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的启示

合集下载

英阿马岛战争对新体制下我军联合作战的经验启示

英阿马岛战争对新体制下我军联合作战的经验启示

英阿马岛战争对新体制下我军联合作战的经验启示摘要:英阿马岛战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爆发的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开启了现代化战争的序幕。

英军联合作战的思维及理念对刚经历体制调整改革的我军来说,具有重要的学习研究价值,尤其是在未来的海上斗争和岛礁夺控中,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做法,也对新体制下如何持续推进联合作战建设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马岛战争;联合作战;岛屿作战1982年4月2日到6月14日,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主权问题,爆发了一场现代化的岛屿争夺战——英阿马岛战争,由此开启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代战争序幕。

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了近40年,但对刚经历体制调整改革的我军来说,具有重要的学习研究价值,尤其是在未来的海上斗争和岛礁夺控中,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做法,也对新体制下如何持续推进联合作战建设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一、力量内聚融合铸牢联合作战制胜灵魂英阿马岛战争充分体现了英国具有较强的联合制胜意识。

在应对马岛危机中,英国在最高统帅层面,根据政府职能不同,跨部门组建专门处理此次危机事件的战时内阁,分别由首相、外交大臣、财政大臣、国防大臣、国防参谋长以及海、陆、空参谋长等8人组成;在作战指挥层面,英军成立了联合作战司令部,由海军上将任总指挥,另有空军和陆军共2名中将为副手分管空战和陆战。

前者集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元一体联动以及后者集三军联合指挥的军事对策,不仅将三军将士,更是将全体英国人内聚融合为一体,为捍卫国家利益而共同行动。

反观阿根廷军队,联合作战指挥人员受军种体制制约,貌合神离,缺乏联合制胜意识,各军种不能形成合力共同抗敌。

这启示我们,多元力量内聚融合、一体行动是联合作战制胜的灵魂。

当前,我军持续推进联合作战建设和发展,必须牢记这一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破除体制惯性思维,将多元力量内聚融合为一体,在联合作战中真正实现神形一体、聚合发力,形成体系优势。

2017提干大纲之军事知识考点:马岛战争

2017提干大纲之军事知识考点:马岛战争

2017提干大纲之军事知识考点:马岛战争马岛战争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简称马岛战争(西班牙语:Guerra de las Malvinas,拉丁语系国家又称Guerra del AtlánticoSur,即“南大西洋战争”)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英语:Malvinas W-ar)或福克兰群岛战争(英语:FalklandsWar)或福克兰海战,也有部分媒体简称为福岛战争,是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

马岛战争特点马岛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是海上封锁与反封锁英国在收复马岛作战行动中,采取“先封后登”的作战方针,以“竞技神”号和“常胜”号航空母舰为骨干的特混舰队,从空中与海上对马岛守军实施立体封锁,通过彻底切断马岛与外界的联系,摧毁其战斗意志,削弱其战斗力,确保了后续登岛作战的顺利实施。

马岛战争起因1981年的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到11.4%,制造业产量下降为22.9%,薪资成长只达到19.2%;国内得到越来越多支持者的工联决定发动长期性大罢工,军政府受到人民的唾弃与憎恶。

加尔铁里在面对严重的国内的经济问题和人权问题上,选择经由通过自认为一场干净利落的马岛战役,以其胜利的结果来转移公众的焦点。

于是阿根廷执政当局以巧妙的暗示表达占领马岛的意图,并且造成联合国的压力。

1982年3月19日,一群阿根廷当局雇佣的废五金商人强行登陆了位于马岛以东1,390公里处的南乔治亚岛,他们在南乔治亚岛建立了营地,并升起了阿根廷的国旗。

英国皇家海军的坚忍号破冰船被派遣去拆毁这个营地,但是由于坚忍号武装程度几乎为“贫瘠”的等级,带着一个排的陆战队打算将这些升国旗唱国歌的阿根廷人赶走。

但是阿根廷海军5000吨的Bahía Buen Suceso(喜事湾号)已经先放下100名士兵登陆,坚忍号只好折返。

不确定英国是否漏过还是忽略了这一警告,并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包括外交上。

英阿马岛油气之争及启示

英阿马岛油气之争及启示

为, 这次英阿马岛之争, 经济利益 大于政 治利益 , 石油 迪 塞尔石油公司宣布 已经开始在马岛附近海域钻井作 资源 的开 采是 这次争端的导火索。 该事件有助于我们 业 。 对此 , 阿根廷政府表 示强烈抗议 , 宣布前往马岛的 更好地从战略上把握 我国海洋油气 资源 的勘探开发, 实现国家利益最N- 。 f i e 船只必须获得 阿政 府批准 , 并请求联 合国秘 书长潘 基 文调停 阿根廷 与英 国在马岛问题 上的争端。 此举遭 到 英国坚决反 对, 英国强调 是沟通南大西洋和 南太平洋 发石油资源。 一方面, 上世 纪9 年 代 , 0 阿根廷对 国内油 的交通要道 , 是控制南大西洋制海权的重要 基地 , 而且 气 产业实施了大规模 私有化 , 国内油气 产业被 西班牙 是开发南极资源的中间站和 前进 基地 。 国曾在2 0 雷普 索尔公司所 掌控 , 英 08 阿根廷 自身缺乏有实 力的石油 年 向联 合 国提 交对 南极 地 区部分 海床拥 有主权 的动 企业。 即使 阿根廷进行国际招标 , 一些 国际能源公司也 议, 声称对南乔治亚岛、 阿森松岛 、 马岛附近海床以及 会因马岛的主权纠纷望而却步、 退避 三舍。 另一方面, 苏格兰以西的哈顿海盆沿岸3 0 5 英里拥有主权, 并享有 受 国际金融危机 冲击和影 响, 阿根廷 经济 目前尚未走 在 这一 区域 开采油气资源的权利 。 国不仅 实际控制 出困境 , 英 投资能力有限 , 难以承担 巨额勘探风险。 马岛, 更重要的是觊觎 南极资源。
5 . 2
国际石油经 济 2 1 5 o o.
、)1ii 圈豳 l¨《ll 篡 豳 .l 豳 《 : 霾黧 I 爨
。 。
的焦点。 从墨西哥湾到西非 、 南美 乃至世界其他深水 地 32" 英镑的勘探开发资金。 .f 7 ̄ 在先行勘探开发的同时, 区, 重大的油气钻探发现不 断获得 。 据统计, 9 6 19 年以 英 国在 政治 、 外交 、 军事等方面也做好 了必- 要准备, 体 来全球共发现2 0 0 米以上水深的油气 田76 可采储 量 现 出预先 防范的意图。 4 爪’ 例如 , 9 5 18 年马岛 自 定宪法 , 称

马岛战争的经验和启示

马岛战争的经验和启示
英阿马岛战争之 经验与启示
V S
撒切尔 加尔铁里
战争的 经验与启示
一、正确的战略决策和战争指导是取得战争胜利 的前提条件
二、保持高度战备水平,寓兵于民,是应付突发 事件的基础 三、训练对保障作战胜利有着直接的影响 四、扬长避短,正确指挥,弱国能够重创强国, 劣势装备可以战胜优势装备
战争的 经验与启示
谢谢!
职业化的军人 高强度的训练 99%的胜利 高性能的武器 99% Success 高难度的战术
战争的 经验与启示
四、扬长避短,正确指挥,弱国能够重创强国, 三、训练对保障作战胜利有着直接的影响 劣势装备可以战胜优势装备
结束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 兴替。英阿马岛海战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启示。 我们不希望发生战争,因为我们的祖国经受了 太多战争的摧残,但我们从不畏惧战争,任何 企图侵犯我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都将受到最 强烈的抵抗。作为海军的我们,愿意将自己的 每一滴血都流进祖国的大海,捍卫祖国的海防!
一、正确的战略决策和战争指导是取得战争胜利 的前提条件
阿根廷
英国
盟友协助
争取舆论支持
战争的 经验与启示
一、正确的战略决策和战争指导是取得战争胜利 二、保持高度战备水平,寓兵于民,是应付突发 的前提条件 事件的基础
看咱,准备多么 充分,要啥有啥
喂,、保持高度战备水平,寓兵于民,是应付突发 三、训练对保障作战胜利有着直接的影响 事件的基础

2023届高考历史冲刺卷 全国乙卷(含解析)

2023届高考历史冲刺卷 全国乙卷(含解析)

24.春秋末期,鲁昭公在与卿大夫的斗争中失利,逃至国外。

掌权的正卿季平子虽然外看齐楚的援助,内有国君般的权力,但是“弗敢宣也,事君如在国”。

这反映了此时鲁国( )A.分封制度已然瓦解C.政局受到大国支配B.礼乐制度仍有影响D.集权趋势得到强化25.如图为2002 年在湖南湘西里耶镇出土的秦朝简牍一枚,此简牍为秦朝官方文档。

该枚秦简详细记录了当地某户人家的人口数目、性别、年龄,是征发赋役的依据。

该枚秦简可以佐证( )A.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B.秦朝官方字体为小篆C.秦朝的法律刑罚严酷D.秦朝的农民负担沉重26.南宋时,临安有谚语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

”而南宋诗人赵蕃也在《抚州城外作》中写道“不惟稻陇有佳色,菜畦苗叶相与昌”。

这反映出南宋时期( )A.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B.地域分工的经济形态C.城乡经济联系较密切D.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27.明代黄册的册首,注明该户籍何属,分为军、民、匠、灶等,写明田地、房产、牛只等,并详列“旧管”“新收”“开除”及“实在”四柱。

据此推断,这( )A.有效防止了土地兼并和买卖B.表明国家放开了对人口的控制C.服务于国家征发赋税及徭役D.有利于明晰家庭的收入和支出28.1857 年,马克思撰文指出“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却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因为英国人的行动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

马克思这番言论( )A.肯定了中国维护主权的正当性B.揭露了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C.主张通过协商解决中英的冲突D.抨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行为29.1905 年,清廷下旨立停科举的同时,还要求各省于 1906 年、 1909 年、 1912 年举行 优贡考试、生员考职和保送举贡,并在 1909 年按惯例举行拔贡考试。

1908 年年底, 为了庆祝翌年宣统帝即位,还照例开设了举荐孝廉方正特科。

这反映了( )A.科举停废旨在笼络士人B.传统观念影响社会转型C.统治阶层无意推进改革D.新式教育受到民众抵制30.1941 年 11 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选举常驻参议员和政府委员时,候选人中中共党 员超过了三分之一,著名共产党人谢觉哉、王维舟等 18 人立即要求退出竞选。

马岛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马岛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马岛战争的影响是什么马岛战争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或福克兰群岛战争或福克兰海战,也有部分媒体简称为福岛战争,是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马岛战争的影响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马岛战争的影响提到马岛战争,就不得不提到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这个从小父亲就教育她乘车坐前排的女人,影响了英国政局,她的铁腕风格让世人尊她为铁娘子。

马岛就是福克兰群岛,也叫作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大西洋。

马岛在大陆架上,主岛地处南美洲南海岸以东。

整个群岛由索莱达岛、大马尔维纳岛等很多岛构成,达12200平方公里。

1981年阿根廷和英国关于马岛问题进行谈判,结果失败。

第二年4月阿根廷出兵马岛,战争爆发,此战阿根廷死亡650人,英国死亡260人,最终英国胜利。

那么,马岛战争的影响有哪些呢?马岛战争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使得福克兰群岛成为英国海外领土,英国拥有内部自治权并负责其国防和外交。

首府是斯坦利,位于索莱达岛。

这场战争是现代化武器设备的较量,英国拥有先进的武器,阿根廷从法国购买武器,将武器投入战争取得小规模胜利。

后来法国倒戈相向,拒绝交付阿根廷已订购、付款的武器,并告知英国武器参数,阿根廷惨败。

阿根廷国内政局混乱,对战争准备不够,马岛战争的影响就是让英国夺得了马岛统治权,而阿根廷军政府因为战败,被愤怒的百姓赶下台。

战争永远都是两败俱伤,虽然英国胜利,但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

英国和法国的联手让欧洲和南美洲矛盾加重。

如果谈判可以解决,轻易不要发动战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不错的选择。

马岛战争的影响还在于让生活在那里的人民又一次经历苦难,在艰难中生存。

撒切尔夫人与马岛战争作为二战后规模空前的现代化岛屿争夺战,马岛战争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思与启示。

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与马岛战争的始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世界政坛上知名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行事作风非常强硬,当她听闻阿根廷占领了马岛并俘虏守岛英军后便迅速做出了反应,在48小时内作出以武力收复马岛的决定。

英阿马岛海战对中国陆军的启示

英阿马岛海战对中国陆军的启示

英阿马岛海战对中国陆军的启示英阿马岛海战对中国陆军的启示这是一个迟到的话题。

以往,在研究马岛战争时,人们往往高度关注海军、空军的作用,但是,马岛战争30周年之际再回首,我发现战争的胜败,实际上取决于双方地面部队的表现。

对比双方海战、空战和防空作战的结果,阿军损失各型飞机100架,作战舰艇2艘被击沉,英军损失各型飞机34架,6艘作战舰艇被击沉,另有10艘被击伤。

阿海军、空军损失比较大,但是战果也很辉煌。

再看双方陆战。

整个战争期间,阿军阵亡649人,这其中,有“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上的水兵323人,还有被击落坠机的阿空军、海军航空兵飞行员数十人(坠机100架,飞行员牺牲起码在三、四十人以上),这样,阿地面部队阵亡人数实际上不超过300人(另有负伤1000多人),而阿军投降人数为1.1万人。

英军损失了258人,777人负伤,扣除英军飞行员和水兵的损失,英军地面部队损失估计不超过200人。

把这些数字罗列出来,你就会感觉到这场所谓的“大战”实在有点可笑!如,“500人的英国第二伞兵营逼近并攻击由阿根廷第12步兵团防守的达尔文港,激烈的战斗从夜晚持续到隔天,最后英军损失了17名士兵,阿根廷损失了55名士兵、另有1050人被俘虏。

”就这水平,我看和WG时期的“武斗”也差不多啊?有人认为,阿军武器落后,事实上并非如此。

阿军拥有的35毫米高炮、“吹管“防空导弹、155毫米火炮等,都是当时比较先进的武器。

就在6月11日,阿军投降的前三天,阿军的车载“飞鱼”岸舰导弹还击伤了英军的“格拉摩根”号驱逐舰,表明阿军的战斗力仍在。

有人认为阿军守岛部队的投降是孤立无援的无奈选择,事实并非如此。

从英国人披露的资料看,英国撰文说,“战役期间每天晚上,C-130运输机总会降落在斯坦利港,带来一切岛上需要的补给,包括粮食、弹药、车辆,甚至是‘抵万金’的家书以及撤运伤患。

由于英军的‘海鹞’过于稀少,加上海鹞机上的‘蓝狐’雷达的‘下视’(look-down)功效不佳,因此指挥高层不愿在夜间出动海鹞式执行封锁,所以整场战争中在6月1日仅有一架充当反舰机编号TC-63的C-130在马岛东北方白天被英军被击落。

马岛战争对未来海战的启示

马岛战争对未来海战的启示

在 制 海 方 面 ,当 时 英 国 皇 家 海 军 的 桉 攻 击 潜 艇 所 发 挥 的 作 用 是举 足轻 重 的 ,具 有 战 略 意 义 。 英 国海 军 “ 服 者 ” 号 桉 潜 艇 用 征 已有 5 0年 历 史 的 老 式 鱼 雷 击 沉
了阿根廷 服授 4 4年 的 老 舰 — —
线 , 双 方 只 有 通 过 将 战 斗 ^ 员
这 种 危 险 并 没 有 引 起 各 国 的 足 够 重 视 。如 果 没 有 强 大 的 舰 载 火 力 或 空 中火 力 支援 ,那 么 ,我 们 就 无 法 夺 取 沿 岸 的 海 上 优势 ,两 栖 登 陆 作 战 也 就 难 以取 胜 。各 国 海 军 将 如 何 应 对 这 一 问 题 ,我 们 拭 目以 待 。
只和 人 员 。
美。在第一次世 界 大 战 中 .英 皇 家 海 军 需 要 投 ^
拥 有 几 百 艘 舰 艇
实 践 丁海 上 “ 对 称 ”作 战 样 式 ; 非 发 射 岸 基 巡 航 导 弹 ,远 程 作 战 韧 露 端 倪 ;特 种 部 队 和 海 军 陆 战 队 大 显 神 威 ; 潜 作 战登 上 战争 “ 反 舞 台 ” 使 ^ 耳 目一 新 ; 升 机 成 为 . 直 现目 标 到 为 登 陆 场 提 供 后 勤 支 援 、 离伤 员 和 冒充 导弹 设 圈套 , 撤
无 所 不 能 。 因此 ,它 对 以后 的 海
的舰 队才能对付
德 国的主力 战
舰 。 而在 7 年 O 后 ,一 艘 核 潜艇
就 能 罅 达 到 同样 的 作 战 效 果 。 尽 管 阿 根 廷 的 潜 艇 并 没 有 取 得 任 何 战 绩 ,但 有 一 点 是 可 以 肯 定 的 ,它 也 牵 扯 了 英 国 海 军 很 大 的 精力 来 对付 潜 艇 的威 胁 。 马 岛 战 争 实 践 证 明 , 现 代 在 远 距 离 作 战 中 航空 母 舰 和潜 艇 将 大有作为= 然, 攻击潜艇不会 当 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岛战争给我们的启示
马岛之战,以阿根廷的失败而告终。

这场战争,英阿双方动用了很多高、新技术武器,出现了不少新的作战方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应当就是导弹大海战。

双方使用的空对舰、舰对空、地对空、空对空导弹等10多种型号,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历时74天,阿军阵亡1000多人,伤1300多人,失踪数百人,被俘11800多人,损失舰船11艘、飞机117架,共耗资10亿美元,间接损失20多亿美元。

更为沉痛的是阿根廷再度失去了马岛,在等待了150年之后,他们还将等待下去。

英军亡255人,伤777人、被俘210多人,损失舰船16艘、飞机34架,耗资12亿美元以上。

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 这些惨痛的教训,值得我们永久的回忆。

或者说通过这件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是在现代条件下,领导者的战略决策和战争指导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

双方的战争情况表明,阿方对形势的估计和战略决策有失误之处。

阿军认为英国远隔重洋,鞭长莫及,出兵不仅劳师费时,而且也会影响北约的防守,所以不会为争取马岛而进行战争。

在国际上,阿认为美国不可能支持英军,最多只能保持中立;北约其他国家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在国内也过高地估计了作战部队的能力。

而结果却恰恰恰相反,在战争的准备阶段,阿军有决心占领岛屿却没有组织演练坚守抗击大规模登陆作战的准备。

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特别是在英军宣布出兵后,不得不仓促向岛上增兵运送物资,从而处于
被动局面。

在武器上,主要是依靠进口,当受到一些国家的经济制裁后,中断了武器来源,便难以进行持久作战。

更没有想到英军会向阿本土进攻,这些失误,是造成这场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是高度的战备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由于英军平时在北约担负着重要的值班、值勤任务,再加上日常训练有素,仅三天时间就组成舰队,向大西洋开进,边行军、边编队,并征用了大量的民间商船,有的还进行了改装,足可以说明其训练有素、战备落实等情况,是值得各国军队学习的。

而相比之下,阿军的战备水平就显一般,有的发射的鱼雷偏航,有的不爆炸,有的缺少物资,弹药严重不足,缺少相应的配套措施,这样的情况,注定要为这场战争付出惨痛的教训,为失败留下了伏笔。

三是军队的训练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马岛战争表明,越是在现代条件下,武器装备越复杂,就越需要人员的素质提高。

而人员的素质从哪里来,就是在平时的训练中来,只有平时多流汗,才能战时少流血,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别的不说,就拿英军的快反能力和落实战备的状态,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练为战”、而不是“练为看”。

回想起当年我们国家第一次打“金门岛”时,也征用了地方的各类船只,在运送第一批人员后,在返回的途中,船只不是走散了就是被本方的炮火摧毁,这难道不能说明人员素质的重要吗?任何时候,人员的素质决定战斗力的生成。

这次英军在路程远、行军困难、紧急动员仓促的情况下,还在边行军,边组织人员在船上训练,在夜暗条件下使用武器,并在海滩和山地换乘、登陆、负重行军等情景进
行演练等等,足可以说明指挥员的聪明之处和所属人员的单兵作战能力。

而阿军在训练上则有明显不足。

阿军基本上没有对外作过战,缺乏实战经验,没有参加过岛屿作战,也没有进行过任何的登陆演练,害怕夜战和近战,储兵种协同作战少,从而铸造了这场战争的失利结局。

四是先进的现代化武器与普通武器相结合,互相运用,取长补短,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双方在战争中,都使用了一些先进的现代化武器,有些是首次用于实战,取得了重大成果。

特别是空对舰、舰对空、地对空、空对空导弹等10多种型号的导弹突袭,对海军的作战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有的精确制导武器,不仅打击距离远,并能从不同高度,以至超低空飞向目标,值得我们各国军队的高度重视。

但同时,普通常规武器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英军被击沉的伤舰船18艘,其中有16艘是被常规武器击中的,有的是对老装备的改装,在此次战争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南联盟战斗中,F-117不也是用普通的武器装备打下来的吗?所以说,未来的战争,是高技术的战争,是先进武器与普通武器结合的战争,是人与武器最佳结合的战争,是远距离作战与近距离空袭相结合的战争,是陆、海、空、天四维一体的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