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案

合集下载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盐池县第三小学蒋对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盐池三小蒋对平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法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第六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当时是采用比较直观的方法通过操作看图来计算结果,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

本册教材则是正式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以及算理的学习与探究。

这部分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分数计算和以后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主要内容之一。

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重要的基础知识。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的意义以及性质的基础上学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知识。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知识与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来学习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

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母不变,分数相加减”的道理。

教具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学习卡、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创情激趣同学们,4月20日在我国四川雅安市发生0级地震,迄今已造成将近200人死亡,12000多人受伤。

灾难发生后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奉献爱心。

老师搜集到北京某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捐款情况(课件出示情境图)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提的真好,老师现在就选其中的两个问题咱们来共同解决,其余的学完本节课后自己就会解决了。

(课件出示1班和2班的捐款之和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2班比1班多捐几分之几?)谁会列式?为什么?(师板书算式)从这里我们看到分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意义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再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中相加减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点?【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契机,创设一个教学情境,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感兴问题,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小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数学教案

小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数学教案

小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同分母分数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和答案。

3. 教学道具或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

2. 讲解与演示: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3.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4. 拓展与应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并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具和道具展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2. 运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和特点。

3. 利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

2. 第二步:讲解与演示,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3.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4. 第四步:拓展与应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第五步: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并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6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6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6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运算。

2.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混合运算,即同时进行加法和减法操作。

2.解决生活问题中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五下》第6章2.黑板、彩色粉笔3.教学课件4.试题卷5.实物道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的概念,如1/4 + 2/4 = 3/4,1/5 - 2/5 = -1/5。

2. 讲授•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要求学生加法过程中保持分母不变,只对分子进行加法运算。

•同分母分数的减法:同样要求学生减法过程中保持分母不变,只对分子进行减法运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练习,包括简单计算和应用题。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如三个同分母的分数相加相减等。

5. 总结让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加强记忆。

六、课堂练习1.计算:3/8 + 5/8 = ?2.计算:4/6 - 2/6 = ?3.应用题:小明有1块钱,买了1/4块巧克力,他还剩下多少钱?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如何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八、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同分母分数的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针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讲解,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6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6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6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1】【教材分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相关学问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例题,另一部分是做一做及练习。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组有关分数单位的复习题,为帮忙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做好预备,然后通过三个例题来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例1是加法应用题,例2是减法应用题,例3是着重为说明计算结果而编排的。

做一做及练习中的1、2题是分别练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第3题进行混合练习,主要是强化计算结果的,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题目要求先计算再依据要求填方框,以加深学生对约分的认识。

第4题是应用题,选择了学生喜爱的兴趣小组为内容,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教学目标】(一)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把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二) 利用所学的学问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培养学生学问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增加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念。

【教学重点】(一)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用具】课件、小黑板。

【教学设想】依据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作如下的初步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用“吃蛋糕”这个现实情景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新学问的探究中来。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我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努力给学生供应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利用学生熟悉的吃蛋糕这个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提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阅历探究计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补充、完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通用8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通用8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通用8篇教案的准备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精确把握教学进度,避免知识点讲解的遗漏,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案中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通用8篇,感谢您的参阅。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一张长方形白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图书馆购买了一批新图书,其中童话书有3/8,故事书有1/8、童话书和故事书一共占这批图书的几分之几?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结果要注意什么?2、我们已经学会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在此基础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1)出示例1、(2)要求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实际是求什么?(3)怎样列式呢?(4)这道题的算式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异分母分数相加)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法。

(5)取出长方形白纸,表示试验田,你能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涂色表示1/2和1/4吗?说说你是怎么折的?你能根据折的情况说说1/2与1/4相加的和是多少吗?你是怎样看出1/2+1/4的得数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作3/4时,原来的1/2看作了几分之几?(6)想一想,计算1/2+1/4时,我们要先做什么?小组内互相说说。

(通分)通分的目的是什么?(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指出:在计算1/2+1/4时,要先把1/2和1/4通分把它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材P104—106。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通过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养成规范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具准备】每组学生一张圆形纸,一张长方形纸,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从“3/8”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 师:你对3/8有哪些了解?学生可能从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真分数、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等方面来回答。

【设计意图】(1)复习分数相关知识(2)当学生提到分数单位时,让学生列举和3/8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进而引入“同分母分数”,重点让学生回顾同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是相同的。

2. 师:看到这些同分母的分数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汇报之后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提出想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引入课题,既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也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愿望。

】二、合作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意义、算理、计算方法1. 开放问题中感受分数加法的意义(1)根据1/8和3/8这两个分数列加、减法算式1/8+3/83/8-1/8(2)根据加法算式提出数学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算式提出数学问题,在开放性的题目中感受分数加法的意义。

】2. 自主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在独立思考1/8+3/8的计算结果和验证方法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算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或其他方法来验证计算结果。

在探究中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理解算理;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教案8篇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教案8篇

一份详细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教学创意,使课堂更加有趣和生动,教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从1里减去一个或几个真分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的验算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掌握从1里减去一个或几个真分数的算理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备注一、基本训练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10;1=12/();1=20/()1=()/8=11/()=()/100=()/()2、说说下列各题中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并解释分数的意义:(1)一堆货物,已经运走5/8。

(2)在一块稻田里插秧,第一天插了全部的11/20。

(3)一批沙子,砌墙用去全部的1/4,修操场用去全部的2/5。

填沙坑用去全部的1/10。

[第(1)、(2)题指名答,第(3)题同桌交流再反馈]二、引导探究,掌握新知1、以上面2中的第一小题为例,请学生补问题,并尝试列式计算。

(1)一堆货物,已经运走5/8。

------?(2)学生补上问题,尝试列式计算。

(3)反馈思考过程。

(4)教师点拨强调:在18这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中为什么要把“1”看作8/8,并用圆形纸片演示算理。

(5)设问:你有什么办法检验这个结果是否正确?(6)学生尝试验算,并谈谈方法。

(7)专项练习。

131716110说说把“1”看作积分知己。

2、探究连减:把上面2中的第二、三题补上“求剩余”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1)学生常识列式计算。

(2)反馈方法。

第二题:1-+7/2020或1-(7/20+11/20)第三题:1―1/4―2/5―1/10或1―(1/4+2/5+1/10)教学过程备注(3)质疑:为什么把第二题中的“1”看成20/20,而不把第三题中的“1”看作4/4、5/5或10/10而要看作20/20?(4)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6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6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6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运用知识的迁移,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3、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算理,掌握算法。

1、我们学过哪些数的加减法运算?生:整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加减法。

(老师可以补充并揭示课题:其实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在三年级已学过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加减。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明确学习方向。

尽快切入主题。

2、你还记得怎么算吗?生:记得3、板书:562+34 0.56-0.32师:在本子上做做看,并想一想你为什么这么做?4、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2+4=6 6+3=9 5照抄为什么不把2和3加?生:因为2在个位,3在十位。

2+4也就是2个一+4个一=6个一,6个十+3个十=9个十(板书如下:)2个一+4个一=6个一 6个0.01-2个0.01=4个0.016个十+3个十=9个十 5个0.1-3个0.1=4个0.1仔细观察,它们在算法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在计算的过程中什么没变?【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利于迁移。

5、回顾一下你是怎么算的?(等待沉默)把你的思考过程表示出来,当然也可以选择画图等。

A、(1)图-----用分数的意义解释;(学生都习惯用两个图表示,可否在课前渗透。

如何渗透。

)(2)用文字描述。

(3)口头表达:用分数单位来解释。

(提示:没画图但照样能说明白的请举手)(4)师:结合图来沟通两种看似不同的方法:刚才两位同学都讲得很好,其实1份就是1个,3份就是3个,1个加3个就是4个。

(是否需要重复)(板书)B、(1)图-----用分数的意义解释;(2)没有同学能用分数单位去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教材第104 一106 的内容及第108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
题。

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的计算方
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口算下面各题:
15+6= 8+9=
21-15= 17-8=
21-6= 17-9=
(完成后请学生说说整数加法、减法的含义。

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整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整数减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外
一个加数的运算。


二、填空:
( 1 )43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 2 )( )个81是85,127里有( )个121。

( 3 )3个51是( ),74是4个( )。

三、 谈话: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探索活动,掌握新知
1 、出示例1 。

(让学生自学讨论,再由学生说出导学案的问题)
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已知: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 份,爸爸吃了83张饼,妈妈吃了81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提问: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 (让学生小组先讨论,说出怎样列式,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并口答:81+83,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
计算。

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
学生可以这样思考:81
是1个81,83是3 个81,合起来也就是4个81,
即84。

提问:81+83的和是84,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因为81和83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
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提问: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
板书:81+83=831 =84=21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
观察图可以看出结果是84,也就是21。

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
约成最简分数。

2 .提问: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 同分母分数加法?
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
个数的运算。

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3、练习: 51 +51= 72+73= 107+101= 92+94=
4 .出示例2 。

(1)先请学生读题,再请一个同学说出从情境图中得到的信息:有4
3
瓶矿泉水,倒出了41
瓶,还剩多少瓶矿泉水?
(请学生自主探索,列式计算,完成后,说理)
完成学案的问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
同吗?
因为这道题中已知两个数的和是 ,其中一个数是 ,求另一个数是多
少,所以用减法计算。

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


讨论:计算过程中,为什么分母不变?你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因为43和的41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
接用两个分子相减,分母不变。

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5、练习:第105页的做一做。

6.小结:P106的内容:观察例1 和例2 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 7 .完成教材第107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分数加、减法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相同。

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整数合并成一个整数的运算。

整数减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整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整数,求另外一个整数的运算。

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板书: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
81+83=831+=84=21
43-41=413
-=42=21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