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压机常见故障解析

合集下载

辊压机故障判断及处理

辊压机故障判断及处理

辊压机常见故障及其处理办法1 / 11辊压机辊面的使用寿命与现场的使用,操作有密切的关系,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加强日常管理,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保证过饱和喂料2.严禁硬质金属进入辊压机3.辊面产生剥落以后,不论面积大小,一定要及时补焊4.必须严格控制物料大小:95%≤45mm/max≤75mm2 / 11第一部分:辊系部分一辊压机辊缝过小1.检查进料装置,斜插板是否开度过小,进行调整2.检查侧挡板是否磨损3.检查辊面是否磨损,辊面磨损会影响物料料饼的成型,成品量会减少二.轴承温度高1.检查轴承用油脂的牌号,油脂的基本参数和性能是否适用于辊压机3 / 112.检查加入轴承的油脂量是否过多或过少3.检查轴承是否已经磨损,轴承温度还有可能是轴承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物料不均或进了大块硬质物体引起轴承振动损伤4.检查冷却水: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三.辊压机振动大,扭矩支撑振动大1.检查喂料粒度是否过大2.检查辊面是否有凹坑3.检查主轴承是否损坏4.检查减速机轴承和齿面是否损坏4 / 11四.辊压机压力波动较大1.检查氮气囊的压力2.检查循环负荷是否过大,物料中细粉过多5 / 11第二部分:减速机部分一减速机温度高1.检查供油量是否符合要求2.检查过滤器是否有杂质3.检查供、回油的温差,冷却器的冷却效果4.检查冷却水5.检查高速轴轴承是否损坏6 / 11二.减速机振动大,声音异常1.检查高速轴轴承是否损坏2.检查减速机内部齿轮齿面是否磨损3.检查进辊压机的物料粒度是否过大4.检查减速机的扭力支撑的关节轴承5.检查辊面6.检查辊压机回油过滤器中是否有金属杂质7 / 11三.减速机油系统常见故障1.减速机冬季运行声音大,油粘度高2.减速机运行声音增大,过滤器堵塞3.冷却换热器漏水造成油水混合四.减速机拆卸1.要定期用力矩扳手柠紧螺栓8 / 11第三部分:液压部分一液压部分不能加压1.检查各阀件是否有DC24V电源2.检查加压阀及减压阀,快泄阀是否有泄漏3.检查齿轮泵是否完好4.检查管路是否有泄漏9 / 11二液压系统不能保压或压力不稳1.检查加压阀及减压阀,快泄阀是否有泄漏2.检查蓄能器的氮气压力3.检查溢流阀是否漏油4.检查辊面是否有凹坑,辊面受损引起周期性波动5.检查喂料量是否不均匀或太少,以及进料溜子上的棒阀没有全部打开10 / 11辊压机故障判断及处理第四部分:其他部分一.电机部分1.电机空转电流表摆动,声音异常,检查电机转子动平衡,检查转子线圈短接点2.电机在运行中出现啸叫,检查转子是否扫膛3.电机前后轴承温度高,检查轴承是否缺油脂4.电机未启动完毕就跳停:检查是否违规操作带料启动,严禁带料启动11 / 11。

辊压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例案分析

辊压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例案分析

辊压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例案分析辊压机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设备,用于对金属板材进行压制和成型。

在使用过程中,辊压机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辊压机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辊压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1.辊子松动:在使用辊压机时,辊子的固定螺栓可能会松动,导致辊子不稳定,影响成型效果。

处理措施:首先,需要关闭电源,使用扳手或扳手将辊子固定螺栓进行紧固。

然后,使用手摇辊子,确认辊子转动是否平稳。

2.辊子磨损:辊子是辊压机的主要工作部件,长期使用会出现磨损现象,从而影响辊压机的加工效果。

处理措施:定期检查辊子的磨损情况,发现辊子磨损严重时,及时更换新的辊子。

更换辊子时,应按照设备要求进行调整和安装。

3.压力过大:辊压机在工作过程中,压制力过大会导致金属板材变形或破裂。

处理措施:首先,检查压力表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故障。

如果压力过大,可以通过调整辊子间隙或降低加工速度来减小压力。

4.电机故障:辊压机的电机是设备的核心部件,如果出现电机故障,将会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处理措施:检查电机是否正常运转,有无明显异常声音或异味。

如果发现电机故障,可以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松动,电机是否过热,并及时维修或更换电机。

5.润滑不良:辊压机的润滑系统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润滑不良,将会导致设备的摩擦增加,加剧机械磨损。

处理措施:定期检查润滑系统,确认油液是否正常,并及时进行润滑油更换和清洗。

同时,保持辊压机的清洁,防止灰尘和杂质的进入,影响润滑效果。

二、辊压机故障的案例分析1.案例一:辊子松动故障描述:辊子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晃动和松动,产生噪音。

处理过程:首先关闭电源,使用扳手将辊子固定螺栓进行紧固,然后使用手摇辊子,确认辊子转动是否平稳。

处理结果:辊子松动的问题得到解决,设备正常运转,噪音消失。

2.案例二:压力过大故障描述:辊压机在工作过程中,金属板材发生明显的变形和破裂现象。

辊压机出现的主要故障

辊压机出现的主要故障

扶风公司:一:辊压机辊子轴及减速机中空轴拉伤原因分析:辊压机的动力是由电机通过减速机传递给辊子的,而辊子和减速机是通过锁紧盘固定的。

锁紧盘是靠拧紧高强度螺栓使包容面产生的压力和摩擦力实现负载传送的一种无键联结装置。

为了保证一定的扭矩和轴向载荷值,一定要按规定的拧紧力矩锁紧。

安装辊压机时,如果未按锁紧盘所要求的数据拧紧螺丝,则有可能造成辊压机轴和减速机中空轴滑动,使辊压机轴和减速机中空轴拉伤。

处理方法:一般采用热喷涂和冷焊。

丰润公司一、堆焊完后辊子电流偏大,两辊子电流差别大原因分析:1.堆焊时两个辊子的直径不同或圆柱度不好;2. 与两个液力偶合器里油位的高低有关,油位低的传动时失转较多,可能电流低,而油位高的电流高。

解决措施:1.辊子堆焊修复时一定要保证两个辊子的直径大小相同,且保证圆柱度;2.保证两个液力偶合器油位相同;二、上机架开裂原因分析:焊接部位恰好在销子处,该处机架本身强度弱,再者焊接时消除应力措施不够解决措施:1.不在销子处焊接;2.加大过渡圆角;3.做好应力消除措施。

三友公司一、动辊有上窜现象原因分析:可能是堆焊后两个辊子直径不同,两辊通过物料产生作用力时,直径大的辊子可能受向上的力,产生上窜现象。

解决措施:利用停机机会现场确认两个辊子的直径,如该原因被证实,则下次堆焊时要保证两辊直径相同。

二、采用先下料后加压的措施时,后续加压时间较长原因分析:先下料时,物料将辊子撑开一定的缝隙,此时物料处于相对松散状态。

加压后,辊子将物料压缩,辊缝变小,液压缸活塞相应地向前移动,缸内空腔变大,需要一定的油液补充,补充完毕后才能使压力继续升高,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

时间长短与辊缝大小,物料密实程度和泵的流量等有关。

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缸内始终处于保压状态,不需要大量油液,此时泵流量大小的作用就不大了。

解决措施:1.要控制好开始下料时的加压压力与继续加压时的辊缝大小,可根据摸索得出经验;2.可适当增加泵的排量。

辊压机常见故障及其处理办法

辊压机常见故障及其处理办法

辊压机常见故障及其处理办法❖辊压机辊面的使用寿命与现场的使用、操作有着紧密关系,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加强日常管理,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1、在运转过程中必须保证辊压机的饱和喂料。

❖2、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除铁器和金属探测仪的正常使用,严禁硬质金属进入辊压机内部。

❖3、一定要保证每星期清理,外排一次恒重仓,其目的是将富集在循环系统里面的铁渣,游离二氧化硅等进行外排,不让其加快对辊面的磨损。

❖4、辊面产生剥落后,不论面积大小一定要及时补焊,否则会对基体造成损害。

❖5、严格要求进入辊压机的物料大小应按照说明书中所示执行95%≤45mm/max≤75mm。

❖6、进入辊压机的物料温度应≤100℃。

第一部分辊系部分❖一、辊压机辊缝过小❖1.检查进料装置开度,是否开度过小,物料通过量过小造成,应调整到适当位置。

❖2.检查侧挡板是否磨损,侧挡板若磨损,将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时还能造成跳停,应时常查看。

❖3.检查辊面是否磨损,辊面磨损将严重影响辊压机两辊间物料料饼的成型,严重时还会引起减速机和扭力盘的振动,应尽快修复。

❖二、辊压机辊子轴承温度高❖1.检查用油脂牌号,用油脂的基本参数、性能和使用范围,检查是否能够适用于辊压机的工况,不适则应该立即给予更换适用的用油脂。

❖2.检查加入轴承的油脂量,轴承用油脂过少则润滑不足,造成干摩擦,引起轴承损伤和高温;用油脂过多,则轴承不能散热,造成热量富集造成轴承温度高,引起轴承损伤,应按照说明书中用量加注。

❖3.检查轴承是否已经磨损。

轴承温度高还可能是轴承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物料不均或者进入了大块硬质物体引起轴承振动损伤,甚至是违规操作造成轴承受损引起,应观察运行状况,从声音、振动情况、电流和液压波动情况以及打开端盖仔细检查等方式查处实际情况,并及时妥善处理。

❖4.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正常,可通过进水和回水温度、流量等检查是否供水足够。

❖三、辊压机震动大、扭力盘震动大❖1.检查喂料粒度,查看喂料粒度是否过大。

辊压机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辊压机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又双叒叕一干货!辊压机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辊压机工作原理辊压机是根据料床粉磨原理设计,由两个相向同步转动的挤压辊组成,一个固定辊,一个活动辊。

主要特征:高压、满速、满料、料床粉碎。

物料从两辊上方给入,被挤压辊连续带入辊间,受到100-150MPa的高压作用后,变成密实的料饼从机下排出。

排出的料饼,除含有一定比例的细粒成品外,在非成品颗粒的内部产生大量裂纹,改善了物料的易磨性,在进一步粉碎过程中,可较大地降低粉磨能耗。

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01 辊面损坏原因分析1. 辊面产生裂纹,扩展为裂缝,导致辊面硬质耐磨层的剥落。

磨料过程中,物料颗粒在压力作用下会使辊面产生弹性和塑性变形,从而在辊面亚表层形成循环压应力和拉应力,当循环应力超过辊子材料的疲劳强度时,就会在表面层引发裂纹。

2. 两个辊子间强大的粉磨力作用下,金属杂物有可能直接破坏辊面,使辊面产生凹坑或硬质耐磨层崩落。

硬化层非常坚硬,韧性相对差,硬碰硬导致硬化层的微裂纹扩展和硬化层崩落最终产生辊面缺陷。

处理方法堆焊过程中根据辊子的材料、应用场合来选择焊材,使用耐磨焊丝,堆焊时注意控制好温度。

02 辊压机轴承损坏原因分析1. 本身的制造质量问题。

2. 过载、负荷加剧、振动过于剧烈造成轴承损伤:(1)物料中细粉含量过多(如粒径5mm以下物料含量达到50%以上);(2)入辊压机物料过于密实,物料形成料饼时由于孔隙率的降低,排出的气体无法通过上部的物料排出;(3)通过辊压机时,辊压机入料口被异物堵塞或稳料仓料位低引起的下料不均等。

3. 安装不当留下隐患:(1)两辊中心线不平行或虽平行但不在同一水平面上;(2)两辊间限位挡块过薄,空转时可能引起两辊面接触。

处理方法1. 保证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2. 辊压机开始喂料时,开始先加一定压力,在物料将辊压机撑开一定的辊缝时,再加压到工作压力,这样动辊的移动量不是从最小到最大,可以有效减小振动。

3. 轴承安装时:(1)必须严格控制轴承游隙的过盈量;保证两辊中心线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上;(2)不同规格的辊压机,挡块厚度亦应不同。

辊压机常见故障保护跳停分析及处理

辊压机常见故障保护跳停分析及处理

辊压机常见故障保护跳停分析及处理1、辊压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作为生产设备最主要的功能是完成工艺要求,很好的满足生产需要,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也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而且能节能、降耗,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辊压机的电气系统检测保护及相应处理相当重要。

以下就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系列辊压机所做的常见故障保护跳停作以分析。

1.1 动/定辊故障分析及处理⑴ 左/右辊缝大故障根据经验,通常我们把动辊相对定辊移动40mm位置定为辊缝极限位,当辊缝达到极限位后,限位开关发出信号或程序里面出现响应信号,辊压机跳停。

原因:是辊压机气动闸板阀刚开启时料柱对辊子冲力大,液压系统来不及纠偏造成辊缝过大跳停。

处理:①调整斜插板位置,是下料产生的冲击力适当,避免过大冲击力;②设定辊压机左右两侧的初始压力,不能太低,一般7Mpa 左右,且避免初始下料压力大卸荷情况出现;③避免较大、较硬的物块进入,超过辊压机粉碎能力,导致辊缝过大现象。

⑵ 左右辊缝差大故障一般当辊缝差大于4mm时,辊缝较大的一侧自动加压,如果不能纠偏,当辊缝差大于8mm时称重仓气动阀关闭,停止下料纠偏;辊缝差大于10mm辊压机跳停。

原因:①称重仓没有稳定料柱,使称重仓失去靠物料重力强制喂料的功能;另外插板阀开度等造成料偏;②物料粒度不均,内有较大颗粒物料,细料下卸过快;③液压缸左右压力不一致,压力小侧被物料撑开;④侧挡板螺栓松,导致一侧下料过快;⑤有铁块或其它金属进入。

处理:①保证称重仓的料位,使插板调节阀左右一致,并适当增加液压缸的初始压力,使物料不致于轻易撑开辊缝,下料过快,不能形成足够料压导致料偏;②对于物料颗粒可在物料进入称重仓前增加筛网,对其进行筛选,较小物料可直接进磨机,较大物料排外或其它处理;③对于压力不均衡现象,首先保证最低工作压力7Mpa左右,低于7Mpa自动加压,但加压增加1~1.5Mpa停止,以保证满足工作压力同时左右压力尽量均衡,另外应检查左右液压缸是否频繁加压,如果是检查液压元件④;定时检查侧挡板螺栓,防止松;⑤在称重仓前边工艺添加除铁器和金属探测仪,以保证铁块或其它金属不能进入辊压机料仓。

辊压机故障分析

辊压机故障分析

辊压机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一.主电机控制系统过电流1.两磨辊间有较大的铁块或其他异物,处理方法如下:(1)卸掉液压系统高压,使用液压系统将移动辊退回来,检查确认是否有异物存在;(2)若因铁块进入而造成的过电流,则应仔细检查铁块辊入原因,检查除铁器的工作性能;(3)清除异物。

2.进料系统调节插板调得过高,调节插板端部过度磨损,断裂致使料饼厚度过厚,造成过负荷,处理方法:(1)检查调节插板调节的位置,重新调整好插板,并用锁紧螺母固定好;(2)拆卸检查调节插板。

3.主传动系统零、部件损坏,传动阻力加大,查找的方法:(1)检查传动系统各零部件的工作温度确定损坏的零部件;(2)根据停车前设备发出的异响,确定损坏的零部件;(3)将各部分拆开,分别用手盘动,确定损坏的部件。

4.出料设备发出故障,物料堵塞住辊压机出料口,造成磨辊驱动阻力大,解决办法:(1)排除出料设备故障;(2)清除被堵塞的出料口。

5.主电机的主回路或控制回路出现短路断路,接触不良或元件损坏,造成过电流。

(1)检查主回路的接线情况及导线发热情况;(2)检查元器件的工作情况及发热情况;(3)检查控制回路各主要元器件的公主点;(4)更换损坏的元器件和导线,重新调整控制回路主要元器件的工作点。

二.系统工艺设备按程序自动停车系统工艺设备没有任何人操作的情况下,由计算机控制,顺序停车。

出现此情况可能是由如下原因造成的:1.系统工艺设备中有某一设备过负荷,检查各系统工艺设备的工作情况,排除设备故障。

2.系统控制柜元、器件接触不良,应仔细检查系统控制柜的各元器件,尤其是接触器的接触点,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3.系统控制计算机本身出现故障,应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修和更换。

三.主传动系统工作异常1.行星减速运转出现异常声音;(1)减速器内此轮面过度磨损或折断,应拆卸减速器更换齿轮;(2)减速器内轴承损坏,应更新新轴承;(3)“十”字轴断裂,更换“十”字轴;(4)“十”字轴轴承断油,应补充润滑脂。

辊压机常见问题及处理

辊压机常见问题及处理

辊压机常见问题及处理辊压机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及常规处理办法为节约水泥生产成本,做好节能降耗,公司在水泥粉磨系统中配置了辊压机系统。

辊压机的稳定运行对提高磨系统产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能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为提高辊压机系统的稳定运行,加强辊压机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现对辊压机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及常规处理方法进行了梳理,供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参考。

一、辊压机辊面的使用寿命与现场的使用、操作有着紧密关系,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加强日常管理,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1、在运转过程中必须保证辊压机的饱和喂料。

2、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除铁器和金属探测仪的正常使用,严禁硬质金属进入辊压机内部。

3、一定要保证每星期清理、外排一次恒重仓,其目的是将富集在循环系统里面的铁渣,游离二氧化硅等进行外排,不让其加快对辊面的磨损。

4、辊面产生剥落后,不论面积大小一定要及时补焊,否则会对基体造成损害,为后期进一步修复造成麻烦。

5、严格要求进入辊压机的物料大小应按照说明书中所示执行95%≤45mm/max≤75mm。

6、进入辊压机的物料温度应≤100℃。

二、要经常对辊压机进行检查维护,排除运行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效率,各子项常见故障主要有:第一部分辊系部分一、辊压机辊缝过小1、检查进料装置开度,是否开度过小,物料通过量过小造成,应调整到适当位置。

2、检查侧挡板是否磨损,侧挡板若磨损,将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时还能造成跳停,应时常查看。

3、检查辊面是否磨损,辊面磨损将严重影响辊压机两辊间物料料饼的成型,严重时还会引起减速机和扭力盘的振动,应尽快修复。

二、辊压机辊子轴承温度高1、检查用油脂牌号,用油脂的基本参数、性能和使用范围,检查是否能够适用于辊压机的工况,不适则应该立即给予更换适用的用油脂。

2、检查加入轴承的油脂量,轴承用油脂过少则润滑不足,造成干摩擦,引起轴承损伤和高温;用油脂过多,则轴承不能散热,造成热量富集造成轴承温度高,引起轴承损伤,应按照说明书中用量加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泥2007.8在水泥行业中,水泥粉磨系统采用辊压机作为球磨机的预粉磨设备或半终粉磨设备,其粉磨系统的台时产量可以提高20%以上,相应的电耗也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降低。

辊压机以其显著的节能效果,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我公司现有G120型辊压机三台,代号分别为A、B、C。

其中,A、B辊压机作为熟料预粉碎设备,于2003年年底投入运行,最初设计只对熟料预粉碎,其边料和中间料(成品)的比例通过分料挡板调节,系统对挤压过的物料没有选分功能。

下面就我公司A、B辊压机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1辊压机使用中常见的工艺问题及解决方法1.1分料挡板高度太低,不能有效分离边料和中间料辊压机挤压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分料挡板高度只有400mm,挡板上缘距离辊子下缘还有800mm的空间。

物料经辊压机处理后,在下落过程中,边料就通过此空间混入中间料中,由此造成边料和中间料不能有效分离,从而降低了辊压机的挤压效果。

针对此问题,并结合设备实际情况,我们将分料挡板直接上延650mm,并将其开度固定,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中间料和边料混料的问题。

1.2边料量太大,且边缘效应严重边料量太大,且边缘效应严重,其中一重要原因是侧挡板位置难以固定。

边缘效应是难以避免的,而辊压机带料工作时由于辊缝变化而产生的侧向力很容易将侧挡板推离原位置,则加剧了边缘效应;而较厚的料饼厚度(29mm ̄32mm)也是造成边料量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此情况,我们在将侧挡板调整到位后直接将其调整螺栓焊死,并将辊子定位挡块厚度从25mm降低到20mm。

另一方面,经常检查固定侧挡板的关节轴承,保证其有效发挥作用,也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手段。

另外,适当的调整分料挡板开度也是降低边料量的一种常用手段。

1.3设备带料工作时,两端辊缝偏差较大辊压机运行中常见问题之一便是两端辊缝差值较大,其偏差超过5mm已司空见惯,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在尽量改善入辊压机物料粒度分布的同时,在稳流仓物料入口处加一600mm×800mm×600mm的小溢流箱,并在溢流箱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各开一!400mm的圆孔,以保证物料入稳流仓后的均匀分布,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物料在稳流仓内的离析现象。

此外,辊子两侧压力均衡稳定和纠偏措施的得力有效也是解决两侧辊缝偏差过大的有效措施。

1.4侧挡板漏料辊压机的侧挡板与辊子端面的间隙不好调整,经常由于磨损等原因间隙变大,造成漏料。

辊压机要保证过饱和喂料,挡板必须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

一般情况下在保证与端面不摩擦的情况下,挡板与辊子端面越近越好。

所以,要解决漏料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必须保证挡板与辊子端面平行,且要保证两个辊子的端面平齐。

(2)因为侧挡板安装在喂料机构上,因此必须保证喂料机构安装的位置正确,否则会导致挡板位置变动。

(3)侧挡板磨损后要随时调整,可利用下部丝杠调整挡板与端面的缝隙。

通过对辊压机系统的持续改造及加强管理,辊压机成品中80μm筛通过量约23%左右,200μm筛通过量约30%。

辊压机常见故障解析马同岭(冀东海德堡(扶风)水泥有限公司,陕西扶风县722200)EQUIPMENT技术装备66除对G120型辊压机已进行的分料挡板和侧夹板的改造外,笔者认为其调节物料流量的插板几乎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欲调节物料通过量,若不调节其他部件而单独调节插板,很难达到理想目标。

2辊压机使用中常见设备故障及解决方法2.1辊面损坏2.1.1辊面组成辊压机的辊面是由几层复合金属堆焊而成,辊子的基体是合金锻钢制作,在过渡层上堆焊洛氏硬度>50的合金硬化层,在硬化层上再堆焊更硬的耐磨花纹。

为了使辊面寿命>8000~10000h,最表面的耐磨花纹硬度可达60~65HRC,以提高耐磨性能。

2.1.2辊面损坏的原因(1)辊压机在运转过程中,辊面的损坏是一种较常见的现象。

其主要表现为辊面产生裂纹,扩展为裂缝,导致辊面硬质耐磨层的剥落。

从辊压机的工作状况可以看出,辊面的磨损类型属于典型的高应力磨料磨损。

在磨料磨损过程中,物料颗粒在压力作用下会使辊面产生弹性和塑性变形,从而在辊面亚表层不同深处会形成循环压应力和拉应力,当循环应力超过辊子材料的疲劳强度时,将会在表面层引发裂纹。

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亚表层的塑性变形继续发展,在离开表面一定深度的位置也将萌生裂纹,并逐步扩展。

当裂纹扩展后,使裂纹以上的材料断裂剥落,这种现象就是疲劳磨损。

所以,辊子的磨损机理是辊面的高应力磨料磨损和辊面亚表层的疲劳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2)在运行过程中,喂入辊压机的物料中若混入金属杂物或有玻璃等硬质物料,在两个辊子间强大的压力作用下,金属杂物就有可能直接破坏辊面,使辊面产生凹坑或硬质耐磨层崩落,从而产生辊面缺陷。

如果情况严重,将直接影响辊子母体寿命。

缺陷的增多,将直接影响辊压机产生的料饼质量而达不到预期的辊压效果。

(3)设备本身制造存在缺陷。

2.1.3辊面损坏后的处理方法(1)在线修复,在堆焊过程中注意控制好温度。

(2)离线修复。

2.2辊压机轴承损坏辊压机的四盘轴承是整台设备的关键部件,辊压机粉碎物料的压力通过液压缸施加于轴承座上,两个辊子则通过电机驱动而相向转动,这都需通过轴承才得以实施。

2.2.1轴承损坏的原因(1)轴承本身的制造质量问题。

(2)有可能是过载、负荷加剧造成的,如:设定工作压力过高、两辊转速不同、料饼过厚、液耦加油量不等等原因。

(3)振动过于剧烈也有可能造成轴承损伤。

引起振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①物料中细粉含量过多(如粒径<5mm物料含量>50%);②入辊压机物料过于密实,物料形成料饼时由于孔隙率的降低,气体无法通过上部的物料排出;③辊压机入料口一侧被异物堵塞或稳料仓料位低引起的下料不均等。

(4)有可能安装不当留下隐患,如:①两辊中心线不平行或虽平行但不在同一水平面上;②两辊间限位挡块厚度过薄,空转时可能引起两辊面接触等原因;③安装时,轴承游隙的过盈量未达到要求的数据,即0.25mm ̄0.35mm。

(5)有可能两端辊缝偏差较大,且长期持续运行。

引起辊缝偏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原因:①控制系统有问题,两端压力不等,且长时间不能调节;②物料本身的问题,物料进入缓冲仓后,产生程度不等的离析现象,粒度分布不均的物料进入辊压机后,辊子两端受力不均,辊缝偏差必将产生;③侧挡板一侧失效,物料在辊子两端通过量不等,不受限的一侧通过量大且压力偏低;④入料口沿辊子方向宽度偏差较大或入料口一侧被异物堵塞,造成物料通过两辊间隙时,辊子两端通过量不等。

(6)轴承冷却不良,循环冷却水不畅或冷却水量不足也能引起轴承温度过高而损坏。

(7)对于采用干油润滑的系统而言,轴承密封失效、干油供应不足等可能造成轴承润滑不良,从而损坏轴承。

(8)油品变质、油品进灰,造成轴承损坏。

672007.8CHINACEMENT2.2.2防止轴承损坏的措施(1)购买轴承时严格控制质量。

(2)保证控制系统正常有效工作。

(3)辊压机开始喂料时,先加一定压力,在物料将辊压机撑开一定的辊缝时,再逐渐加压到工作压力,这样动辊的移动量不是从最小到最大,可以有效减小震动。

(4)确保轴承安装质量。

①必须严格控制轴承游隙的过盈量;②保证两辊中心线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上;③对于不同规格的辊压机,挡块厚度亦应不同。

笔者认为,应以辊压机空转时,两辊面不相蹭为原则,一般讲,以18mm ̄30mm为宜。

(5)关于工作压力,据有关资料介绍,物料受力范围在30 ̄100MPa时是有效的。

但是,考虑到目前我公司设备的现状,以不超过50MPa为宜。

(6)适当控制入辊压机物料中的细粉含量,粒径在20mm ̄25mm的颗粒含量在60%以上为宜。

(7)尽量控制辊缝偏差,如在稳料仓上部加布料器、内部加溢流箱、仓内加隔离板等。

(8)保证物料通过量可以自由调节。

(9)加强滑润管理和现场管理。

规范的设备管理和良好的环境是保证润滑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2.3辊轴及减速机中空轴拉伤辊压机的动力由电机通过减速机传递给辊子,辊子和减速机是通过锁紧盘固定的。

锁紧盘是靠拧紧高强度螺栓使包容面产生的压力和摩擦力实现负载传送的一种无键联结装置。

为了保证一定的扭矩和轴向载荷值,一定要按规定的拧紧力矩锁紧。

安装辊压机时,如果未按锁紧盘所要求的数据拧紧螺丝,则有可能造成辊压机轴和减速机中空轴滑动,使辊压机轴和减速机中空轴拉伤。

辊压机轴一旦拉伤,其修复方法一般采用热喷涂和冷焊。

2.4液压缸漏油2.4.1原因分析(1)设计存在缺陷,液压缸缸体与压板接触面为平面,这种结构不能自动调心,在轴承座偏移的情况下会导致液压缸缸体与缸套磨擦,造成密封圈磨损,液压缸漏油。

且由于缸体自身重量,导致缸体移动时,缸体与缸套上下两个半圆弧摩擦程度不同,从而引起液压缸漏油。

(2)现场环境卫生差,有粉尘进入液缸缸体与缸套结合面,造成密封圈磨损,液压缸漏油。

(3)工作压力偏高,影响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4)液压缸缸体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加工精度不高,存在凸点,使之与缸体不能很好地配合。

2.4.2改进方法(1)液压缸前端加装球面结构,当轴承座运动使液压缸轴线与轴承座表面不垂直时,外球面在内球面中旋转,从而消除了可能对缸杆产生的径向力。

(2)在缸套的前端新加一道或两道密封,该密封是油封;将回油口用软管与油箱或其它容器联结,保证接头部分完好,不泄漏。

采用上述改进措施后,当液压油产生内泄漏时,泄漏的液压油通过柱塞上的密封到达柱塞与缸套的配合部分,但因缸套前端有密封,而且此处油的压力接近为零,因此油不会从缸套前端泄漏。

当油汇集较多时会通过回油口由软管导入油箱或其它容器中,避免了油的外泄。

(3)在液压缸前端加帆布软联结,将露在外部的缸杆保护起来,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缸体内部。

总之,检修时严格遵守有关作业规程,运行中保持环境卫生对于保护设备非常必要。

2.5辊子两端辊距偏差大此问题的成因、预防措施前已有叙,此不赘述。

2.6干油润滑异常(1)彻底检查该系统,保证供油压力、调整供油周期。

(2)将干油泵移位并密封,尽量避免粉尘的影响。

除上述工艺设备问题外,管理也是重中之重,包括设备维修、备品备件保障等每个细节都要非常慎重。

总之,随着自控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步,辊压机作为一种物料预粉碎设备,以其显著的节能效果,在现代水泥工业中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解决。

□EQUIPMENT技术装备68中国水泥200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