内壁减阻涂层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2工艺设计3.2.1工艺设计应根据气源条件、输送距离、输送量、用户的特点和要求以及与已建管网和地下储气库容量和分布的关系,对管道进行系统优化设计,经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

3.2.2 工艺设计应确定下列内容:1 输气总工艺流程;2 输气站的工艺参数和流程;3 输气站的数量及站间距;4 输气管道的直径、设计压力及压气站的站压比。

3.2.3 工艺设计中应合理利用气源压力。

当采用增压输送时,应结合输量、管径、输送工艺、供电及运行管理因素,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必选,按经济和节能的原则合理选择压气站的站压比和确定站间距。

3.2.4 压气站特性和管道特性应匹配,并应满足工艺设计参数和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

再正常输气条件下,压缩机组应在高效区内工作。

3.2.5 具有分输或配气功能的输气站宜设置气体限量、限压设施。

3.2.6 当输气管道起源来自油气田天然气处理厂、地下储气库、煤制天然气工厂或煤层气处理厂时,输气管道接收站的进气管线上应设置气质监测设施。

最新输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251-2003

最新输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251-2003

最新输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251-20031 总则1.0.1 为在输气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用于陆上输气管道工程设计。

1.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1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处理好与铁路、公路、河流等的相互关系;2 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3 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输气工艺及最佳的工艺参数。

1.0.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O.1 管输气体 pipeline gas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和煤气。

2.O.2 输气管道工程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project用管道输送天然气和煤气的工程。

一般包括输气管道、输气站、管道穿(跨)越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工程内容。

2.O.3 输气站 gas transmission station输气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首站、输气末站、压气站、气体接收站、气体分输站、清管站等站场。

2.O.4 输气首站 gas transmission initial station输气管道的起点站。

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5 输气末站 gas transmission terminal station输气管道的终点站。

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配气等功能。

2.O.6 气体接收站 gas receiving 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接收输气支线来气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7 气体分输站 gas distributing 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分输气体至用户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8 压气站 compressor 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用压缩机对管输气体增压而设置的站。

输气管道设计规范

输气管道设计规范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1总则1.0.1为在输气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陆上输气管道工程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输送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

1.0.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1.0.3.1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处理好与铁路、公路等的相互关系;1.0.3.2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1.0.3.3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输气工艺及最佳的工艺参数。

1.0.4输气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管输气体Pipelinggas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的天然气和人工煤气。

2.0.2输气管道工程GastransmissionPipelineengineering用管道输送天然气或人工煤气的工程。

一般包括:输气管道、输气站、管道穿越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工程内容。

2.0.3输气站Gastransmissionstation输气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

一般包括输气首站、输气末站、压气站、气体接收站和气体分输站等站场。

2.0.4输气首站Gastransmissionfirststation输气管道的起点站。

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0.5输气末站Gastransmissionlaststation输气管道的终点站。

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配气等功能。

2.0.6气体接收站Gasreceiving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接收输气支线来气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0.7气体分输站Gasdistributing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分输气体至用户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0.8压气站Compressor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用压缩机对管输气体增压而设置的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气管道输气工艺设计规范
1.1 一般规定
1.1.1 输气管道的设计输送能力应按设计委托书或合同规定的年或日最大输气量计算,设计年工作天数应按350d计算。

1.1.2 进入输气管道的气体必须清除机械杂质;水露点应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5℃;烃露点应低于最低环境温度;气体中硫化氢含量不应大于20mg/m3。

3. 1.3 输气管道的设计压力应根据气源条件、用户需要、管材质量及地区安全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1.4 当输气管道及其附件已按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 0007和《埋地钢质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SY/T 0036的要求采取了防腐措施时,不应再增加管壁的腐蚀裕量。

1.1.5 输气管道应设清管设施。

有条件时宜采用管道内壁涂层。

1.2 工艺设计
1.2.1 工艺设计应根据气源条件、输送距离、输送量及用户的特点和要求,对管道进行系统优化设计,经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

1.2.2 工艺设计应确定下列主要内容:
1 输气总工艺流程。

2 输气站的工艺参数和流程。

3 输气站的数量和站间距。

4 输气管道的直径、设计压力及压气站的站压比。

1.2.1 管道输气应合理利用气源压力。

当采用增压输送时,应合理选择压气站的站压比和站间距。

当采用离心式压缩机增压输送时,站压比宜为1.2~1.5,站间距不宜小于190km。

1.2.4 压气站特性和管道特性应协调,在正常输气条件下,压缩机组应在高效区内工作。

压缩机组的数量、选型、联接方式,应在经济运行范围内,并满足工艺设计参数和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

1.2.5 具有配气功能分输站的分输气体管线宜设置气体的限量、限压设施。

1.2.6 输气管道首站和气体接收站的进气管线应设置气质监测设施。

1.2.7 输气管道的强度设计应满足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

1.2,8 输气站应设置越站旁通。

进、出站管线必须设置截断阀。

截断阀的位置应与工艺装置区保持一定距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便于接近和操作。

截断阀应当具备手动操作的功能。

1.3 工艺计算与分析
1.1.1 输气管道工艺设计应具备下列资料:
1 管输气体的组成。

2 气源的数量、位置、供气量及其可调范围。

3 气源的压力及其可调范围,压力递减速度及上限压力延续时间。

4 沿线用户对供气压力、供气量及其变化的要求。

当要求利用管道储气调峰时,应具备用户的用气特性曲线和数据。

5 沿线自然环境条件和管道埋设处地温。

1.1.2 输气管道应按下列公式进行水力计算:
1 当输气管道纵断面的相对高差△h≤200m且不考虑高差影响时,应按下式计算:
2 当考虑输气管道纵断面的相对高差影响时,应按下式计算:
3 水力摩阻系数宜按下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