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试焦虑
关于考试焦虑的师生面对面谈心谈话内容

关于考试焦虑的师生面对面谈心谈话内容我知道许多同学此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考前焦虑,我非常理解,因为我也有考前焦虑,不仅是以前当学生的时候有,现在当了老师,我的焦虑依然存在,我也和其他老师一样担心同学们考得不好啊。
当我这样说的时候,我不知道同学们会怎么看待我,是不是以为作为一个老师不应该有焦虑、害怕。
其实,我特别想告诉同学们一句话,勇敢不是没有害怕的感觉,而是虽然害怕依然去做,这才叫真正的勇敢。
而不知道害怕的人,可能大多是个莽夫,或者用一个相声中的那个说法,叫做莽撞人也。
我们既不做莽撞人,也不做因为害怕而逃避的人,我们要做一个直面焦虑、战胜焦虑的人。
我知道当我仅仅提出要战胜焦虑的时候,对大家消除焦虑可能并没有丝毫作用,所以,我们就利用这个时间来一起探讨一下,如何才能消除或者缓解考前焦虑。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焦虑到底是什么东西。
焦虑其实是对未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比如我们担心考不好,尤其是担心考不好会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来自父母的训斥啊,来自老师的批评啊,来自同学的讥讽啊,尤其是我们自己也会感到颜面尽失,甚至无地自容。
是这些东西让我们担惊受怕。
不要说是这样的期中考试,就是高考,也不能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有什么可担心的?这里我自然想到了二十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他中考失利,本来可以考到四中实验班;后来高考失利,本来可以考本科,结果考了专科。
他告诉我,老师,我就是这样的命。
言外之意是这辈子就这样了,注定了是一个失败者。
我说只要你是不断努力的,就不要信命。
后来,他专升本考上了本科,再后来,考研究生又失败了;经历了这么多,他已经成熟了,紧接着公务员考试,他成功了。
成为一名公务员之后,他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进步。
于是,在一次公务员遴选中,他又考上了省级公务员,现在是山东省发改委的一名处级干部。
所以,我们只要是努力的,就不要怕考试失败。
越努力越幸运,但是中间也会有不幸运的时候。
我的这个学生,可以说是中考失败、高考失败、研究生考试失败,似乎听起来人生够悲惨了,但是,由于他的坚持努力,他就可以让自己的人生越来越好。
家长写应对考试焦虑读后感

家长写应对考试焦虑读后感看了这篇关于应对考试焦虑的文章,真的是让我这个当家长的感触颇多啊。
以前呢,我家那小崽子一到考试就紧张得不行。
小脸煞白,就跟见了鬼似的。
我就寻思着,这考试又不是上战场,咋就怕成这样呢?看了这文章才明白,原来孩子的小脑袋瓜里啊,装着好多担忧呢。
怕考不好被老师批评,怕被同学笑话,更怕让我们这些家长失望。
这就像背着一个重重的壳,能不焦虑嘛。
文章里提到的那些应对方法,我觉得还挺靠谱的。
就说这个让孩子做好充分准备这一点吧。
这就跟打仗得先磨好枪是一个理儿。
我就想啊,以后可得盯着孩子好好复习,不是那种死记硬背的,得有条理地把知识都梳理清楚。
让孩子心里有底儿,这样上考场就像战士拿着最锋利的剑,多少能有点自信。
还有啊,调整心态这事儿也特别重要。
我看现在好多孩子都把考试成绩当成了衡量自己的唯一标准。
这可不行啊,我家那娃上次没考好,就哭丧着脸说自己是个失败者。
我当时就想给他两巴掌,当然最后没舍得。
看了文章我就知道了,得让孩子明白,考试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坎儿,不是全部。
以后我得多多鼓励他,哪怕考得不好,只要努力了,就该给他个大大的赞。
这文章还说家长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的焦虑程度。
我就反思自己啊,有时候我比孩子还紧张呢。
一到考试前,我就不停地唠叨,什么要好好考啊,要争口气啊。
现在想想,这不是在给孩子添乱嘛。
以后我得改改,得让孩子感受到不管考成啥样,家都是他温暖的港湾。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就像一盏明灯,给我这个在黑暗中摸索如何帮助孩子应对考试焦虑的家长,照亮了前行的路。
我相信啊,按照这些方法去做,我家那小宝贝肯定能慢慢克服考试焦虑,开开心心地面对每一次考试,就像勇敢的小探险家去探索未知的宝藏一样。
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总结

高三学生考试忧愁的心理指导一、教课背景教课内容剖析:考试忧愁是指因考试压力惹起的一种心理阻碍,是考生中常常出现的一种希望考好又怕考砸,这类对考试结果没法预知的处境使考试自己成了一种威迫性刺激,于是产生的紧张忧愁反响。
这是面对高考的学生中广泛而突出的现象。
考试忧愁受一系列要素的影响,主观要素方面,大部分学生深信,高考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希望自己一举成功,但是知识准备和应试技术不足,自信心不足和考前身体状况不好都有可能产生考试忧愁。
客观要素方面,父亲母亲、老师的压力和同学之间的竞争也加重了学生的考试忧愁。
所以,我们应当关注高三学生考试忧愁的问题,并赐予相应的指导,这关于缓解学生考试忧愁和提升学生的考试效率有重要作用。
教课对象:高中三年级学生二、教课目的:1、认识学生对考试的忧愁程度,明确考试忧愁对学习的影响。
2、针对其引起的原由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考试观。
三、教课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调理考试忧愁的方法四、教课方法指引式教课方法五、教课课时一课时六、教课过程(一)导入(10 分钟)某同学,平时学习勤苦努力,成绩向来很好,但进入高三,状况发生了变化,学校的要求高了,家庭的希望大了,心理不知不觉就变得重沉沉的,总怕自己考不上要点高中。
从进校门的第一天,这位同学学习就相当勤苦,,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所有用在了学习上。
但是每次考试前一天她就开始紧张,怕考不好,老是复习到很晚,睡觉时也睡不着。
进入教室手颤抖、出汗、心慌、总想上卫生间。
一拿到试卷,一旦有不会的题就大脑一片空白,明显会的东西也全都忘光了,与此同时,他怕看到老师和家长久待的眼光,一碰到考试就十分紧张,生怕出现失误,对不起学校和老师,对不起父亲母亲,对不起自己的努力。
但是他越紧张越考不好,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办。
考试的分数象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久久不可以搬去。
请学生发布建议1、看完这个例子后,这位同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你有过这类感觉吗?描绘当时的详细表现,结果。
中学生如何应对考试焦虑观后感

中学生如何应对考试焦虑观后感看了关于中学生如何应对考试焦虑的内容后,我那叫一个感同身受啊,就像终于有人懂我每次考前的“小纠结”和“小慌张”了。
咱先说说这考试焦虑吧,那可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
在视频或者文章里(具体看你看的啥啦)提到,好多同学一想到考试就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这可不就是我嘛!每次大考之前,我都感觉自己像是要上战场一样,而且还是那种单枪匹马、前途未卜的战斗。
现在我知道了,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就像身体在给我拉警报:“有大事儿要发生啦!”但警报拉得太频繁或者声音太大,可就不太妙了。
里面提到了不少应对的好法子呢。
首先就是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好比上战场得带好武器一样。
学习就像盖房子,得一块砖一块砖稳稳地砌。
平时好好听讲、认真做作业、及时复习,把知识都牢牢地装进脑袋这个“小仓库”里。
要是考试前发现自己有好多知识漏洞,那能不慌吗?就像打仗的时候发现自己没带子弹,不得吓得腿软?所以说,这一步是应对焦虑的基础。
还有啊,调整心态也是个超级重要的事儿。
里面有个例子特别逗,说把考试当成一场游戏闯关,每一道题都是一个小关卡。
这样一想,好像考试也没那么可怕了,还挺有趣的呢。
我就想啊,下次考试的时候,我就想象自己是超级玛丽,一路蹦跶着去吃“知识蘑菇”,把难题都踩在脚下。
而且啊,不能老想着考不好会怎样怎样,得往好的方面想。
比如说,我要是考好了,就可以在爸妈面前“耀武扬威”(当然是开玩笑啦),还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在同学面前也倍儿有面子。
这种积极的心态就像是给自己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让焦虑这个小怪兽不敢轻易靠近。
另外,适当的放松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累了的时候,就像拉紧的橡皮筋,得松一松,不然就断了。
可以去跑跑步、听听音乐或者和朋友聊聊天。
我觉得跑步这个点子特别好,在操场上跑几圈,出一身汗,感觉身体里的那些焦虑都随着汗水排出去了。
而且运动完之后,脑子也变得特别清醒,再去学习效率都高了不少呢。
总的来说,这个关于应对考试焦虑的内容真的是给我这个中学生指了一条明路啊。
如何正确对待考试焦虑作文

如何正确对待考试焦虑作文如何正确对待考试焦虑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正确对待考试焦虑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正确对待考试焦虑作文篇1今天听了詹老师的演讲我的感触很深,特别是詹老师讲的关于如何正确对待考试焦虑的时候,我觉得在听这个演讲之前我对于这个问题是很困惑的。
但是听了詹老师的演讲,我觉得正确面对考试焦虑很重要。
考试焦虑主要有三个: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
对于我来说,这三种对我来说都是常事。
考试前就害怕自己会考不及格,考试时就会紧张得头脑一片空白,考试后会担心自己的成绩怎样。
反正我就是时时刻刻都在焦虑,导致复习效率低。
我们即将面临中考,这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点,我们必须要努力,关于如何正确对待考试焦虑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正确对待考试焦虑,詹老师是这样说的:最主要的有两个方法。
第一是自我暗示法,自己安慰自己,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尽量舒缓自己的大脑,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思考;第二是情绪宣泄法,在产生焦虑的时候可以找朋友、家长聊天、听听音乐或者用写信的方式记下自己的焦虑。
我认为詹老师说的这些都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法,这对于我们能否正确对待考试焦虑有很大帮助。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詹老师说了我们的一个习惯:在考完试总是喜欢马上去和别人比较答案。
我们都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在詹老师的眼里,这是个坏习惯,你问这个问题有可能会对你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你放不开,就会对你接下来的考试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詹老师告诫我们要避免这样的事再发生。
我们都恍然大悟......当然,除了詹老师,还有尤主任的一番话对我也受益颇深,在考试前最好不要做题目,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考试前做题会对我们造成影响的,只知道一味地做题,殊不知这样是给自己增加了负担。
还有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要对自己有信心。
考试焦虑调查报告范文

考试焦虑调查报告范文考试焦虑调查报告范文篇1众所周知,学习是个体赖以生存和谋求进展的手段。
同学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只能也必需通过考试才能反映出来,学校不能没有考试。
考试不仅能够为推断人的素养供应客观依据,而且是测量“教”与“学”两方面效果的重要手段。
考试具有检测、选拔、竞争等功能,考试结果在肯定意义上打算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
因此,面对名目繁多的各种考试,同学不行避开地会产生心理压力,消失担忧、紧急等心情倾向反应。
有讨论表明,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利于同学的学习,而过高的焦虑水平不但不利于同学的学习,甚至会严峻影响同学的身心健康。
因此开展对学校生考试焦虑和自我效能的讨论,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增进同学身心健康的一项内容,对培育高素养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考试焦虑讨论对象基本集中在中学阶段以上,较少关注低龄同学,更少关于学校生的考试焦虑和自我效能状况的讨论。
当然,这与我国以“高考”作为指挥棒而多年形成的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是亲密相关的。
对于即将面临中考和高考的中同学而言,不少同学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受:每次考试前的数天就开头紧急担心,睡不好觉,不能集中精力复习,且紧急程度随着考试期接近口益加重。
特殊是在进入考场后,往往消失心慌手颤、胃肠不适、尿频、焦躁担心、多余动作增加、留意力无法集中、对所学学问提取困难等症状。
全部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常见表现。
所以,人们关注并讨论中同学的考试压力与焦虑问题,为中同学的成长与进展供应有效的策略的确是特别重要和必要。
虽然我国政府对学校生的学业方面赐予了很大的关注,从行政角度下了一些力气来减轻学校生的课业负担。
但是,学校阶段,无论是高级、中班级还是低班级,考试行为是常常存在的。
比如校内的平常测验、月考、期末考试以及“小升初”考试等,社会上面对学校生的什么“剑桥少儿英语考试”、什么“钢琴考级”等等。
对于无论是从生理还是从心理方面都还很不成熟的学校生来讲,常常面对如此多的考试,其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预防考试焦虑

调整心态1。
挖掘潜能。
不管你现在情况怎样,你都要相信自己还有巨大的潜能。
从开始复习到高考往前赶超50名的大有人在,赶超80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人在关键时刻的进步是惊人的。
2。
坚定意志。
严格地讲,高考其实就看谁笑到最后,你能坚持到最后,你就能笑到最后。
而坚持到最后,就要求你必须具有坚定的意志。
全力以赴,坚定你的意志;知难而进,磨砺你的意志;战胜惰性,提升你的意志;苦中作乐,优化你的意志。
3。
调好心态。
高考不仅仅是知识和智力的竞争,更是心理的竞争。
心态决定着你的成败,努力去寻找你最近的不良心态,并努力去改变,用积极的心态促使你考试成功。
4。
把握自我。
复习时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没有错,但也不能完全忘了自我的存在。
要有自我意识,“我”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搞好最后阶段的复习,我如何在“合奏”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好“独奏”等。
5。
战胜自我。
把握自我,十分重要。
但战胜自我,更为重要。
面对迎考复习的艰辛,面对解题的繁难,面对竞争的压力,面对多变的情绪,只有“战胜自我”,才能“天宽地阔”。
关于临考前的复习6。
每日做题。
考前要养精蓄锐,并不是说整天休息。
相反,我以为每日还是要做些题的,不要让自己手生,要让自己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形成模式识别能力。
当然,做题的.数量不能多,难度不能大。
7。
一次成功。
面对一道题(最好选陌生的中档题),用心去做,看看能否一下就理出思路,一做就成功。
一份试卷,若没能一次成功地解决几道题,就往往会因考试时间不够而造成“隐性失分”。
8。
讲求规范。
每年高考,都会有不少考生因答题不规范而丢分,非常可惜。
考生要找几道有评分标准的考题,认真做完整,再对照评分标准,看看是否答题严密、规范、恰到好处。
9。
回到基础。
一般说来,考前不宜攻难题,既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必要。
要回到基础,把基础夯得扎扎实实的,这样在考试时才能做到基础分尽量不丢。
10。
限时训练。
可以找一组题(比如10道选择题),争取限定一个时间完成;也可以找一道大题,限时完成,等等。
克服考试焦虑心理辅导讲座

克服考试焦虑心理辅导讲座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次“克服考试焦虑心理辅导讲座”。
我是你们的辅导老师,多年来从事幼儿相关工作,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帮助大家了解考试焦虑的原因,学会应对方法,轻松面对考试。
一、认识考试焦虑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在考试前或者考试过程中,因为担心考试成绩不好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
考试焦虑是正常现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但是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影响我们的发挥,甚至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二、考试焦虑的原因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考试焦虑呢?可能是对考试成绩的期望过高,担心自己无法达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
可能是对考试内容的掌握不够熟练,担心自己在考试中出现问题。
还有可能是性格原因,比如容易紧张、担心失败等。
三、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了解了考试焦虑的原因,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方法。
1.正确认识考试:考试只是检验我们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不是决定我们一生的唯一标准。
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考试,减轻对考试的恐惧。
2.做好复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按照计划认真学习,掌握所学知识,增强自信心。
3.调整心态:考试前要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过分紧张。
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等方法缓解紧张情绪。
4.做好考前准备:考试前要准备好所需物品,熟悉考试环境,减少因准备不足而产生的焦虑。
6.与人沟通:遇到困扰可以和朋友、家人或者老师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支持。
7.培养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可以缓解学习压力,降低考试焦虑。
8.学会放松:学会适当的放松方法,如听音乐、运动等,有助于缓解考试焦虑。
同学们,克服考试焦虑需要时间和努力,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一定能够战胜考试焦虑。
希望本次讲座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谢谢!克服考试焦虑心理辅导讲座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克服考试焦虑的一些心得。
我是你们的辅导老师,多年来从事幼儿相关工作,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帮助大家了解考试焦虑的原因,学会应对方法,轻松面对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成因
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它受以下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主观因素
1、自我期望过高,梦想自己一举成功,幻想自己考试能超水平发挥,当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时,紧张和焦虑的心态便油然而生。
2、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多少以及是否巩固,都会影响他们应试时的焦虑水平。
如果准备不充分,知识上有欠缺,则会导致信心不足。
本来就提心吊胆,一旦试题与自己准备的不相符合,就更加紧张,结果必然导致高焦虑。
3、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强的学生,总有一种害怕被淘汰的心理,其实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一旦成绩不理想,就丧失信心,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遇到一点挫折失败就垂头丧气。
4、考前身体状况不好。
比如生病、失眠、过度疲劳等导致体能上竞技状态不佳容易产生高焦虑。
客观因素
1、父母的压力。
父母普遍有一种补偿心理,期望通过子女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因此,按照自己的期望来设计孩子的未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在学习上不断地施压。
致使子女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难以达到父母的目标和要求,容易出现郁闷,逆反心理,加重了心理压力。
2、老师的压力。
教师往往偏爱学习好的学生,而学生也十分珍惜教师的这种“关爱”,总希望自己能考出好成绩以谢师恩,既为自己也为老师脸上添光,这种期待心态,无疑会给学生增添几分压力。
3、同学之间的竞争。
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彼此之间存在着竞争,大家争先恐后,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尤其是成绩好的同学竞争更是激烈,彼此间有一种对抗心理,相互暗暗努力,加班加点学习,疲惫加劳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无形的心理压力。
学习方法不合理
有关调查表明,只有46%的高中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或学习方法不当。
而有学习计划的学生也仅占四分之一,缺乏计划和学习方法不当的人固然难以对学习树立起信心,心理有一种预期的紧张,对未知的考试结果过分担心、期望和关注。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自我调控能力下降,自信心不足,心理总处在一种恐惧和紧张焦虑之中。
缺乏意志力
不能有效地自我调节。
有些考生在考前及考试过程中情绪处于极度兴奋和极度抑郁状态,情绪波动大,有时一点小事情也能引起他们的内心巨大震撼,情绪
难以受理智控制,容易心烦意乱,喜怒无常,无精打采,稍遇不顺便怨天尤人,或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应试技能差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制定并完成好复习计划,而且要调整好竞技状态,把自己的心理调到最佳应试状态。
有些考生平时不按计划学习,基本功不扎实,复习时间分配不合理,准备不充分,临考前拼命地临阵磨枪,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而真到考试时却已经疲惫不堪,怎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呢?
表现及影响
具体情况
考试焦虑是考生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希望考好又怕考砸,这种对考试结果无法预知的处境使考试本身成了一种威胁性刺激,于是产生的紧张焦虑反应。
考试焦虑产生时,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发应和心理反应。
例如生理上出现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额头出汗,手足发凉等;心理上产生苦恼、烦躁、无助、担忧等情绪体验,有时也会产生胆怯,缺乏信心和自我否定心理。
当考试焦虑加剧时,其状态反应也更为强烈,如眼花耳鸣,头昏脑涨,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处于僵滞停顿状态。
考试焦虑症一般表现在三方面:
躯体异常:失眠多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胸闷气短、食欲减退、肠胃不适,频繁小便等。
心理异常:紧张、担心、恐惧、忧虑、注意力差、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抑郁、缺乏自信和学习热情,过度夸大失败后果,常有大难临头
之感;
行为异常:拖延时间、逃避考试、坐立不安、怕光怕声,考试时思维混乱,手抖出汗,视力模糊,常草草作答,匆匆离开考场。
危害是多方面
首先,严重的考试焦虑常使学生平时就忧心忡忡,忐忑不安,心中总惦记着考试,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烦躁,降低了学习效率。
其次,考试焦虑影响了考生的考试成绩,而不良的考试成绩又会反馈强化,加剧考试焦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而后,考试焦虑还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破坏性的影响,高焦虑常常会导致考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慌、出汗、头昏、失眠、厌食,尿频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现象。
与学习的关系
并非所有的焦虑对学习都是有害的。
焦虑是一种复合性情绪状态,包括焦虑反应、过度焦虑和焦虑症等三个由轻到重的层次。
焦虑反应是人们对一些即将来临的紧张事件进行适应时,在主观上产生的紧张、不安、着急等期待性情绪状态;焦虑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主要特点是紧张、不安等症状比较严重,但对产生这些不适的原因不很明确。
考试焦虑介于两者之间,属于过度焦虑,其特点是焦虑已明显地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但患者对引起焦虑的原因十分明确,考试一旦解除,多能迅速恢复。
许多研究业已证明,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它属于焦虑反应,是正常现象。
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也就是说,在考试及其准备过程中,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有必要的。
但是,考试焦虑与学习效率并非都是呈正相关的。
有人发现,紧张的动机和学习成绩呈“倒u形曲线”,即焦虑水平过低、动机过弱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焦虑的增强而提高,但过强的动机表现为高度焦虑和紧张,反而引起学习效率的降低。
这一规律被称之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考试焦虑坏处
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不少考生在考前出现了考试焦虑。
焦虑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疾病,主要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内心的不良因素而引发,一般焦虑患者常常伴有失眠多梦、头晕腹泻、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忧心烦躁等等现象。
那么,考试焦虑会带来哪些坏处呢?
其中考试焦虑其表现为:上课心不在焉,十分焦急自己马上临考却仍然什么也记不住;烦躁不堪,见到任何事情都有发火的欲望;坐立不安,总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浪费时间;吃不好,睡不香,精神萎靡不振。
具有以上任意一条的便是患上了考试焦虑症,并根据适用条数得多少而“病情”轻重。
考试焦虑会给我们带来的坏处:
生理上:
1、休息不足,身体过劳
2、精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3、嗜睡,头晕
心理上:
1、心里焦躁不安
2、与他人沟通困难
3、心理压抑、恐惧
4、信心下降,产生自卑心理
这些坏处会使我们在考试中不能正常发挥自己水平,生活中与他人冲突频繁,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健康。
考试焦虑症的出现一般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引起,作为学生应该及时的调整好心态,正确的对待考试,放松心情,要知道紧张是不会给自己带来好的成绩的,要学会用平常心应对各种事情。
如症状严重需及时进行治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正视孩子考试焦虑
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考试,期末考试最让人恐惧,月考和随堂考也不敢掉以轻心。
在班级甚至学校的排位下降,家长捧着成绩单时失望的表情,同学的嘲笑,这些可能是谨小慎微的女孩子担心的事情;男同学也许更在意家长的种种美好许诺不能兑现,比如一个玩具,一次旅行等等。
男生或是女生,成绩好的或成绩差的,刻苦用功者或“社会活动家”,老师的宠儿或弃儿,无一例外,处于那长长榜单的最上方是永远的梦想(不排除极少拓荒者,韩寒之流,有多少人能拒绝复旦大学的特别邀请呢!)。
考试是这样一个充满众多可能性和不可预测性的东西,在考生对它没有充分了解和把握的情况下,深受其折磨便不可避免。
我们熟悉的考前浩浩荡荡的复习场景是:窗外星斗满天,寂静无声,宿舍的走廊里大厅里以及午夜十二点后有光亮的地方,学生们像举行着某种宗教仪式,肃穆、念念有词、神经绷紧,眼睛、脑子、嘴巴高速运转,让人领会到与时间赛跑的含义。
偏偏有些人本该加入到这朝圣的行列中来,他们却像战场上的逃兵,一边在对未来的惶恐中度日,一边憧憬着无限美好的未来。
担心、不安、恐惧,食欲减退,睡眠质量不高等生理上的异常反应,发生在考试前的学生们身上,可视为考试焦虑的症状。
事实上,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它属于焦虑反应,是正常现象。
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
但过度焦虑会影响考试的进行,对身心是一种伤害。
家长们要采取措施及时干预。
应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心理问题,多沟通、多观察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
学业困难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有很多用功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却不尽人意,他们把学习放在绝对的首位,却没有取得相应的回报。
他们考前焦虑的外皮下,是巨大的压力,无形、无时无刻不在,终年不见天日。
这些孩子的父母绝不应该在考前这样的关键时刻施加更多的压力,更高的期望、更热切的鼓励、更温暖的关怀,对于他们敏感的心灵都是沉重的负担。
不妨把他们带离书本,在暖暖的余晖中手牵着手散散步,打打球,游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