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输出量是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凡影响到搏出量或心率的因素都将影响心输出量。
心肌收缩的前负荷、后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而心肌收缩能力通过等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
(1)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前负荷即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也就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静脉回心血量有关。
前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的方式调节心搏出量,即增加左心室的前负荷,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加或等容心室的室内峰压升高。
这种调节方式又称starling机制,是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从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来调节搏出量,以适应静脉回流的变化。
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心肌的伸展性较小。
心室功能曲线反映搏功和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或初长度)的关系,而心肌的初长度决定于前负荷和心肌的特性。
心肌达最适初长度(2.0~2.2μm)之前,静息张力较小,初长度随前负荷变化,但心肌超过最适初长度后,静息张力较大,阻止其继续被拉长,初长度不再与前负荷是平行关系。
表现为心肌的伸展性较小,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
(2)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心室射血过程中,大动脉血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
后负荷增高时,心室射血所遇阻力增大,使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
但随后将通过异长和等长调节机制,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
(3)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心肌收缩能力又称心肌变力状态,是一种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心肌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
通过改变心肌变力状态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由影响兴奋—收缩耦联的因素起作用,其中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ATP酶活性是控制心肌收缩力的重要因素。
另外,神经、体液因素起一定调节作用,儿茶酚胺、强心药,Ca2+等加强心肌收缩力;乙酰胆碱、缺氧、酸中毒,心衰等降低心肌收缩力,所以儿茶酚胺使心肌长度—张力曲线向左上移位,使张力—速度曲线向右上方移位,乙酰胆碱则相反。
(4)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心率在40~180次/min范围内变化时,每分输出量与心率成正比;心率超过180次/min时,由于快速充盈期缩短导致搏出量明显减少,所以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降低。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出量(ml/min)
滴加药物时保持前负荷3cm, 后负荷2固定.
整理课件
搏出量(ml)
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切勿损伤静脉窦。 2.心脏表面经常滴加任氏液,保持湿润。 3.输液管内的气泡一定要排尽,才能向心脏输液。 4.整个实验过程中,管道不要扭曲。
整理课件
思考题
1.试述前、后负荷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及其机制。 2.试述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及其
3. 分离左、右侧主动脉:结扎右主动脉,左主动脉下穿线备用。(穿线方法)
右主动脉 穿线,结扎
蛙心腹侧面
心房
左主动脉
穿线备用
心室
整理课件
4.分离下腔静脉,插管:用玻璃分针穿在主动脉下面,把心脏倒翻向头部,这时就 能看到静脉窦与下腔静脉(或称后腔静脉)。用镊子提起连在下腔静脉上的多 余的心包膜用剪刀剪去( 必须注意,膜与下腔静脉的交界处不很明显,剪去时 不可损及静脉)。仔细识别下腔静脉(通常能看到两三根),在血管下穿线, 用镊子提起血管壁,再用剪刀作切口,插管(与恒压管相连的插管),结扎, 将线在插管侧突上绕一圈,再将线系紧。(注意:先将恒压管冲灌好,排出空 气,与玻璃插管相连)。松开夹子,灌流通畅。(通畅的表现?)
固定前负荷(3cm)→测定后负荷( 2cm,3cm,4cm) 组内合作:记录时间(1min),记录心率,用试管接收梯度管流出的液体
整理课件
观察项目:
药物、负荷
前负荷(cm)后负荷
3
2
5
2
8
2
前负荷 3 3 3
后负荷 2 3 4
1:1万 Adr 加药前
加药后
1:10万 Ach 加药前
加药后
心率 次/min
前后负荷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实验目的和原理】心输出量指一侧心室的每分输出量。
它受心率、前负荷、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和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当前负荷不变时,后负荷增加,则心输出量降低。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在体蛙心灌流,观察前、后负荷改变时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实验对象】蟾蜍【实验器材和药品】1、仪器和材料FCO-1蛙心输出量测定系统(长立柱、前负荷标尺0-250 mm、后负荷标尺0-450 mm、后负荷调节模块、动脉插管、10ml量筒、静脉插管、储液瓶300ml)、蛙类手术器械2、药品任氏液【实验方法和步骤】一、系统组件的安装二、营养液管路及前、后负荷的准备将储液瓶中加入实验所需的任氏液,使液体充盈至静脉插管,排除气泡,关闭三通;调节储液瓶高度,观察前负荷标尺刻度,当液面到达设定前负荷时,固定储液瓶;拧松后负荷调节模块的锁紧螺钉,滑动模块至设定后负荷刻度时锁紧螺钉,完成后负荷的调节。
三、FCO-1型蛙心输出量测定系统介绍计量单位时间内的收集量即为蛙心输出量。
前负荷标尺上液面高低表示了前负荷的大小。
后负荷标尺上液面最高点与心脏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心脏收缩所需克服的静水压,它的高度代表收缩时后负荷的大小。
通过改变前后负荷的高度,可测定蛙心在改变条件下的心输出量。
(装置如下图所示)四、制备心脏标本1、用探针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将其仰卧并固定于蛙板上,打开胸腔,暴露心脏、剪去心包膜。
2、细心剪去左右主动脉两旁的包膜,右主动脉下穿一丝线,左主动脉下穿两丝线备用。
(正面观)3、将心脏倒翻向头部,识别静脉窦、后腔静脉(下腔静脉)的解剖位置。
细心剪去下腔静脉两旁的包膜,穿一丝线备用(背面观)五、后腔静脉插管储液瓶中加任氏液,将心脏倒翻向头部,识别静脉窦、后腔静脉(下腔静脉)的解剖位置。
细心剪去后腔静脉两旁的包膜,穿一丝线(背面观),提起丝线或用眼科镊子夹住后腔静脉上壁,用眼科剪刀在后腔静脉做一小切口,随即把与储液瓶相连的静脉插管向心插入静脉(注:进行插管时为方便手术操作,可将插管从插管组件上取下进行操作,插入后再装入组件中),并结扎固定。
前后负荷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复习过程

前后负荷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实验目的和原理】心输出量指一侧心室的每分输出量。
它受心率、前负荷、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和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当前负荷不变时,后负荷增加,则心输出量降低。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在体蛙心灌流,观察前、后负荷改变时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实验对象】蟾蜍【实验器材和药品】1、仪器和材料FCO-1蛙心输出量测定系统(长立柱、前负荷标尺0-250 mm、后负荷标尺0-450 mm、后负荷调节模块、动脉插管、10ml量筒、静脉插管、储液瓶300ml)、蛙类手术器械2、药品任氏液【实验方法和步骤】一、系统组件的安装二、营养液管路及前、后负荷的准备将储液瓶中加入实验所需的任氏液,使液体充盈至静脉插管,排除气泡,关闭三通;调节储液瓶高度,观察前负荷标尺刻度,当液面到达设定前负荷时,固定储液瓶;拧松后负荷调节模块的锁紧螺钉,滑动模块至设定后负荷刻度时锁紧螺钉,完成后负荷的调节。
三、FCO-1型蛙心输出量测定系统介绍计量单位时间内的收集量即为蛙心输出量。
前负荷标尺上液面高低表示了前负荷的大小。
后负荷标尺上液面最高点与心脏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心脏收缩所需克服的静水压,它的高度代表收缩时后负荷的大小。
通过改变前后负荷的高度,可测定蛙心在改变条件下的心输出量。
(装置如下图所示)四、制备心脏标本1、用探针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将其仰卧并固定于蛙板上,打开胸腔,暴露心脏、剪去心包膜。
2、细心剪去左右主动脉两旁的包膜,右主动脉下穿一丝线,左主动脉下穿两丝线备用。
(正面观)3、将心脏倒翻向头部,识别静脉窦、后腔静脉(下腔静脉)的解剖位置。
细心剪去下腔静脉两旁的包膜,穿一丝线备用(背面观)五、后腔静脉插管储液瓶中加任氏液,将心脏倒翻向头部,识别静脉窦、后腔静脉(下腔静脉)的解剖位置。
细心剪去后腔静脉两旁的包膜,穿一丝线(背面观),提起丝线或用眼科镊子夹住后腔静脉上壁,用眼科剪刀在后腔静脉做一小切口,随即把与储液瓶相连的静脉插管向心插入静脉(注:进行插管时为方便手术操作,可将插管从插管组件上取下进行操作,插入后再装入组件中),并结扎固定。
4.1.3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生理学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前负荷 心输出量= 搏出量× 心率后负荷 心肌收缩能力1、心肌收缩的前负荷2、心肌收缩的后负荷3、心肌收缩能力4、心率1、心肌收缩的前负荷表示: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如何影响: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增加,搏出量增加心功能曲线:前负荷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以心室搏功对舒张末期压力作图,又称starling曲线心功能曲线分为三段5-15mmHg 上升支,正常人5-6mmHg,落于上升支12-15mmHg最适前负荷,有储备15-20mmHg:趋于平坦高于20mmHg:平坦或轻微下降,无明显下降支心功能曲线特点:无明显降支原因:心肌细胞伸展性小,抗拉伸作用强肌节内的连接蛋白的存在心肌细胞外间质内含有大量胶原纤维意义:使心脏在前负荷明显增加时不会发生博出量或做功能力的下降异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心肌细胞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和速度变化的调节为异长自身调节,也称Starling机制。
异长自身调节意义:对搏出量进行精细调节,使心室射血量和静脉回心血量相平衡,从而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2、心室收缩的后负荷表示:动脉血压如何影响:后负荷增加,搏出量减少在心率、心肌初长度和收缩能力不变时,动脉压增高,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射血减慢,搏出量减少。
反之,主动脉血压降低,利于心室射血。
定义: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活动(收缩强度和速度)的一种内在特性3、心肌收缩能力特点: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主要影响因素: 活化的横桥数目 肌球蛋白ATP 酶活性等长自身调节: 即改变心肌收缩能力对心功能的调节4、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即心率40~180次/分,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增加心率过慢(<40次/分),心输出量减少40次/分<心率<180次/分,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增加心率过快(>180次/分),心输出量减少1、心室收缩的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或压力)异长自身调节2、心室收缩的后负荷(动脉血压)3、心肌收缩能力:等长自身调节4、心率:40-180次/分钟范围内,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生理学在线课程。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心室壁厚度、心室腔大小、心室形状等。
02
后负荷
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升高时,心脏需要克 服更大的阻力以射出更多的血 液,因此心输出量会减少。
05
其他因素
心脏的泵血功能储备
心脏的泵血功能储备是指心脏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心输出量 的能力。当身体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时,心脏可以通过增 加收缩力和心率来提高泵血功能,从而提高心输出量。
健康的心脏具有较大的泵血功能储备,能够适应不同的生 理需求。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或某些疾病的影响,心脏 的泵血功能储备可能会下降,导致心输出量的减少。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目录
• 前负荷 • 后负荷 • 心肌收缩力 • 心率 • 其他因素
01
前负荷
静脉回心血量
静脉回心血量对心输出量有直接影响。 静脉回心血量越多,心室舒张末期容 积越大,心输出量相应增加。
身体姿势、肌肉运动、情绪激动等因 素可以增加静脉回心血量,从而提高 心输出量。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心率的增加主要通过缩短心动周期的舒张期和收缩期来实现。在舒张期, 心率增加会使心脏得到更多的血液充盈,从而提高心输出量。在收缩期,
心率增加会使心脏更频繁地射血,从而提高心输出量。
然而,心率并不是无限制地增加心输出量。当心率过快时,心脏的舒张 期会明显缩短,导致心脏充盈不足,最终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因此,保 持适当的心率对于维持正常的心输出量非常重要。
小或血液黏度增加都会增加外周血管阻力。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缺氧,对健康
医学基础知识:心输出量影响因素

医学基础知识:⼼输出量影响因素青海事业单位e类考试中医学基础知识是好每个⼈都要必考的,然⽽医学基础知识中的⼼的结构是⼀个重要知识点。
⼼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与⼼率的乘积,因此凡能影响搏出量和⼼率的因素均可影响⼼输出量。
⽽搏出量的多少则取决于⼼室的前负荷、后负荷和⼼肌收缩能⼒等。
(⼀)⼼室收缩的前负荷⼼室舒张末期容积相当于⼼室的前负荷,凡是能影响⼼室舒张期充盈量的因素,都可通过异长⾃⾝调节使搏出量发⽣改变,包括静脉回⼼⾎量和射⾎后⼼室内剩余⾎量⼆者之和。
⼼肌的初长度对⼼肌的收缩⼒量具有重要意义,增加前负荷(初长度)时,⼼肌收缩⼒加强,搏出量增多,每搏功增⼤,这种通过改变⼼肌初长度⽽引起⼼肌收缩⼒改变的调节,称为异常⾃⾝调节。
异常⾃⾝调节的⽣理意义在于对搏出量的微⼩变化进⾏精细的调节,使⼼室射⾎量与静脉回⼼⾎量之间保持平衡,从⽽使⼼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例如,在体位改变或动脉⾎压突然升⾼时,⼼室的充盈量可发⽣微⼩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即通过异长⾃⾝调节来改变搏出量,使搏出量与回⼼⾎量之间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室收缩的后负荷⼤动脉⾎压是⼼室收缩所遇到的后负荷。
在⼼肌初长度、收缩能⼒和⼼率都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动脉⾎压增⾼,等容收缩期室内压的峰值将增⾼,结果使等容收缩期延长⽽射⾎期缩短,射⾎期⼼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都减⼩,射⾎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反之,⼤动脉⾎压降低,则有利于⼼室射⾎。
(三)⼼肌收缩能⼒⼼肌收缩⼒是影响⼼脏泵⾎的内在特性,⼼肌收缩⼒增强,在同样的前负荷条件下,⼼脏泵⾎功能增强,这种通过改变⼼肌收缩能⼒的⼼脏泵⾎调节,称为等长调节。
(四)⼼率在⼀定范围内,⼼率加快可使⼼输出量增加。
当⼼率增快但尚未超过⼀定限度时,尽管此时⼼室充盈时间有所缩短,但由于静脉回⼼⾎量⼤部分在快速充盈期内进⼊⼼室,因此⼼室充盈量和搏出量不会明显减少,因⽽⼼率的增加可使每分输出量明显增加。
但是,如果⼼率过快,当超过160~180次/分,将使⼼室舒张期明显缩短,⼼舒期充盈量明显减少,因此搏出量也明显减少,从⽽导致⼼输出量下降。
厦门医学基础知识: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是什么?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心输出量,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因此凡是能够影响搏出量和心率的因素,均能影响心输出量。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这个知识。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心肌的前负荷在整体情况下,心肌前负荷主要取决于于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血量。
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增大,心肌收缩的初长度增大,心肌收缩力也随之增强,搏出量增多。
若心肌初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心肌收缩力反而减弱,使搏出量减少。
故临床静脉输液时,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防止发生心肌前负荷过大而出现急性心力衰竭。
(2)心肌的后负荷心肌后负荷是指心肌收缩时遇到的阻力。
心室收缩时,必须克服大动脉血压,才能将血液射入动脉内,因此,心肌后负荷即动脉血压。
在心肌前负荷和心肌收缩性不变的情况下,动脉血压升高时,心室收缩的阻力增大,半月瓣开放将延迟,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搏出量减少。
若其他因素不变,动脉血压降低,搏出量增加。
因此,临床上对因后负荷增大引起的心力衰竭,可用降压药治疗,以减少心肌后负荷,提高心输出量。
(3)心肌收缩性心肌收缩性是指在心肌前、后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心肌内在的工作性能。
在同等条件下,心肌收缩性增强,搏出量增多;心肌收缩性减弱,搏出量减少。
(4)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但若心率过快,超过每分钟160~180次,由于心动周期缩短,特别是心舒期显著缩短,使心室充盈量显著减少,每搏输出量减少;若心率减慢,每分钟低于40次,尽管心舒期延长,但心室容积有限,充盈血量并不能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导致心输出量减少。
以上就是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希望通过这章的学习大家能对这个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
1.观察改变前、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2.学习离体蛙心恒压灌流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是衡量心功能的直接指标。
通常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其值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
每搏量受前、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前负荷可影响心肌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心肌初长度越长,心肌射血力量越大。
后负荷构成心脏射血的阻力,增加可致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下降,心输出量减少。
心肌收缩能力是决定泵血功能的内在因素,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可改变心肌收缩能力,从而影响心输出量。
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增加心输出量也增加,但心率过快,心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心输出量反而减少。
【预习要求】
1.预习心脏泵血的过程。
2.预习前负荷、后负荷、心率及心肌收缩能力对心输出量的影响机制
【实验标本】
蟾蜍离体心脏。
【实验器材与药品】
XL-1型心输出量影响因素实验装置、蛙类手术器械、刺激器、刺激电极、支架、50ml 量筒、心房和动脉插管、任氏液、1:10000肾上腺素、1:100000乙酰胆碱。
【实验前准备】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A为贮液瓶,容积500ml,内盛任氏液。
B为灌流瓶,刻度0~25cm,灌流瓶液面高低决定灌流压大小,反映前负荷。
灌流瓶通过橡皮管与贮液瓶可在支柱上上下移动以控制灌流压。
C为液压管,刻度0~45cm;有10根侧管,间距5cm,均朝下倾斜。
用于反映后负荷。
D1.2为血管插管接头,分别通过橡皮管之灌流瓶和液压管连通。
E1.2为血管插管接头支架,其关节处能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以调节血管插管接头与灌流器官之间的相对位置。
F为刺激电极支架,也可变动位置。
固定灌流瓶的液压管的背板可左右移动5cm,用以调节其与灌流器官之间的距离。
血管插管接头与灌流瓶之间用金属夹调控,可调节灌流液的流量;液压管侧面上10个橡皮管,通过金属夹以控制后负荷。
图1 恒压灌流装置
2.标本制备
(1)捣毁蟾蜍脑脊髓,仰卧固定于蛙板上,打开胸腔,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
(2)分离左、右主动脉及前腔静脉,结扎右主动脉及前腔动脉,于左主动脉下穿线备用。
(3)用玻璃分针将心脏翻向头部,可见静脉窦及后腔静脉,在静脉窦下穿一线备用。
(4)用镊子提起静脉窦,用小剪刀在靠近静脉端做一切口,将事先充满任氏液的玻璃插管(或塑料插管)插入并结扎固定,冲洗心脏数次(可边插边冲)。
(5)翻转心脏向下,提起左主动脉,做一斜形切口,将充满充氏液的插管朝心脏方向插入并固定。
(6)游离心脏,冲洗干净心脏内的血液,立即将静脉插管连于灌流瓶侧管,动脉端插管连在液压管侧管。
【实验步骤与观察项目】
1.前负荷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固定后负荷于5cmH2O,刺激器控制心率30次/min,波宽1~3ms,电压4~6V。
调节贮液瓶高度,使灌流瓶内液平面分别于
2.5cm、5.0cm、7.5cm、10cm、12.5cm和15cm,用小量筒收集测定每分输出量,若心输出量较小,也可计数每分钟的滴数。
2.后负荷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固定于最适前负荷,心率(包括刺激器的波宽和电压)同步骤1。
逐个夹闭侧管上的橡皮管使液体分别从0cm、5cm、10cm、15cm直至45cm处流出,收集并测量心输出量。
3.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固定于最适前负荷并将后负荷定为5cmH2O,控制心率的刺激器的波宽、电压同步骤2。
用刺激器改变心率,观察心率分别为30、40、50、60次/min 时的心输出量。
4.心肌收缩能力改变时心输出量的变化:选择最适前负荷,后负荷为5cmH2O,心率30次/min。
①从静脉端橡皮管内注入0.1ml或直接在心脏表面滴1~2滴1:10000肾上腺素,收集并测量心输出量。
②更换灌流液(如在心脏表面滴加肾上腺素则不需要换),待心脏活动恢复到加药前水平后,加入1:100000乙酰胆碱,收集并测量心输出量。
【注意事项】
1.标本制备是成功的关键,手术要细致,以免漏液或过分牵拉。
2.进行插管和冲洗心脏时避免气泡进入心脏。
管道应保持通畅,防止扭曲。
3.心脏表面经常滴加任氏液,保持湿润。
4.若蟾蜍心脏自身节律高于30次/分,则应适当提高刺激频率。
【思考题】
1.在实验中为什么采用固定心率略快于蛙心自身的心率?并固定前负荷为最适前负荷?
2.前、后负荷,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以及心率是怎样影响心输出量的?
3.为什么说心脏收缩能力对心肌收缩强度的影响与前、后负荷元关?试设计一项实验来观察改变灌流液的某些理化因素对心肌收缩强度的影响。
(刘惠君、管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